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道中二首其二的翻译及赏析

&&>&&>&&>&正文
王安石《思王逢原(其二)》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作者: 文章来源:会员上传
王安石《思王逢原(其二)》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思王逢原(其二)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注释】:
⑵蓬蒿:指墓地上的野草。纷披:散乱的样子。
⑶妙质:优秀的资质。平世:旧指清平之世,这里指当世。
⑷湓水:源出江西瑞昌清湓山,东流经九江城下。酒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⑸陈迹:旧事。随手:随着,紧接着。
【翻译】:
我遥想你的坟头,一定是野草迷乱,在秋风中又度过了凄凉的一年。世上的人有谁能真正对你理解?只有我,深切地知道你的妙质微言。想当初一起读书,高耸的庐山正对着我们的书案,东来的湓水,像是流进了我们的酒杯。唉,都过去了,一切都随着你的逝去而烟消云散,昔日欢会怎能够再次展现?
【赏析】:
《思王逢原三首》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是悼念故友王令之作,其中以第二首最为著名。此诗通篇以第二人称的口气来表达,如对故友倾诉衷肠,因而凄恻感人。短短八句中,有写景,有议论,有回忆,有感叹,运用了想象、使事、对比等手段,体现了王安石高超的律诗技艺。
《·檀弓》上说:“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宿草就是隔年的草,意指一年以后对于已去世的朋友不必再哀伤哭泣了。“宿草”,后世便成为专指友人丧逝的用语,这里蓬蒿泛指野草,句意正是由《礼记》脱胎而来,暗喻故友虽去世一年,而他犹不能忘情。当时王安石身在汴京而王令之墓则在千里之外的常州,然而凭着诗人沉挚的感情与驰骋的想象,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凄怆悲凉的画面。哀痛之情也于景中流露而出,于是从坟地写到了长眠地下的人。
“妙质”二字,后世注释的版本往往解释为“美妙的品德、卓越的才能”云云,其实不然。根据原诗第一首的尾联:“便恐世间无妙质,鼻端从此罢挥斤。”这里是用《庄子》中匠石“运斤成风”的典故,这里的“质”指箭靶,用以比喻投契的知己。因而“妙质不为平世得”一句是说世人不能像匠石深知郢人那样理解王逢原。据当时记载,王逢原为人兀傲不羁,不愿结交俗恶献谀之徒,甚至在门上写道:“纷纷闾巷士,看我复何为?来即令我烦,去即我不思。”可见他清高孤傲的性格,其不为世人所重,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微言”是用了《汉书·艺文志》中“仲尼没而微言绝”的话,意指精辟深刻的思想言论。这句说只有深深了解死者的人才明白他的微言,言外之意,他才是唯一理解王令的人,因而引出下联的回忆。这两句用典熨贴精确而又不影响词意畅达,并通过典故的运用,给原来枯燥板滞的议论注入了活力和丰富的意蕴,可见王安石铺排典故的娴熟技巧,陈师道怀黄鲁直的诗中说:“妙质不为平世用,高怀犹有故人知”,即从此联化出。这两句对怀才不遇,知音者稀的感慨,关合王令与诗人自己,虽是为诗人王令叹息,也包含着他对自身的感喟。
颈联是追忆当年与王令一起读书饮酒的豪情逸兴。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提点江东刑狱,按临鄱阳,王令六月中便去鄱阳与王安石聚会,诗句就是写这次会晤:庐山向南倾侧,犹如自天而降,对着他们的书案;湓水滔滔东来,像是流入了他们的酒杯。这两句以雄伟的气魄、丰富的想象、精炼的字句成为王安石诗中的名联。庐山如堕、湓水东来,已是雄奇绝伦,并以“当”与“入”两个动词作绾带,遂将自然景物的与人事的叙述融为一体,且气势阔大,令人可以想见他们当日豪迈的气概和诚笃的,庐山、湓水便是他们的见证。这种昂扬的格调,宏阔的意境与前文凄凉悲慨的调子适成鲜明对照,而诗人正是以这种强烈的对照,表达了不可压抑的悲愁,同时也自然地引出了尾联无限的今昔之感。
诗人沉痛地慨叹道:一切往事都随你的离世烟消云散,昔日的欢会已一去不返。全诗便在深沉的悲哀中戛然而止。
这首诗所以成为王安石的名作,就在于其中注入了真挚的情意,无论是对故友的深切思念,还是对人生知己难遇的怅恨,或是对天不怜才的悲愤,都是出于肺腑的至情。这正说明王安石不仅是一个铁腕宰相,同时又是一个富于感情的诗人。此诗通篇以第二人称的口气来表达,如对故友倾诉衷肠,因而凄恻感人。短短八句中,有写景,有议论,有回忆,有感叹,运用了想象、使事、对比等手段,总之,体现了王安石高超的律诗技艺,所以有人以此诗为他七律的压卷之作,也是不无道理的。
【阅读训练】:
(1)首联写景有哪些作用?(3分)
(2)请赏析颈联的妙处。(3分)
(3)诗中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试作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
