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应用心理学考研方向的本科,想攻读其他方向的...

①101政治②201英③326基础心理学④412实验心理学与统计
面试加笔试:
笔试科目:
心理学科综合知识
欢迎计算机科学、数学、工学、管理学、医学、教育学专业的考生报考。
基础心理学参考书:《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认知心理学》王d、汪安圣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与统计参考书:《实验心理学》杨治良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
040203★☆※应用心理学
心理系导师简介 陈 立(Cheng Li) 1902年7月出生,男,博士,教授。1933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心理学博士,年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博士后研究。中国工业心理学创始人,历任老浙大教授,杭州大学校长、名誉校长,浙江大学教授。研究领域:工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主要成果: 1.工业心理学概观 2. A Factor Study of a Test Battery at Different Educational Levels,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陈立心理科学论著选》,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 4.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 5.中国人类工效学会终身成就奖。
研究方向:管理心理学
朱祖祥(Zhu Zuxiang) 日生。浙江东阳人。1952年浙江师范学院教育系毕业。现任杭州大学心理系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暨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类工效学会名誉理事长暨认知工效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应用心理学》杂志副主编等。学科领域 工程心理学、人类工效学的教学和研究 1.“飞机座舱照明工程心理学研究”,获1986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飞机座舱显示控制、照明与综合告警人机工效研究”,获1995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3. 获1993年光华科技基金奖一等奖,获多次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进步二等奖. 4. 代表性著作有《工程心理学》(获1995年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人类工效学》、《工业心理学》电话:(1(H) 王重鸣(Wang Zhongming) 1949年生,1982年获杭州大学工业心理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瑞典哥德堡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工业心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晋升教授,1990年博士生导师。1990年应聘任美国欧道明大学(Old Dominion University)组织行为学客座教授,年应聘任英国克兰菲特大学(Cranfield University)管理学院客座教授。1995年-1998年任杭州大学副校长。现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类工效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管理发展杂志》(英)和《应用心理学》杂志(中)副主编,以及《国际工商管理百科全书》(英)、《国际人事测评与选拔杂志》(英)、《组织行为与决策过程杂志》(美)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杂志》(英)编委。主要从事工业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学科领域:人力资源管理学、工业组织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研究方向: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王坚(Wang Jian) 1962年月10月出生,1984年杭州大学心理系学士,1990年杭州大学心理系博士。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列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心理系访问教授,讲授研究生必修课认知心理学。年杭州大学心理系系主任,1998年入选浙江省人才工程。学科领域:虚拟现实和智能人机交互、航空航天工程心理学、认知科学研究方向:智能及认知工程,语言认知,知觉与注意
沈模卫(Shen Mowei) 1961年生,浙江长兴人。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心理学系,获学士学位,分别于1982年和1992年获得教育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在德国基尔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85年起在杭州大学心理学系任教,1997年晋升教授,1998年列为博士生导师,同年入选浙江省人才工程。 1995年任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副主任、心理学系副系主任。现任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系主任和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负责人,兼任中国人类工效学会认知工效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和《应用心理学》杂志副主编。学科领域: 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研究方向:航空工程心理学、人与计算机智能交互、智能产品界面的设计评价、颜色知觉、语言认知电话:(0 E-mail: mwshen@emb. 葛列众(Ge Liezhong) 浙江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导,男,1956年出生。1982年本科毕业于杭州大学心理系(现浙江大学心理系),1985年于杭州大学心理系获硕士学位。1992年于杭州大学心理系获博士学位。 1992年至1993年获包氏奖学金在英国拉夫伯勒理工大学作访问学者。1985年起在杭州大学心理系工作至今。学科领域:工程心理学(人类工效学)、认知心理学研究方向:视觉显示、人机交互,双重任务操作,注意、脸部认知电话:(3(H) E-mail: glzh@mail..
卢盛忠(Lu Sheng-zhong) 1933年6月出生,1953年毕业于东北师大俄语系,1963年至1966年为杭州大学心理专业研究生,讲师,1983年为杭大心理系副教授,1988年为教授。曾任中国行为科学学会副会长,另国心理学会理事,现任浙江省行为科学学会会长,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理事。
许百华(Xu Baihua) 1948年生,1981年于原杭州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毕业。1981年至1998年在原杭州大学心理学系任教。1986年―1987 年12月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心理系学习,主要攻读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理论,同时在该系从事研究工作。1991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9月起在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学院任教。现任浙江大学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副主任、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和省部级项目4项,参加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作为主要编写人,编写国家标准和国家军用标准3项。参加编写教材和著作4部。 1994年获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学科领域:工业心理学、实验与认知心理学研究方向:工程心理学、航空人机工程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电话:(0(H) E-mail: bhxu@mail. 吴谅谅(Wu Lianglian) 1946年3月出生,浙江宁波人。197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专业毕业,同年到河北省衡水地区下属工厂工作,1978年回北京大学心理系学习进修二年,1980年进入杭州大学心理系任教,1988 年晋升为付教授,1993年晋升为教授。学科领域:管理心理学、人事心理学研究方向:人事心理学电话:(3(H)
刘爱伦(Liu Ai-Lun) 1945年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1979年调入杭州大学教育系,1980年成立心理系后一直在心理系任教。1986年在美国蒙大那大学心理系作访问学者。1995年晋升教授。学科领域:普通心理、认知心理研究方向:记忆,思维心理学电话:(4(H)
钱秀莹(Qian Xiuying) 1961年12月生,82年杭州大学心理系学士,90年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94年D95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访问学者, 98年3月―8月、2000年12月―2001年2月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美国圣露易斯华盛顿大学合作研究。97年晋升为教授,98年入选浙江省人才工程,99年起任浙江大学心理系副系主任。学科领域: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研究方向:知觉与注意、认知发展电话:(3(H) E-mail: xqian@css. 心理系导师简介(5) 马剑虹(Ma Jianhong) 1962年8月出生,教授。杭州大学心理学博士,英国伦敦TAVISTOCKW人际关系研究所及伦敦经济学院工业经济系博士后。学科领域:行为决策理论、组织心理学、工作压力与职业健康和心理计量学。研究方向:组织理论与战略决策,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压力与职业健康电话:(8(H) E-mail: jh_m@mail.
