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房地产过热的原因因

  【学员问题】电动机轴承过热的原因及处理的方法?
  【解答】(1)轴承损坏,应更换。
  (2)滚动轴承润滑脂过少、过多或有铁屑等杂质。承轴润滑脂的容量不应超过总容积的70%,有杂质者应更换。
  (3)轴与轴承配合过紧或过松。过紧时应重新磨削,过松时应给转轴镶套。
  (4)轴承与端盖配合过紧或过松。过紧时加工轴承室,过松时在端盖内镶钢套。
  (5)电动机两端盖或轴承盖装配不良。将端盖或轴承盖止口装进、装平,拧紧螺钉。
  (6)皮带过紧或联轴器装配不良。调整皮带张力,校正联轴器。
  (7)滑动轴承润滑油太少、有杂质或油环卡住。应如加油、换新油,修理或更换油环。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责任编辑:tracy
延伸阅读:
收藏分享:
&&&&&&&&&&
超值优惠套餐,适合基础好、时间充裕、自学能力强的学员
报名、考试不过,下一期免费学,适合提前备考的学员
高清智能交互课件,适合基础薄弱、希望高效备考的学员
签署协议保障通关,适合零基础、时间紧的学员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关于发电机过热的原因有哪些?---江苏道康柴油发电机组有限公司
江苏道康发电机组有限公司
联系人:袁女士
地址:泰州新能源产业园区
关于发电机过热的原因有哪些?
&新闻中心&>新闻中心
关于发电机过热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者: 9:40:46阅读:0次
发电机过热的原因:1、的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过载的一相绕组会过热;若三相电流之差超过额定电流的10%,即属于严重蛄相电流不平衡,三相电流不平衡会产生负序磁场,从而增加损耗,引起磁极绕组及套箍等部件发热。应调整三相负荷,使各相电流尽量保持平衡。2、发电机没有按规定的技术条件运行,如定子电压过高,铁损增大;负荷电流过大,定子绕组铜损增大;频率过低,使冷却风扇转速变慢,影响发电机散热;功率因数太低,使转子励磁电流增大,造成转子发热。应检查监视仪表的指示是否正常。如不正常,要进行必要的调节和处理,使发电机按照规定的技术条件运行。3、风道被积尘堵塞,通风不良,造成散热困难。应清除风道积尘、油垢、使风道畅通无阻。4、进风温度过高或进水温度过高,冷却器有堵塞现象。应降低进风或进水温度清除冷却器内的堵塞物。在故障未排除前,应限制发电机负荷,以降低发电机温度。5、轴承磨损。若磨损不严重,使轴承局部过热;若磨损严重,有可能使定子和转子摩擦,造成定子和转子避部过热。应检查轴承有无噪音,若发现定子和转子摩擦,应立即停机进行检修或更换轴承。6、轴承加润滑脂过多或过少,应按规定加润滑脂,通常为轴承室的1/2~1/3(转速低的取上限,转速高的取下限),并以不超过轴承室的70%为宜。7、定子铁芯绝缘损坏,引起片间短路,造成铁芯局部的涡流损失增加而发热,严重时会使定子绕组损坏。应立即停机进行检修。8、定子绕组的并联导线断裂,使其他导线的电流增大而发热。应立即停机进行检修。
更多的详细资料: & &
版权所有:江苏道康发电机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泰州首佳网络策划营销服务有限公司
& 友情链接:康明斯柴油发电机组、帕金斯柴油发电机组、道依茨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机转子过热原因分析探讨--《浙江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发电机转子过热原因分析探讨
【摘要】:
镇海发电厂#3-#6四台220 MW汽轮发电机(QFSN-220-2)系北京重型电机厂制造。QFSN-220-2发电机冷却方式为水、氢、氢,即定子绕组水冷,转子绕组和定子铁芯氢冷。发电机转子通风系统采用气隙取气斜流通风系统。在#5发电机大修中,发电机转子抽出后发现转子汽侧端部-绝缘垫块松动,于是拉大护环进行处理,检查发现端部绕组的部分绝缘隔块已发黑。且转子旋转时处于背风位置的垫块过热比较严重,处于迎风位置的垫块基本没有过热现象,轴向各垫块无过热现象,#6-#8包线匝过热情况比#1-#5的严重。本文就#5发电机转子端部过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认为端部的部分扇形绝缘板的变色炭化系转子绕组端部冷却不均。通过试验可得在静态条件下,转子端部横向冷却风路风量足够。发热的根源在于转子高速旋转时产生的动态冷却风量不均匀,进入迎风面风路的风量大于进入背风面风路的风量,使处于背风位置的转子绕组过热,#6-#8包线匝风路长,风阻大,风量小,因而过热更严重。并根据原因分析提出了处理措施,同时提出了需要提高和改进的方面。#5发电机转子端部冷却风路存在结构性缺陷,采取对端部的冷却风路进行改善处理和提高绝缘垫块的耐热等级处理后可提高发电机转子通风散热能力,使转子端部冷却氢气分配合理,局部过热减轻。确保发电机安全可靠运行,保证机组稳发满发。同时对在#5发电机处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在以后的#3、#4、#6机组大修中对#3、#4、#6发电机进行处理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TM311【目录】:
Abstract7-8
1 绪论9-23
1.1 汽轮发电机的冷却方式9-14
1.2 氢内冷转子的通风系统14-16
1.3 转子通风系统冷却介质流动特性分析16-18
1.4 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气隙取气通风系统的技术发展18-21
1.5 问题提出21-23
2 设备概况23-37
2.1 概述23
2.2 发电机结构23-37
3 设备解体试验情况37-41
3.1 修前试验37-38
3.2 解体情况38-41
4 转子的热平衡及温升极限41-45
5 发电机转子端部发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45-57
5.1 发电机转子的通风结构45
5.2 发电机转子端部发热存在的主要问题45
5.3 发电机转子端部发热的原因分析45-47
5.4 发电机转子端部发热的处理措施47
5.5 建议47-57
6 结论和展望57-59
6.1 结论57
6.2 展望57-59
参考文献59-63
附录 大修风速试验记录63-70
附录 发电机试验报告70-75
附录 发表论文75-80
作者简历80-8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范永达,苏文印;[J];大电机技术;1990年05期
阮江军,陈贤珍,周克定;[J];大电机技术;1997年05期
胡晟,谭茀娃,金如麟;[J];大电机技术;1999年06期
高玉珍,桂喜良;[J];大电机技术;2000年01期
