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商考研的复试参考书,商法学视频,赵万...

现在钟面模型上表示的时间是9月10日下午3... - 叫阿莫西中心 - 中国网络使得骄傲马戏中心!
现在钟面模型上表示的时间是9月10日下午3...
当前位置:学员主页 --& 作业
席德强(学员)
[提交时间:
答题内容:
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程理念下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元素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多的引用着&元素& 一词。如:建筑元素、舞蹈元素、服装元素等等。这里的 &元素&一词从数学概念迁移而来。数学中有&集合&的概念。具有某种属性的事物的全体称为&集&,组成集的每一个事物称为该集的元素。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活动也是由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若干元素所组成的。而&创设教学情境&则是其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一、教学情境的基本意义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余文森教授在他主编的《课堂教学》一书中提到:&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也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就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刘玉燕老师的案例《由梧桐树推出的&值&&一节美国数学课》就很好地验证了这位德国学者的比喻。
刘玉燕老师在文章中描写到&蓝天白云下,数学教师带着一群学生走进公园,来到一棵梧桐树前,翻开课本对他们说:&书上说梧桐树的叶子长成后,长度是15厘米&20厘米。请大家量一量,看书上说得对不对。&说完拿出一条皮尺,让学生去验证,结果发现叶子长度果然如书上所说。然后,教师接着问:&树上说这种树成熟后的高度是10米~16米,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算出这棵树的高度?&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一个学生说:&可以在树下站一个学生,其他人尽量往后退,用目测的方法去算树是这个同学身高的几倍。&又有一个同学说:&可以利用阳光投射在树和这个同学生上阴影的长度,用相似三角形方式求出树高。&经过一番换算,学生也发现书中说得没错。老师又继续说:&书上说这种树成熟后树干的直径是30厘米&90厘米,请你们拿尺子去量一量,看看这棵树的树干直径是多少。&说完又把皮尺递给学生。一个学生边走边说:&我看要砍下树才能够量。&来到树边,两个学生相对而立,拉直皮尺,用目测的方式估算出树的直径为45厘米。老师说:&你们这样做只是估计和猜测,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所得比较准确?&这时一个学生说:&我们可以先量圆周,然后在地上画圆圈,再量这个圆圈的直径。&于是几个学生就去做这件事。
老师又问其他学生:&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方法。&一个学生观察树的两侧后说:&直径是树的圆周除以2。&老师说:&好!你把你的计算结果去和地上画圆圈的同学对对看。&结果不符。老师又问:&他们量出圆周长是150厘米,除以2是75厘米,可量地上的直径是45厘米。有没有比2更好的除数?&这时另一个同学说:&那就除以3。&想了一想又补充说:&再减去5。&&很好!现在你们找到了一个公式,就去量一下那棵梧桐树,再用这个公式计算一下吧。&老师指着一颗直径大约只有15厘米的梧桐树说道。几个学生量出这棵树的周长,用这个公式一算,结果大失所望。老师又请他们去量其它的。过了一会,一个同学回来说:&除以3很对,但是减5就不太对。& 另一个学生说:&3好像还不够大。&老师问:&要多大才够?&学生就这样由几棵树的尺寸慢慢去推算,发现周长在扣除3倍的直径后,剩余的那一段长大约是直径的1/8,因而认为直径应该是圆周除以&&& 。
学生们就这样在&&&值上下不断推算着,这时侯老师才说:&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有一个魔术般的数字非常奇特,有自己的名字,它就叫作&。不管圆多大多小,你们都可以运用&值除以圆周求出直径,或从直径求出圆周。&然后老师就和学生们一路逛公园,用&值去验证其它的树,直到学生确信&是恒常的值。(欧阳芬《课堂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
1、情境的定义
情境(情景)(situation)指事物在具体场合呈现出来的样子。&&&&&& 所谓&境&指的是外界的景物。所谓&情&指的是由景物所激起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情境&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的优化了的学习环境。
&情境&一词在语言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等不同的学科都被广泛使用,不同领域对情境的使用和界定有一定的不同。
情境在社会学中指一个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特定背景。包括机体本身和外界环境等有关因素。可分为三类:
真实情境&&指在真实生活中的活动。指人们周围现实存在的他人或群体,是人们周围客观存在的直接面对、相互影响的境况。李吉林老师认为,大自然中的山川田野,风云雨雪,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都是真实情境;在课堂所出示的实物、标本,如珊瑚、指南针、松果等等也是真实情境。真实情境因其本身的具体化特点,使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易于感受,易于理解。凭借真实情境,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想象情境&&指在意识中的他人或群体,双方通过各种媒介物载体以传递信息,间接地进行互相影响,发生相互作用的境况。想象情境是通过学生的想象活动,在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将表象重新加以组合的情境。它虽不象真实情境那样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但它的意象却比真实情境更广远,更富有感情色彩。学生的情绪往往在想象情境中不断高涨,想象力也随之而发展。
暗含情境&&指他人及其行为中所包含的一种象征性意义,是社会群体在相互交往中所蕴含的同质性、倾向性境况。暗含情境,指通过音乐渲染、教师语气表情、环境布置、板书设计等手段对教学环境的刻意规划,以达到激励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情感的引发和兴趣产生,往往与一定情境有关,而生动感人的情境能增强学生内心体验,引起学生的愉快情绪和探索兴趣,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利用教室内黑板、报墙报等,提出班内近期奋斗目标,也能给学生创设一 个积极的、向上的、奋斗的暗示环境;再如张贴名人画像、警言警句等,都能起到好的激励作用。
2、情境的心理学效应
情境的心理学效应指情境对置身于其中的人的情绪和情感等方面所引起的心理反应和效果。在心理学中,情绪、情感就是能否满足个体需要的一种体验。当客观事物或者外部情境符合主体的需要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当客观事物或外部情境不符合主体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这种情绪情感性质的变化往往会改变个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熟悉的唐诗宋词、影视、戏剧、名人广告的情境效应来感受教学情境在心理学方面的作用。
1)唐诗宋词的情境效应&&意境魅力
中国传统的诗词讲究意境,意境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浓缩的情境。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认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他认为境界不仅是景与情的结合,而且应是从亲身所见所闻中得到的真切感受。中国诗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托物言志、化用典故、对比、反衬、象征、渲染等艺术表现手法,极具情境效应,展示了意境的魅力,具有无限的美感。王国维评元朝马致远的《天净沙》小令 &纯是天籁&,称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这首散曲前3句18个字综合了9种事物,勾画出秋天萧瑟凄凉的傍晚景象,烘托出一个远离家乡的旅行者。马致远的写作具有&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的境界。
2)影视戏剧的情境效应&&心理体验
戏剧审美接受心理机制是一种在戏剧情境中完成的触动、交融、整合、互动的心理过程。戏剧接受的角色效应、集体心理体验和语言体验等共同促使戏剧审美接受心理机制的形成。观众通过与演员和其他观众的直接交流,进入了一种心心相印的交融状态,促成集体心理体验,从而触发感知心理机制,在联想和想象中,观众潜在的审美心理机制得以形成。如观看电视剧《历史的天空》时,观者面对剧中被演员演绎得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姜大牙、杨廷辉、陈默涵、张普景、万古碑等人物,随着剧中人物的嬉笑怒骂、悲欢离合、世事沉浮、机缘巧合而变化着心绪,在历史与现实的隧道中穿梭。这就是情境效应的具体体现。
