用容量瓶注意配制溶液时,加水过多后再吸出多...

还原性&(填“氧化”或“还原”).(2)某同学根据以上数据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中应含有铁、铝两种金属.如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该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则实验所需用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溶液中有气泡出现.(3)另一同学推测铝热反应得到的熔融物中还含有Fe2O3,他设计了如下方案来验证:取一块该熔融物投入到少量稀硫酸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向反应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物质甲的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即可证明熔融物中是否含有Fe2O3.则①物质甲是KSCN&(填化学式).②该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答: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4)把l5.12g&Fe、Fe2O3和Al的混合物与0.5L&2mol?L-1稀硫酸(足量)充分反应,生成氢气n&mol.则①用浓硫酸配制0.5L&2mol?L-1的稀硫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500mL容量瓶、量筒和玻璃棒、胶头滴管.②n的取值范围是0<n<0.84.③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产生沉淀的量达到最大时,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2&mol.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一)(1)下图为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有的仪器被放大)A图中液面所示溶液的体积为28.0mL,用上述四种仪器中的某种测量一液体的体积,平视时读数为N&mL,仰视时读数为M&mL,若M>N,则所使用的仪器是C(填字母标号).(2)粗盐经提纯后得到NaCl溶液,再经蒸发、结晶、烘干得精盐.①蒸发操作中使用到的瓷质仪器的名称为蒸发皿;②该同学将所得精盐配成溶液,用于另一实验.实验中需要用80mL&l&mol/L的NaCl溶液,配制过程中用托盘天平称取的精盐质量为5.9g,用于定容的玻璃仪器的规格和名称为100mL容量瓶.(二)六个未贴标签的试剂瓶中分别装有以下稀溶液①FeSO4、②H2SO4、③BaCl2、④H2O2、⑤Al(NO3)3、⑥NaOH.(1)某同学想不用其他试剂,仅通过用试管取少量上述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而给试剂瓶贴上正确的标签,他能成功吗?能&(填“能”或“不能”).(2)实验中发现,有一组在混合时,随着试剂滴加的顺序不同而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该组是⑤和⑥;有一组在混合时,随着试剂滴加后的时间不同而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该组是①和⑥,其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3)鉴别后,该同学又用FeSO4做了三个体现Fe2+还原性的实验,每次加入上述两种已鉴别的物质的溶液与其混合.试写出其中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Fe2++4H++NO3-═3Fe3++NO↑+2H2O、2Fe2++2H++H2O2═2Fe3++2H2O.(4)实际上实验室配制的FeSO4溶液不可长期保存,短期保存时可在FeSO4溶液配制时加入少量的上述②(填编号)防止水解,若能再加上几枚铁钉(填物质名称)效果会更好.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空气中的SO2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可用g?cm-3表示)都是重要的空气质量指标.在工业生产上规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大允许排放浓度不得超过0.02mg?L-1.(1)为测定某地方的空气中SO2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注:气体流速管是用来测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气体的体积的装置①应用上述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除测定气体流速(单位:cm3?min-1)外,还需要测定.②已知:碘单质微溶于水,KI可以增大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请你协助甲同学完成100mL&5×10-4mol?L-1碘溶液的配制:第一步:准确称取1.27g碘单质加入烧杯中,.第二步:.第三步:从第二步所得溶液中,取出10.00mL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2)乙同学拟用如图1简易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准确移取50mL&5×10-4&mol?L-1的碘溶液,注入如图所示广口瓶中,加2~3滴淀粉指示剂,此时溶液呈蓝色.在指定的测定地点抽气,每次抽气100mL,直到溶液的蓝色全部褪尽为止,记录抽气次数(n).①假设乙同学的测量是准确的,乙同学抽气的次数至少为次,方可说明该地空气中的SO2含量符合排放标准.②如果乙同学用该方法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时,所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请你对其可能的原因(假设溶液配制、称量或量取及各种读数均无错误)提出两种合理假设:;.③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需要抽气的次数太多,操作麻烦.与乙讨论后,决定将抽气次数降到100次以下,请你设计合理的改进方案:.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 4.1改善大气质量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空气中的SO2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可用g/cm3表示)都是重要的空气质量指标。在工业生产上规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大允许排放浓度不得超过0.02 mg/L。(1)为测定某地方的空气中SO2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注:气体流速管是用来测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气体的体积的装置①应用上述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除测定气体流速(单位:cm3/min)外,还需要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已知:碘单质微溶于水,KI可以增大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请你协助甲同学完成100 mL 5×10-4 mol/L碘溶液的配制:第一步:准确称取1.27g碘单质加入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从第二步所得溶液中,取出10.00 mL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2)乙同学拟用如图所示简易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准确移取50 mL 5×10-4 mol/L的碘溶液,注入图中所示广口瓶中,加2~3滴淀粉指示剂,此时溶液呈蓝色。在指定的测定地点抽气,每次抽气100 mL,直到溶液的蓝色全部褪尽为止,记录抽气次数(n)。①假设乙同学的测量是准确的,乙同学抽气的次数至少为________次,方可说明该地空气中的SO2含量符合排放标准。