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小品记者采访录录

罗中立与杨澜
如果说有一幅画曾经深深的感动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时代,那么罗中立的《父亲》当之无愧。1980年,在第二届青年美展当中,这幅高达两米的普通农民的肖像,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并高票当选了那届画展的金奖,三十年过去了,当年大三的学生已经成为了四川美术学院的院长,而他对大巴山人的那一份牵挂,那一份描绘却从未停止。今天,坐在《杨澜访谈录》演播室的罗中立已经人至中年,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在他身上找到当年那个纯粹而热忱的文艺青年的影子,无论是对于艺术还是艺术教育,他都一如既往的坚持着。
我要把《父亲》画得和毛主席肖像一样大
1980年罗中立在占据两米高的画布上画上了一位皮肤黝黑、脸上有着深刻皱纹、手似树皮的普通农民的肖像,而就是这样一幅和主席肖像尺寸一样大小的油画深深地感动甚至震撼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
虽然把一个普通农民的脸画得跟毛主席的肖像一样大,让罗中立面临着很多压力和争议,但这恰恰是罗中立创作这幅作品的动力。用画主席肖像的尺寸来画一位普通的衣食父母,这对于刚刚摆脱文革的禁锢,迎来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象征了一个“神”的时代的结束,一个人的时代的开始,罗中立的《父亲》也因此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父亲》中那只画蛇添足的圆珠笔
1980年,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的通知下发到川美,在当时艺术市场尚未形成的时期,屈指可数的美展成为了美院学生们出人头地的唯一机会。罗中立对同学说,他要画一幅《挑粪的父亲》,并且这幅画要和毛主席的肖像一样大,说完便手舞足蹈、兴奋不已。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罗中立这一大胆的创作却遭遇层层限制,他也不得不做出妥协和改变。
当《父亲》这幅作品呈现在评委面前时,有位领导建议罗中立把夹在老农耳朵上的烟卷换成圆珠笔,处于对这幅作品的爱护,希望这件作品能够顺利通过审查,所以提出了这个建议,虽然罗中立最终接受这项建议和领导的出发点想法,但最终这幅代表新社会农民形象的作品最终通过审查,被送往北京参展。这幅描绘饱经沧桑的父亲的巨像感动了评委以及观众,被票选为当年美展金奖。但事后人们对这个圆珠笔的褒贬不一,直到现在仍存有争议。
炒冷饭 也是一种出路
《父亲》让罗中立一夜成名,也让他获得出国深造的机会。1983年底,罗中立被公派前往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期间,他游历了欧美13个国家。这次留学经历让他开始思考,享受《父亲》带来的光环之后,他又该何去何从。在游学时,罗中立为了多看几次在佛罗伦萨美第奇博物馆里伦勃朗的两张画,并且节省住宿费用,他不得不买夜间车次来节省住宿费用。而伦勃朗的这两幅画之所以如此吸引罗中立,是因为罗中立在这两幅时隔三十年的两件作品上面看到了艺术家的惨淡经营的坚持和努力。虽然当时国内美术界高呼“这今天的我部重复昨天的我,明天的我不重复今天的我。”但是罗中立认为每一个艺术家都应该找到适合他自己的榜样,而他认为伦勃朗的坚持和努力就是他要学习的榜样。当他回国后同学争相询问他游学的感悟时,他说,炒冷饭也是一条出路。
而这条“炒冷饭”的出路,对罗中立而言便是坚持一辈子画农民。与此同时,他在绘画的形式上不断寻求突破与改变。然而对于普通大众而言,《父亲》的记忆是在太过于深刻,以至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定格在这张画上,而忽略了画家之后三十年的创作生涯。对此,罗中立也颇感无奈。因为在他看来,《父亲》就是一段历史,这段历史过去了,它并不意味着你的今天和明天,它只是记录了自己的那个阶段。《父亲》的产生式因为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成就了自己,如果当时他不画这一件作品,也许张中立、李中立也会有一件作品成为那个转折时期的一个符号性作品。而对于现在的罗中立来说,更重要的是以后该做什么。他说艺术最可贵最本质的艺术精神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突破和超越,不断地创造和创新。
当川美院长是人生的一次误会
如今,罗中立除了画家外的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四川美术学院的院长。然而一个深爱着画画,并下定决心一直要画下去的罗中立,为什么要接受一个,每天需要处理重复琐碎的行政工作?这会不会抹杀艺术家的那份浪漫自由?当初劝别人不要当这个院长的他又为什么会接受这份工作呢?