郑全全(Zheng Quanquan) 日出生。1981年杭州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同时留校任教。1984年1月晋升为讲师。1987年9月起攻读工业心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9月 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晋升为浙江大学教授。学科领域:管理决策、激励机制、社会认知、群体动力学研究方向: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电话:(1(H) E-mail: qqzheng@mail.
曹立人博士(Dr.Cao Liren),男,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82年杭州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杭州大学心理系工程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6年杭州大学心理系心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杭州大学心理系副教授,兼任浙江省心理学会秘书长。现主要从事认知心理学、认知工效学和工程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图形识别的心理学机制研究及人机界面的评估、设计较为擅长,对学校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面的研究亦有较大的兴趣。年参与航空部“七、五” 重点项目“飞机座舱照明电光显示和综合告警工效学研究”,主持其中二项实验研究,所获成果已通过部级鉴定。年以项目主持人身份独立承担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图形离散度参数对人机界面信息传递率的影响”的研究,并按期完成,取得预期的成果。以该项目主要成果为内容撰写的三篇论文荣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1997年再次以项目主持人身份申请到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图形识别中的取样策略研究”,此项研究按计划将在1999年完成,目前进展顺利,预计可按期完成。1999年还申请到一项浙江省教委科研项目“人脸图形识别中的信息提取与整合策略研究”,时间为三年,经费1.4万元。曹立人博士在校内开设“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统计学”、“劳动安全心理学”、“教育研究与实验”、“大学心理学”等课程,校外在杭州市中医院开设心理咨询专家门诊,并兼任浙江萧山市第三高级中学、黄岩高级中学、椒江实验小学、瑞安市城关中心小学等教育单位的教科研顾问,对这些单位的教科研活动进行理论和时间操作指导。
单位:理学院心理学系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咨询硕导姓名:傅根跃学术简况: 1993年底任副教授,94年任硕士导师。为本科生或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1)心理测量与测验,(2)学校心理咨询,(3)行为矫正,(4)儿童心理测验。任现职以来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科研项目共7项,已完成四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一项,弱智儿童脑功能康复研究;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一项,心理评估理论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国际合作项目一项,中加婴幼儿认知发展协作研究;浙江省教委科研项目一项,画人智力测验的标准化研究;在研项目三项:其中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二项,(1)浙江省跨世纪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基础教育中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化训练,(2)强化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对策研究;国际基金项目一项,中加儿童道德(说谎)发展的跨文化研究。 任现职以来已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已主持完成(或参与)了“画人智力测验”、“儿童智力筛查量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平定量表”等多份儿童心理测验的编制,先后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科技成果奖项。
姓名:徐琴美所在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所在研究所: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儿童学习与发展、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家庭心理学主要研究兴趣:(1)认知情感意识的关系(2)儿童内隐知识、内隐学习与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3)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干预(4)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社会因素(5)系统式家庭教育与家庭治疗目前在研课题:中学生心理健康系统干预方案研究(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任务)促进学生创造性与心理健康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省教委科研项目)小学生创造性培养研究(小学课题指导) 蒙特梭瑞教育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幼儿园课题指导)
单位:理学院心理系专业:应用心理学研究方向:工程心理学硕导姓名:张彤学术简况: 张彤,女,副教授,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工程心理学研究,个人特色研究方向是视听信号设计人机工效学。至今已完成照明、视觉、听觉和言语信号方面的30多项研究,其中多项研究通过部级鉴定,并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飞机驾驶舱照明工程心理学研究及应用,1985 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1987该项目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三); 2、飞机座舱显示控制、照明与综合告警人机工效研究,1995获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部级)(排名第五),3、飞机座舱显示/控制系统的工效学研究,1995通过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部级鉴定;4、新歼听觉告警及故障清单用语的工效学研究,1996年获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部级)(排名第二)。此外还参加了《工程心理学》(该书1995年获国家教委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张彤撰写第5、9章)、《人类工效学》(该书1998年获国家教育部人文图书二等奖,张彤撰写第12、13、16、17章)、《心理学大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心理学百科全书》(该书获华东地区1995年度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和第十届(1996年)中国图书奖,张彤为分卷主编)和《心理学大辞典》(即将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等多部著作的编写。目前正在主持省基金课题“三维虚拟听觉显示的心理基础研究”,以及正在编写《工业心理学大词典》中的“航空心理学分卷”和高等学校教材《工程心理学》。
