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三相正弦交流电电的角频率为628rad...

正弦交流电的表达式和角频率
查看: 129|
摘要: 正弦交流电压(参考方向用极性表示)的数学表达式为 u——瞬时值Um——最大值——正弦量辅角上式中 w——角频率,单位为弧度/秒(rad/s)
正弦交流电压(参考方向用极性表示)的数学表达式为
u——瞬时值Um——最大值——正弦量辅角上式中
w——角频率,单位为弧度/秒(rad/s)
上一篇:下一篇:
Powered by &
这里是—这里可以学习 —这里是。
栏目导航:复习题.....理论试-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复习题.....理论试
导读:一、填空题(建议较易填空每空0.5分,较难填空每空1分)5、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交流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流被称为正弦交流电。12、理想电压源输出的输出的理想电流源输出的电流值恒定,输出的电压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14、实际电压源模型“20V、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
一、填空题(建议较易填空每空0.5分,较难填空每空1分)
5、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
交流 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流被称为 正弦交流 电。
12、理想电压源输出的输出的理想电流源输出的 电流 值恒定,输出的 电压 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
14、实际电压源模型“20V、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IS?,内阻Ri? Ω。
2、以客观存在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直接应用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称为 支路电流 法。
3、当复杂电路的支路数较多、回路数较少时,应用这种解题方法中,是以 假想 的 回路 电流为未知量,直接应用
KVL 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
4、当复杂电路的支路数较多、结点数较少时,应用这种解题方法中,是以 客观存在 的 结点 电压为未知量,直接应用 KCL 定律和 欧姆 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
个方程式,方程式的一般
6、在多个电源共同作用的电路中,任一支路的响应均可看成是由各个激励单独作用下在该支路上所产生的响应的 叠加 ,称为叠加定理。
7、具有两个引出端钮的电路称为其内部含有电源称为内部不包含电源的称为 无源二端 网络。
8、“等效”是指对戴维南等效电路是指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压源的串联组合,其中电阻等于原有源二端网络 除源 后的 入端 电阻,电压源等于原有源二端网络的 开路 电压。
9、为了减少方程式数目,在电路分析方法中我们引入了加 定理只适用线性电路的分析。
10、在进行戴维南定理化简电路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受控源,应注意除源后的二端网络等效化简的过程中,受控电压源应 短路 处理;受控电流源应
开路 处理。在对有源二端网络求解开路电压的过程中,受控源处理应与 独立源的 分析方法相同。
1、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正弦量的、。
2、反映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反映正弦量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它的 频率 ;确定正弦量计时始位置的是它的
3、已知一正弦量i?7.07sin(314t?30?)A,则该正弦电流的最大值是;有效值是
A;角频率是 314 rad/s;频率是
Hz;周期是 0.02
s;随时间的变化进程相位是
314t-30°电角
-30° ;合
4、正弦量的值等于它的瞬时值的平方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的,所以效
值又称为方均根值。也可以说,交流电的
值等于与其 热效应 相同的直流电的数值。
5、两个正弦量之间的相位之差称为相位差,相位差的概念。
6、实际应用的电表交流指示值和我们实验的交流测量值,都是交流电的工程上所说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数值,通常也都是它们的 有效 值,此值与交流电最大值的数量关系为:
最大值是有效值的1.414倍
7、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在相位上是电感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相位存在交
关系,且电压
超前 电流;电容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相位存在
关系,且电压
8、P表示,单位为;和电流构成无功功率,用Q表示,单位为
9、能量转换中过程不可逆的功率称功功率,能量转换中过程可逆的功率称功功率。能量转换过程不可逆的功率意味着不但 有交换
,而且还有
消耗 ;能量转换过程可逆的功率则意味着只
10、正弦交流电路中,电阻元件上的阻抗z与频率电感元件上的阻抗z= z。
1、与正弦量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复数电压、复数电流称之为对应于正弦量的 最大 值,有效值