3)名人广告的情境效应&&移情作用
名人广告的目的在于借助名人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及其已形成的对名人的信任或偏爱或崇拜等情感倾向和心态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或对产品产生移情作用,将名人与产品相联系,借助名人的良好形象对产品产生积极作用。广告心理学认为,消费者行为受到广告影响不仅有来自个体内部因素,同时还受到个体以外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家庭、社会阶层等情境性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消费者行为是在一定情境或背景下包括广告产生的。而名人的个性特征、人格魅力,通过有创意的广告,就会把这种个性特征、人格魅力通过一定的情境&移情&至商品,使商品由一种单纯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物&,变成一个具有人性气质、个性魅力的可感觉结合体。广告对消费者产生的库里肖夫效应的作用过程与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有着相似之处:剌激感觉器官&引起注意&激发好奇心(即兴趣感)&诱发需求欲望&产生偏爱&坚定购买决心&最后促成购买行为的实现。
情境具有明确的心理学意义,具有明显的心理学效应。教学情境试图通过教学实践来解决如何促进学生智能和心理品质的发展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特定的情境,展示意境的魅力,强化心理的体验,实现移情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使学生在情景交融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实现需要与情绪、情感的统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
3、教学情境的含义
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理解,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
教学情境从狭义来认识,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的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教学情境可以解决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关系的矛盾。
我们这里所研究的属狭义的教学情境,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依据,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以形象为主题,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它以直观的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教学情境可以解决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关系的矛盾。教学情境的实质和功能就是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教学情境的运用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杰出教授,教育媒体和教育心理学博士乔纳森认为&教学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李吉林认为良好的教学情境包含四个方面:带入情境&&通过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绘等手段带入情境;优化情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所教内容来优化环境;运用情境&&缩短学生的心理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对知识进行建构;拓宽情境&&通过拓宽情境,促进学生智能及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必要性
1、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兴趣和动机
所谓&兴趣&指人们对某种事物喜好的心理状态,注意与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与倾向。所谓&动机&指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念头,使人或动物发动和维持其行动的一种内部状态,是与满足个体需要有关的活动的动力。人对于某一事物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快感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生疑、释疑的情境,使其心理上处于兴奋状态,形成兴趣氛围,进而形成使&学习者对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的内在学习动机。它可以推动学习的不断成功。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
俄国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的探究反射说认为:好奇心是人类天生的本能。有这样一种现象,当我们行进在马路上,对于来往奔驰的汽车不会注意太多,即使有一长串的车停在路上也不会介意,因为我们已经对此习以为常。但是,如果突然在马路上停下一架直升机,就会引起我们高度的注意。我们关注它并不是因为飞机停在路上挡住了我们的去路,而是因为我们觉得少见、觉得好奇,想停下来看个究竟。我门这样做可能是在无意中进行的。科学家们发现,人们的这种无意识地把注意集中于新奇刺激的现象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一种先天的定向反射。巴甫洛夫认为,这是一种简单的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当新异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以自己的感觉器官朝向该刺激,并不由自主地探究其来源的一种反射,也叫探究反射。探究反射发生的前提是&新异刺激&的出现。成人之所以越来越少地表现这种探究反射,是因为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外界刺激的新异成分变得越来越少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成人的好奇心会随之下降。如果上面的情况真的出现,人们仍然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探个究竟。
美国心理学家J.布鲁纳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说认为: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学习活动本身就能使他获得满足。这是一种报偿,无需用外力推动而自愿学习。外在动机是由某些外部权威人士(家长、教师等)人为地灌输给学习者的,由外部诱因激发的竞赛、奖赏都属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效应强且持久,而外在动机效应弱且短暂。内在动机包括3种内驱力:好奇内驱力&&这是一种求知欲,驱使学习者产生探究反射;胜任内驱力&&这是一种求成欲,在取得学习成就时获得满足;互惠内驱力&&这是一种交往欲,与他人和睦相处,协同合作的需要。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里所说的&培养&指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而&激发&指把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培养是激发的前提,激发可以加强原有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主要是在教育条件下形成与发展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启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好奇与探索;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时候,设法使学生把从事其他活动的动机与学习发生联系,转移到学习上来。学习动机的激发,在于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意向。&&&&&&
2、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学习者知识的合理建构
被凯洛夫誉为&深邃而有独立见解的哲学家,博学而天才的教育家&的十七世纪杰出的捷克教育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夸美纽斯认为:&存在心灵中的事情是没有不先存在感觉中的,所以心智所用的一切思想材料,全部是从感觉得来的&。教师的职责就是&在可能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在感官跟前。&这样做的原因之一是知识的开端永远来自感官,原因之二是科学的真实性依靠感官的证明多于其它一切,原因之三是感官是记忆的最可靠的仆人,通过感官得到的知识,可以永远记住。夸美纽斯认为正常的教学程序是&使孩子们先运用他们的感官,然后运用记忆 ,随后才由具体事物的探讨对普遍生出理解;最后才有对于业已领会的事实的判断,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牢实地确定&。
