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逍遥游逍遥游这篇课文怎么上?

说:游,就是游戏的意思,包含着庄子游戏人生的态度。(庄子的很多文章都有游字不只是逍遥游)
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因为我不是很懂:翻翻原文庄子本人并没有流露游戏这种心态啊,各位大师能不能结合原文举个例子(不一定是原句,翻译过来,印象中的也行,没有就算了),给我讲讲。
说:游,就是游戏的意思,包含着庄子游戏人生的态度。(庄子的很多文章都有游字不只是逍遥游)
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因为我不是很懂:翻翻原文庄子本人并没有流露游戏这种心态啊,各位大师能不能结合原文举个例子(不一定是原句,翻译过来,印象中的也行,没有就算了),给我讲讲。
我总觉得游戏这个说法吧,听上去特别功利,总觉得儒家才会说怎么样是要建工立业,怎么样才是游戏的态度,就是说才会区分它们。我觉得庄子是很坦然的以赤子之心看待万物的,说他游戏人生,游戏世间,我觉得特别别扭,要说庄子是自我放逐我可以理解,但是游世就是游戏世间我老觉得。。这个词听上去很功利的样子就是说特像儒家对道家的解释(或者儒家思想的人对道家思想的解释,谁最先提出这个词的,把他哲学意识形态切一切,肯定是儒的)。。
逍遥游,难道不是自由地驰骋吗(我的古文字功底不太好,也许没有这个意思,我印象中老以为它是漫游啊之类的)我觉得,因为有时候记录哲学的文字的意思已经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一般都是用相同思想的生活经验解释的(就是说:悟)
希望各位高手能用自己的思想和语言来解释,粘贴无效(凡是抄的答案这辈子我不给分,因为我已经到网上查过了,看懂了就不问了)。讲解经义也行,各抒己见也行,有论据更好。希望回帖的人多一点
你看过陶渊明写的《五柳先生传》吧!就是那种情怀,当一个人对时间的任何事物都无得失之心的时候,内心所用的情愫只有放旷与徜徉,自由自在享受这世间在简素的生活,庄子距今的年代已经久远,但他的那种对时间万象一种自由、一种放达,一种无萦,全部寄存在自己的内心,通过文章大书特书,从而有《逍遥游》,其实一个文人墨客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自己的文章中,古今中午随处可见,你自己多看看文学就知道了!这里的“游”,就是表示对生活的一种放达,自由,无扰的一种神往。说实话我也想过这样的...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逍者,从大到小也;遥者,从近到远也;游者,无为而无不为,过而不留也。这是中国哲学相关信息展望老师,对于您来说的终点是什么?以后若...请问展望老师,对于作品材质的选择,您是怎...展老师您好,互联网已经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再伟大的艺术家都会有一些烂作品,展望老师...展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现在的艺术作品...对于鱼目混杂的艺术市场,您怎么看?老师您好,2011年您最关注哪个艺术事件...请问展望老师,未来雕塑艺术发展的方向,是...展望老师您好~您的不锈钢假山石和宇宙大爆...你最终目标是什么?热爱生命的事对哲学的认识建构主义理论哲学家+思想书是人类进步的语言。用康德的语言说,逍遥游者,即游于物自身也,即无范畴也,即不成知识论也。绝非如今人所言跟着感觉走之类,此乃苏东坡顺情适性之论,跟庄子风马牛不相及。试想一个大教,如只是顺水推舟,顺适人情,如何能流传下去,此理即不懂哲学者也能看出。儒道之区别在于儒家是道德进路,性有心显,性为形而上;而道教为无为清净进路,清净者,不乱动手脚之谓,无为者,无为而无不为,绝非撒手不管也。然庄子,老子,道教也有不同,盖庄子的道为性心命形皆带气一滚说,哲学上称为浑天;老子为术和道,而重在术。而道教则杂取庄子之道,老子之术,及其他宗教仪式糅合而成,且对道多半走分解之路即三清。事实上无论儒道,皆有苦有乐,此不可以表面风光观之,尤不可由白话去附会古意。修道皆苦,儒家之战战兢兢,道家之?心去情,岂不艰苦?成道皆乐,儒家谓“乐者,心之本体。”岂不乐乎?不过各苦其苦,各乐其乐罢了。如人对于人生之艰难无痛楚感受,儒释道皆不可入。庄子“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奇见之也。”。故读庄子之书,多用漫画式白描语言,贵在汇通其意。庄子一书主旨在于消除现象界的对立来体悟本体界,心,性,神,气一滚说(注意,中国哲学儒释道对四者各有解释,大不相同,不可弄混),由气保心,由心保神,由神保性。对于外在世界主张由个人到天下,不乱动手脚,自生自长。