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北京)环境工程考研!!!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为主,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最早正式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也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2006年9月,教育部与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同年11月,学校进入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大学行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目前有17个院系,2个一级国家级重点学科,涵盖8个二级学科(增加),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7个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18个硕士点,16个工程硕士领域,38个本科专业,6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土资源部开放实验室,1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全日制在校生12397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前身是1952年建校之初创建的水动力、水化学和土质土力学教学实验室。杨遵仪、王大纯等地学前辈为实验室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水文地质人才。近年来,依托211工程和985平台建设,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2002年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室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05年本科教学评估期间,获得了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2008年水文学及水资源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以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室为主体,外加北戴河野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及若干产学研基地组成。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下设15个主要实验室,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水化学分析实验室、环境化学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水力学实验室、水处理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地球化学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齐全。实验室内拥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ICP、紫外分光光度仪、SEM及TOC分析仪等先进仪器。近年来,借助&211&和985平台建设,中心的设备与环境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购置了一批总价值80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如电化学工作站、气相色谱仪、多项目水质分析仪、渗滤实验系统等;还有大批分子生物学仪器设备,如PCR仪、凝胶成像仪、基因突变监测系统、高速冷冻离心机、荧光显微镜、实时定量PCR仪、厌氧操作系统等。2008年扩建了800m2的教学实验室,实验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集基础实验教学、野外实践教学、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心。
  1. 完备的组织机构、高水平的教学队伍、先进的仪器设备成为实验教学中心发展的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条件保障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由基础教学实验平台、野外实践教学平台、产学研基地平台等三大教学平台组成。
  中心现有专兼职人员 23 名,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8 名,副高级职称人员6 名,博士研究生学历19 名,有4人拥有国外博士学位,有7人具有博士后经历。现有面积1800余平方米,各类仪器设备1000台(套),总资产1200余万元。承担着全院3个专业31门课的实验教学任务和课外开放实验任务,每年完成实验人时数达6万人时。
  2. 形成了&以学生为本,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实践与创新全面提高&的实验、实践教学理念
  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为总体目标,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以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先进的实验条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保障,以实验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为基础,整合学科优势,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建立起实验仪器设备先进、教学理念与国际接轨,资源共享的实验教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保持实验教学在国内高校中的先进水平。
  巩固基础性实验,突出地下水特色,发展面向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在满足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科及相关学科实验教学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向社会开放,成为国内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科实验教学的重要基地和交流示范中心之一。
  在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上:1)中心紧跟社会需求,结合领域和学科特点,强化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大力支持学生的科技创新立项,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适应社会的人才需要。
  2)中心在实践教学上,注重各专业的融合及学科交叉,倡导学生跨专业选修实验课程,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性人才。
  3)中心重视对外交流和合作,积极建立产学研实习基地,已建成产学研实习基地3个,同时中心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培养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
  3.以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完备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基础教学实验平台:包括水污染控制实验室、环境化学实验室、水力学实验室、岩土环境工程实验室、地下水物理模拟实验室、水处理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实验室、环境数值模拟实验室、地质灾害监测实验室、水化学分析实验室、水文地球化学实验室、水质工程实验室、包气带流体运移实验室等承担了31门实验课的教学任务。基础教学实验平台面向学校全天候开放,为学生提高实验技能提供了良好条件。
  野外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实习基地。北戴河实习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初步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程序、方法及正确的地质思维方法;北戴河实习基地占地27231m2,拥有固定资产1200多万元,建筑面积15000m2,教学用房5000m2,建有2个多媒体教室、8个普通教师、2个计算机房、1个语音教学实验室、1个标本陈列室,教学楼、办公楼均配备网络设备,后勤服务设施配套齐全。
  北戴河实习基地面向3个专业,承担水文地质现象认识实习、水文地质测绘方法实习、绘制水文地质编图及水文地质报告编写等教学任务。
  中心与北京周边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环保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接受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认识实习。同时,与一些相关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实习基地,强化了中心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社会服务功能。
  通过不同层次的实习使学生了解水资源与环境工程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掌握室内、野外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手段,提高学生对科学问题的认知能力,顺利实现从学习前人知识向创造新知识的转变。
  4.打造高度共享的实验资源平台
  共享实验资源平台:通过中心网络面向全校服务于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并对外实行全天候开放,服务于社会。同时,中心积极开展校际和国际交流,平均每年接待国外专家、学者5人次以上,开展学术研讨会。本中心除完成基础教学实验任务外,还密切联系水文水资源、环境工程等专业领域,面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教师进行科研服务,目前中心承担了水资源与环境工程两大领域的700万余元/年的科研项目,开发的人工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多级土壤渗滤系统、智能化控制污水SBBR处理系统已经产业转化或即将产业转化。尤其是中心研究开发的高效人工快速渗滤技术已通过技术鉴定,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作过专访(2005年4月),并在深圳白花洞建立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推荐的生活污水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示范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于河水、生活污水、高尔夫球场污水及工业废水等的处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应。
  5.科研、实验和实践教学成果显著
  中心成员近年来承担了大量的国家课题和横向课题,近五年内拥有科研经费合计 2055 万元,平均每年 411 万元,而且科研经费呈快速增长趋势。目前中心人员承担科研项目共3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项,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 12 项,国务院各部门项目6项,北京市项目6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在上海举行的2006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高校展区上,本中心展出的污水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博得了同行的好评,并获得了优秀展品奖二等奖。
