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提供一篇 关于写个述评主要提供的是,或者消息,...

赞助商链接
当前位置: >>
如何写好新闻 来源
如何写好新闻 来源:文学博客网 作者:佚名 发表时间:2010 年 11 月 16 日 点击数: 112 新闻学里,对新闻的定义有两个:一是,新闻是新近事实的报道;二是,新闻是新近变 动事实的消息。其中,定义一强调新闻是一种报道,定义二强调的新闻是一种消息。不管定 义一还是二,都突出强调新闻要具备两个性质才算是新闻:一、真实;二、新鲜。 如何做到真实新鲜呢?那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及时的如实报道所见所闻。并不是所有 所见所闻的事实都是好新闻材料,这里就要涉及到新闻的选择。比方说,陈旧的现象,人们 司空见惯的事实和反复出现的事实就不是好新闻材料, 像这样的新闻我们就没有必要去作报 道。就如西方一位新闻工作者所说,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新闻无处不在, 究竟什么样的新闻才值得去报道,就要看如何去选择新闻。新闻选择必须经过新闻价值、宣 传价值和新闻法律法规三道关卡去约束,层层淘金,余下的就是好新闻。它们就好比是一个 筛子,把不好的新闻淘汰掉,留下的都是精华。也许,有读者不清楚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 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陈述下。新闻价值具有五性:一、重要性。人民最关心的事,就是最重 要的新闻。二、时新性。越及时越新鲜的新闻,越会引起群众关心。三、趣味性。新闻越有 趣,越引起群众注意。四、显著性。西方教科书有个公式诠释这点:名人+普通事=新闻, 普通人+不寻常事=新闻。 五、 接近性。 接近性分地域和心理上的接近, 新闻越与群众接近, 越引起群众关心。只要具备新闻价值五性之一,加上新闻特性真实性就是好新闻。具备了新 闻价值, 在报刊上发表后, 想产生巨大的群众效应, 我看未必能如此。 这就要谈及宣传价值, 宣传价值也包含五个方面:一、与传播媒介所持政治立场、价值取向相一致。如果一个时政 报,刊登一条经济新闻,就没有价值。二、普遍性。新闻不是反映部分人所关心的事,而是 针对一大群人。三、典型性。新闻报道的事例越典型,越具有说服力。四、针对性。针对性 越强,越能针贬时弊。五、时宜性。抓住时机报道,产生效果越好。最后,还要新闻法律法 规的约束。只要做到以上,写出来的新闻才能在群众中产生巨大反响。新闻的来源有多种途 径, 可以是亲自去现场采访, 也可以是来信来访。 不管哪种来源, 我们始终要坚持实事求是, 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去核查信息的真实可靠性。由此可以看出,只有自己去现场采访的 新闻最可靠,所以以后的新闻工作中,应多去采新闻,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等新闻。只有真 正深入群众,写出的新闻才算是为民说话,服务群众,才能真正配得上那句: “人民口舌要 害! ”个人体会:写好新闻,主要是写好消息。因为,消息,是新闻的主体。 那么,消息,按具体行业或具体事件来分,有政治、经济、会、文教、科技、体育、 政法、国际等新闻。 按各行各业新闻报道的共性来分,有动态消息、综合消息、典型报道、调查报告、新 闻述评等。 怎么写最好?格式如何?简单地说:一篇消息通常包括导语、主体、结尾三部分。或 者,形象的讲,一篇消息要求达到“凤头、猪肚、豹尾” 。 1、导语:消息开头的一段话。作用有两个,一是用最简明的语言把消息的基本的、核 心的内容告诉读者; 二是它应当像诱饵一样把读者吸引住, 使他们有兴趣往下看, 欲罢不能。 因此,一篇好的消息,在导语上是要很下功夫的!所谓“凤头” 。 2、主体部分。要毫不矫柔造作,极少形容雕琢、清晰无误地把事情说清楚; 内容要 足,信息量要大。所谓“猪肚” 。 3、结尾部分。结尾,对消息来说不是很重要。正象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的: “故事一 讲完,文章即结束。 ”所谓“豹尾” 。但是,对有些消息来说,写一个或者发人深省、或者催 人振作、或者给人希望的结尾,也很有意义。 新闻稿,一定不要过多引用晦涩难懂的“专家语言”“专业语言”或大话空话套话, 、 否则,读者不买帐。写什么怎么写 ――如何写消息新闻 一、 要刻意留意和观察分析身边的人和事,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 主旨:如何寻找和发现企业里有价值的新闻。 要正确认识世界新闻定义格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新闻敏感性的培养: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然后一定要上升到理论的认知, 即:必须把企业新闻提升到社会新闻来认识,把握好企业新闻的特点和优势。 特点与优势:行业性、专业性、地域性、群体单一性。 关键词:要做到五勤(勤看、勤听、勤想、勤学、勤写) ;视角重点放到工友和生 产第一线。 注意:深入采访是基础;辨别新闻价值是前提;合理取舍新闻素材是手段;确定 新闻主题是关键。 二、 要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勤学多练,逐步提高 1、 什么叫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事实)报道。 2、 新闻包括的类型: 1) 、消息――即用最简明扼要的语言和简便快捷的手法迅速向读者反映新闻事实 的一种最常用的写作格式。 注意:要有 “五 W” ,英文 Why 的简称。 (就是指五个要素,即向读者说出: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什么结果? 写作的程序是: (以倒金字塔式为例) (1) 、先定出一个好标题 全景式标题分引题、主题、副题。 (注意:引题要新奇,主题要明确,副题要干脆。 很多时候引、副题皆可省略) (2) 、写出简单扼要的导语 即第一段,即含有 4~5W 要素的高度概括。 (注意:字数越少越好) (3) 、交代消息发生的背景 第二段或第二段的开头,目的是显出此条消息的新闻价值所在。 (注意:要关注社 会背景,即把企业新闻提升到社会新闻来写) (4) 、简要概括此消息的主要内容 即第二段重点或第三段。含事实过程和关键性的的数据。 (注意:只需要有价值的 事实和最主要的数据,切忌面面俱到) (5) 、归纳一个有意义的结尾 即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点出这条消息的意义和作用等。 倒金字塔消息写作公式: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 2) 、通讯(含报告文学、特写)――即用较生动的语言和详细的描述向读者反映 比较重大新闻的一种写作格式。主要包括三类: (1) 、人物通讯(介绍典型人物和事例) (2) 、事件通讯(具有价值的突发事件) (3) 、概貌通讯(工作总结归纳与表述) 最大的特点:要有典型性和感动性。细节决定成败。写通讯就是写故事,不能缺 少必要的情节和细节描写;篇幅较长;写作手法灵活多样,没有固定公式。 注意:要区分它与写消息的不同要求;与报告文学、特写在文字运用上的区别。 3) 、新闻言论――就是对某一个新闻事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一种写作格式。 (类似小议论文,如社论、评论等) (1) 、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大观点) (2) 、提出要说的问题(摆出论点) (3) 、用理由来说明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问题(论证过程) (4) 、作出最后的结论(体现此新闻事件的社会意义) 注意:需有写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但不必过多论述或铺开,针对 所对的新闻事实作简明扼要的论述即可。 4) 、读者来信――既读者为表达个人意愿用信件的形式反映某件新闻事实的一种 写作格式。 主要分两类: (1) 、表扬类 (2) 、批评类(最常见,多为读者无奈的揭露性意愿,希望通过新闻舆论监督解决 难题) 三、 要把握好新闻写作的“四性” ,以创新的思维,力争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稿 件的命中率 前提是:要分清报纸的类别: (党报、社会报、行业报、企业报、专业报) 1、新闻的时效性(尤其是社会性新闻,要利用好网络传递的优势,最好不要留过 夜) 2、新闻的形势性(把握各类媒体不同时期的要求,投其所好。但要做好提前量) 3、新闻的培养性(主要是看新闻价值的大小和时效来“养新闻” 。如新闻图片一 般都需要合理的安排和编导) 4、新闻的针对性(要分门别类,提前抓住新闻线索,针对不同的媒体、不同的时 间采写和投稿)怎样写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作规律的科学。 评 论:指出客观事实发表意见、提出看法、抒发感情、交流思想的一种文体。 新闻评论:它 是一种政论性的文体。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按体裁可分为:社评、述评、编者按语、专栏评 论、杂文等。 按媒介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 按对象分:时政、经济、法制等。 1、 新闻评论学的内容:它是一门政治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研究范围包括 新闻评论的特性、功能、运用,新闻评论的现状和发展,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以及各种 评论体裁的不同特点等。 2、 新闻评论的政论性:它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为指导, 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 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 从而团结人民, 引导舆论, 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3、 评论相对于事实报导的优势: A、 更为深刻。信息的层次深、说道理有智慧,反映的是隐藏在事实背后的规律、 原则。 B、 更为明确。评论的意见直接明了,直抒胸臆,态度明朗 C、 独特。追求个性化,包含个人的感情、见解、看法,有个人特点,不求同, 但求异,提供个人独特的视角。 D、 概括性强。作为一种意见信息,评论以讲道理为主,观点比较抽象,具有宏 观性。 4、 评论与报导的关系(二者是新闻宣传的两种基本手段。报道是主体、基础, 评论是旗帜、灵魂。 区别: 报导 内容:客观事实的真相,强调受众对事实的理解、认知 ) 方式:通过记叙讲清事实,用细节表达情感、意见 目的:传播信息、满足未知 情感:中立、 客观,将意见和观点隐藏于报导之中 思想:平和、稳定、含蓄的 深度:表层事实 评论 内容:基于事实的分析、评价、议论,强调对事实背后的原理、规律的发掘 方式:摆事实、讲道理,采用概念、判断等逻辑方式,形成意见 目的:使新闻的内在思想 得以引申、升华、引导 YU 论,弄清本质 情感:干脆、直接、酣畅淋漓 思想:立意高、视 角奇、观点新 深度:触及思想、制度本质 联系:A、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共同强调、深化普及 B、作为新闻体裁,二 者都要求客观、公允、有的放夭 C、二者都是新闻媒体宣传报导的主要形式 D、都必须讲 求新闻性、真实性 5、新闻评论的特点: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 新闻性:1、现实的针对性――应 针对社会热点、焦点、现实的的问题 ――一种正在发生的现实、存在的问题 其意义在于: 是对社会现实最直接有力的回应, 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现象、 疏理社会认知、 澄清错误认识 2、 强烈的时效性――反映速度快;发表的时机、时宜恰当 政治性: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面对评论的选题必须政治立场坚定 ――勇于对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 2、从思想、政 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即便需要进行评论的是具体的业务问题、也应跳出事实的禁锢,从 思想、政策、理论的高度,探索其普遍的政治意义) 群众性:1、面向广大受众(选题关心 广大群众的呼声、观点上敢于为人民说话、语言上要反映老百姓的喜闻乐见) 2、吸引群众 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反映不同意见、反映真实声音;和群众形成交流,改善我们的评论工 作;吸引受众发表意见,也就是变相吸引受众关心我们的媒体。 ) 6、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引导、监督、表态、深化作用 A、 引导作用(内 容)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和重要问题作出分析, 可旗帜鲜明地①表彰先进, 针砭时弊, ②帮助群众明辨是非, 区分先进和落后、 正确和错误; ③为群众解疑释惑;④使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指明方向 B、 监督作用①以正面宣传 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②新闻评论在舆论监督中处于一种显要的地位,在弘扬先进思 想和精神的同时, 还要不断揭露和抨击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对不良之风和现象形成强 大的舆论压力。 朱F基: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监督的方式:①直接 发言,指出时弊②以配发式评论,强化报导内容指向,点明事物的根源。③必须得到地方党 委和政府的支持 监督的原则: ①坚持坚定的立场②必须吃透政策、 法规③一切从事实出发、 以理服人、有的放矢④全面、综合、系统地看问题 C、 表态作用:①代表一定的机构、组 织对当前重要问题和事件的态度、观点、看法②可以指导受众的意见走向、行为走向。③形 成社会性的舆论压力,发挥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表态:指通过新闻评论的方式对新闻事件 发表看法、表明态度、指出症结、提出希望和看法,引导社会认识 D、 深化的作用(善于 务虚) :通过对具体、零散、微观的新闻事实进行分析、综合和提炼,作出判断,形成认知。 ① 通过对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明问题。②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 法。 深化的方式:①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②通过局部,看清整体 ③透过表象、触及本质。新闻评论的种类 目前,我国对新闻评论的分类,有这样几种情况: (1)按评论对象的内容分类,有 政治评论、军事评论、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国际评论。 (2)按评论的性质功用分类,有解说型评论、鼓舞型评论、批评型评论、论战型 评论等。 (3)按评论写作论述的角度分类,有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 释性评论、提示性评论。 (4)按评论的形式分类,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本报评论 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思想评论、专栏评论、新闻述评、论文、漫谈、专论、杂感 等。新闻评论的写作要点 第一,要注重针对性。 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 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 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是 灵魂。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想看下去 了。 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新闻事实和 有关材料。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 的新闻事实,至关重要。 第四,说理要有深度。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一篇评论, 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 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 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读者爱看。 新闻稿写作技巧 在我们的生活,有许多人正在从事或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它们包括各种媒体记者、 各社会媒体通讯员、特约记者、新闻专业的等。 俗话说: “万事开头难” ,作为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的人来说:好第一篇新闻稿件十分 关键。结合具体实践经验,本文将对次做如下论述: 一、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意思 准备 同是大学生记者,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也都到实践中去了,到学生中去了, 为什么有的记者能写出漂亮的新闻作品, 而有的记者仍然发现不了新闻线索, 或者说发现不 了有意义的新闻线索呢?为什么有的学生记者通讯员总是埋怨没有什么东西可写, 而一再要 求编辑老师为他们提供采访的话题,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新闻敏感的问题。 什么叫新闻敏感或新闻触角呢?简言之,它就是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 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 新闻敏感。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美国新闻学家 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的一段话,形象的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 性。他说: “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 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 ”(1)培养新闻触角 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 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 具有了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不会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就会兴奋 地发现“生活处处皆新闻了” 。在上班下班、吃饭、出差旅游、住宿乘车等看似没有新闻的 场合,都能发现新闻线索。发表在《人民日报》通讯《新风饭馆有新风》(2),就是记者吃 饭时发现的新闻。写出这骗通讯的记者哪天外出采访,中午赶不回报社吃饭,于是顺便走进 北京西单新风饭馆。饭馆里早已挤满了人。记者正站在饭桌边踌躇,一位热情的老服务员笑 着招呼,并且很快帮助记者找了座位。对比另外的一些饭馆服务态度不好的情景,记者立即 感到这里有新闻。经过一番采访,记者写出了这篇通讯,为饭馆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 在大学生记者群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刚开始成为一名学生记者,通讯员的时候,由于都 是刚刚从中学来到大学,不用说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是基本的新闻知识也不具备。 但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实践,刻苦学习,勤奋笔耕,终于成为了一名有一定新 闻敏感和写作能力的校园记者。 二、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前提。 人民艺术家老舍曾经对初学写作的年轻人说过: “先收集材料,越多越好。 ”周立 波也认为“材料少了不好办。 ”有个外国记者说: “你要有作为吗?*8 小时写稿不行,要做 24 小时的记者。 这些都说明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意义。 ” 作为一个初学写作的大学生记者, 更应该重视积累新闻素材。新闻素材是进入记者视野并被记者所意识,所采摘的生活现象, 即从社会生活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就 谈不上新闻写作的问题,作为记者,要积累新闻素材,必须重视自己的“笔记本” 。法国作 家果戈里便有一个近五百页的笔记本,他总爱把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传闻趣事、警 句谚语随时记到这个笔记本上。他说: “一个作家。应该象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带着铅笔和 纸张。 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 没有画成一张画稿, 那很不好。 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 没有记下一条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 ”每一个大学生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就必 须养成随得随记的习惯, 把在校园内看到的一切与师生相关、 有可能产生新闻的素材积累起 来。一个校报记者在几年的采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笔记本” ,将成为他从事新闻写作和研 究工作的“万宝囊” 。新闻评论的困境剖析和路径选择 2009 年 10 月 24 日,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大奖在杭州颁奖,媒体评论人作为一个新 兴的群体, 在经过多年的写作与磨砺之后, 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奖项和年度盛 会。 青年时报有幸发起主办并承办了这次活动。颁奖盛典上,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出版 报、新浪网、新京报、中国周刊、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东方早报、第一财经日报等多家 媒体和国内评论界知名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闻评论的现状和发展大计,真知灼见,言 犹在耳。 结合青年时报近年来在言论报道上的做法和思考,草就此文,以求争鸣。 新闻评论的迅猛发展和困境剖析 以 1997 年南方都市报的创办为标志, 其后中国青年报 1999 年 10 月 1 日诞生了 “青 年话题”专版,使新闻评论开始大量进入公众视野。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新闻 传播的速度和方式被不断刷新,在信息量过剩、独家消息越来越难掌控的传播环境下,媒体 受众对独家评论、个性化观点的需求越发迫切。各家媒体对新闻评论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各类媒体上出现的评论文章,包括评论类的博客写作,已成为当下最活跃、也是最普及的一 种文体。新闻评论的兴起,让更多的知识分子摆脱学究式的论文方式,加入到新闻评论这一 洪流中来。 随着越来越多人的介入, 新闻评论不仅贡献了更多的具有知识价值与公共价值的 作品,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对重大社会事务的决策推动中。青年时报 2002 年 7 月在浙江首 创时评专版后,不断加大新闻评论的建设力度,除了二版的《青年评论》 ,还在头版开设了 《封面评论》专栏,在本地新闻版开设了《马上评论》和《教育述评》栏目,在文体新闻版 中开设了述评栏目《功夫刀法》和《酷评》等。2008 年 2 月底,青年时报推出了国内都市 报的第二家《评论周刊》 ,每周六出版,8 版单独成叠。丰富的言论报道载体,为青年时报 的影响力传播提供了扎实的平台,评论已经成为青年时报的灵魂和旗帜。 和都市报的历程相似,新闻评论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遭遇到多重困境。首 先是新闻评论的同质化。我们经常可以在各大媒体和网络上,看到大量主题雷同、观点相似 的评论,这些评论的背后,则是一大批几乎天天见面的评论作者。其次是新闻评论的局部肤 浅。新京报编委、评论部主任王爱军认为:目前有两种评论,一种是“口水评论” ,文章只 是感情的宣泄,没有理性,比普通老百姓的见识还低,另一种是“废话评论” ,满篇都是对 的, 每个字都是正确的, 每句话都是真理, 但你把文章全部读完之后会发现, 他什么都没说, 没有给你带来任何新的价值。困境之三是评论的八股文风。现在的许多新闻评论作品,已经 形成了一种所谓的“时评体” ,先是简述新闻事件,然后就是大段的先哲名言、配套时髦的 各类理论模型,牵强附会,艰涩难懂,读来味同嚼蜡。 如何写新闻评论? 概念 新闻评论,是新闻机构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一实一虚,如同鸟之双 翼,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 态度的新闻体裁。以与新闻结缘为前提,举凡各类具有新闻价值的论说文,不拘长短,不论 署名与否,均可称为新闻评论。 