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有哪些好大学好在哪些方面?希望从教育、经济、...

&·&&·&&·&
&·&&·&&·&&·&
(图文)老冯在加拿大开酒吧的酸甜苦辣
老冯博客&& 19:31:53&&nbsp
  我(们)在蒙特利尔开酒吧:序
  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只要是写个稍微长点儿的专题,就喜欢先写个序,按说写个博客要哪门子序呀!人家都是在书中写序,并且是请人,往往还是请名人代为作序,点评一番,当然,一定是好评,目的是为了给作者、作品涂脂抹粉,加油打气,甚至增加卖点;而我喜欢写序是源于我个性的不自信,想得太多,所以在动笔之前要对接下来想写的东西做个解释。
  就说这篇《我(们)在蒙特利尔开酒吧》吧,我要就以下几个问题做些简单的说明。
  首先,我扪心自问:我能够写好吗?
  然后很快我就得出答案:难说!我认为至少绝对不会像我讲述我的移民经历和我开店的故事那样有声有色有内容,那毕竟是我十年移民生活的总结,前后三个便利店所发生的故事的总汇,酸甜苦辣咸,尽在其中间。而我的酒吧经验前前后后加在一起也就是一年半多的时间,还是和朋友合作经营,大多是按部就班,平平常常的故事,甚至是一本经营酒吧的流水账,而缺少惊心动魄,大开大合的桥段。尽管如此,我还是想以文字的方式把它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毕竟这是我走过的路,写下来,给自己留个纪念,或许也能给后来者几分借鉴。
  其次,我反复琢磨:我该动笔了吗?
  在蒙特利尔乃至整个魁北克省开酒吧的中国人很多,比较成功的也不少,我就有很多朋友是开酒吧的,有的甚至一个人开两三个酒吧。我还听说在蒙特利尔有那么几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小团队,协同作战,几年的功夫就扩张到了同时经营十几个酒吧,包括几个大型脱衣舞酒吧。跟他们相比我实在是没有多少酒吧的经历,故事自然也就不多。我写出来的东西,在前辈看来可能什么都不是。我也曾经想过等再积累积累经验过几年再写吧,但又一想,写作是写作,生意是生意,谁规定生意做大了做久了才可以写?想写就行,自娱自乐,各有所乐嘛!
  再次,我不断推敲:我起个啥题呢?
  起初,我想了个题目叫:《我在蒙特利尔开酒吧》,仔细一想,不对啊,我从来就没有独立经营过酒吧。第一个酒吧是三个人合伙,第二个酒吧是四个人合伙,我充其量也就是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老板,强调“我”在蒙特利尔开酒吧,显然不大合适。可如果把题目改成《我们在蒙特利尔开酒吧》呢,似乎也不妥当,因为我写的东西只是从我自身的角度讲述个人的感受和看法,我想说的未必是我的小伙伴们想说的,我不是酒吧的发言人,我不能代表酒吧全体老板发表意见。想来想去就想到了给“们”字加个括号,这样似乎就更准确了一些。
  最后,我还要补充说明一下,虽说我们几个酒吧合伙人在股权上是平等的,在酒吧的地位上也没有高低级别之分,但能者多劳,第一个和第二个酒吧都是我们的其中一个合伙人先看中的,然后由他牵头找到我们。他是找生意的行家,在管理上也有很多主意、经验,我只是跟着他们入了行,参与其中,随波逐流,并不出众。但由于是我写博客,而且是以我自己的感受在写,所以很有可能在写作的过程中一不留神会有夸大自我的时候,还请各位小伙伴们多多海涵,当然,我会尽量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的。
  好了,该解释的解释清楚了,该铺垫的也铺垫得差不多了,那我就开始写了!
  我(们)在蒙特利尔开酒吧 (一)
  与酒吧结缘,是因为我想告别便利店!
  说实话,便利店是个好东西,至今我仍然这么认为。在买第一个酒吧之前,我在加拿大已经生活了近十一年。期间断断续续先后开过三个便利店,历时八年。八年,抗战都结束了,我还在店里扛着,有些够了,也想找个机会逃出去,以至于我在《移民,就这么回事儿》一书的结尾处写下一句话:“我不在便利店,也不在去便利店的路上,我在寻找新的目标,新的方向”。我在写这段话的时候是认真的,颇有一种誓死不归的感觉。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我现在算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一边优哉游哉地经营着我的第四个便利店,同时还和朋友们一起打理着一间规模不小的酒吧。
  如果从投入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来看,现在便利店仍然是我的主业,酒吧反倒像是副业,但由于主业做得久了,完全没有了新鲜感,所以我心里对副业还是喜爱有加。不能再往下说了,怎么越说越像男人对待老婆和小三的感觉。
  虽说早就想逃离便利店,可往哪儿逃是个问题。
  许多比我早些年开店的前辈们,都成功地转了行。先后有人买了快餐店、咖啡店、公寓、旅馆、幼儿园、养老院、保龄球馆、甚至高尔夫球场等等。不说挣钱多少,至少不必凡事亲力亲为了。等到了做什么事儿都比别人慢两拍的我想要转行的时候,似乎生意已经不那么好做了。由于经济不景气,咖啡、快餐店的生意早已大不如从前,而公寓,旅馆等相对较大的房产物业的售价也已翻了几倍,相对而言,利润空间较从前也就少了许多,再加上本人的动手能力太差,连基本的修修补补都不会,也就一直没敢动“养房”这个念头。这期间我也跟朋友看过幼儿园、养老院,但那都是投资性的,贷款多,还款压力大,对我这种钱不多,需要买个进钱快,现得利的生意来养家煳口的人来说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大约三年前,我卖了店,回了趟国,回来后突然发现身边的许多朋友们开始在找酒吧了,正好我当时闲着没事,就经常跟朋友一起去看生意, 这才知道对于我们新移民来说酒吧这个行业也是可以考虑的,这才知道其实早就有许多的中国人置身其中了。
  蒙特利尔乃至魁北克的大多数酒吧跟国内的酒吧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与国内酒吧的装修豪华,情调小资相比,这里的很多酒吧完全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酒馆。许多酒吧已经存在几十年了,门脸简单,里面也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装饰装修,吧台以及桌椅板凳等设施显得陈旧、甚至破旧,酒吧的客人也大多是普普通通的体力劳动者,或是无业游民,甚至是赌徒、酒鬼、妓女。难怪一个国内来旅游的人看到他移居蒙特利尔朋友开的酒吧后,忍不住地笑个不停,然后弱弱地问了一句:这是酒吧吗?
  当然,酒吧和酒吧不同,在蒙特利尔市中心也有很多所谓上流社会出入的“真正的酒吧”,但作为投资生意来说,那不是我们新一代移民涉足的类型。
  店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很多酒吧尽管看上去普通,银子却一点儿也不少赚。
  人说魁北克是个赚钱的好地方,这话一点儿也不假。这首先要得益于法裔人士不善理财,乐于散财的生活方式,更主要的还是受惠于魁北克政府宽松的政策。就说便利店吧,其它绝大多数省份的便利店不许卖酒,而在魁北克就可以,这样就给魁北克的便利店增加了约三分之一的“额外”收入。而酒吧呢,在加拿大其它省份甚至整个北美,就是个喝酒聊天的地方,最多周末来个乐队助助兴,而在魁北克省,很多酒吧还设有老虎机供人赌博消遣,这一优惠政策甚至使很多酒吧的利润翻番。
  这儿的带老虎机的酒吧一般至少五台机器,有的酒吧有十台,还有十五台,二十台,甚至二十五台以上的。据说原来很多酒吧都有着数量不等的老虎机,后来政策发生变化,大蒙地区以及周边一些城市的酒吧里五台一下的(不含五台)老虎机都被请出了酒吧。但在距离蒙特利尔较远的地方,政策宽松的地方,现在仍然有许多酒吧只有四台、三台、两台、甚至一台老虎机。
  我们中国人涉足的酒吧几乎全部是带老虎机的。
  按我们中国人的话说,两条腿走路,两只手抓钱。由于语言文化的要求,中国老板大都无法亲自上阵,只能躲在幕后。而酒吧的营业时间较长,每天早8点开门营业,到第二天凌晨3点打烊,全部雇人,人吃马喂的费用不是个小数目。仅靠酒水赚钱,老板又甩手不做,对于规模不大的小酒吧来说很难盈利。有老虎机的酒吧情形就不一样了,你可别小瞧这几台老虎机,据说在魁北克一台老虎机的平均年收入在两万加元左右,五台老虎机戳在哪儿,一年就是十万左右的纯利。
  这么说吧,一个小酒吧如果酒水收入有个十几万,勉强可以涵盖全部费用的话,那么老虎机剩的钱就可以揣到口袋里了。
  我(们)在蒙特利尔开酒吧 (二)
  锁定目标,开始行动。
  有朋友劝我,酒吧有风险,转行需谨慎。并且一再跟我说,像我们这个年龄,已经不能再创业而是要守业了。我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可他不知道,我哪里有什么业可守啊!虽说经过十几年的打拼日子越过越好,可像我们这种自雇人士,干一天就有一天的钱赚,卖了生意也就颗粒无收了,并且家业越大费用也就越大,坐吃山空,不干不行啊。再说了,再不改行看看,可真就来不及了,就这么一辈子守着便利店慢慢变老,总是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嘴上不听劝,心里也发慌,毕竟是新行当,万一买不好,或者干不好,干砸了怎么办?抱着同样的心理我们几个朋友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合作,这样怎么也可以降低一些风险。以前我从来没有过和朋友一起做生意的想法,总觉得只要是合作就会有矛盾,弄不好最后连朋友都做不成了。可是把几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那点儿钱都投到一个根本不熟悉生意上,说实话我还真不敢,还真得再借俩胆儿。仔细想想,如果真想把生意做大一些,或者多做几个生意,除了合作似乎也别无选择,毕竟一个人的财力、精力、能力都是有限的。
