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关于孙子兵法的书 言辞幽默 书里还提到...

关于历史的书籍
关于历史的书籍
范文一:关于历史的书籍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始皇(上册)作者 : 曹昇出版社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已在购书单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始皇(下册)作者 : 曹昇出版社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已在购书单雍正王朝作者 : 二月河/劉和平/羅強烈出版社 : 天地圖書已在购书单中国大历史作者 : [美] 黄仁宇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已在购书单万历十五年作者 : [美] 黄仁宇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已在购书单全球通史作者 : [美] L. S. 斯塔夫里阿诺斯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已在购书单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作者 : 袁腾飞出版社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已在购书单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2作者 : 袁腾飞出版社 : 花山文艺出版社已在购书单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3作者 : 袁腾飞出版社 : 宁夏人民出版社已在购书单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作者 : 袁腾飞出版社 : 希望出版社已在购书单明朝那些事儿(1-9)作者 : 当年明月出版社 : 中国海关出版社已在购书单大秦帝国作者 : 孙皓晖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已在购书单《德川家康》作者 : 山冈庄八出版社 : 南海出版公司已在购书单康熙大帝(共四册)作者 : 二月河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已在购书单乾隆皇帝(全六册)作者 : 二月河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已在购书单曾国藩(上中下)作者 : 唐浩明《二十四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清史稿》对世界历史的简单通俗的叙述。不完全准确,但是了解世界历史很好的入门读物。为我的世界历史观奠定了一个不错的基础。着重叙述文明的变迁和进步,对于经济和文化写得比较多,而不是重点讲历史大事件。也是世界史很好的基础读物。了解现代人在十万年前起源于非洲,以及他们迁徙的途径,对于人种和民族的了解非常重要。公元前50年前后的欧洲,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间点。罗马共和国处于鼎盛阶段。高卢南部,西班牙属于罗马的行省,这些地区在逐步罗马化。居住在高卢的打量凯尔特人部落受到罗马的压迫和统治;东北部的日尔曼人正逐步崛起,已经有日尔曼部族开始迁入高卢。如果不了解欧洲的历史,要理解现代文明是有困难的。原文地址:
范文二:书籍的历史演进中国书籍的历史演进人类探索理想信息载体的脚步从未停止,文字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材料作为载体 ,承载文字的物质材料可称之为,文字载体'。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理想文字载体的探索 ,新文字载体的发明往往是适应社会控制和文化传播的需要而产生的 ,又反过来促进社会控制和文化传播 ,并促进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谈到书籍不能不谈到文字,文字是书籍的第一要素。中国自商代就已出现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从甲骨文的规模和分类上看,那时已出现了书籍的萌芽。 到周代,中国文化进入第一次勃兴时期,各种流派和学说层出不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作为文字载体的书籍,已经出现很多。周代时,甲骨文已经向金文、石鼓文发展,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逐步发展,后又完成了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文字体的演变,书籍的材质和形式也逐渐完善。(一)甲骨通过考古发现,在河南,殷墟'出土了大量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这就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作为文字载体的材质。所刻文字纵向成列,每列字数不一,皆随甲骨形状而定。由于甲骨文字型尚未规范化,字的笔画繁简悬殊很大,刻字大小不一,所以横向难以成行。后来虽然在陶器、岩石、青铜器和石碑上也有文字刻画,但与书籍形式相去甚远,故不做详谈。公元前2500年前后,古埃及人把文字刻在石碑上,称为石碑文。古巴比伦人则把文字刻在黏土制作的版上,再把黏土版烧制成书。(二)玉版《韩非子〃喻老》中有,周有玉版'的话,又据考古发现,周代已经使用玉版这种高档的材质书写或刻文字了,由于其材质名贵,用量并不是很多,多是上层社会的用品。(三)竹简木牍中国正规书籍的最早载体是竹和木。把竹子加工成统一规格的竹片,再放臵火上烘烤,蒸发竹片中的水分,防止日久虫蛀和变形,然后在竹片上书写文字,这就是竹简。竹简再以革绳相连成,册',称为,简策'。这种装订方法,成为早期书籍装帧比较完整的形态,已经具备了现代书籍装帧的基本形式。另外还有木简的使用,方式方法同竹简。牍,则是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与竹简不同的是木牍以片为单位,一般着字不多,多用于书信。《尚书?多士》中说,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从其所用材质和使用形式上看,在纸出现和大量使用之前,它们是主要的书写工具。书的称谓大概就是从西周的简牍开始的,今天有关书籍的名词术语,以及书写格式和制作方式,也都是承袭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当时欧洲盛行古抄本,所用材质多是树叶、树皮等。由于年代久远,竹木材质难以保存很长,所以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看到那些古籍,就是在博物馆也难得一见完整的简策。现在有的出版社模仿古代简策制作的像《孙子兵法》、《史记》等传统经典著作,多作为礼品或用以收藏,不属大众普及读物。即使如此,作为书籍装帧设计的一种形式,了解一二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助于学习和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手法。(四)缣帛缣帛,是丝织品的统称,与今天的书画用绢大致相同。在先秦文献中多次提到了用缣帛作为书写材料的记载,《墨子》中提到,书于竹帛',《字诂》中说,古之素帛,以书长短随事裁绢'。可见缣帛质轻,易折叠,书写方便,尺寸长短可根据文字的多少,裁成一段,卷成一束,称为,一卷'。缣帛常作为书写材料,与简牍同期使用,自简牍和缣帛作为书写材料起,这种形式被书史学家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书籍。(五)纸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我国西汉时就已经出现了纸。 《后汉书?蔡伦传》中载:,自古书契多编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蔡伦造意,用树肤、麻头、蔽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以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伦纸’。古人认为造纸术是东汉蔡伦所造,其实在他之前,中国已经发明了造纸技术,他只是改进并提高了造纸工艺。魏晋时期,造纸技术、用材、工艺等进一步发展,几乎接近了近代的机制纸了。
到东晋末年,已经正式规定以纸取代简缣作为书写用品。最早的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的米诺亚文化,它又受古埃及人的影响。当时古埃及的主要书写材料用纸莎草制成,在很长时间内,西方很多国家都用这种纸。中世纪以后羊皮纸代替了它。羊皮纸的出现,给欧洲的书籍形式带来了巨大变化。如果只强调书籍是文字的载体这一概念,来为书籍下定义的话是不够的。石碑刻有精美的文字,布局可谓考究,大多还装饰以纹饰,标题、正文、落款等内容形式颇有书感,但是,石碑过于庞大,不易移动和传播交流,与真正意义的书籍难以相提并论。为何纸的出现便迅速替代其它载体材质呢,因纸张轻便、灵活和便于装订成册的诸多优点,使得书籍才真正谓之为书。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两项对书籍装帧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东汉纸的发明,确定了书籍的材质,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促成了书籍的成型,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现代。印刷术替代了繁重的手工抄写方式,缩短了书籍的成书周期,大大提高了书籍的品质和数量,从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当今又出现了电子媒介与纸的持续并用。新载体之所以不能马上取代旧载体 ,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来源于新载体本身 ,新载体虽然有旧载体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但在使用中也有无法克服的缺陷 二是来源于人们的观念 ,人类似乎有一种共性 ,抛弃熟悉的东西会感到痛苦 ,越是文化根基深厚的人越是如此。阅读详情:
范文三:历史书籍的作文历史书籍的作文一:历史书籍读后感(680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相信大家一定听过这段波澜壮阔的开场白。没错他就是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我所看的第一部有关历史的小说。从此,自从我读了这本书,我便对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可以更准确更具体的了解三国,我买回了一本《三国志》看了起来。《三国志》是由西晋的陈寿而成,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史学名著。与《汉书》、《史记》、《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分《纪》和《传》两种记载方式。《纪》用编年的方式记载了许多三国时期的大事。而《传》则记载了人物的事迹,记录略为详细。读了这本书后让我最受益非浅的要数是赤壁之战了。孙刘联合军仅三万人却使曹操的七十万大军付之一炬。大家一定认为这一战的功劳全在孙刘的二位军师——周瑜,诸葛亮上吧!非也!读了书后我觉得导致失利的关键人物还是曹操!曹操仗着自己人多就过于轻敌。出战时又犯兵家大忌,士兵多感伤寒,战前就死伤惨重,可谓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而这一时的糊涂却成了导致曹军大败的原因。然而我也十分钦佩曹操,在经历如此大的失败之后他竟然毫不丧气,而是重整兵马,恢复士气,准备复仇。同样这场经典大战也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骄兵必败!”但是从曹操身上我明白了一更重要的道理:“失败了不要紧,就看你能不能重新站起来,这才是成功的关键”。一本三国,回顾历史沧桑;一本三国可以读出许许多多,有人恨曹操,而有人则钦佩曹操,每个人眼里都有一本不同的三国;一本三国,读出人生百味,让我从中悟出了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历史书籍的作文二:近代史书籍读后感(908字)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着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着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着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历史书籍的作文三:读历史书籍读后感(887字)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的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里有天下纷争,群雄并起;有英雄豪杰,君主谋士;有文韬武略,气贯长虹;有儿女情长,肝胆相照。我们从三国中看到了战争,看到了侠客,看到了谋士,我们沉醉于其中......但是,我们不曾思考,也不曾问自己:“历史为什么会如此发展?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刘备?袁术为什么最后会饿死于长亭?”三国在带给我们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疑问......然而,一位学者跳了出来,他用现代的眼光为我们解读了三国的历史,虽然不一定正确,但他仍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欢迎。他使更多的人对三国这段历史产生了兴趣,也是更多的人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解角度,许多人恍然大悟:原来历史也可以这样读!这个人就是易中天,而他作品名为《品三国》。易中天,从《百家讲坛》走出来的文化名人,在他如日中天的时候,收到的评论大多是溢美之词,如五月槐花,香气飘飘。当然,易中天的魅力也着实让人着迷,他的文才,他的口才,他性格的温厚,他口碑的甚佳等等这些都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反映出来。一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魅力十足的易中天,当然也有不一样的看法。于是,众多热门话题再次被放到台面上被人们热烈讨论着,品味着。从此,三国不再只为史学家和军事家津津乐道,更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而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各公司的老板,CEO,以及那些想做一番事业的人也纷纷参看。举一些例子:在曹操事业刚起步时,他的用人策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就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思考。曹操提出了如下政策:1、名至实归,更重实际。2、德才兼备,唯才是举。3、重用清官,不避小贪。这些政策时隔20XX余年仍被许多专业人士所采用。《品三国》让我们认识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价值。在各界人士关注《品三国》的同时,我们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说这纯粹是学者明星的效应,但我认为《品三国》在演绎着一个文化普及的角色,不求每个人都参透真理,只希望每个人都能懂一点真理,从这一点来看,《品三国》做出的贡献还是相当大的。《品三国》延续了三国的精彩,三国的璀璨,三国的传奇!历史书籍的作文四:历史书籍读后感(1403字)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着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着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着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历史书籍的作文五:历史书籍读后感(1050字)历史并非全是鲜衣怒马繁华似锦,它事实上如此残酷,战争和暴政将它涂抹得血迹斑斑.这斑斑血迹又迷惘了众生的眼睛,在穿越历史重重迷雾之后却对狰狞的暴徒流露出顶礼膜拜的眼神.原来颠倒众生的,并非只有倾国倾城的美女.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明孝陵甬道上的牌匾会将朱元璋这个热爱杀人的混蛋描述成恩泽天下的圣主,就像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人们会赋予项羽这个徒有武力的莽夫以英雄的地位并崇拜了幽幽数千年.项羽一把大火烧掉了咸阳,不但给后世的暴徒们开了一个以焚烧故都来章显自己盖世武功的恶劣先例,而且烧尽了保存在咸阳的记录着春秋战国以来璀璨学术思想的珍贵典籍.而同样是因焚烧罗马城而闻名的尼罗,却遗臭千古.相形之下的差别和痛心,我不知怎样才能言语.不要说造成黄金时代学术典籍遗失的罪魁应是焚书坑儒的始皇赢政,那本是另一片迷茫的眼神.焚书的原因上儒生建议赢政崇古分封子弟和功臣,这本是儒家阿谀奉承的的手段,但不幸碰上始皇这个一切都向前看的人政治硬汉.法家的李斯作出细致分析之后建议"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历史书籍读后感。…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是为焚书.可见焚书焚的多是民间非科学方面的书籍,而秦朝所设为数众多的博士官,仍然存有大量诸子百家的典籍.事实上,按当时的条件,民间就真的能存有很多的书么?藏书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政府行为.而坑儒的原因则是两个道士为赢政寻仙药不得,怕上面怪罪,便毁谤赢政后逃之夭夭.始皇勃然大怒,坑杀相关四百六十于人.这其中大抵是些方术之士,不过因为赢政也提到了儒生在咸阳言论蛊惑人心,大概也有一些儒家人士混迹于被坑杀之列.因为这两个原因,儒者们穷尽所有能够想到的恶毒词汇加诸于始皇赢政的身上.古人说三人成虎.儒者们一代接一代孜孜不倦的毁谤始皇,毁了两千年,终是迷惘住了后人的眼睛,把赢政变成集天下恶毒为一身的大妖怪.暴政是有的,但暴政是每个朝代都有,而赢政所做的开创性的事业却只在于秦朝.不用螯述从小学课本就介绍的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光算赢政所建立的政治体制这一项,其后两千年的中国帝王便从未有能超越,统统因袭下来."始皇帝"这一称谓,真的是名副其实.我到是觉得,相对于项羽,赢政到是更能担当英雄这一称号,更应该获得国人的尊敬.戏剧中的霸王,演义中的关羽赵云,都只能当作文艺形象来欣赏,万不该将其与历史真实人物混为一谈.只可惜大多数人眼中的世界只是建立在别人的臆想之上.怎能冀望用迷茫的眼睛看见一个真实的世界?阅读详情:
