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翻译的展开想象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及反思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由欣喜到忧伤的情感变化
2.借助想象和口头作文,把握诗歌意境
3.借小组讨论,探究诗歌抒情主人公角色
教学重点难点:
1.诗歌跳跃性含蓄性的把握(抒情主人公的角色变化,以及“涉江”“兰泽”“还顾”等词所蕴含的深意)
2.想象的训练
教学过程设计:
李清照词:“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话把思念远在外地的丈夫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同类型的思念诗。
二、诵读、释义
1.请学生默读,注意课本中的注释
2.检查字词理解
请一学生读“采之欲遗谁”句,正音,“遗”读“wèi”。“遗”的意思:赠送
“远道”的释义
3.抽查学生朗读,学生评价
4.老师指导(预设,如果学生评价能分析到最好)
全诗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是哪个?——“忧伤”
是不是从头到尾都是“忧伤”的?从哪里开始转变情感?
“涉江”两句是欣喜的,“采之”两句转变情感,变为“失落”,之后伤感情绪越来越重。整首诗情感的变化是“欣喜——失落——忧伤”,所以在读的时候应该体现出这种情绪的变化。
5.学生再读。(每4小组为一组朗读,比比看,哪个组读得更好)
三、想象画面,把握意境
1.指导想象
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我们脑海中自然会出现一幅幅的画面,比如他归家后的生活场景,我们会想象“榆柳”是如何遮蔽房屋的,而“桃李”又是如何摘种在房前的。我们会想象村落是如何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的,想象炊烟是如何袅袅升起的。《涉江采芙蓉》一诗只有8句话,更需要我们展开想象,去构画场景,这样才能深入诗歌,体会到诗歌的味道。
2.学生想象
要求学生闭目想象1分钟。
3.学生展示想象结果(抽三四个学生回答即可)
4.老师指导纠正学生想象不合理之处。
要注意的地方:
“江”可能学生会想象成小溪流、小池塘。“兰泽”可能学生理解成“湖泊”。
注意字词“还顾”“漫浩浩”中隐含的情感,注意“离居”中流露的愁怨。
&5.时间允许的话,老师读自己的下水作文。
6.学生再读诗歌。
四、品味探究
&1.采芙蓉为什么要涉江?难道不可以就近采摘吗?
学生可能会分析到“芙蓉”意象含义。与“兰泽”相比,其他地方的芙蓉不如此地,诗歌如是描绘“兰泽多芳草”。
“江”一般是大河、比较湍急的河采称之为“江”,可见采摘的艰难。抒情主人公为什么还要去呢?可见思念的人在自己心目中的份量,以至于他(她)可以不顾危险前去采摘。要采就采最好的,才显得情意深重。在湍流的江河中为了心中那个思念的人,不顾一切的独自前去采摘,是多么的惊心动魄。而危险还在后面,“兰泽”是沼泽地,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但主人公仍旧不顾这些,进一步地说明了他(她)心中思念的那个人一定是值得他(她)去冒险的。就为这一点执念,我们也得感叹了。
&2.一般古人出远门的是谁?(男子)那么“所思在远道”与“还顾望旧乡”两句是否矛盾?
讨论,选代表发表意见。
古人有赠送花草的习俗,无论男女。
或表示留恋之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或表示爱慕之情,《诗经邶风静女》中有“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西周曲》(《荷塘月色》中有):“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子”双关。采来“莲子”送给思念的人。
本诗抒情主人公如果理解为女子,那么“还顾”句可以理解为女子对远在外地的丈夫的想象。想象丈夫在远方也与我一样,想念着我,这样就更增添了诗歌的忧伤之情。忧伤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而且丈夫也一样。这实际上是诗歌的跳跃性,视角发生了变化。
古人多用这种手法,如李清照词:“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是想象丈夫在外地想念我的名句。杜甫“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本来是自己想念妻子,却想象妻子在远地思念我。
如果理解为男子,也合情合理。
总之,这首诗把思念之情写得惊心动魄,写得绵长幽深,让人品之不尽,嚼之不厌。难怪前人评价《古诗十九首》为“五言之冠冕”。
&3.课堂背诵诗歌
五、课后作业
&1.巩固背诵这首诗
&2.课后阅读《西北有高楼》
教学后记及反思:
这首诗短小但却意蕴绵长,意境深远。而学生没有这方面的情感积淀,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诗歌中流露出的深沉的情感,是需要琢磨的。
我考虑分为三个步骤,层层深入地让学生体验诗歌内涵,一是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情感的变化,一是借助想象体会诗歌意境,一是通过讨论来探究诗歌深层含义。而想象又是关键,如果学生能想象到位,那么后面的探讨就有了着落,所以必须在学生口头表达过程中,及时予以必要的纠正。
课堂中,学生的想象是让我惊叹的,有的学生想到了采摘的地点,一个广阔的湖泊旁,把这个地方进行了描绘;有的想到了黄昏时分,残阳夕照,一幅凄美的画面;有的想到了伫立船头回望故乡的凄凉;有的更绝,想象中融入了角色的转变,说远方的人也在思念着抒情主人公,有的说是皓月当空的夜晚,有的说是泪眼婆娑的悲泣,有的说是凝眉长叹的愁苦。我都吃惊了,感叹学生想象力太丰富了。
学生的想象中抒情主人公恰好有区别,有的认为是男的,有的认为是女的,恰好为后面的探究做了铺垫。而课堂上的变化使得探究的问题也发生变化,顺势改成了“刚才大家的想象中,抒情主人公并不一样,那么到底是男子还是女子呢?请大家依据文本及所积累的知识,每4人一小组,进行讨论”。而把探究的第一个问题,融入了后面的讨论中。
但是,后来想,是不是当学生想到了角色的转变时,就顺势问这些学生为什么这样想象,是不是更好?这样可以自然过渡到角色的探讨,而且也是建立在学生情感的充分体验上的。
课堂中,学生是想象了很多,但我仅仅只局限于想象,忘记了课前的目标,借助想象,把握意境,对于意境的品味还不够明确,如果能有意识的评价学生想象的内容是一个什么样的意境,或者问学生自己的想象是什么意境,可能更好。
这次课让我对预设与生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都说教师要做文本的知音,但教师体会到的如何转变成学生的自觉体验,也还需要研究。
