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h2杂化方式是气体吗?

《L-CNG工业特气精英通讯录》已经9千多精英加入了,长按下二维码可以申请加入加微信可邀请加入气体精英微信群 一 &乙炔气(C2H2): & & &我国工业燃气用量中,70%为乙炔气。以前乙炔气主要是乙炔发生器中制取,由于造成污染和高度不安全性,目前各地均已发文不得采用(包括管道式)。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将乙炔溶解于丙酮中的溶解乙炔气。乙炔化学性质活跃,易爆,极危险。乙炔在常温、常压下的分子结构为不饱和键,受热很不稳定,在高于200oC时会发生聚合反应,使温度压力不断升高而导致爆炸,当其与铜、银等金属以及空气、纯氧混合,甚至盛装容器直径较大时都会引起爆炸。使用乙炔气在对碳素钢切割时,易产生切口上缘熔化,挂渣多且不易清除,切面局部硬化等现象,使切割工艺不理想。同时为安全期间,溶解乙炔钢瓶内要按规定加入14公斤丙酮,按规定充入5-7公斤乙炔达到全部溶解于其中的目的。而部分厂家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不再继续加或减少续加丙酮,而是强行充装乙炔气,这样使瓶内压力加大,使钢瓶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同时,钢瓶内充气量往往只有3.5-4公斤,甚至有的低到2公斤,使用户蒙受损失。有的大型企业自设乙炔站,使上述情况有所改善。但应当看到,生产乙炔的原料为电石,每生产一吨电石耗电能3300度,还需要焦炭600公斤,煤500公斤,碳精棒50公斤。用电石法制取乙炔气时,会排出大量电石渣(1吨电石生成3.3吨电石渣)及H2S、PH3等有毒有害气体,污染严重。在制取溶解乙炔时又消耗大量重要化工原料丙酮,溶解乙炔成本昂贵,加大生产成本。另外,乙炔还是化工方面贵重原料,1吨石可制取0.5吨维尼塑料。因此,从宏观上看,将乙炔仅作为燃气是对资源的浪费。但由于以前还没有其它燃气可以全面替代乙炔,加上传统习惯及企业对此的大量投入,因此,乙炔在我国工业燃气领域中仍占主导地位,但国家权威机构已明确提出:“为全民经济高效发展、应向世界发达国家看齐,将乙炔作为工业燃气的份额大幅度缩小到35%以下。”并寻求新的替代能源。 & & 危害:纯乙炔气体本身是没有毒性的,类似氢、氮对人体的影响,是一种窒息性的气体,若空气中乙炔浓度达到20%以上时,由于空气中氧含量的减少会使人感到呼吸困难或头昏。乙炔浓度达40%以上时,人会产生虚脱。此外乙炔还有阻碍氧化的作用,使脑缺氧,引起昏迷麻醉。乙炔中含有较多杂质时(如硫化氢、磷化氢等)则中毒症状加快。二 &丙烷气(C3H8): & & &石油化工副产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国际上即着手其用于工业切割试验,我国亦于七十年代初开始研究,并于九十年代初由哈尔滨焊接研究所等试验成功,并由国家科委(92)国科成办字第097号文在全国范围内推荐使用。 & & 丙烷为石油化工加工副产品,燃点高,燃烧速度较慢,化学性质不活跃,爆炸范围小,不易回火,对温度、压力、冲击的反应远低于乙炔,安全性大大优于乙炔。丙烷的体积热值(Kj/m3)较乙炔高一倍,因此消耗量也较乙炔降低,其切割工艺较乙炔好,而且丙烷是石化副产品,以前除用于燃料外,无其它用途。用于工业燃气,燃烧后很少留下杂质和残液。它的成本也低。我国东北地区有些企业采用以丙烷为工业切割气。从乙炔到丙烷的切换简单,所需要更换的设备仅只割嘴,其余均可代用。虽然丙烷在使用时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切割质量有所提高,但由于其火焰温度较低(2527oC),预热时间长,耗氧量较大,,焊接性能较乙炔要差,切割厚大材料困难等在不少方面难以完全胜任,无法全面取代乙炔,加上操作人员使用习惯等因素,一时难以全面推广。 气体精英们大家好!气体精英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线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您还在观望吗!赶快行动吧!长按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可以下载在移动互联网上为您和您公司及产品做推广!气体精英(gas-elite)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gas-elite聚气体精英,生八方财富!聚气生财!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as-elite聚气体精英,生八方财富!聚气生财!&&&&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乙炔气简介-[南京为生气体制造有限公司]/乙炔气