范文四:历史书籍.doc(一)历史系本科生推荐阅读书目:1.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2.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3. 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4. 吴思:《潜规则》和《血酬定律》5.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五册)6. 毛泽东:《毛泽东自述》7. 张国焘:《我的回忆》8. 弗拉基米洛夫:《延安日记》9. 郑超麟:《郑超麟回忆录》10. 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回忆录》11. 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2.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3. 甘地:《甘地自传》14. 巴金:《随想录》15. 胡适口述,唐德刚注译:《胡适口述自传》16. 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17. 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18. 丹尼尔·布尔斯廷:《美国人》(三卷)19.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美国社会实录》(四卷)20. 乔治·奥威尔:《1984》21. 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22. 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23. 罗伊·亚历山大罗维奇·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24. 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25. 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26. 张正隆:《雪白,血红》27. 韩丁:《翻身》28. 张炜:《古船》29. 柏扬:《丑陋的中国人》30. 王鼎钧:《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三、四)31. 龙应台:《野火集》32. 龙应台:《大江大海》33. 于建嵘:《中国工人阶级状况》34. 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35.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36. 方军:《我认识的鬼子兵》37. 国亚:《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38. 杨美红:《罂粟花红——我在缅共十五年》39. 马继森:《外交部文革纪实》40. 倪创辉:《十年中越战争》41. 沈志华、杨奎松等:《中苏关系史纲》42. 傅国涌:《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43. 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44.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45. 韦君宜:《思痛录》46. 廖亦武:《中国底层访谈录》47. 杨显慧:《夹边沟纪事》48. 张胜:《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49. 赵家梁:《半截墓碑下的往事——高岗在北京》50.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51. 吴冷西:《十年论战》52. 吴法宪:《吴法宪回忆录》53. 逄先知:《毛泽东传()》54.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55. 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56. Jung Chang and Jon Halliday,Mao:the Unknow Story57. 肖延中:《巨人的诞生》58. 冯亦代:《悔余日记》59. 李辉:《一纸苍凉——杜高档案》60. 林牧:《烛尽梦犹虚——胡耀邦助手林牧回忆录》历史系本科生必读书目:孔子:《论语》余冠英:《诗经选译》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二)现代史硕士生推荐阅读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2.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3.马克思:《法兰西内战》4.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6.列宁:《国家与革命》7.《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8.《毛泽东选集》(1-5卷)9.柯伟亚:《怀柔远人:马嗄尔尼使化的中英礼仪冲突》10.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11. D.布迪、C.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12.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13.周锡瑞:《义和团的起源》14.相蓝欣:《义和团战争的起源:跨国研究》15.佐藤公彦:《义和团的起源及其运动》16.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17.周策纵:《五四运动 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18.余英时:《五四新论——既非文艺复兴,亦非启蒙运动》19.林贤治:《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20.周锡瑞:《革命与改良——辛亥革命在两湖》21.陈志让:《军绅政权》22.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23.刘景泉:《北京民国政府议会政治研究》24.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25.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26.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27.魏斐德:《上海警察》28.裴宜理:《上海罢工》29.Gregor Benton, Mountain fires : the Red Army's three-year war in south China30.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的道路》31.陈永发:《延安的阴影》32.高浦棠等:《延安抢救运动始末》33.何方:《从延安一路走来的反思》(上、下)34.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35.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日本侵华七十年史》36.柯博文:《走向最后关头——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日本因素》37.方德万:《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38.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39.邹谠:《美国在中国的失败》40.胡素珊:《中国的内战》41.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42.费孝通:《乡土中国》43.费孝通:《江村农民的生活及其变迁》44.唐致卿:《近代山东农村社会的经济研究》45.黄宗智:《中国共产党与农村社会,年》46. Chen Yongfa, Making Revolution: 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Eastem and Central China, 1937 – 194547.伊莎白·柯鲁克、大卫·柯鲁克:《十里店》48.费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49. Jeremy Brown and Paul G. Pickowicz Edited, Dilemmas of Victory: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50.胡治安:《统战秘辛——我所认识的民主人士》51.钱理群:《拒绝遗忘——一九五七年学研究笔记》52.杨继绳:《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上、下)53.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一、二)54. Roderick MacFarquhar,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Volume355. Roderick MacFarquhar and Michael Schoenhals, Mao's Last Revolution56.印红标:《失踪者的足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青年思潮》57.高树华等:《内蒙文革风雷》58.宋永毅等:《文化大革命:历史真相和集体记忆》(上、下)59.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60.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61.程映红:《毛主义革命:二十世纪的中国与世界》62. Sergey Radchenko,Two Suns in the Heavens: The Sino-Soviet Struggle for Supremacy, 63.谢泳:《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困境》64.马嘶:《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65.许纪霖:《知识分子十论》66.于风政:《改造》67.