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工程大学

985工程大学名单
> 一期名单
历年录取分数线
400-185-9680
历年录取分数线
> 二期名单
历年录取分数线
历年录取分数线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武汉工程大学_百度百科
武汉工程大学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it)
创建于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学院,隶属。198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改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7月,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学校划转到湖北省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同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2月,经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2013年学校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
截至2016年6月,学校有和流芳两个校区,共占地约130.9万平方米;校舍面积96.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1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4亿元。学校设有15个学院、1个部、1个研究设计院,另有1个。有62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2193人,在职教职工1859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228人,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242人,副高级职称414人。[1]
武汉工程大学历史沿革
1972年6月,湖北化工石油学院建立,隶属湖北省。
1974年,校址迁移至伏虎山麓、南湖北畔之现址(武昌卓刀泉路366号)。
1977年招收首批四年制本科生。
1980年3月,经批准,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
1998年1月,学院被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化学工艺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7月3日根据,国发办[号文件精神,学院由原化工部主管改为中央与湖北省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
2004年2月份,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6年2月,学校正式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
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批准,武汉工程大学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
武汉工程大学办学条件
武汉工程大学院系设置
截至2016年6月,学校设有15个学院、1个部,另有1个独立学院,有62个本科专业。[1]
院系设置序号 院系名称序号院系名称1化工与制药学院  10管理学院2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1外事处、国际学院3机电工程学院12外语学院4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13艺术设计学院5电气信息学院14马克思主义学院6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15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7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16体育部8理学院独立学院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9法商学院   (表格参考资料:[3]
本科专业科类能源化学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城市规划、建筑学、土木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环境监察、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理论与应用力学工学动画、艺术设计、英语、对外汉语、广告学文学药物制剂医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会计学、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管理学材料化学、材料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应用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学  法学法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表格参考资料:[4]
武汉工程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6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1859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228人,教师中具有正242人,副高级职称41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55.13%,具有及以上学位、的教师人数分别占教师总数的87.91%和40.17%。在职教师中,国家&&入选者1人,&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高端人才引领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3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6人,湖北省&百人计划&人选10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58人,湖北省教学名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的专家4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岗位人员43人,&工大学者计划&特聘岗位人员28人。[1]
有教育部&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5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
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计划&创新团队:&矿物处理过程强化&团队[5]
国家级教学团队:制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6]
、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团队。[7]
省级教学团队:制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物理教学团队[8]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团队[9]
、环境与化工清洁生产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团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10]
武汉工程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6月,学校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1个,22个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5个省级特色学科,4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有、艺术硕士、翻译硕士和4个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学位有11个授权领域;有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6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
省级重点学科[11-12]
一级学科(10个)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7个)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环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化工过程机械、机械电子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矿业工程、软件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13]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武汉工程大学研究设计院[14]
武汉工程大学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6月,学校有5个,4个教育部&&试点专业,9个湖北省品牌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6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
(5个):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5]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16]
、制药工程[17]
武汉工程大学-东门
程与工艺[18]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4个):软件工程[19]
、矿物加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20]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E+”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环境与化工清洁生产实验教学中心[21]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制药工艺设计、化学反应工程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武汉工程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与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工程大学工程实践与创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2]
●学校荣誉