  通过两个酒吧的合作经验,以及对身边合伙开酒吧的朋友的观察,我个人认为酒吧是可以合作经营的。首先,酒吧的账目很清晰,规模不大的酒吧,每天都要清点库存,酒库里有多少成箱的酒,吧台下面或后面有多少单瓶的酒、饮料、甚至成包的薯片等都清清楚楚,按杯卖的扎啤,烈酒等都有计数器,卖一杯走一个数字。很多酒吧甚至连收款机都没有,吧妹人手一张单子,上面写着全部货物名称的数量,吧妹下班时清点一遍,少了多少酒水就上交多少钱,剩下的就是吧妹的小费。,接班的吧妹也会跟着一起清点,否则前一个吧妹算错了,少交钱了,下一班的吧妹就得把钱补上。不夸张地说很多酒吧的管理小到丢了一块钱,少了一瓶酒,都能查出个来龙去脉。其次,酒吧的中国老板几乎自己都不站店,只是做管理,所以也就避免了在钱上的不信任以及相互猜疑。钱上没什么问题,其它的问题就都是小问题了,当然,小问题处理不好也会演变成大问题,为了避免日后产生矛盾,很多酒吧的合作者也会先小人后君子地草拟个什么合作协议之类的东西,遇到问题按章办事。
  合作一事定了下来,接着便开始找生意。
  钱多了,以前一个人买不起,不敢看的生意也敢看了,人多了,看到一个生意,几个人你一句他一句的主意也多了。一些经纪人看我们人多势众(三个人),便什么生意也都愿意介绍给我们看,这期间我们看过普通的带老虎机的酒吧,看过纯粹的几乎不卖酒水的老虎机酒吧,看过以台球为主也带老虎机的运动酒吧,看过带老虎机的宾馆酒店,甚至还看过集老虎机、台球、保龄球、高尔夫室内练球场于一身的大型娱乐酒吧,看得越多,生意越大,心里越是发慌。因为跟便利店不同,看便利店只要生意好就差不多了,毕竟费用相对较低,大不了少雇些人,自己多干一些,而酒吧不同,像我前面说的,老板躲在幕后只做管理,人吃马喂的日常开销可不是个小数目,看似大笔进项,经不住大笔支出啊,并且不管生意好坏,各种费用都是要年年增加的。
  找酒吧和找其他生意差不多,媒体广告,朋友介绍,自己上门去找都是可行的办法,但主要的信息来源还是经纪人,毕竟他们是专业人士,他们就是干这个的。我们买过的两个酒吧都是在经纪人手里买的,生意还都不错,管理也相对简单。我们有个合伙人跟很多经纪人都很熟,经纪人有什么好的盘就会推荐给他,他看材料,他觉得可以买,然后跟我们一说,我们说行,于是就买了。后来我听人家说找经纪也有窍门,应该先找人后找生意,就是说先跟经纪人联系说你想花多少钱,要找什么样的生意,然后他有了你要找的类型的生意就会在发布广告之前先告诉你。据说经纪人卖生意的流程是这样的,有了好盘,如果是超值好盘,有的经纪会自己先拿下来,自己做,捂一段时间再卖,更多的经纪人自己根本不做生意,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是急于先打广告,而是先跟自己熟悉的,知道的,有诚意的买家单线联系看看是否有人感兴趣,最后才是见诸媒体,这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有点儿晚了,所以跟一些经纪人保持良好的联络关系也可以走些捷径。
  找经纪人有时也要小心,应该说绝大多数经纪人还是不错的,但个别经纪人的一些做法我还是不能接受。
  有一次,有个经纪人告诉我一个酒吧,说经营状况不错,叫我们先去看看,价钱吗,他说店主要价八十五万,但他说帮我们好好谈谈,估计七十五左右就能拿下来。当晚我们按照经纪人给的地址就去了。小镇上的酒吧冷不丁进来几个中国人,也算是稀罕物,有人开始跟我们搭话,我就跟人家聊上了。一问,那个人就是老板。经纪人介绍的酒吧,原则上只许看,不许问,看着有感觉了,回头跟经纪人说,然后经纪人再去跟卖方沟通。我呢,那天喝了点儿酒,又加上老板主动搭讪,就没忍住,多嘴问了他一句:你这酒吧卖吗?他说卖呀!我问多少钱?他说六十五万,接着他马上又说,如果你感兴趣我们谈谈,价钱还可以商量。
  我了个去!老板要价才六十五万,到经纪人那儿就变成八十五万了,还说七十五万差不多就能拿下来。
  便利店也好,酒吧也好,我更愿意自己去找。
  虽说这种方式像瞎猫撞死耗子,但有时还真能撞上。我有几个朋友就是这么找到的便利店和酒吧,我也曾以见店就进,买东西,留电话的方式帮朋友买过一个不错便利店。在找酒吧的过程中,我也曾碰到过几个一手生意,有的要价太高,有的生意不好,还有个酒吧什么都谈好了,马上就要签合同了,结果卖主觉得卖便宜了,反悔了,又找经纪人加价,最后卖给了别人。通过自己找生意,我发现绝大多数生意都是可能卖的,说穿了就是价格。很多生意店主本来没想卖,但价格合适可能就会卖。当然,这种情况下卖主也会胡乱要价,但也不排除在一些偏远的,没被经纪人骚扰过的地方,碰巧能碰到一些不太了解行情的卖主,碰巧能以便宜的价格买个不错的酒吧或其它生意。相信奇迹,就算是天上掉馅饼的事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有一次,我在阳台上吃饭,听到楼下一对年轻男女在说话,男的要女的做他的女朋友,女的说:想得美,除非天上掉馅饼!我听了毫不犹豫地把手里的馅饼扔了下去。。。
  我(们)在蒙特利尔开酒吧 (三)
  意外冒出个酒吧,决定买下来。
  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些酒吧,但都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突然有一天晚上合伙人急匆匆给我打电话,说某经纪人告诉他有个酒吧在卖,状况不错,但必须明天定下来,否则卖主就要找其他经纪人拿到市场上去卖了,可能就不是这个价了。他说他和我们另外一个合伙人已经看过这个酒吧啦,让我也赶紧去看一眼。我急忙赶到那儿,和朋友会合,一起走进酒吧。到现在我也想不起来,当时我们是从酒吧两个门的哪个门进去的,当时又是谁在当班,只记得酒吧的灯光很暗,人很多,就连从中穿过都有些费劲,感觉生意不错。我们从酒吧的一个门进去,从另一门出来,然后找个安静的地方开始商量买还是不买。
  酒吧的地理位置不错,离市中心不远,属于连房带店的那种,物业是一个半独立的三层小楼,上面有七套出租房,下面是一个理发店和这个酒吧。酒吧有五台老虎机每年纯利16万,酒水也有大约35万。
  这里我顺便介绍一下,查看酒吧的生意很简单,主要就是看它的老虎机收入和酒水的收入。老虎机的收入情况只要跟卖方要一份报告就行了,博彩局每年都会给零售商出具一份详细的销售报告,包括老虎机全年总共放进去多少钱,客人中奖取走多少钱,纯利多少钱等。计算方法就是客人放进去的钱,减掉客人取走的钱,剩下的就是利润,但这部分利润里的78%归博彩局,剩下的22%就是酒吧的纯利。举个例子说,某天酒吧的五台机器共吃进1万块钱,客人中奖取走8千块钱,剩下的两千块钱就是利润,但利润的78%,也就是1560元归博彩局,剩下的22%,440元就是酒吧当天赚的钱。有时候也会出现客人中奖的钱多于放进去的钱的情况,那么这一天或这几天酒吧的老虎机就是赔钱的,但是别担心,机器的设置不会让你总赔的,算总账,一年到头酒吧老虎机赚钱的比例还是差不多的。
  查看酒水生意也不复杂,酒吧的酒水实际上主要是酒,一般的酒吧通常只卖Molson、Labatt两大酒厂的酒,还有就是从SAQ进的红酒和烈酒。啤酒的利润通常在40%到60%之间,烈酒的利润还要高一些。很多中国人在买酒吧时会要卖方出示三年的酒公司的进酒单据,然后逐项相加,通过全年进酒的数量,再根据它的利润,就能计算出这个酒吧大致一年卖酒能赚多少钱了。更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卖方出具三年财务报表,但是很多时候店家为了少缴税,就会把费用做得较高,盈利做的较低,这样的话你还要费脑筋去计算一番,哪些费用是可以省下来,潜在的利润在哪里。
  还是说回到我们看的这个酒吧,五台老虎机纯收入16万是个相当不错的数据,我前面说过,据统计,魁北克酒吧每台老虎机的平均收入在2万/年左右,显然我们看的这个酒吧已远远超过了平均值,35万的酒水在规模不大的酒吧来说也还可以,按我们前面的利润计算的方式大约也应该有个17、8万的利润,两项相加来就是就是酒吧的毛收入。说到费用,房子是自己的房租就省了,不仅不交租,每月还有些房租收入。剩下的就是地税学校税维修电费等等,当然大头的费用还是工资。服务行业有小费的最低工资相比其他工作的最低工资标准要低一些,有个8、9万应该就差不多了。酒吧的要价一百几十万,算了一下账,觉得还行,就决定买了。从看到决定买就两天的时间,也算是速战速决。
  有一句话,现在说出来,不怕合伙人笑话,当时对酒吧我还是不太懂,其实在决定买的时候我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你们敢买我就敢买。这也算是合伙做生意的一个好处吧!
  酒吧,即便是带物业,贷款相对还是比较难,有酒吧行业风险的因素,也有行业不被政府政策支持的因素,好在前店主答应给我们贷一半的款,虽说利息偏高,还款周期也短,但这也应该算是一件好事,少出钱,多办事儿,借鸡生蛋,何乐而不为呢?并且人们通常认为,卖方敢贷款,就说明他对他的酒吧有信心,另外,有他的钱在这儿押着,日后有事儿求他,或许他也会帮个忙什么的。
  第二天晚上,酒吧老板、我们、经纪人三方见面,押金、合同、签字画押三样俱全,买酒吧的事儿就算是初步定下来啦。
  定是定了,但毕竟当时我们三个人谁都没有经营酒吧的经验,心中还是有些担心,我们便合计着没事儿的时候,尤其是晚上酒吧营业的高峰时段还是应该轮流去看看,感受一下生意,也感觉一下客人,万一发现什么重大问题,诸如治安很差,或是有人吸毒贩毒等等还可以不买嘛,反正看看总比不看好。
  我们简单排个班,然后开始轮流“值班”。
  轮到我值班的那天,晚上八点左右我就到了酒吧,看上去还好,虽说人不是很多,但也不算冷清,喝酒的,玩老虎机的都有些人,时不时有走的,时不时也有来的。我本来不能喝酒,坐了一会儿便觉得无聊,就给一个开酒吧的朋友打电话,叫他过来陪陪我,也顺便帮我看看。朋友来了,两个人呆了会儿,也觉得闷,就决定到周围转转,看看竞争环境。那条街的酒吧不少,但人流、商业网点、居民住宅十分密集,似乎问题也不大。离我们酒吧很近的地方有一间脱衣舞酒吧,墙上挂着 LOTO VIDEO的红色牌子,说明这里有老虎机。我原来不知道这种脱衣舞酒吧还有老虎机,加上离我们太近了,不知是否有竞争,就和朋友走进去看看,实际上说到底我就是想趁机进去看看。
  我记得那间脱衣舞酒吧的进门门票3块,存衣服一块五,它的酒卖得比“我们酒吧”贵个两块钱,一瓶酒六七块钱。酒吧里音乐声很大,节奏很快,灯光很暗,霓虹闪烁,主墙的背景好像是表达热带风情什么的。也是,如果是表达北极风情,那就成了穿衣舞酒吧了,台上性感美女一个接一个地跳,衣服一件一件地拖。墙角处五台老虎机前都坐满了人,老虎机的上面是几个大尺寸超薄的电视屏幕,屏幕上真枪实弹地播放着淫秽画面。。。
  有人竟喜欢在这么闹的地方玩老虎机!
