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造我们的学校卫生先进事迹,缩小与先进学校卫生先进事迹的差...

一、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学校资源亟待开发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但是,城乡教育差距依然很大,农村薄弱学校还普遍存在。这些学校以“三差两低”即校舍设备比较差、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比较差、学校的生源和社会声誉比较差、教育教学质量比较低、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比较低为最基本的特征,它们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均衡发展,有碍教育公平的实现。为此,各级政府部门均将薄弱学校改造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进入21世纪以来,陕西省采取了多项措施,如通过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子”对口帮扶、互派教师交流、物质援助等形式,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效益的扩大化;全面启动薄弱学校建设工程,切实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积极推动陕西基础教育网及网上支教平台的建设;在政策和项目安排上适当向薄弱学校倾斜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薄弱学校面貌。但正如专家所言,尽管“学校以外的很多人认为他们知道怎样使学校变好,他们也在努力改变学校。不幸的是,这些人对怎样改进学校所知甚少。”[1]结果造成“各地政府在改造薄弱学校、缩小学校差距方面作了不少工作,但由于过分强调学校硬件设施层面,注重学校外部条件和环境的改造,而对学校‘软件’建设重视不够,因而成效不十分明显……”[2]本文认为,薄弱学校产生的首要原因是有限教育资源制约和学校管理的问题。在外部资源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农村薄弱学校要改变落后面貌,重要的问题只能是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追求尽可能多的资源和有限的教育效益,改变管理方式,克服“等、靠、要”思想,深度挖掘学校办学资源,变依赖外部供血发展为内涵发展,从而全面改变薄弱学校面貌[3]。
二、当前农村薄弱学校资源整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对陕西省农村薄弱学校的资源现状进行了解,我们对46所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学校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学校在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育资源占有量不足、质量差。
被调查的46所学校中有39所学校(占总数的84.8%)明确回答学校实际所获取的办学经费不能满足学校办学的基本需要。84.8%(39所)学校在负债运营,负债金额从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债务多为政府和学校负担,还有部分以校长个人名义贷款。究其原因,一是“一费制”的实施使学校实际能获得的经费减少;二是近些年来为了达到“普九”标准,各中小学纷纷举债达标,兴建教学楼,购买仪器设备,大量的硬件投入,使得学校负债累累,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近些年陕西省各地均提高了对教师学历要求,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学历,所以被调查学校教师的学历达标情况良好,但是第一学历普遍偏低,第二学历大多通过函授、夜大、远程教育等形式获得。从师生比看,46所学校平均师生比为1:19.3,但是有的学校高达1:34,低的达到1:11.3。一方面是学校人员超编、缺编的现象大面积存在,另一方面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在现有的师资队伍中,数学、物理、化学、艺术、信息技术等科目专业教师缺编现象严重。薄弱学校教师素质不高,既是薄弱学校之所以薄弱的原因,也是薄弱学校发展的必然结果。
各校在图书馆(图书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的建设方面也参差不齐。在46所学校中,22所学校没有专门的图书馆(图书室),占被调查学校总数的47.8%,而另外的24所学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图书陈旧、存量不足、场所有限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有14所学校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的配备上能达到有室、有机、正常开课的水平,占被调查总数的30.4%。有28所学校尚未配置机房,有的学校仅有1台计算机供打印文稿。令人惊奇的是,竟然有学校存在有机无房、有房无机的现象。在实验室设备设施的配置上,部分学校能按“普九”标准配置,设施设备达到先进水平。但不少学校仪器老化,只能做一些简单实验,有的仅仅能给学生做实验演示。
第二,资源管理不善。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与资源管理不善有直接关系。一方面是资金短缺,一方面却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资源浪费。在被调查的学校中,学校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拨款。社会捐助、学校自筹的经费在其中所占份额微乎其微。26所学校没有相应的成本核算制度,占被调查总数的56.5%。经费管理不规范,很难将有限的经费合理、有效地使用。
另外,以社区资源利用为例。社区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更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作为学校,应该通过积极利用社区的资源为学校发展服务。但实际情况却很不乐观。有65.2%(30所)的学校没有与社区联系的专门机构;“有专门机构”的16所学校,也多为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校园管理委员会等机构,而真正能挖掘社区兴学助学的资源很少。
领导者资源利用意识不强,资源利用能力有限等管理“问题”的存在是薄弱学校的一大特征。
第三,资源利用的低效性。
针对物质资源的利用情况我们进行了调查。在回答“学校图书室(馆)利用情况”问卷中,有3所选择利用率较高,13所选择利用率一般,16所选择利用率很低,14所选择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分别占总数的6.5%、28.3%、34.8%和30.4%。笔者曾经走访过的几所学校,在那里,图书室狭小,图书陈旧不及时补充是普遍现象,有的学校的图书室竟然是“多功能室”,承担着多媒体教学、备课、开会等多项功能。在计算机、实验室利用方面,也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造成该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本身资源占有数量少、质量差,师资水平跟不上是客观原因,另外,领导者认识偏差,管理不力则是造成该状况的主观原因。资源利用的低效性造成有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加剧了薄弱学校发展的困难。
三、农村薄弱学校资源整合的对策
从以往的教育改革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层的教育改革通常涉及资源的重新分配、体制的重整、制度的修改、教育法令的修改。然而,上层的教育改革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学校与班级教室的层次,否则上层的改革还是无法真正提高教育品质。换言之,上层的教育改革往往只是使得基层的教育革新成为可能,而真正决定教育品质的是基层的教育革新”[4]薄弱学校改造也是如此。薄弱学校的改造除了要求政府一如既往地支持外,还需要学校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在资源开发与利用上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树立“本位经营”理念,因地制宜挖掘校内外资源。农村薄弱学校应该由注重外在管理转向“本位经营”,摒弃那种认为“只要政府给学校盖大楼,学校给教师发奖金就能改变薄弱面貌”的“物质条件决定论”,克服“等、靠、要”思想,更不能有“薄弱学校积重难返,薄弱面貌不可能改变”的“积重难返论”。应该充分认识到,学校是教育最真实也是最基本的场所,资源的稀缺性、有限性永远是绝对的。只有立足学校、社区实际,积极认识、开发丰富的校内外资源,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办学前景才是无限的。
学校资源既包括校内的资源,也包括校外的资源,如兄弟学校资源、社区资源、专家队伍资源、政府等等;既包括显性资源,如各种有形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也包括隐性资源,如教师职业道德、学校的声誉、学校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既包括教师资源,也包括学生资源;既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也包括信息资源等等。有的学校为主动争取社会资源,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和校友会,通过固定的组织形式加强资源的开发,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陕西省安康市某中学校长上任之初,面对学校领导班子不和、教师人心涣散、学校缺乏生机的现状,通过反复分析问题,决定从凝聚全体教职工的心做起,利用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校友资源丰富的特点,成功地举办了校庆,请回了曾经在校工作的老领导、老教师和曾经在校学习过的老校友,通过校史文化教育,形成了“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共识。通过充分挖掘资源,使一所薄弱学校在短期内迅速崛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5]有的学校则通过其他形式获取资助,如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某小学通过省、市、区妇联牵线搭桥,由某公司200多名员工每年资助32400元,使81名女童重返校园,接受教育。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资源,薄弱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学校特点,因地制宜地利用学校资源。其次,树立依靠教师改变薄弱学校面貌的理念,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学校间质量的差距归根到底是教师质量的差距。教师是薄弱学校最重要的资源,薄弱学校建设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