  简称C2H2,又称。结构简式HC≡CH,是最简单的炔烃。无色、无味、易燃的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起加成、氧化、聚合及金属取代等反应。&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  3CH≡CH&+&10KMnO4&+&2H2O→6CO2↑+&10KOH&+&10MnO2↓&  在适宜条件下,三分子乙炔能聚合成一分子苯。&  金属取代反应:将乙炔通入溶有金属钠的液氨里有氢气放出。&  乙炔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白色乙炔银沉淀&  因为乙炔分子里碳氢键是以SP-S重叠而成的。碳氢里碳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比较大些,使得碳氢之间的电子云密度近碳的一边大得多,而使碳氢键产生极性,给出H+而表现出一定的酸性。&  乙炔可用以照明、焊接及切断金属(氧炔焰),也是制造乙醛、醋酸、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的基本原料。&  纯品乙炔为无色略带芳香气味的气体,自电石制取的乙炔含有磷化氢、砷化氢、硫化氢等杂质而具有特殊的刺激性蒜臭和毒性;常压下不能液化,升华点为-83.8℃,在1.19×105Pa压强下,熔点为-81℃;易燃易爆,空气中爆炸极限很宽,为2.5%~80%;难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乙醇、苯等有机溶剂,在丙酮中溶解度极大,在1.2MPa下,1体积丙酮可以溶解300体积乙炔,液态乙炔稍受震动就会爆炸,工业上在钢筒内盛满丙酮浸透的多孔物质(如石棉、硅藻土、软木等),在1~1.2MPa下将乙炔压入丙酮,安全贮运。&  乙炔燃烧时能产生高温,氧炔焰的温度可以达到3200℃左右,用于切割和焊接金属。供给适量空气,可以安全燃烧发出亮白光,在电灯未普及或没有电力的地方可以用做照明光源。乙炔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试剂发生加成反应。在20世纪60年代前,乙炔是有机合成的最重要原料,现仍为重要原料之一。如与氯化氢、氢氰酸、乙酸加成,均可生成生产高聚物的原料:&  乙炔在不同条件下,能发生不同的聚合作用,分别生成乙烯基乙炔或二乙烯基乙炔,前者与氯化氢加成可以得到制氯丁橡胶的原料2-氯-1,3-丁二烯。乙炔在400~500℃高温下,可以发生环状三聚合生成苯;以&  Ni(CN)2为催化剂,在50℃和1.2~2MPa下,可以生成环辛四烯。&  乙炔具有弱酸性,将其通入硝酸银或氯化亚铜氨水溶液,立即生成白色乙炔银(AgC≡CAg)和红棕色乙(CuC≡CCu)沉淀,可用于乙炔的定性鉴定。这两种金属炔化物干燥时,受热或受到撞击容易发生爆炸,如:&  反应完应用盐酸或硝酸处理,使之分解,以免发生危险:&  乙炔在使用贮运中要避免与铜接触。&  工业上可以用碳化钙(电石)水解生产乙炔:&  CaC2+2H2O→HC≡CH↑+Ca(OH)2&  也可由天然气热裂或部分氧化制备。&  用途:制氯乙烯、乙醛、醋酸及聚氯乙烯等,也可用于焊接及切割&  C和H的体积之比是12:1
乙炔气用途/乙炔气
  乙炔气在燃烧时发生明亮的火焰,作为航标灯的燃料应用于航海、内航照明,经济廉价,在矿山及民用照明上也普遍使用。
乙炔气对人体危害/乙炔气
  乙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可燃气体,但工业品具有使人不愉快的大味。它是由电石(CaC2)与水作用而制得。&  分子式“C2H2。相对分子质量:26.04。乙炔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17167kg.m3。熔点(119kPa):-81.8℃。沸点:-83.8℃。相对密度(水=1):0.62,相对密度(空气=1)0.91。饱和蒸气压:4053kPa(16.8℃)。临界温度:35.2℃,临界压力:6.14Mpa。闪点:<-50℃,自燃温度:305℃。