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惊肉跳唉声叹气的近义词??

扬州教育博客――你我的家!
扬州教育博客――你我的家!
扬州教育博客――你我的家!
扬州教育博客――你我的家!
&newmessage
扬州教育博客――你我的家!
每次讲到苏联,总是会有些感慨的。斯国已逝,如风余味。
还记得20年前家里黑白电视机中那面旗帜的缓缓降下的场景,内心的震撼与震惊,直到今天在给学生讲述时仍然就如昨日发生一样。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也许这仅仅只是一个短短70多年的历史存在。但是,相信,在那个时代成长过来的人,苏联,必定是一个让你内心矛盾复杂,感慨万千的名词。
教材中,将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斯大林模式的僵化。对于这个问题,我是一直保持有足够的兴趣的。看过不少中国学者的苏联问题论文,读过几本俄罗斯学者的亲历叙述,应该说,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还是比较理性和客观的。外因始终是通过内因发生作用的。西方也许洋洋得意于他们在外部施加的影响,但是,体制的僵化带来的恶劣影响却被他们忽视,他们没有从苏联人眼睁睁看着这个国家消失的那漠然的眼神中读懂真正的正在发生的历史。今天的俄罗斯,已然选择了自己的道路;欧洲的问题正说明了西方也陷入了体制的僵化。从来没有谁会成为赢家,历史早就给出了答案。
苏联的历史真好似一场宿命。没有斯大林模式,也许,就不会有苏联的崛起,就不会有二战的胜利,就不会有美苏争霸,更不会有苏联的轰然倒塌。历史没有给苏联人冷静地思考自身民族发展方向的机会,或者说给了,可惜,没能抓住。就如暴发户,很少有能富过三代。成就太大,骄心亦大。
对于中国,也许也是一个宿命。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板,告诉我们别人不可信,凡事靠自己。我们也有我们的问题,需要认真去直面,历史不会给谁以永恒的机会。我相信,我们有这个智慧。
yzdongliang |
十几年前的一个周日,和几个同学在天津的大街上闲逛。一座宏大的教堂里正在做礼拜,没有人阻拦,抬脚进去,于是,接下来的场景深深震撼了我,直到现在:
依稀记得,高大的穹顶,华丽的窗户,神圣的音乐,虔诚的信众,空灵的歌唱,庄严的氛围。一时间,紧张失措,慌忙退出,以致具体细节没看清楚,之因为,莫名的原因。花园里,一尊白色的圣母像前,跪满了闭目的基督徒,喃喃自语,表情坚毅。最大的冲击来自于一个小女孩,4、5岁模样,跪在人群之中,神情一样肃穆。可以说,当时心灵被撞击的感觉,一生难忘。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宗教的神秘力量。
想要理解欧洲中世纪史,那就绕不开基督教。因为看《基督教简史》,于是,十多年前的那一幕经常模模糊糊在眼前展现,摆脱不了。我不是宗教的笃信者,更不是传播者,我在思考的是关于信仰的问题。
如果说宗教信仰是基于缺乏对自然的合理解释,那么,在科技已然相对发达的今天,宗教的力量依然强大,那只能解释为,人,他需要信仰。人可以弄不清所有身外的问题,但是不能放弃对自己的解脱。
无牵无挂而来,在尘世,不是作茧自缚,就是为物所役,有羁绊,有欲望,有愤懑,也就有痛苦。因此,佛家讲极乐,基督讲救赎。身为凡人,自然只能借助神力。因此,信仰,虔诚的修行,来了。
其实,结果不重要,也无人能告诉你离开这世界后还会怎样。我觉得信仰的价值在于活着时那种心灵的安详与欢乐,不受外物所扰,不受心魔所控,人世变幻,于我何干,尽我本分,行我所能,这,才是真正的解脱,才是真正的洒脱。
所以,人还是需要一点信仰,不一定是宗教性质的,但是,必须是可以追求的,能激发我们的虔诚与自控的,能约束我们那颗承载太多杂物的心灵的,能帮助我们找回自我和本性的。迷了路,我们可以回家,信仰,它就是这么个东西。
所以,信什么都无所谓。不管是基督,还是佛陀,因为,最终他们能告诉你的就是一句话:只要放下那颗心,你就是基督,你就是佛陀。
渐渐夜深,是一个胡思乱想的好时刻。似乎还没想完,那就继续再想。
yzdongliang |
偶尔会有人开玩笑,说我们教的历史只能算是野史,因为,很多都不是历史的真相。
对于这样的说法,我只能笑一笑,有点极端,但也不完全错误。确实,我们的历史教材是有问题的,至少,在一些方面,不能反映历史的全貌。
昨天读《基督教简史》,看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节,仔细研读了宗教在这场著名革命中的突出作用:国王信奉基督教安甘立宗,强调英国国教的地位,以维护王权统治;国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大多是基督教清教徒,强烈要求按照自身的信仰进行宗教改革;而在统治阶层内部,基督教的传统势力天主教派也时刻想再占统治地位。基督教派之间的争端是革命爆发、推动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初三教材中,仅仅只是在介绍“光荣革命”之前,短短的“在詹姆士二世统治时期,英国恢复了天主教活动,并迫害新教徒。人们担心这个信仰天主教的国王会否定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一句,交代了一下背景,突兀,让学生不知所云。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会完全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经济发展推进政治变革的运动,最佳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编者没有说错任何一句话,但是,造成的影响是,我们会忽视一部分历史的真相,甚至是重要信息,进而影响我们的判断。
再如,初二教材在描述抗战最后阶段的用语:“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军队,对日本侵略者展开大规模反攻。”依然没有错误,但问题是,谁是“其他抗日军队”?这段充满时代情感的话语,在事实上掩饰了国民政府军队的历史作用。目前,我们的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的领导人开始公开高度评价国民党军队的抗日功绩,但是,我们的教材没有与时俱进,继续尘封历史的真相。
历史,很容易受记录者、描述者的记忆清晰度、个人观感和角度、个人情感、社会氛围所影响,极容易被权力的执掌群体所改造,被慢慢远去的时间所掩盖。这是很正常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历史真相,所以,不要用这一点来否定现有的历史事实和评价。我们要做的是,努力给自己的思考抹上理性的色彩,给自己的眼睛增添穿透的功能。要做到这一点,是极不容易的。
最近这两年,我在课堂上公开要求我的学生不要完全相信教材和我的课堂描述,因为,那不一定是历史的真相,尽管教材和我没有这么做的主观意图,要学会批判地去学习这个学科。而辨明真相的惟一方法,就是学会质疑和广泛阅读,日积月累,我们就能形成自己的更趋向于真相的理性判断。
作为教授历史者,我们也许能力有限,不可能给学生以历史的全部真相,但是,我们心中要有这个信念,要自觉承担起这一责任,要不断去追寻真实历史的近似值。
yzdongliang |
美国这个国家是值得尊敬的。一个移民混杂的大陆,却敢于反抗强权,并且将欧洲启蒙思想家们理性主义的政治理想果断地变成了现实。曾读过易中天的一部专著《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我不得不对这些创造美国的先哲们塑起我的赞扬,且表达对于身处那一时代的他们的敬意。
这个国家是应该鄙视的。在抗争中诞生,一直高呼着自由和民主的口号,却喜欢用欺骗和暴力对待其他民族。总是抬着高傲的头颅,总是自己赞美自己,总是向别人强加自己的意志,总是用维护“和平”的名义来拯救自己的利益。将人类的美德尽情践踏,这是可耻的。
仅仅只用了169年的时间,就以毫末之微登顶世界之巅,这一速度是极其惊人的,在历史上,与之可以相提并论的大概只有亚历山大帝国和蒙古帝国了。但是,也许正是因为暴富的历程,使得这个民族有了太多的优越之感和浮躁之心,戾气外露,霸气四盈。
在历史的进程中,169年实在是不值一提,短得没有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这是一个缺乏历史积淀的国家,所以,它想不开,因为汲取不到足够的借鉴,也就不会借鉴。让我们重新揭起历史的纱幕,看看过去那些不可一世的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拿破仑帝国、“日不落”大英帝国,还有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对了,包括苏联帝国,它们今昔何在?这世上哪有永远的兴盛?哪有永久的霸权?也许美国始终为“冷战”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但不知有没有想过,未来的自己又将身在何处?我想,应该没有。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学会熟知自己的历史,更要学会掌握世界的过往。看清楚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运用自己的智慧,保持一种历史发展的平衡,这才是有远见的负责任的做法。