但是“由于资金、地理位置以及观念等因素的制约,西部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一直步履艰难。”西部学校在提高教师素质上存在以下困难,“开展培训:资金难”、“自己培养:教研难”、“互相学习:交流难”[6]。由于薄弱学校自身条件的限制,提高教师素质需要政府建立有效机制,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的培训支持、加强中小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从而以教研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建立校际间教师支教和交流制度、加快贫困地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优势对教师进行培训等等。除此之外,学校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多渠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在调查的46所学校中,校长们认为,提高教师素质,最为可行的办法依次是开展校本培训(34所)、教师继续学习、深造(30所)、鼓励教师间的相互学习(19所)、引进新教师(9所)。由此可以看出,校长们对于提高教师素质还是有较为客观实际的看法,寄希望于校本培训。校本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资金短缺的问题,解决工学矛盾,更适合于农村学校实际。对于有的学者提出农村学校自身师资力量有限,开展校本培训困难重重的观点,本文不赞同。本文认为,每个教师在教学方面都有其可取之处,学校应该搭建平台使教师有交流沟通的机会,并使之常规化,使本校教师培训成为校本培训的主导。
为了使教师交流更为便利、有效,学校在资源利用上应注重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有效利用。比如,加强图书馆(图书室)建设、信息化建设。读书是教师立足之根本,是教师开展教研、进行有效合作、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学校应该抽出相当的资金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与外界接触,充实教师知识,提高教育质量。
2.注重激励教师,提升教师精神境界
在学校发展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固然重要,但对于薄弱学校而言,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提升教师精神境界更为重要。
相对于条件较好的学校,薄弱学校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工作负担重、提升机会少、职称评定难等都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所以,农村薄弱学校在积极争取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确保教师基本待遇、提高教师生活水平的同时,更要注意提高教师的精神境界,使其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和荣誉享受。学校可以采用目标激励、精神激励的方式提高教师积极性。
更为重要的是,要把依靠教师办学的理念深入到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营造一个公平、尊重、关爱、和谐、向上的氛围。有一所学校在教师节的时候,新校长打破往年惯例,不仅给在职教师,也给已退休教师送去了节日的慰问。礼物虽不贵重,却表明学校对教师的重视,赢得了教师的心,换来他们对学校工作的热情投入与支持。
3.建立共同愿景
一所学校就像一个交响乐团,它的成功也需绝对满足三个条件―――一群专业的教师团队(音乐家)、一位有凝聚共识的校长(指挥)、一份简单易懂的学校发展计划(乐谱)。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校长要注意凝聚人心,通过制定凝聚大家意愿、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等措施将教师利益与学校利益有机结合,建立共同愿景,形成工作合力。
再次,学校在利用社区资源的同时还要服务社区,加强与社区融合。
教育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通过服务社区,来获取社区的支持。对于陕西农村薄弱学校而言,就是要主动适应农村产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当地的相对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技术、基地和设施等的资源,为社区发展服务。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某中学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成立了镇农技校,采用“一长管两校,一师执两教”的方式,利用学校多媒体设施、教室、教师优势,以专业基地为实验中心,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使当地出现了一大批专业户和示范户。长武县某中心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指定专人下载、刻录为农服务节目,定期给村委会送达播放单,组织农民观看,大大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增进了学校与社区的联系。
最后,学校校长要提高自己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意识,提高资源整合能力。校长要提高预算和资源管理计划的制定能力,提高合理分配和按需调整、整合各种资源,并对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与指导的能力。总之,当前人口发展趋势、录用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都为农村薄弱学校提出了高要求,薄弱学校只有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长期建设与短期建设的关系,充分挖掘、合理使用校内各项资源,才能改变学校落后面貌,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上篇论文: 下篇论文: 没有了
400-675-1600浙江用教育均衡抑制择校冲动 缩小学校间差异 - 中国教育装备网
浙江用教育均衡抑制择校冲动 缩小学校间差异
中国教育装备网
  6岁到22岁,很多人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读研,这16年,对一个人而言,是吸收养分的成长阶段;对一个国家,更是孕育未来的民生工程。这其中,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政策,都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
  这也是为什么在每年的两会上,教育的话题都得到重点关注的原因。
  最迟明年
  浙江将基本实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洪灵通:一年半前,我从丽水市青田县仁宫乡学校调过来。虽然同为乡级学校,可差别很大。
  万阜,素有江南小西藏之称。从丽水到这儿,需2个多小时。但更关键的是,路非常差。这里,时常下雨,容易塌方。有一回,我就遇上了,轮胎都破了,十分惊险。但这里的老师,都没有车,要出乡,只能赶每天早上7点的班车。
  这样的交通,见上家人一面,并不易。这种客观现实的阻碍,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教师的流动:有经验的老师,需要回家团聚。年轻的老师,将来也要成家立业。
  目前,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在29名老师中,有5名已上50岁,今明两年将有3名老师退休。其余的,大多是85后的新老师,教龄在3年以内。其实,她们来之前,大多只有实习经验。不过,她们呆三四年之后,都相继要走。
  方展画:教育公平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社会大众对教育的要求。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穷国办大教育,在国力很弱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经费是很匮乏的。当时走了一些路子,由于财力有限,只能办几所重点学校作为示范,这是在财力紧缺时期,中国教育发展选择的一个权宜之计。
  目前,教育要公平的意识已经有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教育公平方面,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主要表现在学校和学校、城市和农村、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教育的差距还很大。
  韩平:最迟明年,浙江将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这里所说的实现标准,则是在国务院给的指标体系之上,根据浙江实际情况,再做提高。
  学校之间缩小差异
  家长才无择校的冲动
  韩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一种体现,更多的是教育质量公平的体现。浙江,已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奋斗了十余年。
