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最后两个月冲刺一下 mba联考写作 ,...

MBA过来人亲述:掌握这八点再备考_新浪教育_新浪网
MBA过来人亲述:掌握这八点再备考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QQ:
&nbsp&nbsp
  看着更多的弟妹们踌躇满志地登上这个舞台,有幸通过联考的我,希望能够把我复习备考的点滴心得分享给大家,只要其中有丁点火花,为弟妹们今后备考MBA的道路带来点点光亮,我也就心满意足了。下面分八个方面,按从大到小,由高层次到低层次的顺序,分别从大方略,小战术,以及一些小技巧等方面,谈谈我对MBA复习的一些看法。
MBA备考复习
  1.正确的目标,平常的心态
  谁都知道目标和心态的重要性,可真正能在这两方面做好却殊非易事。我虽然有幸考上报考的学校,却因为定的目标过高,考试期间无法保持平常的心态,而导致部分科目严重发挥失常。身边也有些朋友,立志考清华北大,后来看他们的分数也算比较高,如果把目标稍稍降一降,上一个其它的好学校是完全可能的。
  制定目标我认为基于三个主要的因素就可以了,第一是基础,基础好的人,不必因为毕业时间太长而沮丧,实际上我本人就是毕业12年的老龄考生,底子扎实的话再捡起这些科目会很快,如果目标订得太低就有些可惜了;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可以先好好分析一下基础不好的原因,如果只是因为以前学习不够努力,同时自己还比较自信而且时间也足够的话,当然可以有较高的目标,同时应该明白,没有舍哪有得,只有舍弃过高的目标,才可能得到MBA的通行证啊。第二是决心,俗话说,有志者事尽成,还有句话叫苦心人天不负,定目标的时候先问清自己,决心到底有多大,如果怕影响工作,或者还在犹犹豫豫,就别把目标定高了,没有决心,你花不了那时间,吃不了那苦。第三是时间,如果你工作很忙,又不想耽误工作,就别要求太高了,虽然时间象海绵里的水,但你挤得太费劲,持久不了的。
  有了正确的目标,基本上就能具备良好的心态。不过,考试前半个月,请尝试去忘记你的目标,把这想象成一场很平常的战争,胜负无关紧要,生活仍然沿着它的轨迹走下去,不去改变这个轨迹或许会更好。这样虽然有点阿Q,但为了考试期间你能够心若止水,正常发挥,就让阿Q做你MBA复习最后的老师吧。
  2.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状态
  健康,大家都知道这是干革命的本钱,有多重要勿需多言。我在复习的后两个月,基本上能坚持每个星期至少锻炼一次,打羽毛球或者跑步,象爬山这样的平常项目还不计算在内。特别是对要去异地考试的考生,如果没有强健的身体,改变一下环境,或者经点凉受点热就吃不消的话,辛勤的复习都可能付之东流。无论多忙,复习期间的锻炼和营养都是不能放松的。
  健康的身体不必然等于良好的状态,前边讲的平常心也很重要,同时,考前一两个星期,尽量想办法把自己与繁重的工作,繁杂的家事,和一些引起不愉快的因素绝缘,这有这样才可能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
  3.计划宜大略,控制是关键
  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计划的忙碌只能是瞎忙,没有计划的行动只能是盲动。但计划应该怎样做呢?有的人喜欢详细的计划,每天几点到几点该复习什么都规定得清清楚楚,这应该是有它的好处。不过,我倾向于只做大的简略的计划,把半个月要达到的目标定下来就行了。计划的关键是可行性,如果不可行,做不到或坚持不了,再好再具体的计划都是白废。我们毕竟是边工作边复习,绝大多数人还有家庭,在长达几个月的复习中,要做到与外界绝缘,不受杂事所扰是不可能的,你的时间必然被很多其它的事情侵蚀,计划太具体是不太好执行的。
  前边讲的半月目标,是我要写下来,要求自己必须做到的,至于分配哪些时间去做,不用规定。当然,在执行这个大计划的过程中,我可能还会有一些临时的小计划,比如今天下午有时间了,我开始复习数学,就要求自己必须完成某一章的复习,需要达到的效果是后边的所有习题全部会做,这样的小计划随时订立,藏于心中即可。另外,我还有一个习惯,最后一个月每天早晨用20分钟复习英语,背单词,练阅读或者背诵作文经典句子,这也许可以算做在时间上比较具体的计划吧。
