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季风气候候是什么意思啊

热带季风气候的意思_拼音是什么_怎么解释_组词_汉辞网
-& 在线查询热带季风气候的意思、拼音是什么,怎么解释、组词:
前一篇: 后一篇:
热带季风气候的意思:
【词语】: 热带季风气候
【解释】: 又称“热带冬干气候”。分布在纬度5°~10°到15°~20°的内陆到大陆西岸一带。全年气温较高,最冷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8°c以上。全年降水1500毫米左右,迎风地区达毫米以上。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冬季降水稀少,夏季降水丰沛。主要出现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以及中国台湾岛南部、海南岛等地。
◆查看更多:关于词语
的意思;含有
大家都在看:
&&&相关词语(热组词、热的组词、热字组词、候组词、候的组词、候字组词):
《汉语大辞典》中华辞海(界面见下图),提供词首、词尾、词中、释义等查询方法,含有解释、拼音。
下载网址:
更多内容请查看【汉语大辞典】。关于热带季风气候是什么意思,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Copyright(C)2005 汉辞软件工作室&张新主 版权所有 电话: Email:QQ邮箱 QQ:7117780
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备案号:沪ICP备号中国的季风气候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中国的季风气候
大陆上的冷高压于9月形成,中心位于蒙古。由此吹出寒冷干燥的西北或东北季风,最先到达中国北方,很快就向南推进到江淮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时&&&&间9月特&&&&点吹出寒冷干燥的西北或东北季风
中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东南部。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特别是热力作用的差异,冬季亚洲大陆是冷空气的源地,形成冷高压,冷空气从大陆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加热迅速,形成热低压,暖湿空气从四周海洋吹向。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的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这一变化就形成了中国的季风气候。  冬季风大陆上的冷高压于9月形成,中心位于蒙古。由此吹出寒冷干燥的西北或东北季风,最先到达中国北方,很快就向南推进到江淮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冬季风随季节变化而逐月加强,1月最强盛,每隔7~10天冷空气爆发南下,至华南地区24小时可降温12~16℃,有时伴有。海南岛亦可降温8℃以上。 冷空气到达南部沿海一带常有低云形成,并伴有毛毛细雨。冬季风强盛时可吹到澳大利亚北部,亦即冬季风的最南界限。南北半球冷暖空气经常混合于此辐合带或热带辐合带,这时从亚洲大陆吹来的冬季风在西上与北太平洋由副热带高压吹来的凉湿气流相遇后形成一条南北向的,在这些辐合带上降水量较丰沛。 只盛行于低空(3000米以下),中国西南青藏高原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因此冷空气很难越过青藏高原,冬季风沿高原东侧及其以东流向中国东部地区。冷空气常随冷锋南下,在北部多大风晴天,至江淮及其以南地区运行缓慢;在云贵高原地区常形成一条静止锋,表现为大范围的阴雨天气。  4、5月亚洲大陆升温迅速,形成热低压,其中心位于青藏高原西边。而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辐散的暖湿气流从东南沿海地区以东南或南季风形式深入到北部及河套一带,其气候特点表现为湿热而多雷阵雨。  影响中国的夏季风来自3个源地:第1支源于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形成一支低空急流,经过印度半岛影响西南及华南地区;第2支源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信风,越赤道经印度尼西亚或马来半岛与第1支气流及北半球的东北信风汇合成;第3支气流源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为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和南季风。它们深入到中国东北地区的西北部及内蒙古的北部,亦即为中国夏季风的北界,它与从西北来的冷空气相遇后形成一条大雨带,带来了充沛的降水。通常以这条大雨带表示夏季风的活动。东亚夏季风进退有两次急进和一次速退。一般5月初夏季风盛行到华南,此时即为华南季风雨的开始;5月底或6月初盛行到西南地区;6月中夏季风突然盛行到江淮流域,即为江淮流域梅雨季节的开始。 7月中夏季风再次北跃到华北与东北地区,即为北方地区雨季的开始,同时亦为华中梅雨季结束进入伏旱天气;到8月中下旬为夏季风鼎盛时期,此时推进到达中国最北和最西界限。因此夏季风活动从华南到华北以北地区约需4个月之久。 而其撤退又是一次突变,一般9月初北方的冷空气开始加强,即冬季风开始建立。冬季风的来临只需1个月的时间,很快从北向南抵达华南或沿海地区。中国夏季风的进退与另一著名季风区的印度季风进退速度恰好相反,印度夏季风的来临呈爆发式,从南到北只需1个月,而它的退却需4~5个月的时间。  季风气候特征 中国气候的形成与演变受大气环流(包括季风环流)及其季节变化的影响。其基本特点如下:  ①干湿季明显,四季分明。冬季受高纬度来的偏北季风控制,气候干冷、风大。夏季主要受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影响,气候湿热、多雨。过渡季节即为这两种控制气流相互作用,天气冷、热、晴、雨多变。  ②雨季起讫规律性明显。南方早,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雨季结束,北方早,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 ③由于受季风影响,东部近海多雨,西部干旱少雨,南方比北方多雨。季风雨的多少及来临迟早均对农业生产产生深刻影响,甚至会引起大范围的水旱灾害。  ④中国北部冬干冷、夏湿热,温度年变化与日变化比南方大。中国南北各地温度和湿度相差大,冬季比夏季相差更大(表1)、表2  ⑤冬季中国东部地区北同纬度世界各地气温低,如:1月平均温度比同纬度的纽约和的布尔萨气温各低4~10℃;汉口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10℃左右。夏季的气温比较高,但不如冬季的差距大(表3)。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季风气候特征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季风气候特征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中文名称季风气候特征英文名称character of monsoon climate定  义季风盛行地区的气候状况和特点。东亚和南亚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应用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气候资源学(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审定公布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季风气候是什么意思啊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季风气候是什么意思啊