  2003年,浙江省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目前,已有90%以上的学校实现这个标准化。2011年,又提出了新要求&&义务教育学校基准标准。这与以往不同,除学校硬件达标外,更强调软件的标准,如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工程。至去年年底,已有三分之一的学校达到这个新标准。
  另外,如名校集团化,杭州最早提出这个概念,这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城乡学校共同体,城市学校向乡村学校输出师资,带去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比如,中心校战略。乡镇中心学校的老师,去村小走教,带动村小发展。这些方式,都是提高薄弱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缩小差距。
  方展画: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公平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
  洪灵通:优秀的生源,经常外流。只要家中有能力,就会出去。不过,我们也支持他们走出去。
  韩平:去年年底,浙江还出台了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政策。最近,各市正在制定与之相对应的中考政策。
  其实,浙江一直在着力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读书问题。目前,有120万名外来务工子女在浙江接受义务教育。这意味着,浙江省的义务教育学生中,有五分之一是外来务工子女。这其中,有74.2%的人在公办学校就读。其实,这个数量非常大。但在这压力之下,浙江省仍保证了他们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洪灵通: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也在想,怎么去改善。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活动的平台,让他们去展现自己,多接触课本之外的东西,缩小与别人的差距。比如,文旦国庆汇演、趣味运动会;还比如,推荐学生去青田县参加运动、书法和写作比赛。
  韩平:只有学校之间缩小了(教育质量)差异,家长才无择校的冲动。
  2011年底,浙江出重拳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择校乱收费,明确要求&把择校率降到5%以下或做到大幅度下降&。目前,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已有62个实现&零择校&。这项政策出台后,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同时,这个举措亦是倒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另外,实行示范高中招生名额按比例分配制度。2010年,全省示范高中招生名额向初中分配的比例已提高至50%。
  让孩子找到
  适合自己的教育
  这也是教育公平
  韩平:浙江省一直注重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比如,提高农村老师的待遇,如评优秀教师、给予特殊津贴等。比如,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领雁工程&。
  洪灵通:这两年,学校的硬件软件都在渐渐地改善。教师都为全职的,且人头配齐。我们的每一间教室,都配有一套多媒体。我们还有了自己的计算机教室,只是没有专职的计算机老师。图书馆的藏书,已超过了国际规定的人均标准。
  现在,还有一个心愿,能建个新操场。新操场里,有环圈的跑道,哪怕150米的也行。学生可以跳高、跳远,满足基本的体育活动需要。
  方展画: 现在的教育公平,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展,但这条路还很长。
  有些人对教育公平的认识有误区。有些人把公平理解为平等,导致办学模式的高度同质化。忽视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学校的特色化发展,千校一面,同质化严重。在推进公平教育的同时,有意识地避免同质化发展,强化错位发展,是我们接下去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洪灵通:其实,还有一个放心不下,就是教育理念。孩子大多是隔代抚养,父母外出打工。可是,老人的教育观念落后。在他们看来,孩子只要认几个字就行。不过,家长的教育观与其他地方比,也差很多。有次班主任跟我说,有位学生出现些问题,想请家长过来当面沟通。可家长,不愿意过来。
  方展画:教育公平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孩子们享受到均衡的教育。二是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学生有个别化需求,比如有些需要教学质量高的学校,有些想选择有艺术特色的学校,有些喜欢校园文化社团很活跃的学校,等等。这方面省教育厅也在做一些重要工作。比如特色示范高中的建设。以前的重高评定在相当大程度上导向硬件建设,而特色示范高中的评定,更看重学校的办学特色、课程改革、小班化教学、制度创新等。让学校发展多样化,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这也是教育公平。(记者 高逸平 金丹丹)
(来源:今日早报)
责任编辑:唐孝双
本文链接:
微博关注:
教备网在线客服:
客服联系热线:
投稿/访谈/求购/报价:
商务合作/广告代理:
邮箱:ceiea@
.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信箱:ceiea@  客服热线:7 、 、310352  传真: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号  ICP备案号:皖ICP备号
 网络实名:教备网浅谈如何改造薄弱学校现状_百度知道长度不能超过200个字
如何缩小城乡学生之间的差距
建议内容:&&&&加强城乡学校间的联系&&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1、开展城区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的结对活动,加强校与校之间的联系。&&&&2、加强城乡学校问教师的流动。每年选派城区学校的教师到农村支教,选送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到城区学校学习,参与和体验优质教育。&&&&3、倡导名校长到薄弱学校兼职或适当流动。建议理由:&&&&由于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家长、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择校的现象越演越烈,给学校管理,无论是城区学校,还是薄弱学校都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因此,在扩大优质教育的同时,加快对薄弱学校的改造,缩小城乡学校间的差距显得尤为重要。建议依据:&&&&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一定的教学设施、师资配备和教学环境等要求。建议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也必将象医疗、金融、保险一样逐步向社会开放,引入更多的公平竞争的运行机制。然而,由于近年来,城乡之间人们在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学设施、师资条件、社区教育等方面的差异,城乡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越来越大,择校现象日益严重。无论给城区学校,还是给农村薄弱学校都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因此,在扩充优质教育的同时,加快薄弱学校建设,缩小城乡学校间的差距显得尤其重要。当然缩小城乡学校间的差距的途径很多,如在硬件设施、师资配备、教师待遇等方面给农村学校予以更多的支持。但有时在教育教学方面给予以支持更为重要。市教育局今年提出城区学校的教师向农村支教的政策,就是一场及时雨,支教的老师为农村学校在教学上起到了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是为农村学校办的一件实事。但我们认为力度还可以再大一些,如:&&&&一、开展城区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的结对活动,加强校与校之间的联系。为薄弱学校向优质教育靠近创设平台,便于农村学校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通过结对,有针对性地帮助薄弱学校进行改造,把城区学校中科学的管理制度、先进的教学思想、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改造运用到农村学校中来。&&&&二、加强城乡学校间教师的流动。&&&&每年选派城区学校的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通过他们影响和辐射农村学校的广大教师,但他们只能起示范作用,而不能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要发展还得依靠本校教师,所以也可以从农村学校中选送几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后备干部,到城区学校学习,与城区的教师一起参与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体验他们的教学生活,真正了解他们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管理体系和良好教研氛围。回去后,让这些人去带动和感染周围的人,促进薄弱学校的发展。&&&&三、倡导名校长进行兼职管理薄弱学校。&&&&一所学校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一个校长。一名好校长,往往能带出一文好队伍,一支好队伍能改变一所学校。但优秀的校长并不多,如何用好这些名校长,让优质资源发挥其作用,是否可提倡名校长在管理好本校事务外,再兼任一至二所薄弱学校的校长,或采用校长的流动制,尽快让那些薄弱学校早日成熟起来。&
您可以在这里发表评论...
