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没有外星人UEO?

1、当你嫌弃身边的女人不够漂亮不够温柔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有多少男人想要得到她。2、当你嫌弃身边的男人不够富裕不够出息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他为了你一直都在努力。★说给自己听的九句话1、如果你同时爱上了两个人,请选择第二个,因为如果你真的爱第一个,就不会爱上第二个。2、不要让你的女朋友有蓝颜,因为她蓝着蓝着你就绿了,不要让你的男朋友有红颜,因为他红着红着你俩就黄了。3、当今社会,生米煮成熟饭已经没有用了,就算变成爆米花,该跑的还是会跑。4、女人爱化妆,男人爱说谎。女人化妆欺骗男人的眼,男人说谎欺骗女人的心。5、都说男人是骗子、谁又知道有多少男人被女人骗过。6、女人总羡慕红太狼有那么爱她的灰太狼,却忘记了灰太狼没抓到羊的这几年,红太狼对他的不离不弃。7、说了晚安去睡的人,往往半小时以后还在得瑟。8、一直对发型不满意的人,有一个共同点:不肯承认这是脸的问题。9、男人啊男人,别嫌女人烦。不让你抽烟不让你喝酒,等到她有一天去烦别人了,你就乐呵了是不是?★人生四苦1、看不透。看不透人际中的纠结丶争斗后的隐伤,看不透喧嚣中的平淡丶繁华后的宁静。2、舍不得。舍不得曾经的精彩丶不逮的岁月,舍不得居高时的虚荣丶得意处的掌声。3、输不起。输不起一段情感之失,输不起一截人生之败。4、放不下。放不下已经走远的人与事,放不下早已尘封的是与非。★凡人六悟1、心甘情愿吃亏的人,终究吃不了亏,能吃亏的人,人缘必然好,人缘好的人机会自然多,人的一生能抓住一两次关键机会,足矣!2、爱占便宜的人,终究占不了便宜,捡到一棵草,失去一片森林,你看那些一到买单就上厕所或钱包半天掏不出来的聪明人,基本上都没啥特别成就。任何的肌肤问题都可加薇信:yyw067
帮你解决肌肤问题3、心眼小的人,天地大不了。朋友聚会时,三句话不离自己和自家的人,是蜗牛转世,内心空虚、自私。心里只有自家的事,其他的事慢慢也就与他无关。4、只有惜缘才能续缘。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其实:有缘才能相聚,亲人多半是前世的好友,好友多半是前世的亲人,给你带来烦恼的多半是你前世伤害过的。所以,一定要善待身边的亲人,关心身边的朋友,宽恕那些伤害你的人。也许,这就是因果。5、心中无缺叫富,被人需要叫贵。快乐不是一种性格,而是一种能力。6、笑看风云淡,坐看云起时,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值得珍惜的七种人1、珍惜主动给你打电话发消息的人,因为没有谁会吃饱了撑到了去和一个自己不在乎的人啰嗦;2、珍惜在你每一次难过、伤心时都陪伴在你身边的人,因为这证明你在他心中的地位有多重要,而不是路人甲;3、珍惜给你取外号的人,这个人肯定是希望你可以记住他多一点;4、珍惜经常和你开玩笑的人,说明你在这个人心中肯定有一定的分量;5、珍惜总是帮助你,只要能做到在所不惜的人,因为当你有困难的时候,那些你去帮助过的人也许会离你远去;6、珍惜肯为你打抱不平的人,这个世界不是谁都肯保护你的;7、珍惜你身边你认为的弱智和草包,因为他们肯定是陪你到最后的人,那些有心计的人,早就抛弃你了!MicroMedia(Mic-Media)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点开视频后暂停缓冲几秒,没有WIFI的朋友可以先保存下来,等以后有了WIFI再看,真的很精彩!!超级内涵图!一天,女孩喝醉了,男孩送女孩回家,开了门,发现情况不对,女孩从家里翻出象棋摆好局,男孩5秒内看懂美国总统奥巴马群主,中国天天在朋友圈晒武器,这次阅兵84%的武器都是首次亮相,是对全世界的威胁,我正式提议:来源【阅人术】手机屏幕碎了,不用换屏! 教你20分钟自动修复!修复完后屏幕特别坚固,锤子都砸不烂!!!iphone 6不小在金融的世界里,你必须永远保持清醒、客观和独立。大众总是站在真相的对立面,但是大众也永远不知道这一点。保持与1、当我们拿花送给别人的时候,首先闻到花香的是自己; 当我们抓起泥巴抛向别人的时候,首先弄脏的也是自己的手。2015这一年,我怕了,因为年龄越大,离开的亲人就越多,生命无常!这一年,我变了,学会了让舍得的和舍不得的如果你拥有财富,别人只是崇拜的是你的财富,不是你,但你会误会别人崇拜你;  如果你有权力,别人崇拜的只是你的人生中,观众向来比朋友多。观众只会让人从视觉上舒服,朋友却会让你内心感动。朋友不是天天见面,吃喝玩乐、相互吹真正的婴儿车应该是这个样子吧▼量角器▼洗澡的时候看看书、喝杯小酒也是不错的选择▼会显示水温的水杯▼可以打乒乓《偏偏喜欢你》集古典与民风于一碟,清新永隽,百听不厌。张兰从打黑工、刷盘子到创建俏江南23年,最终却落得从企业“净身出户”的下场。如果没有和资本联姻,张兰或许没有喜欢就转了吧。。。01. 容 言  好话、坏话、刺耳话,啥话都能听得进。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是风度,是胸怀坦荡。  让人把话讲想过朝九晚五的安逸生活的人想靠底薪生活的人没有企图心的人做事慢悠悠的人不能与时俱进的人没有人品的人不追求精益(图文综合自网络)
这是一个真实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态。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提示:点击↑上方"MicroMedia"关注我!下雨了,才知道谁会给你送伞;遇事了,才知道谁对你真心。有些1. 天洞,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自然现象2.南极冰川3. 法兰西地中海沿岸的皮拉大沙丘4. 安大略休伦湖的清澈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先看这几座桥先上一张隋朝时代修建的桥,赵州桥。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SmartPhone Projector是一个自制的手机微型投影仪。可以将您手机上播放的视频/电影投影到墙上今天早上,北京的雾霾又爆表了!高速封路,地铁限速,尼玛我开车都瞅不见路!最新消息:圣诞老人在北京送礼物途中遭点击上方“MicroMedia” ,轻松关注我们冬天开车,很多车友都有一进门就开暖气的习惯,但你一定不知道,1 空气清新剂它不能从源头清除臭味,喷出的化学微粒还容易被人吸入肺部。改善室内空气的最好办法是通风,或在室内Mic-Media阅读--分享--娱乐热门文章最新文章Mic-Media阅读--分享--娱乐【云山论道】32期【人文经典阅读】8期:从生命的“所是”活出其“应是——昆德拉关于小说存在的理由
& &文字整理:梁晓琳
主持人:何光顺老师
主讲人:张弛老师
主要嘉宾:张宁老师
参与者:国际商务12级创新班《人文经典阅读》课程学生、中文学院12、13级研究生、西语学院12、13级研究生、云山论道-思想家论坛&成员
时间:12月10日晚上
地点:三教422&中文学院&人文讲堂
张弛老师:真正的经典经得起抵抗式阅读
何光顺老师:今天晚上我们“云山论道-思想家论坛”有幸请到张弛老师来给我们做这一期昆德拉小说诗学研究的沙龙。张老师对法国文学有深入的见解和领会,前面也刚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的重点资助项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张老师对昆德拉小说研究的心得和体会,并交流讨论,相信我们的同学应也能从中多所收获。
张弛老师:在开始讲昆德拉小说研究之前,我先讲一下我们研究生对读研的一个误解。我们的学生现在读研做学问很多时候是带有功利色彩的,但若从中国文化、希腊文化看来,我们的努力方向都是:成就自我。所以呢,让这个学问、让这个学术成为成就自我的一个手段、一个过程。我也常常告诉学生:不要把拿学位当做第一位,把拿学位当做副产品,这样你才能够真正地享受你的学习。
