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原子半径和氯离子半径比较大小。老师说氯离...

怎么比较锂离子和氯离子半径大小_百度知道
怎么比较锂离子和氯离子半径大小
提问者采纳
首先比较原子层数,层数多的半径大,比较原子核电荷数也就是质子数。在电子层数相同的情况下,锂离子只有1层电子层,氯离子有三层,所以肯定是氯离子半径大,越多的,半径越小比较离子半径大小方法
这个是因为x+不为氢离子是吧
X+当然不是H+,因为题目说了均含有一定数目电子的,H+外层没有电子了啊
祝学习进步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氯离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镁、铝三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大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镁、铝三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一致的B.磷、硫、氯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与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不一致的C.所有的氢化物中,HCl是最稳定的D.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是碱金属元素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钠、镁、铝三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和离子的电子层数分别相同,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一致的,故A正确;B、磷、硫、氯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与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一致的,故B错误;C、所有的氢化物中,HF是最稳定的,故C错误;D、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可以是氢元素,可以是碱金属元素,故D错误;故选A.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镁、铝三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大小..”主要考查你对&&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横行。 (2)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列成纵行。 注意:①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②历史上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是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排成的,他将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①周期的含义在元素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这样每个横行为一个周期。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7 个周期。 ②周期的划分&(2)族 ①族的含义在周期表中,把不同横行(即周期)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成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叫做第Ⅷ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为一族。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有18 个纵行,它们被划分为16个族。 ②族的划分&(3)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定义:
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越容易,说明其金属性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说明其金属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3.金属间的置换反应: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金属甲能从金属乙的盐溶液里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4.金属活动性顺序按 Au顺序,金属性逐渐减弱。 5.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金属性逐渐增强。 6.原电池中的正负极: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作负极。 7.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就越弱。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陔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越强,反之则越弱。 3.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4.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越易与H2反应,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 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元素甲的单质能从非金属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非金属性比乙强。如,说明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 6.相互化合后的价态:如,说明O 的非金属性强于S。7.其他:如CuCl2,所以C1的非金属性强于S。&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 1.同周期元素的微粒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最高价阳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如半径:Na&Mg &Al,Na+&Mg2+‘&Al3+。 2.同主族元素的微粒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增大,如半径: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半径:(上一周期元素形成的阴离子与下一周期元素形成的最高价阳离子有此规律)。&4.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微粒半径大小为:阳离子& 中性原子&阴离子;价态越高的微粒半径越小,如半径:。5.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微粒可通过一种参照物进行比较,如比较的半径大小,可找出与A13+电子数相同,与S同主族的氧元素的阴离子进行比较,半径:,且元素周期表中的几项重要规律相等规律: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镁、铝三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大小..”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55461266312093971356758277772376硫原子与氯离子半径的比较_百度作业帮
硫原子与氯离子半径的比较
硫原子与氯离子半径的比较
S>Cl-比较原则: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多的是半径大的.电子层数相同的,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大的半径小.电子层数:S=Cl-核电荷数:S
硫原子的半径大于氯原子,氯原子的半径小于氯离子半径,所以硫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半径
硫离子大。核外电子数是相等的,就看原子核吸引电子的能力,核内质子数越多,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半径越小。氯离子核内17个质子,硫离子只有16个,所以氯离子吸引电子能力强,半径小。为什么钠原子的半径大于氯原子的半径?而钠离子的半径小于氯离子?请详细回答_百度作业帮
为什么钠原子的半径大于氯原子的半径?而钠离子的半径小于氯离子?请详细回答
请详细回答
如果你想知道确切答案,而且有本科以上理工科文凭,我建议你去看看量子力学,它可以给出关于原子半径的计算表达式如果你是初高中生,那么只能给你一个比较粗糙的答案钠原子和氯原子都有三层电子,它们的等效模型是:钠的原子核的有1个正电荷,外围有1个电子围绕它旋转,而氯的原子核有7个正电荷,外围有7个电子围绕它旋转,钠的1个电子之受到1个正电荷的吸引力,而氯的每个电子受到7个正电荷的吸引力,所受到的吸引力比钠的电子大得多,所以氯原子的半径要小,钠原子的半径大而钠离子的外层只有两层电子,且带正电,平均每个电子受到多余一个正电荷的吸引,氯离子的外层有三层电子,且带负电,平均每个电子受到不到一个正电荷的吸引,因此钠离子的半径小于氯离子的半径
因为Na与Cl在同一周期,故Na>Cl而离子则不同。Na+<F&<Cl&。因为从Na到Na+是失电子的,Cl到Cl&是得电子的,故不同。
原子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原子核外面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的大小。钠原子大是因为它最外层的电子比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更不稳定,活动范围就大,形成的电子云就大。而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产物(带正电),氯离子是氯原子获得外来电子的产物(带负电)。这样,2种离子都达到稳定状态,由于氯比钠质子数多,稳定状态的电子云就比钠大。...
钠原子的半径大于氯原子的半径:同周期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半径减小原因:原子核对电子层的引力钠离子的半径小于氯离子:电子层数不一样
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成为钠离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成为氯离子。希望对你有帮助氯原子和氯离子半径比较大小.老师说氯离子多一个电子,所以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吸引力更小.我觉得原子...氯原子和氯离子半径比较大小.老师说氯离子多一个电子,所以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吸引力更小.我觉得原子_百度作业帮
氯原子和氯离子半径比较大小.老师说氯离子多一个电子,所以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吸引力更小.我觉得原子...氯原子和氯离子半径比较大小.老师说氯离子多一个电子,所以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吸引力更小.我觉得原子
氯原子和氯离子半径比较大小.老师说氯离子多一个电子,所以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吸引力更小.我觉得原子核和电子是异性电核,多了应该互相吸引,半径变小.你们觉得呢
假如你是原子核,电子就是你口袋里的钱.如果人家抢了你的钱,你会将钱袋管得更紧吧,钱袋瘪了;如果你拿了人家的钱,钱袋会膨胀吧.原子得失电子的道理和你的钱袋有点相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子半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