罗中立说,当院长应该说是我人生当中的一次误会、一个插曲。在当院长之前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师,虽然他还曾劝过川美前院长——叶毓山不要当这个院长,并说“这正是你出作品的时候,不要让体制内这些繁琐行政来消耗你的才能,你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你的作品。”但是在一番艰难的挣扎后,罗中立还是挑起了川美院长的担子。这一干就干了十几年。
当院长后的罗中立曾经遭到他们班同学的嘲笑,何多苓就说,罗中立院长你都该当;张晓刚也说,你当院长,想不想啊?但是罗中立仔细想了想,16岁就踏进川美的校门,这个学校里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对哪些课程安排满意或者不满意,对这些他都清楚,或许正是因为这些了解,让他当起这个院长后也能更好的提供学生所需。
要让市场拜倒在你脚下
在三十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中,四川美术学院涌现了一批批具有影响力的画家,被称为“川美现象”。作为这一现象的第一批代表人物,罗中立对乡土社会的描述、对现实的关照,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三十年过去了艺术品市场逐渐繁荣,商业价值似乎取代了人文价值,成为衡量艺术品最重要的标杆,在艺术和商业之间,院长罗中立又给学生怎样的建议呢?他告诉自己的学生,在充满诱惑的当下,在重压力的现在,浮躁会让你早早的夭折在市场面前,真正的艺术才有真正的市场,好的艺术一定会有好的市场,但好的市场未必是好的艺术,所以必须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并努力工作,要让市场拜倒在自己脚下,不熬拜倒在市场的脚下。这是罗中立作为过来人想给学生由衷的希望。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东方卫视,日(周五)晚23:50播出的《杨澜访谈录》。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用户名   密码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文章摘自《往事亲历》作者:郭战平 赵曦 &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本书简介:王光美生前作序郑重推荐,披露不为人知的生活细节,展现领袖、将帅们的人间情怀,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骨肉亲情。本书源自山东电视台金牌栏目《数风流人物》一线记者首次大规模近距离亲访近百位领袖人物及开国将帅家……
采访陈赓的长子陈知非、次子陈知建、女儿陈知进以及部下王恩田
  采访时间&2003年1月
  采访地点&北京灵境胡同
  采访对象&陈知非(时年74岁)&陈赓与王根英的长子
  原航天部高级工程师
  陈知建&陈赓的次子&原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少将
  陈知进&陈赓的女儿&北京301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王恩田&原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宣传队队员
  采访记者&董雅丽
  “见他的时候,我心里紧张”
  陈知非是陈赓与王根英唯一的儿子,王根英在1939年牺牲。陈知非听说父母1927年结为夫妻;听说他们异常恩爱;听说1933年他们在上海相继被捕。陈知非对于父母的印象几乎空白,基本上都来自别人的讲述。
  记者:由于当时的革命形势,老革命家的孩子在幼年时期由父母亲自带大的实在不是很多,您的童年好像都是与外婆在一起,您和父母接触的机会很少吧?
  陈知非:是啊。我的名字都是我祖父给起的,我是1929年出生的。从记事的时候起我就和外婆在一起,记事的时候我就不知道我父亲母亲是什么样子。我与母亲合影是两岁多,但是我这个人记事晚啊,我父亲母亲什么样子都是我的姥姥告诉我的。
  记者:所有的孩子在小的时候都希望能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可是您的父母却因为革命工作,只能把您托付给您的姥姥。孩子总会对自己的父母产生思念之情,那姥姥是怎么向您描述父母的?
  陈知非:她告诉我说,你父亲是共产党的官。我小的时候就知道,别去向外人说。从小我就知道我父亲母亲都是共产党里头的。在我小的时候总是听我外婆给我讲我妈在上海闹罢工的事情,说我妈净闯祸。把那个枪搬到自己的家里来,步枪,搞什么起义嘛。她把枪放到我们家桌子底下,我那个大舅舅吓得要死。他给我讲我妈罢工,我舅妈也知道,我舅妈也是纱厂的工人。说外国汽车要撞她(我母亲),她站着不走,结果那个汽车就停了。
  记者:您小时候和您母亲在一起的时间不是很多,在您的记忆中,您对母亲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段时间?
