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地震常识识

漫画教你地震逃生常识(图)
 &&&&&&&&&| &&&&&&| &&&&&&| &&&&&&| &&&&&&| &&&&&&&&&&&&&&&&&&
当前位置:&&&&&&&&&
漫画教你地震逃生常识(图)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13-03-28 10:49:00
字体:【  】
  漫画教你地震逃生常识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震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市政府组成部门网站
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城乡规划建设局
城市管理局
交通运输局
国土资源局
科学技术局
文化和新闻出版局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县市区政府网站
其它部门网站
宜春市政协
宜春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质量监督管理局
宜春市编办
宜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宜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邮政管理局
市委统战部
宜春电视台
公积金管理中心
宜春经济开发区
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
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宜春机关党建网
宜春市农经网
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
宜春政府采购网
宜春宜阳新区
宜春农业产业开发办
宜春高速路政
宜春市文明网
宜春人才人事网
宜春人才网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宜春市银行业协会
宜春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
宜春市防震减灾局
宜春女性网
宜春市公共资源交易网
宜春实验小学
宜春市采茶歌舞剧院
宜春市红十字会
宜春市服务业发展办
宜春市供销合作社
宜春明月航空发展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国内各政府网站
中国文明网
江西省内政府网站
主办:宜春市人民政府 承办: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宜春市政务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版权所有:中国宜春政府网您当前的位置 &
法律健康 / XINWENZHONGXIN
地震知识100问
作者:&&&&新闻来源:&&&&点击数:&&&&更新时间:
第一部分地震常识
1.地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
2.地球表面是由什么组成的?
3.什么是断层?
4.地震带与活动断层有什么关系?
5.什么是地形变?与地震有何关系?
6.何谓世界三大地震带?
7.地震是什么?
8.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多大?
9.地震有几种类型?
10.什么是构造地震?
11.什么是火山地震?
12.什么是塌陷地震?
13.什么是诱发地震?
14.什么是人工地震?
15.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有哪些?是如何引起的?
16.什么是震级?
17.什么是烈度?震级与烈度有什么区别?
18.什么是基本烈度?什么是震中烈度?
19.震级与震中烈度有何关系(震源深度在15-20千米的情况)?10
20.中国地震烈度值怎么划分的?各烈度判别的标准又是哪些?
21.什么是震源?
22.什么是震中?
23.什么是震中距?
24.什么叫地方震?近震和远震?
25.什么叫主震、余震、孤立型地震?
26.何谓微震,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强烈地震、大震和巨大地震?13
27.地震波有哪些种类?特点有哪些?
28.地震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9.哪种地震波可以警告人们尽快做好准备?
30.地震观测仪器有哪些?
31.什么是地震预报?
32.我国地震预报水平如何?
33.地震预报是如何发布的?
34.地震有先兆吗?
35.地震前兆有哪些类别?
36.地震前有哪些宏观现象?
37.动物的异常反应能作地震预报吗?
38.地震谣言的特征是什么?
39.世界上已发生最大的地震是几级?在哪些地区发生的?
40.什么是地震预警?
41.我国地震多吗?
42.为什么要提高工程抗震能力?
43.需要进行抗震设防的重大工程有哪些?
44.哪些工程破坏后可能引发严重次生灾害?
第二部分自救互救常识
45.地震前家庭应做哪些准备?
46.怎样摆放家具物品?
47.怎么样避免地震时物品伤人?
48.如何做好疏散准备?
49.地震时的避震原则是什么?
50.地震时怎样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51.地震时怎样保护自己?
52.地震时如何保护头部?
53.为什么主震过后还要防余震?
54.在平房怎样避震?
55.在楼房怎样避震?
56高楼如何撤离?
57.在操场怎样避震?
58.在体育馆、影剧院怎样避震?
59.在街道上怎样避震?
60.矿井下的工人应如何避险?
61.车间工人如何避震?
62.室外危险物及危险场所有哪些?
63.在开阔地怎样避震?
