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朗读》结合对父亲描写的内容...

画出描写父亲神态的语句.《地震中的父与子》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儿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您现在的位置:&&>>&&>>& >>
>> 浏览文章
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作者:未知 资料来源:不详 点击数: &&&
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课时安排: 2课时课前准备: 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还记得2012年汶川大地震吗?在这场浩劫中,涌现出许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谭千秋老师便是其中一个。临危时刻,他用身子挡在四名学生上面,当人们从废墟中挖出他时,他的手臂依然张开着,但却伤痕累累。平凡的教师在学生生命遇到危险时爆发出如此惊人的力量,作为父亲,在危急时刻,又会爆发出怎样惊人的力量呢。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和作者一起去体验伟大而无私的父爱。(板书课题:17、地震中的父与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个,读完后想想:这个故事讲了什么?&2、学习生字词。(出示研学案)(1)同桌互读正字音shān&& jī&&&& hùn&&& xī&& xū&&& màn&&& bào&&& lì&&&&&& 杉&&&& 矶&&&& 混&&& 昔&&& 墟&&& 曼&&&& 爆&&&& 砾(2)全班齐读本课的生字,新词,说说难写的生字。洛杉矶& 混乱& 昔日& 废墟& 阿曼达& 疾步&& 爆炸& 瓦砾&& 打砸& 颤抖(3)交流难写的字,指导书写。3、请学生说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从同学的回答中,你看到了几个画面或者场景?(教师板书场景:冲向废墟、寻找儿子、发现儿子、父子相见)三、精读课文,学习课文1~12自然段,体会父亲的“了不起”。过渡:那课文是怎样展现整件事情的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了解到什么?(预设:这对父子怎样了不起?)为什么说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动笔划一划,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一)学生交流汇报表现父亲了不起的句子,重点研读:句子一: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1、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呢?(体会时间漫长,感受父亲的劳累。)小结:36小时的“挖”这是一个多么累的动作呀。当你感受到这种无法想象的累时,请再读这句话。(齐读或指名读)2、体会内心,感受艰难。(1)在漫长的36小时里,想象一下父亲是怎样挖的,会遇到哪些困难。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句子想象。(他扒开满是玻璃碎片的泥土,搬掉钢筋裸露的水泥,挪走倒塌的柱子。)请睁开眼睛,你仿佛看到父亲在干什么?&&&&&& (2)36小时的“挖”这是一个多么艰难的动作,他扒开满是玻璃碎片的泥土,搬掉钢筋裸露的水泥,挪走倒塌的柱子,他挖了,齐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句子二: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1)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随机理解“破烂不堪”。(2)小结:作者通过人物外貌、神态描写,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个了不起的父亲形象。(3)小结:看似几个数字,看似简单的外貌、神态的描写,却让我们通过想象体会到父亲坚定的信念(板书:坚定的信念)。让我们一起带着我们的感受齐声读读这段文字吧。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二)体会父亲的坚定信念:(1)同学们,这三十六个小时里,父亲一直不停地挖着,难道就没有人来劝阻过他、帮助过他吗?哪些人曾经阻挡过他?为什么要阻挡他?(学生交流并分角色朗读对话)(2)是啊,没有希望了,太危险了。可这位父亲他照样的挖着。他当时是怎么想的?(3)他左肩扛着肉体的伤痛,右肩扛着精神的重压,他顶天立地,气壮山河,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三)出示: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1、同学们,这一句话就是一颗心哪,你们说,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父亲那一颗怎样的心?(对儿子的爱心、责任心)2、小结:同学们,当我们用心读课文时,读一句话就能体会一颗心,读一件事就能体会一片情。学到这里,父亲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3、引读:当父亲看到儿子的学校变成一片废墟、悲痛欲绝的时候,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生读。  当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来阻挡父亲、劝他放弃的时候,回想在他耳边的还是这句话──生读。  当父亲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的时候,给他力量让他挖了38小时之久的依然是这句话,一起读!4、“挖”道尽了父亲的苦与累,“挖”道尽了父亲的情与爱。这句话让父亲成为一座大山。(出示小诗)这首诗是这座大山的最好的写照。让我们深情地朗读这首诗,铭记心中。