姓名:张智君性别:男出生年月:1963年6月学位:工学博士(1994年6月)职称:副教授(1994年12月)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方向:工程心理学专业兴趣:劳动与安全心理 人与计算机交互作用 老年认知工效教学兴趣:(曾开设的课程) 劳动与安全心理学 工业工程 人与计算机交互作用 概率论 心理与教育统计 计算机导论 SPSS软件研究课题:心理负荷评估技术研究 人体测量及计算机人体动态模型研究 视觉监控作业负荷对操作可靠性的影响 航空心理学研究文章成果:国内外发表论文(包括国际会议论文)近20篇 参与编写教材3本 参与编写字典(或大百科全书)4本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科类教材奖二等奖1项(参与) 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3项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和心理研究所于1927年8月成立并归属文史科,随后于1929年4月改属理科。首届系主任为著名心理学家、生理学家汪敬熙院士。
二、研究所
1930年前后,随着汪敬熙教授的离职,心理学系并入研究院教育心理研究部,主任为许逢熙,蔡乐生、高觉敷等也曾担任主任。在此期间心理研究部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开展了儿童心理、学习心理和智力测验研究并招收心理学研究生。
三、曾在中山大学工作过的部分著名心理学家
汪敬熙:生理心理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博士)蔡乐生:比较心理学家 (待查)艾 伟:教育心理学家 (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庄泽宣:教育心理学家(待查)朱智贤:儿童心理学家(日本东京大学研究员)郭一岑:理论心理学家(德国蒂宾根大学博士)高觉敷:心理学史家和翻译家(香港大学硕士)吴江霖:社会心理学家(美国席勒克斯大学博士)阮镜清:教育心理学家 (留学日本)李伯黍:发展心理学家陈孝禅:教育心理学家
四、恢复心理学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中山大学心理学科相继并入其它学科或学校。以后,大学相关院系如哲学系、社会学系、教育学院、管理学院、商学院和医学院继续开展心理学研究并积累了相当研究成果和图书资料。日,心理学系复系,聘请社会心理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香港大学心理学系杨中芳教授为系主任。心理学系大楼为位于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区建于1927年的高礼士屋(The Coles Lodge)。
心理学系已于2001年秋季开始招收各级学生。其中,全日制本科生:应用心理学专业(2001年秋季已在全国招收60人;2002年全国招收40人);研究生:应用心理学硕士点(2002年秋季开始招收7人;2003年12人-目前报名踊跃)、社会学博士点(2002年已招收社会心理学方向博士研究生4人)。心理学系现有专职教师8名和部分兼职教师(部分教师正在招聘之中)。
五、目标及发展方向
采取“教学、研究及服务社会并重”的原则,在五年内发展成为一个与国际接轨并服务社会的全方位研究型心理学系。具体目标如下:
1)年申请到心理学本科专业(已有应用心理学专业),年申请到基础心理学硕士点/2004年申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点,2005年申请基础心理学或应用心理学博士点;
2)获得国家级(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并与国际、国内学者合作申请各类基金;
3)在国际以及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4)与国际、国内心理学界建立交流网络并参与活动;
5)利用校内人力、物力开展跨学科研究,特别是与神经科学、医学等领域的合作。
2 教研队伍
心理学系现有全职教师14名、兼职教师9名。在未来5年里,心理学系将发展以科研为本的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并培养一支富有朝气的科研和教学队伍。
心理学系将重点引进一批训练良好的新近毕业的年轻博士和几位成果杰出的中青年学者等两类人才并提供优厚待遇和科研环境(详情请见本系招聘启事)。
3 发展方向
1)认知神经科学
运用影像学和行为等手段研究人类认知的基本规律,包括注意、记忆、语言、思维和学习等。
2)应用认知心理学
运用实验及调查等手段研究网络心理(包括网络交往、网络广告、网络教学)、人机关系、语言学习、自动推理、认知障碍等。
3)文化心理学
研究中国人思维模式以及与此相关的人际交往心理、消费和广告心理等。
4)健康心理学以及心理健康
以上述三个领域的研究为基础并结合临床实践开展疾病的心理诱因和辅助治疗研究与实践。
在教学上,将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模式,部分主干课程将聘请境外教师授课以及部分本科生、研究生主干课程将用英文教材或采用全英文授课。除了心理学本身外,系里将注重对学生英语、统计学、生理学和计算机等方面的训练。
七、实验室
这是我系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珠海校区(教学实验大楼A段)心理学实验中心已投入使用。广州南校区(高礼士屋底楼)心理学实验中心建设计划即将启动。心理学实验中心包括实验心理学实验室(行为实验系统--可通过计算机自编程序进行各类反应时实验)、脑功能成像实验室、眼动仪实验室、多导生理记录系统实验室、行为实验室和儿童行为观察室。各实验室服务于各基础及应用课程教学与研究,并实行全天候开放供师生自由。
根据发展趋势,实验心理学实验室将主要承担学生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实验以及为各类行为实验研究收集数据。实验将主要通过相关计算机软件来实现。学生除了熟悉各种重要实验的原理和操作外,还要求能用心理学软件设计实验和进行数据分析。实验室已装配E-Prime和DMDX两个目前最流行的心理学实验系统和常用心理学统计软件,并且安装了北京大学开发的实验心理学系统。同时,实验室安装了网络服务器,学生和老师可以自由下载和浏览各类信息(包括学校图书馆和心理学系购买的各类心理学全文电子期刊和摘要数据库)。实验心理学实验室目前可供网络使用的计算机有23台,基本满足要求。
脑功能成像实验室、眼动仪实验室和多导生理记录系统实验室已定购128导事件相关电位(ANT 128 channel 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系统、眼动仪(eyelink II)和16导生理记录系统(BIOPAC MP150)。以上设备已于2002年底安装调试完毕。行为实验室和儿童行为观察室采用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设计,为多功能观察与辅导室(目前已经投入使用)。
此外,心理学实验中心还购买了多种心理测量工具,包括智力、人格、神经心理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心理量表。
除了本系上述设备外,还与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神经科、放射科(1999年引进Siemens 1.5T 功能磁共振仪)、耳鼻喉科(言语听觉研究)、心理科(心理健康、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与辅导)、康复科(神经心理康复)和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发展和儿童神经心理)等部门以及相关教研室建立了合作关系(部分科室已经启动合作项目),开展脑功能成像、语言学习、心理健康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八、图书资料