  虽说是脱衣舞酒吧,但感觉上并不淫秽,倒像是表演。客人看上去也都文明,舞女跳完一曲,看客报以掌声。我们看了一会儿,除了觉得有些新奇,有些闹,竟没有什么被色诱的感觉,心里坦然,坐怀不乱。走出脱衣舞酒吧我还在为我这种感觉纳闷,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难道是我老了?
  午夜1点,回到“自己”的酒吧,还是陆陆续续地有人进来,生意貌似不错,也感觉不到有什么危险人物,说实话就这么偶然看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跟吧妹聊天,说起那家脱衣舞酒吧,吧妹说,那家酒吧两个多月前刚刚被一个中国人买去了,后来听魁北克博彩局的销售代表说,那是那个中国人买的第六个酒吧。他就是我在序中提到的同时经营着十多个酒吧的那个团队的头儿。
  那时他好像是单枪匹马,但现在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们)在蒙特利尔开酒吧 (四)
  酒吧交接在即,办手续却遇到了麻烦。
  在加拿大办事有时真的很麻烦,虽说不用托人找关系,但这里许多机构办事官僚,各部门之间衔接不畅,凡事又都得预约,效率很慢。
  老外做生意大多喜欢注册有限公司,这样一旦生意经营不善就关门大吉,公司是公司,个人是个人,公司的债务不至于影响到家庭及个人。我觉得除此之外叫个什么有限公司名字也很好听,比如说我现在有个公司,全称叫“佤利耶魁北克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高端大气上档次吧?嘿嘿,其实就是一便利店。有限公司的买卖手续简单,等于企业还是那个企业,只是法人换了,牌照、许可、税号、甚至银行账户还用原来的就行了。但买公司也有不利的地方,那就是如果公司原来的老板在经营过程中有什么债务税务甚至违法乱纪的事儿,政府相关部门会先找到公司,找公司算账,然后再找“元凶”,所以有些买公司的买家会要求卖方押些钱,放在公证师手里一段时间以防万一,除此之外,还有个税务问题,这个问题比较专业在这里我就不多啰嗦了。
  实际上我已经够啰嗦了,因为说了半天,我们的第一个酒吧买的是资产。资产买卖的好处是你注册你的公司,他的公司和你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但注册公司,税务登记,各种牌照等等都得重新再来一遍,像我们买的生意是带物业的,我们还得多交一个欢迎税。我们仅用两天的时间就做出了决定,但办手续却花费了一些时间。实际上注册公司我们没有耽搁什么时间,因为我有个现成的有限公司,再加上两个名字就行了,公司号和税号不变,但酒牌还是要重新办理,而恰恰在办酒牌的问题上我们遇上了麻烦。
  早早递上了材料,却久久不见个回音。我们去酒局查询,回答说是警局没批。我就纳了闷了,我们办个临时酒牌跟警局有什么关系,难倒是前店主有问题,或者是我们有问题? 一次次电话,一次次跑警局,每次接待的人都不一样,一会说这个人负责,一会儿说那个人负责,一会儿又说负责的人度假去了。不仅如此,每个接待的人的说法也不一样,有的说在办酒牌前先要接受资金调查,有的又说得先过户,过户后才能发放酒牌,并告诉我们这期间可以用原来的酒牌。我们有很多朋友是开酒吧的,都是先办临时酒牌,过户后再申请正式酒牌。怎么这么简单的事儿到我们这儿就变成了酒局、警局相互踢球了呢?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边我们正急着呢,那边卖方又通过经纪人放话,说到了接店日子,他不仅不会借我们酒牌用,而且如果因此不能按时交接过户,原合同作废,他还要再加几万块钱卖给我们。我们又急又气,又没处发火,哪方也不敢得罪。诚心买就不能和卖家闹僵,而酒局常年就是那么一两个人负责,我们在酒吧、便利店行当里混,以后难免还得犯在他们手上,警局就更不敢惹了,干酒吧生意的人日后大多少不了和他们打交道。
  万般无奈,我们的另一个合伙人,一遍遍酒局、警局来回跑,终于感动了酒局的人,酒局办事的人便主动跟警局沟通,他们双方总算是对上了话(你们之间早通个话会死啊?),我们这才似乎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我们把申请酒牌的材料交给酒局,酒局随后例行公事地把材料传真给警局一份,通常材料在警局也就是做个备份,警局也不用回话,更不插手,那么酒局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办理临时牌照了。可不知为什么我们的材料发出去后警察发回一个传真,明确说明拒绝给我们办理牌照。细一问才知道,原来警察接到材料后,不知哪位手欠,给卖主打了个电话,卖主竟说他没有打算卖他的酒吧,警察当然也就下了禁令啦。后来我们也曾问过卖主他当时为什么要那么做,他却矢口否认,到现在我们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或者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好在酒牌在几近最后一刻办下来了,我们忙着接店也没时间为此较真儿。
  说到这儿,我也想说说我们酒吧的老店主。
  老店主名叫安祖,是个意大利人,他和他的叔叔、弟弟三人一起经营着两个酒吧,我们买的这个酒吧他们已经经营了25年了。交接后我看历史交易记录才知道他们当时的买价才48万。48万,赚了25年的钱,临了又打着滚向上翻了几个跟头,羡慕嫉妒恨哪!仔细想想,25年前能拿出10几、20几万、甚至更多的钱,的确也不是个小数目,也应该算是土豪了吧?羡慕归羡慕,但个人以为和意大利人做生意还是小心些为好,我倒不是刻意给某个民族打上个什么标签,说意大利人有什么不好,只是想说他们太聪明,太精明,有时也太算计。
  在蒙特利尔开酒吧的意大利人非常多。我们的一些朋友从意大利人的手上买过生意,也都觉得他们比较难搞。其实意大利人有很多地方和我们中国人比较相像,比如说家庭观念很重,懂得理财懂得生财,雇人愿意雇用本族裔的人员等等,这些本来都是优点,但对于我们这些外人来说,买了他们的生意就会感觉到你一个人是面对他们是一群人,而且这一群人还都是亲戚里道的,使你觉得你这个老板有时会玩不转,甚至有时会被架空。
  在买这个酒吧之前, 我们曾经看过一个意大利人的酒吧,应该算是一个咖啡酒吧,咖啡卖得很多,老虎机也很火,五台老虎机纯收入21万,据说是魁省老虎机盈利排名非常靠前的一个酒吧。酒吧地处意大利居民较多的一个地区,酒吧老板以及员工是意大利人,酒吧的客人也大都是意大利人,人们在酒吧里讲着意大利语,墙上挂着意大利国旗。作为外来民族,我们跟本就没敢碰这样的酒吧,所以也就没有考虑,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记得当时老板卖店还有个要求,那就是卖店后他要继续留在店里当经理,给我们打工。听了这个条件,我们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前老板带领着前雇员,招呼着前客人,给我们打工,他们会听我们的?究竟谁是老板,谁给谁打工啊?你也别说,也真有胆儿大的,我知道有一些中国人买了意大利人的酒吧,然后由前老板的爸爸,儿子或女儿,或兄弟姐妹什么的在酒吧担任经理一职。
  我希望是我想多了!
  由于我们算是上赶着,抢着买的这个酒吧,所以在和前老板谈生意的过程中就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价格几乎没怎么讲就不说了,第一天看酒吧时谈好的贷款利率,第二天签合同时就反悔了,要涨利率,并且没得商量,没办法,我们忍了。接下来谈接店后前一两周的培训,他们说没有免费的培训,要钱,每小时25元,我们一想,大钱都出了,手续也办得差不多了,为这几个钱僵持不下,或者翻脸不买了也犯不上吧,没办法,我们忍了。最后,他们又提出能不能让老板的叔叔留下来给我们当经理,周薪800。
  这是个原则问题,我们忍无可忍,坚决、果断、无可争议地说了句:NO!
  我(们)在蒙特利尔开酒吧 (五)
  新老板上任,难免手忙脚乱。
  接店当天,早8点,买卖双方赶到店里,开始点货。酒吧的货不多,主要就是酒,还有少量的水、饮料、以及薯片之类的东西。也不需要请专业的点货公司,双方一起清点一下货物,按着进价算出个钱数,然后写张支票就算完事。点完货,前老板开始带我们到处转转,讲讲酒吧的管理规矩和一些设备的使用保养等等,他说的挺多,解释得也很详细,我们却听的云里雾里,有点儿头大。好在大多事情吧妹们都门儿清,具体的也不用我们做什么,慢慢地在做中学吧!
  我不记得是当天还前一天做的买卖公证,总之,点完货酒吧就是我们的了。
  我(们)在蒙特利尔开酒吧 (六)
  吧妹之间不和,老板还得灭火。
  我一直笼统地称我们酒吧雇员为吧妹们,实际上我一直是在犯一个文字上的错误。因为我们酒吧雇员有几男几女,统称吧妹肯定不对。吧妹一词应该是来自英语的BAR MAID,谐音吧妹,酒吧的男性服务生的英语我不知道,翻译成中文叫什么我就更不知道了,吧哥?吧弟?吧男?如果每次说到雇员我都要说“吧妹们和吧男们” 太麻烦了,所以就干脆统称吧妹算了,这应该不算是歧视吧,就算是,歧视一把男性也没啥,谁让汉语里在每次描述有男有女的人群时统称“他们”而不是“她们” 呢?这不也是文字歧视吗?这回我也替咱女同胞们出口气。别误会啊,我可是纯爷们!