  无论对于半月目标这样的大计划,还是临时的小计划,都要求有很好的控制,如果只剩下一个星期了,离半月目标还很遥远,就得加紧了;如果时间到了还没完成任务,就得给自己点惩罚,我有很多次因临时计划没按时完成,拼着不吃饭晚睡觉也要把它们完成的。考MBA虽然不是打什么大仗,可是没有点狠劲,没有这种一鼓作气的精神,同样是不行的。
  4.辅导班大有裨益,资料书适可而止
  上不上辅导班,上哪个辅导班,这是个问题!在我接触的人中,还有不少认为辅导班作用不大。我觉得,辅导班是口大锅,这口锅里煮了很多东西,总有一样东西能对上你的胃口,能给你提供一点点营养。有些老师的课可能让你昏昏欲睡,但也许会有一两个老师让你有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的感觉;除了老师,辅导班还可以及时给你提供很多信息;这里还有很多可爱的同学,除了交流功课,还可互相勉励,互通有无;同时,与老师一起,与这么多同学一起学习的气氛,又岂是一人闭门苦读所能比拟的?再者,万一你的考试不理想,辅导班还可以提供一些调剂的帮助……。其实,什么是你最宝贵的资源?金钱还是时间?当然应该是时间,辅导班无疑是可以为你节省时间的,花点点钱上个辅导班是绝对值得的。有人觉得自己基础好,上辅导班没什么帮助,这个就见仁见智了,作为我自己,虽然也觉得基础还不错,但凭心而论,上辅导班,特别是冲刺阶段,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那么,该上什么辅导班呢?个人认为价钱不要成为重要因素,知名度是靠长期以来的质量和口碑相传而建立起来的,应该成为首要考虑因素。
  说实话,我除了机工版的一套教材外,没有再买别的资料书。当然,辅导班还发了很多复习资料,很有帮助,这也是上辅导班的好处之一吧。个人认为,能把教材吃透,知识点都掌握,书上的题目都做熟,结合辅导班的资料就够了。资料太多太杂会分散精力,可能反而把握不住重点。
  5.补弱扬长勿偏废,短期强攻夺关隘
  该先抓好自己的强项,还是该先补上自己的弱项?很多人会思考这个问题,其实,这是一个伪问题,非要给个答案的话,只能说二者不可偏废。首先,弱和强是会互相转化的,我曾经数学学得很好,可由于毕业已逾十年,强项已变为弱项,尤其是线代,最初被一大堆概念搞得晕头转向;与数学相比,在校时我英语这一科就弱一些,但毕业后使用较多,它却可以说成了强项。其次,重视一方可能忽略了另一方,我强攻数学,最后考出来的结果,数学应该是考得非常不错,可恰恰是引以为傲的逻辑和英语拖了后腿。
  其实,之所以说补弱扬长是一个伪问题,我想说的是,先不必考虑哪一科强哪一科弱。首先,应该考虑哪一科可能带来的分值增长空间最大,对我来说,数学基本上忘光,基点低,但曾经学得好,说明上升潜力还是有的,显然这一科会给我带来最大的增长,所以我这一科最早投入复习,而且花费了最多的时间;而英语,我开始复习时的起点就已经比较高了,再加上英语是个长期积累的东西,要想有大的增长不太可能,我在这一科投入的时间最少;其次,应该考虑这些科目本身的特点,作文和逻辑都是可以短时期(我觉得一个月就可以)抓起来的,可数学不行,不仅内容多,而且是硬功夫,想在最后一两个月突击起来不太可能,英语更是长期的功夫修炼了,当然英语的作文是可以短期突击一下的。把这些考虑清楚了,就知道哪一科该在什么时候投入复习,该分配多少时间了。
  当然,相对的弱势科目是客观存在的,怎么把它补上来呢?老毛的战术应该很管用,那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华为的任正非也强调一个压强战术,指的也是短时间内大量时间的集中投入,对某个项目进行强攻,因为力量集中,行动持续,在强大的压强下,没有刺不穿的盔甲,突不破的堡垒,夺不下的关隘。千万不要把一个你要进攻的目标打成了马拉松战役,这样必然事倍功半。其实,我上边讲自己如何执行临时计划,也是压强战术的一种体现,集中时间猛攻,即时耽误吃饭睡觉也必须达成目标。
  MBA复习整体来看是一场持久战,你必须有良好的身体条件把它打下去;在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复习目标时,它又是一场场攻坚战,就得拿出打攻坚战的猛劲和狠劲来。
  6.题要做不宜杂,书须看当深入
  对于数学的复习,有的同学使用题海战术,有些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过我个人不主张用题海战术,MBA考试不是搞竞赛,接触过多的难题偏题怪题只会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万变不离其宗,把教材上的题和老师上课讲的题都吃透,明白原理,能够举一反三,而不是一知半解,应付联考绝对绰绰有余。