(齐读)父爱如山&&&&&&&&&& 他——&&&&&&&&&& 挖了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36小时&&&&&&&&& 有一种信念在支持着他——&&&&&&&&& 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他——&&&&&&&&& 满脸灰尘&&&&&&&&& 双眼布满血丝&&&&&&&&& 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有一种力量在支撑着他——&&&&&&&&& 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这个人就是父亲&&&&&&&&& 这种爱就是父爱四、小结,设疑。是的,凭着这份信念,38小时后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那些已经绝望了的父母的,这真是位——了不起的父亲。有其父必有其子,他的儿子又了不起在哪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去探究和体会。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并积累诵读。2、尝试概括父亲的心路历程。板书设计:&&&&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坚定的信念&&&&&&&&&&&&&&&&&&&&&&&&&&&&&&&&&&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回顾课文内容。二、品读体验为什么说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儿子?动笔划一划,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儿子的了不起:(1)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是你吗?(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2)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指导学生读出兴奋的语气。)“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同学们,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之后,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团聚了,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课文中的插图,父子俩紧紧地抱在一起,幼小的儿子阿曼达笑得那么开心,同学们你可知道在拯救成功之前,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2、概括父亲的心路历程。3、入情入境,一曲父爱之歌《父亲》四、感悟写法,读写结合1.引导:这篇课文生动感人,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歌颂伟大的父爱,赞扬深厚、真挚的父子之情。2、我们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伟大无私的父爱,可是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这种惊心动魄的事。父母的爱就是早起为我们热好的牛奶,就是上学路上一声声的叮咛,就是风雨中加在我们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们都感受着父母体贴入微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情。请把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选一件写下来,送给你的父母吧! 五、布置作业说说父母亲为我们做了哪些微不足道,却有饱含父母之爱的事,选一件动笔写一写。注意,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写具体。板书设计: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 信念坚定&&&&&&&&&&&&&&&&&&&&&&&&&&&&&&&&&&&&&&&&&&& 了不起&&&&&&&&&&&&&&&&&&&&&& 儿子& 责任、爱心&
上一篇:下一篇:日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引导学生从&挖&字体会父亲的执着和劳累,并指导感情朗读。)
4、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罗列时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5、课文对父亲外貌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6、电脑课件播放汶川大地震中父亲寻找孩子的画面,感受伟大的父爱。
7、儿子的了不起表现在哪里?找出句子,并指导感情朗读。
8、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用自己的话夸夸这对父子。
四、再次质疑
学完本文后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提出来共同解决。...课文对父亲外貌的描写说明了什么的相关内容日期:改变一下外貌 阿凡提的妻子准备去参加一个聚会。她精心打扮了半天,问阿凡提:“你看我这样 打扮,那些色鬼会不会认出我来?” “当然能认出你来。”阿凡提说。 “那怎么办呢?”妻子为难地问。 “请你把脸上的粉擦掉,把嘴上的口红抹掉,再穿上一件旧衣服,改变一下外貌, 日期:儿童尿液颜色发生改变说明了什么 正常人的尿液清晰透明,尿的颜色因含尿色素等而呈淡黄或棕黄色,并随进入人体水分的多少及尿量的多少可深可浅,尿的颜色出现异常,可能是疾病的信号。...日期:小儿上唇突然肿胀说明了什么 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孩子的上唇肿胀,这是什么问题呢?如果上颌前牙原来就有龋齿,这时牙齿松动,即击时疼痛,局部压痛伴有发热,就可以确认是由齿引起的一种炎症DD急性根尖周炎。