yzdongliang |
前两天,读完了《基督教简史》。没有一幅插图,密密麻麻,每天零零碎碎,一页一页翻完,其实也不容易。最主要还是耐心比以前足了,看书时少了一点心浮气躁。这也是一种修行。
大学时就对欧洲中世纪史很感兴趣,但是这离不开对基督教的了解。可惜,大学没开这门专业课。所以,现在网购回了这本大学教材,自学。
要说收获,肯定是有的。对于基督教脱胎犹太教而生,早期基督教会的发展和中世纪时不可一世的罗马教廷,基督教的分裂和天主教、东正教的分道扬镳,宗教改革和新教的出现,资产阶级革命中基督教的作用、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等等等等,均有了初步的相对细致的了解。应该说,这对于我讲授西欧的基督教世界、文艺复兴和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等章节是很有裨益和启发的。
要说副作用,也是有的。对于“宗教改革”部分我产生了兴趣,尤其是经院哲学、路德宗、加尔文宗、东正教等教派关于诸如“三位一体”等基督哲学、宗教礼仪的象征作用等复杂的争议很有点探究的想法。因为不够理解,所以很感兴趣。但是,一切争论的本源,在于对于《圣经》的研读。需要说明的是,我不是对基督教的宗教信仰感兴趣,而是对基督教本身感兴趣。
我们不应该随意去否定宗教这一客观存在,其延续数千年,仍有其生命力,这本身就应该值得我们关注。比如,基督教认为,现今存在的世间一切,均有其最初的存在起源和产生存在的第一推动力。这一推动力到底是什么?现代科学理论也许尚不能作出完全令人信服的结论,但在基督教的哲学中就很简单:上帝是存在的,他就是第一推动力,否则,还能是谁或什么?所以,要证明其不合理并试图去否定它,就必须去深入了解它,而不是道听途说,片面判断。所以,我说,仔细读一遍《圣经》应该是有趣的。
我不信任何宗教,但是,我认为,正当的宗教对社会还是有其特殊的价值的。积德行善、注重修心,约束言行,自我救赎,这本身,就不是坏事。有点真诚的信仰,总比无知的无畏要可爱可敬得多。
yzdongliang |
作者是澳籍华商,并非专业人士,但已经陆续出版好几本关于晚清的书籍,我都看过。笔法不欣赏,较乱,但笔触可观,犀利。也许是已然离境,且并非主流史家,因此,观点独到,不受拘束,却也给人惊奇之感,颇具颠覆色彩。
本书主讲辛亥革命的导火线――四川保路运动,但同样颠覆了我的一些固有观念。事实很简单,但并非我从中学课本中学到的一般,让我来理一理:
清末,国家欲振兴自强,需从修筑铁路开始。但国贫且疲,政府无足够资金,因此,光绪朝实行铁路商办,借用民间资本。本是好事,但谁知政府虽贪渎,没有公权力制约的民办铁路公司,更加乌烟瘴气。强行摊派,拉民入股,管理混乱,内部贪污。其中,有数百万两白银的川人血汗没用于筑路,却被投机于上海股市,炒作橡胶股票。谁知遭遇股灾,血本无归。光绪帝、慈禧太后去世后,小皇帝之父摄政王载沣再次决策再将铁路收归国有,并向4国借款筑路,且不承担四川铁路公司上海股票损失。此举激起四川既得利益者的强烈不满,不仅要求收回全部集资成本,铁路继续商办,且股市损失应由国家一并承担。本是无理取闹,非分之想,在清政府拒绝之下,四川搞起了保路运动,将向外国借款指控为卖国丧权,将正当改革指认为官员谋利,并动用一切手段激起不明真相的群众的愤怒,将保全四川铁路公司大股东利益的私心,上升为伸张民族正义的公心。一时间全川沸腾,同盟会、哥老会等组织一并借机行动。清政府认为铁路改革于国为正当之举,面对四川陷于动荡,于是从湖北调军入川压制。谁知鄂军一走,湖北空虚,武昌起义随之爆发,遂至辛亥功成。而民国肇建之后,铁路政策一如清政府,并未丝毫改变。
是不是感觉在帮清政府说话?20年前,我们的中学课本上全然无有如此详细,仅仅几句话,描述保路运动如何伟大,清政府借款如何卖国,并配以一张讽刺插图。我们也就深信不疑,不做求证,照单全收。
不见得《辛亥:计划外革命――1911年的民生与民声》此书在史学角度有多么严谨,但丰富的史料确实能够印证作者的大部分观点。不见得教科书上有多大问题,但没有完整的资料,确实不能绝对信服于人。我很高兴看到现在越来越多异于传统教科书和主流史家的观点的出现,多样化的选择会使我们看得更清晰,头脑更理智,增强我们的判断力。我们需要这样的进步,这样的书的出现其本身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我也相信,这种进步会延续下去。学术界的合理争论,是必要的。
再说清末“新政”,我们今天应该重新回头去看。不要一提到清政府,就是“腐朽无能”“丧权辱国”这几个字。任何一个政权都不希望自己被“革命”,所以,主动“革自己的命”是必然的选择。这其中,我们要承认,清政府改革的步伐在它临近终了之际,还是不算小的,诸如取消科举制。
什么是改革?改革就是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就是与利益既得者的斗争,四川保路运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政策制定上,清政府应该方向不错,但是,糅合进复杂的地方势力、革命党人、用人问题、内部斗争、国际环境和历史问题,正确的事情往往就做不下去,甚至引起激变。清政府的改革本身不错,但是错在失去了机遇,错在失去了威权,错在失去了民心,迎来的,只有革命。
革命作为一种迫不得已、不得不为的手段,社会成本太大,辛亥以后的事实说明了这一点。中国是幸运的,因为,革命毕竟是成功的。但,革命无法包办一切。革命之后,要解决实际问题,还是要靠改革。我们已经和正在经历这一过程。
我相信从历史的学习中积累的观点和对于历史规律的认识,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必须依靠一次次抓住机遇和措施得当的改革,仅有一腔激情和爱国之心是无用的,那是两码事,处置不当,只会导致盲目失误。我也相信,不会有任何改革能确保百年、千年国运,能立刻消弭眼前所有矛盾,我们需要的是持续的永不停歇的正确的且保持足够耐心的改革。改革并非永远成功,一旦失败,就是灾难。于古,清末新政是如此,于今,戈尔巴乔夫改革亦是如此。习史,就是要学会借鉴。
yzdongliang |
最近涉及东亚三国的岛争使我们不得不回忆起那段国耻――中日甲午战争,一段沉重的历史,一段激醒国人千年大梦的耻辱,一段直到今天听者仍然唏嘘不已的悲情。不想谈中日关系,因为不屑于去谈。眼光定在地图上位于中、日之间的朝鲜半岛,却是略有所思的。
之前看过一本《朝鲜朝使臣眼中的中国形象》。其实一直对这个国家的古代史很感兴趣,但遍寻它的资料,却很难得。《朝鲜李朝实录》如扬州这样的小城是极难搜得,卓越等网店也只有少量介绍韩国概况的图书。北朝鲜在这方面真如一个被历史遗忘的地方,更是迷雾一片。《朝鲜朝使臣眼中的中国形象》这本书是无意中发现的,也冷藏了一段时间了,正好借助这本书了解一些情况。
朝鲜,一个特殊的国家。古代,是中国的藩属,臣服于中原王朝;近代,是日本的臣民,屈服于岛国强者;当代,是大国的牺牲,分裂于冷战争夺;今天,是国际的焦点,悲剧于同胞相恶。去年去了一趟韩国,觉得各处一般,基础设施不一定如中国,日常食物更不敢回想,但印象极深的却是这个民族对于古代中原文化的极好传承和极强的民族自尊心。
今天我们有时会看到,韩国对中国、日本经常在外交上表现强硬,对于美国有着较深的依赖,对于历史传统的首出问题,经常和中、日相争,甚至在网络上恶语相向,就如一只刺猬,稍有动静,立刻反应剧烈。其实,莫不是和历史有着深刻的联系。
作为朝鲜半岛,地理上无法选择,身处中、日夹缝之中,在历史上从未占过优势,反而数千年不是臣服就是屈服。近代的独立,美国人有一定的功劳,自然要投桃报李。身处大国之间的韩国,实力毕竟有限,所以投华不是,投日更不可接受,为了防止历史重演,只有借助美国以平衡中日,当然,正中美国下怀。现代的韩国也创造了历史奇迹,小小的半岛国家,也能挤进世界重要一席,民族自尊心自然高涨。但是,其实能感觉到,这种极强的民族自尊心的根源,正是来源于近代的苦难深重和古代的藩属身份,来源于一种极深的民族自卑感。所以,他们外表要强,内在敏感,喜欢采用极端方式,以展示自身能力。这一点,无论韩朝,其实一样。可叹,亦可怜。所以,在历史传统方面,韩国尽量抹去历史真实,避而不谈,却在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发明、历史人物出身等方面,竭力与中国一争高低;在国家领土和主权方面,韩国锱铢必较,对日极端强硬,决不放弃一尺一寸。这些,都是历史的一种现实折射的结果。所以,要想了解和研究朝鲜半岛,则必须从历史中去寻求国家心理的痕迹。
其实,学习历史,要去理解一些纷纭复杂的现象,需要我们静心去感受和理解一些人、一些民族的心理历程。历史不可以亲历,但人性是相通的。作为当代人,我们看待朝韩,也需要带着历史的眼光。我们也不要做“刺猬”,应该有一些历史的理性与大度。这,才是大国风度。