建构主义的基本理念表明,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所谓&文本无原意,读者赋新意&就是这个道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和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和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知识的意义寓于情境之中,学习情境不是一个无关因素,学生必须通过具体的情境才能获得某种知识,教师应该成为良好的学习情景创设者,学生乐于建构知识的促进者。因为学习活动包含四个因素: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情感;新知识本身蕴含的潜在意义;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背景知识,通过创设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培养对知识的感情,阐释新知识所蕴含的潜在意义,合理的组织和呈现新知识,进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积极地认识和建构外在的客观世界。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建构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在此过程中,学习者的广泛而丰富的知识背景会参与到这种相互作用中来,影响知识的建构。清华大学电教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张建伟博士认为,根据新信息的来源的不同,知识建构可以有三种不同的途径:
活动性学习&&通过个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活动实现的知识经验的增长。学习者以现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带着一定的目的和对外界的预期,对现实的事物(客体)展开实际的观察、操作实验等过程,直接获得关于客体的信息,同时在头脑中不断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推理、概括等,并对自己的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反思、抽象,从而建构起关于客体及活动的知识经验。这是个体经验获得的最原本、最直接的途径。
观察性学习&&个体通过对其他人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即活动)过程的观察而实现的知识经验增长。个体不仅可以从自己的活动中获得知识经验,而且可以通过对他人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来丰富或改造自己的经验。比如,学习者看到同伴按照某种方式连接电路,而结果灯泡却没有亮,那他就可以分析、推测这种电路的错误在哪里,这会影响到他对电路的理解。观察性学习不仅可以指社会规范的获得,也可以是一般知识经验的形成。实际上观察并不是信息的单向的接收,观察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去理解被观察者的活动的,包括理解活动的背景、活动的目标(用意)、对客体的操纵以及这种操纵的结果等,不同的观察者会从这一过程中获得不同的信息,形成不同的理解。三个人同样看一个高明的小偷的偷窃过程,其中一个人学到的可能是偷窃技术,而另一个人却主要在思考如何防盗,而第三个人(一个心理学家)可能是在从他的表现中分析偷盗者的心理。可见,观察的过程也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所观察到的信息与原有经验的相互作用过程。
符号性学习&&它不仅指对符号本身的学习,更主要的是指个体在通过语言符号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实现的知识经验增长。个体通过语言(口语的或书面的)等符号与别人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来理解其他人通过各种途径建构起来的知识经验,其中包括人类世代积累下来的文化、知识体系。这可以是学习一种操作方法、对某种现象的解释,也可以是学习一条规范。这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的学习活动,人类文化之所以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主要依赖于符号性学习。&&
无论是活动性学习、观察性学习、还是符号性学习都离不开心理发生发展的各相关因素。即:注意&感觉&知觉&记忆&表象和想象。
注意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以及想象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当我们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以及想象的时候,都必须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这样才能看得见东西,听得清声音,才能牢记在心经久不忘,才能迅速正确地解答问题和进行创造活动。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比感觉要更复杂一些。知觉是在各种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记忆&&是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经验的反映。它是一种比感觉和知觉更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不是凭空进行的。它总是在以前感知觉过的事物并通过记忆而存留在头脑中的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实际就是对记忆表象的一种加工改造和重新的组合,是创造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必要因素。
3、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帮助学习者建立&表象&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感性形象,或经过感知的事物在脑中的再现形象。普通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据表象产生的通道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触觉表象,动觉表象。根据表象创造性程度不同可分为:知觉表象&&感知事物时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记忆表象&&指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记忆表象是在过去对同一或同类事物多次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较有概括性,是对客观世界的直接的感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一个中间环节。想象表象&&由记忆表象或现有知觉改造成的新形象。想象表象是指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后形成的新形象,这些形象可能是人们从未感知过的,或者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我们把所创造的新形象称为想象表象,即想象就是人们的头脑中把过去感知过的形象进行加工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新形象。如李吉林老师的一节口头作文课:《我们的家乡真美呀》就充分利用了教学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实现了&知觉表象、记忆表象、想象表象&的形成。
课前,李吉林领着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她带着孩子们来到楼顶,凭栏俯视(把学生带入真实情境,让学生直观观察、了解家乡的美丽,形成知觉表象)。回到课堂上,她问小朋友都看到了什么。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看到绿色的田野、整齐的厂房、古老的宝塔、静静的河水&&李老师高兴地说:&大家说得真好。&(通过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建立记忆表象,为建立抽象思维打下基础,同时做到了适时评价)。接着,她以&田野&为中心,进一步启发学生:&哪个小朋友,如果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田野是什么样子就更好了。&这一下子,课堂里的气氛热烈极了: &我看到一大片金黄色的田野。&&我看到广阔的田野一片丰收的景象。&&我看到美丽的田野好像波浪起伏的海洋。&(李老师通过进一步创设高层次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把感知过的形象进行加工,使之运用抽象思维,形成想象情境,进而产生想象表象)。
