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英语学不好,可就是学不好,学不精,为什...

为什么我们学不好英语?(下)
为什么我们学不好英语?(下)
题记:最近,读了下面这篇有关英语学习的文章后深有感触---以我自己40年来英语学习和实践的经历,我对文中绝大部分观点是认同的。
但对文中有关“发音”部分的论述有保留意见---我还是要特别强调在最初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必须由发音正确的老师来教学,必须读准每一个“音素、音标、单词和整句的语调及重音所在”予以高度的重视---否则,学会的很可能是英语国家的人们所听不懂的、不伦不类的“英语”!
希望正在学习英语的学生和喜爱英语的朋友们都能认真读读此文。其实,何止是英语,国内的学校在许多学科和专业上,不是学生们不学,也不是他们学不好,而是在学习上犯了方向性的错误---而这个错误的根源就是“应试教育”---它害了许多人,使许多本来优秀的学生陷入学习的误区而不能自拔,最终功亏一篑。(老郑简评)
英语学习的误区
转自“晓泓婕伊”的博客
12、对中国人学英语毒害最大的一段话:
&&&&“中国人学英语的进程,可以说大致有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要依靠本族语(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汉语)明的或暗的帮助来学英语。如通过汉语讲解,注释,口头,笔头,心头的翻译,英汉词典以及其他用中文编写的参考书来领会英语。第二个境界是能通过英语学习英语。如读英文注释,听英语讲解,用英英词典,阅读英文参考书等等,亦能借助浅近的英语来学习艰深的英语,并进而直接从英文书刊,英语讲话中吸收英语知识,掌握英规律。第三个境界是能在英汉两种语言系统之间建立联系(不是个别孤立词语对号),最后达到能在两种语言之间自如地来回转换的境地。代表第一境界的阶段,可以尽量缩短,有从主张跳过或绕开。第三个境界严格说已经属于翻译修养的范围。唯有第二个境界是是英语学习的中心。尽早达到这一境界,是学习成功的要决。”
&&&&我们中国当前的英语教学指导思想,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走了几十年。而且还真象这段话所期待的那样,还真把第一个境界给绕开了。
&&&&这跟中国腐朽的英语教学体系在很大的关系。向来都是教英语的人以为自己教的是“纯正”的英语,以为翻译是英语达到了高水平后自然就能达到的目标。却不知道每个中国学英语的人获得英语的过程,其实从始至终,都是在用汉语来翻译英语中度过的。
&&&&我老农就不信一个中国人在听到或看到一句英语时,会在自己脑中先用英语来解释一番,而不是在第一时间就用汉语把它译出来。
&&&&不管你学了多少年英语,也不管你在国外呆过几年,只要你不是从小在英语是母语的国家长大,你的汉语就永远领先你的外语,你一辈子都是在用你的母语来解释你的外语。离开了你的母语,你的外语就成了无根之水,无本之末!要是你的母语水平不够高的话,你的英语也好不哪儿去!
&&&&一个中国人英语水平的高低,就是他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转换能力的高低。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管他学了多少年英语,他的脑中根本就不会产生出“纯正,地道”纯英语思维。因为是在“第二语言获得理论”的语言学教科书上讲了无数次:第二语言的获得是建立在母语的基础之上的。
&&&&对一个中国人来说,获得英语的途径,只有通过在英汉两种语之间建立联系,并一步步地通过两种语言中所共享的知识加强这种联系,才能最终获得双语之间自由转换的能力。
&&&&但不幸的是,咱们的英语教学是人为地切断了这两种语言的联系,现在连小学的课本上都一个汉字都没有,你们以为这样就可以绕开汉语的影响,让孩子们从小能在培养你们所说的纯英语语言环境中,学会你们所津津乐道的纯正英语了吗?这是在误国误民,是在贻害子孙后代,是在戕害中国的未来!