yzdongliang |
昨晚,合上了《季羡林谈佛》的最后一页。
于我而言,对于佛教是很有点兴趣的。但是,这种兴趣是有所转移的。少时的兴趣,无非来自于《西游》、敦煌、庙宇之类,当下的兴趣,却在于佛教的教义。这种对于教义的兴趣,倒并非笃信其宗教说教,而是着眼于教义本身所体现出来的本体内涵――哲学思辨。
哲学这东西其实很有趣,既能让你学得头皮发麻,备受折磨,也能使你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为考试而学,前者必然;若能沉心而思,后者可感。高中时政治课学哲学,感觉是不错的,主要是老师教得好;大学时考毛概邓论马列主义,倒也不算费劲;而现在,没了考试压力,倒真是可以不功利地凭兴趣认真读一些东西。世道浮躁,我心亦然,读一点哲学的东西可以多一点清净。哲学并不玄远,随手可得,就如佛学,身边处处皆有。
上个月去了白马寺、少林寺、龙门石窟。白马是佛学之源,少林为禅宗祖庭,龙门则是佛教极盛之作,徜徉流连其间,没有一点震撼是不可能的。宗教的引人入胜往往是通过这些外在的物质的人力的东西来实现,就如基督教的教堂塔尖为何总是高耸入云,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为何总是庄严神圣一样。尽管佛教否认物质世界,但是,它还是脱不了物质世界。
然而,物质的东西总是会消亡的,龙门石窟的残缺,白马少林的斑驳证明了这一点,倒也符合佛教的观点:精神的,才是永恒的。所以,这才有了佛教的经典,才有了三藏经论。诸如西僧达摩的东来,法显玄奘的西行,为的就是这佛法。
对于佛教著作,接触不多。一年多前偶然看了《了凡四训》及其所附之《安士全书》《金刚经》和《六祖坛经》。耐着性子看完,大多时间里为才学所限,受困于奇僻的文言和玄奥的经文,但总的说来,就似开了一扇门,进了一个不同的时空,看书时是彼岸,合上后又回到了此岸。个中奇妙,一言难尽。其妙在不是教义本身,而是其中的思辨和逻辑。我是学历史的,始终有一个观点:对于书上所批判的东西,不能人云亦云,必须去接触,去了解,去理解,才能有正确的感受、判断和取舍。这正是我试图接触佛教教义的原因,当然,仅仅只是触及了一点点皮毛的东西,还远谈不上用“了解”二字。
所以,今天试图读大师对于佛教起源与发展、佛经的翻译与流传、佛教教义的衍变与宗派、佛教与儒道的关系与融合、法显和玄奘的事迹与考证等问题的阐述,只是为了希望能进一步增进对这一宗教的尽可能的真实客观的认识,而不为其它滥书歧论所左右。对于大师的著作,不敢什么评论,能读懂其中一二,便是欣慰之事了。还是那个心得:见海,方知溪流之为溪流。若要成海,只有奔向大海。
现在的周遭真的很喧闹,工作确实很忙碌,喧闹得没有了自己的清静,忙碌得没了自己的思考,其实对于人生而言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一次去鉴真图书馆听讲坛,路过一处走廊,隔着玻璃,只看见其中经律整齐,桌几洁净,蒲团静设,斜阳满洒,一片安详,顿生羡慕之意,向往之情。佛学之真,在于“心”字。有没有宗教信仰不重要,但有没有给这心一点宁静倒真的很重要。季羡林先生不信佛教,但却得了佛教的那份宁静之心,这就是读这本书的最大感受,也是我需要追寻的那个方向。
yzdongliang |
稍有一点文史知识的人都应该听说过雍正朝的《大义觉迷录》这本奇书。一个名叫曾静的乡野文人,策动地方总督反清复明,牵扯出数省文士,翻腾起过往尘埃。一向至察严苛、毫不手软的雍正帝,居然杀剐从犯,却免首犯一死。不仅如此,还将查处此案过程中的问话、口供、书信、上谕等文字资料汇编成书,发往全国各地,令城乡广为宣讲。一个至高无上的帝王与一个乡野无闻的文人之间的一场华夷之争、一场文字之斗、一次满汉之战。
虽然曾静之辞充满对满清的诋毁和对前朝的梦忆,但自信的雍正帝还是将其刊印天下,并用满人入关近百年的政绩和自身的政治智慧告诉所有的汉人:我,满人皇帝,具有极其合法合理合情的统治之权,我要用曾静来告诉天下,你们都错了,你们应该“大义觉迷”。一位满族皇帝,他知道,唯一能彻底战胜汉人的,就是用汉人的文化和义理。可是,他的儿子比他对自身更加自信。乾隆帝一登基,剐了曾静,毁了此书,透露一个信息:顺昌逆亡,同时绝不给任何平民以窥猜皇家心理的机会。平心而论,历朝历代,整体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最高的,还真是被视为蛮夷的满清皇帝们,这是汉人们必须要面对的历史真实。
yzdongliang |
这几天书读得有点猛,4天时间,一气呵成,翻完了周汝昌先生的名作《红楼梦新证》。
这次,我用了“翻”,而非“阅”,实在是有迫不得已之处。
初识《红楼》当在高二、高三。也许是彼时实在无趣,反而偷偷读了一些名书。当日所读乃高鹗所续之百二十回通行本,依稀记得并未读完,还以为是一件憾事,谁知来日方知却是一件好事。
再识《红楼》应在前几年。百家讲坛刘心武解红楼之谜,顿觉兴趣盎然,并一再购进其揭秘红楼之书数册,越看越喜,越看越惊。喜在原来《红楼》之中竟有如此天地,笔法精妙,处处蕴意,事事伏笔,真不愧第一奇书,以我这种水平,细细品来就已觉确实妙不可言。惊在原来三百年来所行之《红楼》竟是篡本,曹雪芹之真迹前八十回面目全非,高鹗所续后四十回狗尾续貂,蒙惑世人实在不浅。
近识《红楼》也就顺其自然了。刘心武之说源发于周汝昌先生之论,应说出于周门。于是,开始对周汝昌先生又发生了兴趣。之后,买回周汝昌先生汇校各种版本、力图斥伪返本而成的最接近曹雪芹《红楼梦》原貌的古本八十回《石头记》。细细读来,感其滋味。就连平日不爱读此类书籍的我们家那位,也竟兴趣十分,还经常相互探讨交流几句,可见其有真魅力。前不久,大师作古,于是决定亲读其名著,方有了与《新证》的缘分。
前文之所以讲“翻”字,确有其因。一是被周汝昌先生之治学精神与能力所震撼。如对于《红楼》是否为曹雪芹家事之写实,大师详细考证曹家历代人物之来历,逐一与书中之人物相对应,随手调用宫廷谕旨、曹家奏折、曹家诗文、亲朋文集、时人议论、族谱档案、史书记载等,其博学之深、阅书之多、考订之细、观察之锐、作论之准,实非常人能及。由此也得出第二层原因,就在于本人才识难以企及,对此书之意心知肚明,但读来确实在力有不逮。所以,能读懂之处尽力体味,费力之处翻过留存,以待将来。
所以,一本书下来,还是心怀羞赧的。但读此书之益处也在于斯。一在“开眼界”,何谓大家,何谓学术,何谓治学,何谓虚怀,不言而喻了;二也就在“明自身”了,书还要读多少,思还要用多少,力还需尽多少,不言自明了。
尽管是“翻”书,但开卷有益总是不虚。已经初识、再识和近识《红楼》,今日仍不敢下一字作什么“心得”。但应存一点心,高束此书,静心积淀,日久再阅,应该能达到“深识”二字了。勉之。
yzdongliang |
连日来接受培训,一旦台上味同嚼蜡之时,就于正襟危坐中偷得时间,做点一心二用之事,回家后加紧翻阅,却也读了不少文字。原本以为厚厚的李剑农先生《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一书要耗时不少,居然也就这样不知不觉中阅毕了。
其实这本书是偶然购得。原本是看中了周汝昌先生之《红楼梦新证》,却无意中看见此书,所以一并买得,却倒先看起来了。
李剑农先生生于晚晴,成于民国,卒于文革之前。此书所谓“近百年”实指其所生活年代之近百年。本书以鸦片战争述起,以北伐战争束尾,共计87年中国近代史事。
作为一部近代通史,本书除作者照片一幅外,全无一张插图,近700页满满文字,甚至整页不分段落,长篇叙述,凡重要文献、法案、文章均大段直引,随便一翻,便有畏难之感。可就如此般专著,从第一页阅起,就能陡增趣味,以致一读到底,欲罢不能。从此角度来说,本书确有价值。
近代史是中学教学的重点,各种资料和书籍也算是接触了不少,但是要说思路清晰,条理分明,不偏不倚,且有真知灼见,能出此书之右者罕见,内心钦佩之处如下:
一、无论对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还是北洋统治、国民北伐,其都能于纷繁史料中理清眉目,寻其主线,并能一击中的指出问题所在或本质所处,其眼光独到,非平常史家所能及,而阅读者亦能有大收益。
二、数十万字之专著,史事虽距作者所立之世不远,但即使事事亲历,记忆也不能毫无偏差,面面俱到。然本书却巨细无遗,众人众事众文众语,就如涓涓细流,汇入本书,构成之中国近代之汪洋大海。可见作者必重于搜集、查阅、苦读,否则必无此成果问世。此种作史之精神,确实值得感叹。
三、史书之重要价值在于作者之公正客观与否。诚然生活在社会之中,毫无倾向实在是无法避免,但若能秉持公心,不忘史德,也难能可贵了。本书不入常轨,无论保皇者、革命党、立宪派,无论满汉、军阀、党人,均能旁观自清,对其源流、思维、心理、所为作出尽可能的公正评论,不为所处时局所限。近代史著作多如牛毛,而此书却能流传至今,此点实在是原因所在。
yzdongliang |
读毕老外史学家史景迁的书,《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
张岱此公,之前不熟。阅书完毕,乃知为晚明浙江绍兴一大族子弟。此人前半生奢靡浮华,尽情享受士族生活之美妙;但中年遭遇明清迁革,后半生贫鄙苍凉,闭门撰写有明一代之史事。最终看完了人间变换,看清了人生无常,著作等身,高寿而逝。此书乃史景迁根据张岱的文字而对其一生的投影。其文笔美妙,摘章撷句,在你面前展现出一幅水墨的优雅人生画卷。