谁看了这篇日志学校特色创建 发布日期:信息来源:枝江市教研室办公室信息作者:徐国梁推荐字号:[
]枝江市教研室& 徐国梁推荐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意见
山东省齐鲁名校长
为积极引导学校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内涵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努力打造学生有特长、班级有特点、学校(园)有特色,一校(园)一品的沂水基础教育新格局。现就进一步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提出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特色兴校&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应该看到,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际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传统的&千校一面&的发展状况已难以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的个性化和办学的特色化已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 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缩小校际间差距,实现学校特别是基础相对薄弱学校的特色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各学校要认真研究本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的实际情况,分析、挖掘发展本校办学特色的增长点,在学科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素质成长等多方面研究建设本校办学特色的项目,并力求从小处入手,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各学校在研究本校办学特色建设时,要与校长任期目标制订结合起来统筹考虑,要将学校特色建设与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建设学校校园文化等有机融合,努力通过几年的扎实工作,打造&特色过硬,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学校。
&&&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从&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教育现代化&的全局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事业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发展&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推进学校特色建设,促进我区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明确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指导思想
&&&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教育现代化&的工作主题,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实施&学校特色发展战略&,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二)学校特色建设的总体思路
&&& 我区学校特色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分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个阶段梯次推进。初级阶段&&特色项目,即学校形成单项性特色。特色项目建设是学校发展办学特色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又是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最重要的工作。各学校切不可轻视特色项目的建设。全区各学校都要在认真分析本校办学现状的基础上,从学科教学、教师队伍培养、学生活动开展等各方面选择某一个或几个本校具有优势的项目,如语文教学、英语教学、书法教学、体育特色活动、科技活动、大文科建设等,加以重点培养,重点发展,打造本校特色项目,并力争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取得较明显的阶段性特色项目建设成果;中级阶段&&学校特色,即学校经过单项特色的拓展,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学校特色是学校长期自主发展的结晶,是学校在单项特色建设的基础上形成的鲜明的办学风格。全县各学校尤其是有条件的学校要努力追求学校的特色化发展,要从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科学研究、教师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学生活动设计等各方面统筹规划,拓展单项特色的外延,丰富单项特色的内涵,要努力使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学校领导、全体教师的自觉追求;高级阶段&&特色学校,即学校将鲜明的办学风格拓展成与众不同的办学个性,形成整体性特色。特色学校是学校特色建设的最高层次,是学校办学个性化的外在体现,直接表现在学校有明确的特色建设规划,有具体详实的特色建设措施,有温馨的人文环境,有鲜明的、内涵丰富的&三风&要求,全体师生有自信的精神面貌,学校有优良的教育质量,有丰硕的特色建设成果。全区各类省级示范校(园)要努力建设学校特色项目,发展学校办学特色,积极追求办学的个性化、特色化,把建设特色学校列入校长任期办学目标,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在省市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学校。
(三)学校特色建设的基本原则
&&& 1、独特性原则。学校在具有一般学校共性的基础上,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形成个性鲜明、独树一帜的办学模式和教育理念。
&&& 2、先进性原则。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学校具有较高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学生综合素质高,同时学校的某项工作或某一方面的教育科学研究处于领先地位,学生某一方面的素质优于其他学校。
&&& 3、校本性原则。学校特色应基于学校,生成于学校,并发展于学校。要从学校实际、传统底蕴、工作优势、周边资源等出发选择创建特色的具体领域,形成浓郁的本土气息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 4、整体性原则。学校特色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战略性课题,必须立足于教育的整体改革,着眼于学校的整体发展,真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 5、稳定性原则。办学的个性与成果能长期地显示、保持和发展,并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成为学校的传统,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办学思想和经验,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 6、发展性原则。按照现代化学校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整体上、全局上对特色建设进行长期规划,并把学校特色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举措上,促使学校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发展。
三、落实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各项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学校特色建设的领导
&&& 局相关职能科室将切实加强对学校特色建设的领导,形成合力,积极规划、协调、组织、实施和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并在特色领域确定、师资培训、教育科研等方面给予学校具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各学校要将特色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和每学年工作计划,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具体工作落实到人的管理责任体系,并在人力、物力、财力及制度上给予充分保证,逐步形成一套能保障学校特色建设顺利、深入、持久开展的有效管理机制。要切实做好此项工作的宣传发动工作,让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了解学校特色建设的具体领域和重要意义,促使他们关心、支持、参与学校特色建设,不断扩大特色建设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形成合力兴特色、全员办特色的良好氛围。
(二)认真制订学校特色建设规划
&&& 制订规划首先在于选好特色建设的&突破口&。各校要在对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和生源、教育环境、文化底蕴、原有办学特点、传统优势、周边自然人文资源等诸方面因素进行科学分析、通盘筹划的基础上选择切合学校实际、能深层次拓展和有利于整体带动学校发展的优势项目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突破口&。而后按照由特色项目到学校特色再至特色学校的基本思路认真制订好切实可行的学校特色建设近远期发展规划。
(三)建立以特色建设为指向的校本师资培训体系
&&& 学校要办出特色,校长和教师是两大关键因素。作为校长,要以形成先进的、独特的办学思想为目标,加强学习,主动学习,全面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牢牢把握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致力成为一名集成熟的办学思想、笃深的职业情感、渊博的文化知识、独特的思维品质、精湛的指导艺术、高强的科研素养和出众的管理才华等于一身的现代型校长。同时,要以特色建设为指向,着手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校本师资培训体系,通过培训,强化教师对学校特色建设的认识,促使他们落实特色建设的具体行动,培养和造就一支观念新、素质高、有个性、能创新的新型教师队伍。
(四)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