&&&&现在我们用的英语课本太低级,小学到初中的课本上的语言都是人家外国孩子10岁以下能说的话,能看的东西。一个建议,把小学的语文课本找几个翻译好手,不行再加上中文水平高点的老外,给翻译成英文,象小学一年级的课本那样一句中文,一句英文相对应,你也不用给孩子讲语法,分析句子结构。就让孩子跟着老师念就行。不过一定要把中文放在上头,英语放下面。这样孩子会通过读中文时得到的语感,不知不觉地就移植到英文中去。不过领孩子读的老师并不好找。即便是能把语文课文读得声情并茂的语文老师,在中国也不到5%,能把英文读得声情并茂的,可能只有千分之几。
&&&&不用多长时间,就以三年为限,看看孩子的英语会变成什么样?中国学英语的人不要忘了中文,而光去学浅溥的英语课本。就是把《伊索寓言》做成这样的课本,也比让孩子一课课的学人家几岁孩子常说的话让孩子从早背到晚强得多。
&&&&用汉语来学英语是中国人获得英语之路中的基础中的基础,而不是象某些人主张的要绕过去,或者你想绕开就能绕开的。这是严重违备语言学习规律的。
&&&&俺一再强调你的外语是建立在你的母语基础之上的。在没有你母语的帮助,生活中又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只靠你课堂上秀几句从课本上背下来那么几句人造英语,你的英语学习是既痛苦又可悲的!任何人类学习的过程都是在快乐和享受中渡过的,你才能真正从学习中有所收获!
&&&&我们中国人在学外语上违背了语言学上的基本规律----第二语言是建立在母语之上的这一客观规律,才造成今天的后果!而且无论哪种当前流行的看似有道理的英语学习法,都是建立在这种严重违备语言学习规律再加上浮噪,急功近利的心态的基础之上的产物!
&&&&英语水平达到高级水平之后,才能用英语来学英语。而不是在英语没学好之前就能用英语来学英语!
&&&&不是学到专业翻译水平,才能在汉语和英语之间建立联系,而是在从开始学英语那一天起,就要在英语和汉语之间建立联系。正是因为我们的英语教学切断了这两种语言之间有机的联系,才让每个中国人绕了那么大的圈子——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在你的英语水平没达到专业八级以前,你就看汉英对照的书。不过要一句一句地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不能走马观花。一本书最好要看七遍。即使是英汉对照的,你也把他变成一句句的汉英相对应的,不行自己用手抄,或用电脑打一本我说的这样的书。先把一句汉语给琢磨透,那个字要重读,这句话的语气是什么样的,最好能把汉语句子在自己脑海里形成一幅幅图画。再比较这句话英语的读法。其实各种语言在语言心理图式和情感上是共通的,这才有了能在不同语言间互译的可能。
&&&&其实最早外语学习是起源于持不同的人们之间作生意开始的。也就是学翻译开始的。汉语中情感语气和要强调的字词,在英语中也是一样的。这样训练几个月,你就能基本建立起自己的英语语感。
&&&&我们不少人连基本的汉语语感都没有,还想得到英语感,那是在痴人说梦。没有汉语语感的人读的英语都是一个味,不管练了多少年英语,只是能机械模仿出英语磁带上的语音语调,说得英语一点个人感情色彩也没有。中国80%的英语老师归于此类!
