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发酵工业网下游工程的一般程序。

发酵工程复习资料
1、发酵及发酵产品各包括哪些类型?
答案要点:
一)发酵的类型:按发酵原料分类:糖类物质发酵、石油发酵、废水发酵;
按发酵形式分类:固体发酵、液体发酵;
按发酵工艺流程分类:分批发酵、连续发酵、流加发酵;
按发酵过程对氧的需求分类:厌氧发酵、通风发酵;
按发酵产物分类:氨基酸发酵、有机酸发酵、抗生素发酵、酒精发酵、
维生素发酵、酶制剂发酵
二)发酵产品的类型:以菌体为产品、以微生物的酶为产品、以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产品、生物转化过程
2、了解发酵工程的组成、基本要求及主要特点。
答案要点:
一)组成:上游工程:菌种选育、种子培养、培养基设计与制作、接种等。
发酵工程:发酵培养。
下游工程:产物的提取纯化、副产品的回收、废物处理等。
二)基本要求:发酵设备、合适的菌种、合适的培养基、有严格的无菌生长环境
三)主要特点:1)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反应安全,要求条件简单;2)发酵所用的原料主要以再生资源为主;3)发酵过程通过生物体的自动调节方式来完成的,反应的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单一的代谢产物;4)获得按常规方法难以生产的产品;5)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率高;6)维持无菌条件是发酵成败的关键;
7)环境污染小。
3、为什么说发酵工程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答案要点:
因为发酵工程在医药、食品、能源、化工、冶金、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抗生素的生产;饮料食品等的制造;沼气、微生物采油、生物肥料、生物农药以及三废处理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应用。所以说发酵工程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4、了解发酵工业的类型及必备条件。
答案要点:
一)发酵工业类型:
食品发酵工业:食品、酒类
1)传统分类
酿造业:利用微生物生产具有较高风味要求的发酵食品。
2)现代分类
发酵工业:经过微生物纯种培养后,提炼、精
制而获得成分单纯、无风味要求的
如:抗生素、柠檬酸、酶制剂、酒精等。
二)发酵工业必备条件:
1)适宜的微生物菌种;
2)满足微生物生长的条件:培养基、生长温度、pH值、
溶解氧的浓度等。
3)微生物发酵厂房、设备;
4)产品提取、精制的方法与设备。
1)发酵:利用培养生物细胞来获得产物的全过程。
2)发酵工程: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新技术。
3)发酵工业:利用生物生命活动中产生的酶来加工原料中的有机或无机物而获得新产品的工业。
4)生物转化:生物催化剂(生物细胞或其产生的酶)将一种化合物转化成化学结构相似,但在经济上更有价值的化合物的过程。
发酵原料及处理
1、名词解释
糊化:在温水中,淀粉颗粒无限膨胀形成均一的黏稠液体的现象。
液化:淀粉糊化后,如果提高温度至130℃,由于支链淀粉的全部(几乎)溶解,网状
结构彻底破坏,淀粉溶液的黏度迅速下降,变为流动的性较好的醪液的现象。
糖化:用糖化酶讲糊精和低聚糖彻底水解成葡萄糖的过程。
老化(回生):液化了的淀粉醪液在温度降低时,黏度会逐步增加,降到60℃时,变得
非常黏,到55℃以下会变成凝胶,时间一长,则会重新产生部分结晶的现象。
对数残留定律:在微生物灭菌过程中,其减少量随残留活菌数的减少而递减,即微生物
的死亡速率与任一瞬时残存的活菌数成正比:― dN / dt =kN
此即为对数残留定律。
DE值:葡萄糖值,液化液或糖化液中的还原糖含量(葡萄糖)占干物质的百分率为
实消:分批灭菌即实消,是在每批培养基全部流入发酵罐后,就在罐内通入蒸汽加热至
灭菌温度,维持一定时间,将发酵罐和培养基同时灭菌,再冷却到接种温度备用。
连消:连续灭菌也叫连消,就是将培养基向发酵罐等培养装置输送的同时进行加热、保
温和冷却而进行灭菌。
双酶糖化法:即酶解法,用专一性很强的淀粉酶及糖化酶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方法。
2、工业发酵原料有哪些?淀粉质原料处理的方法有哪些?为什么要预处理?