相量 的模对应正弦量的
值,它们的幅角对应正弦量的
2、单一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复阻抗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
3、单一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导纳;单一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导纳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导纳
4、按照各个正弦量的大小和相位关系用初始位置的有向线段画出的若干个相量的图形,称为 相量 图。
5、相量分析法,就是把正弦交流电路用相量模型来表示,其中正弦量用R、L、C电路参数用对应的表示,则直流电阻性电路中所有的公式定律均适用于对相量模型的分析,只是计算形式以
复数 运算代替了代数运算。
6、有效值相量图中,各相量的线段长度对应了正弦量的各相量与正向实轴之间
的夹角对应正弦量的 初相 。相量图直观地反映了各正弦量之间的
数量 关系和 相位 关系。
阻抗 三角形和
三角形不是相量图,因此它们只能定性地反映各量之间的
数量 关系。
8、R、L、C串联电路中,电路复阻抗虚部大于零时,电路呈性;若复阻抗虚部小于零时,电路呈 容 性;当电路复阻抗的虚部等于零时,电路呈
阻 性,此时电路中的总电压和电流相量在相位上呈
关系,称电路发生串联
9、R、L、C并联电路中,电路复导纳虚部大于零时,电路呈性;若复导纳虚部小于零时,电路呈
性;当电路复导纳的虚部等于零时,电路呈 阻 性,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电压相量在相位上呈
关系,称电路发生并联
10、R、L串联电路中,测得电阻两端电压为120V,电感两端电压为160V,则电路总电压是
11、R、L、C并联电路中,测得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为3A,电感上通过的电流为8A,电容元件上通过的电流是4A,总电流是
12、复功率的实部是功率,单位是复功率的虚部是功率,单位是尔
;复功率的模对应正弦交流电路的
功率,单位是
1、当流过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在线圈本身所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称现象,若本线圈电流变化在相邻线圈中引起感应电压,则称为
8、网孔都是回路,而回路则不一定是网孔。
1、叠加定理只适合于直流电路的分析。
6、应用结点电压法求解电路时,参考点可要可不要。
2、u1?2sin314tV超前u2?311sin(628t?45?)V为45°电角。
2、几个复阻抗相加时,它们的和增大;几个复阻抗相减时,其差减小。
4、并联电路的总电流超前路端电压时,电路应呈感性。
2、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瞬时值伏安关系可表达为( C )
3、作三角形联接的三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2Ω、2Ω、1Ω,当它们作星形连接时的阻值分别为(
A.4Ω、4Ω、8Ω
B. 0.4Ω、0.4Ω、0.8Ω
C. 0.2Ω、0.2Ω、0.1Ω
D. 3Ω、3Ω、4Ω A、u?iXL
B、u=jiωL
??3?4j所表示的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关系是(
) ??5ej30与相量U4、相量U?
5. 图中,已知电压表V1和V2的读数 分别为8V和6V,则电压表V的读数为(
6.已知RC电路全响应为uc(t)=10-5e-t,其零状态响应为(
A.10(1+e-t)
B.10(1-e-t)
7.图中的2Ω电阻上的电流为(
1、叠加定理只适合于直流电路的分析。
2、支路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都是为了减少方程式数目而引入的电路分析法。( ∨ )
6、应用结点电压法求解电路时,参考点可要可不要。
8、回路电流是为了减少方程式数目而人为假想的绕回路流动的电流。
9、应用结点电压法求解电路,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3、电抗和电阻的概念相同,都是阻碍交流电流的因素。
4、电阻元件上只消耗有功功率,不产生无功功率。
5、从电压、电流瞬时值关系式来看,电感元件属于动态元件。
6、无功功率的概念可以理解为这部分功率在电路中不起任何作用。
7、几个电容元件相串联,其电容量一定增大。
8、单一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比较小。
5、电感电容相串联,UL=120V,UC=80V,则总电压等于200V。
6、电阻电感相并联,IR=3A,IL=4A,则总电流等于5A。
7、提高功率因数,可使负载中的电流减小,因此电源利用率提高。
8、避免感性设备的空载,减少感性设备的轻载,可自然提高功率因数。
9、只要在感性设备两端并联一电容器,即可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
10、视在功率在数值上等于电路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和。
6、电阻电感相并联,IR=3A,IL=4A,则总电流等于5A。
包含总结汇报、党团工作、资格考试、IT计算机、外语学习、专业文献、文档下载、考试资料、计划方案、教学教材、旅游景点以及复习题.....理论试等内容。本文共5页
相关内容搜索电工学 第三章 答案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电工学 第三章 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相正弦交流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