13、对于在没有真实英语环境下学英语的中国人来说,学会阅读是你能真正掌握英语的第一步。
&&&&可不幸的是,我们现在的年青人是越来越不爱读书了。对于没有语言环境的国人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是读,说,听,译,写,而不是人们常说的听,说,读,写,译。
&&&&听,说,读,写,是一个人在母语环境下或是在有外语环境下,一个人自然而然的语言发展过程。用到在没有语言环境下学一门外语是不科学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英语初学者所接触的外语语言材料很有限,能听懂的范围太小了。从听开始学英语是不现实的。其实在教学实践中也是以读为主,而不是以听为先的。只是跟俺老农说的读是有区别的。
&&&&俺最反对背课文。背单词就更不应该了。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们想想看,就是你的课本,你可能连从头到尾读上十遍都没有。就拿学语文为例,除了学校老师要求背的课文,别的课文你可能三遍都没有看过。不论中文和英文的文章都是有文化的人用思想写成的,而不只是表面的文字自己。你要把书上的文字读成脑中的一幅幅画,才算真正会读书了。这种功夫在朗诵训练中只算基本功之一。普通人经过两三个月的练习都能达到。记住要用你的心去读书,而不是用你的嘴。
&&&&初学英语的人,如果没有汉语的帮助是读不懂英文的。所以俺才让你把中文放在上面,这样你就没有理解上的负担,从而有闲暇去注意两种语言之间的细微差别。
&&&&初学者一定要在你的英文课本上,把一句英文自已在上面标上汉语。千万别信什么用纯正的英语来培养英语语感这些鬼话。
&&&&从汉语到英语是主动的语言输出。你学多年英语之所以口语不好,就是因为你不能把你想说的汉语马上译成英文。但从英语到汉语就是被动的语言输出。不管你学多少年的英语,你的母语永远是领先你的英语的。
&&&&由于你从小背单词都是先英语后汉语,造成你养成了被动的语言输入的习惯。咱就拿用最不科学的学英语方法,背单词来说,你都是先看的英语,只要你事先不认识这个单词,你看到的先是这个词的字母组合,然后再是它的读音,然后才是这个词的汉语意思。这在理论上就慢了半拍。如果你反过来,先看的是汉语,你也不用思考,直接就下意识地在脑中形成这个词的意象。然后再是这个意象相对应的英语。
&&&&不少人在学了很多年英语后,也不能把英语单词在脑中形成意象,只有它的读音和汉语含义而已。也就是说,你就是背单词也反过来去背,比你从英语到汉语的这样,给自己大脑增加多余的负担的方法也要强一点。
&&&&人脑是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不是电子计算机,当你和别人说英语时,一定是汉语领先你的英语的。英语单词也是要在脑中形成意象才会让你记住。而不一串电话号码和他的汉字机主的名字。有人总拿汉语对英语的干扰来说事,是因为你的真实英语水平还没到家!你还不能在自己脑中形成一个英汉混合的语言区。
&&&&举个例子吧。阳朔有位叫月亮妈妈的五十多岁的老大娘。根本没有在学校里学过英语。她家开了个饭店,由于到她那儿的老外很多,她也想学点英语给老外当导游。她老人家可不是上学习班跟教英语的老师学的。是跟自己初中毕业根本不会说英语的儿媳学的。大家可能有点奇怪了,跟一个初中毕业还不会说英语的人能学会说英语,这一定是个奇迹!但老农告诉你,你要是象月亮妈妈这样学英语的话,不用一年,你也能讲一口和老外沟通起来并不太难的英语。这位大娘可是凭着能说英语的本事,拿到了国际导游证的。月亮妈妈是这样学英语的,她把自己想和老外说的话让儿媳用她学的初中英语给翻译成英语,用本子记下来。上面是中文,下边是英语。再下面是用汉字注音的英语怎么读,就用这个和老外说连说带比划的,没用一年,就能和老外说得差不多了。这也印证了老农告诉你们的,在英语学习上,老师的作用还到不了百分之十。因为老农就不是跟老师学的英语,俺就是自己学会的。也能告诉你俺说的英语的发音不重要是正确的。
&&&&为我们学英语没有老外跟我们练的机会,其实,现在的互联网已经把世界变成了个小小的地球村,可能直接跟老外聊你一时难以适应。不能到PALTALK上直接跟老外聊。但你可以到新浪UC的英语聊天室中和那些能说英语的中国人去聊。听不懂或你说得人家听不懂,千万不要害羞。你就和他们说中国话。让他们教你怎么说。那些花钱上口语班跟老外和跟老师学英语的人,在俺看来是傻的可以了,有不花钱随时随地就能练口语的地方,你偏不去,倒是花钱让人家教。
&&&&其实口语不是别人教出来的,是自己练出来的。你想想你小时候学会中国话,是爸爸妈妈一句句教会的吗?英语也是一样。