  题目当然得做,但必须是结合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来做。其实,能够把教材上的知识点都理解透了,基础扎实了,很多题目都是类似的。所以,我强调把教材多读几遍。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但不是每次都推土机一样从头到尾一寸一寸往后读,除了第一遍外,此后的读书都应该结合做题,碰到一道不会做的题,或者虽会做但比较吃力的题,就把相关的章节、知识点再攻一遍。通过这种方式,我线代读了不下四遍,此后,这个我曾经最怵的部分,做起题来也得心应手。
  当然,冲刺阶段的一个月,大量做模拟题是为了训练感觉,也是对知识点的查漏补缺,是必要的,而且这个时候书也应该已经看了好几遍了,再看的话进益不大。但即使这个阶段,题目也不要杂七杂八地乱做。关键要抓好做完后的工作。好好分析为什么会错,很可能是某一块知识或一个知识点未掌握,或掌握得不透;做对但却是蒙的,同样,要找知识点的漏洞,为什么能蒙对,则说明你某方面的感觉很对头,要发扬。我的模拟试卷上都写得密密麻麻的,全是我对一些关键题目对和错的原因分析,以及对自己特点的分析,以此匡正不足,发扬优势。
  7.强者用正兵,弱者出奇兵
  孙子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应付MBA写作,可套用此兵法。我上的辅导班,有两位写作老师,谷师和赵师,谷师的讲课风格和写作套路,中规中矩,不偏不倚,招式沉稳老练,大有武林名门正派之风范;而赵师出招则轻灵飘逸,套路奇幻莫测,匪夷所思,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只要好好听其中任何一位的课,严格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写作其实很简单,不必花太多时间去复习。
  不过,我建议,写作功底扎实的同仁,采用谷师的招数比较好,此即所谓"强者出正兵"。赵师的方法妙在出奇制胜,但奇招难免有不少破绽,呵呵,此处不便点破,不应该让这些破绽成为公开的秘密,害了学弟学妹们,大家心领神会即可。万一阅卷老师瞧出破绽,对于本来功夫就不错的同学来说,没必要冒这个风险;反过来,对于底子薄的同学,赵师的法子无疑是短期内大幅提高分数的终南捷径,此即"弱者出奇兵",你真的无需花太多功夫,只要领会好赵师的精神,好好背诵,多多练习,定会收获奇效。
  孙子又云,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奇与正当然可以结合使用,相得益璋。我虽然写作还有点点基础,但模拟考试中一直得不到高分,最后两次作文,尝试在文章框架方面用谷师的方法,但在句式词澡,气势铺排,引章用典方面师法赵师,自我感觉不错,并在正式联考时坚持这个套路,写作的得分很不错,还得多多感谢二位恩师。
  8.逻辑别恋战,英语可突击
  逻辑需要学吗?教材看一遍,老师的课听一遍,对基本的逻辑概念有些印象,这应该就足够了,不可恋战。之后可以多做题,找感觉,作题型归纳。做题时,有时题目和答案本身也是有谬误的,只要你不是想考满分,就不必去较真,相信自己的感觉,题目有问题的毕竟是少数。网上流传一个《独孤九剑》,对题型和做题方法归纳得相当不错,这里面的营养不会比教材里的差。总之一句话,逻辑考试要求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大量的阅读和分析判断,阅读的速度和对逻辑的感觉非常重要,平时更多地应该靠多练习来提高阅读速度,和培养感觉。少纠缠于教材。
  前边讲到,英语水平是靠长期的积累,但考试不完全取决于实际水平,阅读和写作还是可以突击的,阅读有很多技巧,水平高读得懂未必得高分,读不懂未必一定拿低分,这有很多技巧,在此不作赘述;对于作文,即使基础不好,掌握好基本的写作框架,背一些漂亮的句型,写作的时候尽量用进去,拿到理想的分数不难。对于怎样在实际作文时使用这些漂亮的语法结构,平时多做一些练习,找到感觉,考试时就得心应手了。每天固定一点时间背单词,训练阅读,或者背诵典型句式,只要你能坚持下来,提高英语分数也不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
  复习得好,相当于为战争准备了充足的粮草弹药,但这还不能确保战争的胜利,这就引出另一个话题,那就是对临场经验教训的总结。希望有机会与大家再就这个话题进行探讨。
  最后送给即将投入MBA备考的学弟学妹们一句话:既已决定,便一往无前,不管前进道路上是和风煦日,还是冷风斜雨。成功属于你--坚定和坚持的人!