李伟清,刘双宝;[J];大电机技术;2000年03期
刘庆河;[J];大电机技术;2004年04期
阮琳;[J];电气时代;2001年06期
毛国光;[J];电网技术;2000年11期
郭长仕,刘聿拯,袁益超,胡晓红;[J];电站系统工程;2005年05期
郭长仕;袁益超;刘聿拯;胡晓红;;[J];发电设备;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石雪梅;吴迪;;[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马良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李政;;[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林梅芬;许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刘胜建;;[J];安徽电力;2006年01期
叶斌;石磊;穆晓立;;[J];安徽电力;2006年02期
黄晟;;[J];安徽电力;2006年03期
汤伟;;[J];安徽电力;2006年04期
张霁月;李超文;朱兴刚;;[J];安徽电力;2011年03期
陈化钢;;[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克奎;;[A];2011年全国冶金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1年
丁艺峰;魏晓朋;;[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张敏雁;;[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陶晔;;[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李骞;;[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高景林;尹莉;;[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文华;王任;梁仕斌;;[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0年
曹敏;毕志周;李毅;张忠才;郑建云;刘国旺;;[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李骞;董伟;;[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王任;刘涛;梁仕斌;郑建云;;[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琳云;[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赵珊珊;[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施希;[D];武汉大学;2009年
侯纪勇;[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黄震;[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张洪亮;[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孙会刚;[D];重庆大学;2011年
张军;[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王兴志;[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王凯;[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纪二云;[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王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祝令帅;[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骆洁艺;[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冯智;[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王冬梅;[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邸龙;[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徐亚男;[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齐洪斌;[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王汉杰;[D];浙江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昌宗;熊家驹;;[J];东方电机;1998年03期
李德基;曹国宣;;[J];电工技术学报;1986年03期
阮江军,陈贤珍,周克定;[J];电工技术学报;1996年01期
孙瑶廷;[J];电工技术杂志;1998年04期
沈梁伟;[J];大电机技术;1980年03期
王国乾;[J];大电机技术;1980年03期
李德基,邓立平;[J];大电机技术;1986年03期
崇彬,范永达,罗以芬;[J];大电机技术;1986年04期
郑龙泰;[J];大电机技术;1987年01期
关建军;[J];大电机技术;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华北电力技术;1979年10期
;[J];广西水利水电;1975年05期
朱泰;[J];华东电力;1978年S2期
;[J];广西水利水电;1975年S6期
何玉灵;娄源元;柳春成;;[J];机械;2009年06期
关荣锋;[J];仪器仪表学报;1999年03期
傅来福;[J];华东电力;1988年02期
赵茜;;[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毛国光;赵建华;;[J];大电机技术;1992年06期
张学延,张卫军;[J];发电设备;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昌喜;;[A];水电站机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韩玉峰;;[A];2003大型发电机组振动和转子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胡宇达;邱家俊;卿光辉;;[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周巧婵;;[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3册)[C];2009年
