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工程” 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引智计划 ...

您所在的位置:
>> 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以建设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手段,加大成建制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在高等学校汇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引进国外智力的层次,促进海外人才与国内科研骨干的融合,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科,提升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111计划&的总体目标是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国家目标,结合高等学校具有国际前沿水平或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配备一批国内优秀的科研骨干,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基地,努力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提高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
  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期为5年,经费来源为:列入&985 工程&的高等学校项目经费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教育部共同筹措,未列入&985 工程&的高等学校项目经费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和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共同筹措。
点击排行榜
地方引才计划
千人计划网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2&&&&&&&&&&&&&&&&
大连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曲景平事迹简介
来源:组织部 &&&
日期: 10:03
&&&点击:& 次
  曲景平同志现任大连理工大学化工环境生命学部部长,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2004年10月满怀一腔报国热情放弃了日本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应召回国,担任化工学院院长。五年多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论是管理工作,还是教学科研工作等各方面都能够以身作则,模范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为化工学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作为化工学院的带头人,曲景平同志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上任伊始曲景平同志根据化工学院的现有学科布局和国际国内学科发展趋势,狠抓学科建设,凝炼方向、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使化工学院新增了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化工学院化学学科以及理工并重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学科评审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全国排名由2003年的第五位跃升为第三位。  曲景平同志重视科技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的功能,他走南闯北谈合作,开展国际交流,强化了化院与企业的横向联合。在曲景平同志的领导下,经化院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化工学院的科研形势越来越好,科研经费连年上升。  曲景平同志为化院的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他团结一班人,建设了一个团结、民主、务实的领导集体。经过两年的努力,使化工学院的面貌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十五”“211工程”,“生态精细化工科学与技术”子项目,顺利地通过专家验收。“生态染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和“环境友好纳米分子筛催化技术”被学校评为“十五”“211工程”建设具有显示度的两项成果。教学方面化院有多项教学改革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基础化学实验中心经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国家级化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还被评为辽宁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教学名师2人。由曲景平教授负责申报的《功能超分子与纳米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得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入选首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工程”)。在2009年初的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动员全院老师积极准备,组织相关老师组织材料,接受专家评审,最终获得优秀的成绩。这也是该校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首次获得优秀。  学校建设,人才为本。曲景平同志任职以来十分重视培育人才,尤其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经过努力的工作,化工学院又有5人荣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奖励计划资助;4人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多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目前,化工学院共有长江学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5人,跨(新)世纪优秀人才17人。全国教学名师2人。  2009年底,学校在原化工学院、环境生命学院的基础上组建化工环境生命学部,曲景平同志担任新成立学部的部长。  曲景平同志行政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非常繁重,但他对党务工作和组织生活热心参与,与党委密切配合,主动支持和关心党委的各项工作,他的工作能力和积极的奉献精神受到教职员工们的赞誉,不愧为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
&&责任编辑:龙海波
&&&&&&信息预告
&&&&&&专题报道
&&&&&&大工人物
1996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有----校内链接----  
同济就业网
同济招生网
----高校媒体----  
北京大学新闻网
清华大学新闻网
南京大学新闻网
浙大求是新闻网
上海交大新闻网
中国科大新闻网
西安交大新闻网
复旦大学新闻网
华东师大新闻网
华东理工新闻网
上海财大新闻网
南开大学新闻网
天津大学新闻网
山东大学新闻网
中山大学新闻网
华南理工新闻网
兰州大学新闻网
吉林大学新闻网
中南大学新闻网
哈尔滨工业大学新闻网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网
----媒体链接----  
上海教育新闻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内公告
关于申报2007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的通知
关于申报2007年度高等学校学科
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的通知
各院、系、所:
  根据国家外专局《关于申报2007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的通知》教技司[号文,“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又称“111计划”)自2006年启动实施以来,受到了各高等学校的普遍关注,产生了积极的反响。按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十一五”规划》(附件一)的要求,2007年度的项目申报工作将于近期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07年度将参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首批引智基地的立项情况,限定引智计划项目的申报领域,以避免建设基地领域过于集中。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 的英文标注为Supported by the 111 Project(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十一五”规划中的英译因繁琐且欠标准,故以此通知的英译为准。)
一、申报范围与条件
  1. 2007年度拟新建40个左右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遴选范围为已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的高等学校和部分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学校。
  2. 引智基地须结合本校学科布局,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具有与国外广泛的合作研究基础,且有良好的研究实验条件。
  3. 引智基地具有围绕国际科技前沿、国家重点科研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竞争力,在国内有较高的影响力。