下面选几段随文解释,以见庄子之大概(括号内为解释):(一)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通为一,即无成毁,即无分别,即康德的物自身即佛教的如)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达者即真人,通为一即证知物自身,不用者,非真不用也,乃不粘滞之谓也,用后过而不留之意。)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已即过而不留,然即范畴,即分别。)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同即分别)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此为不见道之害)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是非和即无分别)。( 二)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此即无分别之知)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此为以分别之知即知识为无分别之知之用)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这个知是分别之知,即知识,有对待,即有条件前提,科学知识皆如此)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此为不乱动手脚)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胨?诲Γ?牖鸩蝗取#ù宋?酌瑁?床皇芎σ玻┦侵??艿羌儆诘勒咭踩舸恕#ù宋?薹直鹬??次镒陨碇?饔茫?? (三)明者唯为之使,神者征之。夫明之不胜神也久矣。而愚者恃其所见入于人,其功外也,不亦悲乎!(明者,浮明,即知识,神,带气说,即无知之知)以上见庄子对见闻之知即科学知识的看法。其实其并非反对知识,而是要去除知识之执,以知养不知(即性)。(四)长梧封人问子牢曰:“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4),其实亦灭裂而报予,予来年变齐,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蘩以滋,予终年厌飧。”(实,即果实。为政勿卤莽灭裂而民自化,此段见庄子的政治思想。)(五)庄子闻之曰:“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所谓,遁其天,离其性,灭其情,亡其神,以众为。故卤莽其性者,欲恶之孽,为性萑苇,蒹葭始萌以扶吾形,寻擢吾性,并溃漏发,不择所出,漂疽疥痈,内热溲膏是也。”(注意:此处天,性,情,心,神皆带着气说,与道教由分解之路讲三清不同。此处见庄子对道的理解,即人受天地和气而生,本皆为大人,只因后天受到骚扰,卤莽其性,故并溃漏发。如欲复性,则需保气不受无谓骚扰)(六)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由此见庄子无用之真用,庄子无为无用之说于此可得的解)以上三段见庄子对道和外在施设的真实态度。可见其绝非真正无为,弃世,而是通过保己之气而保天下之气,从而使天下治。(七)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此段文字明白,故不释,此可见庄子非与儒家势不两立,只是对仁义之僵化有感焉。庄子此类话头甚多,可自观,不过需有古文基础,和哲学常识,不然甚难也。 以上即为庄子之大略,然一指可以知味。如真欲了解庄子,需对人生之艰难有相当体悟方可,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逍遥”按照庄子的原意乃是“无待”,就是无所依傍的意思,所以乃是一种绝对的自由,无论是巨大的鲲鹏也好,微小的鸱鼹也好,甚至乘风而行的列子,都不算是达到了真正的“...
你可能和我是同龄人,或比我略大一岁.我今年26岁了,北京人.我也是从22岁就开始被妈妈带着去相亲.到24岁时我遇上了自己的一个外地的同学,我以前一直暗恋他的.2...
我对庄子的理解基于“处乎材与不材间”所谓材与不材都取决于参照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往往取决于当权者如何免受其害是每一个热爱生命的智者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当今社会...
答: ★搅珠还是 ★赛马★出来的??
答: 剑桥国际教育中心是有剑桥五级的考试培训和伦敦三一口语培训。"伦敦三一口语(GESE)"的全称为:英国伦敦三一学院英语口语等级考试(GESE-Graded Exa...
