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加速度是描述物体大小与方向有关吗?

(2006?淮安二模)如图所示,在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一端拴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点.把小球拉到使细线水平的位置A,然后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沿弧线运动到细线与水平成θ=60°的位置B时速度为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重力与电场力的关系是mg=EqB.小球重力与电场力的关系是Eq=mgC.球在B点时,细线拉力为T=mgD.球在B点时,细线拉力为T=2Eq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选做题B)从某一高度平抛一物体,抛出2s后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角45°,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成60°角.(g取10m/s2)求:(1)抛出时的速度:(2)落地时的速度:(3)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一端拴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点.把小球拉到使细线水平的位置A,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沿圆弧运动到细线与水平成θ=60°的位置B时速度恰好为零(小球在运动过程电量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B、小球在B点时,其加速度大小为零C、小球在AB弧线中点时,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零D、小球在AB弧线中点时,所受电场力大于重力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从某一高度平抛一物体,当抛出2秒后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成60°角.求:(1)物体抛出时的速度大小;(2)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3)物体水平射程.(g取10m/s2)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如图所示,长为L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其间的电场可看成匀强电场.一个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粒子以初速度v0紧贴A板沿水平方向射入电场,从B板边缘飞出电场时,速度方向正好与水平成60°角.求:(1)电场强度的大小及方向;(2)两极板之间的距离d.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当前位置:
>>>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需时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
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需时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匀加速(加速度大小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停下,历时仍为t,则物体的
A.vm只能为2v,无论a1、a2为何值 B.v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 C.a1、a2的值必须是一定的 D.a1、a2必须满足
题型:不定项选择难度:中档来源:河南省月考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需时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主要考查你对&&加速度,速度的定义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加速度速度的定义式
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量Δv跟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a表示。加速度即速度的变化率。
物理意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与改变方向的物理量。
公式:,加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m/s2。
方向:与速度变化Δv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与v的方向一致,从加速度的产生上来说,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方法与知识感悟:
加速度、速度与速度变化率的区别和理解:①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不是描述速度大小的物理量,所以与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②加速度实质是由物体的受力和物体的质量决定的.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看,加速度由速度的变化与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来量度,说明加速度不是仅仅由速度的变化决定的;③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必然联系,但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其实质是与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致.④加速度即速度的变化率.速度的变化量大,速度的变化率不一定大,速度达最大时,速度的变化率可为零。
例: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C.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
答案:A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定义为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位移(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定义式:速度:&&&&&&& 平均速度: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与速率、平均速度:
例:一位汽车旅游爱好者打算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他原计划全程平均速度要达到40km/h,可是开出一半路程之后发现前半段路程他的平均速度仅有20km/h,如果他仍然打算将全程的平均速度提高到原计划水平,那么在后半段路程里他开车的平均速度应达到多少?
思路点拨:要求平均速度关键要明确是求哪一过程的平均速度,并确定该过程的位移和时间。
解析:设所求平均速度为v,总路程为s,在前里用时:t1==在后里用时:t2==全程平均速度为=40km/s,结果发现v→∞时,上式才成立,所以这位旅行者要完成预定计划是不可能的.
发现相似题
与“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需时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29542235554353211295963394241178166当前位置:
>>>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
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 C.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题型:不定项选择难度:偏易来源:0116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主要考查你对&&加速度&&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量Δv跟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a表示。加速度即速度的变化率。
物理意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与改变方向的物理量。
公式:,加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m/s2。
方向:与速度变化Δv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与v的方向一致,从加速度的产生上来说,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方法与知识感悟:
加速度、速度与速度变化率的区别和理解:①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不是描述速度大小的物理量,所以与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②加速度实质是由物体的受力和物体的质量决定的.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看,加速度由速度的变化与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来量度,说明加速度不是仅仅由速度的变化决定的;③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必然联系,但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其实质是与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致.④加速度即速度的变化率.速度的变化量大,速度的变化率不一定大,速度达最大时,速度的变化率可为零。
例: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C.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
发现相似题
与“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3769616160323005623954522258092125高一物理中关于加速度的知识点?_百度知道
高一物理中关于加速度的知识点?
