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鱼污染

海洋污染物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海洋污染物
指主要经由人类活动而直接或间接进入海洋环境并能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或能量人们在海上和沿海地区排污可以污染海洋而投弃在内陆地区的污物亦能通过大气的搬运河流的携带而进入外文名marine pollutant分&&&&类6类
英文marine pollutant
海洋中累积着的人为污染物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危害深远自然界如喷发自然油溢也造成海洋污染但相比于人为的污染物影响小不作为海洋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按照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毒性可有多种分类法当前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一及其产品
包括原油和从原油分馏成的等以及经裂化催化重整而成的各种产品主要是在炼制及使用等过程中流失而直接排放或间接输送入海是当前海洋中主要的且易被感官觉察的量大面广对海洋生物能产生有害影响并能损害优美的海滨环境的污染物
包括等金属和等以及等主要来自和与石油燃烧而生成的废气转移入海这类物质入海后往往是河口港湾及近岸水域中的重要污染物或直接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或蓄积于海洋生物体内而影响其利用价值
主要自等施用农药而随水流迁移入海或逸入大气经搬运而沉降入海有汞等重金属农药蔬草灭等除莠剂等有机氯农药以及多在工业上应用而其性质与有机氯农药相似的多氯联苯等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性质稳定能在海水中长期残留对海洋的污染较为严重并因它们疏水亲油易富集在生物体内对海洋生物危害尤大
主要来自核武器爆炸和核动力船舰等的排污有-114-239-90-131-137-106-106-55-54-65和-60等其中以锶-90铯-137和钚-239的排放量较大半衰期较长对海洋的污染较为严重
五有机废物和生活污水
这是一类成分复杂的污染物有来自造纸印染和食品等工业的醣类等以及来自生活污水的和各种食物残渣等等工业的废物入海后以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为其特征生活污水中除含有外还带有氮磷等营养盐类可导致富营养化甚至形成
热污染主要来自等工业冷却水的排放可导致局部海区上升使海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下降和影响海洋生物的新陈代谢严重时可使动植物的群落发生改变对的影响较为明显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工程残土及疏浚泥等投弃入海后能破坏海滨自然环境及生物栖息环境药物污染成为海洋污染源[1]
现在要解决海洋水体污染最重要的是要研究新型的有机污染物并且提高分析检测的技术以及加强对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1]
其实海洋水体的新型有机污染物出现已经有20年了现在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是药物污染其中包括一些抗生素对于水体的污染因为科学家已经发现很多细菌可以生长在不同的抗生素上面即便是药性非常强的盘尼西林上面也能够生长细菌[1]
在水污染研究领域现在不断有新型污染问题出现比如水处理过程中因为消毒而产生的副产物毒性现在是刚刚出现的国际研究热点[1]
而且污染导致的问题现在有了越来越多的发现比如英国的科学家发现河流中在污水排放口附近就会出现雄鱼雌化的现象这就是我们现在关注的环境激素的影响海洋污染是近年来才开始受关注的问题因为海洋也难逃生态系统受污染的全球格局几乎所有海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对于海洋里的有机物污染我们仍然有很大的知识空缺需要去填补[1]
我国是抗生素生产的超级大国比如青霉素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75%头孢菌占80%链霉素占90%我们人均使用抗生素的量也是美国使用量的10倍大量抗生素的生产和使用最终都通过生态循环系统进入到水体也进入到了海洋以海河流域为例罗义教授的课题组就发现磺胺的抗性基因在水和土壤中的含量水平都很高成了一个新型的污染物更糟糕的是抗性基因在环境中并没有一个排放标准的上限现在这一课题组正在调查抗性基因在水环境的存在情况以及污水处理系统中抗性基因的准概况希望能够为制定抗性基因的环境基准和排放标准提供参考数据[1]一种物质入海后是否成为污染物因物质的性质数量或浓度时间和海洋环境特征而异有些物质入海量少对海洋生物的生长有利量大则有害如城市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工业污水中所含的铜锌等元素就是如此在多数情况下受污染的水域往往有多种污染物因此一种污染物入海后经过一系列和其存在形态浓