我们还可以从建立表象的角度重新分析一下大家熟知的建构主义寓言故事《鱼和青蛙》,来进一步理解创设情景与建立表象的关系。这则寓言故事原本是用来解释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和&知识的建构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等基本理论观点的。寓言中讲道:一口井中生活着鱼和青蛙,一条小鱼和一只青蛙成了好朋友。由于下雨井水上涨,水接近了井口。好奇的青蛙跳出了水井,想要观察一下外面的世界。来到地面后,他见到了一头奶牛。觉得非常新鲜。为了和朋友分享发现,它回到了井中,向小鱼描述了他的所见。它说:&我见到了一头奶牛。&小鱼问奶牛什么样子。青蛙描述道:&奶牛是一种头上长着一对角,有四条腿,身上有黑白相间的斑点的动物。&这时,在小鱼的脑海中就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奶牛形象&&一条头上长着两只犄角,身上长着四条腿,上长着黑白相间的斑点的鱼。我们可以看出,井水上涨为青蛙跳出井外进入真实情境创造了条件。在陆地的真实情境中,奶牛对青蛙产生了&新异刺激&,使其产生了对刺激物奶牛的注意和兴趣。青蛙通过对奶牛的观察,初步建立了&知觉表象&。 青蛙将感知奶牛时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通过一定的抽象思维,对奶牛的形象进行了一定的概括,使之保持在了记忆中,形成了&记忆表象&。以上过程中,青蛙的身份都是&学生&。它的学习过程是合理的,符合知识建构规律的。在此过程中,起到&教师&作用,帮助&学生&进入真实情境的是井中涨起来的井水。回到井中,实际上青蛙的身份变了,从&学生&变成了&教师&。它犯了我们很多教师所犯的错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知识建构的基本规律,未考虑&学生&,即小鱼长期生活在井中,除了鱼和青蛙之外并没有感知其他动物的机会,&背景知识有限&这一客观事实。作为&教师&的青蛙,没有适时地根据小鱼的背景知识,通过多媒体、简笔画等手段创设能使小鱼&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相互作用&的教学情境,而仅凭借自身所形成的记忆表象,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向&学生&&&朋友小鱼传递了奶牛的&外在信息&,描述了奶牛的样子。由于小鱼背景知识有限,又没有真实的知觉表象的形成过程,所以最终只能运用自己的&记忆表象&对奶牛的知识进行建构,形成了&奶牛就是一条头上长着两只犄角,身上长着四条腿,长着黑白相间的斑点的鱼。&这样一个错误的&想象表象&。
三、教学情境的创设
1、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原则
1)价值性原则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而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创设教学情境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真正为教学服务,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基本价值标准。陈晓华老师在一堂&议论文写作训练课&中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就有效地遵循了这一原则。
开始时老师与学生的对话是这样的:&春光明媚,乌语花香,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此刻你们心里最期待的是什么?&。&春游&&&学生异口同声。&这&&安全问题,再说我们的学习也不能耽误,因此我建议,取消这次活动。&&为什么不让我们去?& &其他班都去了!&教室里群情激奋,吵吵嚷嚷,有的敲打桌子,有的涨得满脸通红,有的趴在桌子上直生闷气。&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老师调整着学生们的情绪。班长站了起来大有为民请命之势:&我想问老师,为什么不让我们去?&&我更想知道,为什么你们一定要去?&老师巧妙地将话语引入正题。大家陷入了沉默。&你们也许不愿意明说,那你们把你们的理由写出来吧!&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我们为什么要春游&。此时的学生,带着自己的意愿,带着自己的希望,带着不吐不快的激情,写下他们情感激荡的作文。(于文森主编《课堂教学》)陈老师的这堂课是&议论文写作训练课&。首先,陈老师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春游作为切入点,以欲擒故纵的手法创设了本应春游,而由于&安全、学习不能耽误&等原因不能成行的情境。造成了&群情激奋&的课堂效果,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这时,陈老师又及时以&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来调整学生们的情绪,使其学会运用正确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包含着更深层次的&适时评价&,陈老师巧妙地将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引向合理,暗示了解决问题的合理的方式、方法)。正是由于陈老师的及时引导,才有了班长的&为民请命&。 最后,陈老师又以&我更想知道,为什么你们一定要去?&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意愿,带着自己的希望,带着不吐不快的激情,写下他们情感激荡的作文&完成了本课的基本任务&&&我们为什么要春游&这节&议论文写作训练课&,实现了课程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
2)开放性原则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感悟知识的环境,帮助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判断、思考、建构知识。开放是自主的前提,自主是开放的体现。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师要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由传授知识向学生探索知识转变。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以各自的经验、知识、灵感,采取不同的途径,通过思考、归纳等活动探索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下面教学情境的创设就具有了一定的开放性。为了帮学生认识圆的特点,有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在一片草地上,有一棵树,上面拴着一只羊。半个月过了,草地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你能找到其中的学问吗?&然后发给四人学习小组一个图钉、一条细线、一枝蜡笔,分别替代木桩、绳子和羊,让他们在一张白纸上尝试解决问题。(.《有价值的数学情境创设例谈 数学论文》.)这种开放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以各自的经验、知识、灵感,采取不同的途径,通过思考、归纳等活动探索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3)生活性原则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紧贴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与学生经验相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生活的机会,使他们能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寻找素材,感受学习内容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有教师在教&圆的认识&时,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套圈游戏,我们玩过吗?现在我们班级50人要玩套圈游戏,该怎样安排?&学生有的说:我们应该先把桌子拉开,腾出空地,排成一队,开始比赛。有的说:我们可以分成5个小组,再排成5队,同时开始。有的说:我们还可以到操场上进行套圈比赛。学生的方法大同小异,基本上还是排成一队,按顺序来做游戏。无论怎样启发,这位教师师所期待的圆形就是不出现,最后,还是教师自己提出&&站成圆形,可以吗&?(欧阳芬《课堂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就是因为学生们在生活实际中玩套圈游戏时从未有过&站成一圆形&这样的经历。这位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违背了&紧贴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与学生经验相符&这一生活性原则。