乙炔与空气温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爆炸不限:2.1%(体积分数),爆炸上限:80.0%(体积分数)。最小引燃能量:0.019mJ。燃烧热为1298.4kJ/mol。其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  危险货物编号:21024,UN编号:1001,CAS号:74-86-2。&  主要用途&乙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它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单体,广泛用于氧炔切割和焊接。为了储运方便,目前用于氧炔焊割的乙炔都是桶装。当前全国生产溶解乙炔的生产厂家近2000家。由此可见,接触乙炔的作业人员是很广泛的。&  健康危害表现&乙炔对人体的危害是具有弱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的表现为:工人接触10%~20%乙炔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出现头痛、头晕、全身无力等;吸人高浓度乙炔,初期为兴奋、多语、哭,后眩晕、头痛、恶心和呕吐,共济失调、嗜睡等;严重患者出现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停止吸入,症状可消失。&  急救措施&急性中毒者,应立即脱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输氧。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进入高浓度环境中进行事故处理与救援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预防措施&生产过程密闭,加强全面通风。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时间直接接触。进入罐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时,须有人监护。溶解乙炔的充装要控制流速,注意防止静电积聚。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仓外。一定要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石河子科技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7次
参与编辑人数:2位
最近更新时间: 18:15:00
贡献光荣榜气焊气割常用气体的性质及使用安全要求
作者:安全管理网 来源:安全管理网 点击:
 评论: 更新日期:日
  能够燃烧的并能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能量的气体,称为可燃气体;本身不能燃烧,但能帮助其它可燃物质燃烧的气体为助燃气体。
  气焊气割常用的可燃气体有乙炔(C2H2)、氢气(H2)、液化石油气等;常用的助燃气体是氧气。下面我们着重介绍一下工业上常用的可燃、助燃气体的性质:
  一、乙炔
  (一)乙炔的物理化学性质
  乙炔(C2H2),又名电石气,是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在常温和大气压力下,它是一种无色气体,工业用乙炔中,因为混有硫化氢(H2S)及磷化氢(PH3)等杂质,故具有特殊的臭味。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1.17kg/m3,比空气稍轻,-83℃时乙炔可变成液体,-85℃时乙炔将变为固体,液体和固体乙炔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因摩擦和冲击而爆炸。
  乙炔是理想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燃烧时所产生的火焰温度为2350℃,而与氧气混合燃烧时所产生的火焰温度为℃,因此用它足以熔化金属进行焊接,乙炔完全燃烧反应式如下:
2C2H2+5O2=4CO2+2H2O+Q  (放热)
  从上式看出:1体积的乙炔完全燃烧需要2.5体积的氧。
  (二)乙炔的爆炸性及溶解性
  乙炔是一种危险的易燃易爆气体。它的自燃点低(305℃),点火能量小(0.019毫焦)。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因分子的聚合,分解而发生着火、爆炸。