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68.葛凯:《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69.李毅:《中国社会分层的结构与演变》70.张柏春等:《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现代史硕士生必读书目: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费正清、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现代史博士生推荐阅读书目:1.司马迁:《史记》2.司马光:《资治通鉴》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4.《列宁选集》(1-4卷)5.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6.《毛泽东文集》(1-8卷)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13卷)8.《毛泽东思想万岁》9.《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10.《读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毛泽东11.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12.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蒙塔尤-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小山村》13.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14.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5.王迪:《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6.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17.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18.汤因比:《历史研究》19.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20.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21.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22.汉娜·阿仑特:《极权主义的起源》23.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24.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25. Linda Weiss:《国家的神话》26.卜正民:《民族的构建》27.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28.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29.基辛格:《大外交》30.迈克尔·H·亨特:《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31.威廉·布兰察德:《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32.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33.苏珊·邓恩―《姐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34.彼得·卡尔佛特:《革命与反革命》3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36.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37.戴维·毕瑟姆:《官僚制》38.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39.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40.萨松:《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上、下)4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42.保罗·约翰逊:《知识分子》43. Edward Shils:《知识分子与当权者》44.魏承思:《中国知识分子的沉浮》45.余英时:《中国思想的现代诠释》46.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47.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48.刘梦溪:《传统的误读》49.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50.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51.阎步克:《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52.钱端升:《民国政制史》53.斯通:《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54.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55.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政治研究》56.李世众:《晚清绅士与地方政府》57.张研、牛贯杰:《晚清中国统治格局研究》58.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通史》59.翁礼华:《财政、赋税、官吏、奉禄》60.张仲礼:《中国绅士》61.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62.莫里斯·弗里曼:《中国社会的家庭与亲属关系》63.黄宗智的《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64.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65.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年的华北农村》66.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67.路遥:《山东民间秘密教门》68.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69.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70.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本阅读详情:
范文五:中国书籍的历史演进中国书籍的历史演进人类探索理想信息载体的脚步从未停止,文字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材料作为载体 ,承载文字的物质材料可称之为,文字载体'。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理想文字载体的探索 ,新文字载体的发明往往是适应社会控制和文化传播的需要而产生的 ,又反过来促进社会控制和文化传播 ,并促进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谈到书籍不能不谈到文字,文字是书籍的第一要素。中国自商代就已出现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从甲骨文的规模和分类上看,那时已出现了书籍的萌芽。 到周代,中国文化进入第一次勃兴时期,各种流派和学说层出不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作为文字载体的书籍,已经出现很多。周代时,甲骨文已经向金文、石鼓文发展,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逐步发展,后又完成了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文字体的演变,书籍的材质和形式也逐渐完善。(一)甲骨通过考古发现,在河南,殷墟'出土了大量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这就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作为文字载体的材质。所刻文字纵向成列,每列字数不一,皆随甲骨形状而定。由于甲骨文字型尚未规范化,字的笔画繁简悬殊很大,刻字大小不一,所以横向难以成行。后来虽然在陶器、岩石、青铜器和石碑上也有文字刻画,但与书籍形式相去甚远,故不做详谈。公元前2500年前后,古埃及人把文字刻在石碑上,称为石碑文。古巴比伦人则把文字刻在黏土制作的版上,再把黏土版烧制成书。(二)玉版《韩非子〃喻老》中有,周有玉版'的话,又据考古发现,周代已经使用玉版这种高档的材质书写或刻文字了,由于其材质名贵,用量并不是很多,多是上层社会的用品。(三)竹简木牍中国正规书籍的最早载体是竹和木。把竹子加工成统一规格的竹片,再放臵火上烘烤,蒸发竹片中的水分,防止日久虫蛀和变形,然后在竹片上书写文字,这就是竹简。竹简再以革绳相连成,册',称为,简策'。这种装订方法,成为早期书籍装帧比较完整的形态,已经具备了现代书籍装帧的基本形式。另外还有木简的使用,方式方法同竹简。牍,则是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与竹简不同的是木牍以片为单位,一般着字不多,多用于书信。《尚书?