答: 你好,科学教育专业设置的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基础物理学基础化学普通生物学地球与空间科学中学综合课程实验理论与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教学论现代教学技术科学
答: 其实国外有这样的学校,没有考试没有分数,学生照样也学得很生动活泼。没有考试没有分数不等于没有评价,但是现在的考试和分数所培养出来的“考试机器”和“分数英雄”那学...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暂无任何动态
人教版必修5庄子《逍遥游》原文全文及翻译
责任编辑:timeivy
  《逍遥游》原文全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平!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更多关于文言文的文章推荐:
16/17高考QQ群
广东高考家长群:
广东高考学生群:
广州高考家长圈:
2016广州高考家长群:
2017广州高考家长群:
全国高考家长群:庄子·逍遥游全文_原文|翻译_古诗文网
【题解】“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原文】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南冥者,天池也⑦。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7),则芥为之舟(1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19)。而后乃今培风(2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1),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22):“我决起而飞(23),抢榆枋(24),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6)?”适莽苍者(27),三飡而反(28),腹犹果然(29);适百里者,宿舂粮(30);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31)?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35),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36),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37)。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8),众人匹之(39),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40):“穷发之北有冥海者(41),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42),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43),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44),绝云气(45),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46):‘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47),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48)。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49)。故夫知效一官(50)、行比一乡(51)、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52),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5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54),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55),定乎内外之分(56),辩乎荣辱之境(57),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58)。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59),泠然善也(60),旬有五日而后反(61)。彼于致福者(62),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63)。若夫乘天地之正(64),而御六气之辩(65),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66)?故曰:至人无己(67),神人无功(68),圣人无名(69)。【注释】①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下文的“南冥”仿此。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②鲲(kūn):本指鱼卵,这里借表大鱼之名。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④怒:奋起。⑤垂:边远;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陲”。一说遮,遮天。⑥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一说指鹏鸟在海面飞行。徙:迁移。⑦天池:天然的大池。⑧齐谐:书名。一说人名。⑨志:记载。⑩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11)抟(tuán):环绕而上。一说“抟”当作“搏”(bó),拍击的意思。扶摇:又名叫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12)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息:停歇。