  国内不少高校的MBA提前面试正在进行中,您可以完善以下信息进行报名:
  友情提示:为帮助各位MBA考生顺利进入理想的MBA院校,新浪教育特设MBA专家指导热线:-2,进行报考指导。各大商学院最新MBA招生政策及信息还可关注:新浪网全国MBA报考QQ群:,商学院(MBA)微信公众号:bschoolZXY。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教育部直属
你所在省市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本科提前批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 文章正文
11:27&&作者:&&来源:网络&&字号:|
  我是08年MBA的F班唐毅,我的工作背景在跨国通讯设备公司,做渠道方面的工作,这次是用备考经验分享,我也就把我自己的经验跟大家面对面交流一下。就刚才毛主任的谈话继续说几点,他刚才谈到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说你们报清华吧,回报是什么到时考上再告诉你,我是上上周拿到的录取通知书,取了通知书之后,我们在论坛上说,尘埃落定,其实这仅仅是个开始,我现在还没有入学,我想谈谈目前为止我感受到了什么,我学习到了什么,或者我在清华经管学院整个备考过程中得到了什么。
  有几点比较实在,现在我们还没有入学之前,还没有交学费的时候,我们已经得到了清华给我们上的免费数学辅导课,我们有两门与数学非常有联系的课程,数学模型和会计,在我们入学后如果直接上课程会问题比较多,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上数学准备课程,也是经管学院配备最好的老师给我们讲,大概八个课时。
  我们在入学前还会有一个英语课程,因为各个课程都有纯英文的授课,也有个准备课程。
  第二,我们现在有很多机会参与到学校的活动,有两方面,一方面经管学院自己有一些活动,我们本来可以不用参加,但是学院为了给我们锻炼的机会让我们参加了,比如有个AMP的项目,就是校友导师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的很多锻炼。另一方面是学生会自己的活动,07、06级的学生会组织很多活动,会让我们参加。我们08届MBA建立一个论坛,论坛地址在座的同学可能也有人知道,这个论坛都是我们的交流区,在交流区不光有同学,还有清华老师,还有负责活动的老师,他们会在上面给我们指导,我们现在开了个预备课程讨论区,管理和领导啊,是杨教授,他把他将要上课的PPT放在上面,把我们分成两个讨论组,大家在论坛上进行讨论。我现在还没有入学,还有两个月才入学,但是已经感受到了这些。08届很多同学为了上班,他们已经辞职了,准备考托福或者其他证书,另外还有一些同学开公司,比如一个同学做了环保项目,他就带着辞职同学做这个项目,这也是我们参加选拔考试,或者考上之后我们才有这样的机会与这些同学一起做这些项目。这是入学之前感受到的东西。
  既然说备考,先说关于心理方面的准备,本来我以为会说一些细节,数学怎么学、语文怎么学,后来发现现在很多同学还处在一个阶段,就是想考还是不考,或者考什么班的阶段,我说一下心理方面的准备,我站在这说清华怎么怎么好,我相信还是有一定的说服力,我举个小例子,是昨天遇到的事情。我们公司有个荷兰投资方,中午跟他们一起吃饭,他会说一点汉语,问我在什么学校,我自豪的说我在清华,他就特别大声说,他特别大声说,我知道清华,我知道清华,中国第二好的学校,我当时特别想挠他。清华是非常低调的学校,如果大家真的想学东西,真的想提升,真的想在两年三年内得到自己在职业发展中想得到的东西,清华没有二选,这是我的感受。在七月份大家就开始想这个问题很好。
  我11月份开始备考的,笔试分数也不是特别好,大家在7月上中旬就开始准备,我相信你们会考到非常好的成绩。