此时需要带孩子到医院治疗,并应用抗生素,一、二天后若有脓肿日期:识字减205个课文删14篇 小学低年级学生不必再为识字量过多而苦恼,部分学校中出现的频繁检测、拔高要求的现象也将得到遏制。继2004年秋季小学起始年级全面推行“二期课改”新教材之后,本市昨天首度对其中的识字量、课文篇幅、练习题进行...日期:新生宝宝的外貌 宝宝出生时长什么样?出生时,宝宝浑身是湿漉漉的,皮肤上经常会带有一些血迹。宝宝身上部分或大部分被胎脂所覆盖,胎脂是一种白色或黄色的脂样物质。 宝宝的头部相对于身体的其余部分来说占的比例较大。在出生时,宝宝的头占整个身长的...日期:新生宝宝的外貌特征 宝宝出生时长什么样?出生时,宝宝浑身是湿漉漉的,皮肤上经常会带有一些血迹。宝宝身上部分或大部分被胎脂所覆盖,胎脂是一种白色或黄色的脂样物质。 宝宝的头部相对于身体的其余部分来说占的比例较大。在出生时,宝宝的头占整个身长...日期:新生宝宝的外貌 宝宝出生时长什么样?出生时,宝宝浑身是湿漉漉的,皮肤上经常会带有一些血迹。宝宝身上部分或大部分被胎脂所覆盖,胎脂是一种白色或黄色的脂样物质。 宝宝的头部相对于身体的其余部分来说占的比例较大。在出生时,宝宝的头占整个身长的1/4。随着宝宝的生长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第1篇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350字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讲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冲向已变成一片废墟的学校找儿子。他坚定得在废墟里挖掘了38小时,终于找到了儿子和儿子的14个同学,父亲要儿子出来,儿子却先让他的同学出去。等儿子出来后,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的感触很深。很多人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妈妈对子女的爱,可是人们遗忘了一个人DD爸爸,爸爸也爱自己的子女。就比如说,我的爸爸。
有一次,我数学考得不好,许多父母都会习惯性的打。骂子女,而我的爸爸不会。我把考卷拿给他看之后,他先给我讲解做错的地方,然后语重心长得对我说:&陈捷,以前我们的学习环境不好,而你现在的学习环境很好,你一定要认真学呀!&我点点头。爸爸又说:&这次错的题下次可不能再错了哦!&说完,摸了摸我的头。之后,我便下定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
父爱和母爱永远是无私的,伟大的。(
第2篇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400字
1994年的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有30万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一个孩子被困在了教室坍塌的废墟里。面对此情景,父亲没有丝毫的放弃的念头,他坚定地朝着地挖掘着,不顾周围人的劝阻。当他挖到第38小时的时候救出了自己的儿子。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让我想起了爸爸。有一天晚上,我的肚子疼得不得了,我忍不住哭声,就把爸爸吵醒了。他连忙跑过来,&你怎么了?&便把我扶起来,接着给我喝了杯水,我的肚子还是疼,爸爸就把家里的医药箱打开,把药翻得满地都是。后来我吐了就好了。还有一次,下了大雨,爸爸跑到学校接我,在回家的路上,雨越下越大,。爸爸拿雨伞把我的全身都遮住了,而因为伞太小,雨把爸爸淋感冒了。
经过这些事,世上并不是只有妈妈好,爸爸也好,是他们给了我生命,而爸爸不顾自己的身体来关心我,爱护我,教育我,就是希望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所以爱是可以传递的,信念是可以感染的。经过许许多多的小事,我成熟了,我长大了!母爱,父爱都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爱。第3篇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800字
今天,我认真地读完了马克&汉林的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我感触很深。
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群正在学校上课的孩子被困在废墟下,其中就有七岁的阿曼达。阿曼达年轻的父亲因为自己曾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一个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而不停挖掘着,被困的阿曼达同样坚信父亲会来救他,于是,年仅7岁的阿曼达一直鼓励同学们坚持。38小时后,父亲终于听到儿子的声音,顺利救出了儿子和其他13个同学。
这是,我感到了父爱的力量。要知道,阿曼达的父亲整整挖了38个小时。38小时啊,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不吃,不喝、不睡,甚至连歇息一下都没有啊!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是父爱的力量!是父亲的责任感!虽然他明白,这里随时会发生爆炸;虽然他明白,这里随时会有余震;虽然他明白,自己稍一马虎,就会有生命危险!但他为了自己的儿子,愿意付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这时,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我以前学习成绩很差,我快要放弃了,老师的责骂,同学的嘲笑,令我感到自己的前途一片灰暗。在我欲哭无泪时,是他,是父亲,是父亲为我拭去泪水,慈爱地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努力啊,千万不要轻易放弃,你可以的,爸相信你,加油!&我笑了。那晚,我努力了,我在父亲的陪同下一起复习功课。考试时,我同样也在努力。成绩快下来了,我希望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把发下的试卷盖在桌上,一点一点的掀开。啊!太棒啦!满分!我高兴的笑了。我把好成绩告诉了父亲,他却不以为然地开玩笑说:&嘿嘿,我就说吧,你能行的嘛!要相信我,但更要相信自己,你可以的!不过,别骄傲哦,在努力,保持这个好成绩!&那天,我终于见到了雨后的彩虹,它,是多么的美,我心中的云层被父爱轻轻地拨开了。
