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 宇宙飞船航天知识

《叩开太空之门:航天科技知识问答》 罗格【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
iPhone/iPad/Mac
Android手机或平板电脑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获取Kindle阅读软件的下载链接。
通知出版社:
没有Kindle设备?,或者下载免费 。
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第1版 (日)
精装: 307页
20.6 x 14 x 1.8 cm
品牌: 羊城晚报出版社
ASIN: B003FMVL80
亚马逊热销商品排名:
图书商品里排第2,499,801名 ()
一、基本概念、历史和人物1.什么叫天空和太空?什么叫航天?航天与宇宙航行是什么关系?2.如何战胜地球引力?什么叫宇宙速度?航天器在大气层中也能绕地球飞行吗?  3.太空环境有什么特点?天体上的环境与太空环境相同吗?航天器上有什么独特的环境? 4.火箭为什么能在真空中工作?火箭如何产生宇宙速度?现在单级火箭也能达到宇宙速度吗? 5.为什么说中国是火箭的故乡?古代火箭与现代火箭有哪些共同点?万户飞天是怎么回事? 6.为什么说齐奥尔科夫斯基是宇航理论奠基人?他在宇航理论方面有哪些主要贡献?他的这些贡献是如何取得的? 7.戈达德何时研制成液体燃料火箭?他对火箭事业还有哪些贡献?他的座右铭是什么?  8.布劳恩与奥伯特有师生关系吗?布劳恩何时研制出V一2导弹?布劳恩对美国航天事业有哪些贡献? 9.科罗廖夫有什么样的传奇经历?他在火箭事业上有哪些主要贡献?他对空间事业有哪些主要贡献? 10.钱学森是如何回到祖国的?他在美国时有哪些主要成就?他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11.什么是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轨道?什么是星际探测器的能量最省航线?航天器的返回轨道有几种? 12.什么是人造地球卫星轨道?什么叫地球同步和地球静止卫星轨道?什么叫太阳同步轨道? 13.月球探测是何时开始的?金星的早期探测也有竞争吗?火星探测的早期情况如何?  14.人是何时进入太空的?早期载人航天的情况女Ⅱ胁“阿波罗”载人登月是怎么回事? 15.太空有哪些资源?目前正在开发哪些太空资源?近期可望开发的太空资源有哪些? 16.中国航天空间科技20世纪十大新闻是何时评出的?其具体内容是什么?到2000年6月底中国发射并成功运行的自制航天器有哪些? 17.什么是外层空间法?外层空间法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中国加入了哪些有关外空活动的国际公约?  18.人类何时飞出太阳系?它对科学技术发展有什么要求?对航天技术发展有什么要求?二、运载火箭与发射 1.什么是火箭?火箭与导弹有什么区别?运载火箭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2.运载火箭有哪些类型?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用是什么?……三、卫星及其应用四、载人航天与载人航天器五、空间科学与空间探测器
04 星03 星02 星01 星0与其他买家分享您的想法
查找其它相似商品
叩开太空之门:航天科技知识问答 [精装]
库存中仅剩 2 件。
由黑驰书店直接销售和发货。
查看产品详情页面完毕后,在此处了解返回您感兴趣的页面的方式。
查看产品详情页面完毕后,在此处了解返回您感兴趣的页面的方式。“航天”一词的由来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航天”一词的由来
&&& 日,钱学森在返回式卫星方案论证会(即&9&11会议&)开幕式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航天&一词,从此,&航天&一词便逐渐为大家所认同。那么,在此之前,&航天&叫什么呢?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中国的科技名词大多译自外语。那么问题来了,直译貌似稳妥,但放在中文环境中可能会文不达意,让人一头雾水;意译或许更为形象,但也可能因偏重某时期的技术&截面&而远离总体的发展脉络。&&&&&&& 早些年,国内称大气层以外的航天器在太空的航行、探测等活动为&宇宙航行&,简称&宇航&。由于国外&空间&(space)一词包含&宇宙空间&的意思,所以也有人称之为&空间航行&。曾有人想将&宇宙航行&合在&航空&里,钱学森并不赞同:&航空是在空气里飞;火箭已经在空气上面了,怎么还能叫航空呢?&他后来在给《航空知识》1964年1月号写的《祝&航空知识&复刊》一文中提出,大气层内的航行是&航空&,而大气层外的航行是&航空间&。  不过,&空间&也容易产生歧义。有个小故事:在东方红一号卫星临近发射时,钱学森、戚发轫等人赴京汇报。作为卫星研制的负责人,戚发轫在撰写供政治局讨论的报告时写到:&能做的试验都做过了,只是没有经过&空间环境&的检验。&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王秉璋指着身边的空气问戚发轫:&这算不算空间?&一下把这名优秀的科技人员给问住了。这时,钱学森对戚发轫说:&你就写:没有经过&上天&的检验。&避过了这个问题。  同时,根据人类科技的发展水平,钱学森也意识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的宇宙航行活动只能局限在太阳系内,&宇宙航行&不免夸大。综合多方面的原因,钱老在1967年的&9&11会议&上正式提出,将人类在大气层以外的飞行活动称为&航天&,而在大气层以内的飞行活动称为&航空&。钱老说,&航天&这个名词是受到毛主席的诗句&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启发,是毛主席&巡天&一词的延伸。第二天,钱老给卫星研制人员褚桂柏的回信中,界定了&航天&的关联概念:&& &1.(行)星际空间&&太阳系内的空间。     宇宙空间&&太阳系外的空间。     行星际航行&&太阳系内的飞行;     宇宙航行&&太阳系外的飞行,总称航天。&&& 2.用&航天技术&,不用&宇宙空间技术&,不要夸大。&
&&&&&& 后来,钱学森又将航空、航天、航宇的范围进一步界定为:大气层以内、大气层以外太阳系以内、太阳系以外,又译定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名词:如将&宇航员&、&太空人&统一为&航天员&等等。  但回溯1956年,刚刚归国的钱学森受周恩来委托起草《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时,却将中国的&火箭导弹工业&用&国防航空工业&来代替,这并不是钱学森的疏忽,而是当时为了保密采取的&障眼法&。后来成立的管理火箭、导弹工业的&航空工业委员会&也是如此。  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决定,将&第七机械工业部&改名为&航天工业部&,标志着&航天&这个词被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采纳。从此以后,&航天&这个名字便承载着几十万航天人的心血与荣耀,走过峥嵘,走到今天,走向未来。
当前为第10页中国中国航天知识普及竞赛题 (1)
&&&&&&&&&&&&&&&&&&&&&&&
中国中国航天知识普及竞赛题(1)
1.我国明代学者“”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绑有47支小火箭的椅子上,试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升空。试验虽然失败,但他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火箭载人”飞行的先驱。世人为铭记他,将月球上一座环形山命名为:“   环形山”。B  A.张衡B.万户C.郑成功 &
.下面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  A.现代“火箭”是一种自身既带有燃料,又带有助燃用的氧化剂,用火箭发动机作动力装置,既可在大气层内飞行,也可在大气层外的太空飞行的飞行器  B.现代“火箭”是一种不需氧化剂,只需燃料的运载工具,只能在大气层外飞行  C.现代“火箭”的发动机在大气层中无法工作  
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英文简称是    。c  A.NASA    B.ESA     C.CASC  
4.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运载火箭设计、研制实体,该院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有   种型号。B  A.10  B.12  C.8  
5.著名科学家    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c  A.任新民   B.钱三强    C.钱学森  
6.火箭发射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由    四大系统组成。c  A.有效载荷、运载火箭、发射场以及测控通信  B.有效载荷、运载火箭、气象保障以及发射测控  C.有效载荷、运载火箭、发射场以及回收系统 
7.   年10月4日,苏联“东方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开创了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新纪元。b  A.1961  B.1957   C.1950  8.目前世界上起飞时最重、推力最大的火箭是俄罗斯重型通用火箭    。a  A.质子号   B.联盟号    C.能源号  9.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C  A.目前,宇宙飞船从地球飞到火星大约要8至10个月时间,要缩短旅程,必须寻找新的能源  B.传统的化学能火箭利用推进剂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化学反应,生成高温、高压燃气,通过喷管膨胀后高速喷出,产生推力  C.人类已找到了反物质,不久将利用反物质作为火箭动力&&&
10.   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c  A.1968    B.1972    C.1970 
11.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中国第一颗    。b  A.科学卫星    B.返回式卫星   C.气象卫星  