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乃至对生物的毒性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如无机汞入海后若被转化为有机汞显著增强但若有较高浓度硒元素或存在时毒性会降低有些化学性质较稳定的污染物当排入海中的数量少时其影响不易被察觉但由于这些污染物不易分解能较长时间地滞留和积累一旦造成不良的影响则不易消除海洋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通过食用受污染海产品和直接污染的途径随着人们对污染物的认识和的发展以及不同海域环境条件的差异主要的海洋污染物将随着时间和海域而发生变化海洋污染物的监测包括水质监测底质监测大气监测和生物监测等都可分为沿岸近海监测和远洋监测前者因海域污染较重且复杂多变设立的监测站密各站项目齐全且每月至少监测一次后者主要测定那些扩散范围广和因海上倾废和因事故泄入海洋的污染物质通常设站较稀监测次数较少此外还有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污染物的反应以判断海洋环境污染情况的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图文]中国海水污染加重 四分之一近海海域中重度污染
&&& 日,连云港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技术人员在连岛海水浴场监测点进行海水采样监测。今年以来,该中心加大海域环境监测能力,提高预测预报率,满足海洋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的需要。目前已经三次对海水浴场和海州湾赤潮监控区进行监测。据发布的监测数据表明,前两次海水水质达到优良标准,无赤潮发生迹象。水质优良率在全国海水浴场中排在前列。 中新社发 王健民 摄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二日电(记者 阮煜琳)国家海洋局十二日在北京发布《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二00六年,中国海域总体污染形势依然严峻,过半近岸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四分之一的近岸海域水质处于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状态。百分之八十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
  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李春先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二00二至二00六年的五年间,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维持在十三点九至十七点四万平方公里,年平均约十五点五万平方公里。其中,近岸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面积平均为十一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近岸海域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五,占近岸功能区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近岸约百分之二十五的海域水质处于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状态。
  二00六年,对全国六百多个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排污状况及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全面监测显示,约百分之八十一点四的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持续增高,周边海洋功能区受损严重。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超过百分之六十的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极差状态。
  李春先说,海水污染程度加重,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监测区域海水质量为四类和劣四类,百分之四十三的排污口邻近海域全部为劣四类水质。大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底栖经济贝类难以生存,甚至出现了三十多平方公里的无底栖生物区。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马德毅说,由于某些人海洋意识淡漠,有些排污口排出的污染物可以说是骇人听闻,在某些排污口甚至已经检测出国际公约禁止排放的剧毒污染物。(完)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洋污染指进入河口近海的污水、废水造成的污染。