&&& 切实贯彻&科研兴校和科研先导&的特色发展思路。强化科研意识,广泛宣传科研对于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性,促使人人为创建学校特色献计献策;健全科研网络,把加强学校特色建设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核心和动力,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教师都为特色建设尽职尽责;加大科研力度,建立以特色建设为主题的教科研制度,深入研究学校的历史传统、现实状况、发展前景、社会需求及特色建设的具体对策;实施科研奖励,对创建特色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精神物质双重奖励,鼓励和鞭策有利于特色建设的科研行为,促进特色建设不断发展。
(五)建设彰显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 在创建学校特色的过程中,要注重建设一种能体现学校特色目标的校园文化环境。做到学校的校训、标牌、墙饰、雕塑、三风等体现特色,宣传窗、板报、校园网等宣传特色,多样化的活动烘托特色,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特色,着力营造一种浓郁、厚实的学校特色文化。
为不断推进全县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县教育体育局将加大对学校特色建设的考核,将学校分年度特色建设工作的推进情况列入办学水平评估指标,并将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纳入校长任期目标考核,同时,在适当时候开展学校特色的认定和特色学校的命名工作。
学校特色建设研究述评
作者:左 慧
&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和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纷纷进行特色化和多样化的教育改革。如美国.一方面,通过特许学校和合同学校实现了学校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另一方面,为追求个性化的教育和教学,中小学普遍实施了掌握学习、合作学习、分组教学和地方教学等特色化教育模式。英国则发布了多项以推动特色建设为中心的国家策略。日本中小学的教育也以重视学习的个性化为目标,实施学校和办学的特色化改革。
我国的中小学学校特色的提法源于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在论及基础教育时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外学者关于中小学学校特色及其建设的理论研究较少,国内研究者主要通过介绍国外一些典型学校的案例,总结其成功的经验,目的在于为我国学校特色建设提供实践借鉴。张谦介绍了乌克兰的主体实验学校、美国的多语实验学校、西班牙的斗牛士实验学校、新西兰的特卡波湖实验学校、意大利的迪亚实验学校和日本的四谷六小实验学校。曹大辉和周谊则对英、美两国的几所典型特色学校的特点加以归纳,如英国的专门特色学校和灯塔学校、美国的蓝带学校和磁石学校等。
国内学者关于中小学学校特色的研究多以理论研究为主,这类研究侧重于从基本理论方面论述学校特色的概念内涵及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如孙懿的《学校特色论》、陈红云的《简论中小学学校特色的内涵及基本特征》等。此外,学者有关学校特色建设的著作和论文也颇多,为中小学学校特色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如朱正义和张士华主编的《中小学特色化&多样化的理论与操作》王建华的《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与探索》等。而关注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研究则主要侧重个案分析,对具体的学校特色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方面的论文明显多于相关著作,如维崇喜的《如何办出山区学校的特色》、高金岭的《学校特色发展战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个案分析》等。
总体而言,国内学者关于国内外中小学学校特色的研究偏向于抽象的理论性研究,而基本理论研究多限于对概念的辨析及对特征、规律和原则的概括,这些研究看似全面和系统,但缺乏针对性,用这种比较宏观的思路去指导和衡量具体学校特色建设时,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较差;而实践研究则囿于&点&的分析,多为经验总结,虽归纳出一些模式和策略等,但没有将学校特色当成一个体系来研究,缺乏&面&的概括与把握。
二、关于学校特色建设的理性认识
以往的学校教育十分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千校一貌、万人一面&的现象比比皆是,给学校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而物质世界的差异性、时代发展的多元性、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办学主体的能动性,决定了学校特色建设正在成为影响当前学校生存与学生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由于中小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差异,学校的社区基础、学校传统、生源状况、师资结构和领导个性等各不相同,改革过程中所呈现的学校特色也各不相同。
(一)对学校特色概念的理解
&学校特色&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围绕学校特色概念的界定,众学者展开了激烈论争,论证的焦点在于对&特色&的理解。如,孙孔懿认为特色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特色是指有别于其他事物之处,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既有褒义的,也有贬义的;既可以指正面的特色,也可以指反面的特色。通常所说的特色多指狭义的即褒义的特色。具体到对&学校特色&的界定,大致有如下三类观点。
1.独特出色说
坚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特色&包括&独特&和&出色&两层含义,将&特色&理解为优质事物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因而主张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学校特色的概念。其中,&独特&强调学校在办学风格和办学风貌方面与同类学校相比所表现出来的显著差异性;而&出色&强调的是学校在办学效益方面与同类学校相比所表现出来的优质性。因此,学校特色就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而优质的办学风貌或教育风格。
由于一所学校的特色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持续努力才能最终形成,因而这种观点同时强调了学校特色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2.学校个性说
由于&特色&本身包含着独特和个性的含义,因而有些学者就将学校特色理解为学校的个性,即学校在较长时期的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格。
特色确实包含着独特和个性化的含义,但如果将学校特色简单地理解为学校的独特个性,很可能导致人们在实践中单纯去追逐一种&标新立异&的办学行为,从而忽视对学校内在品质的真正提升和整体发展目标的达成,甚至会滋生办学自由化的消极倾向。
3.整体风格说
由于学校特色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最终将形成具有学校独特个性化的办学风格,而风格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全局性,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学校特色确实具有独特的个性化风格,但这种风格应是整体和综合性的而非个别化的,因而主张学校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定和优质的且带有整体性的个性风格。该观点还认为,独特的整体办学风格和出众的办学成果是学校特色最本质的内核。
显然,这种观点混淆了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的区别。特色学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整体性,但学校特色可以在某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的基础上形成。只有当一个学校的各方面特色经过有机整合,才能形成一所具有整体办学风格的特色学校。
综合以上分析,关于学校特色概念的界定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1)学校特色是一个关系性概念。它总是在与其他同类学校的关系中才能得到确证,也就是说,学校特色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显现。(2)学校特色是一个属性概念。独特性、优胜性、智慧性和稳定性等属性是判定学校特色发展与否的内在标准。(3)学校特色是一个对象性概念。学校特色总是体现在办学的某些要素、方面或范围上。
(二)学校特色建设的主要功能
近年来,学校特色建设问题之所以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众多学校的重视,缘于学校对其多方面功能的追求。
1.为人才成长创设氛围
人的丰富的素质与潜能在一般情况下处于潜伏状态,只有适当的环境和教育条件才能使之得以开发,而在现实社会中,总有一些因素特别有利于人的某方面潜能相对充分地发展。学校特色建设可以为学校扬长避短、促进学生某方面潜能充分开发营造优良氛围。
首先,作为学校特色灵魂的办学思想,能为各类人才的成长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其次,学校特色建设是一种隐性课程,其影响具有隐蔽性和持久性等多方面特点,能够把学校精神熔铸进学生的品质,并伴之终身。最后,学校特色建设能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条件。
此外,学校特色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而且对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发展也非常有益。一些名校的校长和教师能成为教育家并不是偶然现象,环境与人、实践活动与主体素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总能形成一种循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以独到的教育思想创造特色的过程中必然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思想、激发创造精神。
2.为学校竞争赢得实力
特色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胜人一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从学校内部建设看,目标状态的学校特色本身具有一种感召力,它能凝聚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强大的办学合力。当学校特色建设目标成为现实时,它又会给师生以极大的鼓舞,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学校在某一方面特色建设上取得的成果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提高学校的声誉,这不但能赢得家长和社会的更多支持,还能增强全校师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进而有效地推进学校工作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第三,特色建设有利于学校取得并巩固自己为他校所不能替代的地位。只有具备别人所不具备的个性特征的实践及成果,才能获得吸引和影响他人的势能,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3.为学校办学理论注入活力