  我们酒吧雇员的平均年龄五十多岁。这里顺便再说个常识,通常一个酒吧吧妹年龄的大小决定了这个酒吧客人年龄的大小,而酒吧客人年龄的大小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酒吧治安的好坏。就是说一个酒吧的吧妹年纪偏大,那么这个酒吧就吸引年龄偏大的中老年客人,而中老年客人偏多的酒吧相对治安也要好些。反过来,一个酒吧的吧妹都是性感的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女孩,那么这个酒吧的年轻客人就会多些,客人的激情、活力、爆发力就多些,有时酒喝多了,这种爆发力就有可能转化为“战斗力”,打架斗殴的发生概率就大一些,所以很多人中国人买酒吧时更青睐以老年客户为消费主体的酒吧。
  我们酒吧的主力雇员有三位,两女一男,其中一个女的年近70,名叫苔海思,另一个女的40出头,叫桑塔拉(“伤大了”更接近发音,但怎么看都不像是外国名),男的50出头,名叫菲利普。按说都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应该消停点儿吧,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个女人势同水火,虽说还没到你死我活的程度,却也是有她没我,有我没她。后来发展到交接班时都不能让她俩碰上,碰上就擦枪走火。由于老女人年纪大了,每周固定有一两天忙的时候总叫上菲利普帮忙,渐渐地两人成为搭档、死党,便一起对付年轻女人,于是两个女人的战争便演变成三角大战。
  说到事情的渊源这里面的情况还有些复杂,荣我再八卦一下。
  这桑塔拉本是临近酒吧的吧妹,不知怎么的在我们接店大约一年前,那个酒吧就被一把火就给烧了。我们酒吧老店主的合伙人之一,他的叔叔就把她给挖了过了,这桑塔拉也会来事儿,给老头哄得乐呵呵的,只要是她当班,老头就从晚上9点到凌晨4点整宿地陪她(害的我们接店后也要陪她),老头还帮她干些诸如从酒库往外搬酒之类的零活。而老太太苔海思已经在酒吧干了16年了,资格最老,表面上老板也一直罩着她,这突然间来了个年轻的吧妹,不干活还受宠,心里很不高兴,但毕竟那女子有老爷子罩着,也不敢造次,一年多的时间里,虽说两人暗地里较劲儿,表面上倒也风平浪静。等到我们新官上任,老太太便把压抑已久的怨气都发泄了出来,两人经常发生争吵,老太太更以前朝老臣自居,对我们发号施令,要我们开除桑塔拉。
  我们当然不会被老太太左右,就哼哼哈哈地由它去。老太太一看发号不灵,便以“有病请假”为由开始无声的抗议。刚刚接店一个月,老太太告病,说好她的搭档菲利普顶班,临门一脚,菲利普也变卦了,说不舒服,不来了。酒吧的其他吧妹们都是兼职,平日里没时间,没法顶班。没办法,我和我的合伙人只能披挂上阵,当了一天临时“吧妹”,好在只是一个白天,磕磕绊绊地总算应付下来。事情还没有完,过了两天,老太太上班了,菲利普又“失踪”了 ,虽说只是一天,虽说“失踪”前他找人替了班,没耽误事儿,但突然没有缘由的玩消失也给我们弄得一头雾水。因为老太太曾经跟我们说过如果我们不开除桑塔拉,她和菲利普就不干了,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还能干几天,不干就不干了,如果菲利不干了还真是个问题?菲利普在我们酒吧可是个干将,酒水卖得好,客人也喜欢他。作为个体老板来说,能给我们挣钱的雇员就是好雇员。我们不想失去他,但如果他真的不想干了,我们也犯不着求他,首要问题还是得弄清楚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决定由我出面找他谈谈。
  我给菲利普打电话,约他出来。我特意把约会地点选到离我们酒吧不远处我们朋友的酒吧里。我的潜台词是想让他看看我们酒吧圈里有人,不愁找不到吧妹。我和菲利普先喝会儿酒聊会儿天,很快我便切入正题。我问他为什么没来上班,他说累了想休息两天。我说:那你也得跟我们说一声啊,我还以为你不想干了呢,我都合计着让我朋友帮着找吧妹呢!朋友赶紧接过话茬说:吧妹好找,我那儿就有吧妹工时不够,还想在别的地方再兼职干点儿呢!菲利普连忙说,没不想干,就是累了,找人顶一天班,休息一下,并满口答应明天就来上班。看来他也只是想示威一下,给个台阶也就下来了。
  后来我们跟前店主谈起此事,前店主说这个菲利普从前也跟他耍过一回,也是说不干就不干了,但前店主没有理他,自己上阵干了几天。菲利普见没人搭理他,就又灰熘熘地回来了。因为不管怎么样菲利普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还不错,老板啥也没说就让他继续干了。我们刚刚接店,腰板没那么硬,思前想后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重新给他们仨人排好班,时间错开,不让他们双方彼此见面就是了。
  有意思的是,在我们卖店后,菲利普又耍了一回同样的把戏,并且那次没有任何理由,在新老板刚上任头几天就交出钥匙。当时我在场,正帮新店主熟悉酒吧,菲利普把钥匙摔给我,说不愿给新老板干了。我估计他可能就是想给新老板一个下马威,然后想着新老板再把他请回来,在讲个什么条件,或者至少占个主动权。没成想新老板根本不吃他那套,从我们其中的一个酒吧合伙人那儿借个一个吧妹(那时我的那位合伙人又买了个酒吧)顶了他的班,菲利普一看傻眼了,通过老太太左一次求情,右一次求情,想要回来,新老板就是不搭理,过了大概一个月吧,看在老太太的面子上,也看在刚接店的份上,才让他回来。从那以后,菲利普和老太太着实老实了一阵子。
  那个新老板是个女的,也是中国人,年龄才三十岁出头,她当时还有一个酒吧。
  在买酒吧之前,经纪人跟我们说酒吧很好打理,甚至不用天天去,每周去两次就行了。临接店才知道哪是那么回事儿啊,实际上我们酒吧是天天要去,有时一天还有去两次,最要命的是接店前几天我们才知道,每周有那么几天轮到一个吧妹晚班时,老板还要陪着过夜!听上去是挺香艳的一件事儿吧,不过别想多了,此过夜不是彼过夜,是因为那个吧妹胆儿小,为了安全起见,每逢她的班,老板都要在半夜去酒吧陪着她,直到凌晨三四点钟关门结完账,然后还要开车送她回家。这可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儿,一宿不睡觉本来就很难受了,如果再遇上些捣乱的,或着到关店时间喝多了赖着不走的,可能还要我们亲自处理,这不是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去了吗?好在这种状况只是持续了几个星期,我们便就找人替我们顶班了,再后来干脆给那个吧妹换成白班了。
  实际上的确有很多的酒吧老板是不用天天上班的,就像我们现在的酒吧,有经理帮我们打理,我们只是每隔一两天有人去一趟,看一看,算算账,写几张支票,然后把钱带回来就行了。我们的第一个酒吧规模不大,前老板是自己管理,我们也没必要请经理,所以天天都要有个人去看看。主要的工作是老虎机取钱,算账,存钱。有些酒吧的老板把老虎机取钱的权利交给吧妹,通常的话,老板会留一些备用金在吧里,如果客人中奖多了,备用金不够了,吧妹就可以自己开机,从老虎机中取钱付奖金。我们这个酒吧,前老板都是自己掌握着老虎机取钱的钥匙,这样一来,财务上的安全系数增加了,但每当备用金不够时,吧妹一个电话,老板就得屁颠儿屁颠儿地跑去酒吧送钱,老虎机生意红火时,客人中奖多缺钱时,一天跑个两次甚至三次也就不足为奇了。
  酒吧的雇员和便利店的雇员不太一样,某种程度上说,酒吧的雇员基本上都是社会人儿,老江湖,也不知是天生的,还是在酒吧和各色人等打交道练就而成的,反正摆弄起来不是那么容易。我前面虽然说过,有些酒吧的管理甚至少了一块钱,一瓶酒都能查出了来龙去脉,此话不假,但有时候你就是知道了来龙去脉也不一定就方便把钱要回来。
  就说刚接店那几天吧,几乎每天都有吧妹拿个空瓶子给我们看,说是瓶嘴在开启的时候坏了,或者不小心酒打了,然后就算成损耗了。我当时还有些纳闷,怎么这么多的坏酒瓶子啊,后来知道实际上这是因为我们刚刚接店,什么都不懂,或者说无暇顾及,吧妹们在变着法地蒙我们呢。瓶子不能天天坏啊,然后吧妹们就时不时地说是有什么需要挪酒换灯泡之类的零活儿,找客人帮忙了,就送给客人几瓶酒了。更多的时候就是晚上吧妹经常请所谓的好客人喝酒,也都算在我们的账上,其实这就是一笔煳涂账。后来我们也时常提醒吧妹,要她们尽量减少这种开销,她们渐渐也有所收敛。但他们还是很滑头的,生意不好的时候这种所谓跟客人沟通的费用就没有,或者极少,生意好,卖钱额高的时候,这种花费就稍稍多一些。总共也没几个钱,我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差不多就得了。
  酒吧的吧妹跟客人的关系大多相处得很好,工作时也常跟客人一起喝几杯,有时是客人请吧妹,有时吧妹也反请一杯,个别时候碰到一拨常客开PARTY什么的,也赠送两瓶,毕竟这还都算是对酒吧有好处的事儿,我们也就没太较真,说到底我们的管理算是比较松散的,总觉得差不多就行。而我们有些朋友则一是一,二是二,管理严格,不允许吧妹自作主张给客人免费酒水,一开始雇员当然不高兴,但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了也就没什么说的了。对于这种情况有的酒吧采取的一些管理办法值得借鉴,那就是给吧妹设定一定的卖钱额,比如某个吧妹当班时的平均销售额是800元,那么超出多少就按百分比奖励她/他,这种奖励通常就是按免费酒来计算的。吧妹可以用自己的“提成”给客人,或自己消费,这样既调动了吧妹卖酒的积极性,又使这种费用量化了,而不是随机的,随心所欲的了。
  对于吧妹的管理太松了不行,太严了也不行。
  相比其他行业的雇员来说,一方面,酒吧的雇员不好摆弄,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对他们客气,尤其是在刚刚接店的一段时间。因为吧妹是我们和客人之间的一个纽带。比如说,开便利店,我自己也做店,也和客人面对面交流,即使有雇员不喜欢我,跟客人说我坏话(只是假设,我是好雇主,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对我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通过和我的接触,客人们也会自行判断。酒吧就不同了,我们基本上是躲在幕后,都是吧妹在前面和客人交流,并且很多吧妹在酒吧做了好多年了,跟客人都很熟,很多酒吧的客人不仅是奔着酒吧来的,也是奔着吧妹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吧妹跟客人说老板的坏话,甚至好的吧妹撂挑子不干了,对酒吧还真的会有些负面影响。