截至2016年6月,学校曾获得&省级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党建和工作先进学校&、&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省&理论学习先进单位&、&全国红旗团委&、湖北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就业湖北&先进高校、湖北省人才工作&十强高校&、&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湖北省&博士服务团&工作先进高校、&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绿化红旗单位&、&园林式学校&、&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1]
●教学成果
截至2016年6月,学校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际级奖29项、国家级奖402项、省级奖632项。获得世界杯大赛冠军、国际设计大赛&红点之星&设计概念奖至尊奖、&&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瑞萨超级MCU模型车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第五届瑞派杯化工设计大赛金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践大赛冠军等高水平奖项。[1]
武汉工程大学对外交流
截至2016年6月,学校先后与、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印第安那州立大学、、、、、、贝瀚
学生公寓楼群
文大学;法国梅兹国立工程师学院、瓦朗谢纳大学、图卢兹二大、洛林大学、兰斯大学;澳大利亚桑瑞亚学院、拉筹伯大学、科廷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莫哈克文理学院;马来西亚沙巴艺术学院;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吉布提大学等30余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展开了一系列合作办学、学生交换,师资互访,共同科研等多方面的合作,其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1个;每年100余名国外专家、学者应邀来校讲学、访问。学校先后派出各类人员200多人次分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或研究机构交流、访问、留学、进修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科研合作等。学校与丹麦 公司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校具备招收留学生的资格,已招收来自、、、等国的研究生。学校与、、等国内高校开展校际互换生工作。[1]
武汉工程大学学术研究
武汉工程大学科研机构
截至2016年6月,学校有1个,1个,1个,1个部委级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44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技术中心(基地)。学校还设有湖北省石油产品暨化学试剂质量监督检验站、湖北省石油化工信息中心,是湖北省科技厅化学化工查新检索定点单位。[1]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磷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磷资源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
省级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智能机器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中心[23]
武汉工程大学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6月,学校具有、、医药行业(化工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化工、医药、石化行业(化工工程) 咨询甲级资质,特种设备设计(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乙级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乙级资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乙级资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乙级资质,建筑工程丙级资质,检测计量认证资质,节能检测资质,湖北省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施工资质等。[1]
2006年-2016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690余项,其中&&、&&、、、、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级项目237项、省部、市级项目1280项。获国家、省部、市级科技成果奖12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市级科技奖励120项。获专利授权1300余项。教职工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EI、ISTP、SSCI、CSSCI、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检索收录3130余篇。年,学校科研入帐经费共计4.3亿元,科研经费增幅居省属高校前列。[1]
武汉工程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止2014年4月,馆藏图书 288万册,拥有维普、清华同方、万方、等中文文
献数据库,以及CA、Ei Village 2 数据库、EBSCO、Springer 数据库等外文文献数据库,是湖北省高校&优秀图书馆&和&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
武昌校区图书馆主要还收藏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制药、化工、材料、机械、动力、选矿、电子、环境、建筑及各类人文社科文献。尤以化学化工及相关学科为收藏重点,其中精细化工、化学选矿、有机化工三个学科的文献达到了研究级收藏水平。收藏历年中文期刊4500余种,外文期刊1000多种,其中美国化学文摘(CA)印刷本从1907年至2007年收藏最为完整,2007年后改为电子版;流芳校区图书馆重点收藏语言文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机械及其他基础性学科的各类文献。[24]
●学术期刊
《》由武汉工程大学主办,创刊于1979年,原刊名《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7年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性期刊,月刊。学报开设有化学化工与制药、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机电工程、数理与管理工程等专栏,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化学化工文摘》、《系统科技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25]
武汉工程大学学校领导
武汉工程大学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副 校 长:
纪委书记:
正校级干部:副校级干部:
校长助理:
(表格参考资料:[26]
武汉工程大学历任领导
历任校党委负责人一览表
书记(代)
  历任院行政负责人
姓名任职时间院 长
院长(代)
院长(兼)
吴元欣06.12校 长
吴元欣07.06校 长
李 杰13.06革委会副主任
革委会副主任
革委会副主任
革委会副主任
(表格参考资料:[27]
武汉工程大学文化传统
武汉工程大学校歌
武汉工程大学之歌(旧版)
长江之滨,楚风长庚,
孕育着科技精英。
武汉工大,学子长成,
春华秋实,在于勤耕耘。
团结、严谨,勤奋、求实,
一代校风育桃李;
博学、尚德,慎思、笃行,
英华遍地春。神州大地,四化征程,
闪烁着人才群星。
武汉工大,薪火传承,
人才强国,我辈勇先行。
团结、严谨,勤奋、求实,
代代校风铸校魂;
志存高远,卓尔不群,
高峰永攀登。
武汉工程大学校歌(新版)
超越每一天
梦的翅膀飞进光谷天空,
雄楚流芳挂满科技的彩虹。
每一天都是超越自己的日子,
团结严谨我们热血相涌。
一次次耕耘,一次次播种。
一次次拼搏,一次次成功。
化工名校是塑造英材的摇篮,
让开放注新风, 让传统铸英雄。
育人为本纯洁师生心灵,
学研并进激励求索的冲动。
每一天都是写满希望的日子,
勤奋求实我们心手交融。
一次次挑战,一次次先行。
一次次创新,一次次繁荣。
工程大学是追求特色的沃土,
为永恒圆好梦, 为明天建奇功。[26]
武汉工程大学校徽
学校校徽以蓝色、绿色、白色为主色彩,中间是毛笔字,类似于一个“工”字,代表学校是理工科院校。毛笔字下面是学校的建校年份,校徽四周是学校的中英文名称。
武汉工程大学校训
格物明理 致知笃行
“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意为探究事物原理而获得智慧和知识。“格物致知”是儒家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命题,它包含“实事求是”精神,但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
“明理”即为明人伦,晓事理,是“格物致知”的目的和延伸。
“笃行”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为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意谓坚持不懈,踏踏实实地实践。[28]
武汉工程大学知名校友
:2015年1月任武汉市委副书记、代市长。1982年毕业于武汉化工学院。[29]
张弘雨:深圳市广仁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2000年毕业于武汉化工学院文管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曾于2008年被《经典深圳》提名为十年商业领袖。
李培成:武汉市化学工业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1978年3月至1982年元月,在武汉化工学院(现武汉工程大学)学习。毕业后曾就职于武汉有机合成材料研究所,历任副所长、所长等职。[30]
杨步雷:开磷建设建材总公司设计研究院建材室主任、建材厂总工程师,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31]
张奇:现任中国医药工程设计协会副会长、国家注册化工工程师管理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曾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3年毕业于武汉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2]
张纲:国务院参事,1982年8月毕业于武汉化工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7月毕业于武汉工程大学,先后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国防科工委和总装备部原军事医学研究所任助研、副研、研究员、所长和党委书记。其协同组合理论和技术成果“特殊性能化合物设计合成方法及应用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3]
.武汉工程大学官网[引用日期]
.武汉工程大学[引用日期]
.武汉工程大学主页[引用日期]
.中国高校之窗[引用日期]
.腾讯网[引用日期]
.科学网[引用日期]
.科学网[引用日期]
.湖北省教育厅[引用日期]
.湖北省教育厅[引用日期]
.湖北省教育厅[引用日期]
.武汉工程大学学科建设[引用日期]
.中国高校之窗[引用日期]
.武汉工程大学[引用日期]