多士》中说,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从其所用材质和使用形式上看,在纸出现和大量使用之前,它们是主要的书写工具。书的称谓大概就是从西周的简牍开始的,今天有关书籍的名词术语,以及书写格式和制作方式,也都是承袭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当时欧洲盛行古抄本,所用材质多是树叶、树皮等。由于年代久远,竹木材质难以保存很长,所以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看到那些古籍,就是在博物馆也难得一见完整的简策。现在有的出版社模仿古代简策制作的像《孙子兵法》、《史记》等传统经典著作,多作为礼品或用以收藏,不属大众普及读物。即使如此,作为书籍装帧设计的一种形式,了解一二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助于学习和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手法。(四)缣帛缣帛,是丝织品的统称,与今天的书画用绢大致相同。在先秦文献中多次提到了用缣帛作为书写材料的记载,《墨子》中提到,书于竹帛',《字诂》中说,古之素帛,以书长短随事裁绢'。可见缣帛质轻,易折叠,书写方便,尺寸长短可根据文字的多少,裁成一段,卷成一束,称为,一卷'。缣帛常作为书写材料,与简牍同期使用,自简牍和缣帛作为书写材料起,这种形式被书史学家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书籍。(五)纸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我国西汉时就已经出现了纸。《后汉书?蔡伦传》中载:,自古书契多编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蔡伦造意,用树肤、麻头、蔽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以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伦纸’。'古人认为造纸术是东汉蔡伦所造,其实在他之前,中国已经发明了造纸技术,他只是改进并提高了造纸工艺。魏晋时期,造纸技术、用材、工艺等进一步发展,几乎接近了近代的机制纸了。到东晋末年,已经正式规定以纸取代简缣作为书写用品。最早的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的米诺亚文化,它又受古埃及人的影响。给欧洲的书籍形式带来了巨大变化。如果只强调书籍是文字的载体这一概念,来为书籍下定义的话是不够的。石碑刻有精美的文字,布局可谓考究,大多还装饰以纹饰,标题、正文、落款等内容形式颇有书感,但是,石碑过于庞大,不易移动和传播交流,与真正意义的书籍难以相提并论。为何纸的出现便迅速替代其它载体材质呢,因纸张轻便、灵活和便于装订成册的诸多优点,使得书籍才真正谓之为书。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两项对书籍装帧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东汉纸的发明,确定了书籍的材质,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促成了书籍的成型,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现代。印刷术替代了繁重的手工抄写方式,缩短了书籍的成书周期,大大提高了书籍的品质和数量,从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当今又出现了电子媒介与纸的持续并用。新载体之所以不能马上取代旧载体 ,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来源于新载体本身 ,新载体虽然有旧载体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但在使用中也有无法克服的缺陷 ;二是来源于人们的观念 ,人类似乎有一种共性 ,抛弃熟悉的东西会感到痛苦 ,越是文化根基深厚的人越是如此。阅读详情:
范文六:书籍是人类的历史瑰宝在文化经典中漫步作者:刘云芸
孟村回族自治县新县中学(2)班
辅导教师:张立峰 书籍是人类的历史瑰宝、是智慧的结晶、是进步的阶梯、是传播人类文明的工具、是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周恩来总理也曾经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应该体会得到书籍给我们带来的价值:书可以成就我们的人生梦想,创立一番伟业;可以给枯燥的生活,带来一番生机;可以给干涸的小溪注入一泓清泉;可以给受挫的心灵带来一丝安慰。2008年奥运会的宏大开幕式记忆犹新,展现了我国古老璀灿的文化经典。然而畅游在中华文化经典书籍中,同样让我感到的是智慧,是幸福,这里有温馨的宁静,也有激情的舞动。我喜爱读书,曾几何时,置身书海不能自拔。尤其拜读着中华的经典文化,如《唐诗三百首》使我了解了我国古时最繁荣时代,不同的人文情怀,让我感受当时祖国的伟大和诗人的才华;《水浒传》使我了解了什么叫忠肝义胆,兄弟朋友之情让人难以忘记;我们所学的《千字文.弟子规》更是传达了现在人都需要必备的道德品质:做人的涵养、为人处事的礼法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这本书中,从古人孝亲敬长的行为中,我能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从古人生活学习的教训中,我能吸取宝贵经验;从古人为人处事的态度中,我能懂得朋友间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可以说,中华文明传承数千载,典籍浩如烟海,精彩纷呈。,真得让我受益终生。文化是时代的产物,传统文明是历史文化的结晶。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让我们从中汲取精华,调和现代文明,让这些书籍化为坚不可摧的翅膀,帮我们一起飞向一望无垠的天空;让它变成不畏艰险的航船,帮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让它变成温暖有力的手掌,抚平我们急躁的情绪……阅读详情:
范文七:历史书籍书单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一 通史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中华书局,1983年新一版。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4年。范文澜、蔡美彪主编《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郭沫若等《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翦伯赞《中国史纲》(修订本),人民出版社;尚钺《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二 断代史(一) 先秦史林耀华《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白寿彝总主编、苏秉琦主编《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许倬云《西周史》(增订本),三联书店,1994年。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顾德融、朱胜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杨宽《 编年》,上海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增订本),中华书局,1985年。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董作宾《殷历谱》,史研究院史语所专刊,1945年;胡厚宣《甲骨学殷商史论丛》(初、二、三、四集),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专刊;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顾颉刚等《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闻一多《神话与诗》、《古典新义》,《闻一多全集选刊》本,古籍出版社,1956年。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集》(一二三集),中华书局,年。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中华书局,1988年。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影印)、《古史新探》(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史语所单刊,1940年。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二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二卷),科学出版社,1982年。夏鼐《夏鼐文集》,社科文献出版社,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中国考古学论集》,三联书店,1999年。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科学出版社;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三联书店,1963年。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长春出版社,1992年。