它可以就全局性的市政发表宏观大论,也可以一事一议,深刻阐述某一观点或某 一问题,而更多的则是配合热点新闻,就新闻报道无法充分阐述的内容,用言论的形式加以 阐述,使热点宣传更具有可读性、指导性。评论是报纸的灵魂,是报纸的生命,是报纸的旗 帜。一家报纸有没有评论,或者有没有好的评论,是报纸品位高低的明显标志。 特点 (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 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种类 目前,我国对新闻评论的分类,有这样几种情况: (1)按评论对象的内容分类,有政治评论、军事评论、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文 教评论、国际评论。 (2)按评论的性质功用分类,有解说型评论、鼓舞型评论、批评型评论、论战型 评论等。 (3)按评论写作论述的角度分类,有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 释性评论、提示性评论。 (4)按评论的形式分类,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 编后、编者按、思想评论、专栏评论、新闻述评、论文、漫谈、专论、杂感等。 如何写作 一、注意导向性。不断强化导向意识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强化导向意识 就是要坚持和贯彻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守土有 责;坚持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战。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 和人民之祸。因此,党报必须有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唱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服务市委、 市政府中心工作上真正做到舆论先行,正确引导。 二、注意指导性。评论的指导性是评论的生命,也是党报评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评论直接代表编辑部站出来亮明观点,阐述立场,特别是对于一个时期的工作,评论要直截 了当地告诉读者,应该怎么做或不该怎么做。 三、注意时效性。好的新闻评论讲究及时、迅速,讲究时效,它要及时体现党的 要求和指示,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 如果没有时效性,就没有新鲜感,就起不到指导、鼓舞、 推动的作用。 四、注意理论性。一篇评论不仅需要过硬的文字功夫,关键还要有思想性,要有 一些真知灼见。运用理论的力量把问题讲透讲深,充分表明了理论的力量。 五、注意艺术性。一篇评论要有好的论点,好的论据,提出的问题、阐述的道理 才能在社会上立得稳、站得牢,经得起读者的挑剔和时间的考验。这是评论的灵魂和基石, 没有这一点也就没有评论。同时,也要注意评论的艺术性,艺术性首先要在文字上下功夫, 如果文章内容好,但文字死板、干巴、枯燥乏味,也会影响宣传效果。 评论 文字要力求顺口、优美,并且适当运用群众当中很有影响的语言,还可用作评论的题 目。前几年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个说法抓住了不正之风 的特点。 第一,要注重针对性。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 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 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是灵魂。论点不新鲜,或者 和报纸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祥,如同鸟之双翼,构成报纸的两 大文体。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 以与新闻结缘为前提,举凡各类具有新闻价值的论说文,不拘长短,不论署名与否,均可称 为新闻评论。 它可以就全局性的市政发表宏观大论,也可以一事一议,深刻阐述某一观点或某 一问题,而更多的则是配合热点新闻,就新闻报道无法充分阐述的内容,用言论的形式加以 阐述,使热点宣传更具有可读性、指导性。评论是报纸的灵魂,是报纸的生命,是报纸的旗 帜。一家报纸有没有评论,或者有没有好的评论,是报纸品位高低的明显标志。 六勤:1、脑勤(勤于思考,对新闻事件保持高度的敏感) ;2、眼勤(勤于观察, 能迅速发现身边的新闻线索) ;3、嘴勤(不耻下问,善于打听) ;4、耳勤(说者无心,听者 有意) ;5、手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6、脚勤(近距离观察,身临其境,有现场感) 。怎样写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作规律的科学。 评 论:指出客观事实发表意见、提出看法、抒发感情、交流思想的一种文体。 新闻评论:它 是一种政论性的文体。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按体裁可分为:社评、述评、编者按语、专栏评 论、杂文等。 按媒介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 按对象分:时政、经济、法制等。 1、 新闻评论学的内容:它是一门政治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研究范围包括 新闻评论的特性、功能、运用,新闻评论的现状和发展,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以及各种 评论体裁的不同特点等。 2、 新闻评论的政论性:它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为指导, 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 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 从而团结人民, 引导舆论, 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3、 评论相对于事实报导的优势: A、 更为深刻。信息的层次深、说道理有智慧,反映的是隐藏在事实背后的规律、 原则。 B、 更为明确。评论的意见直接明了,直抒胸臆,态度明朗 C、 独特。追求个性化,包含个人的感情、见解、看法,有个人特点,不求同, 但求异,提供个人独特的视角。 D、 概括性强。作为一种意见信息,评论以讲道理为主,观点比较抽象,具有宏 观性。 4、 评论与报导的关系(二者是新闻宣传的两种基本手段。报道是主体、基础, 评论是旗帜、灵魂。 区别: 报导 内容:客观事实的真相,强调受众对事实的理解、认知 ) 方式:通过记叙讲清事实,用细节表达情感、意见 目的:传播信息、满足未知 情感:中立、 客观,将意见和观点隐藏于报导之中 思想:平和、稳定、含蓄的 深度:表层事实 评论 内容:基于事实的分析、评价、议论,强调对事实背后的原理、规律的发掘 方式:摆事实、讲道理,采用概念、判断等逻辑方式,形成意见 目的:使新闻的内在思想 得以引申、升华、引导 YU 论,弄清本质 情感:干脆、直接、酣畅淋漓 思想:立意高、视 角奇、观点新 深度:触及思想、制度本质 联系:A、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共同强调、深化普及 B、作为新闻体裁,二 者都要求客观、公允、有的放夭 C、二者都是新闻媒体宣传报导的主要形式 D、都必须讲 求新闻性、真实性 5、新闻评论的特点: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 新闻性:1、现实的针对性――应 针对社会热点、焦点、现实的的问题 ――一种正在发生的现实、存在的问题 其意义在于: 是对社会现实最直接有力的回应, 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现象、 疏理社会认知、 澄清错误认识 2、 强烈的时效性――反映速度快;发表的时机、时宜恰当 政治性: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面对评论的选题必须政治立场坚定 ――勇于对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 2、从思想、政 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即便需要进行评论的是具体的业务问题、也应跳出事实的禁锢,从 思想、政策、理论的高度,探索其普遍的政治意义) 群众性:1、面向广大受众(选题关心 广大群众的呼声、观点上敢于为人民说话、语言上要反映老百姓的喜闻乐见) 2、吸引群众 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反映不同意见、反映真实声音;和群众形成交流,改善我们的评论工 作;吸引受众发表意见,也就是变相吸引受众关心我们的媒体。 ) 6、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引导、监督、表态、深化作用 A、 引导作用(内 容)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和重要问题作出分析, 可旗帜鲜明地①表彰先进, 针砭时弊, ②帮助群众明辨是非, 区分先进和落后、 正确和错误; ③为群众解疑释惑;④使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指明方向 B、 监督作用①以正面宣传 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②新闻评论在舆论监督中处于一种显要的地位,在弘扬先进思 想和精神的同时, 还要不断揭露和抨击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对不良之风和现象形成强 大的舆论压力。 朱F基: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监督的方式:①直接 发言,指出时弊②以配发式评论,强化报导内容指向,点明事物的根源。③必须得到地方党 委和政府的支持 监督的原则: ①坚持坚定的立场②必须吃透政策、 法规③一切从事实出发、 以理服人、有的放矢④全面、综合、系统地看问题 C、 表态作用:①代表一定的机构、组 织对当前重要问题和事件的态度、观点、看法②可以指导受众的意见走向、行为走向。③形 成社会性的舆论压力,发挥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表态:指通过新闻评论的方式对新闻事件 发表看法、表明态度、指出症结、提出希望和看法,引导社会认识 D、 深化的作用(善于 务虚) :通过对具体、零散、微观的新闻事实进行分析、综合和提炼,作出判断,形成认知。 ① 通过对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明问题。②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 法。 深化的方式:①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②通过局部,看清整体 ③透过表象、触及本质。新闻评论写作 第一章 1.新闻评论属于什么文体? 议论文 2.新闻评论最早出现在哪? 报刊 3.新闻评论在新闻宣传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旗帜、灵魂 4.可以发表新闻评论的新闻机构有哪些? 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 5.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引导、监督、表态、深化 6.什么是新闻评论? 答: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 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它包括社论、 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体裁,是报 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和节目的总称。 7.新闻评论主要有哪些体裁? 答:新闻评论的体裁主要有: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 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 8.新闻评论的特点有哪些? 答:新闻评论的特点主要有: (1)新闻性。它又表现为:①现实的针对性,即在选题和立论上有的放矢,针对当 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②较强的时效性,即对现实做出及时的反映。从社 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具体表现为:①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②着 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 ①面向广大受众。 