  陈知非:我印象清楚的就是我妈在南京坐牢。她常常给家里写信来,还给我绣了一个枕头,有时候还给我寄来小孩玩的东西。我母亲在监狱里待了9年,经常给我寄枕头、布娃娃之类的东西。我妈出狱以后就根本没到上海来,直接去延安了。
  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人攻打上海。我和姥姥就在法租界里待了好几个月,有点相依为命的感觉。回去的时候家里房子都烧光了,什么都没有了。没办法,我们就搭了一间小房子住在里面。姥姥老是哭啊,在那个被火烧得一塌糊涂的地方哭了好几天。
  记者:后来随着国内形势向有利于革命的方向发展,您父亲也有条件把您带到身边,父子团聚。他是怎么找到您的?知道自己就要见到父亲,您的心情是不是很激动?
  陈知非:那时候上海有地下党,我父亲派人到上海来打听我的下落。那是1946年,我父亲派人来打听,说要把我接到解放区去。那时候我们没事干,我在家里生活也不好,我吃得多,我舅妈就瞪眼。
  我走的时候,国民党和共产党正在谈判。我上路的时候很高兴,心里想总算能够离开上海,可以到外面去看看了。我在苏北上船,碰到游击队员,不穿军装的。我当时对枪比较感兴趣,这可能是遗传。然后到山东,曲阜解放了,进曲阜去看,全是石头碑。当时吃饭倒不发愁,斗地主也见到了不少新鲜事,一路上经过了曲阜、泗水、灵岩等许多地方。那时候没有车,就开个路条,到这个县政府。县政府一看我们行动不方便,就让我们住下。第二天他们派人送我们走,有时候骑骡子、骑马,有时候坐牛车。过封锁线的时候,就由山东民兵保护我们,有20多个民兵,我以为封锁线多厉害,结果过了以后,我问他们过了没有,他们说早就过了。
  记者:大家都知道山东是老解放区,老革命、老八路特别多,您父亲当时已经是赫赫有名的虎将,您路过山东时,有没有遇到认识他的人?
  陈知非:当时比较有意思的是山东有好多人认识他。在山东有个人说,你父亲脾气特坏;还有个女同志说你父亲很英俊,长得很漂亮。但是我听我外婆讲,我父亲是穿长袍戴礼帽,很讲究的,也告诉我他戴眼镜,结果到解放区一看,他穿着八路军的衣服,根本不是我姥姥说的样子。说到心情,就是紧张。我小时候听我外婆说,你父亲把你扔到上海,没良心,儿子也不要,所以给我印象不好。所以见他的时候,我心里紧张,不知道他会不会对我很厉害。
“我死了以后,你会不会哭我啊”
  “晚上的时候我父亲跟我一起睡,我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死了以后,你会不会哭我啊?’他问我这个话,我现在想,他可能是想因为以前把我扔在上海,跟他没有感情了,死了以后不会哭。”
  ——陈知非
  记者:有句老话说“知子莫若父”,我们也可以把它当成是父子之间的这种极其深厚的感情的体现。十几年没有见面,您和父亲见面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陈知非:傍晚的时候,傅涯带着我们来了,大家早就在村外迎接我们了,很多人,有人说这是你父亲,我一看,跟想象的不一样。我父亲一看见我,马上抱我:“看你长这么大了,长得跟你妈似的,头发也像你妈。”摸我背,摸我头。回去的时候,他搂着我,一路上搂着走的。我当时觉得我父亲还可以,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大的脾气。晚上的时候我父亲跟我一起睡,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死了以后,你会不会哭我啊?”他问我这个话,我现在想,他可能是想因为以前把我扔在上海,跟他没有感情了,死了以后不会哭。
  记者:离别多年的儿子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身边,您父亲一定非常欢喜,终于可以尽父亲的一份责任了。
  陈知非:找到父亲,我觉得他对我的关心真的是无微不至的。晚上睡觉,他一会儿给我盖被子,一会儿给我盖毯子,我过去没碰到这种事。我们睡在一张炕上,他晚上不断地给我盖被子,我感觉到他是爱我的,我第一次感觉到。我小时候哪有人老给我盖被子这样的事。
  记者:您的母亲曾任全国总工会女工部部长,1938年任一二九师后勤部指导员。她和您的父亲聚少离多,1939年1月他们最后一次相聚,分手时,父亲后来在日记中写道:根英已经流泪了。
  陈知非:百团大战胜利结束后,我父亲大病了一场,没日没夜地高烧,昏迷了半个多月。他嘴里常常喊道:“王根英!王根英!”他发誓要永远铭记我妈妈,并至少要为她守节三年。我妈很早就在山东牺牲了,所以我父亲晚上经常给我讲我妈的事情。他说,你妈傻乎乎的,看到延安的山,说那么高的山,没有电梯怎么上得去。他很爱我妈,听说我妈牺牲的时候,他把电话机都砸了。我父亲脾气不好,特别暴躁。他一不高兴,别人就不知道他到哪儿去了,找不着他了,说陈赓去哪儿了?一找呢,他在一棵树底下发呆呢。听陈锡联(开国上将,陈赓好友)讲,我父亲在日记上写“今天是我最惨痛的一天”。别人讲,说他决定“守寡”三年……
  记者:可以看得出您父亲很爱您母亲,当初他们是怎么认识的呢?