64.在野外怎样避震?
65.在海边怎样避震?
66.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怎样避震?
67.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怎样避震?
68.学校人员应如何避震?
69.遇到火灾时怎样逃生?
70.遇到燃气毒气泄漏时怎么办?
71.地震停止后如何紧急撤离?
72.被埋压时最重要的是什么?
73.被埋压时如何改善所处环境?
74.被埋压时怎样扩大和保护生存空间?
75.因地震被埋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76.挖掘扒救被埋压人员时,应掌握什么原则?
77.如何寻找被埋压者的目标?
78.在挖掘扒救被埋压人员时,应遵循什么样的扒救次序?
79.被埋压时怎样保存体力?
80.怎样救护脊椎伤员?
81.抢救埋压窒息伤员,有几种人工呼吸方法?
82.地震时遇有毒气体扩散如何躲避?
83.怎样实施自救?
84.对一时难以救出的受伤者如何处理?
85.救人时如何避免被救者遇到伤害?
86.怎样确保幸存者安全?
87.怎样对幸存者施救?
88.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有多久?
89.心脏复苏共分几个步骤?
90.如何简单判定生命迹象?
91.意识丧失如何处理?
92.创伤现场急救四大技术是什么?
93.如何止血?
94.如何进行伤口包扎?
95.如何进行对伤员进行固定?
96.一个人如何运送伤员?
97.两个人如何运送伤员?
98.三个人如何运送伤员?
99.怎样制作简易担架?
100.搬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部分地震常识
坏,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相对移动的一种地质构造。该断裂面称“断层面”;断层面两旁的岩块称“盘”,根据断层两盘相对移动方式,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
绝大多数强震震中分布于活动断层带内。震源错动面产生状态大部分和地表断层一致。
30年投在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大约相当于5级地震的能量。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大多数房屋震害程度
室内个别静止中的人有感觉
室内少数静止中的人有感觉
门窗轻微作响
悬挂物微动
室内多数人感觉,室外少数人感觉,少数人梦中惊醒
悬挂物明显摆动,器皿作响
室内普遍感觉,室外多数人感觉,多数人梦中惊醒
门窗屋顶、屋架颠动作响,灰土掉落,{灰出现微裂缝
不稳定器物翻倒
惊慌失措,仓惶逃出
损坏:个别砖瓦掉落,墙体微裂缝
河岸松软土出现裂纹,饱和砂土出现喷沙冒水,砖烟囱裂缝掉头
大多数人仓惶逃出
轻度破坏:局部破坏,开裂,但可使用
河岸出现塌方,饱和砂土层多处喷沙冒水,软土裂缝多,烟囱中等损坏
摇晃颠簸,行走难
中等破坏:墙体龟裂缝,结构损坏
干硬土上有裂缝,大多数砖烟囱严重破坏
坐立不稳,行动的人可能摔跤
严重破坏:局部倒塌,修复困难较多
干硬土上多数出现裂缝,基岩上出现裂缝。滑坡、塌方常见,烟囱倒塌
骑自行车的人会摔跤,不稳定的人会摔出几尺远,有抛起感
倒塌:大部分倒塌不堪修复
山崩地断裂出现,基岩上拱桥破坏,大多数砖烟囱从根部损坏或倒毁
地断裂延续很长,山崩常见
100100-10001000
11,334.54.5667788
8.919061311933321960522
6207%35%720519208.623.4197624.2
第二部分自救互救常识
【】【】【】【】
禄丰县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网站技术支持: 咨询热线:8 Email: 地址:云南省禄丰县城金水路12号 邮编:651200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云南省卫生厅备案登记号:&>& > &>&防地震知识
  地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震成因是地震学科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目前有如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等。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大家普遍认同的板块构造学说。1965年加拿大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威尔逊首先提出&板块&概念,1968年法国人把全球岩石圈划分成六大板块,即欧亚、太平洋、美洲、印度洋、非洲和南极洲板块。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也是火山、地震较为集中的地带。板块学说是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等学说的综合与延伸,它虽不能解决地壳运动的所有问题,却为地震成因的理论研究。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大地构造位置决定,地震频繁震灾严重。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1.华北地震区  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  (2)华北平原地震带。  (3)汾渭地震带。  (4)银川-河套地震带。  2.青藏高原地震区  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  3.四川龙门山地震带  四川龙门山位于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广元市、都江堰市之间。