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 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②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9.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有哪些? 答: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有: (1)引导作用。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明确赞成什么, 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各种 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3)表态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对国内外重大事件, 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 (4)深化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通过对新闻 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明问题。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10.简述新闻评论的新闻性。 答:作为政治性的新闻体裁,新闻评论的首要特征是它的新闻性。这是由新闻媒 介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新闻评论和一般议论文的重要区别。它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为现实的针对性,即选题和立论的有的放矢。它的内容是有迫切现实 意义的,针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包括人民群众中的某些热点、难点 问题发表意见。 第二,强烈的时效性。新闻评论的新闻性要求它必须注意时效,更紧密地结合当 前形势, 及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失时机地对某些重要事件和问题作出反应或表明态度。 但并非单纯求快,而是根据形势和评论内容的需要及时发表意见。发言要适时,选择恰当的 时机,以求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 11.简述新闻评论的政治性。 答:新闻评论的政治性,是由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的。因为新闻宣传总是代表一 定的阶级、政党或政治集团的利益,总要反映一定的观点和倾向。 首先,新闻评论的政治性表现在它要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它针对那些具 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 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 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阐明党的立场和主张。 其次,新闻的政治性要求它从思想、政策、理论的高度,探索新闻事件普遍的政 治意义,而不能就事论事。 12.简述新闻评论的群众性。 答:(1)新闻评论的群众性要求它必须面向广大受众。它的内容应当是广大群众最 关心和最感兴趣的。 它提出的问题应当是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的, 又是能反映人民群 众的要求和呼声的。 (2)新闻评论的群众性,还要求新闻媒介尽量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 工作。这样可以使新闻评论拥有更广泛的作者,使评论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 经常地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也更能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 13.为什么说新闻评论在新闻宣传中不可或缺,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答:(1)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 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2)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基本体裁之一,是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不 同于用事实说话的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 者的思想观点,是一种有形的意见。主要特点是议论说理,直抒己见。 (3)新闻评论通过说理的方式, 对新闻事实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 就实务虚, 讲清道理,可以帮助人们弄清客观事物的本质和意义,理解新闻报道的主题。新闻评论和新 闻报道相互配合,可以鲜明地强调报道的主题思想,还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指出新闻事实 的思想政治意义,进而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的评论还可以根据报道 中的新闻事实,从某个侧面或角度,借题发挥,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给受众以启发。 第二章 1.新闻评论写作过程中的第一道程序是什么? 选题和立论 2.新闻评论的选题指的什么? 选择和确定论题 3.引语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论据 4.立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前瞻性 5.什么是选题? 答:选题:就是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 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就一篇评论来说,选题就是确定论题,主要是指它提出的是什 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 6.什么是立论? 答: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它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 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7.什么是由头? 答:由头:就是特指据此引发议论、印证论点的事实性材料。 8.选题和立论在写作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首先,就评论写作的过程而言,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构思阶段的选题和 立论;二是提笔阶段的论述和说理。这就是说选题和立论是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也 是关键性程序,直接关系到评论的成败。 其次,就衡量评论作品的标准而言,选择和评价一篇新闻评论优劣的重要的标准 是选题立论是否具有针对性和迫切性。 如果选题立论不切实际, 论述和说理再好也是徒劳无 益的。 再次,就写作思维而言,论题选得好,立论又有独到之处,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 的目标,如古人刘勰所说“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 ,有助于提高写作质量。 所以,为了切实写好新闻评论,有必要首先在选题和立论上多下工夫,多费心思。 9.新闻评论选题的根据是什么? 答:其一,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 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其二,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 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 其三,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这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是结合实际引 导舆论、发挥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于评论选题富有新闻性和时代感。 10.立论针对性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答:立论的针对性,指的是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 针对偏颇乃至错误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 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其要求表现为: (1)针砭时弊,对症下药;(2)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3)善于触及社会性 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 11.怎样体现立论的新颖性? 答:(1)论题的新颖。评论只要抓住新矛盾、新事物、新论题做文章,并从中引发 出人尚未言的见地和主张,自然也就有了新意,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 (2)见解的独到。即表现为是否有一点新鲜的论点,是否言人之所未言,是否能在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入开掘,从中引出精辟独到之见。 (3)输入新鲜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或论据。 (4)选取新的立论角度。 (5)交锋中闪现亮点。 12.立论准确性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答:立论准确性的具体要求,理应表觋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论点的准确,包括概念、论点、提法和分寸把握的准确; (2)论据和引语的准确; (3)完整、准确地阐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武断。 13.立论前瞻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1)重提示,就是注重提示式舆论引导。 (2)洞察力,指的是能在政治和经济的结合上有着锐利地洞察社会矛盾及其趋势的 观察能力和分析水平。 (3)预见性,即对复杂莫测的矛盾的未来结局通过缜密分析论证进而做出具有科学 预见的论断。 14.调查研究的具体要求和方法是什么? 答: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要求;其次要敢于正视矛盾,虚心听取不同意 见;再次,收集材料与分析研究相结合。 15.搞评论工作如何进行调查研究? 答:(1)博闻善学,注重知识、材料、情况的积累。 (2)博采众议,多谋善断。 (3)注意阅读记者、通讯员和读者的来稿来信,从中获取各种信息,了解各方面情 况以及实际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经常钻研党和政府的政策、决定和有关文件。 (5)做专题调查研究。其方法主要有全面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问卷调查、 信件调查等。 16.在选题立论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上”与“下”的关系? 答: 新闻评论选题立论的针对性和迫切性要求我们不仅要向 “上” 还要向 看, “下” 看, 来选择当前具有迫切意义的、 有着普遍引导作用、 不能配合整体的新闻宣传部署的问题。 (1)向“上”看,指的是要密切注意中央的精神,具体来说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 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这些是选 题的重要来源,有助于选题和立论体现正确的政治方向,赢得人们的重视,而向“下”看, 指的是从实际生活中, 人民群众中选择论题, 具体指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 新变革、 新矛盾、 新风险, 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 这是新闻评论选题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源泉。 (2)“上”自中央的精神和“下”自实际生活的论题,看似互不相关,实则关系紧 密。惟有领会并掌握党和政府的任务、部署、政策和精神,了解和明确当前全国工作大局和 客观形势, 才有可能透过纷繁复杂的事物或矛盾的表象洞察其本质, 恰当地反映人民群众的 呼声,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而不致被某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反过来,也惟有深切了解实际 情况,号准了群众脉博,方能真切深刻地领会党和政府的重要部署及政策精神,并将其体现 于评论的选题和立论之中。 (3)我们必须善于将中央的精神与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从其结合点上进行选题 和立论,善于从政策、方针、任务、决定的贯彻与实行过程中洞察矛盾的苗头和新鲜经验, 善于从人们所关心、 所考虑也是作者感触最深或最为忧虑之点提出论题, 方能使新闻评论的 选题和立论切实做到紧跟形势,切合实际,正视矛盾,解决矛盾。 第三章 1.新闻评论不需要有标题的体裁是什么? 文中按语 2.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标题的相同功用是什么? 吸引读者 即:导读 3.新闻评论的标题多采用什么样的形式? 一行题 4.新闻评论最终的作用是什么? 吸引读者注意 5.以线性方式传播的新闻评论,能起导听、导视作用的什么? 标题 6.广播评论标题的特点是什么? 简洁、平易、生动 7.什么是新闻评论的标题? 答:标题是以醒目的形式刊出,用以提示文章内容的简短文字。新闻评论的标题 是概括或提示评论的议论范围、中心论点或基本倾向的简短文字。 8.什么是比喻法? 答:比喻法是一种用某些具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描绘想要说明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手 法,以使表述更为生动、鲜明。 9.什么是比拟法? 答:比拟法是一种借助于想象力把物比作人或把人比作物的修辞手法,以使标题 更具活力或更显新奇。 10.什么是借代法? 答: 借代法是一种借助于事物内部或外部的可分离的相关联系, 以局部替代整体, 以相关部分替代本体部分的修辞手法,以使标题更为机智、新颖。 11.什么是双关法? 答:双关法是一种利用词语所蕴含的不同意思,使其产生一语双关效果的修辞手 法,以使标题语义丰富,耐人寻味。 12.什么是对照法? 答:对照法是一种将两个悬殊巨大的事物、矛盾、现象、做法等放在一起加以对 比、形成反差的修辞手法,用以突出标题开阔的思路和辩证的态度。 13.什么是回环法? 答:回环法是一种在词语或句子组合过程中通过有意的颠倒或重复,使其首尾呼 应的修辞方式,以使标题在“回文”与“连珠”中别有一番妙趣。 14.评论标题的功能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答:评论标题的功能有四个方面: (1)概括论题范围。在评论标题中概括论题范围和评析对象,让受众通过标题清晰 地了解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要议论的问题。 (2)昭示中心论点。用标题的形式直接表明其中心论点和主要见解,使其最有价值 的内容――思想、观点和看法凸现出来。 (3)表明作者态度。对于一些是非界限、政策界限不够明了的事物或问题,在评论 标题中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态度和意向,并以此体现评论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 (4)吸引受众注意。评论标题的最终目的是吸引受众的注意,调动他们阅读(或收 听、收看)评论正文的兴趣。 15.制作评论标题有哪些要求? 答:(1)题文一致,即要求评论的标题应与内容相吻合,包括评论标题所概括的论 题、所提炼的观点、所涉及的事实都应与评论的内容相一致。 (2)意向鲜明,评论标题应有立场、有观点、有态度,旗帜鲜明,一针见血。 (3)言简意赅,做到句式简洁、文字简练,题义精粹耐读。 (4)生动引人,即通过转换句式、语气等多种手段,做到引人阅读,发人深思。 16.如何使评论标题生动引人? 答:使标题生动引人的方法有多种,具体包括: (1)转换句式、语气。(2)活用成语、俗语。(3)巧用修辞手法。 17.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标题的区别是什么? 答:新闻报道的标题与新闻评论的标题二者的不同,具体表现为: (1)制作目的不同。新闻标题以提示主要的新闻事实和相关的重要信息为目的,以 此吸引受众的兴趣;评论标题以提示论题和作者的见解、意向为目的,以此引起受众的关注 和思考。 (2)表现手法不同。新闻标题多采用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手法,作者的态度和倾向往 往蕴含于事实的概括与表述之中,即使做出评价,一般也较为含蓄;评论标题往往直接表达 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和倾向,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 (3)结构方式不同。新闻(特别是消息)标题的结构较为复杂,常为复合型结构,主 题与辅题的组合方式较为灵活多样;评论标题的结构较为简单,多为单一型结构,只有一行 主题,个别情况下,有辅题的大都以副题形式出现。 (4)写作要求不同。新闻标题在简练的同时一般较为具体,重在对新闻事实的恰当 概括,实题较多,句式较为完整;评论标题相对较为抽象,重在对论题、论点的准确提炼, 虚题较多,句式上较为灵活,在“炼字炼意”上要求更为严格。 18.不同媒介评论标题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答:(1)所用符号不同。 报纸评论的标题由单一的文字符号构成,报纸具有可以反复阅读和长久留存的特 点, 以及文字符号涵义丰富, 具有较强的抽象性、 逻辑性的优势, 使报纸评论的标题在结构、 句式和语言运用上更为灵活多样。 广播评论的标题由单一的声音符号构成,有有声语言的感染力和易受性强的特 点,使其能很快吸引受众的注意,唤起他们的思想上和感情上的共鸣;但也有稍纵即逝、不 易留存的弱点,又使得广播评论的标题更需简洁、平易与生动。 电视评论的标题由多种传播符号构成,包括文字的、声音的、图像的。其中文字 符号是电视评论标题的主体;标题的可重复性、传播符号的多样性和手法的立体化,使电视 评论的标题更具形象性的感染力。 (2)所起作用不同。 报纸评论的标题一般置于正文之前,显要的位置与精粹的文字可以起到包括提 示、评价、吸引、感染在内的丰富的导读作用。 广播评论的标题往往在正文前播放,为满足受众需要或增强传播效果,经常在评 论播出之后重播评论的标题,因此,其标题既起到导听的作用,又起到强调的作用。 电视评论的标题不一定出现在节目开头,制作成字幕或片头的标题往往在评论播 出过程中多次出现,除与上述评论标题发挥类似的导视作用外,还可以起到划分层次、调整 评论节奏、强调议论重点、烘托节目气氛等作用。 (3)制作要求不同。 报纸评论的标题要求在简洁的基础上深刻、耐读,讲究一定的寓意和文采,带有 某种思辨性和哲理性。 广播评论的标题只诉诸人们的听觉器官,因而要求其标题在简洁的基础上浅显、 平易,语义明确,形象生动。 电视评论标题的表现手法最为立体多样,应恰当处理以文字符号为主和声音、图 像符号为辅的关系,处理好转瞬即逝的传播弱势与适当重复播出标题以弥补这一弱势的关 系,使其在简洁的同时清晰、明了,既有一定的形象感,又有一定的韵味和深度。 第四章 1.构成新闻评论的要素有哪些? 论据、论点、论证或表述 2.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论据和论点的结合、虚和实的结合、破和立的结合、严肃和生动发结合 3.新闻评论的灵魂是什么? 论点 4.论据包括哪两大类? 事实、理论 5.论据的作用是什么? 形成论点、引发议论、证实论点 6.务虚性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以虚带实、寓虚于实 7.务实性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就实务虚、虚实并举 8.什么是论点? 论点:就是指作者对所论述的论题的见解、主张和所持的立场、态度。 9.什么是论据? 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材料,说明论点的证据,就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包 括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大类。 10.什么是论证? 论证(表述):指的是运用论据证明或说明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旨在把论据和 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它包括证实和证伪两方面。 11.什么是例证法? 例证法:就是用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阐发道理。 12.什么是引证法? 引证法:就是在说理论述中运用已被实践证明的理论、原理、原则、道理,来证 明某个具体论点的正确。 13.什么是反证法? 反证法:从反面间接地论证论题,即通过对反面论点的否定来证明自己论点的正 确。 14.什么是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即说理论述应当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 从本质上讲, 虚实结合就是现象与本质的结合, 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政治和业务的结合。 15.什么是以虚带实? 以虚带实:是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能够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原理 的指导下,联系实际问题或思想矛盾讲清道理,以推动实际矛盾的解决,也指善用事实材料 印证和发挥理论观点。 16.什么是寓虚于实? 寓虚于实:是虚实结合的一种特殊的说理方法,是一种寓理于事,寓思想、见解、 道理于客观事实或典型论据的叙述之中的论述方法。 17.什么是立中寓破? 立中寓破:即在阐述正面观点的同时指明与之对立的观点是什么,它错在哪里。 18.什么是破中有立? 破中有立:就是在对不正确的方面进行批评、揭露或论辩的同时,还需要指明正 确的应当是什么,应当提倡什么,应当怎样去做。 19.什么是依托式配合法? 依托式配合法:据事议理方法中的一种操作方法,是指配合新闻报道依托新闻事 实进行说理论述,将新闻报道所提供的新闻事实作为现成的立论和说理的由头和论据。 20.什么是输入式融合法? 输入式融合法:据事议理方法中的一种,这一方法的特点在于直接输入作者本人 所见所闻的新闻事实材料于新闻评论之中,并以此作为由头和论据,从中引发议论,进而印 证和说明论点。 21.什么是夹叙夹议式糅合法? 夹叙夹议式糅合法: 是依托式、 输入式融合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延伸和多层次展现, 即在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体现出事理融合的要求, 从而在理论与实际 的结合上充分揭示和论证中心论点。 22.什么是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比较和具体分析来论证或说明论 点, 就是运用马列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从事物的普遍联系、 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中去正确理 解和揭示事物本质的一种说理论述方法。 23.什么是纵横比较法? 纵横比较法:这是用纵横联系和比较的分析方法,也就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历史地 全面地认识客观现实,发现事物的内部联系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24.什么是对比法? 对比法:具体操作时,可将相反、相对的两种事物、两种人物、两种见解、两种 做法或同一客观事物的相反、 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论述, 以形成是非得失的对照和 高低优劣的反衬,进而在相互联系和比较中展开由表及里、有破有立的分析说理。 25.什么是类比法? 类比法:在具体写作中,运用类比方法就是将有相似特点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 从而将它们的共同的实质形象而又机智地显示出来。 26.什么是论辩交锋法? 论辩交锋法:论辩交锋就是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 述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 27.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说理论述的基本要求是:论据和论点的结合、虚和实的结合、破和立的结合、 严肃和生动的结合。 