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梁,柱,板的柱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怎...

构造柱最小配筋率-第一范文网
> 构造柱最小配筋率盈建科软件
&&&&|&&&&&&&&|&&&&&&&&|&&&&
&&&&|&&&&&&&&|&&&&&&&&|&&&&&&&&|&&&&
& 下载专区 & 产品下载
盈建科软件V.1.2版本说明-()
浏览次数:5887
下载次数:1071
版 本 号:Release .1.2
发行日期:
----------------------------------------------------------------------------------------------------------------------
YJK1.2.1.2版本新增功能
一、地震作用放大系数可按自然层分别设置。
二、与ETABS程序的接口,增加从ETABS转入YJK功能。
YJK1.2.1.1版本修改功能
一、改正图层管理器中对线型和颜色修改后不能及时生效的问题。
二、改正了筏板开洞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出错的问题。
三、改正配筋简图中梁剪扭钢筋面积输出问题。
YJK1.2.1.0版本新增功能
一、按照2012荷载规范计算风荷载
二、梁端配筋可以考虑柱宽影响
三、设计结果增加&柱剪跨比&简图
四、配筋简图增加&显示控制&
五、改正基础柱墩处配筋、冲切计算的缺陷
六、改进转PKPM模型
一、按照2012荷载规范计算风荷载
增加按照新的荷载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规定的风荷载计算方法。
修订后的计算参数的风荷载信息如下
&(省略图片)
保留原来旧规范的风荷载计算,在第一项参数中可以选择按照旧规范计算。
二、梁端配筋可以考虑柱宽影响
在计算参数的构件设计信息栏增加新的参数:梁端配筋内力取值位置(0-1)。
&(省略图片)
取0,程序按照柱的形心位置的内力配筋,取1,程序按照柱边位置的内力配筋。一般可取0.8,即在0.8倍柱宽的位置配筋。
由于梁的弯矩在支座处变化很大,从柱形心到柱边减小很多,剪力也有变化,因此考虑梁的支座宽度影响可有效减少梁的配筋。
该参数取值大于0时,不应再勾选计算参数:&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
三、设计结果增加&柱剪跨比&简图
在设计结果的轴压比菜单下,增加&剪跨比&菜单,可在计算简图上专门标注柱、墙的剪跨比。
&(省略图片)
四、配筋简图增加&显示控制&
在配筋简图的右侧菜单增加&显示控制&项,用来控制按照构件类型输出显示结果。
&(省略图片)
五、改正基础柱墩处配筋、冲切计算的缺陷
基础布置柱墩处,不管是上柱墩或下柱墩,配筋按照柱墩厚加筏板厚计算配筋或计算最小配筋率。改正了柱墩处有时配筋过小的错误。
柱墩处的柱冲切计算,改正了有时按照柱墩冲切筏板的结果输出的错误。
六、改进转PKPM模型
改进了在本地机上转换PKPM模型程序,主要是适应PKPM网络版的各种情况,加强保护避免误操作引起PKPM工作不正常。
&&&&&&&&&&&
版 本 号:Release .0.x
发行日期:
----------------------------------------------------------------------------------------------------------------------
YJK1.2.0.x 版本新增功能
一、考虑多种类型活荷载的折减
二、指定构件施工次序
三、改进地下室外墙计算配筋
四、增加墙的面外荷载的输入
五、增加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设计
六、柱帽的建模和计算
七、基础考虑上部刚度的计算可按照用户输入的楼层数考虑
八、参数化生成空间桁架、平面桁架、网架、网壳
九、梁的加腋设置
十、构件布置的删除下增加对网格和节点的删除
十一、设置节点约束
十二、弹性时程分析补充数百条天然地震波
十三、梁承受拉力或压力时的配筋