  1、北京时间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距成都约100公里。成都、重庆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强震感。据雅安市政府应急办通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截至目前,已发生3.5级以上地震37次,最大余震5.1级。  2、414玉树事件7.1级:日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日国务院决定,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截止日18 时,经青海省民政厅、公安厅和玉树州政府按相关程序规定核准,玉树地震已造成2698 人遇难,其中已确认身份2687 人,无名尸体11 具,失踪270 人。已确认身份的遇难人员:男性1290 人,女性1397 人;青海玉树籍2537 人,省内非玉树籍54 人,外省籍96 人(含香港籍贯1 人);遇难学生199 人。  3、512汶川事件8.0级.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4、北京时间日17时11分,内蒙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辽宁阜新市彰武县交界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内蒙东部和辽宁吉林多地有震感。  5、北京时间日13时01分,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交界发生5.6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43.4度、东经86.8度,震源深度13公里。  6、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利津县交界,2时01分,发生里氏3.7级地震,震源深度7公里  7、日1时24分,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和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交界,2.4级地震  8、日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和山东菏泽市甄城县交界,2.1级地震  9、日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沈阳市苏家屯区交界,5.1级地震  1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银川市市辖区交界,4.5级  11、日11时19分,云南省彝良县,北纬27.6度,东经104.0度发生5.7级  12、日05时07分,新疆伊犁和巴音郭楞交界,6.6级地震,震源深度7公里  13、北京时间日,16时58分,北纬34.0度,东经114.6度,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 8公里  14、日云南姚安,6.0级地震,地震造成楚雄、大理、丽江等3个州市共205.9万人受灾  15、日四川绵竹,5.6级地震,造成十多人受伤  16、日云南瑞丽,4.9级地震,瑞丽市&12.26&地震共造成9人受伤,其中重伤2人,轻伤7人  17、日西藏当雄,6.6级地震,地震造成9人死亡,11人重伤,8人轻伤,因灾倒塌房屋147间  18、日四川攀枝花,6.1级地震,共造成38人死亡,589人受伤  19、日云南普洱,6.4级地震,造成3人死300余人伤,发生余震300多次  20、日13时51分,云南盐津发生5.1级地震,31.7万人受灾  21、日9点10分21秒,云南盐津昭通县发生5.1级强烈地震  22、日11时56分,河北文安发生5.1级地震  23、日8时49分,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5.7级地震  24、日23时43分,黑龙江林甸县发生5.1级地震  25、日云南昭通市鲁甸县、昭阳区一带发生里氏5.6级地震  26、日新疆伊犁发生6.1级地震,地震一共造成10人死亡,47人受伤,其中23人为重伤  27、日甘肃民乐、山丹发生6.1级、5.8级地震  28、日夜间,云南大姚发生里氏6.1级强烈地震,震中在大姚县六苴镇外  29、日18:58,内蒙古赤峰发生6.1级地震  30、日云南大姚6.2级地震,地震持续时间约半分多钟。  31、日尚义以东地区发生6.2级地震  32、通海事件: 日凌晨,云南通海、峨山、建水等地,发生了死亡人数超过一万五千人的7.8级大地震。通海大地震与唐山地震、汶川地震一起,构成了新中国三次死亡超过万人的震殇。而在这三起天灾中,通海大地震因处于文革中期,被尘封了30年,直到2000年才公之于众,其救助也更多具备了文革时期的特色,成为了人类救灾史上罕有的悲剧。  33、唐山地震: 公元日3点42分53.8秒在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地震震中在唐山开平区越河乡,即:北纬39.6度,东经118.2度,震中烈度达11度,震源深度12公里。当天18点45分又在滦县发生了7. 1级地震,同年11月15日天津宁河发生了6. 9级地震,主震后的余震更加加重了地震灾害。唐山地震无明显前震,余震持续时间长,衰减过程起伏大。据统计唐山大地震共造成24.2万多人死亡;唐山地震后顽强不息的中国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唐山大地震是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32年后的2008年导演冯小刚筹拍电影《唐山大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概括性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也称地震异常)。