答案要点:
一)发酵工业原料类型:1)淀粉质原料(粮食原料)
2)糖质原料
3)纤维质原料
4)石油化工产品
5)其他:野生植物类
二)淀粉质原料的处理方法:预处理(除杂、粉碎)→淀粉糊化(水热处理、焙炒法、膨化法、低温蒸煮法)→淀粉糖化(酸解法、酶解法、酸酶结合法)
三)预处理的目的:除杂的目的:除去原料中的金属、石块、沙子、泥土、杂草等。
粉碎的目的:改变原料的状态,增加物料表面积,有利于原料细胞中的淀粉颗粒从细胞中游离出来。
3、淀粉水解糖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案要点:
一)酸解法及其特点:
酸解法:以酸(无机酸或有机酸)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方法。 特点:对设备的要求: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
对淀粉原料要求较严格:淀粉颗粒不宜过大,大小要均匀。
淀粉的转化率较低。
淀粉乳浓度高,淀粉转化率低,
二)酶解法及其特点:
酶解法(双酶糖化法):用专一性很强的淀粉酶及糖化酶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方法。
特点:酶解反应时间较长(48 h);
需要设备较多;
糖液过滤困难。
随着酶制剂生产及应用技术的提高,酶制剂的大量生产,酶法制糖逐渐取代酸法
制糖已是淀粉水解制糖的一个发展趋势。
三)酸酶结合法及其特点:
1)酸酶法:先将淀粉酸水解成糊精或低聚糖,再用糖化酶将其水解成葡萄糖的方法。
特点:适用原料:淀粉粒坚硬的谷物原料。
优点:能结合酸解法、酶解法的优点,提高生产效率。
注意事项:酸的用量。
2)酶酸法:将淀粉乳先用α-淀粉酶液化到一定的程度,然后用酸水解成葡萄糖的方法。
特点:适用原料:颗粒大小不一的原料。
优点:生产易控制,时间短。
注意事项:淀粉浓度较酸解法要高;酸水解时稍增加pH值。
4、培养基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作用?选择发酵工业培养基有何要求?
答案要点:
一)培养基的类型及作用:
斜面培养基:菌种活化、保藏菌种。
种子培养基:扩大培养,增加强壮、健康、活性高的细胞数量。
发酵培养基:最大限度的获得目的产物。
二)发酵工业培养基的基本要求
1)能够提高微生物生长繁殖及产物合成的基本成分。
2)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原料,且培养基成分配比合理。
3)原料来源广、质量稳定、价格低廉
5、简述发酵工业培养基的设计程序及方法。
答案要点:设计程序,分为三步:
1)初步确定可能的培养基成分:查找资料,根据前人的经验和培养基成分确定时一些必须考虑的问题,初步确定;
2)单因子实验:单因子实验确定培养基的成分;
单因子实验确定各成分的适宜浓度;
3)相应面实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单因子实验结果进行综合试验,确定发酵培养基配方。
摇瓶水平 反应器水平
6、影响培养基灭菌的因素有哪些?发酵培养基灭菌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案要点:
一)影响培养基灭菌的因素:
1)培养基成分:油脂、糖类、蛋白质增加微生物的耐热性。
2)pH值:pH值6.0~8.0,微生物最耐热; pH值愈低,灭菌所需的时间愈短。
3)培养基中的颗粒:颗粒小,灭菌容易;颗粒大,灭菌难。
4)泡沫:泡沫中的空气形成隔热层,阻碍热传导,影响灭菌效果。
二)发酵培养基灭菌方法及特点
1)分批灭菌:无需专门的灭菌设备;
能连同发酵设备一道灭菌,灭菌温度难控制;
适合中小型发酵罐使用。
2)连续灭菌:需专门灭菌设施
发酵罐、灭菌设施应先做灭菌先处理;
灭菌温度高;
灭菌时间短。
7、为什么采用高温短时灭菌既有利于杀灭微生物,又有利于减少营养物质破坏?