刚才何老师讲到我昆德拉的项目得到全国的重点基金项目,我也是没有想到的。当时就是想着:昆德拉我有兴趣,也研究了很多年,同时我也在巴黎收集了一批资料,那就报这个选题吧!那么就报上去了,最后就下来了。批下来以后,我还不知道这个事情,是我太太说科研处通知让她告诉我说:国家已经在公示了。然后我就去到国家社科基金的网站看,发现在外国文学领域只有五个项目得到国家的重点资助。后来我才知道,我们广外也是几十年来第一次拿到国家重点的资助项目。国家让我写一本书,写我读书的心得体会。当然,我们2011年出了一本书,叫做《20世纪法国小说的存在观照》,这是当时广东省社科的一个重点项目。当时是我带领着我们法语系的一些年轻老师、博士生、硕士生,包括我们中文学院原来的研究生陈静,一起写的。我回来以后才知道这本书得了广东省的一个三等奖。这是一个集体著作。这些都是给我的一种激励。我觉得在中国,你为自己读书,结果别人拿钱奖励你,我想恐怕没有比这更好的一个工作了。我现在拿着这笔钱,真的,我不知道怎么把它花完。我04年回来的时候,从巴黎运回了十六箱,基本上都是书。回来以后,就得到各种各样的资金资助,所以我买了估计超过十万块钱的书,我家里现在每一个房间都堆着书。现在我的问题是:我即使从现在开始什么都不干,到我死,都读不完了。所以说,我现在拿到这笔钱,我可以再买些书,但是我可能都没有时间看了。
这就是在我们中国的问题,因此,也让我看见:我们这个中国还是有希望的。我们常常说在中国干什么都得有关系,但是我告诉你,我05年报教育部社科基金的项目也就是填了表寄出去,之后钱就下来了。那么这一次,我在巴黎我也是填了个表让我太太打印、送出去,结果钱就下来了。我不为这个社会辩护,这个社会绝对没有那么理想,但是,我也不因此就告诉你说让你放弃努力。我们在座的学生有本科生、研究生,我想你可以认真考虑一下:我这一辈子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假如你继续在中国住下去,什么样的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你的尊严?我觉得尊严比钱更重要。我自己是想明白的了,我觉得在中国的社会里面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全尊严的就是大学老师这个职业。所以我回来的时候我就决定自己不再改变主意,我就做大学老师。但是我也没有想到,这些年大学老师的工资在增加,政府对研究的资助之大:你说我们写一本书需要三十万吗?但是这是国家的规定,就是给你这么多钱,你必须把它花完。所以我想,有时候我们是面临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不要让困难成为我们选择的一个很重要的考量。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努力,要提升你自己,要往自我完成的方向努力。当你在自我完成的时候,当你的能力逐渐在呈现出来的时候,在一个现代社会里面,你想埋没都不容易。如果你觉得这个社会都是在靠关系,我努力有什么用?我不学了!最后你一事无成。你仅仅只是混个文凭,出来以后你能力显示不出来。你没有能力,怎么让这个社会在万千人中看中你?把使命、把重要的东西给你?当然,现在的竞争更加艰难,但是竞争之中必有胜出者。我们如果胜不出,你不要怨天怪地,你怨你自己。如果我真的能力不够,我接受我自己处在底层的位置。如果我们有这个潜力、能力,我觉得我们是要奋斗的。用你自己的奋斗来成就你自己。所以我很认同马斯洛最高的阶段就是自我完成,最高阶段不是谈恋爱结婚生孩子,是自我完成。当你自我完成的时候,当你做出小小的成绩被这个社会看见的时候,就会给你附加很多东西。
其实这就是一个悖论。一个人在二十五岁的时候,最缺的是什么呢?第一是钱,第二是社会的认知,但是在这个时候没有人能看得见你,你能不能坐得住?你如果坐得住,可能四十岁的时候这个社会就看见你冉冉升起了,你在这个学界就升起来了。然后机会就很多,钱很多也就来了。我们的问题是:很多人在二十五岁的时候,看见了无数的困难,从二十五岁到四十岁之间,这十五年的奋斗,这个潜伏期我们很多人走不过。所以你不要管现在。一年有八百万的人入大学,一年有三十多万人考研究生,那也就意味着一年有多少万人的人拿到硕士文凭,还有多少万人拿到博士生文凭,你不要看这个东西。你首先看看自己,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你的能力能不能通过长期的努力能呈现出来。未必在最后能够在一个名牌大学做教授,未必你要获得很多国家的奖励,但是,我觉得你自我完成的过程中间,你的成绩必然会被这世界所看到。这是我正式讲对昆德拉的心得之前,我跟大家分享的个人体会。那我现在开始就讲一下我自己前些年的一些研究,主要就是昆德拉对于现代小说的存在理由。
为什么说我们要讨论现代现代小说的存在理由?因为不止一次在西方人们已经宣告说:小说死了。在电影诞生的时候,人们就说:小说死了。因为如果大家知道西方文学史的话,在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时代读小说是一个非常热的风气。因为十八世纪的时候,大家的娱乐活动很少,一个那个时代常见的娱乐活动就是:大家一起围着读小说。在十八世纪的这些幽默画里面有这样的:女仆跟女主人滚在一起、趴在床上读一个小说,两个人很关心这个主人公的命运。或者说有这两个人抢小说,因为都想看看小说后面结局怎样。这是十八世纪。
到了十九世纪,小说进入一个黄金时代。小说在十九世纪黄金时代:英国的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法国的大仲马这些人。这些人的话,今天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真的达不到一流的地步上,但是这些人在当时真是万众瞩目的明星一样。为什么?在那个时代,廉价报纸诞生了。诞生以后,因为廉价,所以需要广告,插广告卖出去就必须卖得很多。十九世纪三十年到五六十年,中期的这个阶段,在报纸上登载、连载小说是西欧很重要的一个文学活动。这个时候,很多读者去买一古分钱一张的报纸不是为了看新闻,而是为了看狄更斯小说连载的。比如说《奥利弗退斯特》写到一个地方卡住了,大家很希望知道下一个情节会是什么。比如说大仲马的小说情节写得曲折离奇,大家需要知道下一步发生了什么。所以说,这是小说的黄金时代。
到了二十世纪,一九一几年开始电影商业化。然后二十年代,电影进入黄金时代。很多人跑去看电影去了,小说的读者就大幅度减少了。到了一九五零年代,西方的电视普及了,大家晚上很多都看电视了,所以大家再次说:小说死了。但是,从二十世纪初宣布小说死了,到现在小说还没死。现在我们每年都会出很多小说,多到一个地步:我们根本就读不过来。我十年前看见法国的一个文学调查,说法国每年要出版三千部小说,这“小说”是长篇。当然这“长篇”的篇幅和我们中国不一样,我举个例子:加缪(Albert&Camus)的《局外人》翻译成中文大三十二开就是五十多页,但是法语的小三十二开用四号字体去印刷差不多有两百多页,这样的篇幅在法国就算“小说”。这样的篇幅每年三千部,有无数的作品出来以后都没有几个人看的。所以在这三千部作品里面几个作品能够成为年代小说,能够得龚古尔奖?得龚古尔奖的作品,我看大学书店里面的旧书很多都是得龚古尔奖的,我看了题目跟作者,我说我不认得。我专门研究文学的人,我都不认得很多曾经得过龚古尔奖的人。就是说,文学变得一个是产量极度增加,也出现很多作家,所以很多作家根本不可能再靠创作来养身。在这种情况下,也有一些人,像昆德拉这样的人,他能成为世界的知名作家,每一部作品,包括他的随笔一出来马上几十万册都能够卖掉。在法国这样一个国家,那么小的国家。中国的话,现在一本文学书能够卖六千册就很不错了。但是在法国,有时候一部小说卖几十万册都很正常。这说明,第一是法国那边还在读小说的人很多,但在我们中国,包括我自己,我们中国的小说我都很多年不读了。
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我想讨论一下昆德拉对于小说存在理由的解释。在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娱乐致死的时代,我们有多少的手段让我们娱乐,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读小说?如果今天的小说跟小说家在中国遭到无比的鄙视,我们为什么还要写小说?我们为什么还要研究小说?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读小说?一个东西能够说死死不了,能够顽强地活下去,它一定是有理由的。理由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就是想要从昆德拉出发。我认为他是文学界比较罕见的现象:既能够满足学术界研究的、苛刻的审察要求,也能够满足我们无数粉丝的愿望,真的是老少咸宜。这样的一个作家,确确实实他成功是有秘诀的。不过他也不是自己要寻找这种成功,其实他不是一个特别合群的作家。他是一个写小说的人,他是一个对自己的小说要求很苛刻的人,他同时也是一个对其他的小说家要求很苛刻的人。一个对别人苛刻、对自己苛刻的人,一定是非常有信念的人。所以我来跟大家分享、讨论昆德拉小说的存在理由。我们看看这个苛刻的作家,他苛刻是有本钱的,因为他成功。他不是一个畅销书作家,像哈利波特这样的。我不知道写哈利波特的女作家有没有被提名诺奖,但是昆德拉几十年以来一直是诺贝尔奖的候选人。也许他到死也得不了,但是我觉得他远远比莫言高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