12.我国的航天测控船名叫    。c  A.大禹号     B.长城号     C.远望号  
中国已建发射场有 个?  A.3    B.6     C.4  
14.神舟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段组成,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B  A.轨道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  B.推进舱为飞船在轨道上飞行和返回地面提供动力  C.返回舱是宇航员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15.神舟号飞船发射与回收示意图中,最后一步是
b    。  A.返回舱开伞  B.缓冲发动机点火,返回舱着陆  C.返回舱调头着陆  
16.下面哪种说法不对 C   。  A.返回式遥感卫星具有对地观测面积大、速度快、效果好,不受国界和地理条件限制获取信息资料等特点  B.利用返回式卫星,还可以进行生命科学、空间材料加工等搭载试验  C.返回式卫星还可用来进行电视传输  
17.一颗静止通信卫星大约能覆盖地面表面    。c  A.50%    B.80%     C.40%  
18.卫星对地观测的主要遥感手段有三种,它们是    。 a  A.可见光照相、红外遥感、微波遥感  B.红、黄、蓝三色照相  C.红外遥感、紫外遥感、激光测绘  
19.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可对地球近    的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实时将气象资料送回地面。  A.1/2    B.1/3    C.1/4&&&
&20.我国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属于     。A  A.地球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B.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C.静止气象卫星   
21.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  a  。  A.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B.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C.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22.极地轨道是轨道倾角为   度或接近    度的轨道。a  A.90     B.0     C.180&
23.号,经过五天的飞行,航天员费俊龙和_______成功从太空返回祖国大B。
  A.杨利伟 B.聂海胜 c.翟志刚 &
24.2003年,我国首个月球探测计划“_____”正式启动a
  A.嫦娥工程 B.嫦娥一号 C.奔月工程 D.奔月一号&&&
神舟七号太空船3名正选航天员是翟志刚、刘伯明与&&
。AA景海鹏B.聂海胜 c
26、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BA、21小时18分B
68小时28分钟。C、115小时32分钟&&
&27、下面不是神七伴飞小卫星作用的是
CA、对神七飞船拍照B、为未来中国太空飞行器的对接提供帮助C、军事间谍工具&&
28、中国将于2010年到2011年年底发射天宫一号,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A、发射目的是为中国航天第二阶段建设航空站做准备B、预计要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的对接任务C、它有轨道仓、推进仓、返回仓三个仓段&&&&
29、作为中俄航天合作项目“中国与俄罗斯联合开展火星探测计划”的重要部分,根据中俄两国协议,双方确定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进行联合探测,中方卫星将由我国设计、生产。中科院组织评审委员会认为,我卫星“萤火一号”以探测火星空间环境为目标,该星与俄罗斯“福布斯-土壤”卫星,形成对火星空间环境的首次联合探测,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和重要的科学意义,请问该星预计发射时间为AA2009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何时发射CA B
打秋千是为了尽量延长秋千的震荡时间,可采取的方法是& A
A当秋千荡到最高位置时,人在板上迅速站起,当秋千荡到最低位置时,人迅速下蹲
B尽量保持不变
C当秋千荡到最高位置时,人在板上迅速下蹲,而秋千荡到最高位置时,人在板上迅速站起
&&&&&&&&&&&&&&&&&&&&&&&&&&&&&&&&中国航天知识竞赛题
1.中国是火箭的故乡,“火箭”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   世纪。
  A.3   B.1   C.5
  2.我国明代学者“&”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绑有47支小火箭的椅子上,试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升空。试验虽然失败,但他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火箭载人”飞行的先驱。世人为铭记他,将月球上一座环形山命名为:“   环形山”。
  A.张衡&B.万户&C.郑成功
  3.下面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
  A.现代“火箭”是一种自身既带有燃料,又带有助燃用的氧化剂,用火箭发动机作动力装置,既可在大气层内飞行,也可在大气层外的太空飞行的飞行器
  B.现代“火箭”是一种不需氧化剂,只需燃料的运载工具,只能在大气层外飞行
  C.现代“火箭”的发动机在大气层中无法工作
  4.江泽民总书记于   年5月27日为中国航天事业题写了“发展航天事业,攀登科技高峰”。
  A.2000    B.1992    C.1996
  5.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英文简称是    。
  A.NASA    B.ESA     C.CASC
  6.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拥有    个大型研究院。
  A.8   B.6   C.10
  7.航天技术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应用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航天技术是   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新兴的尖端技术,是当今世界高科技群体中对现代社会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之一。
  A.19  B.20  C.18
  8.在“中国飞天史”的展窗中,共展示了   种古代火箭的模型。
  A.4   B.5   C.6
  9.在   世纪后,随着元军的西征和商船的往来,火药火箭技术逐渐从中国传入欧洲,同时也传入伊斯兰国家。
  A.十二  B.十三  C.十四
  10.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创建于1957年   月16日,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A.9   B.6   C.11
  11.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运载火箭设计、研制实体,该院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有   种型号。
  A.10  B.12  C.8
  12.著名科学家    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
  A.任新民   B.钱三强    C.钱学森
  13.火箭发射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由    四大系统组成。
  A.有效载荷、运载火箭、发射场以及测控通信
  B.有效载荷、运载火箭、气象保障以及发射测控
  C.有效载荷、运载火箭、发射场以及回收系统
  14.到20世纪末,我国共研制成功了4个系列   种类型的长征运载火箭。
  A.11    B.10     C.12
  15.截止到2002年5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进行了   次成功发射,将77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达到90%。
  A.65    B.70     C.66
  16.   年10月4日,苏联“东方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开创了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新纪元。
  A.1961  B.1957   C.1950
  17.目前世界上起飞时最重、推力最大的火箭是俄罗斯重型通用火箭    。
  A.质子号   B.联盟号    C.能源号
  18.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目前,宇宙飞船从地球飞到火星大约要8至10个月时间,要缩短旅程,必须寻找新的能源
  B.传统的化学能火箭利用推进剂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化学反应,生成高温、高压燃气,通过喷管膨胀后高速喷出,产生推力
  C.人类已找到了反物质,不久将利用反物质作为火箭动力
  19.    是世界各国开发研制新型运载火箭的根本目标。
  A.大运载能力、高可靠性和低成本
  B.大运载能力、高可靠性和重复使用
  C.高适应性、高可靠性和低成本
  20.据统计,建国以来,在我国研制约1100多种新材料中,    是因为航天技术发展需要而研制的,火箭和卫星的研制经费70%用于科研基础工业部门。
  A.90%    B.80%     C.88%