这是我系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一年来,本校心理学科的图书资料也得到了巨大扩充。除了大学已有的资料外,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和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分别向我校捐赠心理学中文书籍50册和英文书籍100册,杨中芳教授个人也先后捐赠上万本心理学中英文书刊。此外我系还收到其他个人捐书(名单见本系公告)多种。为了配合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和心理学科的发展,学校图书馆已陆续购置了大量心理学新书和增订了42种心理学英文杂志。更为重要的是,图书馆和心理学系相继购买了多个出版社或学会的全文电子刊物和摘要数据库,大大方便了文献检索工作。这些数据库包括:PsycINFO, psycARTICLES(含1988年之后的44种美国心理学会所属杂志全文), Academic Press(含包括"Cognitive Psychology"在内的多个心理学刊物),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ARL,包括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Blackwell(含包括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APS 所属所有刊物在内的多个心理学刊物),EBSCOHost, Kluver, Elsevier Science(含包括多个与大脑研究和与认知研究有关的心理学刊物,如Cognition, Brain and Language等), e-psyche, John Wiley, Nature(包括《Nature》及其所有子刊物)和Science 。通过这些数据库,中山大学范围内可检索的心理学或相关学科全文刊物超过300种(涵盖了所有著名心理学刊物),几个摘要数据库可检索1872年至今的主要文献摘要。此外,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和超星图书馆等网上资料库可查阅绝大多数中文心理学期刊全文。
可以说,一个真正的心理学数码图书馆正在中山大学形成。
九、部分科研项目
杨中芳参与研究的“儒家思想与现代思想在中国社会: 香港、大陆、台湾及新加坡的比较研究”(九十八万港币,香港研究拨款委员会)和主持的“本土心理研究卓越计划――有关自我研究的子课题”(总额三千万台币,台湾国家科学委员会);高定国主持的“汉字几何特征加工:行为与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人学习英语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策略的比较和发展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书法辅助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进一步研究”(阿含·桐山基金和香港大学研究基金)、“语言认知研究”(中山大学校长基金)及参与的“中国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风所导致阅读障碍的神经心理学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香港政府研究资助委员会项目);“青年心理素质教育及心理咨询和团体咨询的比较”(国家教育部九五课题);黄敏儿主持的“人格特质、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广东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人格特质对情绪调节基本过程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学习与认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以及参与的“儿童学业动机和情绪发展与脑机制的研究”(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张璐斐主持的“武警广州市支队心理健康研究”、“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十、心理学系办公和实验大楼
心理学系办公和实验大楼位于中山大学广州南校区东北区313号,原名高礼士屋 (The Coles Lodge)。高礼士屋是美国人高礼士博士(Dr. J. Ackerman Coles)捐建与岭南大学林安德博士(Dr. Andrew H. Woods) 之住宅。高礼士屋建于1927年,为纽约第五街Staughton & Staughton 建筑行设计,是一幢融合西方与东方建筑艺术特点的建筑物(绿色琉璃瓦加壁炉、红砖和西式门窗,俗称“小红楼”),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建筑。2001年6月学校决定高礼士屋为心理学系办公实验大楼,实用面积约600平方米。高礼士屋建成已近80年,局部存在损坏和改装现象。心理学系在学校和其它基金会的支持下力图使高礼士屋恢复原貌,目前已修复完毕。
  2004年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硕士点招生情况
一、2004年,我系新通过的基础心理学硕士点将招收7人,考试科目同应用心理学专业。
研究方向有:社会心理学情绪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儿童发展与学习
指导教师为:
杨中芳陈楚侨高定国黄敏儿饶恒毅丁玉珑周 晖
二、2004年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专业拟招生14人。
2004年应用心理学专业共有8位研究生导师招生(各导师介绍可浏览心理学系网页):
杨中芳陈楚侨高定国黄敏儿丁玉珑饶恒毅周 晖鞠实儿
心理学系欢迎跨专业本科毕业生报考。
三、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均为理科专业,按理科招生、培养,毕业授予理学学位。报考时不分方向和导师,录取后第一学期确定指导教师。至此,加上已经公布的应用心理学招生计划(见研究生院及本系相关网页),2004年心理学计划招收研究生21人。
考试科目以及参考书同2003年(参见心理学系招生网页相关内容)『见下面的补充材料』。
心理学系欢迎心理学各专业及其它跨专业学生报考。
(补充材料) 2003年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招生考试要求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专业2003年将招收硕士研究生12人,包括7个方向;博士研究生1-2名(社会学博士点社会心理学方向,指导教师:杨中芳教授)。硕士研究生录取时将根据成绩排定而不考虑选考方向。入学后第一年将侧重基础训练,不分研究方向和指导教师。考生报考时不必要填报指导教师,也没有必要担心哪位老师会招几个以及没有必要与指导教师联系,因为录取时我们只看最后的结果(初试过线者可参加复试)。最终的录取以复试结果为准,也就是说,初试过关者具有同等机会。
请各位考生注意,2003年研究生考试与2002年相比有较大变化。一是考试科目数和积分方式有变(详情见后)。二是参考书目也有了些变化。每一科目提供两本参考书供考生选择。考生可任选其中一本复习(其中“心理学研究方法”只提供了一套书)。如果有的考生发现某两本书中对同一内容表述不一致的情况,考生可在答题时注明选择了哪一本书的观点(指同时用两本书来复习的考生)。选考“高等数学(C)”的同学请参考研究生院的相关要求和参考书。考试将分成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三是所有初试通过的考生均需参加包含笔试的复试。
**欢迎各级毕业生报考心理学系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考试要求(初试)
1、英语 2、政治(理) 3、普通心理学 (150分)
参考书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或者2)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心理学研究方法(150分:其中心理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占80分,心理统计占70分)或 高等数学(C)(150分,由中山大学数学系命题,具体要求请参阅研究生院相关招生网页)。
参考书目:
1)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请参考第1至第5章内容;其它部分内容可作心理实验设计例题使用和帮助理解变量控制等问题。虽然阅读第5章以后的章节有助于理解某些问题,但并不会针对感觉、知觉等具体内容进行考试);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王孝玲,《教育统计学》(修订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或者张厚粲,《心理与教育统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硕士研究生考试要求(复试)