当然,作家与作家之间有时候是没有可比性的,但是作品与作品之间我觉得还是有一些可比较的理由的。在1950年代有一个法国的大学教授,也是文学理论家,叫做亨利·西蒙,他曾经提出来几条标准来衡量作品:第一个标准是完美性。就是说,你这个作品能够完美地表现了这个文学品种。你比如说讲到律诗,我们要想到杜甫的《秋兴》八首,要想到李商隐的无题诗歌,因为这些诗歌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七律的最高美学要求。还有一个是它的语言,文学是一个文字的艺术品。我们对语言是有要求的,一个语言写得很烂的人,顶多让我们翻翻,它不能够让我们品评。我记得有一个美国的文学理论家提出一个文学批评的方法叫做抵抗式阅读,对我影响很大。什么是抵抗式阅读?就是说,你要说它是名著,我要找一切理由来抵抗你,要证明你不是名著;你要告诉我是杰作,我要找一切理由来抵抗你、证明你不是。我大学本科四年念的是文学,当时是青春期,我特别地逆反,凡是名著都拒绝:托尔斯泰拒绝,《红楼梦》拒绝,莎士比亚拒绝。你说它是名著我偏偏就不想读它,我就给它挑刺。我发现,当我过了青春期以后,当我能够平静下来,我得承认《红楼梦》还真的是名著,莎士比亚的东西还真的是名著,托尔斯泰的东西还真是名著,因为它经得起抵抗式阅读。这也让我想到友谊的问题:我们从少年期到最后、到老,会有很多朋友走着走着就不见了,为什么呢?很多朋友经不起抵抗式阅读。有些恋爱谈着谈着就没了,为什么呢?经不起抵抗式阅读。有些美女是不能细看的,经不起抵抗式阅读。我觉得,这种抵抗式阅读是一种自主的,我们要做一个自主的人。我们要抵抗,就是说我们不要变成你的俘虏,所以我不是任何人的粉丝,不会像小年青那样去追星了。但我是何老师的粉丝,我这里说的粉丝是说我关注何老师的微博了,是一种思想的关注。任何东西经不起抵抗式阅读,最后我们都可以把它放在一边,不用管别人怎么说。如果昆德拉经不起你的抵抗式阅读,你完全可以不再理它。莫言经不起我的抵抗式阅读,他已经被抵抗出去了。所以我觉得,我们青春期是需要有一些精神的,是需要有一些气质的,是要有一些独立的精神和判断。也许我们可以很任性,但是最后我们要有方法。我们如果最后证明我们自己错了,那么我们承认自己错了,并且认同它。就好像我在大学的时候对孔子非常逆反,因为我小的时候整天唱的儿歌都在骂孔子,所以我到大学突然大家宣传孔子我就觉得我受不了,我不能接受,我逆反。很多年以后,我在法国变成非常崇敬孔子的一个人。因为我觉得他经过了我的排斥和拒绝,最后我认同他。相反,比如说萨特:萨特是八十年代学文学的都得读他的这么一个人,后来我发现萨特经不起我的抵抗式阅读,他的思想经不起抵抗式阅读,他的人品经不起抵抗式阅读,但是我认为他还是有贡献的。相反,加缪就比萨特更能经得起抵抗式阅读。所以我希望,我们读书要用这个抵抗式阅读的概念,让你最后真正喜欢的是你完全能够理性认同的。所以我说的第一个是亨利·西蒙的完美性。古代诗歌,包括我自己写诗,我要常常在抵抗式地批评我自己,所以我写完诗要不断地改。因为我觉得每读一遍,我觉得押韵、前后语序总觉得经不起我自己的抵抗式阅读。我不是那种写完以后就觉得自己写得很好的人,我批评我自己。我们有这样一个苛刻的要求,是因为我们对完美有着渴望。
那么,一个文学作品如果没有独创性,那么我们完全可以不要。所以我看见一个资料说中华书局正在组织人编辑全明诗,据说将会有四十万首,但是我基本上没有读全明诗的愿望。明诗选我会去翻一翻,但是我不会去读一个全明诗四十万首,我不知道哪一个学者要去研究全明诗四十万首。为什么我不想去读呢?因为我对它没有期待。中国的传统诗歌无论是律诗还是词,都没有超得过唐宋。我们把明朝在诗歌上面看作是一个重复的时代,无论是前七子、后七子,都是在重复唐宋,明朝唯一可以让我们期待的就是晚明的散文,晚明的一些小说。这是一个独创性。在二十多年前,陕西作家贾平凹写了《废都》,一下子就很畅销。我把这个翻了以后,我当时就做了个结论:《废都》如果写于明代,它将是我们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可惜它写在《金瓶梅》四百年之后。前面有了《金瓶梅》,你的书就没有价值。当时我还不知道亨利·西蒙关于独创性的要求,但是我就知道有了《金瓶梅》,《废都》就不应该存在:重复性。尽管你改头换面,重复性。这就是第二点,我们对原创性的要求。原创性也在我们的研究上面。我觉得法国大学对于学生的要求比我们中国要宽容一点。我跟我的导师讨论,我说我们现在中国要求研究生写论文都有独创性,他说这怎么可以?我们做文科研究的人,我们能有一点独创性有多难啊!我们能够把问题讲清楚就不错了。所以我的观点就是,我们一直到博士都是一个学习阶段,我们能够把一些问题学清楚、讲清楚就不错了。我们博士毕业很多年以后,慢慢地有一些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方法,然后我们对一些现象会有新的看法。我回国以后我参加最多的就是我们法国文学两年一次的年会,每一次年会我都作一些发言。我觉得在这个年会上面发言的感觉是,我们可以跟人家谈论同样的题目、同样的作家,但是你如果有不一样的眼光、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理论视角,你谈出来的一定是一个耳目一新的东西。然后你会看见,开学术会议很多教授谈的都是众人皆知的东西。为什么呢?你没有发现独创性。所以就是说,今天我们解读莎士比亚,今天我们解读曹雪芹《红楼梦》,我们不怕前人做过很多东西,我们只怕你没有发现一个新的角度。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新的角度。这不是一个凭空的,比如说你突然发一个奇想说我写一个文章证明曹雪芹不是作者,你这个当然是跟别人不一样,但是你这个可能没有意义。其实今天做曹雪芹是不是作者真的没有关系,我们关注的是作品本身。我们需要有一些东西,慢慢地你会在你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间有一些心得体会,慢慢地会有一些方法成为你娴熟运用的,然后你去切入到一个具体的作品分析里面,你会有一些新的看法。但这是一个缓慢成熟的过程。我觉得我们现在是一个学习的阶段,那么创新是对那些要在文学史上留名的人的要求。这是我们对文学的要求。
文学作品还要有是精神价值。我们很多的大学老师高度推崇哈利波特、高度推崇金庸的时候,我是坚决拒绝的,为什么?这些作品不能给我们一个精神的价值。精神,如果我们懂得儒家的思想,这个精神是要使人屹立于天地之间的东西,是那个能够构成人在这个宇宙之间尊严的东西,也就是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所讲的“能够成就人的伟大”的那个东西。很多人赞美韦小宝,我没有看过那个小说,但是我通过他们的介绍,我看韦小宝就是个混混子,结果韦小宝成为很多人赞美的对象,我甚至见过有人分析韦小宝体现金庸的生命、生活智慧。我不知道金庸有没有这种想法,但是我是绝对不会认同韦小宝式的生活,我想金庸未必有这样的看法。如果有人能够从这样的一个混混子里面总结出人生智慧,如果有人能够从我们《三国演义》里总结出人脸皮要厚、心肠要黑这样的所谓“生活智慧”,我是不认同这种东西的。我觉得所谓精神,是要提升我们生命的境界与层次。苏格拉底所说的我们的灵魂囚禁在这个身体里面,它需要一个更加自由的,我们的心灵渴望一个更加美好的、更加纯粹的地方,这也就是古希腊讲的真善美。这么多年,我从八十年代热烈地拥抱现代主义文学,热烈地拥抱反传统尼采哲学,到现在,我觉得我有点像个古典主义者了。我认同孔子的一些观念,我认同柏拉图的一些观念,就是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它是超越了我们这个世界,要成为我们生命的一个维度,引导我们往上走,而不是往下走。这也就是说,我拒绝那些公开地用下半身写作的作家跟作品,我继续地认同和赞美那些用上半身写作,尤其用头脑写作的。这就是我们关于文学作品的价值观的一个看法。
