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检验三价铁离子什么颜色吗?

你看不到我~
看不到我……
视频: 二价锌、铜、铁,以及三价铝、铁与烧碱溶液的反应
<mendVideo();
分享给好友
二价锌、铜、铁,以及三价铝、铁与烧碱溶液的反应
下载至电脑
扫码用手机看
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flash地址: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手机扫码分享视频
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
二价锌、铜、铁,以及三价铝、铁与烧碱溶液的反应
扫码用手机继续看
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扫码后可分享给好友
没有优酷APP?立即下载
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
此视频中的反应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所有化学方程式视频中均已给出,我在这里再次进行汇总,其中有两个反应我给出了两种化学方程式,相对而言第②种比较准确,如有欠缺的地方,还请诸位优酷化学高手指点):1、ZnCl2+2NaOH=Zn(OH)2↓+2NaCl
2、①Zn(OH)2+2NaOH=Na2ZnO2+2H2O
②Zn(OH)2+2NaOH=== Na2[Zn(OH)4]
3、AlCl3+3NaOH=Al(OH)3↓+3NaCl
4、①Al(OH)3+NaOH=NaAlO2+2H2O
②Al(OH)3+NaOH=Na[Al(OH)4]
5、CuSO4+2NaOH=Cu(OH)2↓+Na2SO4
6、FeCl2+2NaOH=Fe(OH)2↓+2NaCl
7、FeCl3+3NaOH=Fe(OH)3↓+3NaCl
万万表情系列(VIP会员专享)
泡芙表情系列(VIP会员专享)
暴漫表情系列(VIP会员专享)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应对理综,化学要弄懂这些(三)
六、化学实验
1.中学阶段使用温度计的实验:&#9312;溶解度的测定;&#9313;实验室制乙烯;&#9314;石油分馏。&前二者要浸入溶液内。
2.中学阶段使用水浴加热的实验:&#9312;溶解度的测定(要用温度计);&#9313;银镜反应.&#9314;酯的水解。
3.玻璃棒的用途:&#9312;搅拌;&#9313;引流;&#9314;引发反应:Fe浴S粉的混合物放在石棉网上,用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的玻璃棒引发二者反应;&#9315;转移固体;&#9316;醼取溶液;&#9317;粘取试纸。
4.由于空气中CO2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
&&&&生石灰、NaOH、Ca(OH)2溶液、Ba(OH)2溶液、NaAlO2溶液、水玻璃、碱石灰、漂白粉、苯酚钠溶液、Na2O、Na2O2;
5.由于空气中H2O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
&&&&浓H2SO4、P2O5、硅胶、CaCl2、碱石灰等干燥剂、浓H3PO4、无水硫酸铜、CaC2、面碱、NaOH固体、生石灰;
6.由于空气中O2的氧化作用而变质的物质:
&&&&钠、钾、白磷和红磷、NO、天然橡胶、苯酚、-2价硫(氢硫酸或硫化物水溶液)、+4价硫(SO2水溶液或亚硫酸盐)、亚铁盐溶液、Fe(OH)2。
7.由于挥发或自身分解作用而变质的:
&&&&AgNO3、浓HNO3、H&2O2、液溴、浓氨水、浓HCl、Cu(OH)2。
8.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9.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10.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11.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12.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13.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14.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15.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16.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7..焰色反应实验,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8.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9.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20.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21.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NaHCO3溶液。&
22.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23.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24.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加热。&
25.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26.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27.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质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NaOH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28.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直接闻气体、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29.块状药品应沿玻璃仪器的内壁缓缓滑到仪器底部。
30.取用浓酸、浓碱等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应注意防止皮肤、眼睛、衣服、桌面等被腐蚀。
31.混和液体物时,一般先加密度小的液体后加密度大的液体,以防止液体飞溅(如浓硫酸稀释、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和酸等)。&
32.取用液体药品时,注意不要使试剂瓶的标签被腐蚀。应将试剂瓶塞倒置于桌面上。
33.酒精等液体有机物着火时应该用湿抹布盖灭;活泼金属(如Na等)、白磷等失火宜用沙土盖灭。
34.液溴滴在皮肤上,应立即擦去,再用苯或酒精擦洗。苯酚沾在皮肤上,应用酒精冲洗。
35.汞撒落在地面上,应立即撒上硫粉,并打开室内墙下的排气扇。
36.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应立即服食大量的鲜牛奶、豆浆或蛋清。
37.实验中受伤时,应用双氧水清洗伤口,然后敷药包扎。
38.盛石灰水的试剂瓶→稀盐酸;盛苯酚的试管→酒精或NaOH溶液;盛过FeCl3、FeCl2等的试管→用稀盐酸;做过KMnO4分解实验的试管→浓盐酸;做过碘升华实验的试管→有机溶剂;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稀硝酸;熔化过硫的试管→CS2或热的NaOH溶液;有油污的试管→用热碱液洗涤。洗涤原则是将污染物反应掉或溶解掉。
39.试剂瓶中药品取出后,一定不允许放回原试剂瓶?不一定:用剩余的钾?钠等应立即放回原瓶?