石油污染是一种严重的海洋污染。来源于经河流、向海洋注入的含油废水,海上油船漏油、排放和油船事故等;海底油田开采溢漏;逸入大气中的石油烃的沉降等。进入海洋的石油烃年约600万吨。
扩散:入海石油先在海洋表面迅速扩展成薄膜,在风浪、海流作用下分割成块、带状油膜,随风漂移,速度约为风速的百分之三,石油中的氮、硫、氧等非烃组分是,促进石油扩散。
蒸发:石油的轻组分发生蒸发。含碳数小于12的烃在几小时内大部分蒸发,碳数在12~20的烃蒸发要几个星期,碳数大于20的烃不易蒸发。蒸发大约消除泄入海中石油量的1/4~1/3。
氧化:海面油膜在光、微量元素的催化下发生氧化。扩散、蒸发、氧化过程在石油入海后的几天内,对石油的消失起重要作用,其中扩散速率高于自然分解速率。
溶解:低分子烃、有些极性化合物溶入海水中。正链烷分子量越大,溶解度越低,溶解度大于链烷。溶解、蒸发都是低分子烃的效应,对水环境影响不同。石油烃溶于海水易被海洋生物吸收。
乳化:受海流影响,石油易发生乳化。油包水乳化较稳定,聚成像冰淇淋的块状,较长期在水面漂浮;水包油乳化较不稳定易消失。使用分散剂有助于水包油乳化的形成,加速油污的去除。
沉积:海面石油经过蒸发、溶解后,形成致密的分散离子,聚合成沥青块,或吸附于其他颗粒物上,最后沉降于海底,或漂浮上海滩。
微生物降解:烃类氧化菌广泛分布于海水、海底泥中。浮游、定生直接从海水中吸收、吸附溶解的石油烃。海洋动物摄食吸附有石油的颗粒物质,由于石油烃是脂溶性的,生物体内石油烃的含量一般随着脂肪含量增大而增高。在清洁海水中,海洋动物体内积累的石油可以较快地排出。
较高水温有利于油的消失。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10℃时大约为1个半月;18~20℃时,为20天;25~30℃时,为7天。渗入沉积物的石油较难消除,需几月至几年。
石油形成的油膜阻碍大气、海水间的气体交换,影响海面对辐射的吸收。长期覆盖在极地冰面的油膜,增强冰块吸热,加速冰层融化。石油会溶解卤代烃等污染物中的亲油组分,降低界面间迁移速率。
油膜减弱了太阳辐射透入海水,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油膜沾污海兽皮毛、海鸟羽毛,溶解油脂物质,使其失去保温、游泳、飞行能力。高浓度石油会降低微型藻类的固氮能力,阻碍生长,导致死亡。沉降于潮间带、浅水海底的石油,使一些动物幼虫、海藻孢子失去适宜的固着基质。石油渗入大米草、红树等体内,改变细胞的渗透性。炼制油的毒性大于原油,低分子烃毒性大于高分子烃。
这类污染物不会在生物体内积累。适量的有机物、营养盐,有利海洋生物生长,过量造成水体溶解氧减少,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潮流使河口有机物稀释扩散,多被分解为、水。
有机物漂浮、悬浮于海面,海水更加混浊,对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和鱼类有破坏。覆盖力很强的纤维素等粘稠物,能使动物窒息。
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消耗大量溶解氧。生产1吨排出的消耗0.2~0.5吨氧,木质素下沉,造成下层海水缺氧,形成硫化物。大量有机物入海,水体富营养化,污水生物大量繁殖。
过量营养盐排入海洋,使细菌、病毒大量繁殖;病毒进入鱼贝体内,危害鱼贝类的生长发育,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可引起、、、和等疾病。
污染海洋的重金属元素有汞、镉、铅、锌、铬、铜等。岩石风化、海底火山喷发、水土流失,大量重金属通过河流、大气注入海中。污、废水、重金属农药,燃烧和释放出的重金属经大气进入海洋;全球每年入海洋的汞有3000多吨;大气中的通过大气输送,污染海洋。
物理迁移:海-气界面重金属的交换;海流、波浪、潮汐下,随海水运动,稀释、扩散,能将重金属迁移很远。
化学迁移:重金属元素在富氧、缺氧下发生,及化学价态、活性、毒性的变化。重金属在海水中能与无机、有机配位体生成、,使重金属的溶解度增大。底质的重金属可能重新进入水体。重金属在海水中生成氢氧化物,或被水中胶体吸附,易在河口、排污口沉积。
生物迁移:海洋生物通过吸附、吸收、摄食富集重金属,产生迁移,经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逐级放大,鱼体内富集浓度较高。此外无机汞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转化为毒性更强的。
食用海产品,重金属进入人体。甲基汞能引起水俣病;镉、铅、铬都能引起中毒,或有致癌、致畸作用。对生物体的危害一般依次是汞、铅、镉、锌、铜;有机汞、无机汞;一般海洋生物的种苗、幼体对重金属污染较为敏感。生物体对摄入体内的重金属,形成金属硫蛋白减轻危害,或与巯荃蛋白结合成金属排出体外。
海洋生物能直接从海水、摄食吸收核素,对锌-65的浓缩系数最大。核素沿食物链转移。低等生物对辐射的抗性强,胚胎和幼体对射线辐射的敏感性高。
海流是转移的主要动力,风也有影响。上层海水中的离子态核素难于向海底方向转移,只有通过水体的垂直运动,被颗粒吸着,与物质凝聚、絮凝等才能较快地沉降于海底。沉积物对大多数核素有很强的吸着能力,沉积物从海水中吸着核素的能力大致是:钙&锶铯&铷&锌&铁,锆-铌&锰&钌&钷。
60年代中期,太平洋东北部体内铁的比活性,比环境海水的比活性高倍;从大气沉降到海水中的铁,与海水中的稳定铁有不同理化形式,海洋生物比较能吸收、积累铁。在pH=8时,在海水中以离子、微粒子和络合物存在;当pH=6时,仅以离子和络合物存在。