如果按照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对生命道路的各个阶段的划分,我们生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审美层次,这是最低级的。我们希望打扮得美,我们希望能够吃得好,我们希望能够有一个美貌的妻子或者英俊的丈夫。我们希望美,这没问题,所以我们为了美可能不择手段。但是,这恰恰是克尔凯郭尔所认为的最低级的阶段。我们只追求自己的感觉,这个感觉的阶段代表人物是唐璜。他是一个生活在完全被感觉导向的一个阶段。我们有没有人能够说我把我的一个感觉能够持续五天,五年,五十年?感觉是短暂的。我们生活中都有个经验,我们有一阵对某个人特别喜欢,然后过了一段时间或者突然之间我们对这个人变得极为讨厌。感觉变了。这是最低层的。这也就是说,我们读文学作品,可能最低一层的就是写得好看的,让你读得很畅快的,让你读到很漂亮的文字的。第二个阶段,伦理阶段。我们人生活在世上不能够只是说我自己快乐就行,你还有一个你跟他人的关系的问题。儒家思想注重的就是人跟他人的关系,最好的是仁者爱人,是一种爱的互动关系。爱是意味着责任的,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就希望他幸福,没有人说我爱他的时候希望他是死,或者毁灭掉。所以爱就意味着一种关切。我们要超越自我的感觉,要进到一个负责任的状态里面去。因此,我用这个观念来分析文学。文学的第二个层次就是,引导我们往着更加理性更加德性的方向来生活、上进。第三个层次,按照克尔凯郭尔的说法,宗教层次。或者还是刚才亨利西蒙所说的精神层面。伟大的作品,必然会引导我们的心灵往更高处提升。所以我们看《红楼梦》,看完以后可能会大失望。一场欢笑最后下面是一片的空。那些曾经跟你一起欢笑过的女孩儿死的死了,走的走了,这就是人生。这种繁华落尽以后的一片空虚,它让我们每一个人反思我的生命,我的热烈地追逐的东西是不是能够持久下来的,我在用生命去追逐的这个东西真的值得我用生命去呵护它、维护它吗?所以它让我们能够摆脱这一个动荡不定的世界,走向一个更永恒的世界。所以最后《红楼梦》的结局我觉得无论是高鹗的续写好不好,高鹗忠实了《红楼梦》的想法,走向一个一片空无,不给你留下任何幻想。所以呢你看看《包法利夫人》,一个女人在追求爱情,最后就是彻底的毁灭,福楼拜不给你任何的幻想。文学家常常是残酷的,戳破我们对人生的幻想、一种自欺欺人的状态。我读到一本书——《卡夫卡格言与寓言》,我在里面读到一句话,也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后来我也引用到《20世纪法国小说的存在观照》里面去:“我们所需要的书,应该是一把能够击破我们脑子冰海的利斧”。如果换成佛教的话,就是我们需要那个棒喝我们的书,让我们受震撼的书。我一个同学大学才读的《红楼梦》,读完以后一个星期整个儿没精打采。为什么呢?青春期,正在做着爱情梦、未来的梦的时候,看了《红楼梦》一下子感到非常泄气。我们需要这种东西,这种东西是我们夏天里面的清凉剂。比如说,我们很多国家的文学作品都是赞美自己祖先的,但是你看看荷马史诗,里面描写的伊里亚特里面希腊人的将帅——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他们都是有严重缺点的,是为了一些小事情能够毁灭大局的人。相反,他把敌人的主将——赫克托耳,描写成一个伟男子,一个伟大的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个对自己国家、对自己妻子、对自己孩子有责任的人。希腊人用这种伟大的宽容精神赞美敌人、批评我们自己的伟大英雄,让这个民族有一个自我提升。你看看但丁的《神曲》,我们的生命从中年的迷茫到走过地狱、走过炼狱最后上到天堂。生命是一个努力的、奋进的过程。你看看《浮士德》,浮士德能够经历很多的迷失,到最后终于迈向更高的理性上去。所以我们看看《约翰·克里斯多夫》这个小说,一个人可以迷失,但是这个人只要他醒悟过来,他就在往生命的高境界在迈进。我想,这些作品就是我所说的有精神维度的作品,能够提高我们精神价值的作品。而这些作品有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有一个宗教的维度。我们来看,伟大的文学作品常常是一个邀请,邀请我们来反思自己,邀请我们来在这个作品中看见自己的迷失、看见自己的堕落与失败。它并不是想要像一个审判官说:“你完了。”而是说:“你现在这个状态,和你应该有的最高期待是有极大距离的,你的生命应该往一个更高的期待方向去努力。”于是我们读了这些小说受到震撼,然后我们望着生命更高的维度,我们摆脱一个纯粹的自我满足,走向宗教式的自我完成,不为任何功利考量。这是我们人格成全的过程。所以为什么说我读了很多年的文学最后变成一个古典主义者,就是说,我认同了这些古希腊的哲学、现代的文学批评加上我们中国的儒家思想。整个来说,我们人的价值在于人的精神性。所以我们今天在座的人,尤其是女生,你长得再美,再过五十年你还美吗?但是,我们可以灵魂是美的。我记得当年我在读大学的时候读到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的那句“当你老了”,很多人爱你的青春美貌,但是只有一个人爱你的灵魂,你的灵魂永远是美的。所以我想,文学作品的魅力,第一步可能是语言。你比如说读朱自清,我们青春期时都喜欢《绿》,写得多么漂亮,语言多么的优美,文字多么富有文采。但是当我们离家远行以后,我们读到《背影》,我们才感受到那种亲情其实比美更重要。我记得他还有一个《给亡妻》,写他妻子的,最后他写得非常质朴。我们不需要非常华丽的辞藻,但是我们的情是真的。在我们中国的文学里面有一首诗,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个诗就那么二十几个字,但它却能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歌之一。为什么?它发出的是宇宙的叹息。这就是它能够列身到中国古代文学最著名的作品里面去的原因。没有多少中国古典诗歌能够引发我们在宇宙面前的叹息,我们对生命的感慨。所以,有了这种东西,我就认为它达到了宗教的层次,或者精神的高维度的作品。这就是我介绍的一些基本概念。
下面就昆德拉的理论分析小说的存在理由。现在似乎只要写一个故事,长的故事都是小说。好像我们看见小说是一个散文的作品,讲故事的一个散文作品。法语的“小说”一词就是来源于古代的通俗拉丁语——“罗马人的话”。因为当时蛮族入侵,罗马帝国奔溃,法兰克地区人讲的是哥特语、法兰克语。但是法兰克人应该没有文字,所以整个文化水平非常落后,于是他就要学习文字。当时法兰克地区幸存下来的商人、罗马时代的低级官员讲的都是水平不高的拉丁语。因为拉丁语的变位、语法非常严密,拉丁语要学好是要受教育的,希腊、罗马的年轻人都要受修辞学训练。所以不是任何人一学拉丁语就能成拉丁语的专家。在当时法兰克地区,大家慢慢地就讲一种拉丁语,他们以为是罗马人的话,其实罗马语是拉丁语口语里面比较低层次的语言。但是这种语言慢慢地使得法兰克人有了自己的一些拉丁式的语言,最后他们用这种语言讲一些传奇故事。所以这个法语的“小说”一开始我们常常翻译成“传奇”,它是跟传奇故事有关系的。到了1690年法语词典里面出现了对于法语“小说”这个词的解释,就是主要讲述爱情与冒险的传奇故事。