季风气候是什么意思啊
中文名称:季风气候 英文名称:monsoon climate 定义1:季风地区的气候.其特征因地理位置不同而异, 如中国东部冬季干冷, 夏季湿热. 应用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气候学(二级学科) 定义2:受季风支配地区的气候.夏季一般受海洋气流影响,冬季主要受大陆气流的影响,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干冷,夏季湿热.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气候学(二级学科) 定义3:季风地区的气候.夏季一般受海洋气流影响,冬季受大陆气流影响.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干夏湿. 应用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科学(二级学科);海洋气象学(三级学科)
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干湿分区季风气候(monsoon climate):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的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现象,称季风气候.定义  是指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或行星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的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现象,称季风.最主要特征是一年中随同季风的旋转,降水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东亚与南亚为两个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但两者因纬度地理位置等的差异,季风气候亦各有特征.澳门是属于亚洲季风,支配大陆与海洋冬夏之间,气压高低形势不同,风向相反,风性各异,天气差别很大.每年约自四至八月受海洋气流控制,盛吹东南、西南风,是夏季风;自九、十月至翌年二、三月受大陆气流控制,盛吹北、西北风,是冬季风.由于季风强弱与进退时间每年不一,故季风气候易于发生旱涝自然灾害,如去年的干旱少雨、今年的洪涝多雨. 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气候具有大陆性.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主要特征  最主要特征是一年中随同季风的旋转,降水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东亚.南亚.东南亚为两个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但两者因纬度地理位置等的差异,季风气候亦各有特征.澳门是属于亚洲季风,支配大陆与海洋冬夏之间,气压高低形势不同,风向相反,风性各异,天气差别很大.每年约自四至八月受海洋气流控制,盛行东南、西南风,是夏季风;自九、十月至翌年二、三月受大陆气流控制,盛行北、西北.东北风,是冬季风.   由于季风强弱与进退时间每年不一,故季风气候易于发生旱涝自然灾害,如去年的干旱少雨是由于暖空气过强,今年的洪涝多雨是由于暖空气较弱,雨带滞留南方.   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气候具有大陆性.主要类型  根据所在纬度位置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综述   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
温带季风气候以北地域、朝鲜半岛、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位于欧亚大陆的温带东部,具体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日本本州东北地区、北海道岛、朝鲜半岛大部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季气温低于0度,夏季雨水最多.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冬夏季风方向变化显著.   分布    位于欧亚大陆的温带东部,具体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日本本州东北地区、北海道岛、朝鲜半岛大部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成因    位于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亚欧大陆低压连成一片,海洋上副热带高气压西伸北进,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散发出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强大的蒙古高压散发出来的西北季风影响本地.因风向切变符合季风要求,故为季风气候.   特征    1.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昼长夜短,气温较高,从热带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2.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在摄氏0度以下,冬季寒冷,成因有:本地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形较低平坦地势西高东低使冬季季风得以加强.   3.季风显著.   4.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   自然带    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区内农业景观    小麦、甜菜、花生、棉花等   区内主要城市    中国的北京、天津、太原、郑州、西安、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连云港;日本的札幌、函馆、小樽、青森、盛冈、秋田、仙台、山形、福岛;朝鲜的平壤、新义州、清津、首尔、仁川、大田;俄罗斯的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布拉戈维申斯克、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等.亚热带季风气候  综述    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