杨希枚《先秦文化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朱凤翰《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二) 秦汉史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钱穆《秦汉史》,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王蘧常《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史》,中研院史语所专刊;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齐鲁书社,年。雷海宗《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1年。陈梦家《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劳干《劳干学术文存》,陈直《居延汉简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高务印书馆,2001年。徐复观《汉代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毓铨《莱芜集》,中华书局,1983年。孙毓棠《孙毓棠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95年。贺昌群《贺昌群史学论著选》,中国社科出版社,1985年。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中华书局,1984年。邢义田《秦治史论稿》,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7。《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科出版社;(三) 魏晋南北朝史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年。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1982年新一版。唐长孺《三至六世纪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魏晋南北朝论丛》、《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年;《魏晋南北朝史拾遗》、《山居存稿》,中华书局,年。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83年;《魏晋玄学论稿》,人民出版社,1957年。周一良《魏晋南北朝论集》,中华书局,1963年;《魏晋南北朝论集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何兹全《读史集》,上海人民出版社;缪铖《读史存稿》,三联书店,1963年;《冰茧斋丛稿》(上海古籍);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田馀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商务印书馆,1935年;《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民国丛书》本。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中国中古社会史论》。(四) 隋唐五代史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一版。岑仲勉《隋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年。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年。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一版;《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新一版;《金明馆丛稿初编、二编》、《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年。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出版;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中研院史语所专刊;郁贤皓《唐代刺史考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傅璇琮等《唐五代文学编年史》,辽海出版社;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稿》,中华书局,1986年。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科出版社;(五) 宋辽金元史周宝珠、陈振主编《简明宋史》,人民出版社,1985;《南宋史稿》,杭州大学出版社;陈述《契丹政治史稿》,人民出版社,1986;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63;韩儒林主编《元代史》,人民出版社;周良霄《元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吴天墀《西夏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邓广铭《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夏崇歧《宋史丛考》,中华书局,1980;傅乐烁《辽史丛考》,中华书局,1984;冯家升《冯家升论著辑粹》,中华书局1987;王静如《西夏研究》一辑、二辑、三辑,中研院史语所单刊之8、11、13。邵循正《邵循正历史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韩儒林《穹庐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杨志玖《元史三论》,人民出版社,1985;陈高华《元史研究论稿》,中华书局,1991;萧启庆《元史》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考》、《陈垣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2年。《剑桥中国辽金元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六) 明清史孟森《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1年。南炳文、汤纲《明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年。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三联书店,2001年校订本。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中华书局,1962年新一版。谢国桢《南明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中华书局,1982年。顾诚《南明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明末农民起战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孟森《满洲开国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孟森《明元清系通纪》,萧一山《清代通史》,中华书局,1986年。王戎笙负责《清代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年。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人民出版社;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岳麓书社,1987年。郭廷以《中国近代史》,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1986年。刘子扬《清代地方官制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上民出版社,1989年。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汉译本),三联书店,2000年。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收入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续编》,中华书局,年。郑天挺《探微集》,中华书局,1980年。吴晗《吴晗史学论著选集》,人民出版社;王钟翰《清史杂考》(人民出版社)、《清史续考》(华世出版社)、《清史新考》(辽宁大学出版社)梁方仲《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中华书局,1989年。王其榘《明代内阁制度史》,中华书局,1989年。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栾成显《明代黄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汉译本),三联书店,2001年。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三联书店,1995年。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中华书局,1985年阅读详情:
范文八:女教类书籍在历代史籍目录中的流变第2 卷 第5 3 期2   1年 1 01   0月沈  阳  大  学  学  报J OU RNAL    HENYANG  NI OF S U VERSI TYVo . 3, I2 No.   5oc . 2 0 1 1 t文 章 编 号 : 10 —2 5 2 1 )50 0 .3 0 89 2 (0 10 —1 50女 教 类 书 籍 在 历 代 史 籍 目录 中 的 流 变许 舒 颖( 西 师 范 大 学 历 史 文 化 学 院 ,陕 西 西 安 陕 摘  706 ) 10 2要 :从 目录 学 的 角 度 对 史 上 女 教 类 书籍 在 分 类 上 的 流 变 和 书 目的 流 变 进 行 了简 要 阐述 , 分析 了这 种变化产生的原因 。在普遍意义上面 向广大女子 的女 教专 书被收在儒 家类 典籍 中, 主要是 为“ 三从 四德” 服务  的。清末以后 , 子教 育才逐渐在教 育制度方面取得 了法定 的地位 。 女关 键 词 i女 教 书籍 ;目录 ;流 变中 图 分 类 号 :K 2 3  0文 献标 识 码 :A《 礼记 》 中的《 内则》 篇 可视作 中国最早 的 女  一教经典 名篇 , 后 世 的 女教 书具 有 理 论 上 的 奠基  对教 的偏 颇 风气 , 维 护 封 建礼 教 出发 , 过 去 “ 从 将 男  尊女 卑 ” 的主 张 、三 从 四德 ” “ 的原 则 , 理 成 为 系  整作用 , 却不 具备 普遍 意义 上 面 向广 大 女子 的性 ‘ 统论 著 , 但   开女 子教育 之先 河 。质 。西 汉刘 向所 著 的《 女传 》 中 国女 子教 育史  列 是一上的第 一部 妇女 专 史 , 并 不 是 单 纯 以教 育 女 子  但 为 目的的专 书 。真正 意义 上 的第一 部女 教 书当属、分类的流变遍顾 历代 史志 目录 , 最早 的女 教类 书籍是 《 隋  书 ? 籍志 》其 在历 代史 志 目录 中的分类 见表 l  经 , 。东 汉班 昭 的《 女诫 》 她 立 足 于 当时 社会 上 不 重 女  ,表 1 女 教 类 书 籍 在 历 代 史 志 目 录 中 的分 类洼 :《 新唐 书? 艺文志》 史部杂传记类 中, 不著录五家六部 ; 宋史 ? 自《 艺文志》 , 起 杂传记类改称为传记类 。从 分类 而言 , 女教 类 书籍遍 布经 、 、 , 史 子 以史将 其一 并 归入史 部传 记类 。部杂传记类 和子部儒家类 居多。《 新唐 书 ? 艺文  志》 其 全部 归 在史 部 , 将 除一 部 在 仪 注类 外 , 余  其 全归 到杂传 记类 ;宋 史 ? 文 志》 其 极 为相 似 , 《 艺 与除一 部人 子部 杂家类 , 余一 并 录入史 部传 记类 ; 其   史部 仪注类 自宋 起 , 再 著 录 女 教类 书籍 。从 数  不量而 言 ,新 唐 书 ? 文志 》 录最 多。 《 艺 著《 宋史》 的归类在一定程度上有承唐 的倾 向。与前代 相 比,新 唐 书 ? 《 艺文 志》 女教 书地位 有所 提高, 全部 移 至第二 位史 部 , 这主 要得益 于统 治 阶层的重视 。唐 太宗 李世 民在建 邦立 业 的过程 中得 益于长孙 皇后 的配合 与襄 助 , 她谨 防外戚 专权 , 统领后 宫 以防起火 。唐 太宗 从其 身上 看 到了女 子教育另外 , 可 以明显 地 看 出 ,新 唐 书》 还 《 以及 宋 、明两代 的史 志 目录 中 , 家 类 不 曾收 录 女 教类 书  儒 籍 。《 唐书 ? 文 志》 传 记 类 称 :凡 女 训 十 七  新 艺 杂 “ 家 , 十 四部 , 百八 十三 卷 。 《 史 ? 文 志》 二 三 ”宋 艺 也与大 唐 国长治 久安 的密 切关 系 。他 希 望通过 女子  教育 , 天下妇 人 都如 长孙 皇后 , 对 女教 大加推  使 故 崇 。在宫 廷 中 , 以长孙 皇后 为榜样 , 由其 主持 后宫的女子 教 育 , 出现 了重 视 女子 文 化 知 识 教 育 与德收 稿 日期 :2 1 —0 0 1 3—2  6 作 者 简 介 :许 舒 颖 (9 9 , , 西 运 城 人 , 西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 18 一)女 山 陕()16 0沈阳  大学 学报第2 3卷行 并重 的局面 。徐惠 、 官婉儿 , 至女皇武 则天  上 甚都 是重视 女子教 育 的受 益者 。1 《 人书仪》 内训》 .妇 《史部 《 人 书仪》 妇 以及子部 《 内训 》 自宋 以后便不再 著 录。至 明代 时虽 出现 了以《 内训 》 名的书  为 籍 , 已 是 同 名不 同 书 。表 2是 对 史部 《 人 书  但 妇 仪》 以及子部 《 内训 》 的流 变所作 的整理 。二、书 目的流变关 于女教 书 的具 体 书 目各 代也 有 不 同 , 文  本主要从 以下几 个方 面进 行 简要 分析 。表2 《 妇人书仪》 内i ) 《 /) l 的流变  1通 过表 2不难 看 出 , 书所 录《 三 妇人 书仪 》 均为八 卷 本 , 能 因为 遗 失 的 原 因 , 可 自宋 始不 再 著2 .宋代 前后 的《 列女 传》   历代 史志 目录 中 , 教类 书 籍 的 大宗 都 在 史  女录 。与《 隋书 ? 经籍志 》 比 , 相 两唐 书明确指 出为唐部 杂传 记 类 。在 具 体 分 配 方 面 , 以宋 为 分 界 线 。   宋 以前 以《 列女 传》 类 书籍 居 多 , 主要 缘 于 刘  这 这 向的 《 女 传 》 全 书 “ 汇 七 篇 , 近 乎 子 ; 列 。 分 义 缀瑾 所作 。《 内训 》 隋唐 两代 三 书 中 , 后 归属 于  在 先 杂家类 、 家类 、 儒 杂传记 类 , 同样 自宋 始不再 著录 。   所 收录《 内训》 为 2 均 0卷, 可看 出在 流传过程 中保存较 完整 。此外 , 唐 书也 明确 指 出作 者 为辛 德  两 源, 王劭 。《 述《 , 颂》 雅》学通乎《 ; 比事属辞 , 诗》 而 实为史家  之籍 … … 自范蔚宗 东汉 书 中 , 载《 始 列女》 后 史 因  , 之 , 为 定 则 。E8 ‘ 遂 ”22 ‘ 19 因其 ( 向 ) 尚 , 尔 而  刘 志 率作 , 在正史 。 l 王 氏在 《 列 女传 ? 中言 “ 不 ”3 j 古 序》 凡  以列 女名 书者 , 皆祖之刘 氏 ” 。但 “ 自东汉 以后 , 诸史误 以罗列 之列 , 殉 烈 之烈 ”2 2。 “ 烈之 烈  为 l8 j  节明时又 出现 了以《 内训》 名的书籍 。《 为 明史 ?艺文 志》 小学 类 、 四库 全 书》 家 类 中都 有 收 录 。 《 儒   但作 者 却不 同, 为高 皇后 , 为 明仁 孝文 皇 后 。 一 一其实二者是同本书, 内训》 《 实为明仁孝文皇后所著 , 承 高皇 后遗 愿 , 求古 贤妇 贞 女始 成此 书 , 她 广以作宫 闱教本 。全 书“ 以取 法者 , 所 则必守 我高 皇  后 之教也 ”10一骼, [ 0   故在 明时托名 高皇后 所著 。 ]    明时重新 出现 以《 内训》 为名 的书籍并 由皇后  亲 自编 写 , 当时特 殊 的 现状 有 密切 关 系 。明成  与祖 是通过 “ 靖难 之役 ” 台的 , 上 当权后 又严刑 酷罚 。为列 女传 , 贞 节之 与 殉烈 , 自有殊 ; 孝 女义  则 已 若妇, 更不 相人 , 而闺 秀才妇 , 道姑仙 女 , 无入 传之  永 例矣 。【 8 至 宋 时 , 于程 朱 理 学 的 出现 , 一  ”2 2  9 J 由 这 变化更加 明显 。理 学 家 们 大力 鼓 吹 贞节 , 得 社  使会 上 尚贞 节烈 女之 风 盛 行 , 正史 的史 家也 会 为  修有 的节烈 女子 专 门立 传 。据 董 家遵 在 《 代 节 妇  历 烈 女 的统 计》 中所 记 , 自元 以上 , 传 的节烈女 子 , 有仁孝 文皇后 想要 通过 辅 佐 明成 祖 来 治愈 “ 难 之  靖役” 给人 民留下 的 心理 创 伤 , 又 不 便犯 颜 直 谏 , 但以《 史 》 最 多 , 有 5 宋 为 共 5人 。后 代 也 多 受 其影  响 , 得传记 类 中 以《 女 传 》 使 列 为名 的这 类 书 籍 日益减少 。《 史》 是最 为 明显 的例 子 , 传 记类  宋 便 其故借作 《 内训》 以旁 敲侧 击 , 发 成祖 。《 启 内训 ? 御  制序 》 :夫 人之所 以克 圣者 , 严于养 其德性 以  云 “ 莫 修其 身 , 首之 以德 性 , 之 以修 身 。修 身莫切 于  故 次谨 言行 , 故次 之 以慎 言谨行 。推 而至 于勤励节俭 ,中只有 一部 刘 向的 《 列 女传 》 古 。还 有 的则 变 “ 列女” “ 为烈女 ” 《 , 明史 ? 文 志》 记类 中 的杨 俊 民  艺 传 《 烈女集 》 卷 , 五 便是 有关 贞节烈 女 的。3 .儒家 类与 女教专 书  “ 后世 史家 所 谓列 女 , 节 烈 之谓 , 则 而刘 向所  叙 , 罗 列 之 谓 也 。 E 跎 而 且 闺 秀 才 妇 , 女 义  乃 ”2   ] 孝而又次之 以警 戒 。lJ 寥 数语 , 示 了《 ”l卵寥 2 揭 内训 》的主 旨—— 德性与 修身 。这本 书后来成 为贵 族女子 教育 的重要教材 。()第 5期许 舒颖 :女 教 类书 籍在历 代 史籍 目录 中的 流 变17 0妇 等均不 收 录 , 以《 女 传 》 所 列 这类 书籍 从 本 质 上而 言 , 不具 备 普 遍 性 。普 遍 意 义 上 面 向广 大 女  并意识在 一定 程 度 上影 响着 这 一 时期 的女 性 , 得  使她们 的才华 逐 渐显露 。此外 , 王细 芝在《 清代 闺秀文 学 繁荣之 缘 由》 中认 为 , 清代 闺 秀文学 繁荣 与士子 的女教 专书 仍 在儒 家类 , 是通 过具 体 书 的 比  这较 得 出的一个 结论 。人 择偶 心理 的 转变有 很 大的关 系 。文人 士大夫 们心 目中 的佳 人最 好还 能妙 解文 章 、 工词赋 , 其择 偶廖免 骄《 闺编》 醒 中写 到“ 妇为人 伦 之首 , 夫 闺  门乃王化 之 原 。古圣 王施 政 家 邦 , 未有 不 先 及 于妇人 者 。妇人 化 , 天 下 无 不 化 矣 。 “ 者 , 以  而 ”儒 所 助人 君 明教 化 者 也 。 [ 其 所 主 张 的 “ 纲 五 常 ” ”』   三“ 三从 四德 ” 的女 教 观 , 女 子 教育 起 到 了决 定 性  对标 准逐 渐 向才 貌 双全 转 移 。 因此 造 成 了“ 学 而  妇 至清代 , 谓盛 极 , 媛 淑女 , 萼 连珠 , 可 才 骈 自古妇 女  作 家之 众 , 有 逾 于 此 时 者 矣 ” 的局 面。 虽 然  无  J 出现 了这种 变化 , 女教 书 的重 点 还 是对 女 子 进  但 行 “ 纲五 常” 三 的教育 , 如提 倡女 子应 知文 墨 的《 五  种 遗规 》女 学》 《 都将妇 德放 在第 一位 , 以此来达 到为 统治 阶级 服务 的 目的 。的作 用 。 自此 , 子 教 育 类 书籍 大 都 翻来 覆 去 地  女 阐述 这一 道理 , 求 女 子 的道 德 和行 为准 则 符 合  要 封建 礼教 的 规 定 。所 以 , 门 的女 教 教 材 大 都 归  专在儒 家类 , 如班 昭 的 《 诫 》 蓝 鼎元 的 《 学 》 章  女 、 女 、 学诚 的《 学》 , 然有 时可 能会 有变 化 , 总 体  妇 等 虽 但趋势 还是 比较稳 定 的 。   