十四、钢结构组合截面柱和格构截面柱
十五、荷载校核图形文件批量输出
十六、送审报告
十七、施工图的标注字符自动避让
十八、增加楼梯施工图
十九、钢筋工程量增加全楼统计
二十、基础防水板的反力传导到支撑防水板的承台或独基
二十一、防水板计算工况
二十二、拉梁上承受的荷载将传导到其下的独基或者承台
二十三、基础荷载显示增加目标荷载
二十四、独基和地基梁相连时共同承担上部荷载
二十五、回弹再压缩变形等值线
二十六、防水板内有承台、地基梁、筏板基础计算例
二十七、基础施工图增加内容
二十八、砌体模块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版修改
二十九、数据转换接口
三十、转PKPM数据注意事项
三十一、其它
一、考虑多种类型活荷载的折减
(一)以前软件考虑活荷载折减的局限
1、以前软件的活荷载折减仅能考虑两种情况:
(1)柱、墙、基础&考虑楼层的折减系数&的情况,这个只适用于荷载规范4.1.1条中的第一类活荷载(宿舍、办公等),而其余11类荷载不适应,且这种折减仅针对柱、墙、基础。
(2)设计楼面梁时考虑梁从属面积的折减。
2、以前软件不能对这两种活荷载的折减同时考虑
以前软件要求用户不能对这两种活荷载的折减同时考虑。因为如果考虑了梁从属面积的活荷载折减,软件是在楼面荷载导荷时进行这种折减,在以后的各种计算中,梁上的活荷载是已经被折减了的活荷载。如果用户同时选择了柱、墙、基础&考虑楼层的折减系数&,由于柱墙、基础的活荷折减是根据梁传来的荷载进行的。这样就造成了柱墙和基础活荷载的两次折减,折减过多而偏于不安全。
为了不造成重复折减,用户只能做两次不同的折减设置,并分别计算。
3、以前软件只能进行全楼统一的一种类型活荷载折减
以前软件只能进行全楼统一的一种类型活荷载折减,如果局部的建筑用途不是荷载规范柱墙的活荷载折减规定的那种,就没有办法进行,导致用户要进行多次不同的计算,补充大量的工作。
(二)YJK在计算前处理中增加&活荷折减&菜单可按单个构件设定不同的值
YJK软件在计算前处理中增加&活荷折减&菜单,可按单个构件设定不同的值,即可按自然层分别对梁、柱、墙、斜杆的某一杆件设置不同的值。
可设置两类折减:第一类是对构件的活荷载效应的折减。另一类是对构件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时的活荷折减系数(以及地震活荷组合系数)的设置。
(三)YJK可对构件设置不同的活荷载效应折减系数
程序第一类的折减系数是对构件的活荷载效应折减。
用户按照完整的活荷载在整体结构上输入,然后可对不同活荷载类别的构件设置不同的折减系数,比如对主梁和次梁设置不同的折减系数等。当同一结构中存在多种类型的活荷载时,可通过对不同构件设置不同的活荷载折减系数,从而适应了对不同构件上布置多种活荷载类型的需要。
特别是工业厂房建筑活荷载数值大,必须考虑折减,但活荷类型多,且不同类型活荷折减相差很大,YJK通过对不同构件设置不同的活荷载折减系数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程序初始给出的活荷折减系数是柱墙考虑楼层数的折减和梁考虑房间面积的折减,用户在此图上修改。
梁的折减以前在建模的荷载输入时勾选相关参数。但以前软件对梁的折减和柱墙考虑楼层的折减不能同时考虑,因为楼面导荷时考虑了这种折减,其结果仅适用于梁的设计,柱墙考虑楼层的折减本应依据原始的楼面荷载,由于原来程序的柱墙荷载是从梁荷载汇总而来,这样两次折减造成折减过多。
YJK程序在楼面荷载导算时不作折减,改为对梁的活荷载内力折减。柱墙内力是由初始活荷得出的,不会再造成两次折减。这样就可以同时进行柱墙考虑楼层的折减和梁的考虑从属面积的折减。
YJK把梁的活荷载折减参数也放在计算参数中的活荷载相关参数中,和柱墙考虑楼层的折减等活荷载的设置放在一起。
(四)YJK可对构件设置不同的活荷载重力荷载代表值系数
这里说的是根据《抗规》5.1.3条,计算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时的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
以前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时的活荷折减系数(也是地震活荷组合系数)为全楼统一值,隐含为0.5。
