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细绳一端固定在C点,彼岸 星空的另一端端穿过两...

【答案】分析:安装器材时重物应紧靠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根据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C点的速度,从而求出动能的增加量.解答:解:①A、把纸带一端固定在重锤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手提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B、先接通电源,然后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②起始点O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p=mg(s+s1).C点的速度,则动能的增加量=.故答案为:(1)①A.打点计时器,B.接通电源,然后松开纸带②mg(s+s1),.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实验的原理,以及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物理
如图1是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①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A.把纸带一端固定在重锤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手提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B.接通电源,然后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纸带上被打下一系列小点.②挑选符合要求的纸带,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5个点A、B、C、D、E,测出A、C、E三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数据如图2,使用的交流电周期为&T,则:起始点O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质量为m)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mg(s0+s1),动能的增加量△EK=1+s2)232T2.重力加速度为g.
科目:高中物理
如图1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小圆柱由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住,轻绳另一端固定.将轻绳拉至水平后由静止释放.在最低点附近放置一组光电门,测出小圆柱运动到最低点的挡光时间△t,再用游标卡尺测出小圆柱的直径d,如图2,重力加速度为g.则(1)小圆柱的直径d=cm:(2)测出悬点到圆柱重心的距离为l,若等式gl=成立,说明小圆柱下摆过程机械能守恒.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安庆二模)Ⅰ.如图1是“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纸带上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是0.23m/s,如果小车系在纸带的F端,那么小车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填“匀加速”或“匀减速”).Ⅱ.&某同学用如图2所示电路测量一毫安表的内阻,现提供器材如下:a.待测毫安表(量程为3mA,内阻约300Ω)b.电源(电动势约3V,内阻不计)c.定值电阻R0(作保护电阻用,阻值有400Ω、800Ω、2000Ω三个电阻备选)d.电阻箱Re.开关S,导线若干(1)为了保护整个电路,定值电阻R0应选800Ω阻值的电阻;(2)该同学先把电阻箱调到最大值,闭合开关S,接着调节电阻箱使其阻值为R1时,毫安表的指针指在满刻度的三分之一处,再调节电阻箱使其阻值为R2时,毫安表的指针指在满刻度的三分之二处,则毫安表的内阻RA=RA=R1-2R2-R0(用R0、R1、R2表示).Ⅲ.&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平抛运动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斜面,让钢球从斜面上滚下,滚过桌面后钢球便做平抛运动.在钢球抛出后经过的地方,水平放置一块木板(还有一个用来调节木板高度的支架,图中未画)木板上放一张白纸,白纸上有复写纸,这样便能记录钢球在白纸上的落点,桌子边缘钢球经过的地方挂一条铅垂线.(1)要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2)利用本实验装置进行的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A.每次实验过程中,钢球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B.实验装置中的斜面必须是光滑的C.若已知钢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可以探究钢球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D.若已知钢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探究钢球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年安徽省安庆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Ⅰ.如图1是“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纸带上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是______m/s,如果小车系在纸带的F端,那么小车将做______直线运动(填“匀加速”或“匀减速”).Ⅱ.&某同学用如图2所示电路测量一毫安表的内阻,现提供器材如下:a.待测毫安表(量程为3mA,内阻约300Ω)b.电源(电动势约3V,内阻不计)c.定值电阻R(作保护电阻用,阻值有400Ω、800Ω、2000Ω三个电阻备选)d.电阻箱Re.开关S,导线若干(1)为了保护整个电路,定值电阻R应选______Ω阻值的电阻;(2)该同学先把电阻箱调到最大值,闭合开关S,接着调节电阻箱使其阻值为R1时,毫安表的指针指在满刻度的三分之一处,再调节电阻箱使其阻值为R2时,毫安表的指针指在满刻度的三分之二处,则毫安表的内阻RA=______(用R、R1、R2表示).Ⅲ.&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平抛运动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斜面,让钢球从斜面上滚下,滚过桌面后钢球便做平抛运动.在钢球抛出后经过的地方,水平放置一块木板(还有一个用来调节木板高度的支架,图中未画)木板上放一张白纸,白纸上有复写纸,这样便能记录钢球在白纸上的落点,桌子边缘钢球经过的地方挂一条铅垂线.(1)要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2)利用本实验装置进行的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每次实验过程中,钢球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B.实验装置中的斜面必须是光滑的C.若已知钢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可以探究钢球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D.若已知钢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探究钢球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识点梳理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相似的试题还有:
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可以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我们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米尺、游标卡尺、纸带、复写纸来完成下述实验:(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A、B、C、D…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①如图甲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然后固定在圆盘的侧面,当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②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匀加速转动;③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进行测量.(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圆盘的半径如图乙所示,圆盘的半径r为_____cm;(2)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下空同)(3)由图丙可知,打下计数点D时,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_____rad/s.