英语复试:英语复试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我介绍3-5分钟;二是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回答一个问题,内容包括为什么选择心理学或对某一现象的心理学解释等;三是用30分钟-1小时的时间翻译一段300-500字的心理学英文文章(考生可从几篇文章中挑选一篇)。
专业复试:要求考生用一小时的时间对提供的一篇心理学论文进行评价(考生可从给出的文章中挑选一篇,同时会提供评价的大致要求或给出一些提示性问题)。
注:复试的最终形式可能根据研究生院的要求而作某些调整。如有变动,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通知,但原则是复试不能是初试的简单重复,因此不会再侧重考生对概念或某一理论的掌握。
中国人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
系主任, 主管策划统筹、建立新规章制度、工作分配、对外对上沟通宣传、珠海校区总监;心理服务中心主任
神经心理学、临床心理学
心理统计与测量、网络心理学
网站建设、网络管理、网络教学;心理服务中心: 洽谈主任
工程心理学,人-机交互作用,互联网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市场营销与消费心理学。
师生沟通、学生事故处理、导师制及师生面对面时间表的制定及监督以及学生课程及教学评估
视知觉研究;知觉学习、记忆和注意的脑功能成像研究;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功能磁共振技术
知觉、记忆和学习的认知和脑功能成像研究;认知与行为障碍研究;语言学习
副系主任, 主管学术相关事宜、每周论坛策划、招聘、实验室主任 (暂时)、研究基金申请和对外学术交流
抑郁症研究;事件相关电位;临床心理量表编制
心理测验;心理服务中心: 测评主任
情绪和情绪调节基本过程及其与认知过程、人格、身心关系
教学课程设计、教学安排、收集教学大纲
知识表征与推理;心智模型与智能模拟
无意识认知;阅读研究;视知觉
图书资料建设及管理
注意、知觉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实验室管理
人际关系、信任研究
儿童认知发展、儿童学习兴趣
招生咨询、出题、面试和录取安排
人类认知、中文语言加工、双语研究、语言心理学、人因研究
注意、知觉、记忆的大脑机制研究;脑成像研究;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成就取向的跨文化差异、语言发展的比较研究、特殊儿童研究
视知觉、目标识别、感觉记忆与工作记忆、语言认知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认知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
工程心理学、人因研究、工业/组织心理学
脑损伤病人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脑成像研究;儿童阅读困难的特性及其脑机制;言语产生过程及其神经机制;视觉词汇加工;听觉词汇加工
知觉与记忆研究、意识问题、元分析、显著性检验
系办公室老师
珠海校区辅导员
系主任杨中芳致考生的公开信(一)
感谢你们来浏览我系的网站, 以及关注我们的招生信息。如果你们欲加入我系硕士研究生的行列, 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很欢迎你们来报考。不过, 我系有关报考研究生的一些政策与规程, 与你们的一般认识可能有些不同, 故此我想在这里给大家说明一下。
首先, 我系招生的基本政策是严格遵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务必给每一个本科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相同的深造机会, 尽量避免渗入人为因素。为此, 我们希望务必做到让每一位考生都能在公开的渠道得到同样的、有关报考的全部信息。办法有二: (1) 通过我们的网站, 除了提供有关报考的一般及最新信息之外, 考生还可以浏览本系教师的个人网页, 内中包括他们的学术专长、研究兴趣、及最新的著作。 这样, 你们可以对他们的工作有较深入的认识, 来帮助你们选择自己报考的方向; (2) 我系特请一位老师专门为考生回答有关报考的各项问题。 所以凡是有这类问题, 请你们务必与这位招生联络人联系, 而不要去信给其它老师。 因为其结果是一样的: 各位老师都会将信转交给这位联络人, 由他或她统一答复。今年我系的招生联络人是周晖老师, 她的邮址是:edszh@ 。
目前国内各高校在招生时, 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那就是, 考生有向自己心仪的导师建立私人关系的习惯。于是, 每一年从四月开始, 我系老师陆续收到许多同学的来信, 试图建立联系, 以为因此可以有较高的机会被录取。其实这个想法是不正确的, 至少在我系是不正确的。
我系的招生考试由一「学术委员会」负责各项出题、阅及口试的统筹工作。第一回合的考试, 不分二级学科专业方向, 完全以笔试成绩决定复试名单。复试分为两个部分: (1) 二级学科笔试; (2) 专业英语及二级学科口试。由「学术委员会」招集一个或多个招生考试小组, 包括所有当年招生的硕士导师, 进行出题、阅及口试。考生口试成绩为各考试委员评分之平均数, 因此个别老师的喜好将不会占太多的份量。
在这整个的考试过程中, 我们希望将「私人关系」的因素减至最低, 旨在给予没有关系可拉及不会拉关系的考生同等的机会。所以, 我们希望有兴趣报考我系的同学能根据我们网页上的信息, 好好安心准备考试, 不必咽奔湓谟敫霰鹄鲜⒐叵瞪稀S绕涫窃诳际郧昂竺舾惺逼, 打电话、电邮及拜访个别老师, 有「企图影响考试程序」之嫌, 可能会带来反效果。
为明确这是我系的招生政策, 各位可参阅我给我系教师及研究生的一封公开信, 内中要求大家遵循一定的规范, 来配合我们的招生政策。在这里, 我也恳请各位欲考本系的考生, 与我们合作, 让我们的招生工作能更规范化。
当然, 我们是一个新成立不久的学系, 招生的规程不一定是最完善的。所以我们也欢迎各位在留言版上给我们提意见及建议, 以便我们可以把这一工作做得更好。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系的兴趣, 并热烈欢迎你们来报考。
系主任杨中芳 上 日
 杨中芳写给本系老师和考生的公开信(二)
敬告各位老师及在学研究生:
每年我们都收到许多的学生来信询问考研的事情。由于许多学生还是延续了旧有的习惯, 以为要与其心仪的老师联络及建立私人关系, 才比较有机会出线, 我们硕/博导师个别都经年收到学生来探试的信件或电邮。更有甚者, 打电话到老师家中去强迫建立关系, 或通过各种渠道来给老师施加人情压力。
有鉴于此, 为了对其它没有关系可拉, 或没有拉关系能力的考生公平起见, 我建议我们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来改变这类旧习, 并杜绝不正之风:
1. 系中硕/博士生的培养计划及早在网上公布; 2. 所有硕博导将自己的个人资料及研究兴趣, 甚至论文放在系网站上, 提供学生自由浏览, 以供考生作选校选系及选方向之参考; 3. 考研的各项考试事宜由本系「学术委员会」统一承担, 整个考研程序及进程要在网上公布, 务必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请其他老师合作, 尽量「靠边站」, 不要干预或试图影响这一委员会的运作; 4. 凡收到考生来函讯问考研事宜, 全部转给招生联络人(现为周晖), 由他或她统一回信; 5. 统一笔试的试题, 因现己将二级专科考试取消, 所以由学术委员会, 委派老师出题及阅卷; 6. 考试前, 尽量不要接听考生的电话, 告诉他们在敏感时期, 最好避免给人「企图探取试题消息」的印象; 7. 统一笔试录取标准及名单将在网上公布, 并由招生联络人统一回答相关问题, 其它老师请将所有讯问, 转交给他或她来回答; 8. 复试安排也由学术委员会统一处理, 事前召集当年招生的硕导, 一起为笔试及口试部分出题, 以及安排各考试的时间及地点, 并在网上公布, 以及通知系办公室人员; 9. 学生到达学校后的一切询问, 由此系办公室人员问答或公布于系公布栏; 10. 口试前, 请婉拒接听电话或在电邮中与考生讨论与课程及研究相关的信息, 告诉他们在此敏感时期讨论, 有「企图影响老师面谈印象」之嫌, 只会对其后的口试造成负面作用; 11. 如有与自己关系较密切的考生进入复试, 参与复试的老师应及早声明, 并尽量避嫌, 例如, 不参与笔试阅及口试评审工作; 12. 如有送礼、送钱等现象, 应该立刻举报, 不然将以同意受贿定罪。
请系中老师及在学研究生务必合作, 严守以上规则, 不要把同事或老师们的电话号码, 以及任何所谓的「小道消息」, 告诉相熟的考生, 以免对整个招生程序造成干扰。谢谢大家!