  21.火箭的研制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二阶段是    。
  A.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B.初样设计阶段
  C.方案设计阶段
  22.第5展窗的背景是    。
  A.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大门
  B.天安门广场
  C.长征三号发射情景
  23.在第9橱窗中,有筹建中的    。
  A.宇航员培训中心
  B.发射场
  C.世界航天之窗
  24.发射场是完成火箭发射的特定区域,它由    。
  A.测试、气象、勤务塔、脐带塔、加注与供气库房、控制中心等部分组成
  B.运载火箭、气象、发射塔、加注与供气库房、控制中心等部分组成
  C.运载火箭、卫星、气象、发射塔、加注与供应库房、控制中心等部分组成
  25.   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A.1968    B.1972    C.1970
  26.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中国第一颗    。
  A.科学卫星    B.返回式卫星   C.气象卫星
  27.1984年4月8日,    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试验通信卫星。
  A.长征二号    B.长征四号    C.长征三号
  28.1990年4月7日,    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由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
  A.长征三号    B.长征二号E   C.长征四号
  29.1988年9月7日,    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
  A.长征三号    B.长征四号甲   C.长征四号乙
  30.    年8月14日,长征二号E捆绑式火箭发射澳星B1成功。
  A.1990    B.1992    C.1993
  31.    年2月8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一箭双星)圆满成功。
  A.1994    B.1996    C.1992
  32.1997年8月2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    。
  A.鑫诺卫星    B.东方红三号卫星    C.菲律宾马部海卫星
  33.    年10月1日,长征四号乙首飞发射成功。
  A.1999    B.1998    C.2000
  34.1999年11月20日,    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掌握先进的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
  A.长征二号E   B.长征三号乙   C.长征二号F
  35.我国的航天测控船名叫    。
  A.大禹号     B.长城号     C.远望号
  36.目前,我国共有    艘航天测控船。
  A.2    B.6     C.4
  37.长征三号乙是在长征三号甲的基础上,利用长征二号E的捆绑技术研制成功的大型三级液体捆绑式火箭,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    千克。
  A.6000    B.4800    C.5100
  38.在向太空进军的征途上,人类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得到和利用动力。未来的新能源运载火箭可能有电火箭、等离子体火箭、核能火箭、    、光子火箭、反物质火箭等。
  A.激光火箭    B.探空火箭    C.固体火箭
  39.下面说法哪个不正确    。
  A.日本的大力神火箭主要用于各种军、民用卫星发射
  B.日本的H2大型火箭,用于发射卫星、行星际探测器
  C.欧洲的大型火箭阿里安号,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各类应用卫星
  40.下面说法哪个不正确    。
  A.与美、欧、俄相比,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发展存在一定差距,但与日本相当,优于印度
  B.中国是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C.中国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成功地发射了3艘神舟号飞船
  41.太阳同步轨道属于    行轨道。
  A.逆    B.顺    C.平
  42.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经过30多年的创业和发展,我国已经具备自行研制通信卫星、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    、等各类卫星的能力。
  A.科学试验卫星
  B.生物卫星
  C.雷达卫星
  43.迄今为止,我国已成功研制和发射了    多颗各类卫星。
  A.100    B.50    C.40
  44.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升空,并于      成功着陆回收。
  A.3天后    B.一周后   C.次日
  45.从1975年到1996年,我国共发射了    颗返回式遥感卫星。
  A.16     B.17    C.20
  46.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创建于    年2月,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A.1969   B.1959   C.1968
  47.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就是卫星运行轨道,是     。
  A.一条围绕地球的封闭曲线
  B.一条围绕地球的开放曲线
  C.一条绕着太阳的封闭曲线
  48.地球静止轨道是指距地面高35786千米,轨道平面与    重合的圆轨道,也称地球同步轨道。
  A.地球赤道面    B.黄道面     C.极轴
  49.1981年9月20日,我国发射的    主要用于空间物理探测及新技术试验。
  A.实践一号     B.实践二号    C.实验二号
  50.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于1988年9月7日发射成功,观测大气环流及运动规律,为       天气预报提供全球性资料。
  A.中长期      B.短期      C.实时
  51.风云二号卫星于    年6月10日发射成功,观测全球气象,通过数据系统,收发各种气象资料,进行空间环境监测。
  A.2000     B.1997    C.1998
  52.火箭发射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的测控通信系统主要是提供    。
  A.发射段的测控支持
  B.航天器运行段测控通信
  C.发射段至运行段的测控支持
  53.神舟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段组成,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
  A.轨道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
  B.推进舱为飞船在轨道上飞行和返回地面提供动力
  C.返回舱是宇航员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54.神舟号飞船发射与回收示意图中,最后一步是    。
  A.返回舱开伞
  B.缓冲发动机点火,返回舱着陆
  C.返回舱调头着陆
  55.下面哪种说法不对    。
  A.返回式遥感卫星具有对地观测面积大、速度快、效果好,不受国界和地理条件限制获取信息资料等特点
  B.利用返回式卫星,还可以进行生命科学、空间材料加工等搭载试验
  C.返回式卫星还可用来进行电视传输
  56.目前,最先进的卫星照片的地面分辨距离可达    米。
  A.1     B.0.1     C.0.001
  57.自1987年以来,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了多次农作物种子搭载试验,取得了很好的    效果。
  A.诱变    B.转基因     C.克隆
  58.从太空返回的种子在育种基地栽培,其中“龙椒2号”已培育到第九代,比原品种亩产增产30%,维生素C含量提高    。
  A.30%    B.15%     C.25%
  59.中央电视台通过通信卫星每天向新疆、西藏、青海等边远地区、山区、海防等数亿人民播放电视节目,解决了这些地区收看电视节目的难题,使我国电视人口覆盖率达    。
  A.99%    B.89%     C.90%
  60.利用通信卫星,我国已和世界上    多个国家和地区接通国际直拨电话业务。
  A.260    B.180     C.200
  61.通过通信卫星,全国开通了数    个卫星通讯专用网络,卫星电视会议、现场直播、空中通信、卫星电视教育、卫星远程医疗等正在造福于人民群众,过去多少人的梦想,今天已经成为现实。
  A.十      B.百       C.千
  62.第12个橱窗中摆放的蔬菜模型是     。
  A.青椒和西红柿     B.西红柿和胡萝卜      C.青椒和黄瓜
  63.一颗静止通信卫星大约能覆盖地面表面    。
  A.50%    B.80%     C.40%
  64.从1984年到2000年,我国共发射了    颗通信卫星。
  A.28     B.12      C.10
  65.通信卫星犹如悬挂在太空中的“    ”,作为无线电通信的中继站,它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卫星通信地球站之间或地球站与航天器之间的通信。
  A.顺风耳    B.传声筒     C.吸音器
  66.资源卫星一般采用    。
  A.太阳同步轨道   
  B.地球同步轨道
  C.高轨道
  67.    年10月14日,中国和巴西两国共同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A.2001     B.1999      C.1998
  68.资源卫星是专门勘测和研究地球自然资源的卫星,它利用星上携带的多光谱遥感设备获取地面各种目标的遥感信息,并将这些信息     。