(13)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14)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15)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16)极:尽。(17)覆:倾倒。坳(ào):坑凹处,“坳堂”指厅堂地面上的坑凹处。(18)芥:小草。(19)斯:则,就。(20)而后乃今:意思是这之后方才;以下同此解。培:通作“凭”,凭借。(21)莫:这里作没有什么力量讲。夭阏(è):又写作“夭遏”,意思是遏阻、阻拦。“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的倒装。(22)蜩(tiáo):蝉。学鸠:一种小灰雀,这里泛指小鸟。(23)决(xuè):通作“翅”,迅疾的样子。(24)抢(qiāng):突过。榆枋:两种树名。(25) 控:投下,落下来。(26) 奚以:何以。之:去到。为:句末疑问语气词。(27) 适:往,去到。莽苍:指迷茫看不真切的郊野。(28)飡(cān):同餐。反:返回。(29)犹:还。果然:饱的样子。(30)宿:这里指一夜。(31)之:这。二虫:指上述的蜩与学鸠。(32)知(zhì):通“智”,智慧。(33)朝:清晨。晦朔: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和最初天。一说“晦”指黑夜,“朔”指清晨。(34)蟪蛄(huìgū):即寒蝉,春生复死或复生秋死。(35)冥灵:传说中的大龟,一说树名。(36)大椿:传说中的古树名。(37)根据前后用语结构的特点,此句之下当有“此大年也”一句,但传统本子均无此句。(38)彭祖:古代传说中年寿最长的人。乃今:而今。以:凭。特:独。闻:闻名于世。(39)匹:配,比。(40)汤:商汤。棘:汤时的贤大夫。已:矣。(41)穷发:不长草木的地方。(42)修:长。(43)太山:大山。一说即泰山。(44)羊角:旋风,回旋向上如羊角状。(45)绝:穿过。(46)斥鴳(yàn):一种小鸟。(47)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这里应从周制。(48)至:极点。(49)辩:通作“辨”,辨别、区分的意思。(50)效:功效;这里含有胜任的意思。官:官职。(51)行(xìng):品行。比:比并。(52)而:通作“能”,能力。徵:取信。(53)宋荣子:一名宋钘,宋国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犹然:讥笑的样子。(54)举:全。劝:劝勉,努力。(55)非:责难,批评。沮(jǔ):沮丧。(56)内外:这里分别指自身和身外之物。在庄子看来,自主的精神是内在的,荣誉和非难都是外在的,而只有自主的精神才是重要的、可贵的。(57)境:界限。(58)数数(shuò)然:急急忙忙的样子。(59)列子:郑国人,名叫,战国时代思想家。御:驾驭。(60)泠(líng)然:轻盈美好的样子。(61)旬:十天。有:又。(62)致:罗致,这里有寻求的意思。(63)待:凭借,依靠。(64)乘:遵循,凭借。天地:这里指万物,指整个自然线。正:本;这里指自然的本性。(65)御:含有因循、顺着的意思。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辩:通作“变”,变化的意思。(66)恶(wū):何,什么。(67)至人:这里指道德修养最高尚的人。无己:清除外物与自我的界限,达到忘掉自己的境界。(68)神人:这里指精神世界完全能超脱于物外的人。无功:不建树功业。(69)圣人:这里指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人。无名:不追求名誉地位。【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商汤询问棘的话是这样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不同了。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哩。而宋荣子却讥笑他们。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辩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宋荣子他对于整个社会,从来不急急忙忙地去追求什么。虽然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方才返回。列子对于寻求幸福,从来没有急急忙忙的样子。他这样做虽然免除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呀。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原文】尧让天下于许由①,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②;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③,而犹浸灌④;其于泽也⑤,不亦劳乎⑥?夫子立而天下治⑦,而我犹尸之⑧;吾自视缺然⑨,请致天下⑩。”许由曰:“子治天下(11),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12);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13),不过一枝;偃鼠饮河(14),不过满腹。归休乎君(15),予无所用天下为(16)!庖人虽不治庖(17),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18)!”肩吾问于连叔曰(19):“吾闻言于接舆(20),大而无当(21),往而不反(22)。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23);大有迳庭(24),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25),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26),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27),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28)。吾以是狂而不信也(29)。”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30),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31)。