.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引用日期]
.中国教育在线[引用日期]
.中国教育在线[引用日期]
.中国教育在线[引用日期]
.中国教育在线[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湖北省教育厅[引用日期]
.长江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引用日期]
.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引用日期]
.武汉工程大学图书馆首页[引用日期]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引用日期]
.武汉工程大学校园官方网站[引用日期]
.武汉工程大学官网[引用日期]
.武汉工程大学官网[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武汉工程大学校友会[引用日期]
.校友网[引用日期]
.校友网[引用日期]
.校友网[引用日期]
哎呀,运营同学,这个模块离家出走了 ::&_&::
企业信用信息
通过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测...
提供资源类型:热门推荐:
  根据武书连《2015中国大学评价》排行榜,有20所非211工程大学综合实力进入前100名,研苞们可以参考一些,选择院校有时候不一定非要是985、211哦~
  55.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的车辆和电气相当厉害,江大前身是全国著名的老牌镇江农机学院,每年上海汽车集团,一汽,东风等好多国内汽车巨头都来江大做专场招聘,就业相当好。拥有100多年发展历史江大绝对值得你报考!
  61.首都医科大学
  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和终身名誉校长。特色专业主要是:三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和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国家重点专业分别是:预防医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63.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是教育部和浙江省共建高校,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国家“2011计划”首批14所牵头高校,首批“卓越计划”入选高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工业催化;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省重中之重学科:生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69.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可以算是百年老校与后起之秀的结合体,经济学、英语、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教育学、体育教育、历史学、化学、逻辑学、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护理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生物工程、教育学、生物工程类,以上专业算是河南大学最好的专业了。
  70.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是国家首批“2011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大学,是省部共建和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品牌专业有: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安全工程、制药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71.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重点学科主要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预防兽医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
  77.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SCAU),是广东省和农业部“九五”、“十五”共建广东省“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是以农业科学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国家二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业经济管理、果树学、预防兽医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
  79.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简称“燕大”,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机械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材料学。燕山大学的优势学科多集中于机械方面,工科男的首选。
  80.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前身为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6年。拥有省重中之重学科: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学;省级重点学科:美学、社会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域经济学、非洲研究、地理环境与污染控制、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图与网络优化、数学、生态学、光学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应用化学。
  81.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曾入选111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数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83.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药理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85.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是国家中部地区重点支持的五所大学之一。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光学、科学技术哲学;山西省重点学科:无机化学、理论物理、环境科学、基础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化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国近现代史、原子与分子物理、动物学。
  88.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投入建设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重点学科:基础数学、植物学、中国古代文学、世界史。
  89.黑龙江大学
  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全国具有本科自主招生资格的90所院校之一。国家重点学科:俄语语言文学;“十二五”省部级重点学科群:化学材料与传感技术学科群;
  “十二五”省部级重点学科:哲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公共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90.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的重点学科比较多,研报们有中意的吗?省重中之重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应用海洋生物技术、近海冲击与安全工程、应用非线性科学与技术;省属高校人文社学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文化、民商经济法学;省重点学科A类:材料物理与化学、理论物理、工程力学、机械电子工程、国际贸易学、材料学。
  91.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是国家“2011计划”参与高校[2] ,是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中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重点学科名单中国现当代文学福建省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含培育)海西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工业微生物育种与发酵代谢调控技术、信息及能源新材料工程与技术。
  92.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是国家“千人计划”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学。
  92.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地和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以及国家“千人计划”引进高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动物学;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历史学、化学、生物学、光学工程。
  95.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最重要的是青岛大学主办四种国家核心期刊,研苞们可以想象是什么概念,最起码发个论文的话,应该有点门道了~~
  97.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是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高校;国家重点学科1个:有色金属冶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门:环境工程;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4个:矿业工程,地质工程,测绘工程,安全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工程,环境工程,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水利工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仪器仪表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文章出自考研我来帮微信订阅号,转载请注明出处哦~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我们是帮助广大考研学子达成考研目标的公益类平台,由北大、清...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