在活荷折减菜单下右侧列的部分就是对不同构件设置不同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时的活荷折减系数(也是地震活荷组合系数)。
例如结构大部分为办公,但是部分结构中存在藏书库等折减系数为0.8的活荷载时,YJK程序可仅对藏书库相关构件设置不同的折减系数。
(五)YJK在Wmass结果文件中补充输出了活荷载未折减的质量
以前的软件在计算结果文件Wmass中输出的活荷载质量是计算地震作用下重力荷载代表值时考虑活荷载质量的折减值。由于以前全楼的活荷载质量重力荷载代表值折减为统一的一个值(比如0.5),通过该折减后的值很容易推算到未折减的活荷载总值。
由于现在用户可能对不同层的不同构件设置不同的活荷载重力荷载代表值折减系数,已不再可能推算出未折减的活荷载总值,为此在Wmass中补充输出了活荷载未折减之前的质量值。
二、指定构件施工次序
在前处理的楼层属性菜单下设置了&构件施工次序&菜单,可以指定任意构件的施工次序。
软件自动进行的施工次序是按照楼层顺序指定的,这里可将某些构件设置为不按照楼层顺序施工,而按照用户设定的次序施工。
用户需输入施工次序号,然后鼠标点取指定采用该顺序号的构件。
指定的施工次序号,如果是在原有的楼层施工次序上局部调整,则可参考软件自动生成的按照楼层的施工次序号。如果指定的次序号需插入在原有的楼层施工次序中间,可以用前面的&表式施工次序&或&楼层施工次序&菜单修改相关楼层的施工次序。
设置的构件施工次序,可以在计算简图的&施工次序动画&菜单下查看每一步施工次序的效果。
软件在施工模拟计算中将按照用户修改设定的施工次序计算,在内砼筒外钢框架、加强层伸臂桁架、悬吊结构等情况常需设置正确施工次序才能得到正确结果。
三、改进地下室外墙计算配筋
(一)以前软件计算出的地下室外墙配筋过大
以前软件计算出的地下室外墙配筋过大,原因是采用的计算模型与实际不相符。
地下室外墙的受力特点是承受土压力、水压力或者人防荷载等墙面外荷载,但以前软件的缺陷在于:
1、由于计算软件没有计算剪力墙面外荷载的功能,上部结构计算时没有考虑土压力、水压力或者人防荷载等墙面外荷载,因此这些面外荷载对于结构整体分析没有任何影响。
2、承受面外荷载的剪力墙承受的不仅有一般剪力墙的面内轴力、弯矩、剪力,还承受面外弯矩,但是上部结构墙的有限元计算不能计算出这种墙面外的弯矩。
3、只在地下室外墙的截面配筋设计阶段,才补充考虑墙面外荷载,采用简单模型计算出墙面外弯矩,并与恒活荷载的墙轴力叠加,计算出地下室外墙的竖向分布钢筋。
4、计算墙面外荷载的简单模型是:采用竖向的1米条带,分别按照两端固接、上铰接下固接模型计算墙的面外弯矩,采用两个模型算出的平均值进行配筋。
这种方法由于不能考虑竖向各层连续的因素,特别是不能考虑墙属于四边支承的情况,把墙的周边支撑简化为上下两端支撑,因此这种模型常造成地下室外墙配筋过大。
(二)YJK将剪力墙承受的面外荷载直接加到上部结构整体计算模型计算
YJK的有限元计算可以计算剪力墙承受面外荷载,因此YJK将剪力墙承受的面外荷载直接加到上部结构整体计算模型计算。这样,在上部结构计算中既能考虑这些墙的面外荷载对于整体计算的影响,又能在墙的有限元分析中得出墙的面外弯矩。
在计算简图中,可以表示墙的面外荷载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墙的面外荷载是直接施加到墙面内的各个单元节点上的。
如果在计算参数中勾选了&生成绘等值线用数据&,则可在设计结果的&等值线&菜单下查看每一片剪力墙在各个荷载工况下的内力等值线图。下图即是地下室外墙在水土压力下的面外弯矩等值线图,在它的各个单元节点上可标出弯矩的数值。
(三)在配筋结果文件中对地下室外墙补充输出竖向及水平分布筋的计算结果
在各层配筋结果文件中,如果某墙柱是承受了水土压力或人防荷载的地下室外墙,则在原有内容之外补充&面外设计结果&,输出了墙的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的双侧最大配筋面积,同时给出控制的面外弯矩、轴力和组合号。
原来输出的DXSWQ*.OUT是根据原来程序的简化方法计算得到的,由于新程序不再采用原来程序的简化方法,在计算结果文件菜单中,取消了地下室外墙配筋文件的输出。