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32),世蕲乎乱(33),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34)!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35),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穅将犹陶铸尧舜者也(36),孰肯以物为事?”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37),越人断发文身(28),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39),窅然丧其天下焉(40)。【注释】①尧:我国历史上传说时代的圣明君主。许由:古代传说中的高士,宇仲武,隐于箕山。相传尧要让天下给他,他自命高洁而不受。②爝(jué)火:炬火,木材上蘸上油脂燃起的火把。③时雨:按时令季节及时降下的雨。④浸灌:灌溉。⑤泽:润泽。⑥劳:这里含有徒劳的意思。⑦立:位,在位。⑧尸:庙中的神主,这里用其空居其位,虚有其名之义。⑨缺然:不足的样子。⑩致:给与。(11)子:对人的尊称。(12)宾:次要的、派生的东西。(13)鹪鹩(jiāoliáo):一种善于筑巢的小鸟。(14)偃鼠:鼹鼠。(15)休:止,这里是算了的意思。(16)为:句末疑问语气词。(17)庖人:厨师。(18)尸祝:祭祀时主持祭祀的人。樽:酒器。俎:盛肉的器皿。“樽俎”这里代指各种厨事。成语“越俎代庖”出于此。(19)肩吾、连叔:旧说皆为有道之人,实是庄子为表达的需要而虚构的人物。(20)接舆:楚国的隐士,姓陆名通,接舆为字。(21)当(dàng):底,边际。(22)反:返。(23)河汉:银河。极:边际,尽头。(24)迳:门外的小路。庭:堂外之地。“迳庭”连用,这里喻指差异很大。成语“大相迳庭”出于此。(25)藐(miǎo):遥远的样子。姑射(yè):传说中的山名。(26)淖(chuò)约:柔弱、美好的样子。处子:处女。(27)凝:指神情专一。(28)疵疠(lì):疾病。(29)以:认为。狂:通作“诳”,虚妄之言。信:真实可靠。(30)瞽(gǔ):盲。文章:花纹、色彩。(31)时:是。女:汝,你。旧注指时女为处女,联系上下文实是牵强,故未从。(32)旁礴:混同的样子。(33)蕲(qí):祈;求的意思。乱:这里作“治”讲,这是古代同词义反的语言现象。(34)弊弊焉:忙忙碌碌、疲惫不堪的样子。(35)大浸:大水。稽:至。(36)秕:瘪谷。穅:“糠”字之异体。陶:用土烧制瓦器。铸:熔炼金属铸造器物。(37)资:贩卖。章甫:古代殷地人的一种礼帽。适:往。(38) 断发:不蓄头发。文身:在身上刺满花纹。越国处南方,习俗与中原的宋国不同。(39)四子:旧注指王倪、齧缺、被衣、许由四人,实为虚构的人物。阳:山的南面或水流的北面。(40)窅(yǎo)然:怅然若失的样子。丧(shàng):丧失、忘掉。【译文】尧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和月亮都已升起来了,可是小小的炬火还在燃烧不熄;它要跟太阳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难吗?季雨及时降落了,可是还在不停地浇水灌地;如此费力的人工灌溉对于整个大地的润泽,不显得徒劳吗?先生如能居于国君之位天下一定会获得大治,可是我还空居其位;我自己越看越觉得能力不够,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许由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而我却还要去替代你,我将为了名声吗?‘名’是‘实’所派生出来的次要东西,我将去追求这次要的东西吗?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棵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师即使不下厨,祭祀主持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肩吾向连叔求教:“我从接舆那里听到谈话,大话连篇没有边际,一说下去就回不到原来的话题上。我十分惊恐他的言谈,就好像天上的银河没有边际,跟一般人的言谈差异甚远,确实是太不近情理了。”连叔问:“他说的是些什么呢?”肩吾转述道:“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皮肤润白像冰雪,体态柔美如处女,不食五谷,吸清风饮甘露,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他的神情那么专注,使得世间万物不受病害,年年五谷丰登。我认为这全是虚妄之言,一点也不可信。”连叔听后说:“是呀!对于瞎子没法同他们欣赏花纹和色彩,对于聋子没法同他们聆听钟鼓的乐声。难道只是形骸上有聋与瞎吗?思想上也有聋和瞎啊!这话似乎就是说你肩吾的呀。那位神人,他的德行,与万事万物混同一起,以此求得整个天下的治理,谁还会忙忙碌碌把管理天下当成回事!那样的人呀,外物没有什么能伤害他,滔天的大水不能淹没他,天下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山焦裂,他也不感到灼热。他所留下的尘埃以及瘪谷糠麸之类的废物,也可造就出尧舜那样的圣贤人君来,他怎么会把忙着管理万物当作己任呢!”北方的宋国有人贩卖帽子到南方的越国,越国人不蓄头发满身刺着花纹,没什么地方用得着帽子。尧治理好天下的百姓,安定了海内的政局,到姑射山上、汾水北面,去拜见四位得道的高士,不禁怅然若失,忘记了自己居于治理天下的地位。【原文】惠子谓庄子曰①:“魏王贻我大瓠之种②,我树之成③,而实五石④。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⑤。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⑥。非不呺然大也⑦,吾为其无用而掊之⑧。”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⑨!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⑩,世世以洴澼?为事(11)。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12)。