(1)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②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1中读出A、B两点间距s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2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2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A、图乙中的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B、图乙中的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C、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D、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对实验结果有影响(3)如图3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1)写出图线代表的函数_____(x用m作单位);?(2)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N/m?;?
(1)已知打点计时器接的交流电源频率是f,用它记录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位移,打出的一条纸带和已选好的计数点0、1、2、3、4、5、6如图1所示(已知相邻两计数点中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某同学测量出1与2两点间的距离为S12,5与6两点间的距离为S56,由此可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2)图2为某次实验中用游标卡尺测量硬塑环外径(甲图)与内径(乙图)的图示,由图可知该硬塑环的外径为()cm,内径为()cm,平均厚度为()cm.(3)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将压缩空气通过导轨的众多小孔高速喷出,在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薄薄一层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由于气垫的摩擦力极小,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很好地近似为没有摩擦的运动.我们可以用固定在气垫导轨上的光电门A、B和光电计时装置,以及带有I形挡光条的滑块C、D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已知I形挡光条的持续挡光宽度为L,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a.调节气垫导轨底座螺母,观察导轨上的气泡仪,使导轨成水平状态;b.在滑块C、D间放入一个轻质弹簧,用一条橡皮筋捆绑箍住三者成一水平整体,静置于导轨中部;c.将光电门尽量靠近滑块C、D两端;d.烧断捆绑的橡皮筋,使滑块C、D在弹簧作用下分离,分别通过光电门A、B;e.由光电计时器记录滑块C第一次通过光电门A时I形挡光条持续挡光的时间tC,以及滑块D第一次通过光电门B时I形挡光条持续挡光的时间tD.①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②根据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及已知量,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上式中算得的C、D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③利用上述实验数据能否测出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如能,请写出计算表达式().> 【答案带解析】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
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T和斜面的支持力为FN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
A.T=m(gsinθ+ acosθ),FN=m(gcosθ- asinθ)
B.T=m(gsinθ+ acosθ),FN=m(gsinθ- acosθ)
C.T=m(acosθ- gsinθ),FN=m(gcosθ+ asinθ)
D.T=m(asinθ- gcosθ),FN=m(gsinθ+ acosθ)
【解析】对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析】
水平方向:Tcosθ-FNsinθ=ma;竖直方向:Tsinθ+FNcosθ=mg。
联立两式,解得:T=m(gsinθ+ acosθ),FN=m(gcosθ- asinθ),故A正确。
【方法技巧】本题可以令a=0(特殊值代入法),利用小球的平衡条件可得T=mgsinθ,FN= mgcosθ,经检验只有...
考点分析:
考点1:力的分解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
&& 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
考点2:牛顿第二定律F=ma
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研究惯性系中运动与力的关系,不能用于非惯性系;
(2)只适用于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微观粒子高速运动问题.
瞬时加速度的问题分析
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明确该时刻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此类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种模型:
相关试题推荐
如下图所示,竖直平面(纸面)内有直角坐标系xOy,x轴沿水平方向。在x≤O的区域内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的匀强磁场。在第二象限紧贴y轴固定放置长为l、表面粗糙的不带电绝缘平板,平板平行于x轴且与x轴相距h。在第一象限内的某区域存在方向相互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和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一质量为m、不带电的小球Q从平板下侧A点沿x轴正向抛出;另一质量也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P从A点紧贴平板沿x轴正向运动,变为匀速运动后从y轴上的D点进入电磁场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经圆周离开电磁场区域,沿y轴负方向运动,然后从x轴上的K点进入第四象限。小球P、Q相遇在第四象限的某一点,且竖直方向速度相同。设运动过程中小球P电量不变,小球P和Q始终在纸面内运动且均看作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并判断P球所带电荷的正负;
(2)小球Q的抛出速度v0的取值范围;
(3)B1是B2的多少倍?