4)区别性原则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由于小学、初中和高中各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教学情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真实的课堂应面对学生真实的起点,展现学生学习知识的原生态。前面提到:探究反射发生的前提是&新异刺激&的出现。成人之所以越来越少地表现这种探究反射,是因为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外界刺激的新异成分变得越来越少了。因此,创设教学情境必须遵循区别性原则,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新异刺激&物,即教学情境,促进探究反射的发生。在认钟表一课中,由于对区别性原则的遵循不同,不同的教师创设了不同的情境,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有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星期天,动物王国举行专场文艺演出。时间是晚上8点钟。吃完晚饭,灰灰熊高高兴兴地来到影剧院,奇怪,时间已经到了,怎么一个人也没有呢?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时,大象伯伯走来了解了情况,笑着说:&傻孩子,现在是7点钟,你是看错时间啦!&教师一讲完,就有不少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说:&真笨,7点都不认识。&还有的说:&我上幼儿园就会看手表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一年级学生对于钟表是有经验的,他们在家里在幼儿园里已经接触过整时、几点半甚至更多。教师创设的情境未能遵循区别性原则,没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知识起点,明显低估了学生的已有认识,为能理解&真实的课堂应面对学生真实的起点,展现学生学习知识的原生态。&的本质含义,造成了教学情境的苍白无力。
同样的问题,另一位教师创设了一个不同的教学情境。灰灰熊上一年级了,给自己设计了这样的作息时间表: 8点起床 ;9点上学 ;5点放学 ;6点看电视 ;9点写作业 ;11点睡觉 。教师问:你觉得他的作息时间安排得合理吗?学生很快便发现这样的安排是不合理的。这时教师相机揭示课题:要想合理安排时间,我们首先要学会认识钟表。教师进一步明确任务并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你已经知道哪些有关钟面的知识?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再在学习小组内拿出准备好的实物钟,看一看、拨一拨、玩一玩,看看又能发现些什么?在小组内说一说。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展示时,学生说出对于钟面上有三根长短不同的针,有十二个数字,几时整,几时半,&&。(魏晓春《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创设例谈》)这样的教学情境由于遵循了区别性原则,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因而学生学得生动有趣,积极主动。当然如果在高中学段中使用&灰灰熊&&大象伯伯&这样的寓言型情境,也会引起学生的不屑。因为&小学、初中和高中各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教学情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
5)趣味性原则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吸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激发动机。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要让学生喜欢上学习的内容,就要尽可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教师在教&最小公倍数&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从前,在美丽的太湖边上有一个小渔村,村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渔夫。有一年,他们从4月1日起开始打鱼,并且每个人都给自己订了一条规矩。老渔夫说:&我连续打3天要休息一天。&年轻的渔夫说:我连续打5天要休息一天。&有一位路远的朋友向趁他们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他们,同时想享受一次新鲜美味的&太湖鱼宴&。可他不知道选哪个日子去才能同时碰到他俩,同学们,你们会帮他们选一选吗?(屏幕上打出两个渔夫的对话和一张四月份的日历)有趣的故事情境,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小公倍数&教学片段及赏析》)
6)学科性原则
情境创设要依据教学内容,与学习内容相关。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教学情境应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物或场景。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学科性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本质属性。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追求&生活原型学科化,学科问题情境化&的境界。
7)品位性原则
创设教学情境不但要有情趣,更要有品位,要有文化的内涵,情感的的熏陶和美的欣赏,要与学生发展有益(高雅、积极、人文),符合民族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为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发展构建一个恰当的平台。使学生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只有成为有品位的人,才有可能创造有品位的生活,因为&有品位的生活主要包括人文精神、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三大要素。&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追求高雅而不庸俗,幽默而不低级,生动、精彩描述,引人入胜的细节描绘与非凡的思想境界相辅。要以轻松的语气、幽默的启发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以个性化的情景创设艺术,将学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从而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从而创造&其乐融融&的课堂气氛。
8)时代性原则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教师应该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因为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因此在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现代气息,要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学习有关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以增强教学的时代性。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智力发展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创设情景应赋予一种时代气息,如果还是停留在以往陈旧模式上,就很难真正吸引学生。
2、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1)创设真实情景,开展活动性学习&&&&&&&&&
通过走进自然现场、实验操作、展示实物等手段,以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现实的事物展开实际的观察、操作和实验等,直接获得关于客体的信息,同时在头脑中不断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推理、概括等,并对自己的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反思抽象,从而建构起关于客体及活动的知识经验。
2)创设模拟情境,增强情感的体验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通过图片资料、简笔图画、肢体动作、引喻类比、模拟活动(演课本剧、分角色对话)、课件演示、影视片段等方法创设模拟情境,将抽象的概念、原理等转化为直观的表现形式,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动感性,从而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积极思维,从而逐步形成持久的内在学习动机。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的欲望
通过设置多层次、开放性、生动、有趣、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的应用题、巧妙设问等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的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促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更深刻,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领悟其中蕴涵的道理,使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新问题是引发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具有启发性、敏感性、主动性、发散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索、思考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创设暗含情境,实施隐性的教育