后来到了十八世纪,在《百科全书》里面给“小说”下定义说,关于人生的各种不可思议或真假难辨经历的虚构故事。还是讲故事。如果大家有兴趣读一下伏尔泰的小说,我觉得伏尔泰的小说你们一定要读读《老实人》《天真汉》,真的是写得妙趣横生,故事写得离奇曲折。我们今天想到哲学家都是那些板着脸、低着头沉重思考的人,但是你看十八世纪哲学家伏尔泰天生喜欢开玩笑、讲滑稽的话,能够写严肃的哲学论文,还能够写戏剧,还能够去写小说,而且写得妙趣横生,特别有意思。伏尔泰讲这些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把他的哲学道理讲出来,他能够写得非常有意思。但是同时,狄德罗写的一些小说很没有情节。比如说我们张宁老师非常喜欢的《拉摩的侄儿》,没有情节。你说十八世纪多厉害,我们没有情节小说要到二十世纪才能够被人广泛接受,但是十八世纪《拉摩的侄儿》它这没有情节的对话体小说居然能够成为名作。此前对“小说”下的定义对伏尔泰还算比较适合,但是伏尔泰讲故事已经是为了讲道理了,到了狄德罗已经不适用了。到了卢梭,写的《爱弥儿》《新艾洛绮丝》都是要干嘛?这些都是书信体,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我估计没有多少喜欢看。我们多么希望作者能够简洁地把故事情节叙述清楚,而书信体小说让你读完以后还得费功夫重构故事的人物关系、情节的进展。当时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写?因为在十八世纪,随着人对自身理解的增加,人们发现仅仅满足于传奇故事那是很肤浅的一种阅读。我们今天的小说必须要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外面所干的事情远没有内心所想的事情重要。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我们出现了对心理小说的需求。当时心理小说的技巧不成熟,所以人们用书信体小说来描写人物的心理。这是十八世纪。
到了十九世纪,小说开始描写社会。内容不一定很传奇,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它写的就是生活中的人和事,一点都没有那种浪漫,也没有传奇,就是很平淡的悲剧。这也是我们现代社会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小说如何能够适应对于小说的定义,如何适应小说的发展,如何让我们能对于小说有更好的理解。因此昆德拉很不满意当年的研究,他认为小说是现代印刷术和现代世界的产物。刚才我讲到十八世纪读小说的疯狂,十九世纪的连载小说带来的阅读热潮,所以小说是现代印刷术和现代世界的产物,大家注意,是“现代世界”。西方的历史学家把西方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古代,主要指的是希腊、罗马,一直到49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中世纪,从公元49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到1492年哥伦布航行美洲;然后是现代,现代很重要的一个标志是个人的兴起。个人兴起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是”,大家注意不是“我思故我在”,一会讲到“是”和“在”的区别问题。这关涉到要了解西方哲学、希腊哲学、基督教神学。在希腊哲学、基督教神学里面,“being”是一个很重要的哲学概念。重要到什么程度?重要到跟“道”这个字在我们中国思想里面的重要性一样。我说过一句开玩笑的话:如果了解了“being”这个词的哲学与神学的意义,你就基本懂了一半的西方哲学。你不懂,你就没办法去理解。你们知道哈姆雷特有一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朱生豪翻译成“活还是不活”,卞之琳是“生存还是毁灭”,你们注意,莎士比亚用的是“to
be or not to be”而不是用“to live or to die”。大家知道,这个“to live or to die”是一个形而下的问题,而“to be”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如果你去看看昆德拉的小说,我们中文翻译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或者《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种绕弯子的题目,但是两位中文的译者都回避了一个问题:“生命”为什么是“being”,为什么人家不写成“life”?在中国,我们很多的教授翻译外文,缺乏对西方思想、西方文化、西方宗教的理解,我们翻译出来的都是严重贬值的东西。就是说,把天上拉到地下,把一个形而上的问题变成了一个形而下的问题,把一个绝对问题变成一个相对问题,一个永恒的问题变成了一个现在的问题,这是我们在阅读中必须注意到的。昆德拉讲的小说指的是欧洲小说,而中国有“小说”这个词来自于《庄子》。《庄子》说“稗官者言”,就是说随随便便写的巷谈而已。我们中国人从《庄子》有“小说”这个字到我们写笔记小说,到我们一直讲的《红楼梦》,我们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什么是小说,什么是小说的特质。有一个研究日本文学的朋友告诉我说昆德拉的论文集——《小说的艺术》翻译成日语就是“小说的精神”。就是说,昆德拉关注的不是小说的写作技巧,而是小说之为小说的理由所在,就是精神的问题。我们现在的小说,第一,昆德拉的小说,昆德拉心目中的小说首先是要和我们中国人以为的仅仅是一个叙事性的作品要切割。古代有小说,但是我们在这里谈论的“小说”指的是1450年左右在德国古登堡现代印刷术诞生以后的产物。现代世界,一个国家有没有进入现代,在于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有没有在独立思考,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有没有在自觉地实践着笛卡尔所说的“I
think therefore I am”,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有没有像康德在启蒙运动里面说的“要敢于思考”,要告诉自己说“我要敢于思考”。所以“敢于思考”是每一个人的。
昆德拉所讲的现代小说是在西欧的现代世界里面,是一个适合现代个人兴起的条件,在一个现代印刷术使小说能够廉价地印刷并销售。羊皮卷在中世纪真的很珍贵,一本书常常是要抄写好几年,价值等于几匹马。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小说能够廉价到达读者手中。现代小说首先出现在西欧,与现代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密切相关。在一个没有个人主义观的社会里面,我们首先不能够产生现代小说,其次我们也难以理解现代小说。04、05年的我刚回来,在网上听说中国的小资们有一个流行的风尚,就是在星巴克喝咖啡,拿着昆德拉的中文版——《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我想也太侮辱昆德拉了。在十九世纪的西方,他是出身于底层社会的市民家庭的孩子,比较敏感。他们有自己的一些理想,常常受挫折,比如说简爱就是小资。但是我想,如果你说简爱是西方的小资,那我们中国的小资真的跟她望尘莫及。缺乏什么?缺乏精神特质。我们要知道,现代西方社会是一个个人的社会,个人是建立在一个独立的、自觉的个人意识,昆德拉所谈的现代小说是在这样一个语境中来谈的。他说在过去的三百年里面,小说是西方意识的生动的信息记录。就是说,他把西方看作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像一个人一样的,那么小说就记录了西方人的,他们对于生命的渴望、他们的失望、他们的憧憬、他们的绝望,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活人的努力。昆德拉有一个观念让中国人在读他的《小说的艺术》的时候可能有点受不了,他说,我所讲的小说就是欧洲小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分析他的“欧洲小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概念。昆德拉他的“欧洲小说”的概念不是一个欧洲中心论的观点,而是要讲时间讲精神。欧洲国家,人种不是统一的,像匈牙利人就是来自于亚洲的人种。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认同。欧洲能够成为一个整体,我们亚洲不能成为一个整体,虽然我们人种的复杂性远远地比欧洲要小。因为我们没有共同的亚洲意识,欧洲人有欧洲意识。昆德拉使用“欧洲小说”这个术语,不仅是为了与中国小说、日本小说等加以区别,更是为了强调“欧洲小说”所承载的特性。所以,欧洲小说是有特质的,不仅仅是地理上欧洲人所写的一个东西。