  我想说关于课业方面的备考,大家还是要考笔试的,数学大家完全可以跟着老师做题就可以了。另外有一点要强调,大家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每个题超过三遍,这我之前没有体会,在辅导班时很多同学模拟考时数学分数非常高,六七十,我非常低,我就很低落,不知道数学分怎么提高,而且我是学理科的。后来我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也是老师说的,每个题目一定要做到三遍以上,比如概率题,比如排列组合题,你做三遍四遍,你就理解了它到底要考你什么。
  我说一下逻辑,逻辑是大家公认的,要找感觉,哪怕你做五道题,一定要把感觉找出来,这跟写作有关系,我们通过做逻辑题来练写作第一部分的题。逻辑方面我建议大家先找一两套真题,完全没有听老师讲解情况下,在辅导班也没有听过老师分析情况下,自己做一下,凭借自己平时逻辑概念来做一下。我当时30道题做对18道,当时觉得自己挺满意,可是我在后面越做,我发现一直没有超过18道,在老师讲过的情况下,我还是超不过18道,最好的模拟考试是做对19道题。
  我真正考试时只做错了3道,感觉非常重要,就是因为每天坚持做题,如果你隔一两天没有做,你对逻辑题的感觉就忘记了,就没有了。
  然后说一下写作,分两部分,跟自己的功底还是有关系,有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曾经做过一个练习,给你一小段话,让你抓这段话的重点,找这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其实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做起来就不简单了,所以大家一定要练,平时做地铁或者听一段文章,看一篇文章,就找出来,这段话观点是什么,一定要找出来。而且大家对照真题答案,你找出的答案觉得非常对,但是并非判卷老师的方向。
  下面说一下英文,英文太重要了,刚才有一位英语系的同学,我在辅导班里很嫉恨英文系的同学,因为英文单独排名,我从来没有上过岗,英文系同学大部分是八九十分,实际考试的时候,因为学各个科目的都有,真正分数在68到70分之间,可是那些英语系的同学就能达到80分以上,86分,最高分有个同学达到91分,如果你其他课觉得没有突出的一点,那么英语现在就要开始练了。我们入学后清华也有考试,英语你特别不爱学也要学,而且有全英文授课,现在英语还不好,到时候也听不懂,也没有办法与同学讨论。我现在所在的F班,有9个外籍同学,想与这些同学交流,或者正好跟一个外籍同学分到一个寝室,那么很麻烦。
  还有对单词的准备,现在如果大家心思还没有定,现在可以每天背单词,因为MBA单词量要求并不大,大家可以预见性的背一下单词,平时做一下真题。我说的英文,一个大家在思想上要重视它,另外英文除了写作外,前面题都靠基本功,你单词不过关,语法不过关,就拿不到分数。
  这是我觉得比较重点的几点。我在备好过程中感受到很多,我很遗憾的告诉大家,在我们准备面试的时候,我们组织了一个小组模拟训练,当时我们小组里大家都没有考上,但是这些同学现在都去了非常好的学校,我想请大家全身心考,辅导班也有相应的指导,即使你没有考的非常好,但是我相信你们准备MBA考试过程中也会感受到很多很多。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也给你们发一下去年清华PS,那个题,我们所有人都花了至少一个月时间准备,其中一道题,你对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大家想就要想上几天。我就说这么多,希望大家在心理上准备好,体力上准备好,然后全身心投入到考试中,加入到清华会感受到更多,希望明年会在迎新会上见到大家的面孔。
更多&&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导读
精彩是人生持续一辈子的过程,绝对不是高考和中考一锤子就可以定下来的,这一锤子只是你的精彩之一!