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13),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14)。越有难(15),吴王使之将(15),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17)。能不龟手一也(18),或以封(19),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20),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21)!”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22)。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23),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24),立之塗(25),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26)?卑身而伏(27),以候敖者(28);东西跳梁(29),不辟高下(30);中于机辟(31),死于罔罟(32)。今夫斄牛(33),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34),广莫之野(35),彷徨乎无为其侧(36),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37),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注释】①惠子:宋国人,姓惠名施,做过梁惠王的相。惠施本是庄子的朋友,为先秦名家代表,但本篇及以下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寓言性质,并不真正反映惠施的思想。②魏王:即梁惠王。贻(yí):赠送。瓠(hú):葫芦。③树:种植、培育。④实:结的葫芦。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⑤举:拿起来。⑥瓠落:又写作“廓落”,很大很大的样子。⑦呺(xiāo)然: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⑧为(wèi):因为。掊(pǒu):砸破。⑨固:实在,确实。⑩龟(jūn):通作“皲”,皮肤受冻开裂。(11)洴(píng):浮。澼(pí):在水中漂洗。?(kuàng):丝絮。(12)方:药方。(13)鬻(yù):卖,出售。(14)说(shuì):劝说,游说。(15)难:发难,这里指越国对吴国有军事行动。(16)将(jiàng):统帅部队。(17)裂:划分出。(18)一:同一,一样的。(19)或:无定代词,这里指有的人。以:凭借,其后省去宾语“不龟手之药”。(20)虑:考虑。一说通作“摅”,用绳络缀结。樽:本为酒器,这里指形似酒樽,可以拴在身上的一种凫水工具,俗称腰舟。(21)蓬:草名,其状弯曲不直。“有蓬之心”喻指见识浅薄不能通晓大道理。(22)樗(chū):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但木质粗劣不可用。(23)大本:树干粗大。拥(擁)肿:今写作“臃肿”,这里形容树干弯曲、疙里疙瘩。中(zhòng):符合。绳墨:木工用以求直的墨线。(24)规矩:即圆规和角尺。(25)塗:通作“途”,道路。(26)狸(lí):野猫。狌(shēng):黄鼠狼。(27)卑:低。(28)敖:通“遨”,遨游。(29)跳梁:跳踉,跳跃、窜越的意思。(30)辟:避开;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避”。(31)机辟:捕兽的机关陷阱。(32)罔:网。罟(gǔ):网的总称。(33)斄(lí)牛:牦牛。(34)无何有之乡:指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35)莫:大。(36)彷徨:徘徊,纵放。无为:无所事事。(37)夭:夭折。斤:伐木之斧。【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也太大了,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得下。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惠子又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却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看。现今你的言谈,大而无用,大家都会鄙弃它的。”庄子说:“先生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低着身子匍伏于地,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下窜越,不曾想到落入猎人设下的机关,死于猎网之中。再有那斄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天边的云;它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呢?”& &
时文哲后,肃事严禋。馨我明德,享于贵神。大庖载盈,旨酒斯醇。精意所属,期于利人。——唐代·佚名《郊庙歌辞。祀九宫贵神乐章。寿和》http://so.gushiwen.org/view_735.aspx
时文哲后,肃事严禋。馨我明德,享于贵神。
大庖载盈,旨酒斯醇。精意所属,期于利人。
水曲山傍。寒梢冷蕊,隐映修篁。细细吹香,疏疏沈影,恼断回肠。为伊驻马横塘。漫立尽、烟村夕阳。空袅吟鞭,几多诗句,不入思量。——宋代·杨无咎《柳梢青》http://so.gushiwen.org/view_54188.aspx
水曲山傍。寒梢冷蕊,隐映修篁。细细吹香,疏疏沈影,恼断回肠。
为伊驻马横塘。漫立尽、烟村夕阳。空袅吟鞭,几多诗句,不入思量。
一钵与三衣,经行远近随。出家还养母,持律复能诗。春雪离京厚,晨钟近塞迟。亦知莲府客,夜坐喜同师。——唐代·姚合《送无可上人游边》http://so.gushiwen.org/view_25736.aspx
一钵与三衣,经行远近随。出家还养母,持律复能诗。
春雪离京厚,晨钟近塞迟。亦知莲府客,夜坐喜同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庄子的逍遥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