在如下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物体A和带正电的物体B用跨过定滑轮的绝缘轻绳连接,分别静止于倾角θ
=37°的光滑斜面上的M点和粗糙绝缘水平面上,轻绳与对应平面平行。劲度系数K=5N/m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0点,一端用另一轻绳穿过固定的光滑小环D与A相连,弹簧处于原长,轻绳恰好拉直,DM垂直于斜面。水平面处于场强E=5×104N/C、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A
=&0.& 1kg和mB
=&0.& 2kg,B所带电荷量q=&+4& ×l0-6C。设两物体均视为质点,不计滑轮质量和摩擦,绳不可伸长,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B电量不变。取g= l0m/s2,sin37°=0.6,cos37°=0.8。
(1)求B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2)现对A施加沿斜面向下的拉力F,使A以加速度a=&0.& 6m/s2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从M到N的过程中,B的电势能增加了△Ep=0.06J。已知DN沿竖直方向,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求A到达N点时拉力F的瞬时功率。
近来,我国多个城市开始重点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每年全国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上万起,死亡上千人。只有科学设置交通管制,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行人的生命安全。
如下图2所示,停车线AB与前方斑马线边界CD间的距离为23m。质量8t、车长7m的卡车以54km/h的速度向北匀速行驶,当车前端刚驶过停车线AB,该车前方的机动车交通信号灯由绿灯变黄灯。
(1)若此时前方C处人行横道路边等待的行人就抢先过马路,卡车司机发现行人,立即制动,卡车受到的阻力为3×104N。求卡车的制动距离;
(2)若人人遵守交通规则,该车将不受影响地驶过前方斑马线边界CD。为确保行人安全,D处人行横道信号灯应该在南北向机动车信号灯变黄灯后至少多久变为绿灯?
(1)(6分)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学猜想可能与两电荷的间距和带电量有关。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和B,A球放在可移动的绝缘座上,B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C点,如图所示。
实验时,先保持两球电荷量不变,使A球从远处逐渐向B球靠近,观察到两球距离越小,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再保持两球距离不变,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观察到电荷量越大,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
实验表明: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________而增大,随其所带电荷量的____________而增大。
此同学在探究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选填:“累积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绎法”)。
(2)(11分)如图1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
①为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及托盘,通过调整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__________运动。
②连接细绳及托盘,放人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图2所示的纸带。纸带上0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0. 1s的相邻计数点A、B、C、D、E、F、G。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为0. 2N,小车的质量为0.2kg。
请计算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和小车动能的变化△Ek,补填表中空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四位)。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W=
△Ek,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
③实验前已测得托盘质量为7.7×10 -3kg,实验时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_______kg(g取9.8m/s2,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
如图所示,边长为L、不可形变的正方形导线框内有半径为r的圆形磁场区域,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B= kt(常量k&0)。回路中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R0,滑动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中央,定值电阻R1=R0、R2=。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U,不考虑虚线MN右侧导体的感应电动势,则
A.R2两端的电压为
B.电容器的a极板带正电
C.滑动变阻器R的热功率为电阻R2的5倍
D.正方形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为kL2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C处有一个光滑的小孔,一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一端拴着这个小球,细线的另一端穿过小孔C,手拉细线使小球从_百度作业帮
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C处有一个光滑的小孔,一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一端拴着这个小球,细线的另一端穿过小孔C,手拉细线使小球从
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C处有一个光滑的小孔,一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一端拴着这个小球,细线的另一端穿过小孔C,手拉细线使小球从A处沿圆环向上移动.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当小球通过B处,即∠COB=α时,求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的大小和圆环对小球的弹力FN的大小.(1)小球沿圆环极缓慢地移动;(2)小球以线速度v沿圆环做匀速圆周运动.
(1)小球沿圆环极缓慢地上移到B处,视为平衡状态,小球受重力mg、细线拉力F、圆环支持力FN三力作用,应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有:==&&&其中:CO=OB=R,BC=2Rsin联立解得:F=2mgsinFN=mg(2)小球以线速度v匀速率移到B处,在B点作圆的切线,设∠CBO=θ,则:θ=-切线方向受力平衡:Fsinθ=mgsinα&&&解得:F=2mgsin径向合力提供向心力,故:mgcosα+Fcosθ-FN=m2R解得:FN=mg-m2R答:(1)小球沿圆环极缓慢地移动,当小球通过B处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的大小为2mgsin,圆环对小球的弹力FN的大小为mg;(2)小球以线速度v沿圆环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小球通过B处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的大小为2mgsin,圆环对小球的弹力FN的大小为mg-m2R.
本题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问题解析:
(1)小球沿圆环缓慢移动,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共点力平衡,运用相似三角形求出细线的拉力和圆环对小球的弹力大小.(2)小球以线速度v=1m/s沿圆环做匀速圆周运动,切线方向平衡,径向的合力通过向心力,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拉力和圆环对小球的弹力大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彼岸 星空的另一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