海洋环境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自然地降低。
物理净化:通过稀释、扩散、吸附、沉淀、气化实现,是海洋自净中最重要的过程。在河口、内湾,潮流是污染物稀释扩散最持久的力量。如随河流入河口的污水、污染物,随着时间推移,通过水平流动、湍流扩散不断向外海扩散,使污染范围扩大,浓度降低,可沉性固体沉积。在河口近岸区,混合、扩散作用受河口地形、径流、湍流和盐度较高的下层水体卷入的影响。
化学净化:海水变化产生各种反应;比如有机污染物经氧化还原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水等。汞、镉、铬、铜等金属,在海水酸碱度和盐度变化影响下,离子价态发生改变,毒性改变或由胶体物质吸附凝聚沉于海底。海水中含有的各种配合体、可以与污染物发生反应,改变它们的状态和毒性。价态的变化直接影响这些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迁移、净化能力。大多重金属在性海水中形成易溶性化合物,有较高的迁移能力;在弱碱性海水中易形成络合物如Cu(OH)、Pb(OH)、Cr(OH)等。一般可溶性物质净化能力弱,难溶性物质易沉底净化能力强。
生物净化:微生物、藻类代谢将污染物降解、转化成低毒或无毒。如将甲基汞转化为金属汞,石油烃氧化成二氧化碳、水。微生物能降解石油、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等。
邹景忠 《海洋环境科学》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年现在海洋污染的情况?_百度知道
现在海洋污染的情况?
现在海洋污染的情况?我们老师要我们写说明文 要对比现在的海洋污染程度和10年前的海洋污染程度 如果可以的 现在的污染情况和以前的都发过来
有追加!~!~
提问者采纳
海洋污染面积不断扩大! 根据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发布的2006年广东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广东海域总体污染形势严峻,近海海域污染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巨大垃圾场. 广州&南方日报报导,广东省在十三个沿海城市近岸海域共设七十五个水质监测站,去年监测结果显示海域总体污染形势依然严峻,近岸局部海域因受陆源污染影响较大,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严重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珠江海口域,汕头近岸和湛江港近岸海域. 去年对广东近岸沉积物及贝类的监测结果显示,局部海域环境受到铅,铜,镉,汞,石油等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奥东近安海域沉积物受到镉,砷和石油类的污染,深圳近岸海域沉积物受到DDT的污染,珠江口海域沉积物受到砷、镉、铅和总汞的污染,粤西近岸海域沉积物则受到砷的污染。 另外,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也不乐观,雷州半岛监控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下降,往日纯净健康的大亚湾监控区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珠江口监控区则处于不健康状态,该区域的生态压力已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生态系统在短期内无法恢复。 报告指出,广东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最大的罪魁祸首是陆源污染物的大量排向海洋,海洋变成巨大的垃圾场。 据统计,去年八十二个可测污水入海量的排污口污水浩浩荡荡涌入大海,年入海总量高达约八十三亿吨,比五年前高出六成左右。 针对广东海域污染的严峻现状,专家指出,广东环保工作一直是重江河轻海洋,政府对海洋污染的治理投入不到江河环保的十分之一。 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李珠江表示,应针对广东尤其是珠三角的海域污染现状,制定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省级标准,限制污水、污染物投向海洋,同时加大海洋污染治理资金投入,采取污染较严重地区签责任状等更有力的措施,以遏制海洋环境质量恶化。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根据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发布的2006年广东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广东海域总体污染形势严峻,近海海域污染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巨大垃圾场.
