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论语十则成语当中的一句话写一段文字给家人...

论语十则中认为能保持君风格的一句话
卖萌无敌402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老师说的,绝对没错滴!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九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 * * 25.《论语》十则 1.走近作者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文学、哲学、道德以及教育等多方面,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2.主题解说 《论语》中的这十则是儒家的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其中前三则讲做人的道德修养,要求人们多“自省”,讲恕道。第四则讲做人应该抱负远大,意志坚强,第五、八则,可以看出“仁道”是孔子追求、宣传的最高准则,六、七则主张人们勇于实践,能成人之美。九、十则讲人要有艺术修养,要亲近自然,锻炼身体。 5.重点聚焦 (1)师: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什么?有什么现实意义? 生: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所说的重视实践,勇于实践,先行后言的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2)师:怎样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含义? 生:这是儒家待人接物的准则,指以爱己之心去爱别人。强调做事不可以太主观、武断,不可以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这句话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仍有很重要的意义,告诫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6.难点突破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如何理解孔子的这几句话呢? 首先,孔子并不反对人们追求“富与贵”,也不反对人们厌弃“贫与贱”,因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贫与贱是人之所恶”。然而,人们追求富贵,要“以其道得之”,也就是要行“仁道”,否则,就不能占有这富贵。如果行了“仁道”,得到的却是贫贱,也不能因此而抛弃“仁道”。 6.难点突破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如何理解孔子的这几句话呢? 首先,孔子并不反对人们追求“富与贵”,也不反对人们厌弃“贫与贱”,因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贫与贱是人之所恶”。然而,人们追求富贵,要“以其道得之”,也就是要行“仁道”,否则,就不能占有这富贵。如果行了“仁道”,得到的却是贫贱,也不能因此而抛弃“仁道”。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若不能有长远的考虑,则必然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感悟】学习不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有暂时的迷茫、困惑,但只有及时总结,未雨绸缪,把这些迷茫、困惑解决,学习得踏实、稳当,才能更接近自己的目标,才能更快获得成功。 3.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吾日三省吾身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富而可求也 C.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小人反是 D.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4.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 C.不以/其道得之
D.君子/成人之美 A D 5.课文中很多语句已成为成语,试着把它们找出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成人之美等。 6.文学常识及课内默写填空。 (1)孔子是_________(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大学》
合称“四书”。 (2)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一致。 (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 (4)孔子赞叹音乐对人的感染和熏陶作用的句子是:
。 春秋末期 教育家 《论语》 《中庸》 士不可以不弘毅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7.根据下面孔子的小传。请你写一段话概括孔子的伟大之处,作为社刊的“孔子专题”的前言。(不超过60字)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春秋鲁国人。他曾在鲁国担任司寇,与鲁国权臣季氏不合,55岁时离开家乡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出生入死。因为仁义礼治思想不被诸侯们采纳,他只得返回鲁国。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73岁去世。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是世界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和言行被弟子们记录在《论语》里,影响中国几千年。 示例:孔子主张仁义礼治,编撰古籍,开办私学,开创儒家学派思想,有关他的思想和言行的《论语》影响深远。 8.请你参加与《于丹〈论语〉心得》有关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 链接资料: [人物介绍] 于丹,北师大教授。从2006年开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连续推出她的《〈论语〉心得》讲座。她的解读唤起了民族记忆,冲破了专家与群众间的藩篱,让高深文化走出象牙塔,来到群众当中,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令人耳目一新的阐释方式,让她收获了赞许,也面对着质疑。对此,她选择了从容,用加倍的勤恳真诚回馈赞许者的热情,用坦荡的“三鞠躬一握手”直面质疑者的诘问。 [相关言论] ①大白话的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与毁灭。 ②于丹是电视媒体强大的传播所创造的神话。 ③她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做的是文化普及工作。 (1)[办校刊]仔细阅读链接资料的[人物介绍],联系上下句补全“卷首语”。 卷 首 语 冲破藩篱,弘扬传统(传播智慧、走近圣贤、感悟大师……); 解读经典,诠释人性。 从容坦荡(博学深厚、博雅雍容、宽容大度……),直面诘问; 勤恳真诚,回馈热情。 (2)[辩论赛]请结合链接资料的[相关言论],拟一道辩论题。 要求:辩论题的正、反观点不能只来自[相关言论]的同一句话。每方观点不超过15个字,字数大致相等。 正方:
反方: 及 普 的 化 文 统 传 对 是 读 解 话 白 渎 亵 的 化 文 统 传 对 是 读 解 话 白 * 3.文言知识归纳(1)古今异义不处也(古义:据有取;今义:处理处所)不去也(古义:背离抛弃;今义:到往)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古义:料想;今义:企求奢望)吾与点也(古义:赞赏;今义:作连词和跟”等)(2)一词多义
【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动词表判断)小人反是(代词这样)【恶】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动词厌恶读wù)不成人之恶(形容词坏的不好的读è)【为】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替)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动词作这里指欣赏) 【而】任重而道远(连词表并列可不译)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连词表承接)富而可求也(连词表假设如果)
【道】任重而道远(道路)不以其道得之(方法)(3)词类活用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美”和“恶”形容词作名词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吹风)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见贤思齐焉(形容词作名词德、行优秀的人)4.结构图解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其恕乎() 传不习乎()   人之所恶()
吾日三省吾身()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见贤思齐焉 (指德、行优秀的人贤人)(2)为人谋而不忠乎 (忠诚尽心竭力)(3)士不可以不弘毅 (宽宏坚毅。这里指抱负远大、意志坚强)(4)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 据有取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不成人之恶 ()
(2)富而可求也 ()(
(3)虽执鞭之士 (  )10.用1)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13.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知之为知之(   )(2)是知也()
(3)思而不学则殆()
(4)满则覆(  )翻译上面语段中画横线的文字。(1)诲女知之乎? (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41 p.24 p.25 p.40 p.20 p.13 p.15 p.13 p.18 p.20 p.29 p.13 p.41 p.19 p.16 p.30 p.11 p.11 p.31 p.40 p.38 p.84 p.九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 * * 25.《论语》十则 1.走近作者 孔子(前..九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 * * 25.《论语》十则 1.走近作者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文学、哲学、道德以及教育等多方面,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2.主题解说 《论语》中的这十则是儒家的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其中前三则讲做人相关文档pptpptpptdocexedocpptdocpptpptdocdocpptpptdocpptdocdocdocdocdocpptpptdocdoc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唐太宗有一句话:“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得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那两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好!为了方便起见,建议您到联想的服务站查询诊断问题,在保修期内维修是免费的,主要部件保修2年,系统及软件保修1年,国外行货需要注册IWS全球联保,服务站的选择可以查询:.cn/lenovo/wsi/station/servicestation/default.aspx?intcmp=I_F_FWWD其他问题也可以在...
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扫描下载二维码论语十则上课用2013年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论语十则上课用2013年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634.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语十则成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