&&&&千万别迷信城里的那些英语班,因为老农两个妹妹家的孩子都上了三年的英语班了,可他们一句常用的英语都不会说,但课文到背的很熟很熟。这两个孩子可不是笨孩子,每回考试都是班里的第一,第二的。俺还到过一个城里全外教教学的叫阿斯顿是啥的语言训中心,在那里学了两年英语孩子竞连简单的英语交流水平都达不到。
&&&&现在初中二年级水平的孩子的英语实力,已经足够应付简单的英语聊天了。俺在网上遇到过好几个十岁以下的孩子,虽然单词量很小,但人家用英语表达自己是一点问题也没有!虽然中国正在学英语的人有上千万,但在新浪UC的英语聊天室中聊英语的人数每天只在一千人上下,在校学生的比例连十分之一都没有!一个小时两块钱就能练上一个小时英语的地方,你们都用它来打游戏,聊天了,反而因为过不了简单的四,六级,也说不了一口流利的英语而抱怨英语老师和中国的英语教学,俺想你们这些天之骄子,骄妹们是没资格说这话的!关键是你们对不起你们父母的血汗钱!&
14、中国人获得英语的正确顺序应该是读,说,听,译,写。而不是传统的听、说、读、写、译。
&&&&关于把汉语放在英语上面的观点,并不是老农自己独创的。学口语方法:汉语在上,英语在下的方式。不少口语教材也开始这么做了。大家可以到新浪UC的博哈英语房间去听听。有一本叫《英语八千句》的口语教材就是这样做的。
&&&&要是把我们的小学英语课本做成这种形式,就好多了。不仅可以增加课本的趣味性,知识量上也可以大大增加。
&&&&只要教英语的老师,自己能用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词,在所学的英语句子上,做点扩展练习,就可以。把死的英语课本,变成活生生的语言教给孩子的中国人,还很少。让孩子去背枯燥的死的英语课本的人,在中国还是很多很多。
&&&&把死的教材变活了,任何一本教材都是优秀的教材;把活的教材变成死了语言,什么样的教材都成了垃圾教材!
&&&&背单词,必须先看汉语,再看英语。&在背单词这一点上,背完的单词一定要马上在阅读中消化,要不然你就是在做无用功了。背完后必须马上做大量的阅读,才不让自己的一番辛苦努力付之东流。
&&&&背单词的方法对于记下名词是有用的。但对于形容词,动词等功能词,背下来也没多大用处。因为你从词汇书上背下来的并不知道怎样用它。毕竟大部分英语句子是以三五个词组成的短语为单位组成的,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孤立的一个个单词也就没了意义。学英语,学到觉得形容词是最难的境界,你的英语自然就能登堂入室了。
&&&&最好的办法是不去背单词,在大量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加大你的单词量。等你大部分英语材料都能“真”看懂了,英语自然就上了个台阶了。科学研究和学习都一样,是个积累和传递的过程。任何时候也别想天上掉馅饼的美事!
&&&&英语中最难的背单词的问题,之所以困扰了中国人几十年,正是因为我们自己除了英语课本之外,一般不读别的英语书造成的。扩大单词量,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解决才是正道,而不是用死背单词表和记各种单词书这种旁门左道的方法来投机取巧。由于我们生活在中国的人很难有真实的英语环境,我们只能从阅读上下功夫来掌握英语。
&&&&语言心理学教材上有个例子,单单“红色”就会和几十个不同的词语有关联。背单词表的方法,人为地切断了词语间必然的内在联系。英语的生词要在自己的阅读中,用旧词带新词,象滚雪球一样,把它们解决在句子里,课文中。而不是你在脱离了些词语的具体使用语境的情况下,在真空里把它们用脑子硬背下来的。
15、你听连你看着书都弄不明白的英语材料,就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先把英语真读懂了,再去听你能读懂的英语语音材料才是正确的做法。
&&&&很多人是不能真读懂英语书的。你得读到看到一句英文,不加思索地下意识地就能说出这句话的汉语的意境,才算真读明白英语了。而不是一句英文中的每个词都好象认识,但要你说出它的意思时,半天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你听力不行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没学会怎样为自己读英语书。而不是你在听力上下得功夫不够。不少大学里教英语的老师都告诉学生,练听力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多听,是不负责任的。
&&&&英语是一种拚音文字,你在读的同时,脑子里一定会出现这种语言的声音的。你在看英语时的同时,也是在练听力!