(1)点明时令,营造凄清氛围,奠定全诗伤感的基调。
(2)庐山倾倒当书案,湓水入杯作美酒,运用夸张手法,想象奇特,表现友人豪迈的胸襟。
(3)对友人德才不为世人所知的遗憾;对友人豪放气质的赞赏;对两人往昔交游的怀念;对与友人阴阳两隔的悲伤。</P[1]&&
文章录入:&&&&责任编辑:&
相 关 文 章古典文学交流QQ群:
您所在的位置: >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其二)翻译赏析
作者:fengzren来源:未知时间:阅读:
&&& 塞下曲(其二)
&&& 饮马渡秋水,
&&& 水寒风似刀。
&&& 平沙日未没,
&&& 黯黯见临洮。
&&& 昔日长城战,
&&& 咸言意气高。
&&& 黄尘足今古,
&&& 白骨乱蓬蒿。
&&& 王昌龄鉴赏
&&& 《塞下曲》系由汉乐府《横吹曲辞》中的《出塞》、《入塞》衍变而来,内容多写边塞战事。
&&& 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
&&& 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 开头四句是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现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首句的&饮马&者就是军士。诗中的&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饮马&须牵马入水,所以感觉&水寒&,看似不经意,实则工于匠心。中原或中原以南地区,秋风只使人感到凉爽,但塞外的秋风,却已然&似刀&.足见其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平沙&谓沙漠之地。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唐代为陇右道岷州的治所,这里常常发生战争。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境界阔大,气势恢宏。
&&& 临洮一带是历代经常征战的战场。据新旧《唐书&王晙列传》和《吐蕃传》等书载:开元二年十月,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朔方军总管王晙与摄右羽林将军薛讷等合兵拒之,先后在大来谷口、武阶、长子等处大败吐蕃,前后杀获数万,获马羊二十万,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诗中所说的&长城战&,指的就是这次战争。&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这是众人的说法。对此,诗人不是直接从正面进行辩驳或加以评论,而是以这里的景物和战争遗迹来作回答:
&&&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足&是充满的意思。
&&& &白骨&是战死者的尸骨。&今古&贯通两句,上下句都包括在内;不仅指从古到今,还包括一年四季,每月每天。意思是说,临洮这一带沙漠地区,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杂乱地弃在蓬蒿间,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这里的&白骨&,包含开元二年这次&长城战&战死的战士,及这以前战死的战士。
&&& 这里没有一个议论字眼,却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这里是议论,是说理,但这种议论、说理,却完全是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
&&& 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
本文来源于(),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注明出处。
下一篇: 上一篇: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着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以其七言绝句艺术精湛而得名。语出明代胡应麟《诗薮》:七言绝,太白...秋怀(其二)孟郊  秋月颜色冰, 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 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 肠中转愁盘。  疑虑无所凭, 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 声响如哀弹。【注释】&&& ①秋怀:孟郊老年居住洛阳,在河南尹幕中充当下属僚吏,贫病交加,愁苦不堪。