天地一浮鸥
bruceleeligang
bruceleeligang
bruceleeligang
bruceleeligang
教育万花筒09MBA联考温习的大方略和小战术-MBA考试_MBA综合辅导_中国百科网
09MBA联考温习的大方略和小战术-MBA考试
&#160;&#160;&#160;&#160;
滚滚黄沙已落定,隆隆战鼓渐行远;成败得失轻易事,磨马砺兵待新天。
07MBA联考大幕已完全落下,舞台之上有人欢笑有人愁。对欢笑者说声祝贺,祝一路美丽前程;更期盼发愁的同仁们重振旗鼓,只要不离开舞台,总会有笑颜绽放的一天。看着更多的弟妹们踌躇满志地登上这个舞台,有幸通过联考的我,希看能够把我温习备考的点滴心得分享给大家,只要其中有丁点火花,为弟妹们今后备考MBA的道路带来点点光亮,我也就心满足足了。
下面分八个方面,按从大到小,由高层次到低层次的顺序,分别从大方略,小战术,以及一些小技巧等方面,谈谈我对MBA温习的一些看法。
1.正确的目标,平常的心态
谁都知道目标和心态的重要性,可真正能在这两方面做好却殊非易事。我固然有幸考上报考的学校,却由于定的目标过高,考试期间无法保持平常的心态,而导致部分科目严重发挥变态。身边也有些朋友,立志考清华北大,后来看他们的分数也算比较高,假如把目标稍稍降一降,上一个其它的好学校是完全可能的。
制定目标,我以为基于三个主要的因素就可以了,第一是基础,基础好的人,不必由于毕业时间太长而沮丧,实际上我本人就是已经毕业12年的老龄考生,底子扎实的话再捡起这些科目会很快,假如目标订得太低就有些可惜了;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可以先好好分析一下基础不好的原因,假如只是由于以前学习不够努力,同时自己还比较自信而且时间也足够的话,当然可以有较高的目标,同时应该明白,没有舍哪有得,只有舍弃过高的目标,才可能得到MBA的通行证啊。第二是决心,俗话说,有志者事尽成,还有句话叫苦心人天不负,定目标的时候先问清自己,决心到底有多大,假如怕影响工作,或者还在犹犹豫豫,就别把目标定高了,没有决心,你花不了那时间,吃不了那苦。第三就是时间,假如你的工作很忙,又不想耽误工作,就别要求太高了,固然时间象海绵里的水,但你挤得太费劲,持久不了的。
有了正确的目标,基本上就能具备良好的心态了。不过,考试前半个月,请务必尝试往忘记你的目标,把这想象成一场很平常的战争,胜败无关紧要,生活仍然沿着它的轨迹走下往,不往改变这个轨迹或许会更好。这样固然有点阿Q,但是为了考试期间能够让你心若止水,正常发挥,就让阿Q做你MBA温习最后的老师吧。
2.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状态
健康,大家都知道这是干革命的本钱,有多重要勿需多言。我在温习的后两个月,基本上能坚持每个星期至少锻炼一次,打羽毛球或者跑步,象爬山这样的平常项目还不计算在内。特别是对要往异地考试的考生,假如没有强健的身体,改变一下环境,或者经点凉受点热就吃不消的话,辛勤的温习都可能付之东流。无论多忙,温习期间的锻炼和营养都是不能放松的。
健康的身体不必然即是良好的状态,前边讲的平常心也很重要,同时,考前一两个星期,应尽量想办法把自己与繁重的工作,繁杂的家事,和一些引起不愉快的因素尽缘,这有这样才有可能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
3.计划宜大略,控制是关键
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计划的忙碌只能是瞎忙,没有计划的行动只能是盲动。但是计划应该怎样做呢?有的人喜欢具体的计划,天天几点到几点该温习什么都规定得清清楚楚,这应该是有它的好处。不过,我倾向于只做大的简略的计划,把半个月要达到的目标定下来就行了。计划的关键是可行性,假如不可行,做不到或者坚持不了,再好再具体的计划也都是白废。由于我们究竟是边工作边温习,尽大多数人还有家庭,在长达几个月的温习中,要做到与外界尽缘,不受杂事所扰是不可能的,你的时间必然被很多其它的事情腐蚀,计划太具体是不太好执行的。
前边讲的是半月目标,是我要写下来,要求自己必须做到的,至于分配哪些时间往做,这就不用规定。当然,在执行这个大计划的过程中,我可能还会有一些其它临时的小计划,比如今天下午有时间了,我开始温习数学,就要求自己必须完成某一章的温习,需要达到的效果是后边的所有习题全部会做,这样的小计划随时订立,躲于心中即可。另外,我还有一个习惯,最后一个月天天早晨用20分钟温习英语,背单词,练阅读或者背诵作文经典句子,这也许可以算做在时间上比较具体的计划吧。
