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医院晴隆县的一名小学教师...

用爱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晴空
晴隆教师曹靖
更新: 05:09|编辑:小木鱼|浏览:2641|评论:
中国黔西南
摘要:办公桌上的文件夹里,有一本留守儿童档案,档案里面详细记录着学校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家庭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平时表现等具体情况。
  办公桌上的文件夹里,有一本留守儿童档案,档案里面详细记录着学校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家庭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平时表现等具体情况。这本留守儿童档案的主人,就是晴隆县鸡场镇木角小学特岗教师曹靖。  曹靖,家住云南省曲靖市,2013年7月大学毕业后,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他参加贵州省特岗教师招聘顺利通过,来到了晴隆县鸡场镇木角小学,开始了自己的从教生涯。  木角小学距县城31公里,是晴隆县较为偏远的一所村级教学点,现有在校学生60多人,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的80%以上。由于木角地处山区,自然条件恶劣,村民人均年收入偏低,不少家庭都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许多留守儿童缺少关爱、缺乏教育,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2013年11月,初冬寒气逼人,初为人师走上讲台的曹靖见到的是一群脸颊脏兮兮的孩子,身上破旧而单薄的衣服让他们冷得蜷成一团,课堂上注意力很难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课间活动沉默寡言,许多孩子性格孤僻。在农村生活长大的曹靖心里明白,这是一群留守儿童。  “只有放下自己老师的架子,和这些留守儿童像朋友一样相处,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想法、掌握每一个孩子的特点”。曹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面对这群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性格内向孤僻等问题的孩子,他萌生出了要好好帮助这些孩子的想法。  于是,曹靖开始去接近他们,给他们做心理辅导,平时下课后主动和不爱说话的学生聊天谈心、做游戏,询问他们家里的情况。慢慢地,曹靖渐渐融入了这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尔后,他主动向学校领导请缨,承担起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这项工作,他一做就是两年整。两年时间,经过一番努力,学校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赢得了学校、社会和家长的赞誉。  今年9岁、家住鸡场镇木角村一组的岑通红,母亲改嫁,2011年父亲开始外出到海南打工,一年才能回家一次,岑通红只能跟着爷爷过日子。  留守的日子是心酸的。自从母亲改嫁父亲外出打工后,原本活蹦乱跳的岑通红变成了一个腼腆的小男孩,课堂上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小得像蚊子声;课间活动时也总是默默地趴在座位上,不愿意到室外跟同学们打交道。渐渐地,经过仔细观察,曹靖发现他的许多问题:课堂上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成绩落后,老师稍微批评几句,他就泪水涟涟。  曹靖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一天课间活动时间,曹靖轻轻走进教室来到岑通红身边,准备和岑通红谈心,他却像受惊的小鹿般向旁边闪了一下,眼睛里流露出一丝莫名的担忧。曹靖把他轻轻地搂在怀里,指着外面玩耍的小朋友轻声细语地对他说:“看,他们玩得多开心!你为什么不去和他们一起玩呢?”听曹靖这样一说,岑通红没有言语,但是曹靖感觉到他的身体放松了很多。这时,曹靖要他拿出作业本,看看他的学习情况。一看才发现,岑通红的每次作业都没有完成,而且错误连篇。曹靖望了望岑通红,用商量的口吻轻言细语地说:“这么多的错误,在家时为什么不让爸爸检查一下?”“他不在家。”细弱的一声。“妈妈呢?”“改嫁了。”此时,曹靖的心猛地一缩:孩子的爸妈都不在身边!于是他小心翼翼地问:“那平时谁带你?”从孩子断断续续的回答中,曹靖了解到岑通红平时跟着不识字的爷爷生活。  明了了岑通红的情况后,曹靖找班级任课老师商量,希望老师们多关注关心岑通红,自己也经常主动找他交流谈心,帮助他树立信心,让其他同学多和他一起玩耍。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岑通红变得开朗了,不仅上课回答问题变得积极,下课还主动和同学们一起玩耍,成绩也提高了许多。“曹老师对我们很好,虽然平时看上去比较严肃,但总能和我们打成一片”。这是变得开朗的岑通红对曹靖的印象。  岑通红只是曹靖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记者在采访曹靖时,发现他对学校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了如指掌,经常逃学的岑妹,懒于做作业的潘成席……“他们性格特征千差万别,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留守儿童’,我们应该更加关心关爱他们。”曹靖说。  