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设计越来越不考虑施工现场十不准!~

图纸设计或者现场施工中 需不需要考虑构筑物(如消防水池)的防火间距与安全距离问题_百度知道
图纸设计或者现场施工中 需不需要考虑构筑物(如消防水池)的防火间距与安全距离问题
  需要的, 现在的临时建筑、施工工地的临时用水等都纳入消防安全管理的范围。  Residential building codeGB 5.3 防火间距9.3.1 住宅建筑与相邻建筑、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外墙的防火构造、灭火救援条件及设施的性质等因素确定。9.3.2 住宅建筑与相邻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表9.3.2的要求。当建筑相邻外墙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后,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或贴邻。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要的,例如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量超过10吨的就要和建筑物间隔15米。和3w5变电所需要30米的防火间距……
你说的那些的相关规范在哪里有 不知道在哪里查 那例如消防水池这类无危险的构筑物呢 这些可以不考虑安全距离么
提问者评价
其他3条回答
现在的临时建筑、施工工地的临时用水等都纳入消防安全管理的范围,要求越来越严格了。
临时用水都要 这么设计呀 没这么细吧
施工工地安全
临时用水 那是必须得
消防水池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作业2015)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作业2015)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设计VS施工,现场到底听谁的...
只要做过现场的人都知道没有不更改的图纸,也就是说“不能按图施工”,当然对设计院说这句话也许他们“不怎么明白”其中的奥秘,也势必会感觉你们有种都别按照图纸施工(以上不是针对设计院的各位同胞们)。不能按图施工,那按照什么施工?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
一般地施工队的领班认为应该根据现场来施工;
对于管理人员来说考虑的则是如何能够创造更多的技术核定单和现场签证单;
对于设计院来说必须按照图纸来施工,不会有问题的;
对于甲方业主单位来说,也必须按照图纸来施工,要不又该出设计变更单了,又得掏钱补“窟窿”了;
对于顾问公司的来说,卧槽,业主又该骂我们了,这个设计是有问题的,现场肯定没办法做,在审图阶段为何我没有看出来呢?
。。。。。。
身处阶段、性质等不同,看问题的思路也不同。总的来说,设计:势必会出现问题,没有考虑十全十美的设计师,也没有考虑十分周全的审图人员,此部分现场设计变更也是在招投标时需要考虑的(按照设计院的能力来分,给你们个方向性的指标:较牛逼的院考虑3—5个点的变更费用;一般性的设计院考虑5—8个点的变更费用。。。下面就考虑9个以上点的变更费用)
做工程其实不等于农村建房子装空调等等。工程本身是一个财富分配的大磨盘,就看谁可以在这个磨盘中得到利润。对于一个工程特别是在现在材料价格十分透明的时代,技术签证、变更是大发横财的方法。对于是否按图施工国外的工程界就比国内的认识层次高一些,他们的设计师更加重视原理系统的布局,而施工图的形成由施工单位完成(咱们国内现在小编也是听说不少甲方业主在招标时要求,后期施工时如发现图纸有问题,需施工单位“吃进”,也就寓意为不存在设计变更、签证等等)。不过幸好现阶段中国还不是这样的大氛围,否则最后一点的横财都没有了,到那时国内的施工单位也就只有相互比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了。当然除了施工单位故意为了技术签证、变更外,图纸也会存在大量的问题。
主要有(简单介绍几点):
1.没有考虑风管、水管的厚度,其支吊架的安装空间。
(1)保温玻璃钢风管的壁厚就是30mm,法兰变就是70mm。故实际空间要比图纸上大150mm,另外支架的角铁一般也会有60mm;
(2)如果结构预留洞只是比图纸上大2cm,那么水管的保温就没有办法过去了;
(3)在标高方面设计师总是不考虑支架槽钢的厚度,风、水管的保温,后期检修(最起码手能伸进去吧);
(4)有些设计师好像所有的风管水管是浮在空中似的,根本就不考虑风管应该吊在什么地方;
(5)有时候管井也太小了根本就不考虑竖井也是要设支架的,特别是主立管的支架都是很大的;
(6)虽然说水管下部尽量不走桥架、风管等,但你把水管和桥架放在最下面一层也得考虑下,风管后期怎么往下接风口吧。
2.外墙隔墙楼板的预留孔不正确。
(1)由于外墙设计和空调设计的人不同,有时设计师的沟通不到位,而引起外墙预留孔过小,而导致最后在外墙风口的截面积减少影响空调的效果;
(2)有时外墙上预留洞的标高与空调图中不一致,大小不一,这样风管的标高也不能按图施工了;
(3)隔墙的预留洞更是大问题,因为其他原因不能按图施工导致预留孔大多作废,而这些预留洞口可都是花了很大的力气去预留的,最后又要补洞开洞,有时候为了迁就洞口还必须根改图纸上的管道大小;
(4)楼板洞口的问题就更多了,特别是在多种专业的管道井内,所有专业的管道定位都没有定位尺寸,简直是头大。
小编就曾经遇到过一个强电间井道预留mm的洞口尺寸,而井道内仅仅穿越母线槽和三个300*200mm的桥架,宽度1m!!!请注意!!!是1m。。。后面做好强电间,如果前期不做保护,1m距离会死人的。。。
3.没有考虑工程的施工顺序和特点。
(1)经常有的设计师的穿墙风管的高度正好在圈梁的位置;
(2)土建早早的把竖向的土建井道(机电用的新风井、加压风井、排烟井等等)先砌筑完成,后面机电咋办。。。
4.没有考虑水管阀件的安装高度。
(1)水管与水管之间的间距仅有100mm,保温后还剩下啥?(管径较小的水管还可以,DN200mm、DN300mm、DN400mm以上呢?)