  不仅是吧妹,酒吧易手,客人有时都会有些反应。
  记得刚刚接店的那几天,有客人问我,你是新老板?原来的员工都保留吧?接着又说,买了我们的生意就要按照魁北克的规矩做事,要对我们的员工好点儿。就凭我多年开杂货店店养成的坏脾气,真想几句话噎死他:你们的生意?你算老几呀,敢教育我?我是老板,我说了算!但我只是笑笑,什么也没说。实际上魁北克人的思维还是蛮简单的,虽说他们常常把我们当外人,但说归说,他们还真没什么坏主意,也很少齐心合力地挤兑我们这些“外地人”。就说我们买的第二个酒吧吧,接店的第一天,同样有个老头,把我叫过去,跟我说酒吧经理是个好人,一定要留住她,说他们这帮老头子都在这个酒吧消费三十年了,如果换经理,很多人就不会来了,就会影响到生意了,结果呢,没过几个月我们就把经理开了,这帮老头该来还来。
  凡事也有例外,有个雇员的表现就太不像话了。
  我们接店还没几天,我们酒吧的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吧妹就以抱怨的口气跟客人说什么中国人买了这个生意了,她不想干了。这也太过分了,我们当时就在酒吧里,并且离她不远,真拿我们当空气了?或者这话就是说给我们听的?过了两个月不知是阴差阳错,还是蓄谋已久,她还真的走了,不干了。但她也太自以为是了,岂不知,她的走,对我酒吧,我员工,乃至全体酒民都是一大幸事。她一周只做一天,还是周日的白天,本来生意就差,加上她那一张冷脸根本就不讨客人喜欢,我们想找机会开了她还不知怎么开呢,换个吧妹,就算再不济也强她百倍。
  我(们)在蒙特利尔开酒吧 (七)
  开除员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吧妹不和,我们灭火,老太太和菲利普的情绪才算平息下来。可这桑塔拉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本来我们费尽心机的排班让他们见不着面,按说井水不犯河水各干各的活儿就算完事儿了,她倒好,没事儿找事儿,有一天晚上菲利普当班,她竟带着她的男友和密友来酒吧喝酒滋事。
  桑塔拉的男友人高马大,看着挺凶,实际上也就是个大傻小子,没事儿时就在酒吧陪着她,有时桑塔拉跟我讲老太太和菲利普合伙欺负她,边说边掉眼泪,她的男友竟默默地听着,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一看还算是个老实守法的人。桑塔拉的密友,也是个男的,此人可不是个善茬,据说很多年前他是这条街酒吧看场子的,算是个打手,进监狱就像上厕所一样勤。前些天,双方吧妹间闹得凶的时候他在局子里,这刚一出来,就到酒吧给桑塔拉争面子来了。那天,几个人喝着酒,言语不干不净,对菲利普颇有不敬,菲利普也不客气,时不时回上几句,几个回合下来,双方险酿冲突。结果也不怎么的,喝着喝着,他们没对菲利普怎么样,桑塔拉的男友和密友两人却干上了,嚷嚷着要出去单挑。好在菲利普及时报警,这俩货刚一出去就被警察铐上警车带走了。
  菲利普惹了一肚子气,这回说啥也不干了,再一次“有我没他,有她没我”。
  我们也不干了,自己的吧妹找人在自己的酒吧滋事,这叫什么事儿啊!我们动了开除桑塔拉的念头,开了她也就真正消除了吧妹之间的战争,一了百了。但是在加拿大想要开除一个员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这里有很多条条框框限制老板裁人。我们很多朋友都有因为开除雇员而被雇员告上法庭,然后被罚款的经历。简单地说,除非员工有明显的违法乱纪行为可以直接开除,否则很难。比如酒吧,如果生意不好,老板想要开除一个员工,老板自己顶上是可以的,就当是不需要这个职位了,可如果老板开除了一个人,甚至是减一个人的时间,却把他的时间给了另一个员工,就违规了。就算是某个雇员做得不好,甚至有很多毛病,也不是说开就能开的,老板要给予书面警告,在屡教不改的情况下才可以开除他/她,这还是指没有工会组织的小企业。
  老实说桑塔拉人不错,对我们很客气,对客人也很热情,就是跟老太太菲利普他们也从没有主动挑过事儿,是他们容不下她。跟她相处,感觉她整个人有点儿傻乎乎的,疯颠颠的,没什么歪心眼儿。有一次,她和我打台球,当我问她选全球还是花球时,她纠正我说,在北美不说全球花球,而是说大球小球,说完指着她的胸开玩笑地补充一句:这是大球!还有一次,她跟我和另外一个客人说起她前一天骑车兜风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腿摔青了,屁股也摔青了,然后给我们看腿,接着要看给我们看屁股,结果客人急了大声喊停,她才停了下来。
  这倒也不算什么,就当是闲暇之余给人增香加色了。
  桑塔拉有个致命的弱点,是我们无法接受的。那就是好喝,而且一喝就多,就兴奋,就走板,就忘乎所以,就耽误事儿,甚至经常算错账。这也是老店主一直 “陪她过夜”的原因之一。刚接店的那些天,我们几个轮班值班陪她,她还收敛一些,后来我们不干了,雇人陪她,也就没人管的了她了,她就开疯了,大半夜的音乐声开得很大,她本人也经常大喊大叫,于是和楼上的住户屡屡发生冲突;还有,她喝高兴了就和客人一起打台球,打球可以,可是有客人要买酒或是兑中奖票,她不理,还让人等会儿;更过分的是,她赢了球,高兴了,有几次站在台球桌上又蹦又跳,使得很多喜欢安静的老年客人非常不满,常跟我们抱怨。我们说她几次,但也就好一两天,然后依然如故。
  作为小业主,客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客人喜欢的吧妹,就是我们不喜欢也会受着,相反,如果由于客人不喜欢某某吧妹, 从而影响了生意,这就超出了我们容忍的底线。
  要说这桑塔拉也真是不争气,正当我们犹豫不定开不开她,怎么开她时,她竟然没打招呼就好几天不来上班了。打电话不接,消息全无。难倒她听到什么风声了?难倒她不想干了?如果她就这么不干了,倒是个好事儿!谁知过了几天,她终于打来电话,也没过多地解释什么,说手机坏了,说这几天不舒服,昏昏沉沉地就在家躺着。看她这个状态,我们决定必须要和她好好谈谈了。思前想后,我们决定先不开她,毕竟弄不好要吃官司,还可能会激化矛盾,但至少先给她放个假,让她休息两周,然后再把她的工作时间从晚班调到白班,省得她夜里喝酒生事。想法有了,怎么谈是个问题。我们决定不提她和菲利普之间的冲突,否则容易引发她和菲利普之间更大的矛盾,也不强调她工作中有什么问题之类的事情,因为她只要说一个”改“你就还得给她机会。正好这期间酒吧出了件事儿,我们决定就从这件事入手。
  有一天夜里,桑塔拉当班,突然几个缉毒警察闯进酒吧,先是有两个人把酒吧的两个门堵住,然后其他人开始对客人逐个搜身,接着又有人开始搜吧台。对于酒吧来说,这不算什么事儿,很多酒吧都有毒贩介入,警察接到举报或是突击搜查在许多酒吧也是时有发生的事儿。当时警察搜查无果,我们也没有在意。但这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借口。
  我们把桑塔拉约到酒吧附近的麦当劳,要了几杯咖啡、饮料什么的,找个安静的角落就开始说事儿。我们谎称接到警察的电话,说有人投诉我们酒吧有人贩毒,并怀疑吧妹或者是她的朋友们也涉嫌参与其中,那天警察搜查就是有目的。实际上我们也不知道那天警察的行动到底是抽查还是有备而来,反正我们就说是警察打过电话,就说是有人投诉,但我们不知道是哪个部门以及是谁打的电话,她就没法对质,她得罪的人多,就是真有人打个匿名电话投诉她也是正常的,再说了,她以及她的朋友还真就未必干净。
  我们这么借题发挥,借机生事,甚至无中生有实在是有些不妥,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我们也改变了当初要直接开除她的想法,决定先放她两个星期的假,不管有没有事儿,反正警察注意她了,同时也注意我们酒吧了,还是让她回避一段时间,对她好,也对酒吧好,让她两个星期后再回来上班,夜班改为白班,将来风声过了,再给她换回来。白天生意淡,问题少,没有喝酒的气氛,她也喝不起来,喝不起来她就无法惹事,再说了,换成白班也省得我们花钱请人陪她过夜、关店了。
  她理论,我们坚持,她最后还是同意了。我们在麦当劳喝水谈话,意见达成一致后,我们又一起去了一家中餐馆吃了顿饭,就算是杯酒释兵权了。虽说没有直接开除她,但先放假后调班,也跟开除差不多了,换班、减时,工资少了,小费少了,从主力雇员变成跑龙套的,恐怕干着干着她自己就不爱干了,就算她愿意继续干,想要再换回夜班,那就得看她的表现了,我们也可以借机重新约法三章,严格要求了。想想都觉得自己够阴险的!
  没多久她还真的走了,现在在我们的一个朋友那儿做吧妹,朋友说她戒了酒,做得还不错!
  我(们)在蒙特利尔开酒吧 (八)
  来的都是客,酒吧啥人都有。
  在国内时,我就喜欢诸如酒吧、茶楼、咖啡店之类的地方,也总想着有一天在某个街区的某个角落能有自己的一间。面积不要太大,但一定要小资,要有情调,也不在乎进账多少,差不多就行。一些客人,三五知己,偶尔搞个主题沙龙。墙上要有画,架子上要有些饰品,这些都应该是简单而又不俗的那种,不仅作为酒吧的装饰,也可以出售。不定期的,酒吧还应该举办些诗展、画展,展览期间作品满墙,人们边喝酒聊天,边阅读欣赏。作品不需要是什么名家的,是小众的诗画爱好者的就好,作品也不一定要成熟,但一定要有个性。。。
  对我来说,这一直是个梦!
  没想到,N年之后,我竟然在异国他乡圆了我的酒吧梦,只不过这个梦很是不同,没有诗、没有画、没有音乐、也没有吉他,真实得只有酒桌上的胡言乱语,和老虎机里钞票进出。但我也没有遗憾,N年之后的我早变得俗不可耐,视酒话为诗,视钞票为画,视数钱为事业。
  我们的第一个酒吧位于一条衰败没落的老街,客人多是“底层的劳苦大众”,有些人来酒吧只是为了消磨时间,还有一些人除了赌徒就是酒鬼。由于酒吧是公众场所,又在一条商业街上,所以每天出入的人很多,除了正常的酒吧客人,也有其他三六九等,各怀目的的人。有问路的,等车的,要钱的,求职的,借厕所的,更多的是上门推销的。有时候我感觉我们的酒吧就像个卖场。几乎每天都有人进来推销产品,小到牙膏、芝士、巧克力,大到手表、洋酒、电视机,应有尽有。这些商品中少数是正规渠道来的,多数则是犯罪团伙或是小偷本人偷来的,然后来酒吧找客人兜售,当然,价格都十分便宜。我们的吧妹们对这些推销者一向来着不拒,笑脸相迎,见着好东西也经常买一些。我开始对此很不习惯,渐渐地,我也会好奇地看看是什么东西,甚至有一回我还买了些牙膏、牙刷等小东西拿回我的便利店里卖。后来我感觉不对,有人进来推销,客人买,吧妹买,问题不大,老板买可能就会有帮忙销赃之嫌,可能就会摊上事儿啦,被有关部门请去喝茶,所以我也就只买过那么一次,更多是时候就是留着口水,瞪眼干看!