答案要点:因为:
1)微生物的热死规律及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破坏符合化学反应的一级反应动力学,即:
2)另外反应常熟与温度的关系为:K’=A’e-E/RT
3)灭菌的活化能E大于培养基营养成分破坏的活化能E,因此,随着温度升高,灭菌速率常数增加的倍数>培养基中营养成分分解的速率常数的增加倍数。
4)温度每升高10℃,速率常数的增加倍数为(Q10)不同。
一般化学反应Q10为1.5~2.0;
杀灭芽胞的反应Q10为5~10;
杀灭微生物细胞的反应Q10为35左右。
5)在热灭菌的过程中,微生物死亡的速度>营养成分破坏速度。
“高温瞬时灭菌法”可减少培养基营养成分的破坏。
所以采用高温短时灭菌既有利于杀灭微生物,又有利于减少营养物质破坏。【图文】发酵工程概论,辽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发酵工程概论,辽大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937.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发酵工程问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发酵工程问题
上传于||文档简介
&&发​酵​问​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4.60(8.2折)
《当代中国画坛精粹:管斌》是"当代中国画坛精粹"系列之一,《当代中国画坛精粹:管斌》由专业画家精心打造,书中收集了大量水墨优秀作品的范本,对于正准备美术考试的读者和美术爱好者来说是一本不错...
¥13.20(7.4折)
《让别人无法取代》是一本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好书 第一, 该书把经济学、管理学的创新概念“核心竞争力”引进教育学和成功学,这是一个理论上的重大创新。核心竞争力是讲别人无法模仿的能力...
¥38.70(7.9折)
《混沌与秩序: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中国式建构》通过对这一基本范畴的关注,强化了经济法的“回应性”和“模糊性”特点,强调了复杂调适系统下法律综合调整的必要性。 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是以...
¥24.50(7.0折)
《发酵实验技术与方案》从发酵工程实验技术与方法角度出发,系统地描述了发酵工程实验原理、研究方法、检测手段以及与工程技术的相互关系。在编写上,力求反映发酵工程实验、检测手段、研究领域最新进...
¥28.00(8.0折)
¥17.00(8.6折)
学生平时在学习当中要少考、多学、知识面要宽,学校要特别注意学生自由发展兴趣,甚至鼓励“偏才”。循 规蹈矩的孩子缺乏创造力,“全才”不见得都会发展,有些书呆子,没有什么戏唱。
¥43.50(7.5折)
《和谐圆道》主要内容简介和则相好,如青龙萦祥云;圆则吉庆,若金凤鸣瑞声。循和谐化生之道,画天地好生之圆;法和谐酬善之道,描万有向善之圆;修和谐生美之道,绘自然达美之圆;师和谐尚简之道,彰...
¥59.30(7.6折)
《和谐管理之道》捧在手里是厚重的,读来却不觉沉滞――作者在学术行文的河流中,不时闪现文学的浪花,诗意的辞章和段落,仿如珠玑般散落书中,给人以生动优美、典雅清新的阅读美感。管理需间道。这本...