  1.纯乙炔的分解爆炸性
  纯乙炔的分解爆炸性,首先决定于它的压力和温度,同时与接触介质、乙炔中的杂质、容器形状等有关。
  (1)当温度超过200~300℃时,乙炔分子就开始聚合,而形成其它更复杂的化合物,如苯(C6H6)、苯乙烯(C8H8)、萘(C10H8)、甲苯(C7H8)等。聚合作用是放热的,气体温度越高,聚合作用速度越快,因而放出的热量就会促成更进一步的聚合。当温度高于500℃时,未聚合的乙炔就会发生爆炸分解。如果在聚合过程中将热量急速排除,则反应只限于一部分乙炔的聚合作用,而分解爆炸则可避免。
  乙炔是吸热化合物,即由元素组成乙炔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热,当乙炔分解时即放出它在生成时所吸收的全部热量:C2H2→2C+H2+226kJ/mol。分解时生成物是细粒固体碳及氢气。如果这种分解是在密闭容器(如乙炔发生器、乙炔瓶)内进行的,则由于温度的升高,压力急剧增大10~13倍而引起爆炸。
  增加压力也能促使和加速乙炔的聚合和分解。温度和压力对乙炔的聚合作用与爆炸分解的关系可用图2—9的曲线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温度等于或低于540℃,压力小于0.3MPa时,乙炔主要是聚合过程。当压力为150kPa。而温度超过580℃时,就能形成乙炔分解爆炸。压力越高,聚合作用能促进乙炔分解爆炸所需要的温度就越低。根据这一特点,现用的乙炔发生器工作压力极限不超过150kPa。一般在乙炔发生器的电石分解区或集气室中,是不可能达到这一温度和发生爆炸的。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如电石的局部过热)而温度过高时,就应该及时地采取冷却降温措施,把能量导出,那么乙炔就只是聚合而不会引起爆炸分解。
乙炔的聚合作用与爆炸分解的范围
  (2)乙炔的分解爆炸与触媒剂有关,当压力为0.4MPa时,与发热的小铁管表面接触而产生爆炸的最低温度为:
  有铁屑时为520℃;  有黄铜时为500~520℃;
  有活性炭时为400℃;  有碳化钙时为500℃;
  有氧化铁时为280℃;  有氧化铜时为240℃;
  有氧化铝时为490℃;  有紫铜屑时为460℃;
  有铁锈(氧化铁)时为280~300℃
  这些触媒剂能把乙炔分子吸附在自己表面上,结果使乙炔的局部浓度增高而加速了乙炔分子之间的聚合和爆作分解。
  (3)乙炔的分解爆炸与存放的容器形状和大小有关。容器的直径越小,则越不容易爆炸。在毛细管中,由于管壁冷却作用及阻力,爆炸的可能性会大为降低。根据这个原理,目前使用的乙炔胶管孔径都不太大,管壁也比较薄,对防止乙炔在管道内爆炸是有利的。
  (4)乙炔与铜、银、水银等金属或其盐类长期接触时,会生成乙炔铜(Cu2C2)和乙炔银(Ag2C2)等爆炸性混合物,当受到摩擦冲击时就会发生爆炸。因此凡供乙炔使用的器材都不能用银和含铜量70%以上的铜合金制造。
  (5)乙炔与氯、次氯酸盐等化合,在日光照射下以及加热等外界条件下就会发生燃烧和爆炸。所以乙炔燃烧失火时,绝对禁止使用四氯化碳灭火。
  2,乙炔与空气、氧气和其它气体混合气的爆炸性
  (1)乙炔及其它可燃气体凡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时就提高了爆炸危险性。乙炔和其他可燃气体与空气和氧气混合气的爆炸(发火)范围见表2—3。
可燃气体与空气和氧气混合气的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名称
可燃气体在混合气中含量(%容积)
2.2~81.0
3.3~8L 5
11.4~77.5
4.8~16.7
4.8~14.0
3.5~16.3
2.8~93.0
4.6~93.9
15.5~93.9
5.0~59.2
乙炔与空气或纯氧的混合气如果其中任何一种达到了自燃温度(与空气混合气体的自燃温度为305℃,与氧气混合气体的自燃温度为300℃)就是在大气压力下也能爆炸。是否会达到自燃温度而导致爆炸,基本上只决定于其中乙炔的含量。
(2)乙炔中混入与其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如氮气、甲烷、一氧化碳、水蒸汽、石油气等,或把乙炔熔解在液体里,能够降低乙炔的爆炸性。这是因为乙炔分子之间被其它气体或液体的微粒所隔离,因而使进行爆炸的连锁反应条件变坏的缘故。