&&&&如果你能用它读英语达到每分钟七百词以上,还能完全理解这段英文的内容的话,你就比一般的英语系大学老师还厉害了。因为你在基础英语教材磁带上听到的英语是一般都是每分种一百二十词左右的慢速英语。很多人就是在这个速度下读自己从没见过的英语文章,也不能完全理解,是因为你英语的理解速度跟不上,才造成了你听力的不行。正常语速的英语广播是每分钟180——280词左右,你连看书都达不到听到的英语材料的速度,想要听明白可就难了。
&&&&美国小学生的阅读速度要求是每分钟220——250词,我们初中生英语教学大纲上的要求是每分钟50-70词,大学英语专业六级才是每分钟180词。你英语的阅读速度太低,你的英语理解能力就不行。也就造成了听力的不行。如果你自己读英语的速度是在120词以下,那么你是根本不可能听懂180词以上的英语。要知道,我们初中生语文的阅读速度可是每分钟500字的。
&&&&能把英语用俺说的那种读法给读明白了,就要去练说了。只有你能把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英语给说出来,你才能真正打开英语的大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成年人学不好外语,可能是用力太猛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成年人学不好外语,可能是用力太猛
学外语 从零开始学外语
网上学外语
相声学外语
学外语软件 学外语的网 外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 外语学习
本文作者:Kelly Dickerson
(/译)许多成年人学习外语学得很痛苦,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下功夫——一项新的研究提示,问题可能正是在于他们学得太过用力了。
科学家们早就怀疑成年人优秀的认知功能可能反而是学习新语言的劣势,小孩子在这方面则占了上风。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如果成年人被告知要竭尽全力去学好一门新语言的句子结构和语法,他们会比没有被告知“会有测验喔”的人学得更少。
“这项研究最令人吃惊的地方就在于,努力可能反而会影响学习成果。”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研究院脑部研究的博士后研究员艾米·芬恩(Amy Finn)说, “要知道,高级认知功能在其他几乎所有事情上都是更好的。”
努力反而更困难?
为了测试成年人怎么学习外语,芬恩和她的研究小组招募了22名以英语为母语的志愿者,然后让他们听一段10分钟“外语”录音——这种“外语”是虚构的语言。这门假语言的单词由9个双音节单词组成,这些单词按发音结构分成三类。实验要求参与者一边听一边涂色分类,这样他们会全神贯注地去关注语言本身。
研究者随后对参与者进行了测试,来看看他们究竟学了多少:每个参与者都必须在两个单词或者两个句子中进行选择,看看哪个更像是刚听到的那种语言。
实验中采用的人造语言的结构。图片来源:Finn AS, et al. (2014) PLoS ONE 9(7): e101806.
在研究的第二部分,66名以英语为母语的志愿者做了相同的测试。但是这次,研究者告诉三分之一的参与者试着学习词汇;另外三分之一去学习不同单词的种类(比如说学习外语中的名词);剩下的三分之一则被告知要尽量学习类别中出现的不同句式(就像是学习一门外语中更复杂的语法规则)。
为了确保参与者全程都保持集中,实验采用了与第一组研究中涂色不同的手段——研究者要求这些参与者在每次觉得自己认识了一个单词或者一个语法句型时就按下按钮。
研究者发现,集中精力努力学习有助于成年人掌握基本词汇,但是却成为了他们学习语法的阻碍。第二个试验中,被告知尽全力学习的小组,比第一个试验中边听边涂的小组多学对了20%的单词。但是第一个小组在复杂语法的测试中反倒领先第二个小组20%。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希望掌握双语的人应该不那么努力地学习。“我觉得,如果有成年人从这个实验中得出‘哦,我该停止努力’这样的结论,那就太糟了。”芬恩说,“在搞清学习机制的路上,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要走。”
两套记忆系统