&&&&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发酵工程定义及特点1&&&&一、发酵工程定义1&&&&二、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1&&&&三、发酵工业的特点5&&&&四、发酵过程的组成部分5&&&&第二节&发酵工程研究内容7&&&&一、微生物菌体发酵7&&&&二、微生物酶发酵7&&&&三、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7&&&&四、微生物的生物转化发酵8&&&&五、与色、香、味相关的发酵8&&&&六、利用微生物特殊机能进行发酵8&&&&第三节&发酵工程实验室的配置及基本条件9&&&&一、发酵工程实验室的基本条件9&&&&二、发酵工程实验室的配置9&&&&三、发酵过程的辅助设施9&&&&&&&&第二章&发酵工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11&&&&第一节&发酵工程实验特点与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11&&&&一、发酵工程实验方案设计的意义11&&&&二、发酵工程实验的特点11&&&&三、发酵工程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12&&&&第二节&发酵工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2&&&&一、发酵工程实验方案的设计程序12&&&&二、发酵工程实验内容的确定12&&&&三、发酵工程实验方案的设计13&&&&四、发酵工程实验方案的评价13&&&&第三节&发酵工程实验方案的实施14&&&&一、实验方案的实施流程14&&&&二、实验设备与仪器的选择14&&&&三、实验装置的安装与调试15&&&&第四节&实验记录与实验报告的撰写15&&&&一、课前预习15&&&&二、实验记录16&&&&三、实验报告16&&&&&&&&第三章&发酵工程实验室安全与防护17&&&&第一节&发酵工程实验室规则17&&&&第二节&发酵工程实验室安全18&&&&一、用电安全18&&&&二、玻璃器皿的安全使用19&&&&三、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20&&&&四、实验室的微生物安全21&&&&&&&&第四章&酶工程实验技术22&&&&第一节&酶发酵与调控技术22&&&&一、提高酶发酵活力的方法22&&&&二、酶发酵生产技术23&&&&第二节&酶反应动力学及酶活力测定24&&&&一、酶反应动力学24&&&&二、酶活力测定25&&&&第三节&酶的分离与纯化技术27&&&&一、酶分离纯化程序27&&&&二、酶的鉴定技术28&&&&第四节&酶固定化技术29&&&&第五节&酶工程实验30&&&&一、利用发酵方法制备蛋白酶实验30&&&&实验41蛋白酶活力测定30&&&&实验42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蛋白酶及其发酵动力学32&&&&二、酶代谢调控实验33&&&&实验43半乳糖酶诱导合成33&&&&实验44无机磷酸对枯草杆菌碱性磷酸酶生物合成的阻遏作用34&&&&三、糖化酶发酵产酶实验35&&&&实验45糖化酶产酶的摇瓶实验35&&&&实验46糖化酶产酶的发酵罐实验36&&&&四、酶活力、酶蛋白浓度的测定38&&&&实验47蔗糖酶酶活力分析38&&&&实验48蛋白质浓度分析(福林酚法)实验40&&&&五、蔗糖酶的制备41&&&&实验49酵母细胞破碎与蔗糖酶的抽提实验41&&&&实验410酵母蔗糖酶沉淀分离实验42&&&&实验411蔗糖酶离子交换色谱分离43&&&&实验412利用超滤膜分离蔗糖酶45&&&&五、酶反应动力学实验47&&&&实验413pH对酶活力的影响47&&&&实验414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48&&&&六、酶蛋白的凝胶电泳49&&&&实验415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酶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49&&&&实验416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法测定酶蛋白的等电点52&&&&&&&&第五章&发酵工艺学实验技术55&&&&第一节&发酵培养基配制与灭菌技术55&&&&一、发酵培养基配制55&&&&二、灭菌技术56&&&&第二节&微生物保藏技术59&&&&一、微生物菌种保藏原则59&&&&二、保藏方法59&&&&三、菌种保藏机构60&&&&四、菌种退化与复壮60&&&&第三节&微生物细胞扩大培养60&&&&一、微生物接种60&&&&二、微生物细胞扩大培养61&&&&第四节&高密度细胞培养技术63&&&&一、异养微生物高密度培养63&&&&二、自养微生物高密度培养65&&&&第五节&好氧发酵技术66&&&