乙炔能够溶解在许多液体中,特别是有机液体中,如丙酮等。在15℃、0.1MPa时,1升丙酮能溶解23升乙炔,在压力增大到1.42MPa时1升丙酮能溶解乙炔约400升。人们就是利用乙炔能大量溶于丙酮溶液中这个特性,将乙炔装入乙炔瓶内来储存、运输和使用的。
(三)乙炔中的杂质及毒性
1.乙炔中含磷化氢
工业用的乙炔中经常含有磷化氢(PH3)。这是由于电石中含有少量磷化钙等杂质,当电石与水接触时生成磷化氢。
乙炔中磷化氢的含量取决于电石的纯度。在未经净化的乙炔内,可能含有0.03%~1.8%&容积)的磷化氢。磷化氢的自燃点很低。气态磷化氢(PH3)在温度为100℃时,就会自燃,而液态磷化氢(P2H4)甚至在稍低于100℃时也会自燃。因而,当乙炔中含有空气,又有磷化氢存在时,就可能构成乙炔一空气混合气的爆炸起火。
2.乙炔中含硫化氢
硫化氢(H2S)是由于电石中含有硫化钙、硫化铝和碳酸钙等杂质,经水分解而生成的。乙炔中硫化氢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硫化钙与水的作用。因硫化氢能溶解于水,并在其生成与分解时,与水的温度有关。如在充足的水中进行分解时,可以减少乙炔中硫化氢的含量。乙炔中硫化氢含量的范围是0.08%~1.5%(容积)。
硫化氢和磷化氢都是乙炔中的有害杂质。在焊接时,其中的硫和磷可能转移到熔接处的金属中,而使焊缝质量变坏。
一般规定,乙炔中磷化氢的含量不得超过0.2%;硫化氢的含量应小于0.1%(按容积计算)
3.乙炔中含空气
乙炔中的空气一般是在乙炔发生器装换电石时进入的。也可能有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和吸附在电石表面上的空气混入乙炔里。因为空气和乙炔混合比在很宽的范围内都能使乙炔燃烧和爆炸,所以它是有害的杂质,应尽量减少其含量。在通常情况下,由固定式乙炔发生器制取的乙炔中,空气的含量不超过0.5%。而用移动式发生器制取的乙炔中,空气的含量不超过1%~1.5%。乙炔中空气的含量超过10%时,就不能用于火焰加工。
4.乙炔的毒性
乙炔中毒现象比较少见,它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其症状轻度的表现为:精神兴奋、多言、嗜睡,走路不稳等;重度的表现为: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发呆、瞳孔反应消失、昏迷等。也有表现为狂躁、无故哭笑等精神症状。
Tag:..相关内容
冶金安全热点内容
3484725795554655424676464045023838
冶金安全推荐内容
10-1510-1310-1309-2109-2007-0406-2506-04
安全管理论坛新帖
论坛数据加载中...
 |   |   |   |   |  |   |  |  |  |  
北京东方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E-mail:& & & &
&& 京公网安备乙炔起什么作用
新建wan768
乙炔,分子式C2H2,俗称风煤和电石气,是炔烃化合物系列中体积最小的一员,主要作工业用途,特别是烧焊金属方面.乙炔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极易燃的气体.纯乙炔是无臭的,但工业用乙炔由于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而有一股大蒜的气味.而电石制的乙炔因混有硫化氢H2S、磷化氢PH3、砷化氢而有毒,并且带有特殊的臭味.熔点(118.656kPa)-80.8℃,沸点-84℃,相对密度0.6208(-82/4℃),折射率1.00051,折光率1.0005(0℃),闪点(开杯)-17.78℃,自燃点305℃.在空气中爆炸极限2.3%-72.3%(vol).在液态和固态下或在气态和一定压力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险,受热、震动、电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发爆炸,因此不能在加压液化后贮存或运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丙酮.在15℃和1.5MPa时,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237g/L,溶液是稳定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2h2杂化方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