我不得不深深佩服作者,如此如此的广博;我更不得不深深景仰译者,那么那么的达雅。这种感觉是少有的,也证明此书是值得一看的。近六、七年来,确实也看了不少书,但如今却是越看越惶恐,做学问真是谈何容易,身为浅薄之人实在是难以达万分之一毫。无他法,只有埋首继续读书,继续悟道。
回头再说张岱。此公之遭遇,史所常见。乱世之际,不仅出群雄,也常出大家。盖命运之多艰,人生之多难,必然对心智造成极大冲击,生活的撕裂与羞愤则常常促人追思深悟,往往使人瞬间得道。下录此公《自为墓志铭》两节,可见此公心路一斑: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幸存者,破床破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这样的残酷,已无话可说。任它人间冷暖,世事变幻,所能秉持和坚守的,仅有一颗我心而已。史迁如是,杜甫如是,东坡如是,雪芹如是,张岱亦如是。
但人生是否必须经此非常遭折方能大显光芒,人性是否必须经此前朝梦忆方能积淀沉静?我想,应该不是必然。常平之世,我等泛泛而活,有时,缺乏的是一颗激情之心。亦或本有,但年龄日增,也逐渐褪去。激情,不在于言辞,不在于举止,还是回到那颗心上。所谓理想,是需要有的,虽然时刻感觉很远很远;所谓追求,也是需要有的,虽然每天总觉得很难很难。但是,只要心在,虽远必能达,虽难亦可求。
人生绝非必为大事不可,即使平常终了也是很如人意的。我们的追求,可以不是外在的,但必须是内涵的。心动胜似身行。只要愿入那层心境,并反躬自省,孜孜以求,虽为人非能自择,但如此也就能做到自择了。
那现在要做什么?于我,浮躁之时,妄念之际,把那心用文字洗洗,坐观千年往事,俯寻一片宁静,保持一个我,这才是紧要的和必须的。
最近车里喜欢反复放一首老歌,再录一段,即可呼应这本好书,又可结束今日文字:
yzdongliang |
早晨7点多,一人在学校里,让自己平静一下,来总结一下《苏东坡传》。
一直以来不喜小说,故而对林语堂之类大师的作品是敬而远之。若不是偶观戴老师翻阅此书,可能我对此公的了解也就一直会片面下去。《苏东坡传》不仅仅是一部人物传记,更是一部文化著作。
坦白说,也许是因为此书由英文转译,尚未完全进入雅达之境;也许是因为我脑袋里装了太多历史作品的叙事逻辑,总之,我对这本书的阅读是有些许不适应的。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我对此书的评价:是一本好书。对我而言,直接的价值有三:
一、在文字方面。也许描写浪漫的苏轼就非得用浪漫的文字,作者用其较深厚的文学功底,对于苏轼的心理和情绪进行了深刻的体验与感悟。文辞优雅,吾不能言。只是感觉,同样是文字,为何由别人出之就如此甘冽,为何由我等出之就如此寡陋。自知读书过窄,见闻不广,钻进了小胡同。今后还是要接受一点诸如此类书籍的熏陶的,还是需要接受一点戴老师这样的身边文化人的影响的。
二、在做人方面。关于苏东坡,没什么好多说的,人尽皆知的人物。我只想说,我缺少的就是他身上那种豁达。在朝则尽己本职,忠君之事,无所私欲;在野则潇洒清净,自得其乐,无所愤懑。一生坦坦荡荡,直言直语,尽情于文字,尽兴于友朋,尽乐于酒食,心中只有真我,眼中毫无顺逆。千古以来,真是难得中的难得。相形之下,我等就活得太累,受制于欲,亦受制于心,瞻前顾后,如履薄冰。读了也近三十年的书了,内心距豁达却仍遥不可及,确实是件可悲之事。
三、在处事方面。苏轼一生的跌宕绕不开王安石变法。一直就很困惑,为何如司马光、苏东坡这样的大家人物会如此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为何他们面对意图改变积贫积弱的朝政的变革会如此“顽固”和“保守”?今天来看,王安石变法确实出于公心,毫无疑义,其一往无前的魄力和开创性的思维值得赞赏,但问题却有三:一不重调查,以至措施走样却毫不自知;二用人不当,以至奸佞满朝却毫不自察;三不听人言,以至百姓遭困却毫不自省。除了可惜,还是可惜。这三点,对于行政工作来说,还是十分有借鉴作用的。这也正是读史的一重要作用。
书还是要读的,尽管越读越“忐忑”,越读越“痛苦”,与古人神交,也算是自我“救赎”的良方吧。
yzdongliang |
史景迁的《太平天国》,最后小半本,终于看结束了。
关于太平天国的书籍,除了这本,之前还看过梅毅的《极乐诱惑――太平天国的兴亡》和美国托马斯?H?赖利的《上帝与皇帝之争――太平天国的宗教与政治》。
梅毅的书重在分析人物心理,赖利的书注重研究宗教因素,而史景迁的这本《太平天国》则更以全景角度来细述洪秀全和他那“天国”的兴亡,更注重其意识形态的异变之路。但是,无论三本书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有一点绝对是相似的,那就是,不可否认,他们都给了我一个真实的、深度的“太平天国观”,颠覆性与批判性极其强烈。随便写两点感受:
一、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一点我指的是我们的教材。从小的课本中就形容太平天国“波澜壮阔”、“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 “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极其赞赏。这些开创性的东西不可否认,但是其实,我们并没有看到一个完整的太平天国。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孙中山,对于太平天国都经历了一个从推崇到批判的过程,这才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真实的太平天国,有其偶然、落后、荒谬、迷信、杀戮、反人性的一面,甚至使你有点无法相信。我们的教材有取舍,自然有其教育的道理,但是无形中会误导学习者。只有将真实的东西全部展现出来,才能使学习者获得我们想要的教学目的,学会辩证的历史观。目前中考中取消了太平天国的考点,留一点余地,这个做法我倒是赞同的。从另一个侧面,也教育我们,要想不胡说八道,歪曲事实,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历史的这辈子读书就不应该有尽头的,唉。
二、自欺欺人也就自欺其人。洪秀全,落第举子,可能神经受刺激,也可能故意神经受刺激,凭借一个不知真假的被上帝召见的幻梦和一本中国天主教徒的小册子,居然能够将基督教和《圣经》山寨化,创造出天父(上帝)、天兄(耶稣)托洪下世,建立天国的“人间神话”,掀起一场如此“神幻”的“宗教+政治”的运动,实在是让我等和当时西方基督教神学家们瞠目结舌。但更为令人吃惊的是,数以万计的“拜上帝教”信徒居然深信不疑,前赴后继,为洪秀全开创了“天国”,自己也奔赴天国。这样具有曲折离奇情节的故事居然没有吸引住影视导演们的垂青,真是亏大了,否则的话,必然赚个金银满钵。太平天国不是“太平天国”。如果按照洪秀全的理想,那样的天国其实是很让人纠结:以随心所欲的宗教***作为意识形态,以装神弄鬼的操作方式作为统治手段,以违反常规的清规戒律作为生活方式,这种状态,如果真是这般,真的很……毫无人性。所以,一切就似一开始洪秀全的那个迷梦一般。可惜,最终,洪秀全自己入了自己的迷境,也不许别人走出这个迷境,他不是英雄,更不是革命者,尽管他的矛头指向的是“清妖”,但最终自己也“妖”化了,被自己欺骗了。可怜的是百姓,“长毛”胜,屠城;“清妖”胜,亦屠城。一场梦幻,换来的是只遍地哀鸿,生民涂炭。
但是,即使读了这三本书,对于太平天国,了解还是远远不够。罗尔纲先生的《太平天国史》应该是读一读的,但是,目前,还不适宜,需要沉淀一段时间,再重新起步。
yzdongliang |
最近事多、人傻、状态差,所以,没什么耐心精读某些专著,倒是以一种轻松且有些着迷的心态在读《丁丁历险记》。22本,目前已经接近尾声,很享受。老妈说,那么大人了,看小孩子的书。其实,小孩子还真看不懂这成人的漫画,而且,大人也需要保持一点小孩子的乐趣。
对于这套漫画,有几个“最”,是要说一说的:
最惊奇的事:一个年轻人丁丁和他的小狗米卢,上天、入地、探海、寻宝、破案,为什么惊险的事情都让他们遇到了,倒霉起来也真够倒霉的,真是无法想象。
最震惊的事:几乎在每一个故事里,丁丁总要被人袭击,棒击脑袋N次,仅是昏迷,从未流血或变成痴呆;枪击N次,大概仅2次被击中,且很快康复;濒临死亡N次,但都能逢凶化吉,吉人天相。这运气,真是惊为天人。
最喜欢的人物:NO.1就是那个穿蓝衣,叼烟斗,性格暴躁,嗜酒如命,但又最单纯可爱的的阿道克船长,尤其是他的口头禅“天打雷劈!”;NO.2是那个穿绿衣,挎雨伞,留着一扎小胡子,目光呆呆,性格执着的向日葵教授,耳朵有点背气,但很讨人喜欢。
呵呵,尽管有些人物命运设计不太合情理,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我对这套书的喜欢。每一个故事都曲折离奇、扑朔迷离,直让你看得半痴半醉,沉入其中,一册接一册,屏住呼吸,直翻到底。不多说了,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感觉。我的感觉就是2个字:有趣。