同情箫柯kjb 楼主没实现追加
海洋污染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840平方公里海水被污染(组图)
7月5日,记者在拍摄国家海洋局公布的溢油事故视频资料。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今年6月初,蓬莱19-3油田发生溢油事故,事故被披露后引起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7月5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事故原因、处置情况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通报。
  两座平台先后漏油
  国家海洋局通报说,6月4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康菲石油公司报告,在蓬莱19-3油田B平台东北方向海面发现不明来源的少量油膜。6月8日,康菲公司再次报告,在B平台东北方向附近海底发现溢油点。北海分局此后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认为根据6月11日卫星遥感结果、油指纹鉴定以及专家会商结果,确认溢油来自蓬莱19-3油田。
  6月17日,北海分局又接到在油田附近巡视的中国海监船报告,发现C平台及附近海域大量溢油。随后康菲公司报告,蓬莱19-3油田C平台C20井在钻井作业中发生小型井涌事故。
  “接报后,国家海洋局立即要求康菲公司快速处置,停止蓬莱19-3油田所有平台的钻井作业,以防止新的溢油风险,并对油田进行自查。同时约谈康菲公司以及中海油领导,了解事故原因和处置进展。”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说,“北海分局已就排查溢油点、切断溢油源、围控处置溢油等多方面工作多次向康菲公司下发通知,提出要求。”
  单日最大面积158平方公里
  根据国家海洋局通报的情况,本次溢油污染主要集中在蓬莱19-3油田周边和西北部海域,造成劣四类海水面积840平方公里,对油田以及周边海域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损害。
  李晓明说,国家海洋局已基本完成了溢油影响范围、溢油对海水水质、沉积物影响评价工作。本次溢油单日最大分布面积达到158平方公里,蓬莱19-3油田附近海域海水石油类平均浓度超过历史背景值40.5倍,最高浓度达到历史背景值的86.4倍。溢油点附近海洋沉积物样品有油污附着,个别站点石油类含量是历史背景值的37.6倍。
  溢油已得到控制
  李晓明介绍说,B平台的溢油已于6月19日得到基本控制,C平台采取水泥封井措施后,溢油已于6月21日得到基本控制。在国家海洋局的监督督促下,康菲公司先后布设围油栏3000米,使用吸油拖缆约4000米、吸油毡2800公斤。截至7月4日,已回收油水混合物近70立方米,除B、C平台附近偶有少量油膜出现以外,海面已无明显漂油。
  康菲石油公司负全责
  “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在石油开采生产作业中,溢油事故的责任由作业者来承担。”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王斌说,“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独立实体,也是发生此次溢油事故的蓬莱19-3油田的作业者,应该承担溢油事故的法律责任。”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进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处以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管理部门还将代表国家对责任方提出生态索赔的要求,这个数额我相信会远远多于20万元。”王斌说。
  李晓明明确表示,海洋局已经对康菲公司此次溢油事件予以立案,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调查核实本次溢油污染事故的原因、污染程度等方面后,将会按照法律的有关条款和有关程序予以处理。
  不过,海洋局明确表示,不会追究中海油的法律责任,因为漏油平台完全是康菲石油独立作业。业界人士则认为,如果生态影响巨大,康菲公司可能面临巨额生态赔偿,平时共享收益的中海油可能也会卷入赔偿额的分担。
  事故钻井作业全停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发生漏油的19-3油田的钻井作业已经全面停止。