&一、通气与搅拌66&&&&二、好氧生化反应器及其选择68&&&&三、微生物代谢类型及其控制69&&&&第六节&厌氧发酵技术70&&&&一、厌氧发酵70&&&&二、厌氧培养及条件控制71&&&&三、厌氧生化反应器及其选择73&&&&第七节&发酵工艺学实验73&&&&一、厌气发酵――酒精发酵73&&&&实验51米曲以及米曲汁的制备73&&&&实验52酒母扩大培养及酒精发酵74&&&&二、好气发酵――谷氨酸、柠檬酸发酵76&&&&实验53淀粉水解糖的制备76&&&&实验54黑曲霉发酵生产柠檬酸78&&&&实验55利用搅拌发酵罐发酵生产谷氨酸80&&&&三、细胞培养82&&&&实验56利用气升式反应器流加培养单细胞蛋白82&&&&实验57厌氧微生物培养84&&&&四、次级代谢产物发酵85&&&&实验58发酵法生产链霉素85&&&&实验59发酵法生产黄原胶87&&&&&&&&第六章&发酵食品实验技术89&&&&第一节&固态发酵概念及特点89&&&&一、固态发酵概念及特点89&&&&二、与色、香、味相关的发酵食品90&&&&第二节&酿造工程实验90&&&&一、酱油曲制备和酱油发酵91&&&&实验61酱油曲制备91&&&&实验62酱油的固态发酵92&&&&二、利用黑曲霉制备糖化曲93&&&&实验63种曲制备93&&&&实验64麸曲的制备94&&&&三、食醋的发酵95&&&&实验65食醋的发酵95&&&&第三节&发酵食品实验96&&&&一、葡萄酒酿造与品尝96&&&&实验66葡萄酒的酿造96&&&&实验67葡萄酒的品尝98&&&&二、啤酒生产与品尝100&&&&实验68麦芽制备100&&&&实验69糖化麦芽汁的制备101&&&&实验610啤酒发酵及检测102&&&&实验611啤酒的品尝103&&&&三、酸奶的制备107&&&&实验612酸奶的制备107&&&&&&&&第七章&发酵分析与检测方法108&&&&第一节&发酵试样的采集与处理108&&&&一、样品的采集108&&&&二、样品的制备108&&&&三、样品的预处理109&&&&第二节&发酵参数的化学检测技术110&&&&一、酸碱滴定法111&&&&二、氧化还原滴定法111&&&&三、配位滴定法111&&&&四、沉淀滴定法111&&&&第三节&发酵参数的光学检测技术111&&&&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检测112&&&&二、旋光检测技术113&&&&第四节&发酵参数的色谱检测技术113&&&&一、色谱法概论113&&&&二、气相色谱法114&&&&三、高压液相色谱法116&&&&第五节&典型发酵物质的检测117&&&&一、碳水化合物的检测117&&&&二、蛋白质含量的检测119&&&&三、脂肪类的测定120&&&&四、矿物元素的测定120&&&&五、总酸的测定120&&&&六、酒精含量的测定121&&&&第六节&发酵分析实验122&&&&一、水分的测定122&&&&实验71水分含量的测定122&&&&二、还原糖的测定123&&&&实验72还原糖含量的测定123&&&&实验73麦芽糖化力的测定124&&&&三、氨基酸的测定126&&&&实验74氨基酸含量的分析(茚三酮比色法)126&&&&四、啤酒成分测定127&&&&实验75啤酒中双乙酰含量的测定127&&&&五、酸度的测定128&&&&实验76总酸度的测定128&&&&实验77电位滴定法测定啤酒的总酸度129&&&&六、味精成品纯度的测定129&&&&实验78味精成品纯度的测定(高氯酸非水溶液滴定法)129&&&&七、HPLC法测定糖分和有机酸130&&&&实验79葡萄酒中的糖分和有机酸的分析(HPLC法)130&&&&八、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醇酯类组分132&&&&实验710白酒中醇酯类组分的分析132&&&&&&&&第八章&发酵过程实验技术135&&&&第一节&发酵过程参数的检测与传感器135&&&&一、发酵过程中直接参数的检测135&&&&二、发酵过程间接参数的测定139&&&&第二节&发酵动力学检测技术139&&&&一、分批培养动力学方程及参数检测139&&&&二、连续培养动力学方程及参数检测141&&&&三、分批补料培养动力学方程及参数检测142&&&&第三节&生化工程实验143&&&&实验81微生物菌体量的测定143&&&&实验82发酵液氧传递系数的测定146&&&&实验83利用酶电极测定发酵液葡萄糖浓度148&&&&实验84发酵液黏度的测定150&&&&实验85混合特性参数的测定152&&&&实验86酿酒酵母连续培养动力学模型构建实验153&&&&&&&&第九章&生物下游工程实验技术156&&&&第一节&发酵醪的特点以及对生物下游工程的要求156&&&&一、生物下游工程定义及发酵醪的特点156&&&&二、生物下游工程技术的要求156&&&&第二节&生物分离工程与装置156&&&&一、选择生物下游技术的依据以及生物下游过程的流程156&&&&二、发酵液预处理157&&&&三、细胞破碎及其分离158&&&&四、提取分离159&&&&五、精制分离159&&&&六、成品加工160&&&&七、一些典型发酵产品提取精制过程160&&&&第三节&生物下游工程实验161&&&&一、细胞破碎161&&&&实验91酵