父爱是深沉的、伟大的!我想,《地震中的父与子》将会感动更多的人!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东方小学五年级 陈晓雯第4篇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650字
人们都说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但我觉得父爱也毫不逊色,父爱比母爱更要伟大。《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就谱写了一曲父子情深的颂歌。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就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许多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一位年轻的父亲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地挖掘,最后终于从废墟里救出了自己的儿子以及儿子同伴的故事。
当我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时,就被文中这紧张动人的情节吸引住了,好像我就在这位父亲的身旁,关注着这对父子的命运。当我读到:&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是灰,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这时,我思绪万千,他还会继续坚持下去吗?他的儿子还活着吗?这时,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一种画面:一位父亲满头蓬乱的头发,一双手滴着血仍在挖掘,不时还听听石头下面有没有儿子的声音,瓦砾划破了他的衣服。当我又读到:&当挖到第38小时他找到了儿子和儿子的同伴。&这时,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许多同学的心里都非常的高兴,为这一个圆满的结局而感到高兴。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也和文中的父亲一样的关心我。记得前年十二月份,爸爸因事外出,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车祸,爸爸在医院经常操心我的学习和身体。有一次,我有一道数学题怎么也做不出来,于是,我便到医院去问爸爸,虽然病魔和痛苦折磨着爸爸,可他还是忍着疼痛给我想数学题,大约过了十分钟,爸爸终于想出来了,便给我讲解,第一遍我听不懂,爸爸又给我讲了好几遍,直到我听懂为止。当我理解了这到题时,爸爸抚摸着我的头欣慰的笑了。
我有这么一个伟大的爸爸感到骄傲、自豪。第5篇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550字
今天,我学习了第17课《地怎中的父与子》,令我沉思不已,心灵久久无法平静,也使我更深切的了解父爱的伟大。
课文是这样的:在1987年的一天,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使十几万人在同一时间收到了不同的伤害,一位父亲不顾他人的劝阻,靠着对儿子许下的承诺,不顾自身,勇往直前,足足挖了36个小时,最终就出了在废墟下的儿子和同学。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的拥抱在一起。
看后,大家有何感想?是否觉得这对父与子非常不可思议,他们靠着对对方独有的信赖造就了不可想象的奇迹。父爱犹如一片汪洋大海,总是带给我们独有的感受、父爱犹如大山,总是带给我们永恒的力量、父爱犹如一块价值不菲的玛瑙,总是带给我们一种安全;父爱也许母爱那样含蓄,却是那样的深沉,天底下的父亲一样的,他们总会用同一种心去给予给我们不同的爱,我的父亲也是那样的伟大,却又是那么凡尘。
记得那是一个傍晚,我津津有味的享受着带给的愉快,&叮咚&门铃响了,我打开门,又进入了多彩的游戏世界里,爸爸急匆匆的做下饭就急匆匆的走了,走前说:&宝贝,爸有点事,自己把饭吃了。&可我的&馋嘴&又发作了,非要让爸爸给买汉堡,傍晚,累喘如牛的爸爸回来了,手里拿着汉堡,我心安理得的吃着汉堡,后来才知道爸爸晚上要开好几个会,这汉堡是爸爸&长途跋涉&得来的,我哭了,我第一次才感受到父爱也是那么庞大。
我爱父亲,胜过一切我最爱的东西。
&&&&五年级:莲花oo0名流第6篇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450字
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使我十分感动。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这篇课文讲了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为了救儿子38小时不断挖掘,顾不上休息,这位父亲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篇课文中的父与子非常了不起,父与子之间互相信任。父亲的了不起是因为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历尽千辛万苦救了儿子。儿子的了不起在于38小时瓦砾下鼓励同学坚持求生的希望,不顾个人安危,先人后己的伟大无私的精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父母为了孩子不顾一切的情景:汶川大地震中有一位母亲,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了。她被压得变形的身体仍然保持着双膝跪地,双手撑地的姿势,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当人们把废墟小心地清理开后,发现她身体下躺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的带黄花的被子里。当抢救人员把孩子抱出来时,他还在安静的睡着。随行的医生在孩子的被子里发现了一部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这些事例使我十分感动!