通过音乐渲染、教师语气表情、环境布置、板书设计等手段对课堂教学环境进行刻意规划,以达到激励目的,引发学生情感的和兴趣的产生,增强学生内心体验,引起学生的愉快情绪和探索兴趣,启迪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
3、创设情境的基本策略
1)教学设计预设情境&&胸有成竹,做到有备而来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要求预先设计教学情境,同时对预设情境做到胸有成竹,有备而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认知基础,即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学习所必需的认知基础,学生新知掌握情况,即学生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学生认知能力情况,即哪些内容自己能学会,哪些内容需要相互讨论,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点拨和引导,学生认同程度及想法,即对于设计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想法,实际可能出现的问题,即对于设计的情境、活动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又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去思考,去操作等等。《孔乙己》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含蓄深沉,重点多,难点多,妙处多。如何来教是个难题,逐个讲,烦琐细碎,学生无趣味;蜻蜓点水,骑马观花,学生无所得。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做了一个形式新颖巧妙而内容实在的教学设计。 先让学生自读文,分工合作,给孔乙己填写个履历表。履历表一出示,学生先是惊奇,然后便群情高涨,立即翻书阅读,有了疑难就相互讨论,几乎所有问题学生都能自己解决,老师只需起引导和总结作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极佳。
孔乙己的履历表
主要社会关系
主要工作成绩
(欧阳芬、黄晓华主编《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与发展》)
这个教学情境的创设之所以产生了&学生先是惊奇,然后便群情高涨,立即翻书阅读,有了疑难就相互讨论,几乎所有问题学生都能自己解决,老师只需起引导和总结作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极佳。&的效果,诀窍在于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要求预先设计了教学情境,同时对预设情境做到胸有成竹,有备而来。&
2)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巧妙设疑,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的重要一环。在课的起始阶段,在导入新课时创设情境,通过情景巧妙设疑,迅速集中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习情境中,为新课的教学需要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动态,使枯燥、抽象的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的价值.对一堂课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地理必修《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的导入阶段,张艳东老师微笑着问学生:&李白的诗《将进酒》我们都学过,能背诵几句吗?&学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老师又说:&李白说:黄河之水天际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们知道此种说法是文学的夸张,是否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黄河之水是不是天际来,是不是奔流到海就不复回了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自然界的水循环。&
3)探索新知引入情境&&探究解疑,引领发现新知
所谓探究是指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能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性思维,不是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上,而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疑难情境中去思考、分析、判断,引发学生对于事物或知识的不同的理解。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老师说:同学们,报出你爸爸的手机号码,我就能判断号码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报了一些号码,教师判断后,学生半信半疑,用除法检验,果然正确。有的学生还不服气,再说几个,老师还是正确无误。在这样情境中,学生产生了疑问: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呢?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呢?这时,老师问道: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一个学生说: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另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不对,13的个位是3,但不能被3整除。一名学生提出:个位是1、5、7的数能被3整除。(排除了0、2、4、6、8和3、6、9后只有1、5、7。)另一个学生附和道:对,11的个位是1,但不能被3整除。教师此时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一验证。学生的猜想都是错误的,课堂变安静了。教师又问:我们怎样探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呢?有了前面的经验,一个学生提出:能被3整除,肯定是3的倍数,从小到大把3的倍数找出来进行观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去找3的倍数。这时,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一个学生代表交流道:各个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另一个学生代表交流道:把各个数字相加,把和的数字相加再相加,最后的和是3、6、9。就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疑难情境中去思考、分析、判断,引发对于事物或知识的不同的理解,在探究中得到了合理的结论。(贞云编自《创设情境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现代教育报.)
4)见机行事创生情境&&拓展延伸,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是动态的,是千变万化的,有很多情况是不可预设,也是不可预知的。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偶遇的、随机的现象和时机。这些现象和时机在教师&因材施教&、&见机行事&的创造性加工和处理后,就可以创生为真实的教学情境。而恰恰是这种情景的创生实现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利用课堂偶发事件,利用教师偶然失误,利用课堂意外事件,利用学生有价值的错误,利用学生的奇思怪问等都可以使创生情境得以实现。
利用课堂上偶发的事件。刘老师新接手一个差班的班主任,上第一堂课,她刚把手伸进粉笔盒掏粉笔,突然触到一个冷冰冰软绵绵的东西,吓得她尖叫一声。大家一看,原来是一条中指大小的冬眠水蛇,在倾倒的粉笔盒边蠕动,原来是班上几个调皮大王害怕刘老师要集中火力整治他们,合计着要先给刘老师一个下马威。刘老师待同学们的笑声稀疏下来,带着余悸平缓地说:&据说每位接我们班的新老师,都有一份大家赠送的特殊礼物,比如王老师的灰老鼠,郑老师的大王蜂&&而我呢,你们送了一条水蛇。&她微微笑了笑,指着那条蛇说:&我是第一次这么近看到蛇,刚才还摸到它,着实吓了我一跳。不过我觉得捕捉这条蛇的同学挺行,至少他挺勇敢,有一定的捕蛇经验&&不过,我相信,凭他们的能力,不仅仅能做到勇敢,还应该做出点其他什么,老师相信你们。&那几个调皮学生原本等着看&戏&挨克,却没料到刘老师还表扬了自己,那可是自己非常难得的,可不知怎么就是高兴不起来,只是呆呆地听着刘老师讲有关蛇的知识&&。第二天早晨,刘老师又踩着铃声走进教室,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她意外地看到,讲台上的粉笔盒里插着一束野菊花,教室里鸦雀无声&&从此,这个班变了。