  A.直接发给用户
  B.发给地面接收站
  C.发给返回式卫星
  69.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利用资源卫星发回信息,已先后为农业、林业、地质、能源、水利、海洋、石油和环保等行业的    个单位发送了7500多景资源卫星数据图像。
  A.40      B.90      C.50
  70.卫星对地观测的主要遥感手段有三种,它们是    。 
  A.可见光照相、红外遥感、微波遥感
  B.红、黄、蓝三色照相
  C.红外遥感、紫外遥感、激光测绘
  71.2000年4月9日,    波密县易贡河边发生特大山体滑坡,使河道堵塞、河水猛涨,国务院紧急部署抢险,水利部利用资源卫星数据图像,快速分析,提出防治建议,采取炸坝等方法逐步释放河水,收到很好的减灾效果。
  A.黑龙江    B.江西     C.西藏
  72.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可对地球近    的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实时将气象资料送回地面。
  A.1/2    B.1/3    C.1/4
  73.气象卫星可分为     。
  A.低轨道和中高轨道气象卫星
  B.极地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C.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74.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每天对全球表面巡查    遍,可以获得全球气象资料。
  A.1    B.10     C.2
  75.我国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属于     。
  A.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B.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C.静止气象卫星 
  76.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    。
  A.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B.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C.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77.自气象卫星投入使用以来,我国成功地监没了发生在太平洋洋面上的台风和热带风暴,    。
  A.无一漏  
  B.只有一次漏报
  C.很少漏报
  78.我国利用气象卫星资料成功地探测和监没了我国各主要林区的    次森林大火。
  A.100    B.7     C.数十
  79.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21世纪将加速发展,努力建立起中国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自主运营的广播通信系统和导航定位系统,全面提高运载火箭的整体水平和能力,实现中国人飞天的梦想,并开展一定规模的载人空间科学研究,积极开展以    探测为主的有特色的深空探测。
  A.火星      B.月球     C.太阳
  80.第16号橱窗中,宇航员的模型有    个。
  A.3      B.2     C.10
  81.资源一号卫星采用    块太阳电池板供电。
  A.2      B.1     C.4
  82.在第10号橱窗中摆放了    个卫星模型。
  A.10     B.3     C.6
  83.在第11号橱窗中的神舟飞船的模型上,“神舟”二字采用的是什么颜色    。
  A.蓝色     B.黄色    C.红色
  8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共有两院院士    。
  A.10     B.5     C.7
  85.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院名缩写是    。
  A.CAST   B.CNST    C.CASC
  86.返回式卫星的返回舱回到地面后是什么颜色    。
  A.褐色     B.银色    C.黑色
  87.返回式卫星的主要用途有    。
  A.考古、城市规划、工程选址、矿产勘探和农林预报
  B.考古、城市规划、工程选址、及时气象预报和育种
  C.考古、城市规划、工程选址、矿产勘探和远程医疗
  88.经过30多年的创业和发展,我国的    等尖端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A.卫星返回、一箭多星、地球同步定点、载人飞船
  B.通信卫星、一箭多星、地球同步定点、载人飞船
  C.资源卫星、一箭多星、卫星返回、载人飞船
  89.极地轨道是轨道倾角为   度或接近    度的轨道。
  A.90     B.0     C.180
  90.太阳同步轨道,是指航天器轨道平面的旋转方向及周期与    公转的方向及周期相同的轨道。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91.神舟二号飞船是    年1月10日发射成功的。
  A.2000   B.2001    C.2002
  92.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企业精神是    。
  A.永不停步、永攀高峰、永保成功、永创一流
  B.争当世界一流企业
  C.严谨、求实、创新
  93.在第7号橱窗中,描绘了未来的月球工厂,它    。
  A.在月球北纬21°、东经29°的一片空地上
  B.在月球北极的一片空地上
  C.在月球南极的陨石坑里
  94.在第7号橱窗的未来月球探测中,两名工业家正在察看一片矿区,准备    。
  A.治炼金了     B.制氧     C.挖煤
  95.1997年9月1日,    火箭成功发射了两颗“铱”星模拟星。
  A.长征二号丙 
  B.长征二号丙改火箭
  C.长征二号E
  96.    是目前中国火箭中的大力士和最先进的火箭。
  A.长征三号乙    B.长征二号E    C.长征四号乙
  97.在第8号橱窗,航天人的16字方针是:     。
  A.严隶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B.永创一流、争不停步、永攀高峰、永保成功
  C.振兴中华、为国争光、永攀高峰、保卫祖国
  98.火箭与导弹的最大区别是     不同。
  A.运载能力
  B.有效载荷
  C.大小
  99.无线电波中的超短波(波长10棧泵祝┖臀⒉ǎ&ǔ?U&    米),在用于通信时,具有传输信息量大、信号稳定可靠等优点,所以在卫星通信时,一般采用这两种波长的电波。
  A.1     B.10     C.5
  100.中国的“世界航天之窗”将建在     。
  A.天安门南中轴线一侧
  B.奥运村北面
  C.西客站附近
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库18
中国航天服重约(&
宇宙员在太空穿着笨重的宇航服会觉得重吗?(&
C、有时会有时不会
下列四省区黑龙江、上海、香港和山东,按自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A、黑龙江、上海、香港、山东
B、山东、香港、上海、黑龙江
C、上海、香港、山东、黑龙江
D、黑龙江、山东、上海、香港
许多人都喜欢到低于海平面410公尺的死海去做日光浴是因为:(&
A、空气最好
B、紫外线最弱
C、紫外线最强
在下列回收废品中,如果没有回收,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是(&
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
)有害成份。
A、紫外线
B、红外线
C、可见光
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的公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①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②追求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③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④农田灌溉采用大水漫灌 ⑤自备篮子买菜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为保护蓝天,我们在出门时,应该(&
A、尽量选择乘坐舒适的交通工具
B、使用私人车,快去快回
C、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1958年初,中国在(&
)以北的戈壁滩上建起了我国第一个航天发射场。
下列生活习惯中,容易形成龋齿的是(&
A.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B.喜爱吃零食,多吃甜食
C.喜欢喝牛奶,多吃肉食
D.多吃含钙、磷和维生素D的食物
做本套题目的考友还做了以下考题:
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库19
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库20
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库17
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库16
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库22
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库25
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库15
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库16
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库17
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库19