28.论据和论点怎样统一? 答: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其次,要正确处理好论据和论点的关系;再 次,掌握论证的具体方法。 29.为什么说虚实结合是评论写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和方法? 答:这是因为写评论既要反映事物具体的方面,更要揭示抽象的本质的方面。离 开了抽象的方法,光讲具体的方面,容易陷入就事论事的事务主义的泥坑;同时,离开了具 体的方面,光讲抽象的方面,也会让人感到腾云驾雾,大而无当。只有将两方面有机地结合 起来,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文章才会有血有肉,才能有助于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 30.在评论写作中,破和立应遵循哪些原则和要求? 答:首先,要注意弄清矛盾的性质,区别对待;其次,划清是非界限,包括敌我 界限、政治和学术的界限、现行政策和长远目标的界限;再次,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 服人。 31.评论写作如何才能做到严肃和生动的结合? 答:(1)由事入理,事理相融。(2)平易近人,理情并茂。 (3)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渗透,使思维的缜密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 32.据事议理的说理论述方法有什么功能?它有哪些操作方法? 答:据事议理方法的功能在于理从事出,虚实结合,使评论文章增添理论色彩, 避免空泛议论或就事论事。 其有效操作方法有三种:(1)依托式配合法;(2)输入式融合法; 、(3)夹叙夹议式糅 合法。 33.什么是比较分析的说理论述方法?它又有哪些具体的操作方法? 答:比较分析,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比较和具体分析来论证或说明论 点, 就是运用马列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从事物的普遍联系、 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中去正确地 理解和揭示事物本质的一种说理论述方法。其具体方法有:纵横比较法、对比法、类比法。 34.什么是思想交锋?其常见的操作方法有哪些? 答:思想交锋是一种针对偏颇之见,有理有据地展开交锋说理,以澄清是非,引 出正确观点,给予人们以新的思想启迪的有效方法。 该方法在具体操作时常见的有两种方式。一是通篇围绕一个思想靶子进行全面的 说理交锋,以纠正偏颇之见,较为透彻地阐发正确的观点和思想。二是为了强调和深化某一 个论点, 有意识地用泛指和设问的方式亮出具体的思想靶子, 由正面论述转入直接的思想交 锋。 35.批驳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一是用典型论据批驳错误的观点;二是揭穿对方论据的虚假; 三是澄清概念,明辨是非;四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36.什么叫算账说理法?它有什么功能?有几种具体操作方法? 答:算账说理就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推演、比较和折合计算,进而对事 物做出说明和判断,找出其内在联系,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科学的分析说理的方法。其功 能有四:一是帮助提出问题;二是有助于说明和论证论点;三是增强言论的文化内涵;四是 使抽象道理生动形象。 其有三种操作方法:(1)统计算账;(2)推演算账;(3)折合算账。 37.试述新闻评论的构成要素。 答:论据、论点、论证或表述,是构成新闻评论的要素。 (1)论据、论点、论证的含义。论点是指作者对所论述的论题的见解、主张和所持 的立场和态度。 论据是用来阐明观点的材料, 就是说明论点的论据, 就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 它的作用在于形成论点、 引发议论和证实论点。 论证指的是运用论据证明或说明论点的过程 和方式方法,旨在将论据和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论证的过程,实质上正是概念、判断和推 理的过程,即积极思维的过程,调查研究的过程。 (2)论据、论点、论证三者的关系。在一篇评论中,论点是观点,是灵魂;论据 是材料,是基础。论点支配论据又依赖于依据;而论据则从属于论点又支撑着论点。论证或 表述则是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使论点得以确立并得到阐明的过程和方法。 一篇 成功的评论,首先要做到论点准确、新颖、鲜明,论据真实、新鲜、典型;同时。还要善于 运用恰当的论证和表述,使论据和论点统一起来。 38.试述比较分析的三种方法的共性和个性。 答:比较分析的具体方法有:纵横比较法、对比法和类比法。 (1)三种方法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比较和具体分析 来论证或说明论点, 都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从事物的普遍联系、 发展变化 和对立统一中去正确理解和揭示事物本质的一种说理论述方法。 (2)三者的区别:第一,三者的比较对象各异。纵横比较法包括横向比较与纵向比 较两方面。 纵向比较的对象是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 横向比较的对象是不同空间具 有联系的事物。对比法是将相反、相对的两种事物、两种人物、两种见解、两种做法或同一 客观事物的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论述。类比法则是重在对形式各异、性质类 似的事物间的有机联系作分析比较。第二,三者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效能不同。纵横比较法通 过横向比较分析不同事物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纵向比较揭示事物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对比法 通过是非得失的对照,形成鲜明反差和高低优劣的反衬,侧重于求异,增强说理论述的鲜明 效应。类比法则侧重于求同,在求同之中显示事物的实质和趋向,增强说理论述的启迪性和 吸引力,以有效地强化舆论的引导效应。 来源:考试大-网络编辑考试 第五章 1.文章的结构指的是什么? 章与章、篇与篇之间关系的章法与篇法 2.新闻评论的特殊作用是什么? 谋篇布局为体现逻辑结构服务 3.“言之有序”指的是什么? 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4.什么是新闻评论结构? 答:新闻评论的结构是指评论各个组成部分的总体建构、设计与谋划。 5.什么是归纳式结构? 答:归纳式结构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结论的结构方式。在提出论题、 摆出论据之后,运用材料依次说明和论证观点,再由分论点集合成总论点。 6.什么是演绎式结构? 答:演绎式结构是一种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的结构方式。一般先摆出作 者的观点,然后围绕这一观点引入事实或材料,并分别加以论证。 7.什么是并列式结构? 答:并列式结构是一种将总论点分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证的结 构方式。以平行的方式安排观点和材料,使评论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和较为丰富的内涵。 8.什么是递进式结构? 答:递进式结构是一种对论题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的结构方式。 这类结构的评论,其各个层次间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每层都既是上一层次的总结,又是 下一层次的铺垫,有助于受众了解事物的本质或问题的实质。 9.什么是引论? 答:引论是指文章的开篇或起始部分,在评论中称为引论,通常用作挑开话题、 交代主旨及引出正文。 10.什么是本论? 答:本论是由文章的中心或主体部分,在评论中称为本论,通常用来容纳评论的 主要内容和观点,是支撑全文的主干。 11.什么是结论? 答:结论是指文章的收尾或结束部分,在评论中称为结论,通常用作概括全文、 提炼主题和升发文意。 12.新闻评论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答:它包括谋篇布局,即怎样开头,怎样转接,怎样过渡,怎样结尾,以及如何 安排评论各部分的先后顺序;它还包括逻辑结构,即如何运用材料,如何安排观点,如何摆 出结论,如何排列材料与观点的逻辑顺序,以及如何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和逻辑证明的方 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评论具有一定的逻辑力量。 13.常见的新闻评论的结构方式有哪些? 答:评论的结构方式有以下四种: (1)归纳式结构:(2)演绎式结构; (3)并列式结构;(4)递进式结构。 14.常见的评论开头有哪些形式? 答:常见的评论开头有五种,即摆出结论,提出问题,亮出靶子,交代意图,由 事入题。 15.如何理解开门见山、摆出结论,提出问题,亮出靶子,交代意图,由事入题 等开头方法? 答:不能把“开门见山”简单理解成在文章第一句或第一段就把论题或论点直来 直去和盘托出,而应采用一些办法,变换一些方式,使开头部分在直接挑开话题或点明主旨 时,讲求一些艺术和技巧。 答:摆出结论就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直接提出作者对事物或问题的基本判断或主 要结论,以此引起受众的注意和重视。 答:提出问题的开头方式就是在文章的开头直接对某一事物或现象提出问题,以 引发受众的兴趣,然后在评论的本论部分具体进行分析、议论,并做出较为明确的回答。 答:亮出靶子的开头方式是在文章的开头树起“靶子” ,把评论所要针砭的事物 或所要批驳的观点告诉读者,以突出评论的针对性或针砭性。 答:交代意图式的开头就是在文章的开头表明写作的动机或目的,帮助读者把握 评论的意图,增强对全文的理解。 答:由事人题式的开头就是在文章的开头注入事实性信息,以事实的新闻性或新 鲜感吸引受众并引发议论,可以使评论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这些事实可以是具体的事例, 也可以是概括的现象。 16.如何理解评论的结尾,其基本要求如何? 答:评论的结尾同样是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所说的写文章要“画龙点睛” , 在评论中, “点睛之笔”往往放在结尾部分。 评论结尾的基本要求是简短有力, 不落俗套, 即不要拖泥带水, 避免空话、 套话。 . 17.常见的评论结尾方式有哪些? 答:评论的结尾,常用的有呼应开头,做出结论,提出呼吁,引发思考,举一反 三等等。 18.如何理解呼应开头,做出结论,提出呼吁,引发思考,举一反三等结尾方法? 答: “呼应开头”式结尾就是运用不同的语言或选取不同的角度,重复、关照、 强化开头部分的内容或观点,形成首尾呼应。 答: “做出结论”式结尾就是在文章结尾部分归纳论题,提炼观点,总结全文, 集中作者的思想精华,以简练的文字为全篇“点睛” 。 答: “提出呼吁”式结尾就是在文章结尾部分可以适当地发出号召、提出呼吁、 表达希望,在说理议论之余,对受众的工作、思想、生活诸方面提供一定的引导。 答: “引发思考”式结尾就是一种对评论中心论点所做的“理论性引申”或“思 想性引申” ,以使评论发人深思或深省。 答: “举一反三”式结尾就是不仅要就事论理,而且可以举一反三,通过联想与 生发,开阔读者的思路和视野。 19.试述新闻评论的结构原则和要求。 答:(1)作为以说理、议论为主的文体,新闻评论的结构原则主要有三点:第一, 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 评论的结构布局应考虑文章的具体内容, 根据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 要论述的问题的实际情况、 内在逻辑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 围绕论题和中心论点组织安排材 料及观点的前后顺序。第二,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评论的结构布局要考虑受众的实际状 况和需要,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认识规律和心理需要来安排评论的逻辑思路和 篇章结构。 第三, 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评论的结构布局要适合体裁的特点, 也要体现作者的特色和风格。 (2)好的新闻评论作品,其结构还应符合以下三个基本要求:一是布局合理。即确 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详说什么略说什么,选择哪些材料和观点,它们之间如何配合、衔接 与过渡等等,以使文章各部分之间相互协调,总体布局恰当合理。