母细胞的破碎及破碎率的测定161&&&&二、蛋白质分离纯化162&&&&实验92发酵液中蛋白质的粗分级162&&&&实验93蛋白质的透析163&&&&实验94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164&&&&实验95蛋白质的真空浓缩165&&&&实验96蛋白质的冷冻干燥166&&&&实验97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67&&&&三、氨基酸的分离169&&&&实验98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氨基酸169&&&&四、发酵产物的提取171&&&&实验99青霉素的萃取与萃取率的计算171&&&&实验910双水相萃取分离酿酒酵母中延胡索酸酶172&&&&五、酶的提取173&&&&实验911糖化酶后提取实验173&&&&&&&&第十章&生物环境工程实验技术175&&&&第一节&水质污染的评价及生物污水处理175&&&&一、衡量水质污染的指标175&&&&二、发酵工业生产排废情况175&&&&三、生物污水处理方法及选择176&&&&第二节&生物环境工程实验177&&&&一、水质污染程度的评价177&&&&实验101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CODCr)177&&&&实验102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179&&&&实验103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182&&&&二、絮凝沉淀法184&&&&实验104絮凝法分离废水固形物184&&&&三、厌氧生物处理法185&&&&实验105发酵废液的厌氧发酵处理185&&&&四、利用污水培养菌体细胞法186&&&&实验106以富氮的罐头食品生产废水为基质培养螺旋藻186&&&&附录一常用化学分析参数189&&&&附录二常用化学试剂的配制191&&&&附录三生化分离制备过程中硫酸铵溶液的配制方法195&&&&附录四柱色谱常用参数197&&&&附录五凝胶电泳标准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参照物198&&&&附录六发酵过程单元操作常用的物理参数199&&&&参考文献202
&&&&发酵是通过微生物培养,在人为控制下,使某种特定代谢产物大量积累的工业生产过程。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平台。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发酵工程发展潜力巨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和开发的战略重点,也是提升生物技术产业生产力水平、实现科学技术及其工业跨越式发展的最有前途和希望的领域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发酵工业及其技术发展迅速。我国也将生物技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之一(其核心是发酵工程),已把它作为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新兴产业形成以及生产力提升的动力和关键性技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发酵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巨大的推动力。&&&&&近几年,发酵工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酵工业包括酿酒工业(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等)、酿造工业(醋、酱油等)、发酵食品工业、新型发酵工业[酶制剂工业、氨基酸工业(味精等)、有机酸工业(柠檬酸等)、生理活性物质发酵工业等]、饲料工业(单细胞蛋白等)、饮料工业(发酵饮料等)、生物制药工业(抗生素等)、有机溶剂发酵工业(酒精、丙酮、丁醇等)、生物质能利用工业以及城市和工业生物污水处理工业等。发酵工业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其对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发酵技术和手段的创新和进步在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和高值化技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燃料乙醇的出现使酒精发酵工厂生产大型化,它又为我国汽车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再如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在大中型城市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也降低了污水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学习和掌握发酵工程实验技术与方法,是从事发酵技术领域及其相关学科工程技术工作的前提。