它包括地震微观异常和地震宏观异常两大类。  一、自然现象  1.地震的宏观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地下水变浑、翻花、冒泡、变味;鸡鸭猪羊乱跑乱叫;老鼠外逃,鱼儿在水面乱跳。这种情况预示着地壳将弯曲、摺皱断裂,就要发震了。目前全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准确预报地震,我国的地震预报可以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2.地震的微观前兆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  二、物理现象:  1.横波和纵波  地震来临时,人们会先感觉到前后左右摇晃,过上一会儿又改成上下颠簸。这是因为地震会同时产生横波和纵波两种波,但是,纵波传播的速度更快些。横波是指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纵波是指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波。如果横波和纵波都沿地表传播,纵波是前后振动,横波上下振动。利用这个特点,人们可以很快确定地震发生的位置。  2.共振  地震来临时,同一地方的建筑物有的振动幅度较大,有的却比较小,这是物理里面的一种现象叫共振。每种物体都有自己的频率,这个频率由它的长度、形状、材料等决定。建筑物也有它的固有频率,当地震袭来,如果某幢建筑物的固有频率碰巧接近这次地震波的频率,那么它的振动就最剧烈。  3.地震前自然现象异常的物理学解释  每次地震的产生,都需要漫长时间的孕育,只有当地下断层扭曲、摩擦,蓄势待发到一定程度,才会有地动山摇,怒吼式的总爆发。在地震以前,地壳内部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种断层之间的摩擦产生的热量释放到地表,会使局部地区在震前出现反常气候。  4.地震前后动物异常反应的物理学解释  地震发生前和发生后,一些生物如家禽、蟾蜍、蚂蚁、蛇等,会出现异常反应,乱串乱跑,大规模迁徙等。发生在地震以前叫震前效应,发生在地震以后的叫震后效应。
  夏天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季节,我国也是地震频发的国家之一。为了预防地震,减少地震引发的损伤,大家有必要学习防震的方法和措施。  一、震前预防  学习地震知识可使你在地震时不害怕、不惊慌,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1、可以在家养一两条,这些生物的提前征兆可以提醒我们。  2、家中养一条狗,在夜晚时,狗的惊叫可以起到一些作用。  3、家中床下、子周围可以放置两瓶矿泉水和一些干粮以备不时之需,平时放在床下也不会被人发现,不要认为这种措施傻,至少它危难时能帮助你活上几天直到你被发现。  4、在你认为你家中可以躲避的地方放一个哨子、手电筒和一些钱财(最好能有备用手机),哨子可以为你节省呼喊的精力,让你更快更容易被获救,手电筒可以在黑暗中安抚自己情绪,少许钱财在震后你用的到,那些帐篷和些生活用品不是白送的。手机使用最好第一时间打120等救助电话。  5.了解家庭、学校和办公房所处的地质构造情况。  二、掌握基本的地震防御办法。  1.室内防震措施  (1)高要和墙体固定在一起,以免倾倒砸人或堵塞逃生之路。  (2)较高的家具上面堆放笨重物品。  (3)最危险的是组合家具,可用角铁或结实的木条固定各部分,再和墙体连接,或干脆拆除。  (4)固定底座带轮子的家具或物品,如钢琴等。  (5)固定桌面上的贵重物品,如计算机等。系紧或加固悬挂物,如灯具、挂钟镜框和厨房用品等。 取下阳围栏上的花盆、杂物。  (6)卧室,尤其是老人或儿童的卧室,尽量少放家具和杂物,尤其不要放高大物品。不要把易燃、易爆物或农药、有毒物品放在屋内。  (7)有条件的家庭,可设计一个室内避震空间。如重点加固一间居室或在床上增设结实的抗震框等。  (8)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熟悉电、水、气阀门的位置,掌握正确的关闭方法。  三、室外防震措施  (1)正门、楼道、走廊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  (2)选择疏散避震的安全场地。场地应就近、宽敞,应避开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砖墙、路灯和变压器。  (3)发布临震预报的地区,应按政府安排,按指定地点修建临时防震棚。在外期间注意卫生,防火,储备饮用水等,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  四、准备一个防震包  防震包应足够结实,内装食品、水、急救药品等基本生活用品。因为是备用应急,所以应按保质期及时更换食品和水。另外,还应准备小铁铲、钳子、改锥等工具,可以在你自救或救人时发挥作用,准备一哨子,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发现你被埋地点。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在地震时一定要冷静对待,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一旦发生了地震,若是在外边,千万不要靠近楼房、烟囱、电线杆等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或树木,要离开桥梁、立交公路,到空旷的田野较为安全。地震虽然是造成人口伤亡的天灾,但也不是不可预防的。如果能把握时机、运用防震知识就可以保护自己如地震发生前观察到鸟、动物的异常躁动;地震发生时蹲在子下面都可以减轻地震带来的伤害。  一、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二、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三、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四、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防地震知识地震基本常识和防震抗震知识