但是,我又突然没有自信起来,这样设计可以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课外语文》2015年02期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摘要】:《涉江采芙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一首,选自《古诗十九首》。诗歌以乐衬哀,以"对写"的悬想方式抒写思妇游子相思离别之情。《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可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3【正文快照】: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学常识,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歌;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掌握必要的分析、理解古诗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诵读感知诗歌,展开想象描摩诗境;2.小组合作探究,抓住意象、关键词句分析歌意境和情感特征;3.引导学生从意境,手法,多元解读等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洪波;[J];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董雁;[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年S1期
张嘉林;[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陈斯怀;;[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卢毅;;[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郑珊珊;;[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石俊霞;;[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张敏;肖伟;;[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刘素琴;;[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张庆岩;;[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瑞君;;[A];李白学刊(第二辑)[C];1989年
黄震云;韩宏韬;;[A];诗经研究丛刊(第十辑)[C];2006年
李剑锋;;[A];诗经研究丛刊(第四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天水市麦积区西坪初中
霍文强;[N];甘肃日报;2011年
郭京春;[N];中华读书报;2014年
白彬彬;[N];中华读书报;2014年
本报记者 周芹 陈维灯
申晓佳;[N];重庆日报;2014年
穆陶;[N];文艺报;2014年
止敬;[N];中国老年报;2000年
王柏玲;[N];文汇报;2009年
张保振;[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酩诗;[D];暨南大学;2011年
王锋;[D];西北大学;2000年
佳永馨璃;[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崔玲;[D];兰州大学;2006年
胡培培;[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张琳;[D];吉林大学;2007年
成东建;[D];兰州大学;2007年
岳丽颖;[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王津;[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马津瑾;[D];郑州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疏通诗意,感悟诗歌思想;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展开想象,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教学重点;分析诗中意象,展开想象;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体悟诗中情感;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但是相爱却不能相聚相守,不;二、文学常识介绍;《古诗十九首》专指东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1、反复诵读,疏通诗意,感悟诗歌思想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展开想象,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体悟诗中的情感
分析诗中意象,展开想象
学会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体悟诗中情感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但是相爱却不能相聚相守,不免让人扼腕叹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秦观发出的一种宽慰,一种无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有“一字千金”之称的《古诗十九首》,看看里面的《涉江采芙蓉》表达了怎样的相思?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专指东汉末年无名氏文人的19首作品。《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评价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三、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疏通大意,表达诗歌的内容,总结主题
明确:诗歌写的是抒情主人公在采芙蓉的时候,不知道将所采芙蓉送给谁,他所思念的人在远方,抒情主人公不由自主的回头望家乡,可是她看到的是无法计算的迢迢路程和浩渺烟云的山阻水长,抒情主人公从眼前想到将来,不免忧伤不已。
主题:表达了游子的离别相思之情。
四、文本探析
诗歌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给我们塑造出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意象:芙蓉、兰泽、芳草,让人感觉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情感的单纯、美好。
抒情主人公:通过“采之欲遗谁”、”“还顾旧乡”、“忧伤以终老”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个孤独、惆怅、忧伤的抒情主人公。
2、赏析诗句
①“涉江采芙蓉”和“采之欲遗谁?”