  对于推销客,也不是什么人都让进的。一天,一位中年女子带着一个10来岁的孩子走进酒吧向客人推销巧克力,吧妹竟视而不见,我则吓出了一身冷汗,赶紧把她们请了出去。不是我不善良,这世界很无奈,因为酒吧是严禁18岁以下未成年人进入的,一旦有事儿,说不清楚。
  酒吧白天还好,都是熟客,大家安安静静坐下聊天喝酒,虽说有各种人光顾,倒也还算正常,到了后半夜,酒吧里的客人就大都走了样了,离了歪斜的就啥人都有了。我们一般都是每天上午去酒吧,也就待上两三个小时。由于老虎机吃得多吐得也多,所以我们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数钱,算账,存钱。刚接店的那段时间由于要陪桑塔拉,所以我们都是半夜去,凌晨回,也就有幸看到了酒吧的另一面。
  酒吧的客人分拨儿,通常半夜12点以后还会有最后一拨儿,这个时间段进来的客人基本上已经在别的地方喝过酒了,并且大多已经喝高了。
  有一天夜里比较奇怪,从晚上10点到12点几乎没什么人,午夜一过却陆续开始上人,到后半夜2点钟左右,已是满满的一屋子人。有的像是喝高了,不停地在胡言乱语,有的似吸了毒了,目光游离,神情恍惚。有个疯婆子不知是喝多了,还是吸多了,进门就迷迷煳煳的,满嘴不知道在嘀咕些什么。她来时骑了一辆很破的自行车,还怕人偷,时不时出去看一眼,有一次出去发现自行车不见了,便大喊大叫,最后打电话报警。多大个事儿,竟然来了两辆警车,警察下车询问情况,疯女人似乎听不懂,也说不清,道不明,话不投机,疯女人竟对着其中一个女警察竖起了中指。要说这警察也真有涵养,也不生气,也知道她是喝多了,该询问询问,该记录记录。结果,车根本没丢,是那疯女人看错了,她把自行车锁在了不远处的一棵树上,而不是她发觉不见了车的那棵树。。。
  这儿的人基本还算守法,喝多了闹事儿的也不多,但关店有时却不那么容易。
  法律规定,酒吧凌晨3点关门(据说今夏有些酒吧可以延迟至凌晨4点)后不许再卖酒,3点半则必须清场,就是说酒吧里不能再有客人了,否则警察就要给酒吧老板开罚单,我们有些朋友因此吃过罚单。实际上这种情况大多不是老板想多赚钱,而是客人喝多了,赖着不走,酒吧里剩一个人还好办,有时面对一群人,还都是一伙的就比较麻烦,软硬不吃,就是耍横,说轻了没用,说重了不敢,叫警察吧,好像还不至于。每逢遇到这种情况,我心里便有些紧张,不知如何是好。但吧妹却都很淡定,基本最后都能搞定,毕竟是老江湖了,啥事儿没经过?啥人没见过?
  要说酒吧啥人都有,啥事都能碰上呢,有一件事,我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恶心。
  我们酒吧有一常客,一个82岁的老头,穿着极其邋遢肮脏,通常一边玩老虎机,一边喝着啤酒。有一天,桑塔拉发现从他的椅子下面正中间的地方有一条 “小溪”留了出来,桑塔拉指给我看,并跟我说:他可能是尿了。我看着他手中端着酒杯,就说:怎么可能呢?应该是酒!她说肯定不是酒,是尿,并开玩笑地说舔一下就知道了,可是谁能去舔呢?没人舔我们也就无法证明谁的判断的对的,谁的判断是错的。
  晚些时候,我去开老虎机取钱,一股尿骚味扑鼻而来。。。
  我这个人还算是喜欢热闹,也爱交往,和其他一些酒吧的中国店主喜欢呆在幕后不一样,我经常愿意和客人们一起打打球,喝喝酒,聊聊天,也算是一种互动,还可以增加感情,但个别时候客人喝多了,缠着我跟我说话,联络感情通常就变成了胡说八道。有一天,一个酒鬼喝多了,嬉皮笑脸地问我:“中国女人的那个东西是什么样的,是横的是竖的?”,我反问:“有区别吗?你老婆的跟别人的不一样吗?”。他又说:“听说中国男人的那个东西很小,是吗”?我说:”哪有的事儿?我们中国男人的东西平常不用时很小,该大的时候很大,不像你们用不用都一样大”。然后我们一阵浪笑。笑过以后,自己会觉得很无聊,很尴尬,甚至觉得自己说这话很恶心。他是喝多了,说的是酒话,我又没喝多,就是喝多了,我通常也只是心里想歪了,嘴上还是文明的,目光还是清澈的,脸上还是微笑的(好像我这种人更龌龊哈)。
  没办法,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谁让咱挣的是酒鬼的钱呢!
  我(们)在蒙特利尔开酒吧 (九)
  与“黑社会”面对面,井水不犯河水,各做各的生意。
  很多人问我:开酒吧要跟黑社会打交道吗?要交保护费吗?说实话,我不知道酒吧行业的全部情况,但就我个人而言我从没有和黑社会直接接触过,我也从来没交过什么保护费,甚至都没听说过有什么保护费之类的事儿,可如果因此得出结论说酒吧跟黑社会之间没有任何瓜葛也不是事实。
  不得不承认,大多数酒吧和黑社会组织之间不无关系,这种关系多是间接发生的,其纽带主要是毒品。
  虽说北美的黑社会越来越多地以非正当的手段向正当行业靠拢,并且越来越多地以非正当的手段把某些正当企业做大,甚至把黑手伸向某些领域,但至今为止黑社会组织对其传统行当——毒品交易的兴趣丝毫不减,并且乐此不疲。毒品的来源和酒吧无关,但毒品的销售,尤其是最后的零售环节很多是在酒吧完成的。当然你也不必大惊小怪,毒品在加拿大可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上到高官下到P民,加拿大人终生没碰过毒品的绝对是少数。套用一句国人常说的段子,如果吸毒要枪毙上的话,那么让本地的(不包括新一代移民)加拿大人站成一排,都毙了,肯定有冤的,隔一个毙一个,肯定会有漏网的。
  这只是凭我个人经验的判断,没有调查,不足为据。
  买酒吧之前我就听说很多酒吧有毒贩混入其中,买酒吧后,却一直认为我们的酒吧是安安静静的,以老年客人居多,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吸毒的,贩毒的,事实上很都酒吧都有毒贩介入,甚至很多酒吧不仅有贩毒的还有常驻代表,就是说每天都会有一个人在某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内守在酒吧里,慢条斯理地喝酒,貌似一平常酒客,但他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们开酒吧也算是有段日子啦,我本人从来没有见过酒吧的毒贩,也许我见过但我不知道谁是毒贩,至于毒贩在酒吧里或酒吧外的毒品买卖的交易过程是个什么样的方式,我就更是不得而知了。
  你也许会问,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这其实也正是我在买酒吧前想要问的问题。
  我也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老店主以及其它一些过来人,答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说,如果贩毒的人和买毒的人在酒吧见面,这也只是个接头地点选在什么地方的问题,与酒吧本身或是酒吧老板无关,如果买卖双方见面后他们在酒吧外面交易仍然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就算是在酒吧内交易,如果很神秘,很隐蔽,没人看得见,你就要闭上一只眼睛没有必要仔细查看了,但如果贩毒者蹬鼻子上脸猖狂到交易就在桌面上进行,人人都有可能看见,那你睁着的那只眼睛也就不得不睁大些了,眼不见为净,看见了就得管,就得提示他贩毒不是酱紫的了,或者,好像也没有什么“或者”,只能是暗示、提示,别无他法,赶他走或者报警都是下策,弄不好还会招惹是非。好在这样的状况很少发生,通常的情况下就是你卖你的酒水,他卖他的毒品,井水不犯河水,他不给你添麻烦,你也不必去招惹他。你也不要对此有什么负罪感,其实不光是你,就连警察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的话,人人都知道毒贩是谁,警察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说归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个尺度也很难把握,把握不好也会出事儿。
  酒吧是公共场所,经常会有客人甚至路人躲在酒吧厕所里扎针吸毒,这种情况没什么问题,就是被警察抓到,也是客人自己的行为,与酒吧老板无关,但如果酒吧里有人贩毒被抓到了,不管老板知情与否都有责任,都会受到处罚,如果有酒吧员工参与其中问题就更大了,所以自己的生意最好有事儿没事儿的多去转转,对自己的酒吧多些了解,除非有好吧妹或好经理,否则不要做甩手掌柜。另外也听人说这儿的确也有一些酒吧完全就是由黑社会控制的,是黑社会成员直接打理的,这种情况就得在买生意时小心谨慎了。我看生意时曾经有个经纪人跟我说起有一个酒吧,生意不错,售价也很便宜,但由于酒吧经理是黑社会的人,所以酒吧的业务别人插不上手,把它买下来,啥也不用管,经理定期给你钱就是了。经纪人问我感不感兴趣。我听了想都不用想,就是用手指头想也是一个字:NO!
  虽说黑社会对酒吧感兴趣,但也只是想要占领这块阵地进行毒品销售,跟我们并不直接发生关系,我们也从没有感觉到什么危险或是受什么欺负,偶尔有些酒吧出个打架斗殴的事情,也与黑社会无关,大都是客人酒后失态所引起的突发事件,要么吧妹就能处理了,要么一个电话警察来了就摆平了。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大型酒吧的水可能比较深,但怎么个深法我也不清楚。记得几年前,蒙特利尔市中心一带有一天夜里8、9个酒吧同时被人扔了燃烧弹,虽说没造成什么财物损失,在当时却引起了许多从业者的恐慌。这种往酒吧扔燃烧弹的事情大多是黑社会所为,通常不是以破坏为目的,而是警告性,恐吓性的。奇怪的是,当时这几家被人扔燃烧弹的酒吧都是意大利人开的,而事发后警察赶到现场,这几家酒吧的老板一律保持沉默,不发声,不配合,不起诉。警方也只能不了了之。
  这背后肯定有文章。
  蒙特利尔的黑社会势力很大,几年前,两大黑帮你来我往,相互残杀,完胜好莱坞大片,但跟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没什么关系,也不直接危害老百姓的利益,他们做事也大都守“规矩”,不会胡来,他们之间的争斗,大多也是争夺地盘,很多的酒吧也可能也是人家争夺的地盘之一,但他们争不争,怎么争,没人跟我们沟通,我们也不知情,也似乎与我们无关,唯一与酒吧发生关系的就是某黑社会派来的常驻代表,如果黑社会争斗导致势力范围重新划分,对于酒吧来说也没什么变化,最多就是某黑社会的“常驻代表”老王,换成了另一个黑社会的“常驻代表”老李。我们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井水不犯河水,我们卖我们的酒,他们贩他们的毒,各做各的生意。
  说实话,很多酒吧的常驻代表也都是普普通通的人,通常也是酒吧的好客人,跟吧妹跟客人也都很熟,其本人常来消费就不用说了,有的酒吧的“代表”逢年过节时甚至还出钱出力,帮助酒吧装饰布置一番,或是赞助些吃得喝的。。。
  毕竟,酒吧也是他的“家”!