②如果乙同学用该方法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时,所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请你对其可能的原因(假设溶液配制、称量或量取及各种读数均无错误)提出两种合理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需要抽气的次数太多,操作麻烦。与乙讨论后,决定将抽气次数降到100次以下,请你设计合理的改进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安徽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进化化学实验时要采取正确的实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 (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印有如图所示的警示标志,说明浓硫酸是一种&&&&&&&&&&&&&&。&& (2)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容量瓶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盐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盐酸&&&&&&&&&&&&& B.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时加入少许硫酸铜加快反应速率&&&&&&&&&&&&& 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杂质&&&&&&&&&&&&& E.制取Fe(OH)2时,吸取除去氧气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的末端插入FeSO4溶液中,再注入NaOH溶液&& (3)某化学小组设计如图装置完成一组实验:&&&&&&&&&&&&&&&&&&&&&&&&&&&&&&&&&&&&&& &&&&&&&A中装硝酸,B中装石灰石,C中装漂白粉溶液,现象是装置II中产生白色沉淀。他得出酸性:HNO3&H2CO3&HClO。由此得出元素非金属:N&C&Cl。你认为他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答:&&&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4)有些同学认为用KMnO4溶液滴定也能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5Fe2++MnO4-+8H+===5Fe3++Mn2++4H2O)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 。②该实验中的KMnO4溶液需要酸化,用于酸化的酸是&&&&&&&&&&& 。&&&&&&&&&&&&&&&&& a.稀硝酸&&&&& b.稀硫酸&&&&&&&&&&&&&&& c.稀盐酸&&&&&&&&&&&&&&& d.浓硝酸&&&&&&& ③某同学设计的下列滴定方式,最合理的是&&&&&& (夹持部分略去)(填字母序号)&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高中化学“容量瓶配制溶液”的实验~1.在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为什么必须要等溶液的温度恢复到室温后再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2.若在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倒出一些溶液,再重新加水到刻度线.这样做会引起什么误差?
妙舞垆父藚
容量瓶配置溶液所要求的有2样1
这2者不变就好你的操作中1
溶液的温度会影响溶液的体积,所以待温度稳定后再到,避免了体积变化你的操作2中,已经到处了部分溶液,浓度是没变,但是体积少了,当你想加水还原体积时,已经稀释它了,不符配置要求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在配制溶液时,若有溶液洒到容量瓶外或定容时加水过多,应如何处理?如果是练习题,也回答要倒掉?
只能倒掉溶液,将容量瓶清洗干净,重新配制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这样的情况只能重做
没办法了。只能重新配制。
重新配制。如果不是答题,对于不易挥发的物质加说过多可以倒一点出来加热蒸发掉一点水。
必须重新配制,因为不知道溶质的损失量,无法弥补,只能重新来过。
扫描下载二维码某同学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加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他把水倒出一些,重新加水至刻度线.这样会造成什么结果?导致这样的结果的理由是什么?
造成的结果是: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因为把水倒出一些,重新加水至刻度线,减少了溶质的物质的量,而溶剂的量没有变化,所以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把水倒出一些,减少了溶质的物质的量,重新加水至刻度线,溶剂的量就没有变化,所以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
本题考点:
溶液的配制.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难度不大,注意配制过程中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
配制出的溶液浓度(实际浓度)比需要浓度(计算浓度)偏低原因:水倒出时带走了一部分溶质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原因:一部分溶质被倒出,而溶液体积不变
会使溶质的质量减小,水的体积增大,使得溶液的浓度减小。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B.用激光笔验证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C.用稀硫酸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D.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碳酸钾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明亮的紫色火焰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溶液是均匀的,配制完毕,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剩余溶液与原溶液浓度相同,应重新配制,故A错误;B、淀粉溶液属于胶体,用激光笔验证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故B正确;C、作焰色反应实验的铂丝含有氧化物,用硫酸洗涤,生成的硫酸盐不挥发,仍然会干扰实验,应选用盐酸洗涤,盐酸洗涤生成的氯化物灼烧挥发,故C错误;D、玻璃中含有钠元素,洁净的玻璃棒蘸取碳酸钾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看不到K元素的紫色,应通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故D错误.故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主要考查你对&&胶体,金属的焰色反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胶体金属的焰色反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胶体: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m~10-7m之间的分散系胶粒直径的大小是胶体的本质特征 胶体可分为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 ①常见的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 ②常见的气溶胶:雾、云、烟等;③常见的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①当光束通过氢氧化铁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即为丁达尔效应。 ②布朗运动:粒子在不停地、无秩序的运动 ③电泳: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定向移动。一般来讲: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离子,胶体微粒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胶粒吸附阴离子,胶体微粒带负电荷。 ④胶体聚沉: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时,由于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该过程不可逆。 &胶体的特性:
(1)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胶体和浊液。 (2)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但改变条件就有可能发生聚沉。 (3)聚沉:给胶体加热、加入电解质或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颗粒等均能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聚沉常用来解释生活常识,如长江三角洲的形成、明矾净水等。(4)电泳现象: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电泳现象说明胶体粒子带电。电泳常用来分离提纯胶体,如工业上静电除尘。分散系比较:
胶体发生聚沉的条件:
因胶粒带电,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聚沉:
向胶体中滴加电解质
向胶体中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加热常见的胶体的带电情况:
胶粒带正电荷的胶体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例如Fe(OH)3、Al(OH)3等。
胶粒带负电荷的胶体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胶粒不带电的胶体有:淀粉胶体。
特殊的,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
注意:胶体不带电,而胶粒可以带电。
Fe(OH)3胶体的制备:
操作步骤: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滴加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呈红褐色为止。离子方程式:Fe3++3H2O=(加热)=Fe(OH)3(胶体)+3H+
点拨:(1)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虽叫做溶液,但属于胶体。 &&&&&&&&&&& (2)胶体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气体,如烟、云、雾、有色玻璃等。金属的焰色反应:(1)有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出特色的颜色的想象。 (2)操作: ①洗:用盐酸洗去铂丝表面的杂质 ②烧:将铂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于酒精灯颜色一致 ③蘸:蘸取试样 ④烧:在火焰上灼烧 ⑤观:观察火焰颜色(若检验钾要透过钴玻璃观察) (3)常见的颜色反应&Li&&&& Na&&& K&&&&&&&&&&&&&&&&&&&&&&&&&&&&&&&&&&& &Ca&&&&&& Sr&&&&&& Ba&& Cu 紫红 黄& 紫(透过蓝色钴玻璃片)& 砖红 洋红&& 黄绿& 绿①焰色反应为物理变化过程。②焰色现象与金属元素的存在有关,与物质组成无关。如: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包括钠单质以及钠的所有化合物。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仪器:容量瓶(应注明体积),烧杯,量筒,天平,玻璃棒,滴管 (2)原理: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3)步骤: 第一步:计算。 第二步:称量:在天平上称量溶质,并将它倒入小烧杯中。 第三步:溶解:在盛有溶质的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第四步:移液: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第五步:洗涤: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倒入容量瓶中。 第六步:定容:倒水至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到与凹液面平直。 第七步: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 第八步:装瓶、贴签。 (4)误差分析: ①计算是否准确 若计算的溶质质量(或体积)偏大,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也偏大;反之浓度偏小。 如配制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把硫酸铜的质量误认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导致计算值偏小,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小。②称、量是否无误 如称量NaOH固体在纸上或称量时间过长,会导致NaOH部分潮解甚至变质,有少量NaOH黏附在纸上,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量取液体溶质时,俯视或仰视量筒读数,会导致所取溶质的量偏少或偏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或偏大。 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后再用蒸馏水冲洗量筒,把洗涤液也转入烧杯稀释,或用移液管将液体溶质移入烧杯中后把尖嘴处的残留液也吹入烧杯中。在制造量筒、移液管及滴定管时,已经把仪器内壁或尖嘴处的残留量扣除,所以上述操作均使溶质偏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③称量时天平未调零 结果不能确定。若此时天平重心偏左,则出称量值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也偏小;若重心偏小,则结果恰好相反。 ④称量时托盘天平的砝码生锈 砝码由于生锈而使质量变大,导致称量值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⑤操作中溶质有无损失 在溶液配制过程中,若溶质有损失,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如:⑴溶解(或稀释)溶质,搅拌时有少量液体溅出;⑵未洗涤烧杯或玻璃棒;⑶洗涤液未转入容量瓶;⑷转移洗涤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容量瓶。 影响溶液体积V的操作有: ①定容时不慎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吸出,使液面重新达到刻度线。当液面超过刻度线时,V偏大使溶液浓度CB已变小,无论是否取出都无法使溶液恢复,只有重新配制。 ②定容后盖上瓶塞,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使液面重新达到刻度线。定容时由于少量溶液粘在瓶颈处没有回流,使液面偏低但溶液浓度未变,若再加水,则使V偏大,cB偏小。 ③定容时仰视或俯视 定容时仰视,则液面高于刻度线,V偏大,cB偏小;俯视时液面低于刻度线,V偏小,cB偏大。 ④移液或定容时玻璃棒下端放在容量瓶刻度线之上会导致V偏大,cB偏小。 ⑤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即转移入容量瓶 溶解或稀释过程常伴有热效应而使溶液温度升高或降低。容量瓶的使用温度为室温(20℃),若定容时溶液温度高于室温,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反之浓度偏低。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157421110566605314361625020421287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容量瓶注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