新程序对地下室外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筋直接在配筋简图和各层配筋文件中输出,和该剪力墙墙柱的其它计算结果一起输出。
(四)地下室外墙只在一侧布置时的计算
某项目共47层,有5层地下室,但是在平面的Y方向上,只在一侧布置了地下室,于是出现了水土压力只施加在了建筑一侧的情况,导致该结构在一侧的水土压力下产生Y向的水平侧移。
在计算结果的位移动画或位移图中可以看出出现了明显的偏向一侧的侧移,这种侧移对于结构的受力和配筋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不能忽略这些影响,否则将产生大的设计偏差。
但是由于原来的软件在整体计算中忽略了地下室外墙水平向的水土压力,不能考虑它们对整体计算和配筋的影响,因此,在这种计算模式的位移动画中看不出水土压力的影响。
四、增加墙的面外荷载的输入
在建模荷载输入的墙荷载中,增加了墙的面外荷载的输入,适应筒仓水池地下坑井等情况的计算。
计算简图的轴测简图下,可以显示墙的面外荷载,对于承受水土压力、人防荷载的地下室外墙和输入了面外荷载的墙可显示面外荷载分布到墙内各个单元的状况。
在配筋结果文件中对承受了面外荷载的墙补充输出竖向及水平分布筋的计算结果。
在各层配筋结果文件中,如果某墙柱是承受了水土压力或人防荷载的地下室外墙,则在原有内容之外补充&面外设计结果&,输出了墙的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的双侧最大配筋面积,同时给出控制的面外弯矩、轴力和组合号。
五、增加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设计
可按照《高规》第11章进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和型钢混凝土剪力墙设计。
在建模的墙的定义中,在墙的截面类型中可选择&钢板砼剪力墙&,并需输入墙中钢板的厚度。
在计算前处理的特殊参数定义中,设置了钢板砼墙刚度放大系数修改菜单。
软件根据墙中钢板的比例,按照钢、砼弹性模量比例换算求出每片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刚度放大系数,在结构计算中软件对钢板混凝土墙按照混凝土墙刚度计算并乘以该放大系数。用户可在此对放大系数值进行修改。
图示配筋结果文件中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内容。
六、柱帽的建模和计算
在建模的楼板定义菜单下增加柱帽设置,可设置3形式柱帽:柱帽、柱帽+托板、托板。
定义的柱帽在柱上布置。
软件对于和端部和柱帽相连的梁,自动在该梁梁端设置加腋,加腋尺寸按照柱帽下缘确定。
在上部结构计算中,当柱上设置了柱帽时,将进行对该柱帽的冲切计算,或者柱上的梁的截面高度和板厚相同时也进行柱对板的冲切计算,计算时考虑全部的荷载工况和效应组合。在配筋结果文件中,对于设置了柱帽的柱,或者柱上的梁截面高度和板厚相同时,柱的配筋之后输出柱冲切计算结果。
在楼板施工图菜单中,对设置柱帽的楼板将自动按照有限元法计算,柱帽处的楼板单元的厚度将取用柱帽的厚度。
七、基础考虑上部刚度的计算可按照用户输入的楼层数考虑
在结构计算计算参数的生成传给基础的刚度中,可输入需传给基础刚度的楼层数。
这样软件传给基础的上部刚度将是临近基础的几个楼层数的刚度。
八、参数化生成空间桁架、平面桁架、网架、网壳
空间建模菜单下增加参数化生成空间桁架、平面桁架、网架、网壳功能,生成空间轴网的同时可输入构件截面。
九、梁的加腋设置
在建模构件布置下增加加腋设置菜单,可对普通梁进行加腋设置。
软件没有在截面定义中设置专门的加腋梁截面类型,而把加腋作为梁的一种属性输入。软件对加腋梁分两步输入,先按照普通的等截面梁输入(截面尺寸取非加腋部分即可),然后点取加腋梁设置菜单对该梁设置加腋的属性。
点取加腋菜单后弹出如下的加腋数据输入对话框:
再点取相关的需要设置加腋的梁即可。
软件这样处理掉好处是保持加腋梁不因加腋被分段的完整性,比如在楼板荷载导算中保持和普通梁同样的效果。
十、构件布置的删除下增加对网格和节点的删除
构件布置的删除下增加对网格和节点的删除。