他说,我所谓的欧洲小说在现代之初形成于欧洲南部,自成历史,并在随后扩展它的空间到地理学意义上的欧洲之外,尤其是南北美洲。也就是说,它被称为欧洲小说是因为首先在欧洲起源的一个有精神特质的文学体裁,最后,它慢慢地扩展到全世界,美洲都列入到欧洲小说的范围内。他甚至说,日本文学都可以列入到欧洲文学的范围内。但是我不知道我们今天有多少中国的小说家能够被列入到欧洲小说、甚至是我们说的有一种精神特质的现代小说当中。这是我们要反思的一个方面。他特别坚持这一点:我所谈的欧洲小说是一种精神特质。有一个法国学者说的一段话特别有意思:在小说中间,西方人找得到一切所有他发明的和所有超越于他的,他的命运。小说为每一个精神家族都提供它的精神营养:为实证精神,它提供了社会研究、今天正在嬗变中的国家,使社会人员依然感兴趣,也就是说我们对小说进行社会学分析;为敏感的心灵,它提供了残酷而细腻的心理分析游戏,可能有些人看过茨威格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这是一种心理分析,分析人的一种可能性,而这是让我们丢脸的一种残酷的可能性。所以昆德拉还有另外的一个观念:小说的世界是一个可能的世界。我们常常强调小说的真实性,而昆德拉强烈反对我们要求小说真实的观念。如果小说要真实,那我们今天不用写了,直接拿相机、摄影机去照这个世界。但是我们这个小说是有期待的,小说是一种可能性。今天我们隔了两百年来读《红楼梦》,我们还在为贾宝玉的爱情,为了林黛玉的遭遇,我们会感动。不是说我们多情,乃是说这种生命之巅的一种对接、回响,这是小说打动我们的。它为论证者提供了介入现状的契机,为有命运感的人它提供了对人类的促进,或世界的非人道性的不断的拷问,并且它也为所有人提供了曲折故事、冒险经历、童话的享受和孩子般的乐趣。小说充当了许多角色,在欧洲。我们有时在读小说的时候有没有感到自己很自责?小说家就像一个神父,我们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好。看见《约翰·克里斯多夫》在泥潭中间的奋斗,我们有没有说:我真的很糟糕,我现在在泥潭里面,不仅不去自保我还乐在其中?这就是忏悔。政委,是苏联产生的,我们今天还有,估计朝鲜也还有政委。政委是干嘛的?做思想工作的,大学里面叫辅导员。小说可以做政委,就是比喻说你看小说可以获得一种解脱、辅导、被批评、被引导。这是小说的角色。保姆,小说还能做你的保姆。保姆安慰你,保姆提供你所需要的。能够做时事新闻记者,我们很多时候看小说才发现,世界原来如此。你看当年《红与黑》刚出来的时候,副标题写着“1830年记事”,就是说刚过去的小说就出来了,为1830年做一个新闻纪录。小说提供了术士。术士就是做巫术或者秘术的。大家知道,亚里士多德曾经有一个很著名的概念叫做卡塔西斯,就是净化,心理净化。我们看悲剧、看死亡,不是因为我们喜欢看别人死亡,我们的心灵都很坏,而是因为我们在看悲剧的时候我们的生命随着我们的眼泪、随着我们的痛苦经过了一次升华、一次洗涤。所以我们读那些伟大的小说,我们很多时候也经历了一次生命的洗涤。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和作者有一种隐秘的沟通,我觉得读一本书,你就和一个作者在对话,结论:你读一本伟大的书,你在和一个伟大的作者在对话,如果你和一个伟大的作者能够对话下去,你自然就会提高了;如果你的对话对象整天是网络小说的作者,你想要高,真的高不起来。如果你的小说对话对象是金庸,或者是罗琳夫人,那么你永远也高不起来,你的对话对象应该是比这些更高的人。我记得我看过一个关于意大利的女影星索菲亚罗兰的文章,讲到说,索菲亚罗兰长得不漂亮但是能成为一个国际影星。她在十八岁被一个意大利导演发现,他说你可以做演员,但是你的文化水平不够,要读书。你读什么书呢?读艾略特的《荒原》。让一个十八岁的意大利姑娘读艾略特的《荒原》。读卡夫卡。结果这些东西成就了索菲亚罗兰作为国际影星的内在的东西。我们很多人一想到读哲学很难,但是如果你读孔子,你就至少说蹬一个梯子爬到孔子的高度与孔子对话。你如果去读柏拉图,你就被迫爬着梯子跟柏拉图一样高地对话。所以我给学生的建议就是要读难的书,要在高水平中提升自己。那么你写的文章也会让人觉得新鲜而有力度。这种力度感完全是来自于你的理论与哲学的修养。
说回欧洲小说,欧洲小说的特质在于始终关注人的存在。昆德拉认为,如果现代哲学、科学忘记了人的存在,那么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的小说恰恰是对于被遗忘的存在的探索。对于昆德拉来说,现代欧洲小说的第一部经典就是《堂·吉诃德》。《堂·吉诃德》在当时一开始被看成是一部搞笑的作品,是为了打击当时流行的俗气的骑士文学而写的。但是塞万提斯的作品却有超越其时代意义的内涵。所以我们说莎士比亚是说不尽的,荷马史诗是说不尽的。它们的作品让我们每一代人都能在这些伟大的作品已经用形象思维把我们时代中存在的一些新的方面呈现出来。因此昆德拉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认为小说在思考人的存在,小说所要关注的也是人的存在,那些并不关注人的存在的小说不是昆德拉所要讨论的范围之内。
昆德拉还说:“小说是和现代世界一起诞生的。”在哥伦布出发去美洲之后,堂·吉诃德也出发去寻找“理想”去了。《堂·吉诃德》标志了一个没有理想的时代。在那个人们只关注物质的资本主义时代堂·吉诃德却出去寻找理想,这注定了《堂·吉诃德》是一部喜剧也是一部悲剧。它照见了我们现代社会的尴尬的处境。这也是为什么昆德拉如此看重《堂·吉诃德》的原因。同时昆德拉认为,从现代一开始,小说就忠实地伴随着人们并捍卫着人们具体的生活。我们为什么不会把笛卡尔(Rene
Descartes)的《论方法》没看成是小说,而把狄德罗(Denis
Diderot)的《拉摩的侄儿》看成小说,是因为其谈论的是我们具体的生活。所以小说应该始终关注的人的具体生活也是现代社会关注个人的艺术,也同时使我们避免了“是”的被遗忘。
而什么是“‘是’的被遗忘”?有人将其翻译成“存在的被遗忘”,而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我们今天的问题是关于“是”而不是“存在”。我们都可能曾有一个瞬间问自己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我们看一下19世纪的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Paul
Gauguin)他有幅画叫《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是高更用绘画邀请我们一起思考我们到底是什么。也许对于今天的很多人来说,人不过只是一堆肉,死了就完了。而今天当有人谈论其人格、尊严、理想的时候很多人都笑了。而我们许多人也是不问为什么而活,而只是活下去。那是因为我们生命里没有了终极,没有了永恒,我们只有活在此时此刻。当我们再看一下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什么是形而上学》,他一开始就问我们,为什么人有living,而不是没有living;如果人都是必然消失,那么我们为什么还是“有”而不是“没有”,如果一切都是万古皆空,那我们的意义在哪。这里询问的是我们现代社会的问题。昆德拉主张小说有一个强烈的使命感,就是关注人的所“是”,关注我们现在到底是不是人应该有的样子,我们现在的生存到底是不是人应该有的生存。我想这个任务可能比科学家发现新物质都要难。它迫使我们必须面对我们目前生命中的空虚状态。虽然当我们有了理想,可能我们的步子就变得很沉重了。但这种空虚,这种生命所不能承受的轻却会使我们痛苦至极。这是唐吉诃德式的受难。他拿着破长矛就出发了,面对着一群势利的人,或是一群纯粹物质享受的人,而唐吉诃德在这些人眼中却是一个笑料,是一个处处失败的人。而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笑到最后,我们就哭了。他就是这样的一个怪物的存在,而照见了我们自己的卑鄙与无聊。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昆德拉看重塞万提斯。塞万提斯的《唐吉可德》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在此刻的迷失,照见了是我们“是”的遗忘,遗忘了我们已经有高贵的心灵和崇高的理想。我们今天满足于只为找个工作,但我们如此就能获得我们内心的幸福吗?幸福是一种内在的满足,而我们又能通过物质而获得内在的满足吗?