&&&&广东佛山禅城区佛山市第二十七小学五年级:luuy倩第7篇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450字
我们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一个感人心扉的故事。讲述了194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以其同伴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
在生活中,父母的爱无处不在,我的父亲就是这样的,每天劳累的工作着,为我们铺好未来的路,不求回报,让我们在好的环境下成长。
读完文章后,我想到我和爸爸虽然没有遇到过类似文中所说的危险,但是爸爸对我的爱却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他对我的爱表现在对我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关心。我原来钢笔字写得非常难看,爸爸发现我的字很差劲儿,心里非常着急。就跑到书店买了小学生字帖,让我天天练字,但是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认真练。爸爸知道后,为了督促我,每天坚持和我一起练字,可这离不开爸爸的帮助呀!你说,这难道不是爸爸对我的爱吗?
爸爸是船,妈妈是帆,载着小小的我驶向彼岸,是爱的动力,是爱的决心,是爱的毅力,是爱的自信,才使我到达彼岸,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爱是高尚的,爱是崇高的!爱的力量高于一切!
&&&&四年级:第8篇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650字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地震中的一位父亲为了救被压在楼房下的儿子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的整整用手挖了三十八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
读了这篇课文的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正是因为这位父亲坚持和自信,所以才能救出儿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须要有这种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记得去年暑假我学打乒乓球时,每天从下午五点多,一直练到晚上八点,回家后已经是满头大汗,筋皮力尽,还要练完老师布置的各种打球动作,我有些想退堂鼓了,妈妈仿佛看出我的心思,鼓励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定要坚持。&我咬着牙学了下去,现在我不但学会打乒乓球,还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无论干什么事,决不能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其实古今中外无数名人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力,在经过许多艰难、曲折而百折不挠才会成功。王曦知练书法,达芬奇画鸡蛋,爱迪生做实验&&都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在经过支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使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奇迹的名字叫父亲》的课文,文章描写的父亲与本文中的父亲非常相似。同样描写了使我感到父爱的力量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伟大。在别人看来是不能的事,而在这两位父亲的爱中却奇迹般地变成了现实,这是多么值得歌颂的父子情啊!难怪妈妈读这篇课文时眼睛都湿润了。
合上书眼卷沉思,干什么,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明确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锲而不舍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第9篇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750字
刚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我感触颇深。文中的父亲不听别人劝告,因为对孩子爱的承诺,执着不停地挖啊挖,挖了三十八个小时,终于找到了儿子。我被这种伟大而深情的父爱深深地打动了!