  陈知非:这些都是傅涯老太太讲的。他们以前就认识,我父亲在上海夜校讲课,我母亲去听,他们就认识了。
  在武汉召开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的时候,我父亲写了个条,让人传到我母亲那里,就是向她求爱的这么个纸条。但是我母亲不理他,把他写的条子用唾沫贴到墙上,写了两三张条子,都被我母亲贴到墙上去。我父亲说,谁能帮我说服王根英,让她跟我结婚,我给他磕三个响头。后来周恩来和邓颖超帮助他,说服了我母亲。可能他们比较对脾气吧。
  “孩子王”怕孩子哭
  陈赓不仅爱自己的孩子,他对别的孩子也倾注了很多的爱。传说陈赓有“三怕”:国民党里怕廖仲恺,共产党里怕彭德怀,再一个就是怕小孩哭。他特别怕小孩哭,孩子一哭他就受不了。
  记者:陈赓将军敢爱敢恨、敢做敢言,天不怕、地不怕,但是在他的战友里好像有这么一个说法,说您父亲最怕看见小孩子哭,一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大将军怎么会害怕孩子哭呢?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陈知建:我父亲可以说是一个孩子王,身边所有孩子都喜欢他,但是这孩子不能哭,一哭他就躲到老远。这是因为在长征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当时过草地,他发现一个小红军摇摇晃晃在前面走,就下来问怎么回事。问他还有没有粮食,那个小红军本来已经饿得不行了,但还逞能,说我有粮食,让他骑马他不骑,干粮袋里鼓鼓的。我父亲一想有粮食就算了,就走了,刚一走就觉得上当了,回来一看小红军死了。他在那儿哭了一场,扇了自己两个嘴巴子,说,陈赓你上当了。打开干粮袋一看是个牛的膝盖骨,根本没有粮食。从那以后我父亲就特别怕小孩哭,孩子一哭他就受不了了。在我们家也是,孩子一哭,他就先躲一边去了,他受不了。他是真怕小孩哭,我弟弟生病要打针,就在那儿哭,父亲说你们先别打,然后把一道道门关上了,说,打吧。他不愿意听孩子哭,我们也了解,所以只要我们哭了闹了,一般目的都能达到。他最喜欢孩子,在我们家住过的孩子有十几个吧。
  记者:他这么喜欢孩子,那孩子们是不是都不怕他?
陈知建:说起我父亲与孩子的关系,我们是又爱又怕。他发起脾气来是雷霆万钧之势,拍起桌子来,铜墨盒都蹦起来。但是你对了他的脾气,像不能说假话啦,不能偷东西啦,反正他那几根弦不能拨,其他淘点气没事。有一次我试了一下,忘了是犯了什么事了,他就骂“王八蛋”,我灵机一动说,骂得好,他就在那苦笑,你什么意思,我说没什么意思,你骂我王八蛋,我承认就是了,后来他哈哈大笑。他说王震那儿子在延安的时候,王震骂他儿子说,你这个孬种,他儿子说,我这个种就孬,我爸反过来就又说了个笑话。只要不拨他那几根弦,他绝对是慈父。
  记者:人们喜欢称您父亲为“乐天派将军”,他的乐观开朗甚至玩笑和恶作剧,在血雨腥风的年代里非常可贵,是同事和战友们精神的安慰,他好搞恶作剧在军里是出了名的。
  陈知建:的确是这样,我父亲的性格非常开朗乐观,也喜欢和身边的好朋友开玩笑。在黄埔时期,我父亲看恽代英老不睡觉,就趁他睡着的时候,拿墨汁把恽代英的眼镜片给染黑了,他一睁眼,噢,天还没亮,又接着睡,这样就能让恽代英多睡一会儿。
  还有一次,是在实行军衔制之前。军委会上,研究新的军装,有的人提出来要体现民族特色,我父亲反对这个意见,他说整个军衔制都是跟外国人学的,搞什么民族特色。最后他捣起乱了:“哎,我提个建议,咱们一边插上四面护背大旗,头上再戴上两根雉尾翎。”大家哄堂大笑,据说把叶帅笑得都说不出话来了,说陈赓你这家伙,亏你想得出来。
  还有是在大生产运动中,部队比赛种西瓜。他种的西瓜个头小,结果头天晚上我父亲就到医院偷葡萄糖,给西瓜注射。第二天,一比赛,他赢了。他说我西瓜个小但是吃着可甜呢。他的西瓜里注射了葡萄糖能不甜吗?