(2)大梁高800mm,下面走水管,要求净高3000mm,水管底标高也是3000mm,请问水管的保温怎么做,水管上的阀门怎么安装装。。。。。。
5.没有考虑常规材料的形状和大致的尺寸。
(1)静压箱的厚度;
(2)一般的管件的大小;
(3)风管阀门的尺寸及相关控制等等。
6.各种专业工种的标高分布不正确,十分的严重。
(1)十分拥挤的一个走道上,穿越风管、水管、桥架等等,而其标高在一个净高点上。。。
7.没有很好的考虑梁柱子。
有的风管标高都在梁的下口之上了,有的还根本没有考虑安装的误差空间。
在上海有一个设计师我告诉他说有一个地方不能安装,他说能,最后他就开始计算真的是把所有的东西都计算进去了,真的是可以并且还多了两公分。
我没办法了,我告诉他安装的时候没有那么准确的,他的回答是那是你们施工单位的问题。最后我也只有把它改小了(施工误差必须要考虑吧。。。)。
8.有时一个专业的图纸发生了变动其他专业的没有跟着变更。
(1)暖通专业的设备因招标后变动,如:电量增大了、重量增大了等等,电气专业、结构、建筑专业是否也得跟着变动呢?
(2)建筑因特殊需要发生了改变,给排水专业的喷淋相应改变了,精装修专业难道不应该复核?
9.有时空调专业要一地漏但是水专业就是没有设计。
有的设计师还有劲些只要是排水就表明一句:排入地漏,也不考虑附近是否有。以上的都是安装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因为不能按图施工所以不能按图施工的。
比如:本来风管是靠墙1000mm安装进入机房,而实际是靠墙500mm进入的机房。那么机房内风管或静压箱的接口位置就不能按图施工了。又如,本来风机盘管是靠墙1000mm吊装的但是实际是1200mm这样的风口就没有图纸上好接了。
总之在现实的工程中不能按图施工是正常的,因为东西是人做出来的不可能没有错误,但是我们就必须像寻找黄金一样的寻找错误。设计院的图纸出现错误是肯定的,不出现错误的图纸那只是设计师的一厢情愿,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图纸哪个地方容易出错。这样我们在现场巡视的时候就会有的放矢,不至于在那里瞎转。
以上叙述不是针对设计单位,只是现场发现的一些问题指出,共同避免。
注:素材来源网络,仅为知识传播,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都网校建造师交流群 QQ:
请在验证消息中备注“地区 专业”
文都网校建造师交流群:
文都网校建造师:
文都一级建造师交流群: &
文都一建交流群:
文都建造师2群: &
文都二建交流群: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浅谈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设计问题及原因-人文社科-就爱阅读网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设计问题及原因
浅谈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设计问题及原因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工程量大,涉及工序多,给建筑施工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探讨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法对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建设工期以及控制施工成本都有至关重要作用 论文网 http:///2/view-4068448.htm
  【关键词】高层建筑 ; 施工管理 ;   随着我国人口数不断增加,需要更多的居住空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但是高层建筑的层数整体建筑的体积比较大,这就增加了对建筑物地基的强度要求,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的负荷。所以施工单位在处理这一问题的时通常采用深地基基础。 高层建筑对施工质量的要求更加的严格,对于每一道施工工序都要做到准确无误。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展,也产生了很多的新的施工技术,这对于施工的各个方面协调性的要求也更高了。本文主要阐述了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具体措施。   一、高层建筑结构特点   高层建筑由于层数多.体量大, 建筑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才能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 因此高层建筑基础多为深基础.持力层一般应嵌入微风化岩层。高层建筑要满足人防面积、 停车位数量等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要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等问题.这就要求采用深基坑建造多层地下室,深基坑的建设必然涉及基坑围护、 防水等较为复杂的具有不确定性问题的影响。高层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量大,要求精度高。新技术、 新材料、新工艺大量采用,对施工管理和工种工序的协调要求较高。   二、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问题及原因   (一)技术质量方面 现代建筑科技含量高,涉及专业多。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现代建筑的个性化导致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这在客观上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 施工人员不能及时掌握, 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二)管理方面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施工单位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明确具体。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此外, 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 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 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制定施工管理细则   现场布置图必须根据场地实际合理地进行布置,设施设备按现场布置图规定设置堆放,并随施工基础、结构、装饰等不同阶段进行场地布置和调整。