利用教师偶然性的失误。一位化学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前讲道:&当我们把燃烧着的金属钠伸到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时,将会看到钠剧烈燃烧并生成大量白烟。&接下去演示实验时,由于这位教师一时疏忽,没有将沾在金属钠上的煤油擦干净,结果集气瓶里冒出的却是黑烟。引起课堂的骚动。
当面对集气瓶里冒出的不是白烟,而是黑烟,同学们愕然的表情时,这位化学老师随机应变:&这块金属钠为何燃出黑烟?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贮存方法。&全班同学立刻由惊愕变成活跃,一位同学抢着发言:&金属钠性质活跃,不能裸露在空气中,而是贮存在煤油中!&&你说得对!&教师满怀歉意地对大家说:&刚才就是由于我的疏忽,实验前没有将沾在金属钠上的煤油擦干净,结果发生了刚才的实验事故。为了揭示上述错误原因,我不准备回头处理煤油,而是将沾有煤油的金属钠继续燃烧下去。请大家想一想,燃烧的过程中,烟的颜色将发生怎样的变化?&&黑烟之后将出现白烟!&结果再次演示实验证明了大家的预言。当化学教师宣布:&同学们,你们的预言实现了!&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仅有学生的,而且有听课教师的。是化学老师坦诚的襟怀,实事求是的品质,灵活的教学机智赢得了大家的赞赏。
利用课堂上意外的事件。一位政治特级教师碰到麻雀飞进教室的情况,他借&不速之客&麻雀的出现,给大家讲了一个&麻雀的冤案&的故事:&五、六十年代,我国曾经把麻雀与苍蝇、蚊子一样列入害虫名单,在全国开展消灭麻雀的运动,理由是麻雀偷吃掉大量的粮食。但事后的实践表明,麻雀却是蒙受了冤屈,因为麻雀对人类的益处远远大于它对人类的危害。&然后,他就以此为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道理加以分析。同学们对此热烈响应,兴趣十足。有的从矛盾主次方面的角度,说明麻雀对人类是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看问题应抓住本质和主流;有的运用普遍联系的原理,分析消灭麻雀会破坏生态平衡;还有从认识发展的角度,说明人类对麻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样,这位老师就巧妙地借麻雀的出现做出了一篇文章。
利用学生有价值的错误。《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上登载过这样一个课例:在密度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学习研究,学生都知道白蜡会浮在水面上,于是教师出示两块白蜡,一大一小,让学生猜测:哪一块会沉下去?这样的问话其中隐藏着一个条件,就是其中必有一块会沉下去。学生在老师的&误导&下,有的学生说:大的会沉下去。有的学生说:小的会沉下去。然而,实验的结果让学生大出意外,也让他们恍然大悟:只要是白蜡,不管多大多小都会浮在水面上,同一种物体的密度是一定的。这位老师故意让学生犯错误,学生却在犯错的同时大彻大悟。拨开云雾见明月,学生经历&挫折&之时,在顿悟的过程之中,会倍感成功的喜悦和学习乐趣的所在。
利用学生们的奇思怪问。上海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宇宙里有些什么》时,课文中有一句话:&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这时,一个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万万等于多少?&这时大家都笑了起来,有一个学生说:&万万不等于亿吗?&在大家的笑声中,提问题的学生竟灰溜溜地坐下了。于老师觉得他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于是她问:&既然万万等于亿,但这里为什么不说宇宙里有几千亿颗星星,而却说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呢?&这一问,学生们都哑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不用亿用万万,有两个好处,第一,用&万万&听起来响亮,&亿&却听不清楚;第二,&万万&好像比亿多。&这时学生们又笑了。其实这个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于老师当即给予肯定,并表扬说:&你实际上发现了汉语修辞中的一个规律,字的重迭可产生两个效果,一是听得清楚,二是强调数量多。&这时,学生们都用钦佩的眼光看着那个学生,而于老师却说:&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今天学到了这个新的知识,是谁给予我们的呢?&噢,这时,大家才将目光集中到第一个提出问题的同学,这个学生十分高兴,这对他以后敢于大胆提出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巩固练习应用情境&&形成技能,实践巩固新知
课堂巩固练习是学生在一节课内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情况的一种检测,是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从中反馈出的信念可以得到及时评价和调整,同时课堂练习也是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化过程。在巩固练习中应用情境,能大大强化这个过程,对形成技能,实践巩固新知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基本做法是:创设仿真情境,形成技能;设计开放性情境,训练思维;设计多层次情境,逐步深化。
创设仿真型情境,形成技能。在学习了&元、角、分&的认识之后,可以让一组同学当售货员,另一组同学当消费者,进行仿真练习。买什么商品,用去多少钱,你给售货员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等等,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练习解决实际问题,既有趣,学生乐于参与,又强化了练习效果。又如在学习&I&d&like some noodle.&一课后,创设餐馆的模拟情境。组织学生进行仿真练习。通过模拟情境,使学生利用形成的记忆表象,发展想象表象,进而形成英语技能。
设计开放性情境,训练思维。在《用字母表示稍微复杂的数量关系》一课,教师首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一位商店老板上午卖出了3个花瓶,下午卖出了4个花瓶。晚上回家不会记账,你能帮他把这一天的收入记住吗?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以学生说:我觉得可以列表式记账。另一学生说:我觉得这样只是记住花瓶个数,不能表示出总收入是多少。所以我认为用未知数x来表示每一个花瓶的元数,这一天的收入就是(3+4)x元。第三个学生补充道:这样表示很好,可还是不简单易记。我认为用7x元表示更简洁。因为上午3个+下午4个,共7个花瓶,就是7x元。第四个学生说:老师,我想补充一点。3x+4x=7x其实这里运用了我们学过的乘法分配率:3x+4x=(3+4)x=7x。这时老师说道:你们说对吗? 边说边写在黑板上。(于文森主编《课堂教学》)在这里,教师只提一个问域很宽、解距较长、思维度较大的开放式问题,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讨论。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引发学生参与讨论。学生必须深入思考,答问时,是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的过程,训练的是思维、表达的能力。
设计多层次情境,逐步深化。多层次的情境应是递进式、有层次、前后呼应、相互衔接和逐步深化的。应该充分结合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实际,根据所学内容,体现出一定的思维层次性,先直观后抽象,先浅后深。美国教育研究专家鲍里奇博士认为:各种不同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有较大影响。经过对简单问题和复杂问题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具体的问题设计策略。&&&&&&&&&&&&&&
简单的封闭性问题
复杂的开放性问题
要求学生回忆与问题相关的学过的知识
&&& 使用学生熟悉的具体例子、场景和物体
&&& 使用逐步提问的方式、逐步缩小提问范围
&& &对前面问题的回答进行更新说明或组织
&&& 提示一两个可的答案,把学生引向正确的方向
&&& 将问题置于游戏之中,给学生打分或奖励
要求学生对内容进行归纳,以应对新的问题
&&& 问题没有预先设定的答案,提问的方式往往暗藏玄机
&&& 在一种探索的语境中提出,这种语境往往比问题本身要宽泛得多
&&& 要求学生能为其回答做更深的解释,作进一步澄清,提供更多依据
&&& 在提问中更多注意抽象概念的使用,以检查他们的答案能再多大程度上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 作为一系列问题的一部分,逐步建立认知层次更高、更复杂的概念、模式及抽象理论
&&& &&&&&&&&
6)结课再创疑难情境&&结尾无穷,引发探究欲望
有效的教学行为包括&引人入胜&、&精导妙引&和&结尾无穷&三大教学环节。一节课的结束阶段,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升华的同时,再创疑难情境,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或问题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使学生在课后主动收集信息、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活动的的理想境界应是&开头引人入胜、中间高潮迭起、结尾余味无穷&。如一位教师所说&好的开头能先声夺人、启发诱导,恰似扣人心弦的&起调&,引人入胜的&主旋律&,那么,精妙的结尾就应是耐人寻味、课断思不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终曲&,以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联想设疑、拓展留疑、伏笔存疑等则是达此目的有效手段。