&每日新闻报道
地震基本常识和防震抗震知识
编者按:由于受9月21日台湾南投7.6级地震及其余震影响,我市震感强烈,市民纷纷打电话了解情况,查询今后福州是否会发生地震,台湾是否有更大的地震对我市造成破坏。从震时大家纷纷外逃及来电查询来看,市民中“震盲”比较多,地震知识水平不高,防震减灾意识不强。为了普及地震科普知识,提高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市地震局联合本报,刊出地震的基本常识及防震抗震知识,以飨读者。
一、地震的基本常识
  1、什么是地震
  地震一般是地壳的天然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等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而7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几十次。
  2、震级与烈度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表示,它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面地动位移,按一定的物理――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震级是地震强度大小的度量,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能量。震级每差1.0级,能量相差(1.5)10倍,即大约32倍;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小于2.5级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2.5―5.0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不同程度的感觉,称有感地震;大于5.0级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破坏性地震。
  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传播到地面,会给地面各种物体造成不同的破坏现象。通常把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性或影响的程度叫烈度,它由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形地貌改观等宏观现象来判定。许多国家采用地面运动加速度值来表示地震烈度,一般在设定的不同地点安装加速度仪,直接记录当地的地面运动参数。地震烈度的大小,受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我国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共分为12度,6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1976年唐山7.6级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11―12度,北京、天津烈度则为6―7度。
  3、中国地震烈度表
  注:本烈度表于1999年4月26日发布,于1999年11月1日起实施。(1)用本标准评定烈度时,I度~V度以地面上人的感觉及其他震害现象为主;Ⅵ度~Ⅹ度以房屋震害和其他震害现象综合考虑为主,人的感觉仅供参考;Ⅺ度~Ⅻ度以地表震害现象为主。(2)在高楼上人的感觉要比地面上室内人的感觉明显,应适当降低评定值。
  4、如何判定远、近震
  俗语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如果发生地震,关键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定自若,先分析是远震还是近震。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然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很少有上下颠簸感觉,都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地声脆,震动小。一般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地震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
  5、地震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一般是指地震强烈震动后,以震动的破坏后果为导因而引起的一系列其他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滑波和泥石流、水灾;冬天发生的地震容易引起冻灾;夏天发生的地震,由于人畜尸体来不及处理及环境条件的恶化,可引起“环境污染”和瘟疫流行;另外,震时有的人跳楼,公共场所的群众蜂拥外逃可造成称为“盲目避震”的摔、挤、踩等伤亡;大地震后或地震谣传或误传之后,由于恐震心理,还可出现不分时间、地区“盲目搭建防震棚”灾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新的次生灾害可能出现,如高层建筑玻璃损坏造成的“玻璃雨”灾害;信息储存系统破坏引起的称为“记忆毁灭”灾害等。
  6、我国地震预报如何发布?