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库20
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库21
航天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1. 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在为“两弹一星”事业进行的奋斗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
的“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2. 人类长期天文观测和数千次航天探测的结果表明,宇宙中有1000多亿个像银河系那样的星系。我们应该具有这样的科学认识:宇宙是
幻想的“天堂”
物质的、运动的
就要毁灭的
3. 21世纪外层空间、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及其应用将更为重要,作为
的一个分支的空间法将会有新的发展。
国际经济法
4. 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与其他天体活动所应遵循原则的条约》 (简称 《外空条约》 ) 等5个有关外空活动的国际公约。我国于
年加入了《外空条约》,并于1988年加入了《营救协定》、《责任公约》和《登记公约》。
5. 1999年7月在维也纳召开联合国第三次外空大会期间,与会各国考虑到日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外层空间及日《外空条约》生效,一致建议将每年的10月4日至10日作为“世界空间周”。联合国第54届大会核准了这个建议。第一个“世界空间周”是
年的10月4日至10日。
6. 中国政府于日发表了《
》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宗旨是:探索外层空间,扩展对宇宙和地球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维护国家利益,增强综合国力。
中国的航天事业
中国的航天活动
中国的航天
7. “和平号”空间站是20世纪质量最大、寿命最长和累计载人数最多的航天器,它目前
已成为正在建立的国际空间站的组成部分
仍然在运行
8. 日,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发出了
的伟大号召。
我们也要搞导弹、原子弹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我们也要发展空间探索
9. 美国火箭专家赫伯特&S&基姆在他所著的《火箭与喷射》一书中记述了14世纪末“万户飞天”的古代探索太空事件,被译成中文后得到广泛传播。万户是
10. 三位齐名的人类宇航事业的先驱者是
齐奥尔科夫斯基、罗伯特&戈达德、冯&布劳恩
齐奥尔科夫斯基、罗伯特&戈达德、赫尔曼&奥伯特
齐奥尔科夫斯基、赫尔曼&奥伯特、冯&布劳恩
11.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中国航天及其他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国家授予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航天科学技术奖
12. 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的名言“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于人类来说是一次飞跃”,伴随着
事件永载世界航天史册。
“水星”号载人飞船升空
“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
13. 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于
年成功发射。
在太空创造了连续飞行438天的纪录。
美国航天员露西德
俄罗斯航天员阿夫杰耶夫
俄罗斯航天员波利亚科夫
15. 世界上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华裔航天员是
16. 日,苏联发射了
探测器,开始了人类对太阳系行星的探测。
先驱者—金星1号
17. 我国于
,先后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和“神舟”二号无人飞船。
18. 我国于日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之后,截至2000年7月,共将
颗外国卫星成功发射升空。
19. 在人类载人登月活动中,共有
名航天员在月球上停留过。
20. 1986年美国
升空1分多钟后在空中爆炸,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
“阿波罗13号”飞船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21. 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国际空间站,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多次重新设计,于1993年完成设计并开始实施,共有
个国家作为成员国参与了国际空间站的研制。
22. 苏联航天员阿&列昂诺夫在
年3月18日走出“上升号”飞船密封座舱,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太空行走。
23.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于
年4月24日发射成功。
24. 我国从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至今,已先后研制成功了“长征”系列的
种运载火箭,形成了4个子系列,即长征一号系列、长征二号系列、长征三号系列和长征四号系列。
25. 火箭的质量比大,意味着
火箭的结构质量大,所携带的推进剂多
火箭的结构质量小,所携带的推进剂少
火箭的结构质量小,所携带的推进剂多
26.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入轨的方式常常采用
过渡转移入轨
27. 多级火箭按级与级之间的联结形式来分,可分为串联型、并联型、串并联混合型三种类型。我国的“长征”二号E火箭(俗称长二捆)则是一枚
的两级半火箭。
串并联混合型
28. 运载火箭主要由
三个系统组成。
结构、控制和动力装置
结构、控制、箭上和地面设备
结构、控制和弹道测量
29. 发射不同的航天器要选择不同的发射“窗口”,“窗口”宽度用
30. 造成运载火箭发射失败的分系统故障中,出现故障多寡的次序是
控制系统、结构系统和动力装置系统
结构系统、动力装置系统和控制系统
动力装置系统、控制系统和结构系统
31. 在圆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与卫星轨道半径的关系是:
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
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
32. 卫星在轨运行时,在地球表面投影点的连线称为星下点轨迹。 卫星轨道倾角为90°时,星下点轨迹为:
通过地球南北极的直线
缩为地球表面上的一个点
经过整个地球表面的曲线
33. 在各类火箭推进方式中,目前在技术上比较成熟的是
化学能推进
太阳能推进
34. 比冲是指单位推进剂流量产生的推力,它的大小是衡量
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35. 采用多级火箭是提高火箭运载能力的好办法,在多级火箭中,如果有多个火箭同时工作、同时关机,那么,它们算作
36. 推力是衡量火箭发动机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发动机的推力随着火箭上升而
37. 我国已有三个航天器发射场,它们分别是
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西安和太原
酒泉、西昌和太原
酒泉、西昌和三亚
38. 美国的航天飞机由
三部分组成。
轨道器、液体燃料助推火箭和外贮箱
轨道器、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和外贮箱
轨道器、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和液体主火箭
39. 有效载荷整流罩位于运载火箭前端,当运载火箭飞出大气层后,它
只用来保护有效载荷
用于逃逸救生
40. 公用系统是每颗卫星必须具备的系统,所有这些公用系统的集合叫做
卫星的有效载荷
卫星的结构系统
41. 目前,长寿命卫星普遍采用
太阳能电池
一次性化学电池
42. 目前,先进的卫星大都采用
来进行姿态控制。
自旋稳定方式
重力梯度稳定方式
三轴姿态稳定方式
43. 下列有关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沿与地球自转相同的方向运行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环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
利用3颗等间隔放置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能够实现包括南北两极在内的全球通信
能够从地面知道在轨卫星是否工作正常。
45. 由地球飞往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最省能量的轨道是
抛物线轨道
双曲线轨道
46. 第三代载人飞船采用三舱式结构,飞船起飞阶段航天员在
47. 有出舱任务的载人航天器都增设出舱用的
48. 现有的航天飞机是一种可以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它采用
的方式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轨道之间。
垂直起飞,水平降落
水平起飞,水平降落
水平起飞,垂直降落
49. 载人空间站是一种在
上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在其中生活工作和巡访的载人航天器。
地球静止轨道
50. 日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轨运行3天后顺利回收,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回收卫星的国家。迄今共发射了
颗返回式卫星,并成功回收了