中科院心理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现有职工总数143人。它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心理学研究机构,是中国心理学会的挂靠单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设有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心理所侧重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事心理过程、规律、生理机制和有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应用问题的研究。 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基地,心理所具有优良的科学传统和学术氛围,拥有良好的实验设备和信息技术支撑系统。心理所的图书馆是全国心理学文献中心,资料齐全,馆藏丰富。国内心理学最权威的学术刊物《心理学报》由心理所和中国心理学会联合主办。 2002年6月心理所正式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今后心理所将紧密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适时地调整原有的学科布局,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争取成为国际著名的研究所。 管理机构设置 综合办公室 (010) 科研业务处 (010) 人事教育处 (010) 研究生部 (010)
科研机构设置   心理健康与创新能力研究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主要从事与人口素质和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以毕生发展和生物-心理-社会的系统论观点为指导,探讨维护心理健康的脑机制和创造力发展规律,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基础、评价系统和训练方法。
  认知与复杂信息环境研究实验室
  该实验室主要从事人、组织与信息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认知心理学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采用与信息科学、神经科学交叉的实验手段,探讨复杂信息环境中意识、思维和语言等的认知过程及其规律,为高新技术和信息系统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该实验室下面新增设一个汉语认知与信息处理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将与美国Rutgers大学心理系共建。自然语言处理是信息处理系统的关键技术,也是心理科学的前沿问题。美国Rutgers大学心理系在可以用作认知加工模型的句法分析的理论和算法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比传统的句法分析在时间和空间的花费上降低了一个数量级,推动了以句子处理技术为核心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心理所在自然汉语理解的人工智能研究方面有深厚的积累,与国外先进力量的结合,将会在中文信息处理系统上取得重大进展,实现高度智能化的信息处理。 该实验室将研究语言的心理表征和认知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认知心理学研究概念的形成、学习和分类,以及在大概念样本中进行全面、系统的语义网络研究提供基础;从概念的角度研究语言,把对语言的心理学研究推进一个新阶段;开发中文信息处理系统,实现高度智能化的人工智能信息处理。
社会经济与心理行为研究中心
  该中心主要从事与国家需求紧密相关的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经济转型期出现的心理学问题的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用行为科学和心理科学特有的研究方法,探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个体与组织的行为适应的重大理论前沿问题,同时为政府、企业在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行为问题提供咨询和建议。
技术支撑机构
  心理学公用实验室
  为了实现资源优化,合理配置,将原来分散在各个课题组的大型仪器和可以公用的设备仪器集中起来,组成心理学公用实验室,作为全所实验研究的技术平台。这些实验室包括:行为观察室、电生理(ERP)实验室、脑功能成像(fMRI)实验室、行为药理实验室、行为生化实验室等。
  中国心理科学信息中心
  该中心包括管理信息系统(MIS)、图书情报信息系统(心理研究所图书馆和联网的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主要资料数据库和神经科学、行为科学、认知科学三大学科研究数据库),以及国际心理学网络会议交流系统。该中心将建设成为亚洲最大的心理科学信息中心,为国内外心理学界的科研工作提供信息平台。 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往届本科毕业生并获得学士学位;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且已修完本科全部课程(同等学历考生不允许跨学科报考,且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并有相当于本科毕业论文水平的文章发表。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年龄不超过40周岁(日以后出生) 。 我所接受推荐免试生。有意到我所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各高校优秀应届本科生可及早与拟报考的导师联系。 三、报名和初试地点、时间
外埠考生可在当地高校招生办公室确定的报名点报名,北京地区考生到中科院研究生院研招办报名(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0 号中科院青年公寓园区6号楼2层[中科院软件园区北边],联系电话:)。在外地报名的考生在当地报名点指定的考点考试,在北京报名的考生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考试。报名和考试时间与全国报考硕士学位研究生报名和考试时间相同。报名和考试的相关规定可登录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主页(http://www.)或当地教育部门的网页查看。
四、其他注意事项
1、请保证“联系方式”长期有效并能及时找到本人。 2、更多信息可到http://www.上查看。
联系人:杨光炬、徐跃玲 电话:010-   传 真:010- 地址:北京德胜门外北沙滩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101 E-mail:yanjsb@
 一、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font color=#201基础心理学
<font color=#
<font color=#言语认知
<font color=#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80普通心理学 ④480实验心理学
<font color=#认知心理学
<font color=#
<font color=# 空间认知与虚拟现实
<font color=#
<font color=#记忆、应激及药物成瘾
<font color=#
<font color=#脑与心理健康
<font color=#