2015年11月的一天,曹靖在陪孩子们玩耍时,发现留守儿童潘成淑、潘成席姐妹俩没有鞋子穿,大冷天穿着半截拖鞋来上课。此情此景,让曹靖心里酸溜溜的,他二话没说,立即掏钱为姐妹俩每人买了一双鞋子和袜子。  2015年6月初,曹靖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时,了解到贫困学生潘成虎家因为没有耕牛,每遇农忙时节,都得等别家忙完了,才能借牛耕种。由于错过节令,潘成虎家的粮食几乎年年欠收,导致潘成虎一家生活只能勉强脱贫。  在家访结束回校的路上,潘成虎家贫困的生活情境不时浮现在眼前。曹靖想,耕牛就是农民的命根,没有耕牛,难呀!为了解决潘成虎家无耕牛的问题,他积极主动向社会爱心人士发出求助,日,社会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共筹集到资金3000元,然后曹静自己垫付361元,为潘成虎家购买了耕牛,帮助解决了他家没有耕牛的问题。  两年来,曹靖通过自己和社会爱心人士对学校留守儿童提供生活学习上的物资帮助。到目前为止,已为木角小学的留守儿童以及贫困学生筹集到各种捐助物资,价值共计30000多元。  大山小爱,关爱无边。作为一名山区的特岗教师,曹靖坚守着这份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因为有他,孩子们变得快乐;因为有他,孩子们感到温暖;因为有他,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了关爱留守儿童的阵营中,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撑起了留守儿童一片晴空,让孩子们沐浴在阳光下健康快乐成长。
网友点评(温馨提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发言时请遵守相关法律)
暂无任何评论,赶快抢沙发!
>>每日推荐
>>图片推荐
10月31日,中国·贵州“普安红”原创歌曲演唱大赛决赛在普安县文化中心拉开战幕。
我州代表队获民族传统弩立姿金牌,民族传统弩跪姿一银一铜,民族标准弩立姿两银两铜…
首日比赛,“捕获”到5尾20斤以上的大鱼,其中最大的单尾重25.8斤。
运维:黔西南州金州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 黔西南州天生律师事务所杜兴开 李梅 电话:
技术咨询:|投稿热线:|频道合作:|广告热线:
&&Copyright 1999 -
All Rights Reserved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2015年幼儿园、小学教师招聘简章
13:52:48 点击:2732
提醒:张贴信息转自企业官网及各大行业网站,我们不对信息的准确性及真伪负责,请用户自行识别,谨防上当!
:, :, :, :, :, :, :, :,
按类型查找公立学校招聘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任何招聘信息及作品 &已有答案 (3)
你在哪教?
略懂社热议
去略懂看看晴隆县廖基小学_百度百科
晴隆县廖基小学
晴隆县晴隆县鸡场镇廖基小学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晴隆县晴隆县鸡场镇廖基小学自建校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使学校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社会效益不断发展。晴隆县晴隆县鸡场镇廖基小学占地面积大,绿化覆盖率高,设施齐备,有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舞蹈房、课件制作室、电脑房、儿童化阅览室,此外还有校史室、红领巾广播室、图书馆。校风:尊师重道,科教兴国教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风:团结勤奋,开拓进取地址: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鸡场镇木角村廖基上组
晴隆县鸡场镇木角村廖基小学位于县城南部31公里处,是鸡场镇一所规模较大的村级完小,我校与大场镇、沙子镇、安谷乡、三宝乡接壤,学校周边居住着苗、布、彝、黎等少数民族,由于自然条件较差,目前经济文化相对滞后。  晴隆县廖基小学成立于1974年,原为廖基乡中心完小,由于1993年2月撤区并乡,廖基乡分别划属安谷乡和鸡场镇,我校由此划归鸡场镇,降级为村级完小。晴隆县廖基小学在各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目前校园占地约12亩,校舍面积4000余平方米。老教学楼修建1984年,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2004年修建教师宿舍一栋,面积约200平方米;2009年上级拨款修建薄弱项目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933平方米,该撞教学楼共有教室12间,设有多媒体教室一间,行政办公室两间,会议室一间,教师办公室一间,教学楼附属门卫室两间;2012年,修建教师周转房一栋,建筑面积420平方米;2013年动工修建学生宿舍楼,2014年破土修建学生食堂一幢,宿舍楼和食堂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明年初投入使用。  学校现有教师27人,其中本学学历9人,专科学历人16人,中师学历1人;其中中小学一级教师7人,中小学二级教师14人,特岗教师6人;我校目前中共党员8人,预备党员1人。全校目前共有六级十二班562名学生。  学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办学传统,独特的育人环境,山清水秀,绿树红花,环境优美。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州省黔西南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