  渤海19-3油田目前是有五个平台、一个储油轮,发生溢油的是B平台和C平台。B平台先发生溢油,属地层压力升高后海床地缝原油泄露;C平台后发生溢油,属钻井作业中发生的小型井涌事故。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表示,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目前已停止19-3油田所有平台的钻井作业并进行安全自查工作,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只有在事故查清安全自查工作满足要求之后才可能重新钻井作业。
  原因仍不确定
  国家海洋局表示,通过组织专家对此次溢油事故的分析,认为蓬莱19-3油田通过注水和岩屑回注,可能增加了平台附近的地层压力,为流体连通地层提供了能量,导致B平台海底溢油。而C平台在钻井过程中发生井涌、侧漏,从而导致了溢油发生。
  “B平台这种海底溢油类型,在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还是第一次遇到,我们的应对经验不足。”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郭明克坦言,“不论是陆地油田还是海上油田,向油田注水和进行岩屑回注都是很平常的做法。这次究竟为什么会造成溢油事故,具体的原因仍需要深入的分析研究。”
  据介绍,把水注入油层以补充和保持油层压力的措施称为注水。为了弥补原油采出后所造成的地下亏空,保持或提高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并获得较高的采收率,世界各国的油田普遍采取了这种注水的方式。此外,在油田钻井过程中会产生废弃的油基泥浆和含油的岩屑,为避免环境污染,将这些有害废物注入到符合条件的地层中去的钻井废物处理方法,称为岩屑回注。
  “注水和岩屑回注,通常来说是被认为是有利于海洋环境的采油措施。”王斌说,“但这一次,注水和岩屑回注作业导致了地层压力变化,这确实是对我们新的挑战。”
  郭明克表示,国家海洋局已责成康菲公司迅速查清溢油点,找准溢油来源,把窟窿堵死。“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溢油源找出来,把最终的原因找出来,采取切实的封堵,把油给堵住。”他说。
  对环境影响难以准确预测
  郭明克表示,渤海是一个半封闭性的海域,发生在这里的环境污染事件,由于海水交换程度较低的缘故,程度会比开放性海域要严重。
  “虽然已经监测到的劣四类海水海域面积为840平方公里,但这并不代表着这次溢油事故的影响范围就是这么大。”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崔文林说,“在事故的处理过程中,只有一部分溢油能够被回收,还有相当一部分会与海水融合或沉到海底。渤海本身特点带来的环境脆弱性,使得这次事故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复杂化,需要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密切监测。”
  崔文林同时表示,溢油发生的区域属于油气田开发海洋功能区,事故发生时该海域没有渔民进行渔业捕捞。此外,事故对该海域的交通、船舶运输没有造成太大影响。本报记者 涂露芳
  一个月的信息“真空”从何而来?
  从事故初始的6月4日到发布事故通报的7月5日,长达一个月之久的信息“真空”让公众颇有疑惑。对此,李晓明说:“事故发生后,海洋管理部门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一时间将监测结果通报了国家应急管理机构、国务院有关管理部门,环渤海的山东、河北、天津、辽宁三省一市人民政府。支持这些部门组织开展相应的应急部署工作。”
  王斌则表示,溢油事故的监测、监视,乃至形成结论,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动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获得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海洋管理部门还遇到了各种因素的制约,例如天气因素对监测飞机、船舶的影响,以及我国技术水平的制约。
  王斌解释说,根据海洋管理部门工作的安排和部署,报告溢油事故的一般原则,是在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左右时间提出一个初步的报告。在这次事件中,海洋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处理的实际情况,实际上在发布情况通报的一周之前就已经向社会公众发出预告,将在7月5日公布一些初步的调查结论。
  “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就在现在,我们还有监测人员在海上采集样本,进行分析评价。我们将要对这次事件进行一个长期持续的评估,今天只是一个初步结论,等我们获取更进一步全面的结论,或者有新的结果,我们还会向社会及时公布,请大家放心。”王斌说。
  严重程度远低于墨西哥湾漏油
  渤海蓬莱19-3油田钻井平台的漏油事件,到底有多严重?是否会导致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那样的生态灾难?