航天飞机于日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首次对接成功,并共同运行。
阿特兰蒂斯号
哥伦比亚号
52. 日美国研制乘有2名航天员的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
成功进入太空,绕地球36圈后安全返回地面。
哥伦比亚号
53. 目前,运载火箭的发射大致有三种方式:一是从地面固定发射场发射,二是从空中发射,三是从
54. 日,美国用
运载火箭将第一艘载人登月的阿波罗11号飞船送入登月轨道。经过4天的航行,飞船的登月舱抵达月面。
55. 液氢、液氧是火箭发动机常用的低温高能推进剂, 在常压下沸点非常低,液氧为
℃,液氢为
的出现,促进了空间天文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形成。
空间物理探测卫星
57. VSAT卫星通信系统于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VSAT本意是
一种卫星通信标准的国际协议
甚小孔径天线终端
虚拟组网卫星通信技术
58. 2000年升空的“亚洲蜂窝系统”(ACeS)是第一颗专为
提供服务的地球静止轨道移动通信卫星。
个人手机通信
城市交通管理
国际商船海上运输通信
59. 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3号”卫星是我国
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
60. 日在我国成功发射的“资源一号”卫星是由
中国和巴西合作
中国和俄罗斯合作
61. 对监视灾害性天气有很强的时效性、适用于地区性短期天气预报业务的气象卫星是
极轨气象卫星
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62. 数字地球的概念是于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的,
是为数字地球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
导航定位卫星
空间物理探测卫星
63.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地震工作者开始利用
获取的热红外数据进行地震实验研究。
地震预报卫星
64.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是
卫星导航系统。
65. 3S技术是
三项技术的集成。
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探测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空间探测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按
度间隔均匀配置就可实现基本覆盖全球的通信。
67. 耗资50亿美元、历时10余年建成
的公司,在正式投入运营仅仅14个月便宣告破产。
“铱星”系统
“全球星”系统
频段高速、宽带的低、高轨道星座系统,构筑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已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通过我国的“鑫诺一号”通信卫星向全国发送39套中央台和地方台的电视和广播节目。
广播电视“村村通”一期工程
广播电视“村村通”二期工程
“五个一工程”
70. 目前,全球军用卫星的数量约占世界航天器发射数量的
约三分之一
约二分之一
三分之二以上
71. 人造地球卫星按用途可分为三大家族:
、应用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
72. 利用GPS卫星进行导航定位, GPS接收机至少应同时接收
颗GPS卫星的信号,才能确定接收机所在位置。
73. 在全国瞩目的西部大开发中,
卫星更显出其用武之地。它可以在短期内提供巨大数量的基础地形图,可对西部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还可对西部地区的资源进行普查,做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确保资源的永久持续利用。
74. 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可持续不断地对同一地区进行观测,每隔
分钟即可获得一幅地球圆盘图像,这对监视灾害性天气很有利。
75. 我国已经研制了两类返回式卫星:一类用于国土普查,一类用于地图测绘。用于国土普查的卫星已发展了两代:第一代卫星到1987年共发射了
颗,第二代卫星到1996年已发射了
76. 用运载火箭发射卫星时,如果运载火箭最末一级发动机已熄火,飞行高度已超过100千米,卫星此时
已进入微重力状态
未进入微重力状态
已进入超重状态
77.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信息传输主要建筑在
相结合的基础上。
光纤通信和微波中继通信
光纤通信和卫星通信
微波中继通信和卫星通信
78. 世界上第一颗生物试验卫星是苏联于1957年11月发射的,伴随着这颗卫星升空的是一只名为“莱伊卡”的
79. 从医学分类上说,航天医学是一门特殊的
是一门利用航天器研究发生在日地空间、行星际空间及整个宇宙空间的物理、天文、化学及生命等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81. 40多年来,世界各国共发射了
多个航天飞行器,它们包括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器和空间探测器。
82. 我国自1987年以来, 已利用返回式卫星先后搭载过水稻、 小麦等
多种植物300多个品种,以及微生物、蚕卵等,开展了空间生命科学研究。
83. 在空间材料科学领域,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微重力条件下空间材料加工实验,主要包括
单晶生长、超导材料和合金凝固
硬质合金、单晶体
超导材料、合金制造
84. 在下列3种人造地球卫星轨道中,
是惟一的一条。
地球同步轨道
地球静止轨道
太阳同步轨道
85. 在太阳系的9大行星中,地球是其中一颗
86. 太空环境除具有
的特点外,还有微流星体和流星体等。
超高温、强辐射和高真空
超低温、低辐射和高真空
超低温、强辐射和高真空
87. 当航天器的速度达到
时,它就会挣脱地球引力,成为人造行星。
第一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
88. 在天文学中,常用“天文单位”和“光年”作为距离的度量单位,1光年为
万亿千米。
89. 1977年美国发射了空间探测器“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携带了一张镀金铜质唱片,唱片中的27首世界名曲包括中国古曲《
90. 人类借助空间探测器对太阳系的行星及其卫星的探测表明,除了地球之外,目前发现在这些行星和卫星上
有生命存在
有高等智慧生物存在
有低级生命存在的条件
91. 从1961年人类首次乘载人航天器进入太空至今,人类已发射了
类载人航天器。
92. 在太阳系9大行星中,
是20世纪中人类惟一没有就近探测过的一颗行星。
93. 世界上发射卫星最早的前5个国家依次是
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和中国
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和中国
美国、苏联、法国、中国和日本
94. 苏联和美国第一名绕地球轨道飞行的航天员分别是
加加林和谢泼德
季托夫和格里索姆
加加林和格伦
95. 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倾角是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太阳同步轨道的倾角是
96. 返回式卫星的返回轨道的三种类型是
弹道式、半弹道式和滑翔式(升力式)
弹道式、半弹道式和直线式
振荡式、弹道式和滑翔式(升力式)
97. 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轨道周期与轨道半长轴的
次方成正比。
98. 造成近地卫星轨道高度降低的主要因素是
太阳辐射压力
99. 航天员
有超重感觉。
在发射、返回和轨道运行中
只在发射过程中
在发射和返回过程中
100. 航天员在月球表面上的重量
和在地球表面上一样
比在地球表面上的重量大
是在地球表面上重量的六分之一
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竞赛
1. 什么是空间站?&&&
空间站,也称为轨道站或太空站,是一种能长期在地球低轨道上运行的大型载人航天器,航天员可以长期在上面生活和工作,这种大型航天器能在轨道上与飞船或航天飞机对接,由飞船或航天飞机为它运送人员和物资;空间站与飞船或航天飞机的主要区别是它没有主推进系统和着陆设备,因此它不能在轨道上作机动飞行和返回着陆。 根据不同国家和不同的历史阶段,发展空间站有不同的动机和目的。一般讲一个国家发展空间站主要有四个目的:第一是政治目的,即为了显示国家的综合实力,或者是为了在政治上“压倒”对方,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领导地位,上世纪冷战时期,这是美苏发展空间站的主要目的;第二是科技目的,即将空间站作为建在太空的科学实验室,在上面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和实验;第三是经济目的,利用空间站进行太空生产,或者发展太空旅游;第四是军事目的,将空间站作为建在太空的“军事堡垒”。&
2.空间站的类型?&&&
按用途分,空间站可分为民用和军用两种类型:民用空间站如前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和美国的国际空间站;军用空间站如前苏联的礼炮2,礼炮3和礼炮5号空间站以及美国空军曾经计划研制的“载人轨道实验室”。另外按发射方式划分,还可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早期的空间站都是整体式,如美国的“天空实验室”和前苏联的礼炮号,它们都是在地上组装好,并装上各种生活用品和实验仪器,然后整体发射上去,航天员则乘坐载人飞船上去访问;后来由于技术的改进,采用模块式建造,即先发射一个核心舱,然后将不同用途的舱室一个接一个发射上去,在轨道上组装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如前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和现在的国际空间站。&
3.迄今为止在太空一共发射或建造过多少空间站?
