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石墨能导电电必须具有___

(12分)(1)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液态HCl③NH3④熔融KCl⑤蔗糖⑥铜⑦CO2⑧稀硫酸⑨KOH固体①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②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2)浓硫酸具有A-D所示的性质,以下过程主要表现了浓硫酸的那些性质?请将选项字母填在下列各小题的括号内:A.强酸性B.吸水性C.脱水性D.强氧化性①浓硫酸使蓝色的胆矾晶体变白色;②浓硫酸使木条变黑;③热的浓硫酸与铜片反应;(3)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三种不同A.MgO、Na2O、CO2、CuOB.HCl、H2O、H2SO4、HNO3C.NaOH、CaCO3、KOH、Cu(OH)2三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A、B、C;这三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这种新物质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④⑥⑧(1分)(2)①②④⑨(1分),③⑤⑦(1分)(2)①B(1分)②C(1分)③AD(2分)(3)ACO2(1分)BH2O(1分)CCaCO3(1分),HCO3-+H+=H2O+CO2↑(2分)略云南省玉溪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答案
(1)④⑥⑧(1分)(2) ①②④⑨(1分)? , ③⑤⑦(1分)(2)①B (1分)② C (1分) ③AD(2分)(3)A CO2 (1分) B H2O (1分) C CaCO3 (1分),HCO3-
= H2O + CO2↑(2分)相关试题电解质、非电解质和溶于水之后能导电的物质13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电解质、非电解质和溶于水之后能导电的物质13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知识点梳理
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类都是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与少数盐。不同的弱电解质在水中电离的程度是不同的,一般用电离度和电离常数来表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别:强与弱体现在电解质有没有完全电离,也就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电解质的分子形式的多少,越多越强,完全电离的电解质肯定是强电解质,不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不一定是弱电解质。在电离过程中,强电解质是不可逆的,其电离式用等号“═”表示,弱电解质是可逆的,其电离方程式用“(正反符号±)”,来表示。
电离式:用来表示电解质如酸,碱,盐溶于水或受热时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式子。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应注意:  ①写出物质正确的式是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的基础。   ②要正确书写出电离的阳离子、阴离子的符号。这里注意区分离子符号和化合价的书写。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应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且要先写数字,后写“+”或“-”号;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写“+”或“-”号,后写数字。离子的电荷数为1时,1省略不写,只写“+”或“-”号;而化合价数为1时,1必须标明。   ③含有原子团的物质电离时,原子团应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分开。   ④表示离子数目的数字要写在离子符号的前面,不能像在化学式里那样写在右下角。   ⑤在电离方程式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总数必须相等。   ⑥酸碱盐电离出的阴、阳离子的个数应与其化学式中相应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相同,电离出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应与该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相等。  ⑦强电解质用等号,弱电解质用可逆号,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弱碱一步电离。强酸的酸式盐一步电离。弱酸的酸式盐分步电离,第一步不可逆,以后步步可逆,且一步比一步的电离程度小。  ⑧溶液导电性质和离子浓度和所带电荷有关。
燃烧热:是指物质与氧气进行燃烧反应时放出的。它一般用单位物质的量、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计量,当燃烧热以kJ/mol为单位计时又叫作标准摩尔燃烧焓。燃烧反应通常是烃类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并放热的反应。在25℃,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燃烧热的测定:燃烧热是以1 mol可燃物作为标准来进行测定的,因此在计算燃烧热时,热式里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如H2(g)+ 1/2O2(g)====H2O(l);ΔH=-285.8 kJ·mol-1 这时的分数是代表摩尔数(即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而不是分子个数所以是合理的。