二是层次清晰。即合理安 排评论各部分,各段落间的层次关系,可以使评论的结构“纲举目张、层次分明。 ”三是逻 辑顺畅。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新闻评论,应该讲述其结构布局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既要符合 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 20.如何理解新闻评论的逻辑结构? 答:新闻评论结构包括谋篇布局和逻辑结构。作为论说文的一种,新闻评论结构 的特殊之处在于,其谋篇布局为体现其逻辑结构服务,为从道理上说服受众服务。 (1)新闻评论的逻辑结构是指如何运用材料,如何安排观点,如何摆出结论,如何 排列材料与观点的逻辑顺序,以及如何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和逻辑证明的方式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评论具有一定的逻辑力量。 (2)新闻评论按其逻辑结构,可分为引论、本论和结论。引论是文章的开篇或起始 部分,即开头,通常用作挑开话题、交待主旨及引出全文。本论是文章的中心或主体部分, 即中间部分,通常用来容纳评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是支撑全文的主干。结论是指文章的收 尾或结束部分,即结尾部分,通常用作概括全文、提炼主题和生发文意。 第六章 1.新闻评论的文风最终表现在哪? 评论的语言和文字上 2.《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社论发表的时间是什么 时候? 1951 年《人民日报》 3.评论的语言的首要要求是什么? 通俗、易懂 4.什么是新闻评论的文采? 答:新闻评论的文采主要是指文风问题。不仅是语言文字的技巧问题,同作者的 写作态度和思想作风也有密切的关系,也是作者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反映,所以文采也与 党风、学风密切相关。 5.什么是深入浅出? 答:深入浅出就是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 6.新闻评论为什么需要写得有文采? 答:首先,写评论不像写通讯,容易端架子,不大注意文章的生动性;其次,评 论的语言影响社会上语言的运用。 7.何谓深入浅出,如何才能做到深入浅出? 答:深入浅出就是要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新闻评论要 写得深入浅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深入是浅出的前提;(2)了解受众的特点和要求;(3)运用群众的语言。 8.如何理解新闻评论中的“零度风格”理论? 答:所谓“零度风格”的理论,意思是说理的文章不应当带有感情色彩,应当是 纯客观的,不动声色、不带感情的。其实这是一种歪曲,起码是误解,而在实际上是难以做 到的。在实际生活中,理和情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新闻评论中的理和情应当是一种水乳交 融的关系,情为理服务,理借情动人。所谓“零度风格”是不存在的。 9.新闻评论如何能做到“要言不烦”? 答:(1)道理实在,言之有物;(2)论题集中,篇幅适度;(3)字斟句酌,语言规范。 10.新闻评论如何做到简洁精粹? 答:首先要在内容上下功夫,就是古人说的“炼意” 。其次还要“炼句”“炼字” 、 , 就是要锤炼语言,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11.怎样将新闻评论说理的逻辑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 答:新闻评论主要靠逻辑的力量说服受众。如果在评论的论述中适当穿插一些具 体的形象,或者用形象化的笔法和语言,就可以把说理的逻辑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把抽象 的道理和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从而把评论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使受众更容易理解评 论的内容和思想。 首先,运用比喻是形象说理的常用方法。通过形象的比喻,可以使人们由近及远, 由实及虚,由感性到理性,通过鲜明而熟悉的事物理解评论的思想内容。这种说理的方法可 以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把深刻的思想讲得通俗易懂,增强评论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第二,运用“画像”的方法,直接描绘客观事物的形象。这种形象化笔法的运用, 要求作者深入观察生活,发现客观事物的特点,从而选择恰当的形象,同时在描述过程中, 就自然包括了作者或褒或贬的态度。这样,道理就可讲得生动而贴切。 第三,巧妙而恰当地运用成语典故、寓言故事以及古代诗文,也是使评论的逻辑 性和形象性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方法。 评论可以从一个故事引发议论, 可以依托一个人物形象 以古喻今,也可以借用一句诗文或成语作为标题或用于文中说明自己的观点,等等。这既有 助于说理,也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第七章 1.评论工作者的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思想政治修养 2.新闻评论工作者的修养包括哪些方面? 答:新闻评论工作者除了具备新闻工作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当在某些方面加强修 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应当通过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政策 水平,掌握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业务能力,培养艰苦深入的调查研究的作风。 3.评论工作者修养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新闻评论工作能不能做好,新闻评论的质量如何,能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 应有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评论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手段, 评论工作者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 他们要通过自己的工作准确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 政策, 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正确地引导舆论,因此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 4.思想政治修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思想政治修养的内容主要包括提高政治觉悟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两方面。具 体说来,就是新闻评论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坚定正确的政治 方向放在首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思想,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中心,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同时还应坚持正确的舆 论导向;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发挥团结协作精神。 5.提高政治觉悟、加强道德修养的意义有哪些? 答:只有提高了政治觉悟,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和时代一 起进步,和亿万人民群众一起拼搏和创造;才能在政治上坚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 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在此前提下,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胜任党和人民所赋予的历 史使命。 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我们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新闻工作者首先应当在这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担 负起“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任务。 6.理论政策修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理论政策修养的内容主要是指掌握基本理论和加强政策观念。前者是指要掌 握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 题,要学会用唯物辩证法去分析问题,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 谓加强政策观念,还指要认真学习党的总路线、总政策。既要看到眼前,又要看到将来;既 要看到人民群众当前的利益,又要看到他们的长远利益。 7.掌握基本理论,加强政策、法律和纪律观念的意义是什么? 答:掌握基本理论可以更好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正确引导舆论;而加强政策 观念则能使评论工作者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会迷失方向,防止造成判断 的片面性。增强法律观念和纪律观念,可以避免评论工作的主观随意性,提高新闻宣传工作 的效果。 8.知识业务修养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知识业务修养的具体内容是指:一是重视知识积累。新闻评论的写作,也是 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新闻评论的对象很广泛,涉及许多不同的领域,这就要求评论工作 者具有广泛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二是提高业务水平。打好新闻评论业务根底,首先就要掌 握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包括较高的文字修养。 9.重视知识积累,提高业务水平的意义是什么? 答:(1)评论工作者拥有丰富的知识,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写出满足更多领 域读者要求的评论;还可以帮助突破某些旧的思想方法的束缚,发挥创造性。 (2)打好业务根底,评论作者具备了调研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后,才能做到多谋 善断,才能做到掌握政策,了解情况,占有材料,才能确定正确的选题和论断,也才能避免 主观主义,避免武断和错断;较高的文字修养,可以将深刻的思想内容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 式表达出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又扩大宣传效果。 10.深入调查研究和朴素严谨作风的意义有哪些? 答:评论工作者只有具备深入朴素的作风,才能了解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真实 情况,及时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群众,得到群众 的信任,听到他们的心里话。做到作风艰苦朴素,才能到基层、到艰难困苦的地方,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为党和人民做出突出贡献;评论工作者培养自己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才 能确保评论经得起推敲和检验,提高评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第八章 1. 代表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是什么? 社论 2. 第一张马克思主义日报是什么? 《新莱茵报》 3. 称“社论是报纸的灵魂”的人是谁? 美国的约斯特 4. 我国的社论最早出现在什么地方? 清朝末年的《循环日报》 5. 我国报刊上第一位政论家是谁? 王韬 6. 《关于报纸的社论》一文的作者是谁? 邓拓 7. 