40.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41.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42.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43.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44.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45.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46.NH3?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不能用金属器皿盛放氨水。
47.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及强氧化剂。&
48.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49.滴定管最上面的刻度是0。小数点为两位&&&
50.量筒最下面的刻度是0。小数点为一位
51.温度计中间刻度是0。小数点为一位&&
52.托盘天平的标尺左端数值是0。小数点为一位
53.NH3、HCl、HBr、HI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均可做喷泉实验。
54.CO2、Cl2、S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可做喷泉实验;
55.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的同时生成黑色物质&
56.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57.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9.&加热试管中的碳酸氢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0.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61.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62.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63.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64.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66.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67.点燃纯净的氢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
68.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热
69.将一洁净铁钉侵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边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70.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71.向含有Cl离子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7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眼,产生大量的热&
73.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74.向含有硫酸根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75.将氯气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76.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77.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78.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79.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80.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的刺激气体生成
82.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容易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83.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84.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85.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86.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87.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容易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成天蓝色
88.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89.钠投入水中,反应剧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
90.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91.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93.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生成
94.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95.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96.铜片与浓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97.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98.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硫酸镁溶液,胶体变浑浊
99.加热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变浑浊
100.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101.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物质
102.&向含三价铁离子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103.&向硫酸亚铁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立即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104.将红热的铁丝伸入到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棕黄色的烟
105.将蘸有氯化钾溶液的铂丝在酒精灯上灼烧并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蓝色
106.将碘晶体加热,有紫色蒸汽产生
107.向溴水中加入四氯化碳并振荡,溶液分两层,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为橙红&色;若为汽油,上层为红褐色
108.向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并振荡,溶液分两层,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为紫红色;若为气油,上层为紫红色
110.将浓硫酸滴加到盛有蔗糖的小烧杯中,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同时这样变黑且发泡
