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一定能导电吗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化学键被破坏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
责任编辑:yfs001
1.化学变化例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变;二氧化硫漂白过的草帽日久变黄(无色物质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相当于电解);塑料的老化;橡胶的硫化;压缩二氧化氮气体(一部分转变为四氧化二氮);明矾净水;用福尔马林浸制标本(蛋白质发生了变性);钝化;裂化;干馏等。2.物理变化例如:蛋白质的盐析;蒸馏;萃取;升华。3.有化学键被破坏的过程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加热使氯化钠晶体熔化。核反应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混甘油酯;kal(so4)2·12h2o(明矾);混盐caocl2。5.下列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氧气、臭氧的混合气体);可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物质(如c8h10的同分异构体)。6.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常温下的no2气体;纯净的牛油、汽油。7.酸和酸(h2s+hno3)、酸和碱(hno3+fe(oh)2)、酸性氧化物和酸(so2+hno3)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酸式盐和酸式盐也可能反应(nahso3+&nahso4);两种弱酸盐反应也可能生成两种强酸盐(naclo+na2so3);两种弱酸可以通过反应生成两种强酸(hclo+h2so3)。8.挥发性酸不等于不稳定性酸(浓盐酸);弱酸的氧化性也不一定弱(次氯酸);二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过氧化钠也不是碱性氧化物。酸式盐的水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次氯酸钠溶液既有碱性又有强氧化性。9.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但一定是该条件下该物质最浓的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温度越高,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越大,但氢氧化钙相反,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气体是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10.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则溶液中溶解的ca2+的数目减少;各微粒的浓度不变;温度不变,ph值不变。11.将某饱和kno3溶液升高温度,溶液即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浓度不变。(省镇中&李敏)
原标题 [化学键被破坏 不一定就是 化学变化]
以上内容来自:京江晚报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电解质溶液导电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_百度知道
电解质溶液导电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提问者采纳
物理变化,因为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只是电解质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发生定向移动。(当然如果你要通电电解它就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知道智能回答机器人
我是知道站内的人工智能,可高效智能地为您解答问题。很高兴为您服务。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能源,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Ⅰ.工业制备二甲醚的生产流程如下:催化反应室中(压力2.0~10.0Mpa,温度230~280℃)发生如下反应:①CO(g)+2H2(g)?CH3OH(g)△H=-90.7kJ/mol②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③CO(g)+H2O(g)?CO2(g)+H2(g)△H=-41.2kJ/mol(1)二甲醚也可以通过天然气和CO2合成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H4+CO2→2CH3OCH3.(2)催化反应室中总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的△H=-246.1kJ/mol,830℃时反应③的K=1.0,则在催化反应室中反应③的K>1.0(填“>”、“<”或“=”).(3)在温度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压,发生反应②,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反应物投入量
1mol&CH3OCH3、1mol&H2O
2mol&CH3OH
1mol&CH3OH
CH3OH的浓度(mol/L)
反应的能量变化
平衡时体积(L)
反应物转化率
α&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填字母序号)A.a+2c=23.5&&&&&&&&B.α1+α2=1&&&&&&&&C.V1>V3&&&&&&&D.c1=2c3(4)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甲醇和水、CO和H2.Ⅱ.用二甲醚-空气碱性(KOH)燃料电池作电源电解精炼粗铜(如图),在接通电路一段时间纯Cu质量增加3.2g.(5)请写出燃料电池中的负极反应式:CH3OCH3-12e-+16OH-=2CO32-+11H2O.(6)燃料电池正极消耗标准状况下空气的体积是2.8L(空气中O2体积分数以20%计算).