只有不断创新办学理论,才能发挥办学理论对办学实践的引导作用。
办学实践可分为重复性实践和创造性实践两大类,创造性实践是指办学主体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传统的行为方式和规范去建设学校,创造出新的办学经验。一种成熟的学校特色,更多的是创造性办学实践的结晶,它具有更明确和更自觉的探索需求。不同学校特色之间的个性差异,对于教育理论的繁荣和进步,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各种学校特色所代表的一种观点甚至一种流派,都将以一种&片面的深刻&丰富教育理论的宝库。
4.为教育决策拓展思路
决策是管理的重要职能,它面对特定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主客观条件出发提出各种可行方案,并选择出最佳方案,从这一角度看,决策就是选择。如前所述,学校特色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它既具有独特的表现,又体现办学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在一定范围内普及和推广的可能性。丰富多样的学校特色和生机勃勃的实践创造,拓展了教育决策的思路。
(三)学校特色建设的发展阶段
创建学校特色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自觉模拟阶段
自觉模拟就是有意识地模仿被本校视为&偶像&的名校的办学模式、教育方法和管理策略。在自觉模拟阶段,学校管理者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发展愿望。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是&似他性&,虽然也能在客观上促进学校的发展,但模仿成分多,属于经验迁移型的发展模式。
2.选择突破阶段
选择突破就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周边环境条件,从发挥学校现有优势出发,针对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大胆革新,先从某一方面实施突破,摆脱外来模式的束缚。在这一阶段,学校管理者不再将名校经验奉若至宝,有了创新的意识和成就特色的期望,并努力付诸实践。
3.成就特色阶段
成就特色就是在选择突破的基础上,由点到面、逐步扩展、分类推进,以特色带动其他工作,以其他工作促进特色优化。这一阶段,学校管理者成为办学艺术的实践者,学校各方面逐步表现出其独特、优胜而智慧性的特色。
三、当前学校特色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继《纲要》提出学校&办出各自特色&的要求后,全国各省市对学校特色建设高度重视。然而,由于学校特色建设所具备的多方面功能,不少学校为了扩充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以特色求发展的建设过程中往往急于求成,暴露出许多问题,使得学校&特色不特&、&特色失色&,甚至成了学校的额外负担。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特色泛化
特色泛化是指学校在创建办学特色时,应付行政任务的多、自主发展的少,常规的多、特色的少,将办学的共性当作自己的办学个性,并以此来标榜自己,这样就陷入了&各有特色,又千校同面&的局面。
(二)特色浅表化
所谓特色浅表化,即仅通过物质和宣传等形式,塑造和标榜出来的学校特色,认为&你无我有,你优我大,你大我全&即是特色,将特色建设的主要精力放在学校的硬件建设和招生宣传上,较少涉及学校发展的深层内涵。
(三)特色局限化
一些学校在追求办学特色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小众群体的局部行动,如把特色建设限定在对个别学生的培养上,精心打造使之成为支撑学校特色的&门面&,甚至为了发展这种特色而占用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时间,造成了学生的单方面发展。
(四)特色形式化
现实中,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了宣传业绩,主动帮助学校&找特色&,并给它们挂牌&定特色&,一时间,各地纷纷涌现出一批批&特色校&。此外,也有一些中小学为了顺应潮流,热衷于&包装&,造声势、讲排场,追求&轰动效应&,形式化常常蜕变为弄虚作假;还有一些学校把不是学校特色的东西借代为自校特色,譬如&龙&文化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有它独特的风格和个性特征,这并不是那所学校本有的特色;再如&松柏&等等,也是如此;不然,我们会走入歧途树特色,使人啼笑皆非。
学校特色建设作为一项开创性工作,是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过程中面临重重挑战,学校管理者只有在厘清其基本概念、明晰其发展目标、选择正确路径的基础上,以恰切的方法不断进行探索实践,才能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建设的各种功能,真正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及办学品质。
创建学校特色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林莹
学校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必须努力成为优质学校。而优质学校应该有特色、有品位。有特色才有活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有品位才有认可,有品位才有发展空间。关于创建学校特色,我们锦泰小学有下面这些思考与实践:
创学校特色,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管是从哪方面入手,都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结合学校本身的实际,借鉴优秀企业的管理理念,建立一个良好的发展系统,创自身的特色,树学校品牌。我校在认真分析本校现有教师队伍的特点、教学设施、校本资源的基础上,把育人目标定位为:&将学生培养成为健康文明自信、关爱他人、善于学习思考、善于合作交流,会英语会电脑、有特长、勇创新的人&。确定了&全方位英语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为本校办学特色,走&特色育人、特色兴校&办学道路。
创学校特色,必须要有一套具体的措施加以保证
明确了学校特色建设的方向,这只是特色建设的第一步。如何围绕所定的特色开展实实在在的创建活动,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才是创建学校特色的关键。
1、建立&英语地带&。我们开发了课堂之外的地带为学生英语使用交流场所&英语活动室。利用教学楼新、空余地带多的有利条件,规划了多个不同的英语宣传信息窗,成为英语文化有力的宣传阵地。在教室中悬挂了一些名人名言和警句的英文版,给校园内的花草树木配上英语名称,走廊楼梯的行为习惯标语、楼下的学生守则都配上了英语。在学校的过道显眼处,有&每日英语&的活动展板,结合校园广播引领学生步入英语乐园。
2、让英语成为校园用语。师生交流夹杂一些简单英语用语。每天早读10分钟,师生学讲每周两句的英语广播站播放学生喜欢和熟悉的英语歌曲,生活会话和小故事,让整个校园充满浓厚的英语氛围。
创学校特色,必须有一支高素质、有特长的教师队伍
我们多次派出教师参加省小学英语教师研修班培训,同时更注重校本培训。我们把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定为:教育基本功、教学基本功、学科基本功、现代教育技术基本功、特长基本功。每学期都举行基本功竞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形成一个有助于发展特长的教师群体,完善学校的办学特色。
由于课题实验搞得有声有色,取得明显的效果,2006年我校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儿童英语兴趣教学课题示范学校&。
创学校特色,必须充分利用优秀教育资源
我们建立校园网,开辟英语专题网站,师生建立个人网页,整合优秀的教育资源,拓展视野。在网上,老师们上传教学课件、优秀论文,建立资源库。学科组开展听课、评课、说课等活动。探讨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的新模式和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学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听说教学实践,如通过网络学习资源中的英文儿歌、小故事、童谣、成语故事、童话故事、卡通故事等,让学生们进入到自然真切的情景中进行英语学习。
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之源。学校办学特色不是靠贴标签、做广告、媒体炒作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提炼形成的。
学校特色建设规划
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探索新的办学模式,走特色之路,是章丘中学创建品牌学校的有效途径。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综合考虑我校各方面条件及办学以来形成的传统优势,拟将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特色、体育教育作为我校的特色建设项目。
一、特色建设的背景分析
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我校办学五年多来,学校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办学特色不明显,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明确目标,把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推向深入。
学校优势分析:
(一)基础设施优势:学校硬件设施齐全、标准高,建有图书办公楼一幢,教学楼三幢,科技楼、艺术楼各一幢,实验楼两幢,学生公寓楼八幢,餐厅楼一幢,文体馆一幢,单身教工楼一幢,设有高标准的体育场,每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学校占地面积广,校园环境优美,硬件设施一流。
实验设施齐备:理化生实验室共有37口,其中,物理16口,化学12口,生物9口;仪器室共有42口,物理16口,化学16口,生物10口,同时配有相应准备室。各类仪器、器材配备符合国家一类标准,其中,物理实验仪器248种7045件,化学69种3033件,生物53种2163件,电教器材17种1078件,音乐器材35种339件,美术器材12种868件,体育器材48种2107件。此外,科技楼设有13口微机室,按64台微机配置。语音室9口,语音资料室3口,科技室4口,科技器材室3口,劳技器材室6口,史地教室3口。
艺体设施齐全:艺术楼设有音乐室7口,琴房11口,电子钢琴室3口,舞蹈房4口,配有钢琴20架,电子钢琴96架,音乐黑板每口音乐室1块。文体馆1个,馆内配备室内篮球场1块、乒乓球室3口、舞蹈健身房1口等文体设施。配备了足球场、19个篮球场、400米标准塑胶跑道、专用投掷场地、单双杠若干。