到目前为止美国和苏联/俄罗斯一共发射或建造过4种类型的空间站,共10艘,其中包括前苏联在年间发射的7艘礼炮号空间站,它们是礼炮1号至7号,不过礼炮1号对接失败,礼炮2号发射失败,礼炮3号对接失败,除了礼炮4号,其余的礼炮5、6、7号都曾发生过一次对接失败。此外美国于1973 & 1974年间发射的“天空实验室”;前苏联和俄罗斯于1986 & 1999年间建造的和平号空间站,以及至今还在轨道上运行的国际空间站。&
4.谁最早提出建造空间站的设想?
有关空间站的设想最早是由俄国的康斯坦·齐奥尔科夫斯基和德国的赫尔曼·奥伯特分别提出来的。1895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在一本科幻小说中首次提出建造空间站的设想,1903年他提出在空间站上要安装人工重力设备,并提出建造太空温室,以便人类能长期在空间站上生活和工作。1923年奥伯特首次使用“空间站”这个词,并认为这是人类飞往月球和火星的起始站。1929年渃尔丹在一本名为《太空旅行问题》的书中提出建造大车轮形空间站的设想,这种空间站直径为30米,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1950年,冯·布劳恩进一步发展了车轮形空间站的设想,车轮的直接扩大到76米,由可重复使用并带有机翼的航天器为其运输人员和物资。这种空间站可作为地球观察站、太空科学实验室和飞往月球和火星的“跳板”。1959年,美国宇航局计划在月球旅行前建造一个空间站,同年美国众议院太空委员会决定在水星计划完成后即开始建造第一个空间站。1969年阿波罗11号的两名航天员成功登月,宇航局立即决定要在1975年建造一个能承载100人的大型永久性空间站。不过宇航局的这些空间站计划都是纸上谈兵,而前苏联在与美国的登月竞赛中失败后,专心致志发展空间站,在上世纪70年代先后发射了7个礼炮号空间站,80年代又建造了大型空间站 & “和平”号。直到1997年国际空间站开始在太空组装,美国发展空间站的梦想才变成现实。&
5.一个大型空间站由哪些系统组成:
一个大型空间站至少由十大系统组成:(1)结构系统;(2)电力系统;(3)热控系统;(4)姿态测定与控制系统;(5)轨道导航和推进系统;(6)自动化和机器人系统;(7)计算与通信系统;(8)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9)航天员居住系统;(10)人员和物资运输系统。
6.我国是否也要发展空间站?
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已正式启动实施,2020年前后将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空间实验室。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分为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两个阶段实施。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2020年前后,研制并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在轨组装成载人空间站,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将充分继承载人航天工程前期成果,继续使用已有的神舟飞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场和着陆场。载人空间站建成后,将全面实现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提高民族威望做出重要贡献。&
7.我国空间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空间实验室系统的主要任务有:(1)进一步掌握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2)突破航天员中期驻留、飞行器长期在轨自主飞行、再生式生保和货运飞船补加等关键技术;(3)验证天地往返运输飞船的性能和功能;(4)进行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天宫”三号空间实验室将主要完成验证再生生保关键技术试验、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还将开展部分空间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 目前我国正在研制的空间实验室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由密封的前锥段、柱段和后锥段组成,密封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
8.空间实验室有什么关键技术?