  打仗的目的是消灭战争
  尽管会对孩子的哭手足无措,尽管在日常生活中爱搞恶作剧,但是作为一名军人,战争占据了他生活的大部分。从著名的黄埔军校毕业,到成长为一个世界闻名、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共产党将领,他经历了无数的战争。但是陈赓打仗的目的不是消灭敌人,而是消灭战争。
  记者:“携杖登高观阵地,万里山拥万里云。义兵壮气吞牛斗,誓灭豺狼侵略军。”这是陈赓将军的挚友,越南革命领袖胡志明赠给您父亲的诗,您父亲最为人称道的是在战争中的才华和取得的成就,您怎么看待作为军人的父亲呢?
  陈知建:有些人打仗是以杀人为快,我父亲可不是。每一次作战,他看到尸体多了以后,心情都非常沉重。上党战役的时候,父亲的指挥所转移,要经过刚打完仗的战场,老参谋就说,哎呀,从来没见过那么多尸体,血流成河、横尸遍野。其中有个参谋看了很高兴,说战果很大,就踢了敌人尸体一脚。结果没想到我父亲勃然大怒,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残忍,他都死了嘛,已经得到了他应该得到的惩罚,你干吗还踢人家的尸体。他作战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人。我悟出了一个道理,真正作战的目的,真正能打善战的将军,作战的目的就是消灭战争!
  记者:你们家是军人世家,您父亲的祖父是湘军著名将领,曾跟随曾国藩征战南北,而您父亲14岁只身投奔湘军,从一名小兵逐渐成长为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您现在也是一名老兵了,您选择当兵是不是也受了父亲的影响?
  陈知建:从我父亲对我们的影响就可以看出他的军人情结,全部都是当兵的,我儿子也是当兵的,这样我们家已经是四代行伍了,这就是他的情结。有一次我带我们十四军的英模报告团到北京来作报告。当时记者协会联合起来召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就问到这个问题。他们问你们是不是穷兵黩武,跟越南打仗,你们是什么目的?我们另外一个副师长答得很好,他说昨天我到范曾那儿,要他送给我们一幅画。范曾问画些什么内容,我就给他提要求了,你就给我们画一幅田园诗般的美妙景象,农民在种地,工人在做工,妇女在给孩子喂奶。范曾就很奇怪,为什么要画这个。我们那个副师长说这就是我们作战的目的,以后到我们作战最艰苦最吃不住劲的时候,看看这幅画,不就有动力了吗?不就有精神了吗?我们那个副师长回答得很巧妙,我觉得代表了我们从军的目的。
  在我们家参军好像是理所当然的,没想过别的,我那个儿子从来没想过上什么地方大学,就是上军事院校。
  记者:您现在也是军人,您能从军人的角度说说陈赓将军作战时的战略战术风格吗?他经历的战争沧桑对他性格的形成是不是有一定的影响?