高一关于加速度,以及匀变速运动这一章节的重点,难点。希望能够给出关于知识点和难点理解,学习方法,知识结构。
加速度(矢量):速度的变化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致。 例: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 速度为负,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化很快 8、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 x—t图象 v—t图象 表示质点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斜率表示速度 表示质点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 图线1表示静止 图线2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图线3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说明:图线2、3表示的物体 运动方向相反。图线2表示的 物体运动速度较大。 图线1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图线2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 图线3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 说明:图线1、2、3表示物体的 运动方向都相同,图线2表示的 物体加速度最大 例: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右图所示,则该物体在前2秒的加速度为 2到4秒的加速度为 4到6秒的加速度为 第3秒未的加速度为 前4秒的位移为 第二章知识要点 1、 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例:一质点由A点由静止出发沿直线AB运动,行程的第一部分是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以加速度大小为a2做匀减速运动,抵达B点时刚好停止,若AB长度是S,则质点运动所需时间为多少? 2、解题方法归纳 (1) 注意物理量的矢量性:对运动方程中a、v、x赋值时,应注意它们的正、负号。 例: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1s后速度变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为__________,加速度可能为__________。 (2)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系列比例关系式。 例:一列火车由静止从车站出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驶来,一人在轨道旁观察火车的运动,发现经过10s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则前9节车厢经过______时间从此人身边全部通过,第九节车厢经过______时间从此人身边通过。 (3)匀减速直线运动〈1〉利用运动可逆性,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大小,可以看成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求得。〈2〉求刹车类单向不可逆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应注意先求出物体到停止运动的时间。 例:初速度为30m/s的汽车,以大小为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求其在8秒内的位移。 (4)用平均速度解匀变速运动问题:如果问题给出一段位移及对应的时间,就可以求出该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再结合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可方便求解问题。 例:一列火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驶来,一人在轨道旁观察火车的运动,发现在相邻的两个10s内,列车从他跟前分别驶过8节和6节车厢,每节车厢长8m(连接处长度不计) 求:(1)火车的加速度a (2)有人开始观察时火车速度的大小 (5)追及问题:〈1〉匀减速物体追赶同方向匀速运动物体,恰能追上的临界条件是:追上时两者速度相同。〈2〉匀加速物体追赶同向匀速运动物体,追上前具有最大距离的临界条件是:两者速度相同;〈3〉匀速运动物体追赶同向匀加速物体,具有最小距离的临界条件是:两者速度相同。 (6)避碰问题:恰好不发生碰撞的临界条件为两车速度相等时位置相同,判断是否发生碰撞一定要并列分析速度关系和位移关系。 例: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 A在前, 速度为vA=10m/s, B车在后速度 vB=30m/s. 因大雾能见度低, B车在距A车500m时, 才发现前方有A车. 这时B车立即刹车, 但要经过1800m B车才能停止. 问: (1) A车若仍按原速前进, 两车是否会相撞? 若会相撞, 将在何时何地发生? (2) 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 A车司机在收到信号1.5s后加速前进, 求A车的加速度多大时, 才能避免事故发生 3、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g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与物体的性质无关) 例:水滴由屋檐落下,它通过下方一高为1.4m的窗户用时0.2s,则屋檐距窗户下沿的高度为_________m。(空气阻力不计,g=10m/s ) 第三章知识要点 1、力:力是物体(施力物体)对物体(受力物体)的相互作用。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例: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受到三个力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如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___N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重心的判断。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 例:下列有关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C.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D.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3、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的形变产生的。产生弹力条件:有接触,有形变。 方向:有平面,垂直于平面;有曲面,垂直于曲面的切面(过圆心) 弹簧,胡克定律:F=kx,x指的是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量。 例:如图所示,吊篮重200N,人重500N,绳子质量及绳与滑轮摩擦不计,当此人用100N的力拉绳子时,篮底板对人的支持力为多少牛?地面对篮的支持力多少牛?要使蓝离地而匀速上升,此人拉力多少牛? 