yzdongliang |
此书之所以购得,实属误会。《杂志民国》乃讲述“民国之杂志”,而非“杂志中之民国”。买回仅翻了几页,便觉索然无味,随手送回书柜,从此进了冷宫了。
今年以来,要求自己读书要持之以恒,切莫半途而废,所以,又将其请出,虽仍觉趣味不投,但也算细细读完了。今年还有一规矩,读完必然要留点文字,不必规章,但也总须有些痕迹下来。故随笔几点,亦算心得罢了:
其一,此书细述《新青年》《语丝》《新月》《生活》《独立评论》《观察》《良友》《东方杂志》的创办、编辑、风格、故事、命运及对近代中国之影响。以此种视角来窥视民国风貌,应属罕见,但也智慧。
其二,杂志乃立言之地,最需自由之言论。但若无自主之经济,必无独立之精神;如无独立之精神,必无自由之言论。此其魂魄所在。除了经济之外,主编之知识、见识、趣味及胆魄亦是杂志之肌体所在。
其三,放眼今日之杂志,能达以上八类者罕有,能超之者绝无。何故?谋利之心过重,专致之心渐失,独立之心已乏。欲循前人之迹,追前代之风,达前人之境,绝非易事。
大家勉之。
yzdongliang |
前天,办公室,寂寥无人中,匆匆翻完了最后几章《中国通史》。合上那并不算厚的书本,心里还是有些沉重的,这倒并不矫情。
吕思勉先生的这部专著,大学时代即有所耳闻,恩师们也曾推荐过。可能是年少轻狂,不知所以,也可能是被这书名给吓住了,所以,十多年来,并未触及。
数月前,携妻女去图书馆,偶然在架上发现此书,惊诧于以《中国通史》为名竟仅仅只一册而已,甚为吃惊,于是取之翻阅。数页之后,毅然决定放回书架。并非不能读,而实在是太好,仅仅一览是不够的,将来必将时时取阅。所以,几日后,网购一册,以长久拥有。
此书分上编“中国文化史”,以十八章构成,各以专题形式阐释某一史事之前源后果及古今沿革,类似于书志之体;下编“中国政治史”,又以三十六章简述中华历史之古往今来及兴衰交替,专注于人事变化。读完之后,其实,我很无语,但又不能不说几句。
成大家者纵需天赋,但后天自身之奋进绝不可少的。人皆识其理,但真正做得到的真是极少。如吕先生般,自学古史典籍,少有名师指点,乱世纷扰之时,而能著成经典,若无十分之专研,何能达到此境。之所以无语,在于钦佩之极。
对于此书,两事足见功力。一是信手摘取各种古籍孤本,说及某书,便能引论章句;二是纷繁千年史事,其短短数言,便能条理明晰,一目了然。这可不是一般史家能做到的,其必须能读惊人之书,且要有惊人之记忆。试想,就算有十分之专研,如无十分之宁静,潜心为之,亦成不了大事的。之所以无语,在于惊讶之至。
只能感慨,我等是俗人、懒人,其实读书也算不少,但杂乱无章,且读后忘前,所积极少。若再沾沾自喜,终是一事无成的。所以,读一点大师的东西,学学识,学做人,更在于学一点精神的。下一部,李剑农先生《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天虽燥热,但希望心存宁静,争取暑假读完。
yzdongliang |
近期无论是工作状态还是自身心情,皆对读书带来了一些阻碍,偶尔夜读,也只为刻意忘却或镇定情绪而已。
最近在读吕思勉先生之《中国通史》,艰难中啃完了上编“中国文化史”,自己允许自己换一本通俗一些的书调节一下,以便再次整装上阵,读完下编“中国政治史”。于是,选中了《鸦片战争的正面与侧面2》。
说实话,看完这本书我很难去写些什么,因为,我已经有些迷惘了。《南京条约》十二款,除了割让香港岛是不平等条款,其余基本都是相对公平和有利中国发展的;琦善、牛鉴、耆英、伊里布等“汉奸”实属事非得已,不得不为,且确为国忍辱,乃无心之失;鸦片战争对于近代中国而言,并非坏事,有利于近代化的发展。
以上就是这本书给我的主要感觉。这些观点对吗?确实触人耳目,振聋发聩。凭我的直觉,即使生猛,也似乎有理有据,值得思考和商榷。历史的本身本来就有正面侧面,而我们看到的一直都是其高大全的一面,更何况那些“家”们不断去“斧正”。那么,侧首看看侧面又何妨?全面的历史才能有全面的观点。我想,这本书和其他近年来反思过去、推翻成论的历史书籍的出现,是相当必要的,尽管其还很不成熟。我们需要的是多样性的观察和描述,我们需要的是色彩斑斓和生动丰满,黑白底色,了无生趣,只会将历史尘封于人们的脑袋之中和书架之上。历史是需要敢说话的,是需要允许说话的,是需要百家争鸣的。
今年起,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都将启用新课本,我拭目以待,其进步性最好不要仅仅只表现于编辑方式和呈现手段,更重要的是希望能有史学观念的更新和研史方法的改进。学历史的应该都是乐观的,因为他们能感受到事物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我相信时代终究会前进,这是谁都挡不住的。现在迷惘,可能就如天明之前,一切都会越辩越明的。
yzdongliang |
今天去了一趟淮安,听课学习,以后这种机会是需要积极把握的。身在局中,跳出来,看自己就看得更清楚一点。
最近对自己的教学不够满意,“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这一单元,向西方学习的三部曲:技术层面的“洋务运动”、制度层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层面的“新文化运动”,往年一气呵成,深浅恰当,今年却讲得没有感觉。仔细想想,还是自己马虎了:一是追赶进度,略显匆忙;二是心浮气躁,神情恍惚;三是公事缠身,兼顾不得。下面,是要好好集中点精力了。
提及这个主题,必然绕不过一个近代重要人物――袁世凯,至少戊戌变法失败和辛亥革命失败均须涉及。最近也巧,正断断续续在看《绝版袁世凯》。对于此人,早有兴趣,《袁氏当国史》曾连日细读,各项法案、条约、通告、函电,将袁从就职临时大总统至帝制失败的执政历程有了较为完整的展现。但,那是关于老袁的官样文章,这本书,展现的却是更加鲜活的袁世凯。很喜欢作者在前言中的最后一句话:“本书将不会模仿《明朝那些事儿》,以强烈的个人情感,近似武侠的笔调,去“英雄”、“狗熊”主人公,这里没有结论,结论由您自己给。书是看了过半,作者所言不虚,这里只有真实的袁世凯,没有作者和其他人眼中的袁世凯,留下的,只有我眼中的袁世凯。
历史,就是需要这样去呈现。撇去政治的、主观的个人情感,我们需要的是“原味”。就历史教材中袁世凯的2个事件:出卖维新派和窃取辛亥成果,其实,还是有很多问题的。前者全凭康梁等人一面之词,事实是否如此,且袁之实力是否关键,并不尽然;后者“窃国大盗”一词乃文革“文化干将”所加,就百年前国内外形势来看,弥合南北分裂,速定共和体制,孙中山是难以做到的,老袁还是有其历史作用的。只不过,袁大头毁在了自己的帝制梦上。否则,今天的评价,或许会有很大的不同。
没有那个历史人物生来就是带着好人或坏人的面具的,也没有多少历史人物清楚自己所正在干的事情在历史上会有怎样的影响和意义。所有的人,无论是过去的,现在的,还是将来的,都是个性鲜活、具有人性的,有其优长,也必有其缺陷。今天的读者不要用别人的眼镜去看人,而要用自己的心去阅人。教书者更应如此。
所以,教书不易,教对历史更难。
yzdongliang |
如果可以选择,那么,来生,在一个很远的地方,就做一棵树。
接一点细雨,静静自润,舒枝展叶。
沐一抹阳光,静静生长,拔干凌云。
寻一些时间,静静刻画年轮,来记忆生命痕迹。
留一丝孤独,静静随风轻曳,去思索未知往来。
做一颗树,无牵无挂,不再有羁绊。
做一颗树,无忧无恼,不需有纠缠。
做一颗树,无欲无求,不必有浮躁。
做一颗树,无情无义,不须有取舍。
生,本无所谓,为密林之秀,看天地幻化,风云翻覆,自得其乐。
死,亦无所畏,化古刹之柱,笑人间冷暖,众生往复,自得其成。
如果可以选择,那么,来生,在一个很远的地方,就做一棵树。
因为,既是永生,也是极乐。六道轮回,亦复何求?
yzdongliang |
懒了好久没写点东西了,自然有客观原因,但是主要还是主观因素在发挥消极作用。这就是庸人和智者之间的区别。
很可惜,直到现在,才读完季老先生的文章,否则,也许现今的我,会有些许不同。三十多岁了,说晚不晚,但也说早不早了。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鲜卑族改说汉话,三十岁就是一个缓急的界限。
九十多岁的老者,回顾的却是少年与青年时期的人生轨迹,往事已矣,但感慨颇多。人生就是这样,当你在路上,回首身后已走的路,往往希望从来,但是已永不能够。季老也是一样,所以,他记了下来,给我们以感悟,成为不朽。
不同的人看同一本书,所思所想所悟是不会相同的。那么我呢?总有一些吧,否则真是愚不可及了。暂记之于下:
做一个孤独之人。为学之人,需要学会孤独。幼学之时,尊师就教导我们,做学问首先要坐得住“冷板凳”,此话一直萦绕耳旁,只不过难以完全做到。季老先生在德10多年,孤身一人,孤独;学习一人,孤独;所学文字,亦极孤独。但是,正是这孤独,使他心无旁骛,专心致知,即使欧战正酣,生活窘迫,亦无碍他深研梵文、吐火罗文、阿拉伯文、斯拉夫文等于我等谓之为“艰涩”学问,故能承继师业,成一代大家。现今的我们,戾气四盈,躁气太重,那颗心就似被线牵着,不属于自己。所以,收心归位,去了解孤独,尝试孤独,营造孤独,习惯孤独,享受孤独,是极其重要的。当然,这不代表脱离社会,封闭自己,而是达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心境。处于人世,心实归我,方能认清自我,辨明前路。