无论对于半月目标这样的大计划,还是临时的小计划,我们都要求有很好的控制,假如只剩下一个星期了,离半月目标还很远远,就得加紧了;假如时间到了还没完成任务,就得给自己点惩罚,我有很多次因临时计划没按时完成,拼着不吃饭晚睡觉也要把它们完成的。考MBA固然不是打什么大仗,可是没有点狠劲,没有这种一鼓作气的精神,同样是不行的。
4.辅导班大有裨益,资料书适可而止
上不上辅导班,上哪个辅导班,这可是个大题目!在我接触的人中,还有不少以为辅导班作用不大。我觉得,辅导班是口大锅,这口锅里煮了很多东西,总有一样东西能对上你的胃口,能给你提供一点点地营养。有些老师的课可能会让你昏昏欲睡,但也许会有一两个老师的课让你有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的感觉;除了老师,辅导班还是可以及时给你提供很多信息;这里还有很多可爱的同学,除了交流作业外,还可互相勉励,互通有无;同时,与老师一起,与这么多同学一起学习的气氛,又岂是一人闭门苦读所能相比的?再者,万一你的考试不理想,辅导班还可以提供一些调剂的帮助……实在,什么是你最宝贵的资源?金钱还是时间?当然应该是时间,辅导班无疑是可以为你节省时间的,花点点钱上个辅导班是尽对值得的。有人觉得自己基础好,上辅导班没什么帮助,这个就见仁见智了,作为我自己,固然也觉得基础还不错,但是凭心而论,上安通学校的辅导班,特别是冲刺阶段,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那么,该上什么辅导班呢?个人以为价钱不要成为重要因素,着名度是靠长期以来的质量和口碑相传而建立起来的,应该成为首要考虑因素。
说实话,我除了机工版的一套教材外,没有再买别的资料书。当然,安通辅导班还发了很多温习资料,很有帮助,这也是上辅导班的好处之一吧。个人以为,能把教材吃透,知识点都把握,书上的题目都做熟,结合辅导班的资料就够了。资料太多太杂会分散精力,可能反而把握不住重点。
5.补弱扬长勿偏废,短期强攻夺关隘
该先抓好自己的强项,还是该先补上自己的弱项?很多人会思考这个题目,实在,这是一个伪题目,非要给个答案的话,只能说二者不可偏废。首先,弱和强是会互相转化的,我曾经数学学得很好,可由于毕业已逾十年,强项已变为弱项,尤其是线代,最初被一大堆概念搞得晕头转向;与数学相比,在校时我英语这一科就弱一些,但毕业后使用较多,它却可以说成了强项。其次,重视一方可能忽略了另一方,我强攻数学,最后考出来的结果,数学应该是考得非常不错,可恰正是引以为傲的逻辑和英语拖了后腿。
实在,之所以说补弱扬长是一个伪题目,我想说的是,先不必考虑哪一科强哪一科弱。首先,应该考虑哪一科可能带来的分值增长空间最大,对我来说,数学基本上忘光,基点低,但曾经学得好,说明上升潜力还是有的,显然这一科会给我带来最大的增长,所以我这一科最早投进温习,而且花费了最多的时间;而英语,我开始温习时的出发点就已经比较高了,再加上英语是个长期积累的东西,要想有大的增长不太可能,我在这一科投进的时间最少;其次,应该考虑这些科目本身的特点,作文和逻辑都是可以短时期(我觉得一个月就可以)抓起来的,可数学不行,不仅内容多,而且是硬功夫,想在最后一两个月突击起来不太可能,英语更是长期的功夫修炼了,当然英语的作文是可以短期突击一下的。把这些考虑清楚了,就知道哪一科该在什么时候投进温习,该分配多少时间了。
当然,相对的弱势科目是客观存在的,怎么把它补上来呢?老毛的战术应该很管用,那就是集中上风兵力,各个击破。华为的任正非也夸大一个压强战术,指的也是短时间内大量时间的集中投进,对某个项目进行强攻,由于气力集中,行动持续,在强大的压强下,没有刺不穿的盔甲,突不破的堡垒,夺不下的关隘。千万不要把一个你要进攻的目标打成了马拉松战争,这样必然事倍功半。实在,我上边讲自己如何执行临时计划,也是压强战术的一种体现,集中时间猛攻,即时耽误吃饭睡觉也必须达成目标。
MBA温习整体来看是一场持久战,你必须有良好的身体条件把它打下往;在完成一个个具体的温习目标时,它又是一场场攻坚战,就得拿出打攻坚战的猛劲和狠劲来。
6.题要做不宜杂,书须看当深进
对于数学的温习,有的同学使用题海战术,有些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过,我个人并不主张用题海战术,MBA考试又不是搞竞赛,接触过多的困难、偏题、怪题,只会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万变不离其宗,把教材上的题和老师上课讲的题都吃透,明白原理,能够举一反三,而不是一知半解,应付联考尽对绰绰有余。