  陈知建:比如在山西,我父亲消灭了胡宗南的第一军第一师,当时也叫第一旅,整编师当时也叫旅。胡宗南的那个旅号称“天下第一旅”,我父亲把它消灭以后,胡宗南还打电话来问,他接电话说:“对不起啊,你这个旅已经被我整个地消灭了。”美国大使卡尔逊称赞父亲率领的三八六旅是亚洲最好的一个旅。(未完待续)
阅读(1467)|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人物]陈赓子女访谈录(上)',
blogAbstract:'\r\n&\r\n文章摘自《往事亲历》作者:郭战平 赵曦 &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本书简介:王光美生前作序郑重推荐,披露不为人知的生活细节,展现领袖、将帅们的人间情怀,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骨肉亲情。本书源自山东电视台金牌栏目《数风流人物》一线记者首次大规模近距离亲访近百位领袖人物及开国将帅家……\r\n&\r\n采访陈赓的长子陈知非、次子陈知建、女儿陈知进以及部下王恩田 \r\n  采访时间&2003年1月\r\n  采访地点&北京灵境胡同\r\n  采访对象&陈知非(时年74岁)&陈赓与王根英的长子\r\n  原航天部高级工程师\r\n',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4,
publishTime:9,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杨澜访谈录:中国式爸爸们在哪儿
|原作者: 杨澜|来自: 新浪博客
乐活按语:2013年热播的亲人真人秀栏目《爸爸去哪儿》,五位事业有成的明星父亲,在幼小的孩子面前,却常常表现的束手无策。这引发了大众对于父亲教育话题的关注与议论。中国式的爸爸,中国式的亲子关系,中国的爸爸们怎么了?
《杨澜访谈录》专访田亮、李国庆2013年热播的亲人真人秀栏目《爸爸去哪儿》,五位事业有成的明星父亲,在幼小的孩子面前,却常常表现的束手无策。这引发了大众对于父亲教育话题的关注与议论。中国式的爸爸,中国式的亲子关系,中国的爸爸们怎么了?中国的爸爸们在孩子心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奥运跳水冠军田亮和当当网CEO李国庆做客本期《杨澜访谈录》,听听爸爸们的心里话,共同探讨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爸爸们的角色在哪儿?田亮:女儿出生,以为抱错了孩子不同于母亲,在孩子出生时,大多数的母亲都可以很快进入角色,而对于父亲来说,很多男人做父亲的感觉是慢慢才培养起来的。节目现场当主持人杨澜问到,看到孩子出生,有没有受到很大冲击。现场两位老爸的回答却令人哭笑不得。正处于创业初期的当当网CEO李国庆在孩子出生时还想着过两周得回北京开公司的年度战略会。而田亮因为从未见过新生儿,看到女儿被皱巴巴的样子,第一反应竟然是有没有抱错孩子。“像小老头似的一拿出来,我第一反应说有没有可能抱错了。”2013年,亲子真人秀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向田亮父女发出邀请,自信满满的田亮欣然应许。可是让田亮没有想到的是,参加节目的头一天,面对女儿的大哭不止,田亮几乎崩溃。如今已经积累的不少亲子经验的田亮在节目现场反思自己当时表现太笨“我孩子可能特别不适应这个录节目这种事,她的那种哭的原因是她感到恐惧,她就是要安全感,在那个时候其实我就抱着她,慢慢来,但是我当时做的不够。”李国庆给儿子写道歉信不久前,当当网CEO给儿子写了封道歉信,信里写到“回想这几年一直忙于工作,陪孩子的时间实在太少,总是安慰自己下次有时间一定多陪陪你,一个人坐在书房,面对电脑屏幕上无数的工作邮件,突然想对儿子说一声对不起。”像李国庆这样忙于打拼事业的父亲,在中国并不少见。来看一组惊人的调查数据:父亲起主导作用的家庭不超过15%,由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家庭不到三分之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5年“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显示:在被问到“空闲时间,和谁在一起时间最长?”仅有6.9%的孩子选择父亲。在被问到内心的秘密最愿意告诉谁?仅有8.5%的孩子选择父亲。北京师范大学和世界学前教育组织联合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涉及1000个家庭里,有60%的母亲在家庭教育占绝对主导地位。田亮:进入国家队,父亲从未给我打过电话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的父亲一词象征着威严,权力和约束力,随着中国社会形态的解构与变迁,父亲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田亮与女儿之间会有许多私密悄悄话,李国庆与儿子之间可以像“哥们”滑雪游泳。但他们各自的父亲确是像中国传统的父亲一样,不会直接表达情感。“我已经进了运动队了以后,就很多时候我妈是等于我爸的传话筒,但我爸从来不给我打电话”“他也不通电话,有时候我妈说,你过来说两句,我就能听到那边,有什么说的,没什么说的”。
上一篇:下一篇: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品记者采访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