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物理必修一练习题题

好久没来填坑了【手动捂脸熊】
啦啦啦物理考试终于结束了。。
所以水一波物理题。。。看!下!面!&
逃离(escape)Description
可怜的江流儿被困在了一个正 N 边形的中心。而追捕它的 N 只山妖存在于
正 N 边形的每个顶点上。山妖们按照顺时针方向,用 1~N 标号,因为山妖很傻,
所以每个山妖 i 都会朝 i+1 号山妖以一个固定的速率移动,移动方向会随着 i+1
位置变化而变化(N 号山妖朝 1 号山妖),最终所有山妖都将到达正 N 边形的
中心,也即江流儿的位置,从而完成追捕。
所以江流儿想要知道最后一只山妖到达中心的时间是多少,以便寻找逃离的
契机。Input
一行三个整数 N,A,V,分别表示正多边形的边数,正多边形的边长,每
个分身移动的速度。Output
一个实数,表示最后一只山妖到达中心的时间,保留小数点后 5 位。Sample Input 13 10 5Sample Output 11.33333Sample Input 24 20 8Sample Output 22.50000Data Limitation对 20%的数据,N&=4,且答案&=1000;对 70%的数据,N&=20;对 100%的数据,N&=300,A&=400000,V&=10000,且答案&=。
第一眼目测不是很懂题目,反正我就是这个样子的
然后几眼之后看懂了题目。。
首先有一点是肯定的,这N只妖怪是等价的,换句话说,是同时到达终点的
YY任意一只的轨迹,大概就是一个绕圈圈的东西,像这样&
画的不是很好QAQ,不过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再YY一下,发现部分分并没有什么意义,完全不晓得怎么打暴力
然后通过画图可以发现一些奇怪的东西
到达中心的时间就是所有点相遇的时间
如图,我们分析其中相邻的两个点。将 A 与 B 的移动方向关于 AB 线段正交分解,AB相互靠近的速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 A 靠近的速度,即为 A 原本的速度,另一部分为 B 远离的速度,即 B*cos(a)的速度(a 指 A 与 B 速度的夹角)。而 B 分解出来的另一个关于线段 AB 垂直的速度,对于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没有影响,仅仅影响了偏转角度,所以没有分析价值,直接忽略。由于题目已给出边数,速度间的夹角可以求出。
题目就转化成了一个简单的追击问题。
所以ans=A/(1-cos(2*&/N))/V
贴上高贵的代码&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dlib&
#include&cmath&
#define PI acos(-1.0)
using namespace
int a,n,v;
double R,dv,
int main()
freopen("escape.in","r",stdin);
freopen("escape.out","w",stdout);
scanf("%d%d%d",&n,&a,&v);
sita=2*PI/n;
R=(double)a/2/sin(sita/2);
dv=(double)v*sin(sita/2);
printf("%.5lf\n",R/dv);
然后,就好啦!
【写的有漏洞的,欢迎路过大神吐槽】
阅读(...) 评论()儿子的一道题,题见附件,请物理高手帮忙解答一下,在此先谢谢了。
<img onerror="imgDelByClass('comimg_box');" class="piczoom mpic" alt="儿子的一道
竹竿AB垂直固定在一面墙上,竹竿AB就是一根悬壁梁.
一根绳子一端固定在墙O点上,另一端绕过竹竿B点:在不计摩擦力的情况下,就相当于B点是一个(无摩擦力)的定滑轮.
所以,绳子OB和BC上的张力是相等的.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Users\zd\Desktop\物理题[1].doc
扫描范围θ=45°其实就是每一个镜面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所以,镜鼓的反射镜面的数目=360°/45°=8
那么,每一圈就可以扫描8次
已知1s扫描了48次...
这是典型的相互作用力做功不一定相等的题目。
因为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子弹的位移大于木块的位移,根据W=FS可知,摩擦力对子弹做的功比较多,对木块做的功较少。...
瓶子重0.1kg,装满水后质量为0.4kg
所以,装满的水的质量是0.4-0.1=0.3kg
则,瓶子的容积为V=0.3kg/(1.0*10^3kg/m^3...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如图所示,一根均匀杠杆,每长的杆的重力G’等于30N。现以杆的A端为支点,在杆的B端施一竖直向上的力F,在距A端a等于0.2米处挂一重G=300N的重物,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求当杠杆为某一长度时,加在B端的力F的最小值。
设杆长为 L米,动力的力矩为:F*L
阻力的力矩为:30*L*L/2+300*0.2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有:
F*L = 30*L*L/2+300*0.2
F*L = 15L*L+60
F = (15/L)*(L*L+4)
= (15/L)*(L*L-4+8)
= (15/L)*[(L+2)(L-2)+8]
由上式可知只有 L =2 时,F最小.F=60
即: 杆长为 2 米时, F 最小为 60 牛.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则有:
MF=30M*M/2+300*0.2;
化简,得:M=15(M+4/M);由均值不等式得:
M+4/M&=4(M=4/M时,即M=2时成立);
此时,Fmax=30N,M=2
初中的学生常常不知道什么是力臂。力臂是“力的作用线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注意这话里特意为你加上去的“垂直”二字的意思。力F的力臂始终是力G的两倍,所以力F的...
选C(我做过的)--北京市2005年中考试题
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力臂的概念,杠杆平衡条件吊桥的重力不变,吊桥被拉起的过程中,吊桥重力的力臂一直减小,...
因为物体重力始终向下,F始终向上,方向平行,所以两者的力臂比与两个杆上作用点杆长比相等,既然作用点不变,则力臂比不变,力矩平衡,物体重力不变,F就不变。
A,保持不变
因两个力的方向不变,这样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两个力的力臂之比是不变的,这样力的大小也是不变的。
自己画图就会明白的。
取链条全部刚好滑出斜面的瞬间质心所在的位置为零势能面。整个链条的质量为2m。则开始时,链的重力势能
=mg*(1.5)+mg*1=2.5mg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一道物理题,关于加速度和动滑轮质量为M1的大物块和质量为M2的小物块如图所示.系统无摩擦,求大物块M1和小物块M2各自的加速度.1楼的,你的答案是错的……2楼的,为什么M1的加速度是M2的两倍?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假设M2下落一小段距离,可知L(M1)=2L(M2),由公式s=1/2at^2可知a(M1)=2a(M2),可据此列出方程设绳的拉力为T,对M2进行分析,M2g-2T=M2a对M1分析,T=2M1a解方程组可的a=M2g/(4M1+M2)M2的加速度为a,M2的加速度为2a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首先要认识到M1的加速度是M2的两倍.设绳子拉M1的力为F,则对M1:F=M1*2a,对M2:M2g-2F=M1*a,消去F,即可解出a.
m2的所受到的合力就是重力,我们可以知道,m2的加速度为g,m1受到的力=m2受到的力,所以m1的加速度=m2g/m1
系统的总受力为M2*G则系统的总加速度为M2*G/(M2+M1)由于有动滑轮则M2的加速度为M1加速度的1/2用动量平衡方程可以求出解。M2*G=M1*2*a+M2*a已知了M1 M2的重量则可以列方程求出各个的加速度。
扫描下载二维码有问题 @ 爱问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