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电解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并产生变化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不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有:除羧酸及其盐、酚、胺以外,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如非电解质有糖、甘油、乙醇等。在无机化合物中,只有某些非金属的卤化物和所有非金属氧化物是非电解质。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指在一定条件下(、浓度),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的状态。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特点是:  (1)动态平衡:电离式中用“ ”,如:CH3COOH CH3COO—+H+。  (2)条件改变:平衡被打破。如在CH3COOH的石蕊溶液中(呈红色)加入固体CH3COONH4,即增大了c(CH3COO—),平衡左移,c( H+)变小,使红色变浅。  (3)弱电解质在离子反应中电离平衡发生移动。将等质量的锌粉分别投入10mL0.1mol/L盐酸和10mL0.1mol/L醋酸中,实验结果:盐酸的反应速率比醋酸快。若锌足量,则产生氢气的体积相等。因为当浓度和体积相同时,盐酸是强酸,c(H+)大,所以反应速率快,但二者可电离出来的H+的物质的量相等,仅仅是后者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的电离平衡不断发生移动。  (4)从导电实验可知,弱电解质少部分电离,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决定了它在离子方程式书写中保留分子形式。如醋酸和烧碱溶液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成:CH3COOH+OH—= CH3COO—+H2O。  (5)导电性强弱与电解质强弱的关系:电解质的强弱由物质内部结构决定,电解质的强弱在一般情况下影响着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导电性强弱是由溶液离子浓度大小决定的。如果某强电解质溶液浓度很小,那么它的导电性可以很弱,而某弱电解质虽然电离程度很小,但如果浓度较大时,该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可以较强。因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也不一定弱。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完成下列填空(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相似的试题还有:
完成下列填空(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a.铜丝
j.醋酸k.碳酸
l.碳酸氢铵 m.氢氧化铝
P BaSO4(2)有氢离子浓度相同、体积相等的三种酸:a、盐酸
c、醋酸,p同时加入足量的锌,则开始反应时速率______,反应完全后生成H2的质量______.(用<、=、>表示)(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硫酸和醋酸溶液,pH最小的是______,pH最大的是______;体积相同时分别与同种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______.(4)已知1mol N2与适量 H2反应生成NH3放出92.2KJ热量.写出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5)4.0g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37kJ热量,则硫的燃烧热为______(6)BaSO4(溶解平衡表达式)______(7)H2CO3(电离方程式)______(8)NH4Cl(水解离子方程式)______(9)NaHCO3溶液中存在那些微粒?______.
下列物质中:(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3)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4)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5)能导电的是________。A.NaOH溶液 B.Cu
D.硫酸 E.蔗糖溶液 F.BaSO4
H.CuSO4晶体 I.熔化的KOH
J.无水乙醇
下列物质中A.NaOH溶液 B.铜 C.液态 HCl
D.液态 CH3COOH E.蔗糖溶液 F.液氨 G.氨水
H.CuSO4溶液 I.石墨 J.无水乙醇 K.BaSO4 L.CaO(1)常温下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 【答案带解析】能确定某一物质一定是酸的依据是( ) A.某水溶液能够导电 B.能跟碱反应生成盐...
能确定某一物质一定是酸的依据是( )A.某水溶液能够导电B.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在水溶液中能离解成氢离子和酸根离子D.在水溶液中离解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可以根据酸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
A、某些盐或碱的溶液也能导电.
B、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碳不是酸.
C、硫酸氢钠也能电离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硫酸氢钠属于盐.
D、在水溶液中离解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物质是酸.