十一、设置节点约束
杆件之间的连接节点有6个自由度,程序隐含将它们设置为刚性连接,前面的铰接设置是释放杆端节点6个自由度中的3个弯曲自由度。
在计算前处理的特殊构件定义时,用户可在节点上设置指定的弹簧刚度或者位移,即可对节点6个自由度中的任何一个释放为0,或者设置为指定的弹簧刚度,或者指定它的位移。比如设置X平动刚度为0,就是释放了X向约束,就可以实现杆件在该节点的X向滑动。
下面的局部坐标系、单点约束、两点约束、支座位移,以及删除局部坐标系、约束、位移是在节点上设置指定的弹簧刚度或者位移的操作。
对只连接了两根杆件的节点的约束可以用&单点约束&菜单实现,对于连接了多根杆件的节点需要设置约束时,必须在建模中对该节点处增加一个相近的节点,将多根杆件分成两部分分别与两个节点相连,并在这里使用&两点约束&连接两个节点,这样才能实现两部分杆件之间的滑动连接等效果。
1、局部坐标系
指定节点局部坐标系的X轴,Y轴的方向。一旦指定了局部坐标系,则该节点自由度的释放/约束,相应方向上施加的弹簧,或者支座节点的强制位移,均按局部坐标系处理。
如果需要设置的约束方向不是整体坐标系下的方向就需要单独设置该节点的局部坐标系x&、y&。
点取该菜单后出现对话框,在框内填入描述x&、y&向的两个互相垂直的矢量向量。
查找x&、y&向矢量向量的方法可以用在x&、y&方向各画出任意长线段(可操作测量两点之间距离的菜单,测量简图上x&、y&方向的任意线条),将它们的X向、Y向、Z向增量分别填入对话框中的上下两行即可。
2、单点约束
用于设置支座节点、上下楼层之间连接节点或者任意两个杆件之间的弹性连接。楼层之间的连接节点一般是柱下、斜撑下与下一楼层连接的节点,楼层之间的弹性连接只能通过单点约束实现。
对于设置为支座的节点,指定其约束/释放的自由度,并可在任一自由度上指定弹簧刚度。
对于中间楼层的节点,若指定了单点约束,则程序自动将该节点与下层对应构件的顶节点之间增加指定的约束,并可在任意自由度上指定弹簧刚度。(相当于上下两层之间的两点约束。
特殊构件定义中单点约束节点颜色为绿色。
3、两点约束
常用的约束设置方式,指定同标准层平面内两点间的约束关系,并可在任一自由度上指定弹簧刚度。由于必须是两个节点,因此对于工程中有节点上设置了滑动支座等情况,需要对于支座连接的两部分构件进行人为的拆分,建立距离相近的节点并分别布置构件,然后再指定该两点间的约束关系。
特殊构件定义和计算简图中均以绿色表示被约束节点,红色表示约束的主节点,绿线表示两节点间存在约束关系,并且附有文字标注。
4、支座位移
对于设置为支座的节点,指定其各自由度方向的强制位移。(仅对嵌固的柱、墙、斜杆底部节点有效)。
5、删除局部系、约束、位移
单个删除已定义的局部系、约束、位移。也可以通过自定义删除中的相关选项实现指定楼层的统一删除。
需注意的是,节点属性各项功能交互过程中,均需选中相关的节点。
十二、弹性时程分析补充数百条天然地震波
地震波库中包含了从1931年起至今的数百条实测天然地震波记录。
十三、梁承受拉力或压力时的配筋
对于坡屋面梁、设置弹性板处的梁、当桁架上铉杆输入的梁或者其它情况梁,这些梁除承受弯矩外,还常承受拉力或者压力,从而处于拉弯或者压弯的受力状态。
软件对于承受拉力大于一定比例的梁自动进行拉弯配筋计算;对于承受较大压力的梁,通过参数控制是否考虑轴压力,满足条件时自动按照压弯构件计算该梁的配筋。
十四、钢结构组合截面柱和格构截面柱
建模的截面定义增加了钢结构组合截面柱和格构截面柱的输入。
十五、荷载校核图形文件批量输出
荷载校核菜单下将保存当前图形文件功能修改为批量图形输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要输出的图形文件,且可同时转换成dwg格式图形文件。
十六、送审报告
在设计结果菜单下提供自动生成送审报告的功能,其中包含主要设计计算结果文本内容、主要数据表格及图形。
可输出如下所示文档:
十七、施工图的标注字符自动避让
施工图各模块设置字符自动避让参数和菜单,可对标注内容实现自动避让,大大提高了自动成图的效率,人工干预少。
十八、增加楼梯施工图
施工图下增加楼梯施工图菜单,进行楼梯板、平台板、平台梁的设计计算并给出详细计算书,按照平法规则绘制各层楼梯平面图,自动标注尺寸,标注楼梯板、平台板、平台梁、梯柱尺寸和配筋,统计楼梯钢筋工程量。
十九、钢筋工程量增加全楼统计