111.将金属钠加如到盛有硫酸铜溶液的小烧杯中,剧烈反应,有气体产生,同时生成兰色絮状沉淀
112.在盛有氯化铜溶液的U型管中用碳棒进行电解实验,一段时间后,阴极碳棒有一层红色物质(铜),阳极碳棒有气泡放出,该气体能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
113.向盛有过氧化钠的试管中滴加水,有大量气体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变红色&
114.向盛有酚酞的水的试管中加入过氧化钠固体,有气泡产生,溶液先变红色,红色迅速褪去
115.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16.&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117.加热170&#8451;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并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气体产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渐变浅
118.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119.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120.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褪色
121.&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有气体放出
122.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123.&在加热至沸腾情况下的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
124.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三氯化铁溶液振荡,溶液显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25.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洁净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b
126.在盛有少量苯酚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127.在适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有透明的带有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128.蛋白质遇到浓盐酸溶液,变成黄色,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29.&向盛有苯酚钠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产生
130.盛有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的试管中滴加葡萄糖溶液,给试管加热有红色沉淀产生
132.向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葡萄糖溶液,溶液呈现蓝色,给试管水浴加热,产生银镜
133.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134.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H2——淡蓝色火焰&&CO——蓝色火焰&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35.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NaOH溶液时,所用锥形瓶不能用未知NaOH溶液润洗
136.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37.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指示剂颜色变化
138.除去蛋白质溶液中的可溶性盐可通过渗析的方法
139.饱和纯碱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盐析分离油脂皂化所得的混合液七、物质用途及环保
1、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2、半导体的主要元素是硅
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4、为了防止大气污染,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5、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6、大气成分:N2:78%、O2:
21%、稀有气体0.94%、CO2&&
7、污染大气气体:SO2、CO、NO2&,其中SO2、NO2形成酸雨。&
8、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八、化学史:&
1.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
2.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
3.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
4.候氏制碱法——候德榜
5.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6.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门捷列夫(俄国);
7.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把苯定为单双健相间的六边形结构;高考答题易错点以下指出历次化学考试考生常丢分的地方,希望大家考试时不在这些地方出差错,高标准,严要求,从平时做起,向规范要高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在阅读时作出标记。一、选择题中的“关键词”&
1、过量还是少量2、化合物还是单质或混合物
3、请注意选择题“正确的是”,“错误的是或不正确的”两种不同要求。请注意,做的正确,填卡时却完全填反了,要十分警惕这种情况发生。
4、排列顺序时,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类似的,“由强到弱”,“由高到低”,等等。
5、阿佛加德罗常数题中:&#9312;水:常温下是液态;&&#9313;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9314;SO3:常温下是液态或固态;&#9315;NO2:存在与N2O4的平衡;&#9316;和气体的体积有关的比较(如密度):注意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
L,同温同压下才能比较。&#9317;不是气体的有机物不需要标准状况的条件,如戊烷,辛烷等。&#9318;把原子序数当成相对原子质量,把相对原子质量当相对分子质量,把原子量当质子数。&#9319;Na2O2、H2O2、Cl2等若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时,反应转移电子数易多算。&#9320;注意选项中给的量有无单位,有单位不写或写错的一定是错的。&#9321;273&#8451;与273K不注意区分,是“标况”还是“非标况”,是“气态”还是“液态”“固态”不分清楚。22
.4L.mol-1的适用条件。注意三氧化硫、乙烷、己烷、水等物质的状态。区分液态氯化氢和盐酸,液氨和氨水,液氯和氯水。
6、离子大量共存:&#9312;注意酸碱性环境&&&#9313;注意氧化还原反应如Fe2+与H+、NO3-不共存,Al与HNO3无氢气等  &#9314;&&注意审题,是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7、离子方程式正误:&#9312;看电荷是否守恒  &#9313;看物质拆分中否正确,只有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可拆,其它一律不拆  &#9314;看产物是否正确,如CO2的反应是生成正盐还是酸式盐、Fe3+与S2-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等  &#9315;看原子是否守恒  &#9316;水解与电离方程式要看准,不要被反应物有水所迷惑。