为什么父亲在那种艰苦的情况下,竟然能连续挖掘长达三十八小时,并救出儿子。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苦苦挖了38小时?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对孩子浓浓的爱!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每一位父亲都和文中的父亲一样,对自己的孩子有着深深的爱。那是一次放学的午后,爸爸和往常一样到校门口接我回家。突然下起了大雨,当时我没有带雨具,爸爸看见我跑出校门,马上把自己带的唯一的雨伞给了我用。我说:&爸爸,你也打伞啊!&可是爸爸说:&没想到会下这么大的雨,才只带了一把伞,还是你用吧,我没事。&我也没多想,就撑起雨伞,往家走。而爸爸只穿了件单衣,外面胡乱套了件夹克衫,夹克衫的扣子还少了一只。爸爸只好把夹克衫捂在一起,在刺骨的冷风中瑟瑟发抖地顶着风雨走在我的前面,为我遮风挡雨。我有点不忍心,说:&爸爸,你下来点儿,我们俩一起打伞。&爸爸却说没事,让我自己用,别淋湿了。过了一会儿,我不由自主地踮起脚尖儿,把伞往爸爸头顶挪了一些。爸爸急忙推开我,说:&好孩子,你必须自己打伞,可千万别淋了你!&我又想把伞给爸爸一些,爸爸突然跑开了。我想还是别争了,于是自己打着伞往前走,但我分明看见爸爸在大雨中一步一挪地走着&&
到家以后,我像没有经历风雨一样,没一处淋湿;而爸爸全身都湿透了,像刚刚洗了个雨水澡!我的眼睛不禁泛红!
实际生活中父母的爱无处不在。正所谓&父爱比山高,母爱比海深!&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总有一种东西缠绕着你---那就是父母真诚、深沉的爱!
&&&&辽宁大连甘井子区金家街第二小学六年级:焦骜然第10篇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800字
爸爸是船,妈妈是帆,载着小小的我驶向彼岸,是爱的动力,是爱的决心,是爱的毅力,是爱的自信,才使我到达彼岸,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爱是高尚的,爱是崇高的!自从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我才真正了解到父爱的无私、伟大。
文章记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后,一位年轻的父亲不顾各种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在人们认为几乎不存在希望的情况下,执着地从瓦砾堆中营救儿子的动人事迹。
没有这种无私而伟大的父爱,谁也不可能坚持这样长时间的、希望渺茫而危机四伏的挖掘,儿子也许便因为人们的放弃而葬身于瓦砾堆中。
我读后心潮澎湃。这位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儿子为了救同学,让他们先脱离危险。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啊!如果这位父亲仅是来到这片废墟绝望的大喊&我的儿子!&那他的儿子和14个同学就只有长眠于地下了;如果人人都能像这对了不起父子那样,成千上万的孩子或许就能得救。
也许,我们的爸爸平常对我们的关爱不像妈妈那样无微不至,但我们仍然能时时感到父爱的温暖。
记得有一次,闫老师对我们说,区里要进行古诗背诵比赛,让我们把背过的诗打印。其他人都不屑一顾,我却牢记在心,一回到家,就急忙告诉了爸爸,爸爸一听,立刻给我忙活起来。
晚上,我甜蜜的进入了梦乡,可谁知爸爸努力抵抗着&睡魔&的干扰,依然给我打印着,生怕我完不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第二天,我一起床,发现爸爸的眼睛变成了&熊猫眼&,妈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我,我感动极了。
还记得我小时候,只知道让大人给我买自己心爱的玩具、零食,而不顾大人的重重困难,大人们有时也无可奈何,只好给我买。自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我绝不会在像小时候那样做了。
也许,爸爸的爱不是生病时的陪伴和呵护;不是考试前的千叮咛万嘱咐;不是睡觉时给我们盖被子的身影。但是,父爱,同样是伟大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使我更加认识到父爱的深厚。
&&&&五年级:youzuoyuan第11篇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700字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时,我就非常地不满:为什么只有写母爱的歌曲而没有写父爱的歌曲呢?为什么不可以把歌曲改成&世上只有爸爸好,有爸的孩子像块宝?&今天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后,我深深地被感动了。这篇文章通过一个传奇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爱之歌。在一次大地震中,一对父子依靠着相互间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最后父亲终于找到了儿子,还救出了十四位同学。