  对此,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郭明克表示,此次漏油事件的严重程度与墨西哥湾事件不是一个层级,这从封堵漏油的周期差异就能看出来。墨西哥湾事件从去年4月20日发生后,直到11月份才成功封堵,而渤海漏油事故在15天左右的紧急处置后已经基本得到控制。
  具体来看,这两次漏油事件有四大差异。首先是水深的差异,渤海19-3平台水深27米至28米,紧急处置相对简单,潜水员就能探测漏油点;而墨西哥湾事故区域水深1500米,只能派水下机器人处置,处置的技术难度高得多。
  二是漏油原因不同。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主要是自然压力巨大产生油井自喷爆炸,而渤海19-3平台是人工注水增加地层压力从而发生漏油,目前已停止注水作业,一旦地层压力减下来,漏油风险就显著降低。在事故发生后,海洋局已责成康菲石油公司关闭注水井,并打了一口减压井。
  三是地理位置的差异。19-3平台在渤海中部地区,属于事业勘探开发的生产作业区,远离海岸线,也没有捕鱼养殖产业,而墨西哥湾漏油区域大量分布在美国东海岸,生态影响巨大。
  另外第四个方面的差异则对渤海漏油事件的环境影响消除不太有利。渤海属于半封闭内海,与外部水域的交换相对较少,一旦发生同等严重的漏油事件,比墨西哥湾那样的开阔海域影响会更大,污染不易于消散。因此,海洋局未来还将继续加强监测,并已要求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三大石油公司全面排查在渤海区域的油气作业设施,尤其是重点排查注水作业实施,防范类似事故。
  “这样的事故在国内还是首次发生,在全球也不多见,此前只有挪威北海油田发生过类似事故,处理起来有一定的技术复杂性。”郭明克坦承。目前,康菲石油已经调集专家进行会商,尽快寻找彻底切断漏油点的封堵措施。
  另据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王斌介绍,这次漏油事故不是中国石油勘探史上最大的一次,目前海洋局还没能对溢油量做出最终判断。
  近年中海油漏油事件一览
  2007年前后
  当地养殖企业反映曾经出现过比较严重的油污污染事件。在海滩捡拾的是块状的油污,这应该是原油,而不是船舶柴油泄漏造成的。
  2009年9月
  中海油旗下海南福山油田一个月内发生两次漏油事故,油田输送油管发生渗漏,对附近的一个小水库造成污染,还对当地一村庄的200亩水田造成了污染。
  2010年海南
  中海油的内部员工透露,当时华能要在海南建个电站,电站需要在海边建个码头,码头正好和中海油的管道重合,按图去挖的时候把中海油的管道挖开裂了,由此发生漏油事故。
  中海油公布位于渤海湾的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发生故障,导致“渤中28-2南”等四个自营油田关闭,涉及日产量约3.9万桶。以其去年原油日产量约7.2万桶计算,停产油田日产量相当于整体日产量5.4%。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报告,该公司在渤中34-1北区块实施钻井作业的南海一号钻井平台发生溢油事故。
  2011年6月上中旬
  渤海湾发生渗漏,附近海面出现油膜,目前渗漏点已经得到控制。
  一位名为沧浪之说的微博网友在搜狐微博发出系列海洋污染的图片,该网友称,这些污染的图片都是位于中海油旅大5-2DPP平台附近。图片显示,一座名为旅大5-2DPP的平台下面,蓝色的海水上泛着黄色的液体。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6277条
评论9209条
评论7703条
评论6465条
评论4852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水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