做一个无惧之人。这本书是一本文集,书中季老先生不下10次提及他的人生座右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依然是陶渊明的诗。我想,九十老者,感悟自然更深。老先生处身20世纪,清末、民国、抗日、内战、新生、狂热、浩劫、开放、困惑、变革,如此复杂的时代,老先生的人生也如浮萍,飘来荡去。文革中亦曾自寻短见,但是,他是幸运的。这种幸存,反而造就了他晚年的平和心态。人生勿论长短,其归途仅有一条。世间百态,人人尽尝,困自身于狭小心胸,或扼他人于困顿境地,不知何益。无所喜,无所怒,无所贪,无所弃,无所虑,无所欺,无所惧,当为人生态度,即使一时难以到达,亦应有此意志。爱及身边之人,也莫惧眼前之事,淡然处之,纵浪大化。
做一个坚持之人。人人皆有半途而废的事,我也很多,不可胜数,而且为自己找若干说服自己放弃的理由。季老先生纵有天资,但执着还是最为重要的。试想,独身在外数年,寄人篱下,我们能坚持多久?每日枯坐图书馆,埋首古文字,我们能坚持多久?战火纷飞,饥寒交迫,我们能坚持多久?文革暴乱,为人羞辱,我们能坚持多久?望九之年,每日4时写作,我们又能坚持多久?人人皆道前功尽弃的可惜,但多如我一般的凡人,却是明知而不为。正如我前面第一段所言一样。其实,对于各自人生而言,实更加可惜。所以,还是逼自己一下的好,就似现在这些个文字,如果不逼自己,也会在自己寻找的借口中无法一一敲打出来。
读这本书,是人生的一步;写一点自己的文字,也是人生的一步。不能保证每一步都完满,但求每一步都是应该的,都是自己的。这,就是这么多晚,季老先生教授我的。
yzdongliang |
昨晚读《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的“阿哥”篇。阅及康熙帝教育皇子时说的一段话,觉得有些见地,所以录之于下,供大家参阅:
“为学之功有三等:汲汲然者上也,悠悠然者次也,懵懵然者又其次也。而懵懵然者非不向学,唯心未达也,诱而达之。惟悠悠然者最为害道,因循苟且,一曝十寒,以至皓首没世。”
此中有如下几层意思:
一、学生是分层次的,我们应该因材施教,抓住症结;
二、不能轻视学困生,应激发兴趣,注重教法,指导学法,挖掘潜力;
三、要极其重视临界生,端正态度,改变状态,否则后患无穷,遗祸一生。
yzdongliang |
近期重要的历史事件回顾,无非是辛亥革命和当前正在讲授的法国大革命。这两者有一个共同个主题:民主与共和。
200多年前的法国,启蒙思想的理性光辉展现在《人权宣言》的纸页上,自由、平等、民主成为了时代的追求。今天,这些激动人心、荡涤专制的话语静静地印制在课本上,学生们也许不能感受到,这些表述人的基本权利的字句,曾经是如何推动锈死的历史的车轮的。
每当讲到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必然是重点内容。也许其他老师更为重视的是对于它的评价和相关的题目,而我,却更喜欢带着学生们进行条文的阅读。不这样,你如何才能感受到真实的历史的脚步?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虽然是写在旗帜上的理想与目标,但毕竟高高飘起。针对国王的任意征税行为,“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成为了宣言明确宣布的人权,而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这一条款直到近几年才写入我国的宪法,但毕竟也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在推动人类民主进程的发展方面,法国值得骄傲。
在《人权宣言》发表的1789年,中国处于乾隆帝的统治之下,与康乾盛世的繁荣同时,君主极权统治的顶峰也悄然到来。中国思想的发展自古以来从不缺乏理性的光芒,但惟独缺乏成熟的民主思维。外儒内法的运用,巧妙地抹掉了中国人可能的仅有的一点点这方面的智慧。而辛亥革命的意义就在于此。
曾细读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条款,能深刻感受到彼时的革命者效法西方进步体制的热情。民主共和水土不服,虽未救国,但却振聋发聩,辛亥革命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一直觉得,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被低估的,以至于今天的人们对于这场革命是漠视的,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是对为追寻理想肇建共和而抛洒碧血的英烈们的不尊重。历史的进程是连续的,我们不应该仅仅只记住某一个特定的段落。
yzdongliang |
今天的课堂,主要是君主立宪制的问题。
君主立宪制也称“有限君主制”,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与封建君主制的区别表现为后者是专制独裁,而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一种形式。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西方的民主制度的发展有其传统,东方的专制体制也有其历史渊源。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谁优谁劣,历史造就了这一切。社会结构和力量分配的不一致,使得东西方的政治发展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格局。
在西方政治发展进程中,你会发现这些体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偶然的因素却影响了历史的发展,很有趣,比如首相的设置就和当年一位英国国王不会讲英语有关。历史往往由很多偶然的因素组成了必然的趋势。
君主立宪制虽是政治妥协的产物,但毕竟实现了人治向法治的转变,这是人类的进步。而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和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也体现的是这样的精神。我希望学生们不仅仅了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更要看清楚这背后人类迈出的文明的步伐。
我建议大家看看易中天的《费城风云》,从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你能深刻地感受到,曾经饱受专制统治的人们是如何小心翼翼保护自身的民主权益的,人类的政治文明又是怎样一步步迈进的。不去了解,鹦鹉学舌,照搬照讲,你永远不会获得真实的感知,你传授给学生的也永远只是没有血肉的过去。
由人治到法治,纵然是进步,但人类还远远没有走到理想的终点。这其中的原因恰恰是在于人类依靠自身的智慧设计了良好的制度,却又用自身的智慧去阻碍着它更进一步。缺乏必要集中的民主,在社会稳定性方面有时还不如缺乏必要民主的集中,历史上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这一课里,我希望我的学生在初步学习了西方政治度发展的进程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之后,能学会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这段历史,更重要的是正视现实。民主也好、专制也罢,只要是人类文明的成果,都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商榷和改进。任何绝对化的观点都要谨慎作出,历史和现实的环境以及我们的发展需求才是判断的重要考量。
只有不断地思考,人类距离理想才能越近。
yzdongliang |
今天下了课,就将QQ签名改成了这个题目。结果,立刻有人问是什么意思。其实,今天开讲“启蒙运动”,这是上课时使用的一句话,有点喜欢,所以乘兴记了下来。
比起文艺复兴,这节课更是历史老师的一道坎,好难讲。纯意识形态的东西,几乎没有具体事例,又是下午第一节学生思维相对不够清晰的时候,诸如“思想解放”“理性主义”、“批判信仰高于知识”“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之类的政治、哲学范畴的概念,自己即使搞懂了,也不一定能把学生讲懂。这就是我喜欢这句话的原因,因为,它很形象地形容了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涵。
人类的每一次前进,都离不开思想的发展。这种发展,始终伴随着新旧力量的冲撞与对决,人类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是回报却是无法估算的。启蒙思想家们拨开了神权的蒙蔽,追寻着自然的客观规律和人类的生存法则,高呼着战斗的口号,用他们崇信的理性阳光,去照射罪恶的黑暗现实。