如小说中的约翰·克里斯多夫,一个从小就被看好的音乐天才,一辈子在追求在音乐界的巨大成功。而他成功了又能如何呢,生命里面缺少了快乐和满足。只有在他最后的时刻才获得安宁,那是因为他见上帝的时刻到了,一个渺小的个体和永恒的上帝面对面的时刻到了,是瞬间融入永恒的时刻到了,他生命的意义得到了升华。歌德的《浮士德》最后的结局也是如此。所以伟大的作品提醒我们“是”的被遗忘。也许“‘是’的被遗忘”这是一个很拗口的说法,比很多人“‘存在’的被遗忘”难理解。但是我们要明白,“是”的问题才是西方哲学的根本问题,反而不是“存在”的问题,“存在”只是个衍生的问题。
所以,小说对于西方人来说,小说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人”。小说被看作是欧洲人文化身份的载体。我买了一本论文集《小说与欧洲》,里面的文章就是把小说看作是欧洲的文化身份的载体。这种观念是我们中国所没有的。昆德拉也有同样的观点:小说给了欧洲人的探寻以最有力、最丰富的表达。小说中找到了一切。它也是一种对自由的探寻。
这里讲到了自由。我们中国人对自由的理解相当肤浅。我们以为自由就是没人管。自由应该是生命、心灵一种无拘束的状态。我举个例子,苏格拉底在雅典被控告犯诱惑青年亵神罪,而被判处死刑。当弟子们都来到他跟前告别并为他的死而哭泣时,苏格拉底则非常坦然,认为自己的灵魂在这个身体里坐牢已七十多年了,如今灵魂得以从身体解放,这应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在这里,苏格拉底的自由首先是心灵不受身体束缚的自由。以前我读大学的时候,也读过《老子》,其中有段话让我颇有触动:“人之大患,在于有身”。我们今天很多人出卖了自己,只是为了要让身体欲望得到满足。《柏拉图对话录》里面这篇《&诺篇》不用像科学那样去论证有没有灵魂,它只通过苏格拉底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人是有灵魂的。而灵魂是自由的,它跟身体处于一种高度的紧张状态,而身体又囚禁了灵魂。说到这里我也想到苏东坡的叹息:“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那么小说就是提醒我们,不要忘却了我们的心灵,不要让你的心灵能长期处在一个饥渴的状态。小说也让我们能停下来反思我们的生命状态。
我们通过昆德拉陈述“欧洲小说”的上下文的查考,我们可以断定他所说的“欧洲小说”与“现代性小说”同义。因此欧洲小说也是现代性小说。我们讲到现代,就必须要讲到现代性的问题。那么现代发源于西欧,并通过西欧及广义的西方获得充分的发展。现代性意味着我们跟过去的一种生活模式的断裂。今天我们生活在现代而面对未来,而未来似乎不可阻挡并充满了许诺和机会。但实际你会发现,未来却一天天地变成了过去之际而你却什么都没有。现代社会相比较于古代社会是具有更多的可能以供选择,但同时我们的焦虑则更严重。所以我们现在是一个焦虑不安的时代,我们要为自己做出选择,而选择又是痛苦的。我们中国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选择是沉重的,选择是面向未来的,没有任何标准可以给我们参考,而你做出的任何选择都意味着要放弃其他的可能性。所以我们现在社会之所以焦虑则在于我们的选择。很多选择将是我们过了几十年后才发现是错的,但是人生是单向的,我们都不可再重选。我们生命也不可能让我们如同上帝一般让所有的可能性呈现,然后再做最好的选择。我们只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实践其中一种可能性。
所以我们的现代性也意味着过渡。那么现代小说描述的就是我们现在这样的一种过渡状态。我们永远不在终点上,永远都在路上。而现代社会没有坐标,我们已不可能完全按照我们的父母的生活方式去生活,我们生活中的多种的可能性让我们不能完全按照过往经验而行事。昆德拉讲到,我们文学小说是一个可能的世界,我们生活中的可能性,小说已经给我们呈现出来了。
下面我来讲一下昆德拉对小说的两点要求。第一个是小说要有所发现,小说要启示人类存在的新方面,这是小说得以为文学形式的根本功能,是其唯一能站住脚的理由。我深受昆德拉的影响,而我自己对于小说的挑剔在于这个小说能不能发现存在的新方面。卡夫卡的小说也许不大众,但是其小说就能发现存在的新方面。
萨特(Jean-Paul
Sartre)在《什么是文学》里面也有类似观点:人人都有理由,对这一位说艺术是一种逃避,对另一位来说它是一种攻克手段,然而人们可以通过隐居、发疯和死亡来逃避,使用兵器来攻克,那为什么要写作,通过作品来进行逃避和征战呢。我们的每一个感知都伴随着这样的意识——人类的现实是揭开的。就是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注意到自己生存状态的情况下,那么我们常常需要是有人进一步地揭开这个蒙在残酷的现实上面的这一层薄薄的面纱,小说就是要来揭开的。我们只有通过感知才有了“是”,这就是说,人是万事万物得以呈现的手段,所以作家应该是“是“的探测者。而昆德拉讲到小说的历史时认为,伟大的作品只能诞生在艺术史的进程中间,并且是参与到历史当中,只有在历史当中我们才可以看得出哪个是有创意而对“是”有所发现的,而哪一部作品毫无新意。换句话说,只有在小说史当中,一部作品的才可因其所具有的可以被我们所鉴赏的价值而存在。如果一个作品没有落实在历史中,这可能意味着它落入了不可被审美所感知的混乱境地里。一部小说只有给人的所是提供新的发现才有价值,才能在历史中立足。如果没有提供,那可能这只是个重复的模仿之作,这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我们讲到世界文学时候,我们不得不“歧视”某些国家,不得不“敬仰”某些国家。为什么我们写世界文学一定要把荷马史诗,一定写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和歌德写进去,这里面有一个文学史的内在要求。
第二个要求是小说应该形式自主。昆德拉认为,在小说艺术中间对存在的发现与形式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小说形式的自由不拘使它更容易把艺术的触角伸入到社会的思想文化中间去,并吸纳别的叙事经验。这就是说,小说没有固定的艺术章法,小说也不一定只能是叙事的,它也可以加入其它的艺术载体,比如昆德拉的小说中就有插入一段乐曲的。小说本来应该就是自律自足的,而不是一个被严格限制的静态的载体。它应该是形式自主,并以最终体现了“是”的存在为目标,让我们能再小说中反思我们的存在状态。英国有一位批评家科默德(Frank&Kermode)在其著作《终极的意义》中认为:“人天性里面不喜欢混乱。然而,他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却是混乱的,无秩序的。通过想象人可以在不同的事物之间建立和发现种种关系,虚构出一个首尾一致,前后连贯的形式模式,从而赋予这个世界以意义。”所以他把情节定义为一种人为的赋予世界以形式的组织。因为在真实的世界中,时间不过是无序的、无意义的、纯粹的连续而已。但是情节将其组织化以后,赋予了其意义。所以,我们看昆德拉对小说形式的自律的强调目的是让小说摆脱写真实的要求,恢复小说的自由活力,并从而重新建构小说在这个现实世界的存在理由。
那么,我最后作一个总结。我们之所以讨论昆德拉的小说,是为了要弄明白,为什么西方的小说在近代会有那么多伟大的作家和作品的原因。我们可能还没有深思它的理由,但今天晚上我跟大家分享这个昆德拉对小说存在理由的反思,就是让我们注意到西方小说有它特别的精神特质。在这个我们很多人读小说为了娱乐的时代,我们大学生、研究生更应该对小说的阅读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发现大学教育给我们提供一种更高水平的阅读的维度和审美要求。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二学生赖锐:我在这里想和张老师交流一下我内心的感受。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一个现象,即我们这一代人成长在这个后现代破碎的语境中,我们有时候不免有一种身份认同的焦虑和困惑。而我的困惑是,在我们的价值观建构过程中,我们受到文化的建构、中国教育的建构以及父母的教导,但这些都无法真正地抵抗破碎化的后现代语境,很多价值观念十分容易地就被击碎。而有些东西,我们明知道它会伤害到我们内在的生命,但我们却不得不选择它们。所以,我们发现,在这个不断追求感官享受的时代之下,在这一片被解构的文化废墟之下,我们不断地颠覆着我们过往的价值观,却又没有建构起任何有永恒意义的东西,我想这也正是昆德拉小说中所要言说的轻与重间的选择。如若我们的生命选择沉重,就有可能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如若我们选择轻盈,这又有可能意味着某种反叛。
张弛老师:你讲到“轻”这个问题,我觉得挺有意思。在中文里面,“轻”可以有“轻盈”的意思,也可以有“轻浮”、“轻佻”之意。法语与英语里面也有大概相类似的意思。所以,昆德拉说生命里的“轻”是不可承受的,就如我们放假的时候,一下子放轻松了,却感觉到实在受不了。当管束消失之际,我们一下子变得无所适从了。我们以为“重”是不可承受的,但事实上,可能“轻”比“重”更不可承受,“轻”才是我们所要逃避的,它比“重”更难以面对。同学你所说的这个后现代的破碎化或许正是你们的成长的背景,那么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下我对“后现代”的理解。