我们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面说,江南有采莲的旧俗,那是一个风流的季节也是一个热闹的季节。可是这种欢乐美好刹那间被一声叹息声所改变,主人公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徒然采摘了美好的芙蓉,可是又能送给谁呢?这一朵朵美好的鲜花送不到远方的爱人那里!将人物放Z在欢乐美好的背景中,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是以乐衬哀的效果。我们还把它叫作反衬。“以乐写哀,以哀写乐,更增其哀乐”。回顾我们学过的运用了反衬手法的诗句有哪些?“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诗,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象画面。
明确:“还顾”动作感和画面感非常强,如果不是思念至极,恐怕不会情不自禁地回头望家乡吧?可是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无法计算的迢迢路程和浩渺烟云的山阻水长。让我们看到一个孤独、忧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五、合作探究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到底是男子还是女子,说说你的观点和依据。 (生讨论,找代表发言)
生1:是女子,因为只有女孩子才喜欢采一些花花草草,依据是“涉江采芙蓉”。
生2:是男子,“还顾望旧乡”,古代只有男子才出来游历求学,女子一般不出远门,既然望故乡说明是远游,由此判断是男子。 生3:前两句女子,后两句男子。从前四句和后四句关系来说。 明确:根据学生发言,总结。首先假设是女子:“涉江采芙蓉”和“还顾望旧乡”是两个空间的不同画面在同一时间的显现。只有在想象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才会出现。这在诗歌里面我们叫它“悬想”法。是女子想象自己游历在外的丈夫在回头望故乡思念自己。其实这种方法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学过的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后两句就是王维想象兄弟们思念自己,这种以虚衬实的方法更衬托出自己思念亲人的深切。
(学生只要自圆其说,有理有据,我们可以不必拘泥于一种说法,
诗歌贵在读出自己的感悟)
我们说,这首诗的作者是东汉末文人,假若抒情主人公是女子的话,则他采用了女性的口吻写的这首诗,诗里面又有悬想。初读感觉单纯,诗旨明了,再三涵咏,我们发现它婉曲奇妙。
六、能力拓展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比较《庭中有奇树》和《涉江采芙蓉》的区别。
明确:相同点:主题相同表达的都是折芳赠送所思念的人而不得的痛苦。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前六句都是对花树的极力赞扬,最后两句表明了全诗的主题。意境高洁、清幽,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不同点:一个是以芙蓉为寄托,以乐景衬哀情,末句感情哀伤不止。一首是以树为寄托物,末句自我安慰。
七、课堂小结
《古诗十九首》主要抒发了游子失志无成和相思别离之情,突出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真实的反映了东汉后期的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风貌。诗歌就像橄榄一样,越咀嚼越有味,希望同学们下去好好读,最好读出自己的感悟。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涉江采芙蓉》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最新60等内容。 
 《涉江采芙蓉》教学反思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 《涉江采芙蓉》终于被正式搬上了讲台。虽 然在录课之前进行了很多次的练习,但是也有一些遗憾。但我知道, 只有经过每...  《涉江采芙蓉》教案(整理精校版)_高考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涉江采芙蓉》教案 必修教案
:: 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  《财产留给谁》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_初二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思路,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在...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鸟儿 新课程?新课标?高一语文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课时 教学方法:导学式 教具:多媒体...  《涉江采芙蓉》 公开课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涉江采芙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士之耽兮,犹可脱”的《诗经》一路走来,我们读过屈原的《离骚》,...  汇报课《涉江采芙蓉》教学反思 上个星期五,十月十八日讲完汇报课《涉江采芙蓉》 ,顿觉轻松,中途虽也想过一些问 题,但都不成条理,浅尝辄止,直至今日,才述诸笔端...  5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四年二班 :张春英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 于题壁诗的,有...  涉江采芙蓉优秀教案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一、导入: 背诵: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王维 《相思》 ) 采花折柳赠...【图文】《涉江采芙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涉江采芙蓉》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4.41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涉江采芙蓉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