戴老师使用了“驱散内心的黑暗”的说法,我深以为然,并觉得深有余味。历史上欧洲的中世纪,神权的统治使人窒息,但何尝不是人类作茧自缚?现实的黑暗,往往来自于内心的黯淡。当我们习惯于这种自我的蒙蔽,往往就不愿再睁开自己的眼睛,将理性的眼光扫向世界。所以,战胜人类自我的人是了不起的。
回想现实的我们,同样如此。有谁又是完美者?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总有一处是灰暗。人之初,性本善,但免不了被污和自污。被污毫不可怕,因为我们生来就具备向往真善美的本能。可怕的是在于被污却毫不自悟自觉,或者说是甘于被污,给自己套上清白的外衣,迷醉自己,却去污人。
所以,在我们的内心,要保留自我清污的愿望和能力。因为,蒙蔽我们的,始终是我们自己。保留一些理性,要让它的阳光经常照照我们的内心深处,去驱走那里的存积的黑暗。如何才能保持理性?在今天的课堂上,惟一的答案就是――知识,只有知识才能带给我们理性的光明。
这两天学校的青年教师正在论坛里跟“勤读书、多反思、重实践、求发展”一帖。名称也许冠冕了点,但是实质却真的是重要的。仔细看了一些回复,却发现应付之作不仅一二,未能触及内心,难寻真诚。现在,单纯的知识我们并不缺乏,能感动我们东西的也很多。但是,在这浮躁且沦落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从细细的阅读中汲取能感化我们灵魂的语句和知识。用一个我喜欢的词来形容,那就是“澄澈”我们的心灵。澄去杂念,澈净心境,我们方能无畏无谓,方能大智大勇,方能豁达通达,方能大进大明。
我不是唯心主义者,但肯定自我意识的作用。自己仍有蔽处,所以不敢不思。今天的这节“启蒙运动”,实际上在教学生的同时,也在教自己,自己给自己上了一课。其实哲学这东西,还是有趣味的。
今天讲得有些激动,所以,用我的慷慨激昂来驱散了他们脑中的睡魔。下了课到了办公室,嘴里还念叨着“理性的阳光”,一旁的戴老师的略加改动,顿时更有感悟。其实戴老师胸中有丘壑,腹中有诗书,和他交流,受益不少。好吧,就让我们记住:用理性的阳光驱散内心的黑暗。
yzdongliang |
今天是黄老师被点课。昨天晚上看到她的QQ签名――“中了”,呵呵,当时就笑了。一位成熟型、久经沙场的老师,还是很在乎公开课的。
这是一节很实用的初三语文课。作为老师,良好的基本功得到了充分展现,文学常识、课文诵读、字词解释、文言翻译、文意深探、佳句赏析、段落总结、重点回顾,该有的都有了,目标的针对性和落实度也很强。做她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好一定的文言学习能力,至少是基本的赏析能力。这也证实了黄老师一贯以来教学效果明显的原因。
在听课中,我也在思考着一些问题。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喜欢文言文的,因为这是历史学习的基本需要。但是,文言文是否必须沿着这套程序组织教学呢?1节课只讲1―2个段落,大量的教学时间有无必要如此消耗在句读解读之中?能否放一些手?正是因为身为语文教学的门外汉,所以才有这些旁门左道的问题在脑中盘绕。
作为初三的学生,应该在前两年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凭借书下注释,我觉得是能够初步读懂文章并进行一定赏析的。现在的学生,手里基本都有很详尽周到的工具书(这也是造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的原因之一),教师的主要注意力,应该在于解决学生不能轻易掌握的、易于模糊混淆的知识以及难以靠自身能力积累所能解决的问题。宝贵的教学时间要用于解决最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我想,这才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不可替代的专业性价值。
我也很清楚,这是理想化的。现实是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长久以来形成的师生角色分工、中考指挥棒的直接指向和压力……再加上我们“保姆式”的教学习惯和关爱。
是不是无路可走?第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就是分层教学。抛却对学生、家长的心理影响不谈,我是主张按学生能力分班进行教学的。当然,也是很理想化:学生保留现有的班级设置,作为展开教育类活动的组织载体,这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学科学习上,实行跑班制,按照其对不同学科的知识积累程度、学科学习兴趣和现有能力,分别进入分层设置的课堂进行学习,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不同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的教学。就如我喜好文史类课程,学习起来较轻松,完全可以参加高层次的拓展学习;对英语学习兴趣较低,基础较差,那么就参加以强化基础知识和培养学习兴趣的为目的的教学班。问题是,谁又能来实践这样的做法并对效果进行检测呢?保有理想总比习惯于现实要好吧,哪怕就是幻想。路在彼岸,而我们在此岸,望而兴叹,不如埋头造舟。
话题被岔开了,回归正传。黄老师的课无疑是成功的,既满足了质量需要,也能培养学生能力。但是,总要提一点有助于课堂完美化的东西:《合作学习手册》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未能彰显;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够,学生主体意识不强(也许是听课人太多的原因,有时这也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课件上一些重点字词的颜色太浅,后面的学生估计看不清楚,课件文字的字体不够美观,建议用楷体、隶书,文化味更浓一点,与文章的气息更相符。
yzdongliang |
连续第二天听马老师的地理课。刚打开听课笔记,就看见自己昨天临时记在页眉上的一句话:教学中价值最高的也许恰是模糊的多义的意见。
说这句话的是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这句话的背景是他反对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单纯地用举手等手势表示自己的“赞成”、“反对”、“提问”。因为学生思考问题存在多义性和复合性,这样的做法只能将学生内心产生的情感和思想进行强制割裂。
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接受、理解和把握存在着一个延迟性和模糊性,并非如老师所愿,能很快达到我们期待的教学目标,甚至和我们的预先设定会大相径庭或另辟蹊径。
一般情况下,我们比较关注正确和不正确、懂或是不懂,以大多数学生的外在表现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和辅导重点。实际上,课堂中一直存在一些迷惘的眼神,似是而非、半懂不懂。对于这些困惑,如果进行了忽视、误判和停止引导,则很容易造成这部分学生课堂学习的前功尽弃和误入歧途。我想,这和我们现在更多强调关注“临界生”是相通的。
作为相对还比较年轻的老师,马老师已经非常出色。同样内容的课,今天比昨天上得更好。但是,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同样看到了这一场景。学生在演示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时,模糊的记忆和理解造成了基于大致正确方向的错误,结果是3名学生共同的合作加之以老师略显急躁的提示,才完成了这一教学环节。
我对于这3名学生和台下的学生是否在这一教学点上实现了真正的掌握和理解抱有怀疑的态度。这不是马老师的个人问题,这是我们所有人课堂的中的普遍现象。我们受制于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甚至是学生的人数,往往无意之中或习惯于忽视了这种存在于课堂上的“模糊”和“多义”。可是,现在看来,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教学“蚁穴”。
我们经常抱怨学生学习基础,这自然是很多原因造成的。作为正常智力的学习者,之所以会出现基础薄弱的问题,不能仅仅只归罪于学习习惯的不良和学习能力的低下,我们要将眼光更多关注于课堂上的迷茫的眼神和不确定的情绪。我想,之所以将其称为“教学中价值最高”,必然在于其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和学的效果。