我们编写本书的着眼点,正是使生物工程专业教学适应当前发酵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发酵工程实验室中经常使用易燃易爆、强氧化性和具有毒性、腐蚀性的化学试剂。为安全起见,在使用化学试剂之前,必须对其安全性能和特点有全面的了解,这样在使用时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安全防范措施,避免由于使用不当对实验人员及实验设备造成危害。&&&&对于易燃化学试剂,它们多是极易挥发的液体,如石油醚、丙酮、甲苯、乙醇、氯乙烷、乙醚、汽油、苯、乙酸乙酯等,遇明火即可燃烧。使用易燃化学试剂时绝对不能使用明火,也不能直接用加热器加热。这类化学试剂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处,放在冰箱中时,一定要使用防爆冰箱。使用易燃化学试剂的实验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具,最好戴上防护眼镜。易燃试剂的储存和使用应注意下列几点:①一切易燃试剂都应放在通风良好阴凉的专橱里,在专橱的明显位置贴上写有“易燃”字样的醒目标志,易燃试剂储藏室应隔绝火、热、电源,并配备消防设施。②白磷能自燃(着火点40℃),必须浸放在装有水的棕色玻璃瓶里,并配有磨口玻璃塞,最好放在装有冷水的容器中。③遇水剧烈反应致燃的物质,如钾、钠,必须浸放在装有煤油(或石蜡油)的试剂瓶中。碳化钙、磷化钙、过氧化物等遇水会发生剧烈反应,必须密封储存,否则吸湿受潮后会造成意外。④易燃液体应密封于棕色试剂瓶,置于阴冷处。&&&&对于易爆化学试剂,如硝化纤维、苦味酸、三硝基甲苯、三硝基苯、叠氮或重叠化合物等,遇热或明火极易燃烧或分解,发生爆炸。在使用这些化学试剂时绝不能直接加热,周围不能有明火。有些固体化学试剂与氧化剂接触或在空气中受热、冲击或摩擦能引起急剧燃烧,甚至发生爆炸,如硫化磷、赤磷镁粉、锌粉、铝粉等,在使用这些化学试剂时,一定要注意周围环境温度不要太高(一般不超过30℃,最好在20℃以下),不要与强氧化剂接触。&&&&有毒化学试剂是指那些以较小剂量进入人体就会导致疾病或死亡的化学试剂。有毒化学试剂根据其对人体的毒害作用,一般分为神经中毒剂和血中毒剂两大类。氢氰酸和其他无机氰化物、硫化氢、光气等都是神经中毒剂;含砷化合物、汞盐、硝酸盐、草酸盐、铅盐,有机物中的苯、硝基苯、苯胺、苯酚等都属于血中毒剂。有毒气体主要损害人的呼吸器官,造成严重的呼吸障碍致人窒息。有毒试剂的储存和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剧毒试剂如氰化钾、三氧化二砷、升汞(氯化汞)等,必须存放在保险柜或地坑中,有专柜加锁保存和使用记录,用剩的试剂必须交回。②盛装有毒试剂的容器除密封外,容器上要贴有“有毒”、“剧毒危险”字样的标签。③使用有毒试剂的实验,反应剩余物只能倾倒在指定的废物缸中,由实验室专管人员进行处理以消除毒性。④盛放有毒试剂的实验器皿,在使用完毕后一定要立即清洗干净。实验人员在实验后也应用肥皂、冷水把手洗干净。
信息反馈:如果您发现商品信息或者图片不准确,; 权利声明: 1.京东商城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商城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2.本商品信息来自于出版社,其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及时性由信息拥有者(出版社)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 法律责任。且因供应商发货等不可控因素、页面关于赠品信息以及商品封面图片信息变更的及时性等均由供应商负责,消费者需以收 到的实物为准。 3.若有建议或意见请您联系本网站,本网站会依相关法律对相关信息进行删除、修改或作相应处理。
查看此书的读者还看过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发酵实验技术与方案报价为24.50,以上所显示的发酵实验技术与方案价格等详情是从京东商城网站同步过来的或智购网购物搜索引擎自动搜索形成的索引快照信息(商品信息未经审核,快照亦可能未经更新),如欲购买请以京东商城网站上的发酵实验技术与方案报价为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酵工业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