后现代主义是一批企图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却又没胆量在西方发动街垒战的左翼知识分子,试着最后在大学校园里面发起的一场文化战。企图通过毁坏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精神基础以曲线达到毁灭资本主义社会的目标。就如在1968年,在美国的学生运动,反叛的是现代的精英教育。但当法国把高考普及了,只要学生在高考中及格,就可以上大学的情况下,法国高等精英教育平民化的改革最后导致了上大学如此容易,以至于很多学生进了大学却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15年前法国有一个调查中发现法国每年有差不多50万的大学生选择退学。这实则是大学教育质量的降低。
而在1968年以前,还有一批西方学者也欲在精神思想领域内颠覆这个西方社会,这可追溯到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vi-Strauss)身上。其结构人类学确实为人类学打下了一个科学的基础。而其调查研究的最后结论是,我们西方人所看不起的原始部落可能比我们更文明。他举了一个北美印第安人部落的例子,在印第安人部落中,如果有一个人放火烧了别人家的房子,他可能就会被勒令在单独的房子里独居反思,而经过三个月后,这个犯人必须要就受害者道歉并补偿他们的损失,而后才能被重新接纳进他们的部落里。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印第安人比我们文明社会更能接受犯罪之人,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修正自己的错误。而我们文明社会的监狱直接就把犯人隔离起来。另外列维斯特劳斯还认为一些太平洋岛屿上原始部落的吃人现象可能只是由于环境问题而造成的,与其文明与否、道德与否无关。列维斯特劳斯的这些观点在50年代的法国中慢慢流行了起来,这又间接推动了文化相对主义的盛行。文化相对主义扭转了欧洲文化中心主义占主流的局面。
到了60年代,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提出了“作者之死”,这使大家原本还沉浸在50年代的萨特《为什么要写作》中那种介入型作者的观点中,一下子就被罗兰巴特这个观点所吸引住。而福柯则用监狱来证明我们人类社会中各种现有的东西都不是必然的,这里消解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传统哲学中认为人是天生具有意识而理性的,而福柯却认为我们的一切不过是观念的产物,而观念又不过是时间的产物。
而拉康(Lacan
Jacaueo)则把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的观点联合起来,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回到今天,我们把福柯、德里达看作是学术上的大明星,而事实是他们在60年代时都不过是学界的边缘人物。而他们之所以在中国如此流行,则在于当时在60年代的美国左倾风气下,英美文学系的教授们在寻求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时发现了这些同样在法国激烈地批判资本主义的学者---德里达、福柯、拉康。他们的思想被拉入了美国的学术界,被一种非常不学术的手段凑合出一个“法国理论”来,并且以犹如可口可乐推销般被推向了全世界。而这个时候正是我们中国近现代思想的缺位以及对外界信息如饥似渴的年代,因此这造就了他们在我国现当代学术思想中的地位。
而中国近现代思想的缺位则是由来已久。中国传统思想的解体自五四运动到文革,而毛泽东时代的正统的官方思想的也在80年代解体。所以我们在80年代体会到的是那种身份认同的尴尬以及选择的困惑。紧接着是反传统运动中对尼采的反理性的崇拜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消解一切。这些都使我们现代敏感的年轻人不得不面临着几重危机。
而看回法国人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则在于他们自己对资本主义的痛恨,但却又找不到比资本主义更好的生产方式。而那些左派知识分子常常要求绝对的公平正义,其一边对资本主义痛骂,又一边对极权主义暗送秋波,失去人类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像乔姆斯基那样,在“911事件”后却撰文说美国该打,这超出一个人本该应有的理性。
美国作家艾伦·布鲁姆在1987年出版的《美国精神的封闭》中说到,正是由于这批后现代主义者消解了传统与经典,把文学作品变成了“文本”:《荷马史诗》变成了“文本”,《哈姆雷特》变成了“文本”,连我们今天的博客也能成为“文本”把一切都“文本化”,那么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审美特质,就我之前所讲的文学的特质都被消解掉了,文学就几乎变得没有研究对象可言了。而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完全地活在虚无当中。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曾说:“一个人不能到40岁时还是一个虚无主义者”。而海德格尔则对人的生存感到焦虑:如果人纵然有一死,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活这一辈子?我也有过如此的焦虑,但我想,人们从古至今这样一代一代地延续下来,尽管可能人们说不清楚这是为何,但这种延续一定有其深意所在。人们是为了某种信念而活着,我们必需要找到它。
所以我觉得我们学生今天做学问做研究应该以解决自己内在生命的问题为先,我们要像海德格尔那样为自己的生命的意义进行严肃的追问:我们总有一天要消亡,我们今天为什么还必须要活下去?好人和坏人都同样必然死亡,那么我们大多数人为什么还要选择做一个好人?把这些问题在继续深化下去,我们总能发现一种意义,发现这些问题都关乎到永恒,没有永恒,我们活一百天或一百年又有什么意义呢,永恒赋予我们存在的理由,使我们的生命能够踏实、安顿。
何光顺老师:张老师在巴黎留学找到了他们生命中的信仰,而我们学生也应该以此为榜样,就算去旅行也不能只是走马观花,而是应该以探寻的眼光去发现生命的真理,进入到一种向上的生命维度去。
张宁老师:我补充一下,我们当年中国学界在接受“现代”、“后现代”的这些概念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些概念自动地纳入到肤浅的进步思维当中。总以为时间的先后决定了文化高低之别。另外,对于“现代”一词,我们能肯定它是一个描述性的词汇,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尺度在内。而“后现代”则不同,是一个极具有争议的概念,它可能只是对欧美现代化当中所产生的某些现象或问题作了一个大概的描述,哈贝马斯就不曾认为有过“后现代”。但“后现代”在我国却当成了一种权威而被接受。而我对“后现代”并非那么抵触,后现代可以视为一种方法,而不要对其太过崇拜。
思想的对话,带我们进入思想的世界
何光顺老师:说回来昆德拉的小说,其小说实际上是在探寻一种“是”以及“是”的遗忘,这些都是人生存的最本源性的东西。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既展现了萨比娜身上那种来自其祖辈的重压以及其对此的反叛,但同时表现了萨比娜对祖辈精神的承传。又或是特蕾莎对坚守着爱情,以及托马斯,如萨比娜一样不断地甩开生命中的重负,但在最后仍然是庇护了草篮中的婴儿。在这个小说里面无论如何展现各种可能,但其仍旧守护着一些人的最基本的东西。而张老师对昆德拉小说研究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小说是可能性大于现实性。这打破了传统的认为小说以情节性、真实性、故事性为主的观点。所以小说应该就是在短暂与永恒之间,在偶然与必然之间对人的所是有所探寻有所发现。那么若从上述对小说的讨论去看现代性,其实现代性也是在那种对结构的消解以及对漂泊感和短暂感的突显当中逆返而寻找永恒的维度。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说在瞬间当中抓取永恒,在恶中开出生命之花,这样的在另一种可能性当中给我们展现人之所是,那么昆德拉的小说也是在多维度中彰显人之所是。
学生:张老师您说您年轻的时候精神上有所困惑,所以到法国巴黎去寻找自己的答案,自己的信仰,这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张弛老师:这主要是90年代我国再次经济改革,在那是很多社会上的矛盾、人际关系危机都爆发出来,这也使我感到很困惑。而在这时我读马克思·韦伯的著作,里面有讲到资本主义在新教地区起源并远远地比其他天主教地区的发展还要好,而这可能和新教所推崇的加尔文主义有关,就是工作神圣的观念。在社会中,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要勤恳诚实,从而把上帝的荣耀与祝福活出来。这些观点引起我的兴趣,在那个时候我也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有宗教性的东西给予其制约,而我的生命中也需要有一个宗教去支撑去充实。而我去了巴黎以后也接触到一些宗教人士,在经历过很长时间的接触、争辩、抵抗以后,我认为这正是我生命中所需要的,从而我的生命一下子豁然开朗,上升到另外一个层面,并同时体会到孔子、柏拉图他们的伟大,我的生命也一下子充实了,而有更高的意义。
认真的聆听,理解什么是欧洲小说的精神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到底有没有外星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