  根据1998年12月17日发布施行的《地震预报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全国性的地震长期预报和地震中期预报,由国务院发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长期预报、地震中期预报、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
  新闻媒体刊登或者播发地震预报消息,必须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以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地震预报为准。
  已经发布地震短期预报的地区,如果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在紧急情况下,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的临震预报,并同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机构和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
  二、防震抗震知识
  1、震时如何避险
  (1)楼房内家庭成员震时可暂躲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家俱下,或躲在楼房卫生间等小开间房内。
  (2)地震时人员都要用随手物件护头和捂住口砸伤或被泥沙烟尘呛住。
  (3)家庭成员正在用火用电时,要立即灭火和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4)高层楼房里的人员不可使用电梯,不要向阳台跑,尤其不可跳楼。
  (5)地震时对家庭成员中的残疾者、病人、幼儿、老人要特别关照。
  (6)住院的病人应用被褥蒙住头部和身体,并立即躲在床下。
  (7)正在上课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应躲在课桌和小床下;应听从老师安排,不准乱跑和擅自单独离开学校。
  (8)人在影剧院或游艺场时,应就地蹲下,保护头部,切不可一剂拥向出口。
  (9)在地铁和地下商场的人员,要原地躲避,不要慌忙挤向出口处。
  (10)在街道上的行人,不要躲避在电线变压器、烟囱及高大建筑物附近。
  (11)人在过桥时要紧紧扒住桥栏杆,主震后立即向可靠近的岸边转移。
  (12)正在行驶的车辆震前应紧急停车,设法停在开阔处。
  (13)车上乘客要抓住坐椅或车上牢固物件,不要争于外出。
  (14)人应远离石化、化学煤气等易爆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遇火情不可处于下风,宜躲避在上风有水处。
  (15)居住在山区的居民,震时要密切注意滑坡和泥石流;若出现滑坡和泥石流的迹象时,应立即沿斜坡横向水平方向撤离。
  2、震后如何自救互救
  (1)自救
  a、未伤人员尽快抢救家中和邻居人员,被压在室内的家庭成员,要尽可能向有空气和水的方向移动,节约食物和水,以便维持尽可能长的时间。
  b、封闭在室内的人,不可使用电气、火柴、蜡烛等,最好用手电筒照明,如闻到煤气或有毒气体时,最好用湿衣物等捂住口鼻。
  c、保持镇静,保存体力,待外面有动静时再大声呼救或敲击。
  d、对自己所处的空间,设法加固,以免余震时再次倒塌伤人。
  e、尽快离开房间,不可轻易再进房内,以免强余震再次震坍房屋伤人。
  f、煤矿坑道里的人员,应向单一巷道、竖井等地带撤离。要掉电源,不可用明火,防止瓦斯爆炸。
  g、震后住在防震棚等处的人员要特别注意饮水卫生和食物卫生,防止传染病蔓延。
  h、在野外的人员,应向开阔地或高地坡顶转移,不可往下跑,不可躲在危崖、狭缝处,并时刻提防山崩、滑坡及雪崩、冰塌。
  i、船上乘员要赶快就近登陆,以防海啸和巨浪的袭击。
  j、河岸边的人员,要迅速撤离高地,谨防上游水坝决堤。
  k、沿海岸地区的居民,地震发生后要特别注意山崩、塌方、泥石流和海浪的侵袭。
  l、地震时失散的家庭成员,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家庭取得联系。
  (2)互救
  地震后救人,时间就是生命,所以救人应当先从最近处救起,只要是在最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抢救他们。此种做法可以节约时间,减少伤亡。
  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有些伤势不重者,可帮他暴露头部和胸腹后,让其自救脱离险境,这样可以争取时间抢救更多的人。凡伤者不能自行出来的,不要强拉硬拖,应尽量充分暴露全身后才可扒出。从废墟中将人扒出来,如果是伤者、病者,他们还没有脱离危险,即使无病无伤,如果埋压过久,也有必要进行特殊的护理。流血者要及时止血,骨折者要作简单地包扎。在黑暗处呆的时间长的人,出来后要避免强光的刺激。长时间处于饥饿的人,不能一下子喂给过多食物。