考点分析:
考点1: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
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知识点的认识】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其组成特点是含有两种元素,并且,其中一种必须是氧元素;书写其化学式时,氧元素符号在后面.例如:二氧化硫(SO2)、五氧化二磷(P2O5)和氧化铜(CuO)等.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其组成特点是它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书写其化学式时,一般氢元素符号在前,氢原子的个数是由后面的酸根的化合价的数值决定的(不过,醋酸特殊一点,起作用的氢原子在后面,前面是醋酸根).例如:盐酸(HCl)、硫酸(H2SO4)和醋酸(CH3COOH)等.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其组成特点是它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书写其化学式时,金属元素符号在前,后面的氢氧根的个数是由前面的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决定的.例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和氢氧化铜[Cu(OH)2]等.盐是指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其组成特点是它是由金属元素和酸根组成的;书写其化学式时,金属元素符号在前,酸根在后;并且金属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总数等于酸根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例如:氯化钠(NaCl)、碳酸钙(CaCO3)和硫酸铝[Al2(SO4)3]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及元素的分类和类别辨析、化学式的书写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物质的分类、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及其化学式的书写(或判断)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的理解,首先,要明确这些概念都建立在化合物的基础上;然后,还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即其组成特点),结合着其化学式,将会事半功倍!并且,对酸、碱的概念来说,还要注意“全部是”这三个字,否则,将会走进误区.例如,硫酸氢钠(NaHSO4)虽然电离时也生成氢离子,但不是酸,而是盐.又如,碱式碳酸铜[Cu2(OH)2CO3]虽然电离时也生成氢氧根离子,但不是碱,而是盐.另外,还要注意一种特殊的碱(即氨水NH3?H2O)和一种特殊的盐(即硝酸铵NH4NO3),前者是由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后者是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虽然其中的铵根离子不是金属离子,但是,由于它的性质跟金属离子的很相似,所以就把它看作金属离子了;这样它们也就和碱、盐的概念相吻合了,它们也就顺理成章地分别归为碱和盐了.2.书写它们的化学式时,一定要联系着元素的化合价和根价,利用交叉法来书写,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3.在称呼氧化物、酸、碱和盐时,也是有规可循的.具体是这样的:(1)氧化物一般称呼为“氧化某”,但是,当某元素有两个化合价时,常把高价的称呼为“氧化某”,低价的称呼为“氧化亚某”;并且,有时还需要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的数字来区分其名称.例如: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和四氧化三铁(Fe3O4)等.当氧元素不显-2价时,一般称呼为过氧化某或超氧化某.例如: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钠(Na2O2)和超氧化钾(KO2)等.(2)酸的称呼分为两种:①把含有氧元素的酸称呼为“某酸”.其中的“某”是氢、氧元素之外的元素名称;当某元素有两个化合价时,常把高价的称呼为“某酸”,低价的称呼为“亚某酸”;例如:硫酸(H2SO4)、亚硫酸(H2SO3)等.②把不含氧元素的酸称呼为“氢某酸”;例如:氢氯酸(俗称盐酸,HCl)、氢硫酸(H2S)等.(3)碱一般称呼为“氢氧化某(或亚某)”;例如: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等.(4)盐的称呼也分为两种:①把不含氧元素的盐称呼为“某化某或亚某”,例如,氯化铁(FeCl3)、氯化亚铁(FeCl2)等.②把含有氧元素的酸称呼为“某酸某或亚某”,例如,硫酸铁[Fe2(SO4)3]、硫酸亚铁(FeSO4)等.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是( )A.镁条B.生锈铁钉C.碳酸钙D.氯化铜溶液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研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段,放入水中,看到蜡烛浮于水面.由此得出的结沦是:______.(2)将火柴火焰靠近蜡烛(不点燃,如图甲)看到蜡烛逐渐熔化,此时石蜡发生的变化是______变化;点燃蜡烛,看到石蜡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观察火焰,发现分为外焰、内焰、焰芯三层,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火焰上(如图乙)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位于火焰的______部的火柴梗最先发黑,由此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有______.(3)要说明蜡烛燃烧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应证明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请设计一实验加以验证:______.(4)将蜡烛点燃后罩上一只烧杯(如图丙).一段时间后,发现蜡烛火焰熄灭,原因是______.(5)由你提出一个与蜡烛有关,需要再探究的新问题:______.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方案.A同学的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试剂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甲所示,B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按图乙中的步骤Ⅰ~Ⅳ依次进行实验,观察小化颜色变化(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请对A、B两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后回答下列问题:(1)哪个同学的方案合理______.(2)B同学的方案中观察纸花的颜色变化是Ⅰ.纸花变红Ⅱ.纸花不变红Ⅲ.纸花小变色Ⅳ.______.(3)B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了什么?______.(4)写出B同学方案中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发达式______.
阿伏加德罗曾经总结出一条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如图是简易电解水的装置图,试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乙管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A电极为电源的______极,甲管中的气体可用______检验.(2)如果甲管中气体的密度是乙管中气体密度的16倍,则甲管中气体与乙管中气体的质量比是______,分子个数比是______.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_&2H2O+O2↑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墨能导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