每个施工图模块下的钢筋统计菜单增加了全楼钢筋工程量的统计。施工图右下角设置了菜单作全楼混凝土和钢筋汇总统计,统计结果给出每平米钢筋用量指标。
二十、基础防水板的反力传导到支撑防水板的承台或独基
基础防水板计算后的反力传导到支撑防水板的承台或独基。
软件对防水板自动进行二步计算。第一步计算将独立基础、桩承台、柱底、墙底作为支撑防水板的不动支座,对防水板进行有限元计算和配筋计算。如果防水板内有地基梁,将地基梁作为支撑防水板的弹性支座,地基梁按照有限元交叉梁体系进行计算和配筋。第二步计算非防水板基础,如独立基础、桩承台等,此时考虑防水板传递过来的荷载。
如下例地下水位较高,分别布置桩承台、桩承台加防水板,桩承台+防水板+防水板下抗拔桩。
在第二种桩承台加防水板时,防水板传来的向上的水浮力使承台下桩的反力大大减少。第三种情况由于防水板下设置了抗拔桩,抗拔桩承担了大部分水浮力,桩承台下桩承担的水浮力就少了很多。
二十一、防水板计算工况
&防水板计算5种荷载工况组合:(1)标准组合 1.0恒 - 1.0浮;(2)基本组合 1.2恒 + 1.4活 - 1.0浮(最低);(3)1.35恒+ 0.98活- 1.0浮(最低);(4)1.0恒 - 1.4浮(最高);(5)1.0恒 - 1.2浮(最高) - 1.0人防。
其中第(1)、(4)种的计算反力将传到支撑防水板的独基、桩承台、桩筏。
二十二、拉梁上承受的荷载将传导到其下的独基或者承台
软件对拉梁取其左右柱最大轴力的1/10按拉杆进行计算。拉梁可承担按照用户输入的拉梁应分担柱下弯矩的比例计算,从而减少基础截面。拉梁上的荷载将传到拉梁下的基础。
如下带拉梁基础实例,拉梁上分别不布置和布置线荷载后,对独基的反力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拉梁上布置线荷载后,独基的反力明显增加。
二十三、基础荷载显示增加目标荷载
在基础的计算及设计结果输出菜单下,在上部荷载的对话框中,增加了对上部结构计算传来的目标荷载的选择显示。
二十四、独基和地基梁相连时共同承担上部荷载
布置有连在一起的独基和地基梁时,以前的软件是让两类基础同时接受上部荷载并分别计算两类基础,造成对上部荷载的重复承担而浪费。现在软件将把两种基础协同计算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在这种情况下软件对独基细分划分单元并与地基梁在实际的位置协调,如果仅有柱传来的上部荷载到独基,则软件将使独基和地基梁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如果地基梁上同时作用着上部荷载,则软件将使独基和地基梁协同工作、按刚度分配柱和地基梁的上部荷载。总之不会重复计算造成基础面积过大。
二十五、回弹再压缩变形等值线
沉降计算结果中可绘制回弹再压缩变形等值线图,沉降+回弹再压缩变形等值线图。
二十六、防水板内有承台、地基梁、筏板基础计算例
主楼下布置筏板,裙房下布置桩承台,承台之间布置地基梁,防水板包围筏板和承台布置。软件自动分步计算,考虑不同类型基础之间荷载传力:
第一步按照倒楼盖方法计算防水板,同时地基梁作为防水板的弹性支座计算;第二步将防水板计算的支座力叠加到桩承台,进行桩承台的承载力和配筋计算;第三步将防水板计算的支座力叠加到主楼桩基筏板,按照弹性地基梁方法计算桩基筏板。
防水板内桩承台可以进行抗拔桩的设计计算。
二十七、基础施工图增加内容
1、筏板、承台、独基、地基梁增加裂缝控制验算;
2、配筋放大系数;
3、完善筏板板带配筋方式;
4、独立基础、承台基础顶部配筋;
5、基础施工图,当鼠标一到相应图素时,弹出相应的Tip提示;
6、柱墩的标注;
7、绘制后浇带;
8、基础各构件名称前缀,用户可以交互修改;
9、增加补强钢筋批量删除,批量更改名称归并的功能;
10、基础施工图的标注避让。
二十八、砌体模块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版修改
1、材料计算相关修改
材料中增加了混凝土砖。各材料强度取值按新规范做了调整。
2、局压计算时强度调整
按照规范5.2.1条,计算抗压强度时,如果局部受压面积小于0.3m2,不考虑面积影响系数的影响。
3、墙梁荷载计算调整