联想设疑。教师在总结《少年闰土》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疑难情景:少年时期的闰土是天真可爱、聪明灵活、知识丰富、机智勇敢的。三十年之后,闰土将会变成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由于局限于课文内容,没有结合当时的社会,有的学生说,闰土长大将成为一个种瓜能手;有的说,闰土长大将成为一个大企业家;还有的说,他这样聪明,长大一定会成为一个大科学家。这时,教师启发学生:在当时黑暗的社会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他能变成你们所想像的人吗?学生联系课文中的&忙月的儿子,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从而想像,三十年后的闰土,由于受封建势力的束缚,将会变成一个愚昧的人;有的说,由于家境贫困,没有土地,他也像他父亲那样成为了忙月,受人摆布等。究竟怎样呢?请大家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拓展留疑。&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一课结束时,教师创设一个真实情景,用洛伦磁力演示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试验出现如下现象:当无磁场时,电子束轨迹是直线,当电子束的初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子束轨迹发生偏转,增大磁场,偏转加剧,到最后,轨迹竟然是一个圆周。这时,学生都惊叫起来。老师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原因?请大家回去思考一下,下节课接着研究。&
伏笔存疑。&欧姆定律&一课结束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情境:&用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导体的电阻?如何设计一个仪器,可以直读式测量导体的电阻?我们以后将深入研究。&&磁场&一课结束时,教师提出问题:&电流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呢?这个问题留在下一章研究。&
7)离开教室反思情境&&积累案例,丰富实践经验
教师在课程结束离开教室回到办公室后,及时对该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景创设情况进行反思,积累案例,丰富实践经验,增长教育智慧,形成实践性知识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及时反思,明确利弊得失。反思教学设计中教学情境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反思各教学环节中运用教学情境的实际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对利用时机创生情境的意识,反思教学过程中对生成的情境资源的洞察力,反思教学过程中灵活的把握时机的调控能力。其次,要将反思内容形成文字,升成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基本步骤是:第一,形成情境纪实;第二,创作教育叙事;第三,生成教育案例。
四、两点感悟
1、创设教学情境要有 &情&& &&从 &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想到
所谓创设教学情境要有&情& 、要动&情&,就是说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有真正的感情投入。只有做到有情,动情,才能使所创造的教学情境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否则就只能是有&境&而无&情&了。
如前所述,唐诗宋词讲究意境。而意境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浓缩的情境。如大家熟悉的柳永的词《雨霖铃》,缠绵悱恻,哀婉凄美,凸现了情境交融的表现特征,达到意境创造的最高境界。那么,唐诗宋词为什么能具有无限的美感,脍炙人口,够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呢?除柳永们熟练的运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极具情境效应的艺术表现手法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其作品中倾入了极为真挚、极为深厚的感情。正如王国维所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人们评价柳词&景生情,情生景,愁痛之触,伤感之情,互藏其宅,貌离神合,情景相融而莫分。表面上句句都是写景,细品之字字在抒情,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切景语皆情语&是王国维&意境说&的一个重要观点,他认为境界不仅是景与情的结合,而且应是从亲身所见所闻中得到的真切感受。
&&情&在唐诗宋词中的重要意义,与在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何其相似。一般来讲,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就是要利用优化了的学习环境,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人们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前提&&情境创设者感情的投入。试想,一个无&情&的教师,一个对于他的学生,他所从事的职业没有感情投入的教师,即使掌握了怎样的技巧,也不会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情景交融,能产生&新异刺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的。
2、创设教学情境要不忘&根本&&& 扬州炒饭的启示
各种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以创设有利于建立新型学习方式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以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终极价值的。记得电视的娱乐栏目中播放过几位明星和一位大厨做扬州炒饭的节目。他们一边教授扬州炒饭的方法,一边以幽默、调侃的口吻讨论着相关问题。忽然一位明星问另一明星:&做扬州炒饭最重要的材料是什么?&正当大家苦苦思索的时候,另一位明星答道,&米饭。&众人大笑,认为其堪称幽默典型。现在冷静一下,仔细想来,又觉得非常有理。试想,若没了米饭,纵有千种调料,怎能作出炒饭?鸡蛋、虾仁、熟火腿、水发香菇、胡萝卜、冬笋、玉米、青豆都是扬州炒饭的必备材料。但光有这些材料,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扬州炒饭的,还必须有米饭才行。而米饭只有加入了这些材料才能炒成美味的扬州炒饭。课堂教学活动何尝不是如此。课堂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而开展的。教学情境的创设 ,研究性学习,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等诸元素都是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课程三维目标之于课堂教学诸元素,如同扬州炒饭中的米饭之于诸调料。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忘了三维目标这碗&米饭&。
参考资料:
钱守旺:《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中国数学课程网日
朱志平:《什么样的问题情景能促进课堂动态资源的生成》,《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3期
余文森主编:《课堂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二版
李吉林《&意境说&给予情景教育的理论滋养》,《教育研究》2007年第二期
林崇德、罗良《情境教学的心理学诠释》,《教育研究》2007年第二期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欧阳芬主编:《课堂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华龄出版社2005年
欧阳芬、黄小华主编:《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
沈德立主编:《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二版
教师评语:
浏览: 84 &&评论: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5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法学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