道路畅通、平坦、整洁,用混凝土浇捣,不乱堆乱放,无散落物;建筑物周围应浇捣散水坡,四周保持清洁;场地平整不积水, 无散落的杂物及散物;场地排水成系统,并畅通不堵。建筑垃圾必须集中堆放,及时处理。外面涂上建筑物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内容。班组必须做好操作落手清,随作随清,物尽其用。在施工作业时,应有防止尘土飞扬、泥浆洒漏、污水外流、 车辆沾带泥土运行等措施。有考核制度,定期检查评分考核, 成绩上牌公布。砂石分类、 集成堆放成方,底脚边用边清。钢材、成型钢筋,分类集中堆放,整齐成线。钢木门窗框扇、 木制品分别按规格堆放整齐,木制品防雨、防潮、防火,埋件铁件分类集中,分格不乱,堆放整齐。   四、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一)做好施工预案 在具体的施工之前,应该根据具体的高层建筑施工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施工预案。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提前做出预测并制定可行的解决措施。 制定科学的施工预案可以更好的指导工程的每一道工序, 其主要的内容包括: 施工的时间、 具体的施工步骤、施工质量问题与预测等等。   (二)做好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对于任何的建筑施工来说,都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尽量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但是高层建筑物的施工难度大,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比较严格,这就对施工的进度产生的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施工的进度,对于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找到一些解决的办法,保证施工工序按照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单位应该在施工的初期就做出有关施工进度的计划和措施,避免意外发生后没有解决的措施,一旦发生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一定要尽快的解决,尽量的减少实际施工进度和计划施工进度之间的时间差,对于高层建筑施工进度的把握应该动态和静态同时进行。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偏离施工正常进度的问题,而工程进度计划制定之后,不论工程是提前还是超期完成,都会对工程的造价产生一定的影响。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任何资源的使用都是有标准的,一旦某个方面出现超前或者延后的状况,都不对其他资源的使用产生影响,进而造成整体工程进度的超前或者延后,很有可能会对工程整体工序的协调性造成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施工进度有超前的现象,就需要查明超前的原因,并分析是否会对后面的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提出具体调整的措施,尽量的保证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   (三)严格控制高层建筑的工程变更   建筑施工工序之间是环环相扣的,其中有一个工序发生的变化,就会对其他的工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所以在施工前后尽量避免对工程部分的改动。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工程的设计不符合开发商的要求或者施工的设计图纸和实际的工程不相符的现象导致需要对工程的设计和具体的施工程序进行改动。这就需要工程的设计部门进行工程设计之前要对施工的具体要求进行自己的分析,做好实际的勘测工作,保证设计的准确性。   (四)做好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高层建筑作业是存在危险源较多、风险较大的工序,作好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及安全管理、安全监护工作极为重要。高处作业应结合工程特点,以及在建工程周边的环境,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严格执行。   深基础施工。由于高层建筑的地基是整个建筑体的基础,所有要根据上质情况,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所有措施要进行设计计算,对已挖完成部分基坑,在雨后、解冻或复工前,均要观察土的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排除险情后方可施工。   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涉及的安全技术范围较为广泛,既有一般要求,如设置安全标志,张挂安全立网、安全平网等,也有各种专项安全防护措施。   众所周知,建筑高出作业是一项风险较大的作业,除了以上的一些要求以外,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在施工现场,只有做好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安全监护,安全防范等工作,才能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给工人提供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从而提高效益,确保安全生产。   总之,施工单位能够对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不仅可以给施工单位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得到人们的尊 重和良好的社会影响。高层建筑施工的科学管理,不仅可以促进施 工企业的进步,也可以问接地推动整个的建筑市场的发展。作为施工单位应该在总结工程经验的同时创新思想,把施工实践上升为理论,并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
您可能也喜欢这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施工现场十不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