亚热带季风气候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该气候区域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中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000℃~6500℃.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2℃~10℃,南岭一带10℃~12℃.由于淮阳山地山势低矮而破碎,屏障作用弱,冬半年常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特别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北接南阳盆地,南通湘桂走廊,冬季成为冷空气南下的通道,1月等温线在这里呈舌状向南凸出.长江以北,绝对最低气温可达-10℃以下,汉口曾出现-18.1℃的最低值(日),长江以南,多在-7℃~-10℃之间.每当强冷空气南下时,气温下降的幅度常可超过10℃,上海曾出现过两天之内气温下降25.2℃的记录.所以,本区虽属亚热带,但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为低.由于冬季的低温,中国亚热带所处的纬度偏南,其北界比理论上的界线南移4~5个纬度.和地中海地区比较,要偏南10~11个纬度.但中国的亚热带,特别在华中区,夏季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均达28℃左右,有些地区超过29℃.5~9月常出现高于35℃的酷热天气.7~8月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高温出现的频率最大,绝对高温常超过40℃,浙江的金华,湖南的安化,都有41℃以上的高温记录.4月和10月的平均气温为16℃~21℃,秋温略高于春温.   分布    位于欧亚大陆的副热带东部,亚洲方面,具体在中国大陆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台湾中北部、日本本州关东地区及以南、四国岛、九州岛、琉球群岛、朝鲜半岛南端.   成因    位于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亚欧大陆低压槽连成一片,海洋上副高西伸北进,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散发出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强大的蒙古高压散发出来的偏北风影响本地.因风向切变符合季风要求,故为季风气候.   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太阳高角度大,气温较高,从热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冬季温和少雨:最冷的月份平均温度在18℃以下,0℃以上,冬季较温和,因为本地纬度较低,受黑潮影响,离冬季季候风源地远,地形起伏使冬季季候风受削弱.但台湾北部与日本群岛南部因季风过海,削弱了冬季季候风的强度,故冬季气候比起相同纬度的沿海城市显得特别温和多雨的型态.   ·季候风显著.   ·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   自然带    为副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区内农业景观    本区热量较高,一年三熟.   ·粮食、糖料、油料:水稻种植业、甘蔗种植、花生、油菜   ·水果:柑橘、枇杷、荔枝、龙眼、香蕉等   ·花卉:水仙花等   ·其他:毛竹、茶叶等   区内主要城市    中国的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武汉、长沙、成都、重庆、厦门、广州、深圳、桂林、香港、澳门、台北、台中、基隆;日本的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川崎、长野、和歌山、京都、大阪、奈良、神户、广岛、下关、埼玉、 福冈、北九州、长崎、鹿儿岛、那霸;韩国的济州、釜山、木浦等.热带季风气候  综述    分布于北纬10°至25°之间的大陆东岸.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零星分布于中国台湾南部、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
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 1、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冬半年.在云南的西双版纳以及印度南部,北部高大山地和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侵,使得本区冬半年气温相对较高.   2、年降水量大,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多对流雨,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热带干湿季气候更多的夏雨;在一些迎风海岸,因地形作用,夏季降水甚至超过赤道多雨气候区.年降水量一般在毫米以上.这个地区湿热的气候、丰沛的水汽,加上特殊的地形,造就了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冬季,在干燥的东北季风控制下,降水稀少.一年分旱雨两季.   3、季风显著干季时陆地高压散发出来的东北季风汇入海洋上的赤道辐合带.雨季时南半球副高发出来的西南季风汇入塔尔低压. 4、盛行热带气旋.与“夏季风”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热带气旋盛行季节.   植被为热带季雨林,向半干旱气候过渡区有萨瓦纳(又称“热带稀树草原”.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稀疏散布有乔木的热带旱生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荒漠之间的过渡植被类型.草本为丛生禾草,叶狭根深;乔木矮生多枝,树冠扁平呈伞状.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景观.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稀疏散布有乔木的热带旱生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荒漠之间的过渡植被类型.草本为丛生禾草,叶狭根深;乔木矮生多枝,树冠扁平呈伞状.   分布    热带季风气候位于热带纬度10°至20°的大陆东岸地区,是亚洲独有气候.具体分布在雷州半岛、海南岛、南中国海、台湾岛南部、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中部以北)、菲律宾群岛北部、南亚等地区,即南亚季风区.   气候特征与成因    1.终年高温   位于热带地区,全年长夏无冬,最低月平均气温高于摄氏18度.冬半年,北部高大山地和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侵,使得本区冬半年气温相对较高.   2.干湿季明显   季相明显,全年可以分为三个季节:旱季、雨季、热季.