以往的研究表明,学习新的语言对大脑有益,并且可以预防阿兹海默病。但成年人普遍会发现,年纪稍大一点,学外语就会有点困难了。芬恩说,儿童学习起语法来要容易得多,因为他们学习的方式与成人不同。
人类有两套影响学习的记忆系统: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是对事实或者词汇之类基本认识的记忆。而程序记忆(Procedural Memory),用芬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不劳而获”的记忆。程序记忆是人养成习惯和习得技巧的方式,比如骑自行车。在很多时候,这种学习是无意识的。
人们用早期发育的程序记忆系统来学习复杂的东西,比如语法规则。帮助人们学习词汇的陈述性记忆系统,则需要更多时间完成发育。儿童有程序记忆系统,并且不受陈述性记忆系统的干扰,所以他们学习起语法来比成年人要快。
芬恩表示,要理解成年人怎么学习语言,还需要更多研究。在未来的实验中,她计划用磁线圈制造电流来影响脑波。这样的影响可以短暂地让人的前额叶皮质停止工作。这部分大脑在陈述性记忆中起到关键作用。芬恩想要知道抑制它的功能是不是能够帮助成年人提高学习外语的能力。芬恩也计划使用更复杂的人造语言,赋予虚构的单词意义,使之更接近现存的语言。(编辑:Calo)
文章题图:
Live Science,Why Adults Struggle to Pick up New Languages
你可能感兴趣
我从文中得到的结论是:词汇死记硬背,语法潜移默化。所以,跟词典学词汇,跟美剧学语法……
学霸一般都有着学渣的生活。。。。。
果壳科技编辑
引用文章内容:“我觉得,如果有成年人从这个实验中得出‘哦,我该停止努力’这样的结论,那就太糟了。”楼下共勉啊...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68)
果壳科技编辑
引用文章内容:“我觉得,如果有成年人从这个实验中得出‘哦,我该停止努力’这样的结论,那就太糟了。”楼下共勉啊...
果断停止努力了
果壳科技编辑
引用 的话:果断停止努力了= =||。。
学霸一般都有着学渣的生活。。。。。
就语言学本身而言,小孩子确实比成人更容易入手。其实道理也很简单,母语相对于其他知识的获得,是不同的。在语言学里叫习得,习得与学得最大的不同是,我们先天就从上一代中遗传了一部分语言知识(例如语法规则、句法规则),通过后天的语言刺激(当然语言刺激也是有时间界限的,一般而言是在5岁之前。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狼孩被解救之后,依然无法学会人语),就能get这份技能!
语言学习其实是相当繁冗复杂的,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依然有许许多多的现象无法解释(国内的语言学研究更是如此,并且各个“研究大师”也往往相互攻伐,谁也提不出一个有效具体的语言研究方案,这对于学习者而言更是痛苦万分)。语法作为语言三要素之中最为稳定的一部分,是先天就存在于人脑中的,一个例子就是当三四岁的孩子学会某些词语后,有时会说出一些断断续续的句子,显然这并不是大人教的。由此而言,成年人的理性思维对于语言学习来说,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而所谓的“努力学习”不过是利用自己更多的时间精力来提高思维能力,因此事倍功半也就不奇怪了。
虽然开始外语学习的年纪越小,收到的成果愈大(理论而言)。但对于国内的双语幼儿园来说,效果却并没有想象的好!正如前文所说,语言刺激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部分,先不说国内幼师的外语水平如何,单单是课上的几十分钟“中英混用”对孩子的语言刺激成效几何还有待商榷。
总结说吧,儿童虽然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有更多的学习优势,但却并不一定有成年人的学习环境。对于外语学习,短时成效更大的其实还是一个具备理性思维的大人。他们会利用最大的周围环境来尽快的获得外语技能。(以便提升逼格。)
有究研示显在字句中语词颠倒并不影响人的解理。
跟之前一篇文章矛盾啊,你值得拥有
我从文中得到的结论是:词汇死记硬背,语法潜移默化。所以,跟词典学词汇,跟美剧学语法……