4、摩擦力:1、产生条件:接触面不光滑、有弹力、有相对运动(趋势) 2、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 3、大小:f动=μN f静是可变的,由状态(平衡)决定;0&f静≤ fm= μ静N, μ滑& μ静 4、摩擦力可以是动力 例: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杆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那么( ) A.f1向上,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f1向下,f2向上,且f1=f2 D.f1向下,f2向下,且f1=f2 5、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正交分解) 例: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最大值为14N,最小值为2N,这两个力合力范围是什么?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合力的大小为多少。 6、共点力的平衡:物体处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是我们就说它是平衡的 平衡条件:F合=0(Fx=0,Fy=0) 解题方法:(1)正交分解 例:用与竖直方向成α=30°斜向右上方,大小为F的推力把一个重量为G的木块压在粗糙竖直墙上保持静止,木块与墙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木块对墙的压力大小N和墙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f。要使物体沿墙匀速上滑,推力F应变为多大? 例:小船用绳牵引,设水平阻力不变,在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则( ) A绳子的拉力不断增大。 B绳子的拉力不变。 C船所受浮力增大。 D船所受浮力不变。 (2)整体隔离 例:如图所示,木块在斜面B上匀速下滑时,B相对地面静止,则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 A.无 B.有,向左 C.有,向右 D.有,方向无法确定 (3)用图像解题 例:重G的光滑小球静止在固定斜面和竖直挡板之间。若挡板逆时针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该过程中,斜面和挡板对小球的弹力的大小F1、F2各如何变化? 第四章知识要点 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有力作用在它上面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力是改变物体速度(大小或方向)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其速度不可能为零 B.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表明物体受的合外力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表明物体受的合外力越大 E.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则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F.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F/a,所以物体的质量跟它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加速度成反比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物体是否受力、是运动还是静止无关。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例:A、B两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滑到同一粗糙水平面上, 若两物体的质量 mA > mB, 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则两物体能滑行的最大距离sA与sB相比为( ) 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题型: (1) 正交分解题 例:一质量为5kg的滑块受到与水平方向成角37o的倾斜拉力F=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是0.2,g取10m/s2,则:(1)滑块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大? (2)力F作用下经5s,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3)如果力F作用8s后撤去,则滑块在撤去F后还能滑行多远? (2)过程分析题 例:一个物体受几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在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恢复到原值的过程中其加速度变化情况是 ,速度变化情况是 , 其最终状态是 。 (3)求瞬时加速度 例:如图所示,质量为m和2m的木块A和B,中间用一轻质弹簧连接,并静止在一光滑的木板上。突然抽掉木板的瞬间,A和B的加速度分别是: (A)g, g (B) ,g (C)0,3g (D)0, (4)整体隔离法 例:A、B两物体质量之比为2:1,以绳相连(绳质量不计)并在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运动,若将A、B位置对调后仍用原来力使它们运动. 前后两次运动中,绳中张力之比是______. (5)分解加速度 例:质量为m的人站在自动扶梯上, 人鞋与梯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扶梯倾角为θ, 若人随扶梯一起以加速度a向上运动. 梯对人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分别为( ) A. N=masinθ B. N=m(g+asinθ) C. f=μmg D. f=macosθ (6)临界问题 例:将质量为10kg的小球挂在倾角为θ=300的光滑斜面上,绳与斜面平行,如图所示。 (1)当斜面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少时,小球对斜面的压力为0? (2)如果要使绳子的张力为0,斜面沿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应向左还是向右?它的最小值至少为多少? 3、力学单位制:在物理学中有七个国际基本单位,其中在力学中有三个:千克(质量)、米(长度)、秒(时间)。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可由基本单位导出。 4、牛顿第三定律: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共线。特点:同生、同灭、同变、同性。而一对平衡力没有这四中特点,应注意它们的区别。 例:物体静放于水平桌面上,则: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吸引地球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5、超重和失重。当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超重(视重大于实重),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失重(视重小于实重)。物体处在超失重状态时,其重力并没有改变。 例:一个质量为65kg的人在地面上能举起60kg的物体,在以2m/s2匀加速下降的电梯内,他能举起______kg的物体,此时他对地板的压力为________N。
其他类似问题
高一物理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