  4. 有关创新引智基地人员构成及条件按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十一五”规划》(附件一)的具体要求执行。
  5. 已被其他高等学校引进聘用的学术大师,不得再次申报为主聘人员。
  6. 申报“111计划”项目的单位应能承诺匹配所要求的资助经费。具体可参照教重办【2005】2号(附件三)“关于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经费纳入‘985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精神执行。
二、申报指南
  2007年度“111计划”项目将重点支持农业、能源、信息、空天安全、海洋和资源环境等领域。由于2006年度对生命科学、材料学和化学三个领域的资助相对集中,本次将视情况适当减少资助数量。
三、其他事项
  1. “111计划”以项目形式实施,申报单位需按要求如实填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申请书》。(附件二)。申请书正本一式7份,同时通过邮箱报送电子文档至hongli@mail.。
  2. 海外专家不能如期在申请书上签名的,请将其同意与之合作的证明材料附于申请书正本后面。
  3. 各有关高校应严格按照通知要求认真组织,不符合条件和超报的项目将不予受理。
  4. 申报截至时间为日,以收到时间为准,逾期不再受理。
1. &教育部 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十一五”规划()
2.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申请书格式
3.& 教育部财政部“985工程”办公室教重办【2005】2号文
外事办公室日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 新闻中心 Copyright tongji university news center, 2012 E-mail:dxb@mail.&&学部新获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及“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各-运载学部
重点实验室
学部新获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及“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各
来源:学部党委办公室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更新:&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点击:&nbsp
  近日,学部新获批一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及一个“<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8font-family:kaiti_gb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先进装备设计与CAE软件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依托我学部申报的先进装备设计与CAE软件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建设。这是我校第二个国家地方联合共建的工程研究中心,也是我校继<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8font-family:kaiti_gb年获批电子政务模拟仿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8font-family:kaiti_gb年获批工业装备节能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后连续第三年获批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是我校在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个新突破。
  中心依托学部工程力学系和力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围绕我国尤其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中的先进装备结构设计、优化等问题,针对先进装备结构设计技术及CAE软件研发与应用的迫切需求,开展先进设计与CAE的关键共性技术、CAE软件平台研发、CAE软件产品研发、先进装备设计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向的研究,突破结构优化设计与新一代CAE平台关键技术,为我国装备制造基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沉浸式虚拟实验室
<span lang="EN-US" style="text-align:font-size:18font-family:kaiti_gb万自由度列车结构静/动力分析
  中心在先进装备设计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拥有以3位院士为首的高水平研发团队和人才队伍、优势学科基础、重要研究成果和产业化条件。依托我校首个辽宁省发改委批复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先进装备设计与CAE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先后取得知识产权16项,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6项,完成重点企业工业应用项目10余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与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等省内一批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参与了多个校企联合研发基地的建设,完成了若干典型工业应用,为辽宁省装备制造企业解决了一批瓶颈难题。中心一方面通过推广应用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技术获取重大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显著提升了高速列车、大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工程中的结构设计水平,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国家发改委于<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8font-family:kaiti_gb年初启动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建设计划,这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亮点与行业特色、完善和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新举措。我校十分重视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通过集中学校优势学科,整合资源,与学部学院科研团队通力合作,确保我校优势领域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橡塑制品成型数值模拟与优化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2013年10月,由申长雨院士牵头申报的<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8font-family:kaiti_gb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橡塑制品成型数值模拟与优化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力学系12位教师为骨干,是我校自<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8font-family:kaiti_gb年教育部、国家外专局启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以来获批的第五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该基地作为全国7个“免答辩”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之一,顺利通过评审。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8font-family:kaiti_gb计划”)旨在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由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从世界排名前<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8font-family:kaiti_gb位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8font-family:kaiti_gb余名优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8font-family:kaiti_gb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橡塑制品成型数值模拟与优化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将通过与丹麦、美国、加拿大、葡萄牙、日本等14位海外大师的合作,结合我校强有力的科研团队和实力,利用结构优化的理论与方法开展集成创新,着力解决一批国家重大工程问题;通过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和人才培养方式,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学科领军人物和优秀人才。引智基地将充分采用与国际接轨的体制机制管理和运行,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和科研管理模式。
(发稿人:学部党委办公室)
地址:中国·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大连理工大学  邮编:116023  电话:2版权所有: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技术支持: 点击周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