  目前中心人员申请国家专利15项,仅2008年有本科生参加完成并发表的高水平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影响因子3.1以上),ISTP检索论文6篇。
  近年来中心的实验教学成果明显,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显著提高。本科生的科技立项获得学校奖项4项,北京市的奖项2项;研究生教学方面,以学生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15篇。2006年在阿联酋举行的国际环境工程设计大赛1等奖;2008年在日本筑波大学举办的第一届研究生论坛上有3名研究生获得1等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将继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高素质人才,实现学校创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相关信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论坛新帖:
考研网最新资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热点文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热门话题
考研网地方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东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哪个好_百度知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东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哪个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的环境工程专业哪个好
提问者采纳
我是地大的。劝你别来地大,真的。我大二的时候还劝新生报地大,到大三就不这么想了。来了到大三大四就会后悔。网不好,没空调(教室宿舍都没有),缺少人文关怀,你没有办法给学校提意见,你提意见,他们只会找你谈话批评你。千万别来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这个建议去问问那学校的人,希望那些学校的人能看到吧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环境工程专业学硕的学费多少 学硕和专硕的区别是什么 还有就是奖学金制度是怎么样的?_百度知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环境工程专业学硕的学费多少 学硕和专硕的区别是什么 还有就是奖学金制度是怎么样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百度,建议打服务热线
我就是百度找的 就是找不到 太难找了 所以才来这里提问的 谢谢
学费估计一万吧,公费很多啊,学硕一般都是公费的,公费与否看老师给不给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网快讯,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消息,2013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环境工程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科目名称:水文地质学基础
  代码:824
  一、水文循环
  二、岩石的水理性质和地下水赋存条件
  三、饱和带、非饱和带水力特性及达西定律
  四、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五、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动态与均衡
  六、地下水系统
  七、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的类型、特征及研究方法
  八、地下水资源与环境
  参考:《水文地质学基础》王大纯等,地质出版社,1995
  科目名称:水处理工程与环境化学
  代码:826
  《水处理工程》
  第一章水质处理概论
  水在自然界及生产生活中的循环与利用,天然水中的污染物,各种污水中的污染物,水体的污染与自净,富营养化的产生、危害与控制,水体污染的控制途径,污染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与系统,城市给水与污水处理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物化处理技术
  混凝机理、常用混凝剂和助凝剂、混凝过程、常用混凝设备等;沉淀基本理论及沉淀和澄清设施;过滤理论、滤料选择、滤池操作过程及常用过滤设施等;氯消毒剂其它消毒法;氧化还原法地下水除铁除锰、水的吸附法除氟等;药剂软化法、离子交换软化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电渗析、反渗透等)。
  第三章生物处理技术原理
  废水生物处理简介,生物处理基本概念、原理与分类,废水好氧、厌氧生物处理原理,废水可生化性原理及其判别,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原理。
  第四章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活性污泥净化反应影响因素与主要设计、运行参数,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基础,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方式与曝气池的工艺参数,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新工艺,曝气的理论基础,曝气系统与空气扩散装置,活性污泥反应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维护管理;生物膜的构造和特征,生物滤池的基本概念与类型,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的特征、构造、运行方式、设计及计算。生物转盘的构造与技术条件,转盘的生物膜与生物相,生物转盘的设计与计算,生物转盘的优缺点。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特征、构造及应用。生物流化床的特征、构造及应用。
  第五章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净化机理、影响因素、组成、特征及发展趋势;两级厌氧与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厌氧滤池、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接触法、厌氧流化床、厌氧膨胀床、厌氧生物转盘等工艺的工作原理、功能、构造特点、应用条件与设计计算。
  第六章天然生态处理工艺
  稳定塘的类型、净化机理与主要特征,常用几种稳定塘的特征、构造及应用,土地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类型与设计。
  第七章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污泥的分类、性质与排除,污泥浓缩,污泥的厌氧、好氧消化,污泥的自然干化、消毒、脱水、干燥,污泥的最终处置与利用。
  第八章深度处理
  悬浮物的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溶解性无机盐类的去除,污水的消毒技术,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机理及常用工艺流程,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技术。
  第九章典型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废水处理工艺系统选择的原则和基本方法,典型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典型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计算原理和方法,特种水(含油及石油化工废水、造纸废水、食品加工废水等)的处理。
  《环境化学》
  第一章引言
  了解环境的学科分支和主要的环境问题,掌握环境污染物分类的原则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
  了解大气结构和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要求掌握重要的大气污染化学的形成机制,特别是光化学烟雾、酸雨和臭氧空洞的形成机理。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
  了解天然水的基本特征,重要污染物的存在形态与分布,要求了解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进行的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作用、吸附-解吸、絮凝-沉降等迁移过程的而基本原理,了解颗粒物的环境意义,掌握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中的挥发、吸附、水解、光解和生物降解的速率表征形式。
  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
  掌握土壤的组成与性质,土壤的吸附、酸碱和氧化还原特性,理解农药和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机理与影响因素。
  第五章了解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与毒性
  了解污染物质与生物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求掌握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
  第六章典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与效应
  了解以金属、POPs为代表的典型污染物在个圈层的转归与效应,要求理解典型污染物(AS、Cr、Pb、PAH、PCB和表面活性剂)的来源、性质和迁移转化规律。
  第七章受污染环境的修复
  了解目前常用的几种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化学氧化、电动力学修复、渗透反应格栅等),要求掌握几种修复技术的原理、环境影响因素、各技术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水力控制、渗透反应格栅、土壤气相抽提、强化生物降解、强化天然衰减、化学氧化等)。
  参考资料:《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环境化学》戴树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相关阅读】
  友情提示:
  考研信息数量巨大,整理过程中难免出错,欢迎研友指正。此外很多历史数据已无处查找,所以为保证考研信息的完整性,考研网真诚欢迎广大研友帮忙补充信息,可回复评论或发送内容至 。
  本文系考研网精心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相关信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论坛新帖:
考研网最新资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热点文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热门话题
考研网地方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