当我读到&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时,我的眼睛湿润了。为什么别人都说自己的孩子死了,而这位父亲却仍然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原来是因为父亲和儿子都有着一个信念:&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读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件事:一次,我闹着爸爸要买一台电子词典,爸爸听了,说:&为什么要买呢?你英语不是很好吗?&我听了,就说:&我想让英语成绩提高嘛,难道不行吗?&&可是我现在没钱啊!&爸爸回答。我听了,一生气,就跑进房间里关起门来。第二天一早,我发现自己的书桌上有一台崭新的电子词典,便问妈妈:&妈妈,怎么回有一台电子词典在我的书桌上呢?&妈妈说:&是你爸爸昨晚跑出去向别人借钱买来的。&我听了,鼻子一酸,心想:爸爸,是我不对,我误会你了。
&世上只有爸爸好,有爸的孩子像块宝&&&每当我唱起这首自编的歌曲时就会想到:父爱是伟大的,母爱也是伟大的,以后我要考出好成绩来报答我的父母。第12篇 震中父与子800字
以前,我常听人说母爱,并不大懂得什么是父爱,今天,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让我更加懂得父爱是那么无私,是那么的伟大。
那是发生在1994年美国洛杉矶的一次大地震,一位父亲安顿完受伤的妻子,立即冲向他的7岁儿子的学校,他来到了学校,看到的学校已经是一片废墟了,可是那位父亲并没有失望,而是坚定他对儿子说的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心里想着,儿子一定在等着我。于是,他便向那片废墟走去,他来到了儿子的教室的所在地,坚持不懈地挖下去,当他挖到第38小时的时候,他听到了儿子的声音。终于找到了还活着的儿子和其他14个同伴。当我读到这里时,我不仅为这个伟大的父亲所感动了,而且想起了我那伟大的父亲。
那是一个明朗的早晨,我因为发了高烧而躺在家里的床上,当我的爸爸下班回来时,看见躺在床上的我,才知道我发烧了,他放下公文包,拿起温度表给我量体温,过了一会儿,他取出了温度表,定睛一看,38.5℃!他站了起来,放下体温表,只说了一句:&我去给你买药。&就出去了。他跑了几间药店,才给我买到了药,他跑了回来,只见他满头大汗,整件衣服都湿了,他一会儿给我倒水,一会儿喂我吃药,一会儿又给我试温度,直到我的病有些好转了,看着爸爸熬夜照顾我,我的眼泪一滴一滴地从我的脸颊上滑落下来。
是呀,这是多么感人的伟大、无私的父爱啊!我躺在床上,想起了和爸爸在一起的一幕幕:爸爸和我一起爬山;和我一起打羽毛球;和我一起上图书馆;和我一起解数学题;和我一起逛公园&&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处处都有爸爸的足迹,我的成绩里,有爸爸很大的功劳。我真想对父亲说:&爸爸,您辛苦了!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重望,我一定会会用良好的成绩来报达您。&第13篇 地震后感想400字
5月12日,四川发生了7.8级的地震,那里的房屋都塌下来了,许多人都埋在了下面,伤亡了数以万计的人,一个中学24个班的老师和学生都被压在了废墟当中,有人被埋了三天三夜&&
我们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一时间来到了汶川等受灾现场,慰问灾民。
全国各地派来的医生和武警官宾也都来到了这里救援。全国上下都在组织募捐,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众志成城与灾难作斗争,大家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一定能早日重建家园。
去年我去过四川,可现在的青城山在摇晃了,都江堰的鱼嘴裂开了,二王庙坍塌了,美丽的四川到处是废墟。大地开始咆哮,天空开始流泪,我的心无比悲伤。
我决定把我的零花钱拿出来捐助灾区儿童。我虽然还太小,但我觉得生活在我们的国家很幸福,我只有好好学习,长大了再为祖国服务。第14篇 《父与子的1934》读后感800字
暑假到了,老师发给我和同学们一人一本书,叫我们写读后感,参加作文比赛。我发到的书是《父与子的1934》,作者是白勺,白勺原名曾睿智,1967年生在江西瑞金。《父与子的1934》这本书是红色中国系列的。