其实也不是难吧,从小学习语言与后天学习语言是两种不同的方式。从小学习多半偏向经验学习(?),在不断的听说中学习运用,然后再学习书写【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只会说不会写;然后学习第二外多半使用的是一种科学方法(?),从一个语言的起源、读音、书写来学习,当然会感受到难度
我只想说,幸亏我一直都没努力。
难怪我外语在努力也没随便学学的数理化学得好T-T
金属材料在读博士生
是这样的吗?自从出国以后外语学习,我一点都不努力。结果是现在导师们甚至考虑是不是让我去上英语班了……
我曾经学英语、历史以外的学科,都不费劲。。。现在英语这关还没过呢。。。
果断放弃治疗_(:з」∠)_
引用 的话: 就语言学本身而言,小孩子确实比成人更容易入手。其实道理也很简单,母语相对于其他知识的获得,是不同的。在语言学里叫习得,习得与学得最大的不同是,我们先天就从上一代中遗传了一部分语言知识(例...引用 的话: 就语言学本身而言,小孩子确实比成人更容易入手。其实道理也很简单,母语相对于其他知识的获得,是不同的。在语言学里叫习得,习得与学得最大的不同是,我们先天就从上一代中遗传了一部分语言知识(例...记得没错的话,所谓5岁狼孩学不会人语,是和旅鼠自杀一样被编出来的,果壳以前辟谣过。
不知道念用在哪就知道拿着字典生背单词意思都是耍流氓。
引用 的话:有究研示显在字句中语词颠倒并不影响人的解理。人的解理。。。。。细思恐极啊
引用文章内容:在未来的实验中,她计划用磁线圈制造电流来影响脑波。这样的影响可以短暂地让人的前额叶皮质停止工作。这部分大脑在陈述性记忆中起到关键作用。这样能过伦理吗。。
Festival F*ck what exist !
想学一门小语种来着,看了这个果断放弃语言学校,自己找部小语种连续剧看就好了。
我赶脚学习环境也很重要,之前一直学不好,主要是不喜欢学,用的地方也少。毕业后工作岗位上用的也不多。直到开始不停的背包旅行,发现不会说话好累啊,意识到了这东西有用,并且真的能用上后,找个合适的语言环境,成年人也能学的很快。给一家荷兰人做过家教,还有跟一个法国学生语言交换。都要用英文沟通,于是渐渐的口语还能对付。在没有特意学习英文的情况下。所以说语言环境还是大要素,为什么学英文,当然是为了方便沟通。但如果身边的人用汉语就可以沟通,为什么还要费力去学习呢,呵呵,应试教育没办法讲了,但就成年人来说的话,如果没大环境,又不需要用。那么学这个,确实只能是给自己充电而已吧。我是实际主义,有用才学。其实还有,多看美剧,真的能提高听力口语,而且还轻松,可能就是楼主的不用力过猛吧。
引用文章内容: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研究院脑部研究的博士后研究员艾米·芬恩(Amy Finn)说……(脑补成)研究员Amy Farrah Fowler说……
可能说的是“欲速则不达”吧!不过相对于儿童那种好奇心下的学习能力,成年人再怎么努力,效果肯定没法跟他们比啊!
游戏程序员
怪不得没学好啊,太用功了,唉 O(∩_∩)O哈哈~
应用数学专业
听外语MOOC高效学习——我就这么理解文章吧
通过后天的语言刺激(当然语言刺激也是有时间界限的,一般而言是在5岁之前。我能说我5岁之前只会家乡话,根本就没接触过普通话吗?可是现在普通话说的很流利,说家乡话却结结巴巴的……这个怎么解释捏?
以前就是使劲啃,结果啃了也记不住。后来想着反正也记不住,就遇到生词查单词,查了就记下来,下次遇到用的时候不会继续查单词...语法的话错了我朋友会纠正我,再错再纠正...反正错多了慢慢也就记住了...关键还是学以致用,练得再多没有实战都是白搭...实战多了也能总结出经验...学啥都得循序渐进,健身还得按量累积呢...一口也吃不成胖子嘛...找到自己的方式就好,别人的经验套自己身上未必有用。
确实,不断的接触美剧,也更了解了一些英语
我一直觉得,听力特别用力去听有时候反而比放松了听,或者无意识地听听懂的少还有阅读我也是在开始随意读一些科普文章,而不是抱着TPO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抠之后进步比较快。难道原因就是这个?
引用 的话:通过后天的语言刺激(当然语言刺激也是有时间界限的,一般而言是在5岁之前。我能说我5岁之前只会家乡话,根本就没接触过普通话吗?可是现在普通话说的很流利,说家乡话却结结巴巴的……这个怎么解释捏?用进废退?
显示所有评论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