  我(们)在蒙特利尔开酒吧 (十)
  人酒合一,酒吧就成了是非之地。
  酒这个东西很特别,很多场合没它没气氛,多了又招惹是非。人这个东西也很特别,很多人不喝酒的时候还像个人样,几杯猫尿下肚就不是个东西啦(还是人哈?),就变得酒后无德,酒后失态,酒后失控,酒后乱性,酒后滋事!看来罪魁祸首还是酒。酗酒者如果是在自己家喝酒,酒后失德算是自行不义,如果是在酒吧喝酒,酒后惹事生非,那就是我们“助酒为虐”了。没办法,我们做的就是这生意,我们只管卖酒,至于客人喝多了是像武松那样出去“打虎”,还是像李逵那样出去“打人”都是他自己的德行,与我们无关。
  来加多年,我还从没有见过打架的,就是吵架的也极为少见,当然我指的是在公共场所,在我从前的便利店里我就经常和客人吵架,甚至还有过一次因动手打了未成年人而被告上法庭的经历。以前也听人说酒吧也是打架斗殴事件频发的场所,但耳听是虚,如今也算是在圈里混的人了。
  我第一次听说酒吧打架的事儿是在七、八年前,当时我在经营着我的第二个便利店。
  我有个店员名叫马克西姆,他酷爱音乐,是说唱的那种,有一次,他跟我说他有一个机会要在附近的一个酒吧表演处女秀。这儿很多酒吧周末都有乐队演出,其中有些酒吧还专门留出一段时间推出新人。在我看来这纯属是招揽客人的一个噱头。酒吧通常安排新人在主打乐队演出中间休息的时间献唱几曲,条件是新人必须自己印广告,买一定数量的门票,带一定数量的朋友前往捧场,这样貌似鼓励了新人,同时也给酒吧增加了人气、收入。马克西姆的首秀就属于这种新人“客窜”。演出前的那些天,马克西姆着实准备了一番,请假、彩排、印广告、找朋友,忙活一熘十三招,最后竟告诉我没演成。原来那天晚上,还有几分钟的时间就轮到马克西姆登台演唱了,结果不知因为什么原因一群年轻人打了起来,混乱中马克西姆就被骚动的人群挤倒了,还溅了一身血,然后警察来了,然后演出停了,然后马克西姆还没登台就演出到此结束了。
  那时我还没去过酒吧,知道此事好一顿震惊。后来陆陆续续地有熟人朋友买酒吧了,也就知道了这类事情在很多酒吧根本就不是事儿。
  我有一个朋友有个酒吧,面积不大,客人年纪也相对偏大,平日里倒也安静。有一天,来了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进来喝酒,年轻恋人本分地喝酒聊天,谈情说爱,谁知邻座的一个老头显然是喝多了,以至于第三者插嘴,不时地和女子搭讪,言语间充满挑逗,另一边坐着的男友也算是有涵养,看老头喝多了也没理他,老头得寸进尺越说越走板,甚至动手动脚起来,女子很生气,问题很严重,可他的男友貌似还是没有反应,只顾低头喝酒。过了一会儿,老头出去上厕所,男友随后也跟了出去,然后就听见厕所里传出了杀猪般地嚎叫声。。。
  如果警察再晚来会儿,老头就没命了。最后的结果是老头进了医院,小伙进了班房。不过不用担心,我朋友也只是第二天一早听吧妹以及客人绘声绘色地讲了一个故事而已,酒吧并没有责任。总的来说,只有少数酒吧经常会有打架斗殴的现象,在多数酒吧里,此类事情还属于偶然的“突发事件”。
  除了打架之外,酒吧里还经常发生诸如客人喝多了,或是玩老虎机的人输钱输多了,拿酒吧设施出气的情况。因为酒吧厕所里没有监控设施,也没人长时间的在此逗留,破坏起来没人看见,相对比较容易,所以酒吧的厕所便成了酒鬼赌徒搞破坏的重灾区。很多酒吧几乎每半年就要修修门、或是水池、小便池等等,这样看来,酒吧有个会修修补补的老板或是合伙人便显得十分重要。除此之外,有些酒吧还出现过玻璃被砸,老虎机被砸,墙面被大面积涂鸦的情况,但这似乎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遇事说事,见招拆招。
  咋一听起来和便利店相比酒吧似乎不大安全,但实际上酒吧的这种不安全因素由于老板通常不在,而大都转嫁到吧妹的身上了,当然,你也大可不必为吧妹担心,一般的事情她们都能处理好,处理不好叫警察就是了。
  讲了半天别人的故事,是因为我们还真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我分析了一下,原因有三。第一,时间短,第一个酒吧才经营了半年多还没来得及发生状况;第二,中老年客人多,战斗力缺失,打不起来;第三,我们的第一个酒吧只卖啤酒和少量红酒而不卖烈酒,酒精度不高,点火力不够,很难引爆冲动。我们现在的这个酒吧,同样是老年客人多,并且地处乡下,在加上平时有经理,周末有保安,截止本人发稿日还没有出现过“重大恶性案件”。
  顺便说一下,有时酒吧即使出现些状况,老板也未必知道,因为吧妹觉得不是事儿,也就懒得事事跟老板汇报。我们还有一个开酒吧的朋友,平时只是每天早上去酒吧看看,算算账,有时也看看监控录像。有一天他在查看监控录像时发现,前一天夜里,酒吧里几个人喝着酒不知怎么就起了冲突,双方相互对骂了几句,也有肢体碰撞,后来在吧妹和其他客人的劝说下,一方离开。过了一会儿,离开一方的其中一人,拿了把菜刀冲了进来,直接就被吧妹连推带搡地赶了出去。 没出什么事儿,吧妹也就没跟老板说。
  实际上酒吧偶尔发生打架斗殴的事情纯属正常,但别出人命,“人命关天”,在加拿大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蒙特利尔南岸曾经有一个生意很火的酒吧,生意火也就容易冒火,为了灭火酒吧当然也会请保安。在加拿大保安可也是个很专业的职业,遇事儿要能冲得上去,处理事儿还得拿捏分寸,不能动手打人,所以通常的情况就像是我们在电影里常看到的那样,有人闹事,高大威猛的保安就会把闹事份子拎起来扔出酒吧门外。这也应该算是文明执法了吧,可就是这种文明执法,给那家酒吧带来了灭顶之灾。
  有一天夜里,一个年轻人喝多了,在酒吧滋事,保安像通常那样把这个年轻人扔出酒吧,不幸的是,这个年轻人喝的太多了,被扔出去了竟醉醺醺地睡着了,更不幸的是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这个年轻人就这么睡着再也没有醒来。。。
  这件事与酒吧有直接关系,据说那个酒吧从那一后便关门大吉了!
  我(们)在蒙特利尔开酒吧 (十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酒吧的规矩也确实多了些。
  酒吧这个行业比较特殊,怎么特殊我说不好,反正有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感觉,不爱就不爱吧,没人爱,还有人管,并且是严加看管,条条框框很多。
  说缺少爱,是指同样是生意,和便利店等其他生意相比,酒吧在政策上很少受到政府的扶持。就比如说贷款吧,如果买个便利店还有个小生意贷款,物业可以贷,设备也可以贷,物业部分贷个百分之七十五很容易,如果注册个有限公司,最高甚至可以贷到百分之九十。酒吧就不同了,尤其是带老虎机的酒吧,没听说过设备可以贷款的,就是物业部分如果只是酒吧而没有其它出租单位,想贷一分钱都不是很容易,也不知道这是由于酒吧本身风险的原因,还是由于政府不支持赌博行业的原因。不支持就不支持吧,管得还不少,抛开酒吧经营中的各种条款不说,就连酒吧的从业者——酒吧老板都在警察的严密掌控之下。买酒吧的人都知道,在买卖交易成功不久后,酒吧的新老板都会被警察约去谈话,谈话的内容涉及老板的个人背景,是否有犯罪记录,对酒吧这个行业是否有足够的了解等等,最主要的还是要问清买酒吧资金的来源,你需要说清楚钱是哪儿来的,必要的时候还要提供证据,当然,所谓的约谈以我看也不过就是例行公事,我还没听说过有谁因为到警局谈话没有通过而买不成酒吧的。
  酒吧日常经营管理上的条条框框很细,稍不留神就会吃罚单甚至关门几周。
  很多时候你会看到一个酒吧正值旺季却挂了个“内部装修”的牌子,八九不离十就是"被装修"了。实际上便利店也一样,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中国人开的便利店的门上贴出了“放假旅游一周”的告示,大为羡慕,逢人便说,同样是中国人,你看看人家店开的,竟然关门一周外出旅游,后来有知情人告诉我,原来那家店是因为卖酒给未成年人,被客人告到警局,警局又报到酒局,最后被罚一周不许卖酒,老板一想,便利店不卖酒还开个什么劲呢,干脆关门一周,游山玩水去了。
  酒吧规则的重中之重要数未成年人禁入了,如果有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进酒吧消费,不管是喝酒还是玩老虎机被警察或政府有关部门的人员发现了,没的商量直接就是停业两周,所以比较大型的,经常有活动的酒吧,保安的主要职责除了保一方平安之外,就是站在门口查验年轻人的身份证件。听人说美加边境的加拿大一方酒吧的生意大多很好,原因之一就是加拿大酒吧的禁入年龄是18岁以下,而美国是21岁一下,所以很多18岁到21岁之间的美国未成年人就会到加拿大的酒吧合法消费。
  酒吧的酒卖得比较贵,同样一小瓶啤酒在便利店卖两块多,在酒吧至少要卖到四五块钱,一方面是因为酒吧卖酒的利润要高一些,另一方面,酒吧的各种酒的进价也比较贵。酒是一样的酒,但送给便利店的和送给酒吧的价钱不一样,瓶装酒的外包装不一样,罐装酒和洋酒外观一样但要贴上小标签以便区别开来。警察经常会到酒吧进行随机检查,看到有非正常渠道进的酒(没有标签的酒)就拖走,然后材料送到酒局,轻则罚款,重则关门几周。有时酒公司也会送错酒,把给便利店的酒送到了酒吧,或是忘记了贴标签,有时也会出现标签粘得不牢自己脱落的现象,这种情况如果碰巧被查到了就赶紧想办法拿出证据去法庭解释清楚吧!“清者自清”一词,在这种时候不适用。当然也的确有些酒吧老板为图便宜,或是从税务方面的考虑而从其它渠道买便宜的酒。
  我从前的一个便利店,24支装的啤酒有合同,和大超市卖一个价,有一阵子店里每周都有一个老头来买酒,每次八箱,都是常规的Molson或 Labatt的酒。虽说这种大包装的酒卖一箱我也赚不了多少钱,但毕竟客人花钱不少,又固定每周都来,也算是大客户了,所以每次我都是用车把酒从酒库里拖出来,再挨个帮他搬到车上。我有时也纳闷他买这么多酒干嘛,难道是给某个工厂、公司买的?心想这单位不错,每周都有大PARTY。直到有一天,我在另外一个朋友的便利店里碰到他买东西,朋友跟我说他是个小酒吧的老板,我这才恍然大悟。
  烈酒也一样,同样是去SAQ进酒,个人买酒从前门进去拎上一瓶或推出一车交钱就走,而酒吧进酒要打电话预定,工作人员要准备,要给每瓶酒打上标签,通常要前一天定,第二天才会拿到酒。酒拿回酒吧,每瓶酒打开后还要安上一种特殊的嘴子,带上嘴子以后酒可以倒出,不能倒入,这样接上一种咪表便于计算卖出洋酒的数量,同时也避免了店家以个人名义去SAQ买酒,然后再往有标签的正规渠道进的酒的酒瓶子里灌酒。由于洋酒是按盎司卖,所以有时一瓶酒要卖很长时间才能卖完,时间长了酒瓶里难免有沉淀物,甚至小虫,酒家还是要定期仔细检查,如果有这种情况,该喝就自己喝了,或者干脆就扔了,否则被查到了同样也要罚款,开酒吧的朋友因此被罚的并不在少数。
  酒吧老虎机部分的规定也很多。
  首先老虎机一定要摆放在从吧台一眼就能看得到的地方,可能是便于吧妹监控管理吧;老虎机的摆放还不能让酒吧外面的人看到,看来是不想让更多的人加入的赌博的行列;很多酒吧为了吸引客人去玩老虎机,经常给客人免费提供一杯咖啡,甚至一杯水,这也是违法的,或许是涉嫌不正当竞争吧!还有,酒吧有规定:老板、员工及其家属不许在自己的酒吧玩老虎机,也可能是因为自家人会知道哪台机器放进了很多钱,而很久没出钱,中奖的概率会高一些,怕对普通客人不公平?