小说以1934年红军第五次&围剿〃为背景,描写了瑞金苏区一群少年为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不掘不挠的斗争的故事。他们主动参加赤卫队,踊跃争当红军,运伤员,送弹药,上前线,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对信仰孜孜以求带着一种激情和向往,穿行于战火纷飞的土地上,成为了一道亮光闪闪的风景。小说生动严谨的叙述中还处处跳跃着客家人特有的文化因子,器物货什、俚语俗话,充满了浓郁的瑞金地方色彩,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瑞金当年24万人口,一共11万人参战,5万多人为革命捐躯,其中有1。08万人牺牲在红军长征途中,瑞金有名有姓的烈士有17116名,1923年至1934年间,瑞金人民一共认购革命战争公债和经济建设公债78万元,支援粮食25万担,捐献银器22万两,连同存在苏维埃国家银行的2600万银元,全部无私奉献给了中国革命。
小说的主人公是石仔,他有一群伙伴,分别是:顺子、东海、春娣、小慧&&石仔个头高,有带头能力,所以伙伴们都听他的。石仔刚参加赤卫队就当了队长,做事总让人感到踏实,所以范团长有什么事都先找石仔。石仔后来当了红军,带头做好事,他的伙伴们也一个个积极参加争当红军。在红军训练中,石仔从不马虎,从不疏忽怠慢,勤练习。他的表现让范团长更加放心,所以上前线时人手不够,范团长总让石仔去。
经过多次战斗和做事,石仔学会了许多道理,所以平时做事更加成熟。后来石仔受到一次次重用,升级当了将军,石仔越战越勇,屡立奇功,日子越来越好,便带母亲到大城市享清福。
读完这本书,我真敬佩石仔,因为他勤劳肯干,不怕吃苦,不做事马虎的精神只有少数人才拥有。我要向他学习,虽然走的道路不同,但同样的是都要报答祖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四年级:马世芳第15篇 读《父与子》有感550字
我轻轻地合上《父与子》这本书,内心涌动着一份欣喜,一份感动。虽然我与书中的人物告别了,但书中用漫画所陈述的事情,所描述的情景,所表达的情感,却已在我心中生了根,永远也抹不去。
《父与子》是本系列漫画书,因为它没有文字,只有一幅幅小巧的图画,所以我看时只能去想象,去领会。说实话,当我第一次捧起这本书时,我觉得这书也太小儿科了。可师命难为,我只好捧着书东一页西一页地翻。渐渐地,书中幽默可爱的父子俩吸引了我。翻开书,第一个小故事是《差透了的家庭作业》,真是太搞笑了,讲了儿子不会做作业,父亲去教他,可全教错了,第二天,老师拿着作业本来打那位父亲的屁股,&哈哈哈&我笑得牙齿都快掉了,都做父亲了,还被人打屁股,真是太好笑了,还有点儿可怜。《忍无可忍》又让我感动得差点掉下了眼泪,故事讲了一个坏人总欺负那位父亲,可父亲都忍了,但坏人竟然弄破了他儿子心爱的气球,父亲终于忍无可忍,把那坏人打得落荒而逃。漫画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都流露着浓浓的父子情深,每一幅画面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尽管他也和书中的父亲一样有缺点,并不完美,可他对我的爱决不亚于漫画书中那位平凡而可爱的父亲。面对爸爸无私的爱,我又能为他做点什么呢&&
&&&&四年级:闪闪第16篇 日本地震中国人该怎么办?450字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让中国人对日本人都有一种新生的仇恨,发誓等中国强大了、富裕了一定把日本人打个落花流水!
中国抗日战争,是指从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日本帝国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两国军队鏖战八年,至日,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虽然战败,但日本人谋求政治大国的贼心不死,多次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对一个连历史都不敢正视的国家和民族,我们坚决的反对它在国家政治上的任何谋求。近期,日本在以钓鱼岛和台湾问题为代表的系列问题上,不断挑衅我国的耐心。对此,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比愤慨。
在出生在抗日年代的人们,现在看到日本地震很高兴,想到:日本人终于得到他们应有的报应了!
而有的人却不同,为日本惋惜,祈祷他们能够从灾难中走出来,走出地震的阴影,至少,他们现在没有伤害中国,把中国人当做好朋友来看待。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是对的,我到现在都搞不明白&&
临沂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ladyangel
本文地址:http://www.lmmw365.net/zuowen/a_34839.html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350字作文也喜欢的作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震中的父与子朗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