马保生;;[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起重机[C];1984年
沈珏玮;;[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袁立平;刘占辉;;[A];第八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赵艳军;陈雷;胡继伟;李世涛;;[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樊立民;;[A];水轮发电机组稳定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关建军;;[A];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柯新;[N];中国轻工报;2000年
;[N];科技日报;2000年
王镜榕 陈方锋;[N];中国企业报;2003年
余小波;[N];中国工业报;2005年
;[N];科技日报;2000年
张良善;[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姚国萍;[N];中国工业报;2006年
龙继慧 梁占武;[N];中国冶金报;2008年
宋亚平;[N];中国工业报;2005年
孙延军;[N];中国冶金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侯纪勇;[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蒲莹;[D];华北电力(北京)大学;2001年
马渝(Adama Fanhiri SANGARE);[D];重庆大学;2004年
武玉才;[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朱卫国;[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康锦萍;[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徐衍会;[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蒙亮;[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李俊卿;[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侯哲;[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淑惠;[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高磊;[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赵华;[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3年
罗盛波;[D];重庆大学;2002年
马自斌;[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赵凌志;[D];华北电力(北京)大学;2002年
孙宏丽;[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童旭松;[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熊正强;[D];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
许兆凤;[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大中型高压电动机引出线接头过热原因及处理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2页
文本预览:
大中型高压电动机引出线接头过热原因及处理 湛江发电厂现装机容量为 4 台 300M W 的发电机组。从 1994 年第一台发电机组投产以 来,曾发生多起高压电机引出线接头过热引起的事故。其中断相是事故的最直接原因,有的 由于断相后还造成接地短路。而这些事故也发生在其他大中型高压电机中。为不影响生产, 故很有必要分析其过热的原因,制定处理的方案,并做好预防。 一、电机引出线接头过热原因 1.高压电机引出线接头有问题引起的过热 电机引出线与接头连接有虚焊、开焊、断股。其中虚焊、开焊是出厂时电机遗留的制造 缺陷; 而断股则多是由于在运行中引出线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而引起。 上述原因都会增加电机 引出线与接线头的连接电阻,尤其是断股,其断头的两端初始不是完全的脱离接触,而是在 电磁力和外来振动的作用下,断口处若即若离,即形成火花放电,使断股处的发热量成倍增 加,加速事故的发生。 2.高压电机引出线接头与电源压接端头接触电阻大引起的过热 (1)接触处导流截面小而导致电阻增大。该厂所有高压电机的引出线均采用支持绝缘子 引出与电源线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的电流路径是从电源压接端头分别经垫片螺母、 与高压电 机接头流入电机定子线圈,因而导流截面的大小与垫片的大小、螺母的厚薄、大小有关。 (2)不同材质的两种导体之间的接触电阻也较大。该厂电源线为铝绞线,故而电源压接 端头为铝质材料, 而电机接线头、 垫片、 螺母都为铜质材料, 未经处理的铜铝接触电阻较大。 3.高压电机电源电缆压接端头有问题引起的过热电源电缆压接端头压接不良、断股、氧 化等。 二、电机引出线接头过热的处理方法 l.引出线接头有问题引起过热的处理 先用双臂电桥测量该电机三相直流电阻, 将发热相接线头采用银焊条重新焊接, 减少虚 焊的发生。然后重新测量发热相的直流电阻,与焊接前的直流电阻进行比较,以检测焊接的 效果。同时还要与其他相的直流电阻进行比较,三相直流电阻应平衡。 2.电机引出线接头与电源压接端头接触电阻大引起过热的处理 首先将电源线压接端头改为专用的铜铝压接端头, 以降低两种不同材料导体之间的接触 电阻;再将上下垫片加大,上下螺母加厚、加大,以增大导流截面来降低接触电阻。对于 1000kW 以上的高压电机,同时还采用改变它与电源的连接方式,即将电机引出线接线头改 为压接端头,用螺栓、螺母将其与电源压接端头对穿起来,增加了电机引出线压接端头与电 源线压接端头的直接接触面来降低其接触电阻。 3.电机电源电缆压接端头有问题引起过热的
第1页/共2页
寻找更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地产过热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