《秋怀》就是在洛阳写的一组嗟伤老病穷愁的诗歌,而以这第二首写得最好。②老客:指诗人自己。③印病文:喻卧病已久。转愁盘:谓愁思不断。&&& 【文化知识】&&&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武康县)人。诗作委婉动人。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参考译文】& &&秋月脸色冰冷寒气森森,老客壮志已经消磨殆尽。秋夜寒气侵人,冷露滴落,梦被惊醒,劲峭的秋风像一把梳子侵袭着人体,使人从头到脚彻骨寒冷。卧病床上已经很久了,心中愁思怎么也剪不断。还是不要作无根据的猜想,也不要听没来由的瞎说吧。梧桐叶已凋落,冷风吹着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赏析:&&& 孟郊老年居住洛阳,在河南尹幕中充当下属僚吏,贫病交加,愁苦不堪。《秋怀》就是在洛阳写的一组嗟伤老病穷愁的诗歌,而以这第二首写得最好。在这首诗中,诗人饱含一生的辛酸苦涩,抒写了他晚境的凄凉哀怨,反映出封建制度对人才的摧残和世态人情的冷酷。  诗从秋月写起,既是兴起,也是比喻寄托。古人客居异乡,一轮明月往往是倾吐乡思的旅伴,&无心可猜&的良友。而此刻,诗人却感觉连秋月竟也是脸色冰冷,寒气森森;与月为伴的&老客&──诗人自己,也已一生壮志消磨殆尽,景况极其不堪。&老客&二字包含着他毕生奔波仕途的失意遭遇,而一个&单&字,更透露着人孤势单、客子畏惧的无限感慨。  &冷露&二句,形象突出,语言精警,虚实双关,寓意深长。字面明写住房破陋,寒夜难眠;实际上,诗人是悲泣梦想的破灭,是为一生壮志、人格被消损的种种往事而感到寒心。这是此二句寓意所在。显然,这两句在语言提炼上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如&滴&字,写露喻泣,使诗人抑郁忍悲之情跃然而出;又如&梳&字,写风喻忆,令读者如见诗人转侧痛心之状,都是妥贴而形象的字眼。  &席上&二句写病和愁。&印病文&喻病卧已久,&转愁盘&谓愁思不断。&疑虑&二句,说还是不要作无根据的猜想,也不要听没来由的瞎说,纯是自我解慰,是一种无聊而无奈的摆脱。最后,摄取了一人较有诗意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况的形象:取喻于枯桐。桐木是制琴的美材,显然寄托着诗人苦吟一生而穷困一生的失意的悲哀。  史评孟郊&为诗有理致&,&然思苦奇涩&(《新唐书&孟郊传》)。前人评价孟诗,也多嫌其气度窄,格局小。金代元好问说:&东野(孟郊字)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论诗三十首》)即持这种贬薄态度。其实,并不公允。倒是讥笑孟诗为&寒虫号&的苏轼,说了几句实在话:&我憎孟郊诗,复作孟郊语。饥肠自鸣唤,空壁转饥鼠。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读孟郊诗二首》)孟诗确有狭窄的缺点,但就其抒写穷愁境遇的作品而言,其中有真实动人的成功之作,有其典型意义和艺术特点。这首《秋怀》之二,即其例。  (倪其心)
最近更新: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古诗词鉴赏:网友评论本类热门48小时热门金陵(其二)李白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空余后湖月,波上对江洲。(1)请评析这首诗中间四句(颔联和颈联)在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2)这首诗的诗眼是那个字?为什么?答案&(1)将金陵昔日的荣耀繁华与眼前的荒凉萧瑟对比着写,形成情感上的巨大反差,突出了怀古伤今的伤感沉郁情怀。(2)&空&字,&空&是金陵怀古的题旨和情感的泉眼,山水风景不变,但空有其好,金陵不再是历史上的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金陵,无复六朝的金粉繁华,备受冷落。暗寓昔盛今衰、世事沧桑之感。翻译:【其二】金陵地势雄壮,江水空摇,高墙巍峨不动。东晋在这里建都,百万富豪纷纷在这里夹道修建高楼。东晋终于灭亡,宫殿被荒草湮灭。只有玄武湖上的明月,在波浪上空注视着曾经繁华的江洲。[简析《金陵三首》是一组五言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即唐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年)秋。金陵是六朝帝都,当时人口很多,建筑华丽,经济、文化发达,到唐时已衰落。李白在这首诗中怀古喻今,金陵暗喻当时已陷落的京都长安和东都洛阳。&
最近更新: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古诗词鉴赏:网友评论本类热门48小时热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门道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