4 .清代 目录 中的闺秀 文学三 、结语女 教类 书籍 自刘 向《 女传 》班 昭《 诫》 , 列 、 女 始   其后 历 代 多仿 其 而 著 。其 遍 及 目录 的经 、 、 史 子  部, 在具 体分 类 、 量 等 方 面 , 数 各代 稍 有 差 异 。其中虽 然不 乏提 倡 女 子 文 化教 育 的 , 其 根 本 主 旨  但— —清代 的 目录在 分类 上较前 代更 加 明 了 ,列 女  《 传》 书籍 一律 归人 史部 , 门 的女教 书则并 人 子  类 专 部儒 家类 , 其余 部类 则不 再收 录女 教书 。另 外 , 清  代还 出现 了 闺秀对 《 女传 》 注 的 现 象 。如 《 列 作 清  史稿 ? 艺文 志》 记 类 中的《 女 传 补 注》 卷 ( 传 列 八 闺秀王照 圆撰 )《 女 传 校 注 》 卷 ( 秀 梁端 撰 )  、列 八 闺 、 《 列女 传集 注》 卷 ( 八 闺秀萧 道 管撰 ) 。由这~ 缩影“ 三从 四德 ” —— 却始终 未受 动摇 。统 治 阶级以此来 达到 为政 治服务 的 目的 。“ 清末 , 至 由于西方男 女平 等思 想 的广泛 传播 和教会 女学 的 E渐发  l展, 以及 西方 教育 制度 对人们 的启 示 , 求女 子接  要 受学 校教 育 的 呼声 日益 高 涨 。 j 后 , 子教 育  ” 此 女才逐渐 在教 育 制 度 方 面取 得 了法定 的地 位 , 为  成可以看出清代 的闺秀文学较繁荣 , 女子教 育中才  德 观念 有所 变化 。虽 然“ 子无 才便 是德 ” 当 时  女 在仍 有一 定 的影 响 , 亦 有 反对 之 声 。清代 之 所 以  但会 出现 这 种 情 况 , 方 面 是 由 于统 治 者 的 重 视 。 一   为了维护 封建 专 制 的 政 治制 度 , 的统 治 者 大 力  清 提 倡儒 学 , 强思 想文 化上 的专 制 , 应地 要求 封  加 相中国教育 近代 化 的一 个 重要缩 影 。参考文献 :[ ] 仁孝文皇后 .内训 [ ] 1 M ∥宫南庄 .蒙 养书集 成 : .西安 : 二三 秦 出版 社 ,19   90.建家 长也 要加 强 对 家 人 的管 束 和 教 化 , 在 客 观  这上促 进 了家庭 教育 及女 性教 育 的发展 。清 世祖 亲[ ] 章学诚 答 甄秀才论修志第二 书 [ ∥文史通 义校注 : . 2 M] 下  北京 : 中华 书 局 ,18 . 9 5[ ] 魏征 . 籍志 [ ∥隋 书: 3 . 3 经 M] 卷 3 北京 : 中华 书局 ,17 : 939 2  8.自编 纂《 内则衍 义 》 在 其 中对 开 馆 教 学 的明 贾 氏  ,[ ] 魏征 . 4 经籍 志 [ ∥隋 书: 3 . M] 卷 4 北京 : 中华 书局 ,17 : 9399   9.大加赞赏 。康熙皇帝也给予女才人更多潜在 的精  神支 持 , 熙年 间左 都御 史揆 叙 曾奉敕 编选 《 朝  康 历 闺雅》 可 以看 做 对 女 性 才 能 、 作 的提 倡 。另一  , 创 方面是 因为 受 明末 传教 士 思 想 的 影 响 , 民主 觉 醒[ ] 梁 乙真 .中国妇女文 学史纲 [ .上海 : 5 M] 上海 书店 ,1 9 : 9 03 4  7 .[ ] 熊 贤君 .中国女 子教 育史 [ .太 原 : 6 M] 山西 教育 出版 社 ,2 0 2. 0 6:Ev l to   f Fe a e Ed c to   o s i   c e t Hi t r c lDi e t r   o u i n o   m l   u a i n Bo k  n An i n   s o i a   r c o yXU   u i g  S  y n(co l f ioyadC l r,S an i oma Un esy X ’  10 2 C i ) Sho o  s r n  ut e hax  r l i ri , ia 7 0 6 , hn     H t u N   v t n a Ab ta t Th  v lt n o e aee u ainb o sfo t ep rp cieo  il g a h  sd s r e   r fy sr c : ee ou i   ffm l d c t  o k  r m h   es e t  fbbi rp yi ec i db i l  o o v o   b ea d t ecu e  ft i c a g  r n lz d n  h  a ss   s h n ea ea ay e .Th  e l d ct nb o sfrt emao iyo   me  r  u    o h  efmaee u ai  o k    h   jrt f o o wo naep t n it e C n u in p r o s r e t e“ h e   u e   s  e o e e   n  h  o r fmi ie v r u s . I ’  b u   h   h   o f ca   a tt  e v  h t r e r ls mu tb   b y d a d t e f u  e n n   it e ” t Sa o tt elt  n   y a t h tt efmaee u ain h v  h  e a tt sa h  y tm fe u ain. aeQigd n sy t a h  e l d c t   a et elg l a u  tt es se o d c t   o s oKe   r s f mae e u a in b o s ie t r ;e o u i n y wo d : e l d c t   o k ;d r c o y v l t     o o【 任编辑 : 责 刘晓鸥 】阅读详情:
范文九:历史所用书籍中国史:1、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
张岂之《中国历史》1-4卷 (高教版);3、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人民出版社);4、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5、
詹子庆 《中国古代史》(高教版);6、
《国史大纲》;7、
张传玺《中国史纲》;8、
周谷城《中国通史》;9、
张大可《中国史学史纲》;10、
晁福林、施建中《中国古代史(上)(下)》(北师大版);11、
李侃、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2、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高教版);13、
郭大均《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史:1、
吴于廑《世界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3卷本)》 (山东大学出版社);3、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世界知识出版社);4、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科版);5、
王斯德《世界通史(三卷本)》;6、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历史文选:1、
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2、
张衍田《中国历史文选》(北大版)。历史文献:1、
杨燕起《中国历史文献学》;2、
张传玺《简明中国历史文献》(北大版)。史学史:1、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2、
仓修良、魏德良《中国史学史》;3、
宋衍申《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大版)。史学理论:1、
庞卓恒《史学概论》(高教版)。历史地理:1、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2、
蓝勇《历史地理》;3、
李孝聪《区域历史地理》。阅读详情:
范文十:历史书籍笔记书笔记: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
世界知识出版社,马歇尔主编樊新志译2004
序言:大英帝国塑造的世界1
第一编,帝国历史
第一章,18世纪末的大英帝国10第二章,:日益扩张的帝国18
第三章,:受到威胁的帝国44
第四章,1918-20世纪60年代:风雨飘摇的帝国72
第二编,帝国生活
第五章,殖民地是更穷还是更富?100
第六章,权力、权威和自由139
第七章,帝国精神文明面面八章,帝国的城镇216
第九章,英国移民与新的归属感246
第十章,非洲人和亚洲人的大迁徙272
第十一章,艺术与帝国288
第三编,帝国经历
第十二章,帝国之英国310
第十三章,澳大利亚330
第十四章,非洲339
第十五章,评英国对印度的统治349
结束语:对帝国的回顾362直至二战以及之后,大不列颠都是一个版图巨大的帝国。对于英帝国的过去,现代文明的态度要么是对英帝国势力的怀旧,要么是对权力滥用的憎恶。《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摒弃两者,旨在提供一种对于大英帝国历史全新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对于人们正确评价当代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本书更是配有大量首次与读者见面的精美的珍贵图片,11位顶级专家为本书撰稿。其全面回顾了英帝国在北美、印度、非洲、澳大利亚和加勒比海的殖民经历,以及英帝国对大不列颠自身的 影响。本书侧重于介绍社会及文化历史,包括奴隶制度、贸易、宗教、艺术、交通和思想演变。该书直接、负责地解决世人争议话题,是英帝国领土的历史浓缩,以及更为细致的解剖。在关键方面附有珍贵的特殊附文、精美插图;权威、通俗的文字 “权威、丰富、透彻,每个希望了解英帝国历史的人都不可错过的伟大著作,它在整个世界国家史方面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经典。”阅读详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子兵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