科目:高中化学
意大利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氧分子,其化学式为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O4分子由2个O2分子构成(  )A、一个O4分子由2个O2分子构成B、O4是一种单质C、O4是混合物D、O4是一种化合物.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非金属元素氮有多种氧化物,如NO、NO2、N2O4等.(1)对反应N2O4(g)?2NO2(g),△H=+57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b.B、C两点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Cc.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d.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2)在100℃时,将0.400mol的NO2气体充入2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就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数据:
n(NO2)/mol
n(N2O4)/mol
0.08①在上述条件下,从反应开始直至20s时,二氧化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②已知100℃反应2NO2?N2O4的平衡常数K=2.8.若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c(NO2)=1.00mol/L,c(N2O4)=0.20mol/L,则该时刻的v正v逆(填“>”、“<”或“=”);升高温度后,平衡常数K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③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该容器只充入的是N2O4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N2O4的起始浓度是mol?L-1.④计算在题③的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3)肼(N2H4)通常是航天航空的重要燃料,我们常用的一种肼燃料电池,是以肼与氧气的反应为原理设计的(N2H4+O2=N2+2H2O),其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科目:高中化学
(1)Cl2是一种有毒气体,如果泄漏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化工厂可用浓氨水来检验Cl2是否泄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l2(气)+8NH3(气)=6NH4Cl(固)+N2(气).若反应中消耗Cl2&1.5mol,则被氧化的NH3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2)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它在食品保鲜方面也有广泛应用.①实验室制备ClO2的方法之一为: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H2C2O4俗称草酸,其中H为+1价、O为-2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B.ClO2是氧化产物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D.1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②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也会生成绿黄色的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示为:2KClO3+4HCl=2KCl+2ClO2↑+Cl2↑+2H2O已知每产生0.1molCl2,则发生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后的还原产物是氯离子,则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倍.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反应速率的有关问题.(1)实验1&&探究Mg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取一段镁条,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铜丝缠着镁条伸入装置甲中,使镁条浸入锥形瓶内的体积为2L稀盐酸(足量)中.镁条和盐酸反应生成H2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①从图2中看出0-6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段是.(填代号)A.0-2min&&&&B.2-4min&&&&C.4-6min②请计算4-6min&时间内,用H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假设图2氢气体积均已换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且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③图1装置甲中与镁条相连的铜丝若一起浸入稀盐酸中对反应速率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快反应速率但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变&&&&&&B.减慢反应但增大生成氢气总量C.不影响反应速率&&&&&&&&&&&&&&&&&&&&&&&&D.加快反应速率但生成氢气的总量减小(2)实验2&探究酸浓度对MnO2与H2O2反应速率的影响已知MnO2+H2O2+2H+═Mn2++O2↑+2H2O,现取等量MnO2和下表有关物质,在相同温度下进行4组实验,分别记录收集20.0mL氧气所需时间.
10%H2O2的体积/mL
20%硫酸的体积/mL
水的体积/mL
所需时间t/s
t4①上表中V1=mL,V3=mL.②有同学提出实验I不可作为实验Ⅱ、Ⅲ、Ⅳ的对比实验,其理由是.③若实验测得t2>t3>t4,则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高二化学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检测(有解析新人教选修四)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高二化学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检测(有解析新人教选修四)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高二化学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检测(有解析新人教选修四)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高二化学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检测(有解析新人教选修四)A级 基础卷一、(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过程不需要通电就可进行的是(  )A.电离 &B.电解C.电镀 &D.工业冶炼铝解析:在水溶液中即可发生电离,不需通电。答案:A2.黄铜上镀金时,电镀池的阴极为(  )A.黄铜 &B.金& C.石墨 &D.铜解析: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作阴极,把镀层金属作阳极,用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作电解液。