<font color=#记忆与思维
<font color=#
<font color=#心理神经免疫学
<font color=#
<font color=#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font color=#
<font color=#儿童人格心理学
<font color=#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80普通心理学 ④480实验心理学
<font color=#文化心理学
<font color=#
<font color=#儿童社会性发展
<font color=#
<font color=#儿童认知发展与适应行为
<font color=#
<font color=#人格心理学与心理测量学
<font color=#
<font color=#创造力发展与促进
<font color=#
<font color=#203应用心理学
<font color=#
<font color=#工程心理学
<font color=#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80普通心理学 ④480实验心理学
<font color=#人力资源管理
<font color=#
<font color=#工业与组织心理
<font color=#
<font color=#广告与消费心理
<font color=#认知神经科学
<font color=#
普通心理学
<font color=#)普通心理学, 孟昭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普通心理学(修订本),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认知心理学, 王d、汪安圣, 北京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
<font color=#)实验心理学, 朱滢, 北京大学出版社 (2)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怎样得到招生简章? 邮寄的招生简章与网上的内容一致,而网上的招生简章更新更全,因此可从网上直接下载。如需邮寄,请把你的邮编、详细地址告诉我们,我们免费寄给你。
2、心理所有专业课辅导班吗? 没有。
3、专业课考研参考书哪里买? 各大新华书店都有卖的。
4、如何了解导师情况? 我所网上有导师的介绍,可以上网去找,对哪个导师感兴趣,还可以通过E-Mail直接与他们联系。
5、光看指定的书就够了吗? 我们只能说以参考书为准,基本内容不超出参考书,但还有一部分作为提高分,是要靠学生平时积累,考生掌握的心理学知识越多就越有竞争力。
6、跨专业考不用加试吧? 不用,只要有学士学位。
7、一般参考书都有二本,应以那一本为主? 没有主次,二本都要看。
8、如何购买专业试卷? 我所只提供往年一年试题,请到心理所研究生部购买,不办理邮购。
9、贵所有学术期刊吗? 有《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进展》,具体介绍见我所网页。
10、考生的报名和考试地点及报名时需携带哪些材料? 外埠考生可在当地高校招生办公室确定的报名点报名,北京地区考生到中科院研究生院研招办报名(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0 号中科院青年公寓园区6号楼2层[中科院软件园区北边],联系电话:)。在外地报名的考生在当地报名点指定的考点考试,在北京报名的考生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考试。报名和考试时间与全国报考硕士学位研究生报名和考试时间相同。报名和考试的相关规定可登录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主页(http://www.)或当地教育部门的网页查看。
11、我的户口在外地,可以在北京报名吗? 可以。
12、现在不是规定报名时不用单位的介绍信了吗? 因为有的单位与考生签订了劳动合同,在合同期间是不放人的,如果这样的考生一旦被我们录取,那是没有办法调到档案的。原来是往届生先到单位开介绍信,然后到报名点报名,拿到报名表后再去单位盖章,现在报名点不再要求往届生出示单位介绍信,但拿到报名表后还是要去单位签署领导意见和人事部门盖章。
13、报名时间、考试时间、复试时间、调档时间、录取时间? 一般情况下,全国统考的报名日期为11月中旬、考试时间为第二年1月下旬、复试时间为4月中旬、5月中旬调档, 6月中旬对调到档案的考生发录取通知书, 9月初报到开学。
14、往年有没有一般院校的考生考取贵所的? 有。2003年一般院校的考生报考率为50%以上,录取考生中一般院校的学生占40%左右。
15、在职人员报考的要求? ①需有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②单位介绍信。
16、报名时需要确定研究方向吗? 需要。
17、怎样邮寄硕士生报名资料? 凡报考中科院心理所的考生,报名资料统一寄到: 邮 编:100101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4号 单 位:中科院心理所 收件人:研究生部。
18、报名资料有哪些? ①&#8220;报考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8221;1份,须有学校教务处(或学生处)或在职单位人事部门盖章。 ②&#8220;报考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准考证&#8221;1份 ③&#年硕士研究生报名情况登记卡&#8221;1份 ④&#8220;XXX大学学生历年学业成绩表&#8221;1份,须有学校教务处(或学生处)或在职单位人事部门盖章。 ⑤信封3个(用于给考生寄准考证、复试通知、录取通知等),写好你的邮编、地址,寄出人信息请填:&#8220;北京1603信箱中科院心理所研究生部(公函)21;,每个信封贴上2.8元邮票。
19、大学生成绩单、研究生登记表由学校给? 大学生成绩单由学校出并盖章,考生报名情况登记卡、研究生登记表由报名点给你。
20、填写报名卡片时,如何填写&#8220;报考院系代码&#8221;? 不填。
21、贵所是否接受非应届非在职人员报考? 接受。 在录取中与应届、历届在职考生要求是否相同? 相同。 报名时可否由(人事档案代理)当地人才交流中心出具介绍信(证明)? 可以。 还有其他要求吗? 需有学历、学位证书。
22、在职人员单位不允许报考怎么办? 报名时因需要档案所在部门介绍信,所以若单位不同意,可以申请辞职,这样档案就转到人才交流中心,由该中心出示证明就可以了。
23、邮寄登记表、准考证、复试通知等是否用挂号信? 都是用挂号信邮寄,一般在12月中旬把准考证邮回,如果你考完试就回家了,应把家里的地址写在信封上,详细地址、邮编都要写清楚,因为复试分数线确定下来后,时间很紧,所以一定把电话号码写清楚。
24、第二志愿何时有效? 当已经上国家录取分数线,但又未入我所的复试分数线时,考生本人就应该马上联系第二志愿学校;经我所复试没有被录取的,可以由考生自己联系第二志愿学校,我所将协助办理相关手续。
25、我的第二志愿填的是贵所,第一志愿未被录取时能否调剂? 我所的生源和考生质量都很好,一般不接收第二志愿的考生。
26、历年试卷上有参考书上没有的试题,是不是出得太偏了? 参考书只是主要的参考标准,有些东西还得靠自己平时积累。
27、英语、政治试题能否买到? 使用全国统考试卷,可以到网上或书店购买。
28、答题时写在试卷封面上,这可以吗? 不可以,试卷封面是用来编写密号的,老师批卷时是看不到的,试卷上答案写不下,可以向考场老师索要空白答题纸,或写在试卷反面(前面要注明)。
29、考试科目选择时的&#8220;或&#8221;是什么意思? 科目选择时的&#8220;或&#8221;是指根据你的长处从二门考试科目中任选一门。
30、专业课试题的命题是哪个单位? 中科院心理所。
31、什么时候通知考试成绩? 全国份数公布后,考生可电话查分(如果与书面通知不符,以书面通知为准),同时还会给考生邮寄一份成绩单。
32、什么时候发复试通知? 要等国家初试分数线下来,我们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的考试情况再确定一个复试分数线,确定后马上通知考生,如果时间很紧就采用电话通知,一般在4月上旬。