按照规范7.3.2条中第1、2、3款进行墙梁判断,满足此三条的墙梁判断为规范墙梁。如果用户选择&按规范方法确定托梁上部荷载&,则对符合条件的规范墙梁进行折算。
4、抗震层高限制
按砌体规范10.1.4条,层高超过限值时给出提示,目前只按非约束砌体判断,即砌体层不高于3.6m,底框层不高于4.5m。
5、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按砌体规范10.1.5条,如果是自承重墙,&RE取1,如果是承重墙、且两端均设有构造柱则取0.9。对于小片墙,如果是承重墙,且所属大片墙两端有构造柱,则&RE取0.9。
6、抗震计算中构造柱的考虑
砌体规范10.2.2条:墙段中部基本均匀的设置构造柱,且构造柱的截面不小于240mm&240mm(当墙厚190mm时,亦可采用240mm&190mm),构造柱间距不大于4m时,可计入墙段中部构造柱对墙体受剪承载力的提高作用。
软件中当中部构造柱满足 L / (n+1) &=4m 时,则考虑这些构造柱的影响。
其中L为墙长,n为中部构造柱的数量,不包括墙两端构造柱,且至少满足下面两条中一条要求:
1)当构造柱截面不小于240x240时,则计入该构造柱
2)当墙厚小于240且&=190、并且构造柱沿墙长方向宽度&=240时,计入该构造柱
7、受压计算高厚比修正系数
受压计算高厚比修正系数,按砌体规范表5.1.2取值。
二十九、数据转换接口
增加了YJK_PDS、YJK_PDMS、YJK_Bentley数据转换接口。实现了YJK三维结构模型到PDS、PDMS、Bentley软件模型的快速转换。
YJK_Etabs接口增加了施工模拟次序、支座位移、网格划分尺寸的转入。
YJK_Midas接口增加了施工模拟次序、支座位移、版本控制、反应谱函数和反应谱荷载工况(MIDAS GEN800)的转入。
三十、转PKPM数据注意事项
YJK转PKPM10版数据时,需要使用当前计算机上的PKPM10版软件,并且需要使用PKPM10版软件的加密锁。如果用户使用的是PKPM网络版,则转换程序自动读取网络加密的设置;如果用户使用的是PKPM单机版,则在转换程序执行前必须插上PKPM的S1加密锁。没有PKPM加密锁则转换出错。
执行YJK转PKPM程序时,YJK将临时改变当前计算机上PKPM的设置(主要是cfgpath的路径设置),并在转换完成后恢复PKPM原有的设置。但是如果因某种原因转换失败导致程序中断,软件没有完成对PKPM原有设置的恢复,此时可点取YJK启动界面右上角的相关按钮,选恢复PKPM设置后即可。
为了保证YJK转PKPM10版数据顺利进行,请详细按照如下说明进行。
1、YJK的安装
1)&安装YJK程序前,应确保已正确安装PKPM程序,且PKPM程序能正常进入建模模块。
2)&正常安装YJK后,如重新安装PKPM至其它目录时,应再重新安装YJK。
2、转换PKPM工程
1)&转换PKPM工程时,如当前正在运行PKPM程序,应关闭当前正在运行的PKPM进程,否则转换可能出错。
2)&转换PKPM工程时,如PKPM为网络版,应确保客户端与服务器能正常工作;如PKPM为单机版,应确保当前机器插有S1锁。
3)&转换工程目录下,只能含有一个后缀为JWS的文件,否则不能转换。
1)&在转换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未能正确完成转换,可能会造成PKPM不能正确使用或者出现PKPM一进入建模程序或其它程序,程序就自动就退出等。此时可点击YJK启动界面右上角的相关按钮,恢复PKPM的设置后即可。如下图所示
2)&对于没有S1锁,但具备连接外网条件的情况,可以通过切换转换PKPM工程为&互联网转换&。操作界面见上图。
三十一、其它
为适应新增功能的需要,1.2.0.1版本的模型数据文件(后缀名为YJK)的格式有所扩展。1.2.0.1版本程序可打开231版本(含)以前的模型文件,并自动做备份。但231版本(含)不能打开1.2.0.1版本保存过的模型文件。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号-1&|&京公网安备71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柱最小配筋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