  酒吧对喝酒的规定也不少,客人不能把酒拿到酒吧外面去喝,否则酒吧老板就要受罚;专供客人在外面喝酒的酒吧露台要经过政府审批,还要到酒局申请牌照。凌晨3点酒吧关门时间一到便不许再卖酒,已经卖了的也要在3点半之前喝完走人。一直听说酒吧还有个规定,那就是明知客人已经喝多了,酒吧就不能再卖酒给客人了,但由于喝多了这个词的概念比较模煳,所以对这一条的执法也比较难以界定,朋友中因此吃官司还没听说,以至于我到现在都不确定是否有这条规矩。我记得十年前,报上有篇报道,说是有一个人参加完一个私人PARTY开车回家,酒后驾驶,肇事撞人并致人丧命,事后受害人家属竟然把PARTY主人告上法庭,说是主办PARTY的主人没有尽职,导致客人喝多开车撞人,好在最后法官裁定PARTY主人无罪。
  实际上酒吧的业主们还是尽职尽责的,为了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很多酒吧(包括我们的酒吧)都给醉酒者提供一项代驾服务,当然酒吧只是出钱,具体工作还是由专业的代驾公司来做。我们的酒吧每年要花500加元给一个代驾公司,如果遇到有客人喝多了,不能开车了,就致电代驾公司,而公司就会派一辆车、两个人来酒吧接人,两个人中的一个人开客人的车与客人前行,另一个人开公司的车紧随其后,这样就避免了客人酒后驾驶的风险,也免去了客人打车回家,第二天还得返回酒吧取车的麻烦。而公司派出一车两人,在送人的路上一前一后的行驶,也算是有个照应,而客人坐在自己的车辆,喝多了吐了也是祸害自己的车,就由他去吧!
  美中不足,代驾的费用是由我们出。
  我(们)在蒙特利尔开酒吧 (十二)(全文完)
  酒吧好与不好因人而异,因店而异。
  我们喜欢盖棺定论,对已经结束的事情做一个回顾性总结,所以我写第一个酒吧发生的事情多一些。实际上第二个酒吧我们已经做了将近一年了,故事也不少,但由于是进行时,貌似还没到总结的时候。其实我原本也想写些第二个酒吧的故事,给这篇系列博文凑个二十来篇再结束,可是夏天就要来了,店里的生意也忙了起来,酒吧也是一滩事儿,无法静下心来,加上很多朋友开始在微信上晒旅游,亮美景,我也不想把忙里偷闲挤出来的一点时间都用写东西上,所以我突然决定就此打住,给这篇博文画上句号,轻松一下,走进夏天,走进阳光。
  一个多月的时间,罗嗦了十多篇,酒吧到底怎么样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在买酒吧之前想要问的问题,当时很多开过酒吧或正在开酒吧的前辈们也给了我们一些意见,不过他们的意见分成两派,态度截然相反。作为过来人,有人曾经认真地跟我们说不建议我们买酒吧,还有人直接就说千万不能碰酒吧,而另外一些人则告诉我们,酒吧是个好东西,甚至有好朋友推心置腹地跟我们说,别干店了,年纪大了,别太累了,考虑考虑酒吧,酒吧还是不错的。说酒吧不好的人有的后来卖了酒吧,有的还在酒吧里耗着,而说酒吧好的人则接着又买第二个、第三个酒吧。
  看来酒吧好与不好因人而异,因店而异。
  由于我在便利店这个行当里混了十年了,这几年又接触酒吧,所以我总喜欢拿酒吧和便利店进行比较。从兴趣上来讲我个人一直不喜欢便利店,但我却始终认为便利店是所以生意中最踏实,最安全的,除了极个别意外情况,经营便利店赚钱是肯定的,只是个赚多赚少的问题。所以我给很多新来的想做小生意的人的建议是:如果你的钱不是很多,并且在乎成败,那么第一桶金还是应该到便利店里去淘。并且我不鼓励在没有任何经营小生意经验的情况下,一个人拿出所有的积蓄去买一个酒吧,毕竟酒吧还是有风险的,管理的风险,经营的风险,行业的风险,甚至是意外的风险。我认识的朋友中也很少有人直接跨入酒吧行业的,几乎都是从便利店做起,然后转行做酒吧的,还有很多人像我一样,至今仍然是守着锅还端着盆,酒吧便利店一起做。
  这只是我个人保守的看法。
  简单地说,跟便利店相比酒吧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费用大,酒吧几乎全部是雇人打理,人员工资就是很大的一块,不管酒吧的生意额是长是跌,员工工资和其他费用几乎是年年必涨;其次由于酒吧雇员全部请人,人员的管理也是个问题,虽说有问题可以解决问题,但酒吧雇员的问题有时还真是问题;第三,酒吧和便利店一样,都面临着各种社会治安问题,但结果却不大一样,便利店出现的社会治安问题多是小偷小摸最多是惹个气或是损失些小钱,而构不成较大的危害,而酒吧出现的社会治安问题可能是打架斗殴,买卖毒品,甚至是杀人放火(杀人极罕见,贩毒经常有,放火偶发生),其结果可能是问题很严重,事情很麻烦。
  当然,酒吧也有酒吧的优势,否则也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买酒吧的行列中去。
  其一,酒吧把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由体力劳动者变成了脑力劳动者(也有很多酒吧老板早上也要亲自大打扫卫生,但毕竟是少量的体力劳动)。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从体力劳动者到脑力管理者,这是小生意人追求的一个目标,因为算是上了一个台阶;其二,酒吧的主要是卖酒,其具体的事情远没有便利店头绪那么多,那么繁杂,都说酒吧的管理难,这个难只是万事开头难,一旦理顺,日后管理便轻松简单;其三,酒吧不似便利店那么板人,时间相对比较灵活,多数情况下老板可以自行安排时间,甚至定期抽身度假;第四,由于酒吧的事情相对清晰简单,加上老板可以自行安排时间,使几个人合作经营变得更可行,一个人经营多个酒吧也成为可能。生意可以越做越大。
  这里我还想补充说一下人们对酒吧认识的几个误区。
  很多没做过酒吧的人以为酒吧的客人不固定,生意不稳定,甚至生意在下滑。实际上酒吧和便利店一样,酒吧做的也都是街坊邻居的生意,来的多是常客,客人不是说走就走,说换就换的,至于说到酒吧的生意下滑,这是个总体经济形势的问题,而不是酒吧行业的问题,便利店以及其它行业生意越来越难做也是事实;还有,很多人认为从赚钱的角度来看,酒吧比不过便利店。这其实也是个错觉,拿一个夫妻经营为主的生意和一个全部请人打理的生意作比较本身就是不对等的,便利店的很多利润出自节省人工,如果全部雇人还未必能赚得过酒吧呢!应该说酒吧、便利店各有利弊,归根结底,我们买的不是行业,还得看生意,还得看个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目标不同,选择也自然不同。
  说了一大堆,我感觉我还是没能说明白便利店和酒吧孰优孰劣,根本原因是我自己到现在也没有真正想明白。我喜欢便利店实实在在的钞票,也喜欢酒吧甩手掌柜的那份自在逍遥,喜欢便利店的身体力行简单不省脑,也喜欢在酒吧做管理见招拆招,总之,不想再踏踏实实地做店,又不敢在其它行业冒险,看来短期内我就只能这么一只脚踩两只船晃悠着吧!
  我现在的状况是一周去一次酒吧,虽说只有一次,但那一天我总是穿得人模狗样,抹得油头粉面,俨然一老板。一早儿开车到酒吧,进门先是和经理吧妹们一阵寒暄,然后走进办公室,或干脆在吧台前坐下,来一杯咖啡,或是一杯红酒,看几眼前两天的账,开几张应付款的支票,再和经理聊聊有关酒吧的情况,然后把该办的和已办的事儿记在我们几个合伙人的值班日志上,最后拿着装着钱的信封回来,一周一次,我们几个合伙人碰一下头,算一下账,分一下钱,地点吗,有时饭店、有时酒吧、有时咖啡,有时高尔夫。。。
  更多的时候我还是头不梳脸不洗,什么破穿什么,在店里订货、进货、搬货、摆货、接客。。。
精彩网站&&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拿大有哪些好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