在干燥的东北季风控制下,冬季降水稀少,在西南季风来临之前为热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在从海洋吹来的西南季风控制之下为雨季.但海南岛北部因东北季风到达前先过海吸收水汽,故冬季为温暖潮湿的气候.   3.季风显著   干季时陆地高压散发出来的东北季风汇入海洋上的赤道辐合带.   雨季时南半球副高发出来的西南季风汇入塔尔低压和南亚季风槽   4.盛行热带气旋.与“夏季风”同步,每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热带气旋盛行季节.   植被    热带季雨林,向半干旱气候过渡区有萨瓦纳景观.   农业    ·水稻种植业   ·黄麻   ·橡胶   ·茶叶   ·咖啡   区内主要城市    中国的海口、三亚、湛江、北海、防城港、西双版纳、高雄、台南;菲律宾的马尼拉、泰国的曼谷、缅甸的仰光、内比都;越南的河内、胡志明市;老挝的万象;柬埔寨的金边;印度的孟买、加尔各答、新德里、班加罗尔;孟加拉国的达卡季风气候温度的变化  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暖热,冬季寒冷.因此,气温年较差比海洋气候大.一般来说,最冷月出现在1月,表现出大陆性气候特点;最热月出现在7~8月,秋季气温高于春季气温,又表现出海洋性气候特点.例如,长沙的年较差24.6 ℃,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4.7 ℃,最热月为7~8月.从月平均值来看,7月平均为29.3 ℃,8月平均28.7 ℃,7月只比8月高0.6 ℃,实际上在年的30年中,有1/3的年份是8月温度高于7月,况且从平均最高温度看,则以8月最热,为31.2 ℃.再以南京为例,年较差为26.0 ℃,1月最冷,平均2.0 ℃,最热也在7~8月,7月平均28.0 ℃,8月平均27.8 ℃,从年30年间,有14年是8月平均温度高于7月,平均最高温度也是8月最热,为30.5 ℃.季风气候降雨量及对农业影响  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少雨.例如,长沙年降水量1 390毫米,3~8月就占71%;南京年降水量1 031毫米,4~9月占74%;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降水量的多少,雨季的早晚,完全决定于季风进退的早晚和强弱.长沙的雨季就比南京早一个月,到华北,雨季只6~8月,甚至只有7~8月是雨季.雨季的长短与夏季风控制有关系.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雨量极不稳定,逐年变化很大.在长沙,多雨年比少雨年的雨量多两倍,南京则多三倍,北京更超过五倍.所以,在季风气候条件下,水旱灾害频繁,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极不利的一面.
中国的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应. 气温年较差大,冬季气温低,可对病虫害的减少起一定作用.但是由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常常造成水旱灾害,因此又常常造成农业减产.季风气候分布与特点总结  受季风支配地区的一种气候.夏季一般受海洋气流的影响,冬季主要受大陆气流的影响.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干夏湿.在盛行风向发生季节性转变的同时,云、雨和天气系统等都随着发生明显的变化:伴随夏季风的来临,云量增多,湿度加大,雨量猛增,这时进入了雨季;冬季风来临,则云量减少,湿度变小,雨量剧减,这时转为旱季.
印度、中南半岛等地为南亚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雨季和旱季的对比异常显著,而夏季风和冬季风期间的气温差异不大.如印度孟买年降水量为1878毫米(),其中95%的降水量集中在6~9月;气温年较差只有5.8°C.中国东部的广大地区,除华南外,则处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其雨季和旱季降水量的对比,远不如南亚季风气候区显著,但冬夏的温差很大.如上海年降水量1139毫米(),其中6~9月的降水量占52%,其余 8个月合占48%,但11~2月的4个月中,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7%,仍然显示夏雨冬干的季风特征;气温年较差为23.8°C.又如北京,年降水量为 623毫米(),冬季因受大陆冷高压的强烈影响,降水稀少,从11月至次年2月,仅占全年的 4%,而夏季6~8月的降水量却占全年的74%;气温年较差达30.8°C.由于季风气候“雨热同季”的特征,对农业生产,尤其对水稻一类高产粮食作物更为有利,所以南亚、东南亚、中国、朝鲜和日本等地,都是水稻集中产区.但由于夏季风和冬季风更替的时间和强度等年际变化很大,所以,这些地区易遭受水旱灾害.(参考书目 高由禧等著《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科学出版社,北京,1962.)   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应.气温年较差大,冬季气温低,可对病虫害的减少起一定作用.但是由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常常造成水旱灾害,因此又常常造成农业减产.
咱们国家东部冬季干冷, 夏季湿热。就是受受季风支配地区的气候。夏季一般受海洋气流影响,冬季主要受大陆气流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的大范围地区的风随季节而改变的现象。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存在吗?意思是什么?日本是这种气候吗?_百度知道
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存在吗?意思是什么?日本是这种气候吗?
还没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是西岸呢、。,海洋性是大陆西岸。
西岸有盛行西风
难道西岸就没有季风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全年气候温和存在,年降水比较平均,是很适宜的气候,日本主要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所以日本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只有温带季风气候。但是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以西欧大部分为典型,大洋洲为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全境,北美洲西侧海岸个南美州西南端海岸都有分布。
当然存在的啊,全年都比较温和,变化不大,很适宜的气候,日本大部分是温带海洋性时候
不存在,日本是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侯,由于靠海,所以海洋性很强
季风气候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村季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