课堂上,我们要给予学生思考的动力,解开他们思考的束缚,但同时,我们也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正确的方向,并直至达到阶段性的终点。思考时学生的思考或天马行空,或左右徘徊,这是我们应该注意做好预见性的防备,一旦发现了也应该及时判断并注意调整。当漠视了“模糊”,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的目标开始了“模糊”。
yzdongliang |
201198日& 星期四
今天的课堂明显有了一些我期待的气氛。课堂是应该有生气的,否则会影响到我的情绪。第一节课我就向学生表示,我的课堂是应该微笑的,是应该轻松的,只要保持基本的课堂行为规范,大家没必要坐得毕恭毕敬,动作划一,那样我会紧张。
也许是学生一开始对于这个学科不甚喜欢,也许是初次见面的习惯性拘谨,也许是还不适应我的授课风格,也许是教材内容的玄远艰涩,一开始的课堂我是不满意的。而从昨天开始,一切有了变化,我们的笑容开始绽放,我们的身心皆自由了,所以我的情绪被调动了,因而我的语言也无形中更加流畅,教学思维也更加严密,教学的激情才能被燃烧。
什么是课堂?前提就是宽松的、友好的、包容的。今天下午听了一节语文课,房老师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这种课堂氛围。身在其中,我们不紧张,情绪舒缓,愿意投入,乐于亲近教者和知识。
这样的课堂,学生喜欢,我更喜欢。
yzdongliang |
201198日& 星期四
今天的课题是《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将带领着我们航行在历史的海洋之中,去感受那充满刺激、惊心动魄的航程。这节课最方便于老师讲故事,但是,我并不打算这样做。
开学第一课,我就明示我的学生,凡是书上有的,我基本不讲。作为历史学科来说,课本上的每一字、每一句话,没有哪位同学会完全看不懂,课前的预习也就是“与书本合作”是学习的最基本要求。如果这些基本的史实还需要我来复述一遍,照本宣科,那作为老师来讲,我就失去了在课堂上存在的价值。预习,这是一种基本的学习习惯与能力。
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学生可能不进行必要的预习,而导致在课堂上跟不上我的思维;另一方面,当学生进行了预习,并自主掌握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的时候,作为老师来说,必然面临着讲什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问题。
我的选择是训练历史思维,重在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训练。在学生没有这方面良好基础的前提下,一开始必然依靠我在课堂上的思维推断分析和语言组织引导。
对于今天的课题,我选择了开篇设问:“谁是探险者?他们的梦想是什么?”这同时是一项检验学生预习的过程。但是,后一问学生很容易给出“渴望航海”
的回答,要的就是不正确的答案,却正好引出了我开启课堂思维的需要。“黄金!探险者的梦想正是黄金!可以说对黄金的渴求改变了世界!”在“黄金”一词的刺激下,学生也有了一些骚动。“但问题在于,探险家、航海家们为什么梦想着拥有大量的黄金?他们行动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动力?”好了,连续的设问,学生们可以和我一起开始思考。
于是,从商品交换的需要而产生货币,到中外货币发展史的海贝、铜铁钱、金银等贵重金属、交子、宝钞、现代货币、电子货币等先后的出现;从欧洲黄金产量的低下与商品经济发展对贵重金属的大量需要之间的矛盾、欧洲对东方香料等特产的急迫需求,到马可波罗对中国、印度“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的动人描述;从西方对东方交通的客观需要,到奥斯曼土耳其对海、陆丝绸之路通道的阻断……,我花费大量时间细细密密叙述,丝丝入扣推断的这些内容,课本仅用一段文字简介,而却成为我课堂教学落脚的重点,因为,学生们的思想在和我一起横跨古今,纵观中外。在这样的视野下,他们才会加深对这一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事件的冷静观察,才能对由此带来的迈进和罪恶有着更为深刻的感悟。这对于他们的思维发展必然是有好处的,因为我和他们坐着理性的热气球,在空中去俯瞰历史的长河。我坚信这一点,所以我实践着自己“凡是书上有的,我基本不讲”的教法。
在课堂上,我应该讲什么?我还没有找到最终的答案和准确的定位,但是,我明白,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是否发挥出了一名老师在课堂上应有的价值。我们是教“师”,不是教书“匠”,更不是“读书郎”。
yzdongliang |
201197日& 星期三
今天的课对于历史老师来说绝对是一场挑战。
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隆重登场,讲好课的困难真的很大。对于一个历史老师来说,政治史是最好教的,最惧怕的是文化史。随便划划课本,学生一般了解倒也罢了,但是从落实教学目标的角度来讲,这是不负责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往往就在文化史中体现得最多。
为什么文化史最难讲?主要的问题在于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教学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文化史一般包含文学史、民族史、音乐史、绘画史、书法史、思想史、建筑史、手工业史、民俗史、科技史、宗教史、医药史,甚至还有体育发展史。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一般的专业知识积累能求广度已不容易,要想达到如此完全的深度,这是不太现实的。可以这么说,文化史的课,要求我们具备目前初中几乎所有学科的一般知识素养,并有侧重地对某些特定知识有所深入了解和自身感悟,这谈何容易?
记得工作之初外出参加赛课,一位附中的老师抽到了南北朝文化史部分,主要的内容是书法艺术的发展,这哪里是轻而易举能面对的课题!我听到时是心惊肉跳,庆幸自己避开了“这一劫”,那位老师也只能唉声叹气,说了句“作为历史老师抽到了文化史,是一种悲哀。”这句话至今印象深刻。
就拿今天的课来说,但丁的《神曲》,我们不仅要掌握它的创作背景和文学成就,对作品进行高度的概括,更要从其中抽象出它所反映的深刻社会问题和矛头指向;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不仅要向学生解构作品的美术创作手法和成就,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作品中表现出的人性特点;《最后的晚餐》中宗教题材的绘画如何一步步走向人间,人性的光芒如何摆脱神性的束缚;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摩西像》、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像》《田园圣母像》如何实现了神性向人性的转变,使高高在上的神灵开始具备了人的灵魂;英国文豪莎士比亚的剧作如何展现了人的智慧与力量,《哈姆雷特》如何批判了人性的丑恶一面。最重要的是,这些文化作品如何反映了近代社会发展的潮流和人文主义的精神……一节课,我是历史老师,更是语文老师和美术老师。
难,真难,非常难。专业知识的贫乏,会使你在课堂上战战兢兢;语言组织的乏味,会使学生昏昏欲睡,不知讲者所云;一味地照读教参介绍,只会是形成鸡鸭同堂的局面。所以,每年的开学第一课“文艺复兴”,我总是心怀忐忑登上讲台,学生喜则我喜,学生懵则我忧。难啊!
所以看来,历史老师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耕耘者,还要成为一个发掘者。平面的广阔和纵向的深度、鱼和熊掌必须兼备。要想打破这个魔咒,战胜“文化史”的恐惧,别无他法,只有“阅读”这一华山独路。历史老师所要面对的挑战就是要进行持续的阅读、广博的阅读、深度的阅读、智慧的阅读、感悟的阅读。说其是挑战,就在于阅读不难,而坚持很难,成为一种习惯更难。
难与不难,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老师,这是无它的选择。呵呵,目前我还做不到这一点,达不到这个高度,所以上文化史的课仍然诚惶诚恐。但是,今天我要很骄傲地给自己和其他历史老师鼓把劲:“大家懂的,我们也懂;我们懂的,大家不一定懂!我们很厉害!”
好的,以资鼓励,大家加油!
yzdongliang |
首页 上一页&&&页次:1/4页 &30篇日志/页&转到:12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唉声叹气的近义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