8、注意常见符号的应用如分清是&“====”还是“ ”,"&#9651;H&0"、"&#9651;H&0"、沉淀、气体符号,电荷与价标、写电子式时"[
]"的应用等等。&二、解答题中的“关键词”及应注意之处:
1、书写“名称”还是“化学式”、“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还是“结构简式”。
2、书写“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或“电极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电离方程式”。
3、书写方程式中的物质聚集状态、特殊的反应条件、产物(如酯化反应的水)写全。
4、填写结果时应对准物质。如写“A”的不应写成“B”的。
5、实验填空题或简答题,注意文字用语要准确(1)不用错别字:如脂与酯、铵与氨、坩与甘、蘸与粘、蓝与兰、褪与退、溶与熔、戊与戌、催与崔、苯与笨、饱和与饱合及有机官能团名称等。(2)&不用俗语:如a、打开分液漏斗的开关(活塞),b、将气体通进(入)盛溴水的洗气瓶,c、酸遇石蕊变红色(酸使石蕊呈红色)等。(3)用语严谨:如pH试纸不能说湿润,其它试纸均要写湿润。三对共用电子对要竖写。离子浓度要用C(&&)表示。
6、原电池正负极不清,电解池、电镀池阴阳极不清,电极反应式写反了。
7、求气体的“体积分数”与“质量分数”不看清楚,失分。求“转化率”、“百分含量”混淆不清。
8、两种不同体积不同浓度同种溶液混和,总体积是否可以加和,要看题目情景和要求。
9、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就不要写了。如“溶解度”单位是克,却不写出,“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却加上“g”或“g.mol-1”。摩尔质量有单位(g.mol-1)却不写单位,失分。
10、描述实验现象要全面、有序,与实验目的相联系,陆海空全方位观察。
11、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表示方法、计算方法混为一谈。
12、m A(s)
B(g)&&pC(l)&+ q
D(g)这种可逆反应,加压或减压,平衡移动只考虑其中的气态物质(g)的化学计量数。
13、配平任何方程式,最后都要进行“系数化简”。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必须写,而且写正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后,得失电子要相等,离子反应电荷要守恒,不搞假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未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不写反应条件,不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不漏写反应热的“+”或“-”,反应热的单位是kJ?mol-1。
14、回答简答题,一定要避免“简单化”,要涉及原理,应该有因有果,答到“根本”。
15、有机结构简式中原子间的连结方式表达正确,不要写错位。&结构简式有多种,但是碳碳键、官能团不要简化,&酯基、羧基的各原子顺序不要乱写,硝基、氨基写时注意碳要连接在N原子上。如,COOHCH2CH2OH(羧基连接错),CH2CHCOOH(少双键)&等(强调:在复杂化合物中酯基、羧基最好不要简化)。中文名称不能写错别字。酯的n元环是碳原子数加O(或N)原子数&
16、解推断题,实验题&思维一定要开阔、活跃,联想性强。切不可看了后面的文字,把前面的话给忘了,不能老是只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去考虑,应该是多方位、全方位进行考虑。积极地从考题中字字、句句中寻找出“突破口”&&
17、看准相对原子质量,Cu是63.5还是64,应按卷首提供的用&
18、计算题中往往出现“将样品分为两等份”(或“从1000mL溶液中取出50mL”),最后求的是“原样品中的有关的量”,你却只求了每份中的有关量。
19、化学计算常犯错误如下:&#9312;分子式写错&#9313;化学方程式写错或不配平或配平有错&#9314;用关系式计算时,物质的量关系式不对,以上情况发生,全扣分&#9315;分子量算错&#9316;讨论题,缺讨论过程,扣相当多的分&#9317;给出两种反应的量,不考虑一反应物过量(要有判断过程)&#9318;要求写出计算规范过程:解、设未知量、方程式或关系式,计算比例关系、比例式主要计算过程、答、单位、有的题目还要写出推理过程,不要省略步骤,计算过程要带单位。注意题中对有效数字的隐性要求&
20、遇到做过的类似题,一定不要得意忘形,结果反而出错,一样要镇静、认真解答,不要思维定势;碰到难题决不能一下子“蒙”了,要知道,机会是均等的,要难大家都难。应注意的是,难度大的试题中也有易得分的小题你应该得到这分&
21、解题时,切莫在某一个“较难”或“难”的考题上花去大量的宝贵时间,一个10分左右的难题,用了30多分钟甚至更多时间去考虑,非常不合算,不合理。如果你觉得考虑了几分钟后还是无多少头绪,请不要紧张、心慌,暂把它放在一边,控制好心态,去解答其他能够得分的考题,先把能解决的考题先解决。再回过头来解决它,找到了感觉,思维活跃了,很可能一下子就想通了,解决了&高考前最后几天应做的事
1、回顾错题,想想如何在高考中避免类似错误&
2、回看课本,多看看平时复习未作重点的复习的部分知识,如蛋白质、胶体、新材料等&
3、手写一遍重点化学方程式,还有离子方程式、重点物质的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解方程式、结构式、电子式,这些都是&#8545;卷书写的重点,要保证不出错&
4、把考试不该犯的错误写下来,如“名称”写成化学式,结构式写成电子式,离子方程式写成水解方程式等,在高考前多看几遍,提醒自己考场上不应犯同样的错误&
5、休息好,调整好考试心态,要充满自信、细心审题、大胆推理、认真书写,保证该拿的分都拿到手,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二价铁和三价铁共存时,检验二价铁为什么不能用NaOH,而必须用酸性KMnO4
这是因为加入氢氧化钠是三价铁离子转化为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它大大的干扰了氢氧化亚铁的反应现象,误以为不含有亚铁离子而酸性KMnO4显紫色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同时溶液颜色褪去,可验证有亚铁离子不受三价铁的干扰
氢氧化钠和二价铁反应,从白色絮状到灰绿色,再到红褐色,看到灰绿色不就说明有二价铁?
你没做过这个实验吧
由于单单氢氧化钠和二价铁反应,从白色絮状到灰绿色,再到红褐色反应就很迅速
再加上铁离子与碱生成红褐色沉淀严重干扰了反应现象的观察,所以我们用另一种方法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氢氧化铁比氢氧化亚铁的颜色深,掩盖了氢氧化亚铁的颜色,看不出来。用高锰酸钾,只要高锰酸钾褪色,就证明有亚铁离子。
NaOH与三价铁 二价铁 都反应 生成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 沉淀 不易观察
且氢氧化亚铁容易被氧化成氢氧化铁
无法检验如果溶液中含三价铁时,先加KSCN时溶液已经变成血红色了
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浓度不能过大,利用二价铁还原性,三价铁只有氧化性来鉴别,只要紫色退去,说明有二价铁...
扫描下载二维码如何检验溶液里的三价铁离子
谭神神hrWT15LJ
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用KSCN溶液检验,如果出现血红色,说明原溶液中有三价铁.第二,可以采用加入强碱的方法,比如氢氧化钠等,可以和三价铁产生红褐色沉淀.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1)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2)加入强碱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看颜色啊,血红的啊
加入硫氰化钾(化学式KSCN)溶液产生血红色沉淀.则有三价铁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氢氧化钠溶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