仅次于社论的文体是什么? 评论员文章 8. 通常用于重要时事评论的文体是什么? 观察家评论 9. 逢年遇事都要写的社论属于什么类型? 礼仪、纪念型 10. 战斗性最强的言论属于什么类型? 论辩型 11. 什么是社论? 答:社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 论。它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目的旗帜。 12. 什么是评论员文章? 答:评论员文章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常用的属于中型的重头评论,其规格 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喉舌作用。其形式主要有:本报评论员文章、本报 特约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 13. 什么是观察家评论? 答:观察家评论为评论员文章的另一种形式。通常用于重要的时事评论。以观察 家的身份出现,使得评论显得客观和具有权威性。 14. 社论具有权威性的根据是什么? 答:(1)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2)社论内容有特殊的重要性。 (3)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社论的传统。 (4)在传播渠道方面有独特 优势。 15. 评介型社论(或评论员文章)的任务和写作要求是什么? 答:评介型社论的任务是在于着重对有典型意义或重要意义的新闻性人物和事件 进行旗帜鲜明的褒贬、评介,从思想、 政治、 理论的高度进行论述和概括,以深刻揭示本质, 总结经验或教训,从而发挥其启迪思想、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 其写作要求是:首先,立论要旗帜鲜明,富有远见卓识。 其次,写作评介型社论,还要善于对评介的对象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 概括和开掘,以增强论述的深度,切忌就事论事,隔靴搔痒,作表面文章。 再次,正确掌握褒与贬的指导思想及其辩证关系。 16. 论辩型社论(或评论员文章)的任务和写作要求是什么? 答:论辩型社论的任务是:对外,揭露、批驳霸权主义的冷战思维和行径,及其 推行的强权政治,尤其是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我国或别国内政,以破坏地区稳定和世界 和平的图谋和谬说;对内,则是对重大违法乱纪和腐败行为进行揭露和批判,对极左思潮进 行批驳,对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动思潮进行揭露和批驳,对拜金主义、享 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进行揭批或辨正,旨在扶正祛邪,明辨是非, 伸张正义,引导舆论。 其写作要求是:(1)严格区分矛盾的性质,针对不同对象,实事求是,区别对待, 既敢于论辩,又善于论辩。 (2)摆事实,讲道理,就本质进行论战,坚持以理服人,破中有立,反对简单粗暴, 强词夺理,或在非原则问题上纠缠不休。 (3)原则上的坚定性和战术上的灵活性有机结合,善于划清是非界限,既要防止温 情麻木的右倾情绪,也要切忌扣帽子、打棍子或辱骂恐吓等极“左”倾向。 17. 礼仪、纪念型社论(或评论员文章)的任务和写作要求是什么? 答:礼仪、纪念型社论主要是评述重要节日、纪念日、活动日、国耻日以及外交 建交、 签约、 各国领导人来访和我国领导人出访等送往迎来外交礼节性活动。 具有阐述形势、 明确任务,表明态度、揭示意义,联系实际、引导舆论的重要功能。 其写作要求是:(1)立论要高瞻远瞩,善于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揭示纪念活动 或政治活动的现实意义,陈述面临的光荣任务和时代使命,并积极地展望发展前景。 (2)善于联系当前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重大典型或针对现实的社会弊端和思想矛 盾来写,以强化舆论引导的功能。 (3)恰当地通过交代有关事件和活动的社会背景和政治背景,或总结有关事件的正 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以烘托其政治价值,强化其现实意义。 (4)持论精当,分寸得体、逻辑严谨,文字清新畅达,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第九章 18. 发表评论最常见的媒体是什么? 报纸 19. 不署名的短评代表谁的观点? 编辑部 20. 最常用的短评形式是什么? 配发式 21. 短评的一般字数是多少? 500 字左右 22. 短评常用短句的作用是什么? 增加节奏感和层次感 23. 短评写作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论题具体、一事一议 24. 什么是短评? 答:短评是一种简短而灵便的评论形式,在发表时有署名与不署名两种。署名短 评以个人身份发言,形式自由、手法多样,随着专栏评论的发展,近年来逐渐纳入各种评论 专栏之中;不署名的短评代表编辑部发言,它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和政策,就现实生活或实 际工作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发表议论和看法。与社论、评论员文章等代表媒介编辑部的大、中 型评论相比,它在评析范围、立论角度、结构及篇幅等方面更加小而集中,是编辑部评论中 比较短小、灵便的一种体裁。 25. 短评有哪些种类和形式? 答:短评在发表时有署名与不署名两种。在运用时有两种形式:一为针对事物或 问题发表的独立成篇的简短评论; 一为配合新闻报道就实务虚、 就事论理的短小评论。 其中, 配发式短评的运用更为经常和普遍。 26. 短评的特点是什么? 答:短评的特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短小精悍、新鲜独特、生动灵活、重在分析。 27. 短评的短小精悍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短评应该短小精悍,这首先体现在篇幅的短小上,一般来说,短评的字数多 在 500 字左右。短评的短小精悍还体现在评析内容的具体、立论角度的集中、结构的简约和 文字的精炼上。 28. 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有三: (1)论题具体,一事一议;(2)长话短说,议在实处;(3)源于报道,高于报道。 29. 短评如何做到短小精悍? 答:短评要做到短小精悍。有效方法之一是紧扣所依附的新闻报道,据事说理, 以及抓住新闻报道中最值得议论之处,评其一点,一事一议。有效做法之二是在结构上精心 开头,简化结构,以及在文字上长话短说,评在实处。 30. 为什么配发式短评应源于报道又高于报道? 答:以配合新闻报道发表议论为主的短评,应正确处理依托报道与超脱报道之间 的关系。 第一,短评的特点决定了短评必须依托报道而又有所超脱。短评不仅要“短” , 更要深,它要求“重在分析” 。作为依托报道而发的短评,应注意依据报道中的新闻事实, 或揭示其意义,或挖掘其根源,或剖析其本质,或预测其影响,就实务虚,缘事议理,依托 个别,指导一般。 第二,处理好依托报道与超脱报道之间的关系,就要使短评的论点从报道中来又 高于报道, 从实际中来又高于实际, 从群众中来又高于群众。 有效的做法有: 一、由点及面, 提炼升华,深化报道;二、补充报道并有所引申发挥,增加事实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的容量 和含量,借题发挥,避免传播的误区或弥补报道的不足 第十章 31. 篇幅最短、依附最强的新闻评论是什么? 编者按语 32. 编者按语的作者是谁? 编辑 33. 在写作上与编者按语相似的体裁是什么? 文学评注、史学点评 34. 我国最早的按语是什么? 《史记》中的“太史公曰” 35. 文章前按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强调、提示 36. 与图表、图片等配发的按语的形式通常是什么样? 编后 37. 什么是编者按语? 答: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 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介、批注、建 议或说明性的文字,是新闻媒介的编者专用及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38. 什么是文前按语? 答:文前按语又称题下按语,在广播、电视中又称编前话。它在三种按语形式中 编排位置最为显要,通常居于文前或栏前,片言居要,严肃庄重。在报刊上发表时常用楷体 或比正文大一号的字体排出,有时还加框或加线处理,以突出其重要地位。 39. 什么是文中按语? 答: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上独有的按语形式。它与新闻报道或文稿既 有配合的关系,又有渗透的关系,通常直接插入文中,附在报道或文稿的某句话、某段文字 后面,就报道或文稿中的词语、提法、内容等做出评点批注,诠释补充,或修正错误、提出 希望等,以帮助读者领会文意、加深认识,或避免传播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40. 什么是编后? 答: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它附于 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是编者依托报道有感而发的一种抒情、联想与议论性文字。其作用在 于补充或深化报道主题或文稿的中心思想, 在帮助受众理解报道或文稿的同时, 增加其内涵 的深度、广度与力度。 41. 我国作为新闻评论的编者按语最早见于什么报刊上? 答:1833 年出版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是我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报刊,在这 份有外国传教士主编的报刊上, 开始出现了一些类似于编后的编者评论, 用于对刊载的文章 作出说明和议论。 42. 从性质和内容上说,编者按语有哪些种类? 答:有说明性按语、政论性按语和注释性按语三种。 43. 从编排形式上看,编者按语有几种形式? 答:对报刊来说,有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和编后三种形式。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 中主要有编前话、编后话以及与此类似的配合报道有感而发的主持人点评等形态。 44. 何谓文前按语?它有哪些作用? 答:文前按语又称题下按语,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前话。它在三种按语形式中 编排位置最为显要,通常居于文前或栏前,片言居要、严肃庄重。它有两个显著特点: (1)行文提纲挈领,文字简明扼要,不必复述所依附的报道或文稿内容,只需直接 提出编者的看法和观点。(2)以编者身份发言,通常情况下不署名,也不拟制标题。 45. 何谓文中按语?它有哪些作用? 答: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上独有的按语形式。它与新闻报道或文稿既 有配合的关系,又有渗透的关系,通常直接插入文中,附在报道或文稿的某句话、某段文字 后面,就报道或文稿中的词语、提法、内容等做出评点批注,诠释补充,或修正错误,提出 希望等,以帮助读者领会文意,加深认识或避免传播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其特点有三: (1)与所依附的报道既相互配合,又相互融合,编者可以直接评价、分析文中的内 容和提法,议论的针对性很强。 (2)有感即发、有疑即注、有错即批、随时评点,使用方便,运用灵活,有助于避 免传播中的副作用。 (3)文字简练、鲜明泼辣,与上下文衔接自然,便于阅读,易于理解,适合读者的 认识规律与理解。 46. 按语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立足依托,有所超脱;(2)配合及时,运用灵活;(3)文字精粹,点到为止; (4)态度鲜明,讲求分寸。 47. 何谓编后?它有哪些特点? 答: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它附 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是编者依托报道有感而发的一种抒情、联想与议论性文字。其特点 有四: (1)编后在发表形式上与前两种按语不同,它位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结构上更 为完整,可以有标题,也可以署名。 (2)编后在写作要求上与前两种按语有所不同,写法上更接近随感和短评,需要必 要的分析议论,也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 (3)编后在功能上与前两种按语的侧重点不同:文前按语冠于文首,大多起强调、 提示的作用;文中按语穿插于字里行间,大多起注释、点拨的作用;编后置于文末,大多起 引申、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述评主要提供的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