33、复试需带哪些证件? 身份证、准考证、学生证(或工作证)以及系或单位介绍信(在职考生)。
34、复试有些什么内容,如何准备? 复试主要看你的平时积累,很难准备。
35、复试时是否考虑初试总分的排名? 国家分数线下后,由各所根据自己当年的招生计划和考生考试情况再确定一个复试分数线,最后根据复试成绩差额录取,初试总分排名与是否录取没有直接关系。
36、复试前是否需要与导师联系? 不需要联系导师
37、非重点院校考生,如果考分上线,是否会因歧视而不被录取? 不存在歧视的问题,我们每年有半数学生来自非重点学校。
38、复试是用电话还是用邮件通知? 有时间的话用邮件通知,但如果国家分数线下来,再确定复试分数线,剩下的复试时间不多,就采用电话联系方式。
39、体检不合格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 完全按照国家教委规定的高校学生体检标准及我所工作性质。
40、假如被录取,却因种种原因不能当年入学,是否保留一年学籍? 普通高校有保留一年学籍的规定,中科院系统没有。
41、介绍一下心理所研究生毕业后的去向? 一部分留所,一部分到高校,一部分到公司,一部分出国。留所和到高校工作的比较多一点。
42、研究生期间可获哪些奖学金? 在学期间,工作努力、成绩突出者,可申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奖学金、地奥奖学金和宝洁奖学金等冠名奖学金及其它机构设立的奖学金。有些奖学金的奖励额度挺高的,如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奖学金一旦申请上了,每月奖励900元,一年有效。
43、非应届考生的工龄如何计算? 读硕士生期间不算工龄,博士生期间可以算工龄而且叠加以前的工龄。
44、养老保险(外地)能否继续缴纳? 读书期间养老保险封存,不再缴纳,分配以后再开始启动。
45、如果不想把户口迁到北京,而只调动档案,可以么? 不可以。
46、请问可以提前拿到学位? 如果提前达到毕业和授予学位要求,可以提前拿到学位。大部分学生都按时毕业,只有少数学生能提前毕业,毕竟要完成毕业和拿学位所要求的学分及论文答辩所达到的要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47、研究生待遇如何? 硕士生的助学金600元/月,博士生800元/月。 为了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来我所攻读研究生,中科院设立了优秀考生奖,资助重点高校优秀考生。
48、硕士入学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含认知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含心理统计),能否明确普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科目各自所占的比重? 博士入学考试科目&#8220;心理学综合&#8221;是否包括三门: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能否明确各自所占的比重? 各科相互间有交叉,只能大体上确定普通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与心理统计的比例为2:1,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统计的比例为4:3:3。心理学综合是包括三门。
49、工作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
以上考研问答仅供参考,根据最新政策和实际情况将作变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生部
联系人:杨光炬、徐跃玲 电话:010-   传 真:010- 地址:北京德胜门外北沙滩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101 E-mail:yanjsb@   
华中师范大学
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研究方法》调整要点!
各位考生:为了适应我系心理学研究生培养的需要,根据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的要求,将原来的普通心理学课程和实验心理学课程合成一门课程,分数各半。而将实验心理学扩展成心理学研究方法,从名称到内容都有一些变化。主要变化是:从过去只是重视实验方法,到同时重视多种方法;从内容上看,在保留实验法的同时,增加了测验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内容。而对统计方法要求基本保持不变,即不专门涉及统计学的知识,但可能会在方法中运用简单的统计;考试的形式也基本不变;最后,由于考试的分值减少(由100分减少为75分左右),题目量可能相应地减少。考试内容的改革,涉及到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的变化,本系希望培养基础扎实,能熟练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解决心理学问题的研究人才,而方法没有绝对的优劣,只有扬长避短,方能更好地解决问题。预祝各位考试成功!
心理学系硕士点导师分工及考试科目调整情况!(2004)
一、基础心理学硕士点  
导师组组长:郭永玉
导师:郭永玉、龙立荣、佐斌、许峰、马红宇
二、基础心理学专业考试科目及参考书
1、基础心理学:含普通心理学(75分)和心理学研究方法(75分);
2、人格和社会心理学:
3、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
含社会心理学(75分)和人格心理学(75分)
4、参考书: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J.M.Burger著,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点
导师组组长:江光荣
导师:刘华山、周宗奎、江光荣、张爱卿、郑晓边
四、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考试科目及参考书:
1、基础心理学:含普通心理学(75分)和心理学研究方法(75分)
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含发展心理学(75分)和教育心理学(75分)
3、参考书: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周宗奎:现代发展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修订版),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心理学综合考试
2、面试:专业外语,计算机及网络基础,专业知识和能力。
六、补充说明
本系两硕士学位点的培养方案有所调整。调整后的研究方向名称如下:
基础心理学专业:
(1)心理学的理论与历史研究方向;
(2)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方向;
(3)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
(1)学习心理与教学研究方向;
(2)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研究方向;
(3)心理辅导与治疗研究方向;
(4)认知发展
实验心理学包含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了。
请大家继续欣赏更多的各高校心理学专业介绍:
各高校心理学专业介绍 应用心理学专业介绍,心理学专业介绍,347心理学专业综合相关推荐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学考研方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