答案:A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②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③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 ⑤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③④⑤ &D.④解析:①应为电能转变成化学能;②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⑤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B4.下列各装置中,在铜电极上不能产生气泡的是(  )&&解析:装置A和C均是原电池装置,铜作正极,放出H2,装置B是电解装置,铜作阳极,失去电子逐渐溶解,无气体生成,装置D也是电解装置,铜作阴极,溶液中H+得到电子在阴极析出。答案:B5.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时,在阳极上不生成O2的是(  )A.NaOH &B.H2SO4& C.ZnCl2 &D.Na2SO4解析:阳极上阴离子的放电顺序为:S2-&I-&Br-&Cl-&OH-&含氧酸根。A、B、D选项中都是OH-放电生成氧气,C中Cl-放电生成氯气。答案:C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解析:在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上反应的是氢气;粗铜精炼时,纯铜与电源的负极相连;钢铁腐蚀的负极反应是Fe-2e-===Fe2+。答案:A7.根据下列实验事实:(1)X+Y2+===X2++Y(2)Z+2H2O=====冷水Z(OH)2+H2↑(3)Z2+的氧化性比X2+弱(4)由Y、W作电极组成的原电池反应为:Y-2e-===Y2+由此可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W &B.Y&X&W&ZC.Z&X&Y&W &D.Z&Y&X&W解析:(1)中较活泼金属置换较不活泼的金属;(2)(3)中说明Z的活泼性大于X;(4)说明Y为原电池负极,Y比W活泼。答案:C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电电池充电时,发生电解池反应;放电时,发生原电池反应B.电镀时,应将镀层金属与电源正极相连C.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阳极上放出黄绿色气体的同时还产生大量的氢氧化钠D.利用电化学原理保护金属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解析: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在阳极上生成氯气,在阴极上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答案:C二、非(本题包括3个大题,共26分)9.(10分)如下图为相互串联的甲、乙两个电解池(电极都是惰性电极),请回答:&(1)写出两电解池中的电解反应方程式: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甲槽阴极增重12.8 g,则乙槽阳极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3)若乙槽剩余液体为400 mL,则电解后得到碱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解析:甲槽阴极增重12.8 g,说明析出了0.2 mol的Cu,即电路中通过了0.4 mol电子。因此在乙槽阳极上析出Cl2为0.2 mol,由(2)可求乙中生成了0.4 mol NaOH。答案:(1)2CuSO4+2H2O=====电解2Cu+O2↑+2H2SO4(2)4.48 L (3)1 mol•L-110.(8分)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两池中均盛放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________棒;乙池中的________棒。②在乙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两池中均盛放饱和NaCl溶液。①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池附近,发现试纸变蓝,待一段时间后又发现蓝色褪去。这是因为过量的Cl2将生成的I2氧化。若反应的Cl2和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甲为原电池,乙为电解池。(1)两池均放CuSO4溶液时,甲中Fe为负极:Fe-2e-===Fe2+,C为正极:Cu2++2e-===Cu,故C棒上会析出红色物质Cu。乙中由电子流向可知,Fe为阴极,电极反应:Cu2++2e-===Cu,C棒为阳极,电极反应:4OH--4e-===2H2O+O2↑。即在铁棒上会析出红色物质铜。(2)若两池中均盛放饱和NaCl溶液。则乙池中的总反应为2Cl-+2H2O=====电解H2↑+Cl2↑+2OH-。由Cl2和I2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故I被氧化为+5价,应为HIO3。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l2+I2+6H2O===10HCl+2HIO3。答案:(1)①C Fe②4OH--4e-===2H2O+O2↑(2)①2Cl-+2H2O=====电解H2↑+Cl2↑+2OH-②5Cl2+I2+6H2O===10HCl+2HIO311.(6分)将洁净的金属片A、B、C、D分别放置在浸有食盐溶液的滤纸上面并压紧(如右图所示),在每次实验时,记录电压表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金属&电流方向&电压/VA&Cu→A&+0.78B&B→Cu&-0.15C&Cu→C&+1.35D&Cu→D&+0.30已知:构成两电极的金属其活动性相差越大,电压表读数越大。请依据表中数据判断:(1)________金属可能是最强的还原剂。(2)________金属一定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3)若滤纸不用盐溶液浸润而改用NaOH溶液浸润,则在滤纸上能看到有蓝色沉淀析出的是________(填字母)。金属对应的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两极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电压表读数越大,表中四个原电池,电压数值绝对值C最大,且C中电子流动方向由C→Cu,故C的还原性最强。(2)B中电压为负值,证明电流方向应为Cu←B,构成原电池后,Cu作负极。故B不会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3)如改用NaOH作电解质,在滤纸上能看到有蓝色沉淀析出,溶液中应有Cu2+生成,Cu作负极,为B。负极:2Cu+4OH--4e-===2Cu(OH)2↓正极:O2+2H2O+4e-===4OH-答案:(1)C (2)B (3)B O2+2H2O+4e-===4OH-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电离,电解质溶液导电,电解分别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赤果果A0161
电离是物理,没有新物质生成
导电和电解都是化学变化
电离不是有新物质形成吗?
产生离子不是物质
氯化钠溶于水有新物质吗
那为什么电解和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呢
通电产生新的物质,如氯化钠生成氢氧化钠和氯气和氢气
那电解质溶液导电呢
不是也是靠产生的离子吗
离子得失电子生成新的物质
啊?能不能在详细点
比如氯化钠溶液导电哪里有得失电子生成新物质?
接电源才导电,所以导电就是电解
那么通电发光呢
那是金属不是电解质
不是说导电就是电解吗?金属导电和电解质溶液导电有什么不一样?
金属是电子,溶液是离子
金属导电不用接电源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解质一定能导电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