  震后初期的抢救工作,大多采取手挖肩扛。若利用工具,如铲、铁杆、斧、木棍等,一定要注意安全。在挖到人时更要小心,不可用利器刨挖,最好用手一点点地抠。在一些梁柱相互叠压的情况下,挖掘时要特别注意仔细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的阻挡物,对上面重物需进行必要的支撑,绝不能鲁莽行事。挖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粉尘碎物飞扬,以致误伤和窒息被营救者,必要时可采取洒水息尘的办法。
  现场抢救中,力争及早除去伤员身上或伤肢的重物,立即固定伤肢,不要拉扯被压埋者,以免造成新的损伤;抬伤员不能一人抬手,一人抬腿,扭曲身体,以免造成伤员瘫痪,应用竹木床板、担架运送伤员。
  3、如何减轻地震灾害
  当前,人类还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也远未达到准确预报地震的水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地震救灾与重建的综合防御道路,达到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
  (1)地震监测预报
  准确地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做好地震短临预报,是减轻地震灾害最经济的方法,也是全世界地震学家所孜孜以求和奋斗的目标,如1975年发生在海城7.3级的地震前作出了中期和准确的短临预报,使震区能及时地进行地震应急措施,及时地疏导群众撤离房屋,从而减少几万人的伤亡和4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
  (9)震灾预防
  震灾预防包括防震减灾立法,制定预案,建筑物的抗震设防与加固,社会保险,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全面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全社会的抗震防震能力。
  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是由于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破坏、倒塌,以及伴生次生的灾害而引起的。保证各类建筑物具有相应的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的关键之一。首先要在对地区和建设场地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搞好国土开发规划和重要工程的建设,使城镇和工程建设避开易造成地震灾害的不利地段,选择安全有利的场地,并明确规定重大项目等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其次要使新建工程和建筑物依据抗震设防标准,尤其是重大工程和核电站、水库堤坝、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生命线工程更应如此。同时,还要做好震害预测工作,没有达到抗震要求,而又要长期使用的建筑物,应采取加固措施。城镇生命线网络可以维护城市的正常功能,也可以让一座城市遭受灭顶之灾,绝不能马虎。
  1994年国务院提出了我国未来10年的防震减灾目标:“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的大中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抗震设防和加因是抗御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尽量做“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达到减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3)地震应急反应
  震灾抢险的实践表明,有无地震应急预案,其后果大不一样。如唐山大地震前没有应急预案和救灾计划,当地政府无力指挥这样巨大灾害的救灾工作,而通讯网络的摧毁使灾区与外界失去联系达6小时之久,紧急出动的数万各解放军指战员又被桥断墩毁的滦河隔住,使灾区失去了最宝贵的抢险时间,大大加剧了灾民的伤亡;相反,1992年10月20日甘肃省天祝―景泰发生6.2级地震,由于震前有应急预案,并组织过演习,震后5分钟指挥人员就到达岗位,迅速带领各路人员、物资等开赴灾区。当省慰问团工作组开到震区时,伤员已得到救治,灾民也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国务院1995年第172号令,发布了《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使我国地震应急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保证了防震减灾的顺利进行。
  (4)地震救灾与重建
  恢复重建工作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办法,在恢复生产的基础上,制定规划,组织实施,有计划、有步骤、保质保量地搞好重建家园的工作。
&每日新闻报道&
镜像站点-[北京]-[美国]-[福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地震常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