题目当然得做,但必须是结合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来做。实在,能够把教材上的知识点都理解透了,基础扎实了,很多题目都是类似的。所以,我夸大把教材多读几遍。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但不是每次都推土机一样从头到尾一寸一寸往后读,除了第一遍外,此后的读书都应该结合做题,碰到一道不会做的题,或者虽会做但比较吃力的题,就把相关的章节、知识点再攻一遍。通过这种方式,我线代读了不下四遍,此后,这个我曾经最怵的部分,做起题来也得心应手。
当然,冲刺阶段的一个月,大量做模拟题是为了练习感觉,也是对知识点的查漏补缺,是必要的,而且这个时候书也应该已经看了好几遍了,再看的话进益不大。但即使这个阶段,题目也不要杂七杂八地乱做。关键要抓好做完后的工作。好好分析为什么会错,很可能是某一块知识或一个知识点未把握,或把握得不透;做对但却是蒙的,同样,要找知识点的漏洞,为什么能蒙对,则说明你某方面的感觉很对头,要发扬。我的模拟试卷上都写得密密麻麻的,全是我对一些关键题目对和错的原因分析,以及对自己特点的分析,以此匡正不足,发扬上风。
7.强者用正兵,弱者出奇兵
孙子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应付MBA写作,可套用此兵法。我上的辅导班,有两位写作老师,孙老师和赵老师,孙老师的讲课风格和写作套路,中规中矩,中庸之道,招式沉稳老练,大有武林名门正派之风范;而赵老师出招则轻灵飘逸,套路奇幻莫测,匪夷所思,让人有线人一新之感。只要好好听其中任何一位的课,严格按照他们的要求往做,写作实在很简单,不必花太多时间往温习。
不过,我建议,写作功底扎实的同仁,采用孙老师的招数比较好,此即所谓“强者出正兵”。赵老师的方法妙在出奇制胜,但奇招难免有不少破绽,呵呵,此处不便点破,不应该让这些破绽成为公然的秘密,害了学弟学妹们,大家心领神会即可。万一阅卷老师瞧出破绽,对于本来功夫就不错的同学来说,没必要冒这个风险;反过来,对于底子薄的同学,赵老师的法子无疑是短期内大幅进步分数的终南捷径,此即“弱者出奇兵”,你真的无需花太多功夫,只要领会好赵老师的精神,好好背诵,多多练习,定会收获奇效。
孙子又云,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故。奇与正当然可以结合使用,相得益璋。我固然写作还有点点基础,但模拟考试中一直得不到高分,最后两次作文,尝试在文章框架方面用孙老师的方法,但在句式词澡,气势展排,引章用典方面师法赵老师,自我感觉不错,并在正式联考时坚持这个套路,写作的得分很不错,还得多多感谢二位恩师。
8.逻辑别恋战,英语可突击
逻辑需要学吗?教材看一遍,老师的课听一遍,对基本的逻辑概念有些印象,这应该就足够了,不可恋战。之后可以多做题,找感觉,作题型回纳。做题时,有时题目和答案本身也是有谬误的,只要你不是想考满分,就不必往较真,相信自己的感觉,题目有题目的究竟是少数。网上流传一个《独孤九剑》,对题型和做题方法回纳得相当不错,这里面的营养不会比教材里的差。总之一句话,逻辑考试要求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大量的阅读和分析判定,阅读的速度和对逻辑的感觉非常重要,平时更多地应该靠多练习来进步阅读速度,和培养感觉。少纠缠于教材。
前边讲到,英语水平是靠长期的积累,但考试不完全取决于实际水平,阅读和写作还是可以突击的,阅读有很多技巧,水平高读得懂未必得高分,读不懂未必一定拿低分,这有很多技巧,在此不作赘述;对于作文,即使基础不好,把握好基本的写作框架,背一些漂亮的句型,写作的时候尽量用进往,拿到理想的分数不难。对于怎样在实际作文时使用这些漂亮的语法结构,平时多做一些练习,找到感觉,考试时就得心应手了。天天固定一点时间背单词,练习阅读,或者背诵典型句式,只要你能坚持两个月下来,进步英语分数也不是一件可看不可及的事。
温习得好,相当于为战争预备了充足的粮草弹药,但这还不能确保战争的胜利,这就引出另一个话题,那就是对临场经验教训的总结。希看有机会与大家再就这个话题进行探讨。
最后送给即将投进MBA备考的学弟学妹们一句话:既已决定,便勇往直前,不管前进道路上是和风煦日,还是冷风斜雨。成功属于你――坚定和坚持的人!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ba全国联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