(二)师资力量优势:学校人力资源丰富,学校有专任教师380余人,近五年分配青年教师200多人,青年教师比例较大,经过几年的培养,已经有一大批青年教师逐步成长起来。大规模学校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撑,青年教师的逐步成长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也使学校未来的发展具备了较大的潜力。
(三)教育科研优势:教师教学教研积极性高,创新意识强,能积极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教学科研活动开展得较充分。自办学以来,学校以&立、学、达&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教学研究,目前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其中,赵庆华副校长主持的济南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师专项课题&高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正申请鉴定。此项科研成果得到上级教科研部门的高度评价,同时,该成果在学校教学实践中已初见成效,正推广运用。目前,高二年级已开发和正在使用的学校课程共17门,教师勇于探索,乐于实践,有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四)体育工作优势:学校体育事业发展迅猛,连续五年蝉联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冠军;学校女子篮球队也连续五年夺冠;在2009年全省学生锦标赛上,获得了两金两银的优异成绩。学校拥有一支业务精湛、勤奋敬业的体育教师队伍和先进、完善的体育设施,并制定了严格规范的体育工作管理体系。
(五)理论支持优势:学校在市教育局的教育发展规划中,被列入重点建设学校,与上海方略公司合作,由资深专家对学校管理和课程建设进行系统指导和培训,目前已经开展了近两年的时间,获得了办学方面先进的理论支持和有效的实践指导。
二、特色建设的目标
(一)管理特色目标
2009年: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制度建设,探索大规模学校的管理规律,实行精细化管理,实现学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2010年: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将学校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形成系统的管理机制,以特色办学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特色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1年:总结经验,借鉴先进办学成果,打响学校特色品牌。
(二)课程特色目标:
1、教师个人或备课组可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实际、教师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等,至少开发1门学校课程。
2、学校对开发的课程进行评估、审议,形成具有学校特色、有力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课程雏形。
3、通过实践,筛选出有价值、值得推广、赢得学生、学校、社会认可的学校课程,联系出版。
(三)教学特色目标:
1、建构课型模式:
新授课:情景激疑----出示目标----学生自学----找出问题----合作学习----提出问题----学生先教----教师点拨----总结归纳-----巩固训练
复习课:情景激疑----出示目标----问题检测----反馈答案--合作学习----提出问题----学生先教----教师点拨----总结归纳-----巩固训练
讲评课:情景激疑----出示目标----反馈答案----找出问题----合作学习----提出问题----学生先教----教师点拨----总结归纳-----巩固训练
2、教师熟练掌握&有效备课&、&有效指导&、&有效互动&、&有效管理&、&有效练习&、&有效评价&、&有效反思&等促进教学效率和效益提升的基本策略,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体育特色目标
学校将采用分层推进、分步发展的战略,打造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体育锻炼的兴趣,让章丘中学每一个学生热爱运动、快乐运动,体育上均能达标。每一个学生学得一项体育专长,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强健学生体魄,进一步规范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以此带动和促进学校常规管理的落实,不仅每年在市田径运动会、篮球比赛中取得好的名次,而且在济南市级以上比赛中了争取得好成绩,争取在篮球、跳高、跳远及中长跑项目上创出特色,进入济南乃至全省前列。
健全和完善体育常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管理制度,做到规范运行,教师的体育教育观念得到更新,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锻炼方式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强化对体育教育教学的研究,学生熟悉基本的锻炼方法,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发展和提升。
三、特色建设的策略和具体措施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方针,面向21世纪,深化教育改革,体现教育的个性化,培养新型人才观,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发挥资源优势,动员全体师生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校特色建设中来。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成果,使特色教育项目上层次,上规模,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牢固树立实施特色教育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的思想。以特色教育活动促进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步推进。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以特色教育为突破口,推动学校管理、教学、体育教育和校本课程的发展;以精细化管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环境创设为手段实施特色教育,推动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逐步形成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办学特色。
具体策略和措施如下:
(一)管理特色的策略措施:
1、确立学校的办学理念,即&让每个美好梦想都成为可能&;学校的办学目标,即&校风良好、管理精细、特色鲜明、值得信赖的优质高中&,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即&整体平衡、理性见长、情趣高雅、勇于担当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秀毕业生&。
2、继续探索新型的管理模式,使之与本校管理实际吻合;适时引进名师和各级骨干教师;应设法减轻中层管理者教学方面的工作量;探索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能;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明确学校未来发展的目标系统;对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整理,并纳入制度管理框架。
3、加强教学反思,并进行教学行为观测;设法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以此激发教师创业激情;按不同教师发展阶段制定教师发展规划;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校内生活氛围;应适时进行分配制度改革,使之更为公正和合理;进行职能再分配,在向级部授权的同时,不弱化全校的各项主要领导职能;在促进学生德性发展方面形成方案;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大对班主任的培训力量,并帮助班主任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引导教师研究学生学习规律,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行文化设计,并发挥文化统摄力;强化学校层面的学生教师管理力度。
4、以问题为核心展开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派员参加校外进修和培训活动;组织教师自主学习,并在时间上给与保证;加强教科研领导,使全员参与行动研究;形成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合力,全校统筹强化学生管理;加强备课组活动的检查和考核,表彰优秀备课组,并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发挥教代会和工会的作用,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对级部进行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监控;强化中层部门的职能,提高领导层和中层的协同性;将道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以团队合作和学习共同体的方式改进学校教研方式;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上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创造更好的条件,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适时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授权,加强教师自主性,以提高他们的现场操作能力;启发教师形成课程意识;适时建立富有本校特征的课程体系;制定学校课程规划,设立课程研究和开发部门,统筹考虑全校课程事宜。
5、发挥信息平台在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效能方面的作用;确定培训和指导目标,以提高目标达成度;引入或培养课程方面的专家型人才;对外包人员进行培训,并对优秀人员予以奖励。
6、巩固现有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完善深入学生心灵的全员育人管理;严格疏而不漏的无空档管理;规范学生自主管理制度;提升事事有人管的大后勤管理水平;提高监控督导管理的层次。
(二)课程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1、健全组织:成立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管理审议委员会,负责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各项工作。
2、制度保障:学校制定包括课程审议制度、教学管理条例、校内课程评价制度、教师教育制度、校内课程管理岗位职责及激励制度等,保障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实施程序:
(1)确定学校课程总目标,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确定学校课程的大致结构。
(2)制定《学校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自主申报课程。
(3)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管理审议委员会对教师申报课程进行审议。
(4)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方可开课。
(5)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前或实施过程中,撰写自己承担的《课程纲要》。
(6)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学校课程开发方案》。
(7)学期或学年末,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管理审议委员会对实施课程进行评价,不断发展完善学校课程。
(三)教学特色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围绕《有效教学》展开自主研修和专题研修。
2、继续运用&立、学、达&方式,全面达标。
3、&立、学、达&活动结果作为评先树优、聘用聘任的重要依据。
(四)体育特色建设策略和措施:
1、拓宽运动研究领域,整合我校其它工作,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形成我校特有的体育文化,提升体育精神,形成办学特色,以体育精神文化影响和推动学校其他工作的全面发展,逐渐凸现一种奋发进取、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学校精神,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教育质量。
2、发展学生个人体育专长,培养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兴趣。
3、举办章丘中学体育节。
4、继续组织编排校园自编健身操一套,校园集体舞一套,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课间操。
5、进一步巩固篮球普及开展所取得的成果,在活动与竞赛中推向纵深发展,力争在竞赛中在原有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水平;积极倡导学校体育精神,同时向其他学科渗透,拓宽研究领域,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6、加强特色建设课题的研究力度,力争在体育教学领域有一项市级及以上的科研课题立项,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整体研究的能力与水平,营造良好的体育与文化环境。逐渐使我们的研究指向为具有持续的、恒久的、无所不在影响力的精神文化。
&&& 特色学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校将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和新的教育形势的要求,继续充实完善特色学校建设的策略和措施,不断把特色学校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关于学校特色创建的思考。
  自2010年下半年我市小学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以来,作为学校创建总负责,我参与调研、规划论证、参观学习、组织实施,一次次活动使充分认识学校特色创建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同时也倍感这份责任下的光荣与使命。日前,结合学校的创建实践,重温《人民教育》2011年1、2期的文章报道,又深深地被重庆市创建特色学校的精神所感染,为他们取得的成绩所折服,对我校的特色学校创建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特色创建需有支撑
  支撑点一:特色校长。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价一个学校,先要评价他的校长&。创建特色学校,校长更是关键,特色学校能否有特色,首先取决于校长是否有个性,是否有个性的办学思想,如&办中学里的大学&的南开中学校长宋璞、创办兼善学校的卢作孚。其次,校长要有独到的管理魅力,使自己的团队人尽其才,给力创建。
  支撑点二:特色课程。重温重庆市特色学校创建经验,我们发现&&金小编有邮票教材,邮票进了课堂;中小进行了课程改造,每天开设30分钟的国学课,开设了音乐、数学、健康等双语课;汇龙小学每班每周开设了1节&儿童文学阅读与欣赏课&;谢家湾小学则设立了书法课程&&正是有了特色课程的支撑,各学校的特色创建才能稳步前进,并且卓有成效。
  支撑点三:特色师资。特色学校的建设,需要教师能够胜任于自己所教的特色学科,有特长且懂得教育规律,能够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有开发教育资源的能力。如,中小的双语课有胜任的双语教师,汇龙小学向全区&海选&了专职儿童文学老师,江南小学有优质的国象特级大师&&特色师资哪里来?不但要舍得&请进来&,而且更要花大力气着力培养,培养出一批特色教师,从而支撑学校的特色建设。
  二、特色创建当如练字
  练字的人都很清楚,练字很辛苦,而且很有过程性,得一步一步来。有人说,练字先练眼,再练脑,然后练手、练笔画,最后练结构。还有的人说,练字得经过读帖、描摹、临贴、背帖、创作五步骤。无论是哪种说法,都得打好基本功,然后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办。
  结合学校的特色创建,我以为其过程需经过以下几个阶段:理念引领阶段、学习借鉴阶段、奠基特色项目阶段、强化形成特色阶段。
  理念引领阶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结合本地区和本校实际,概括、提炼出校本化的先进教育理念,引领学校特色建设的发展方向。同时,需对自己的&字体&作出明确,即对要创办什么特色、怎样达成特色等问题作出明确回答。&
  学习借鉴阶段。学习和借鉴与本校有相似点的成功的办学模式、教育方法和管理策略。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多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在&描摹&的过程中力图创新。&
  奠基特色项目阶段,即练字的&背帖&阶段。学校需发挥自身优势,大胆革新,以特色课程、特色活动实施突破,并要针对一个问题、一个方面、一个领域,不拘形式、不限方法、不怕失败地进行实验,逐渐擦亮学校的&名片&。
  强化形成特色阶段。在巩固特色项目的基础上,由点到面,分类推进,以特色项目带动其他工作,以其他工作促进特色优化,尤其要提炼学校的&一训三风&,继而传承,形成学校整体的个性风貌。此阶段好似写字的&创作&,巩固前阶段练习基础,反思总结强化,逐渐形成作品风格。
  三、特色创建就要坚守
  南开中学校长宋璞对于特色学校有着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氛围,一种环境&,是经过若干年教育实践自然而然形成的。&没有稳定性就没有特色&,&一任校长说搞文艺特色,下一任校长说要搞科技特色,再下一任又搞一个特色&,结果学校就没有特色。以上是《人民教育》2011年第2期的一段文字,它意在表明&&特色就是一种坚守。
  南开中学的特色坚守尤以值得敬重。从老南开的重视体育与给予学生活动空间,到1984年在全国率先开设选修课,再到现今的&南开讲坛&(自修课程),今天的南开已经成为了&中学里的大学&,一代又一代的南开人将张伯苓先生的&公能&教育精神发扬广大。一段又一段的办学历史,则浓缩为&坚守&两个字。&教育的精神,就是在这样的坚守中越来越厚重、坚实&。
  我校在特色创建规划时,经过讨论学习、专家论证后,&坚守&已经成为了学校领导层的创建思维。学校将&写字立品,故事润人&的特色建设纳入到&十二五&规划,将特色建设与学校&三进&工作紧密结合,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相联系,还以课程建设、师资培训、课题研究、社团活动为着力点,整体推进学校特色创建工作。
  陈堡中心小学的特色创建规划是&写字立品,故事润人&,通过实施写字教学使全校师生能写一手漂亮字,培育&认真写字,认真做事&的优秀品质,通过实施故事教育带动全校师生&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同时培育出一批特长学生和特色教师,建成区域内的特色学校。为此,我们对学校未来的特色进行了粗线条的勾勒:
  一、我们的&教材&
  写字教材:以各年级中午习字册和《写字》课本为依托,编写校本的学生硬笔书法培训教材,重点指导写好具有代表性的例字,讲解笔法;以《写字》课本为参考,结合书法名家字帖,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字练好基础,强调基本笔画和结构的练习,描摹、临帖、背帖逐步提高。
  故事教材:按照学生年龄特点,精选智慧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国学故事、自编故事等,由浅入深精心编排;以勤学、爱国、文明、环保、安全、诚信、感恩、节约、互助等为主题,每个年级段确定几个主题,每个主题几个故事,形成系列校本故事教材。
  二、我们的&课堂&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进行1次故事教育活动,即&综合(故事)&课,教师认真组织和指导学生&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各班利用语文课开展&3分钟小故事&活动,每生每学期在语文课进行1次讲故事实践活动。各年级中午设有习字课,硬笔、软笔练习穿插进行,每两周上1节写字指导课。
  写字、故事与学科教学有效结合,如品社课上说写字,语文课上讲故事,科学课上聊历史&&用写字和故事扮靓学校课堂的魅力风景线。
  三、我们的&活动&
  &写字少年社团&活动:筛选写字优秀学生,每周安排时间集中练字、辅导同学练字修身;每学期组织 &秀字&、&赛字&活动;每年安排&送春联&活动。
  &故事少年社团&活动:开设故事兴趣小组,集中训练&看、听、讲、演、编&,不断提高小组成员故事演讲能力,培育故事特长生;组建学校故事团,走向社区,走进敬老院,走进幼儿园、学校和家庭,讲故事、演故事。
  &师生故事频道&活动:利用校园广播,借鉴评书、广播剧以及央视&百家讲坛&形式,每周利用中午12:30,安排师生走进&故事频道&,带领全校学生感受故事的无限精彩。
  四、我们的&展示馆&
  走进大门,迎面映入眼帘的是经过提炼、蕴含特色的&一训三风&, 接着会看到学校的校园风貌图,写字名碑墙、故事主题大厅、家乡人文园等一幅幅图片,配以文字介绍,显现着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在展示馆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学校的特色教育成果,一块块奖牌、一张张证书,还有学生们的一幅幅钢笔、毛笔书法作品,会令人啧啧称赞;走在其间,也许你会问:为什么陈列着这么多一摞摞学生的作业本呢?讲解员会告诉你,学校特色建设是&写字立品,故事润人&,这么多作业&正确、工整、美观&,集中体现着全校师生的优秀品质&&&实&;再看下面的历届优秀毕业生的照片,他们中有各级各类的优秀学生、道德模范、岗位能手、劳动模范,或许还有科学家、书法家、主持人、曲艺名家,从他们身上你会真切地感受到学校特色建设下&真&。继续往前走,还会看到学校的特色活动资料:学生千人练字、送春联、师生书法&秀&、&师生故事频道&、&少年书场&、故事团走出校园、&大课间诵读&、&3分钟小故事&、才艺展示、校本教研、专家引领、领导关心等。驻足浏览,展示馆不但图片资料丰富,还配有活动视频,呈现着各项特色活动的精彩过程&&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校卫生先进事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