&&& 空间实验室阶段关键要突破飞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难度很大,在对接过程中,如果计算不准,就可能发生飞船相撞事故。因此,需要进行大量试验才能掌握这一技术。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通过轨道参数的协调,在同一时间到达太空同一位置的过程称为交会。对接是在交会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对接机构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两个航天器在太空交会对接的系统称为交会对接系统。 交会对接系统通常包括跟踪测量系统、姿态与轨道控制系统、对接机构系统等。两个航天器在太空进行对接,其初始条件是两者保持对接机构的同轴接近方式和确定的纵向速度,以及在其他线坐标和角坐标上的速度为零。但两个航天器之间的实际相对运动参数总是有偏差的。一般情况下,两个航天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其平动速度通常是靠主动航天器轨道控制系统和两个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系统来维持的,前者适用于控制质心的平动运动,后者适用于控制绕质心的转动运动。航天器的空间交会对接控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人工控制、另一种是自动控制。用人工控制来完成太空交会对接可以提高交会对接的成功率。自动控制交会对接可靠性高,不需考虑人员的安全和救生问题。在航天器的交会对接技术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相结合,以提高交会对接的灵活性、可靠性和成功率。
9.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是什么意思?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共分“三步走”:第一步载人飞船阶段,通过神舟五号和六号已圆满完成,把中国航天员送上天,完成了多人多天飞行,而且能准确回到预定地点;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这一阶段要攻破四项技术关键,为第三步的空间站建设做技术准备。我国将在2011年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并在2年时间内逐步实现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的三次交会对接试验。此后“天宫一号”将被改造为一个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空间实验室阶段是目前正在进行的阶段。它的第一项技术关键是出舱活动,神舟七号完成了这个任务;第二个技术关键是交会对接,通过“天宫一号”在太空飞行2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完成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的太空对接,突破并基本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第三个技术关键是补加,为飞行器补给推进剂、空气、水、食品等;第四个关键则是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
10. 什么是“天空实验室”?&&&
“天空实验室”是美国第一个试验性空间站。日发射,进入离地面 435公里的近圆轨道。同年还先后发射了 3艘“阿波罗”号飞船与“天空实验室”对接。这 3艘飞船分别称为“天空实验室”2、3、4号。1979年 7月 11日“天空实验室”进入大气层烧毁。“天空实验室”用“土星”5号运载火箭发射。在上升飞行过程中,高速气流冲掉了轨道舱的防护罩和一个太阳电池翼,另一个太阳电池翼被防护罩碎片缠住而没有打开,以致“天空实验室”入轨后严重缺电,舱内温度上升到50左右。1973年 5月25日,三名航天员乘“阿波罗”号飞船与“天空实验室”对接。航天员用一顶遮阳伞伸出舱外,挡住阳光,使工作舱温度下降。他们切去缠绕的防护罩碎片,使剩下的一个太阳电池翼展开发电,终于使“天空实验室”开始工作,接纳航天员。“天空实验室”共接待三批航天员,这三批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分别工作和生活了 28天、59天和84天。用58种仪器进行了 270多项天文、地理、遥感、宇宙生物学和航天医学试验研究。重要的项目有:用太阳望远镜观测太阳并拍摄了18万张太阳活动的照片;用6种遥感仪器对地球进行了观测,共拍摄4万多张地面照片;用7种仪器研究太阳系和银河系的情况;用自行车功量计和下身负压装置等医疗器械研究长期失重对人体生理的影响;还进行了失重下的材料加工试验。&& “天空实验室”由轨道舱、过渡舱、多用途对接舱、太阳望远镜和“阿波罗”号飞船 5个部分组成。全长36米,直径6.7米,重82吨。轨道舱是“天空实验室”的主体,用“土星”5号运载火箭第三级箭体改装而成,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工作区,下层区又由隔板分成卧室、餐室、观测室和盥洗室。轨道舱内充纯氧,保持33千帕大气压和20°C左右的温度。&& “天空实验室”计划持续6年,耗资26亿美元。美国宇航界、政界和科学界都给予极高的评价。
11. 建造国际空间站的主要目的及结构?&&&
建造国际空间站的目的总的来说就是在太空建立一个永久性的科学实验室,上面能安放各种研究设备和实验仪器,以便航天员利用太空微重力环境长期进行科学研究。具体地说有5个目的:(1)建造一个世界级的研究实验室,以便进行高质量的科学研究;(2)充分利用太空微重力资源;(3)让航天员能长期在上面工作与生活;(4)探索一种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5)为发展21世纪的科学技术提供一个理想的“试验平台”。&& 国际空间站的主要结构:(1)基础桁架,用来安装各舱段、太阳能电池板、移动服务系统及站外暴露试验设施等;(2)居住舱,主要用于航天员的生活居住,其中包括走廊、厕所、淋浴、睡站和医疗设施,由美国承担研制和发射到太空;(3)服务舱,内含科学仪器设备等服务设施,也含一部分居住功能,由俄罗斯研制并发射;(4)功能货舱,内设有航天员生命保障设施和一部分居住功能以及电源、燃料暂存地等,舱体外部设有多向对接口,由俄罗斯研制并发射;(5)多个实验舱,其中美国1个、欧空局1个、日本1个、俄罗斯3个;(6)节点舱(3个),它们由美国和欧洲航天局研制,是连接各舱段的通道和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的出口;(7)能源系统和太阳电池帆板,由美国和俄罗斯提供;(8)移动服务系统(主要是遥操纵机械臂),它由加拿大研制
航天员在太空如何睡眠?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因此有一个舒适的环境以保证良好的睡眠极为重要。在这方面天上和人间都是同样的标准。但天上和人间有一个重要区别,这就是在地面上是1g重力环境,而在太空中是微重力或失重环境。在地面上最好的睡眠方式是躺在床上睡,实在不得已,也可坐在椅子上睡,极少有人站着睡,可能没有人会倒立着睡。但在失重条件下,睡眠不受姿势的限制,可以躺着睡,坐着睡,站着睡,甚至倒立着睡。在失重条件下睡眠的最大优点是无需要床。你只要在居住舱中找一个角落,没有噪声和振动干扰,便可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不过在睡前一定要用一根带子将自己固定在某个地方,否则当你睡着后,由于呼气的推力会将你的身体推到空中,在舱内飘来飘去,直到碰撞在某个物体上把你撞醒。在早期的飞船上,航天员都是坐在座椅上睡眠,在航天飞机上为航天员提供的睡眠条件有很大改进。航天飞机上有两种睡眠设备分别提供给两种工作制使用;单班工作制使用睡袋;两班工作制使用卧厢。在单班工作制时,所有航天员都同时睡眠,因此每人有一个睡袋。在太空中有些任务需要24小时连续操作,因此要求航天员分两班轮流工作,这时航天飞机上提供给航天员的睡眠设备是小卧厢。卧厢分三个一组和四个一组的两种。每个小卧厢内都有睡袋,私人贮藏室、照明灯和通风口。睡袋固定在卧厢床板上,用6个弹簧夹固定。照明灯的亮度可调节。新鲜空气的进气口正对着航天员的头部,而排气口对着脚。所有卧厢都安装在中层甲板舱的右侧,在航天员睡觉时要求头对着气压过渡舱,脚对着电子设备舱。
国际空间站为航天员提供了什么样的睡眠设备?&
&在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居住舱内,为每名美国航天员提供一个卧室,这是一个私人小空间,小卧室有一人大小,能隔音,卧室中也有睡袋,此外里面还有台灯、小书桌、书架、笔记本电脑和放置私人物品的抽屉,航天员躺下后还可以听音乐。不过对于临时来访的航天员,则没有这种待遇,他们一般只能睡在睡袋内,睡袋是挂在站舱的舱壁上。不过很多航天员不愿意睡在这种小卧室内,而是在地板上,天花板上或是墙壁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将睡袋系在上面,即可安安稳稳的睡上一觉。为了防止噪音和光亮的干扰,航天员睡觉前一般都用耳塞将耳朵堵住,并用眼罩将眼睛蒙上。为了尽可能模拟在地面睡觉的情景,这种航天睡袋是特制的,在睡袋的一边做得比较硬一些,相似于床垫。另外在航天员睡觉的时候,睡袋上还应当用两条宽的带子将身体固定住,这样使航天员有一种盖被子的感觉,同时还可防止手臂和下肢飘动。人体的手臂在脸的前方飘来飘去虽没有什么危险,但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不过也有个别航天员既不要睡在小卧室内也不愿意使用睡袋,而是愿意在完全飘浮状态中睡觉。
太空厕所内的马桶是什么样子?&&
&目前在国际空间站上有两个太空厕所,太空厕所内使用的是太空马桶,这种太空马桶都是由俄罗斯设计的。太空马桶与地面上使用的马桶不一样。由于太空是失重环境,水不会往下流,因此太空不能使用抽水马桶,而是使用“抽气马桶”。这种“抽气马桶”是靠气流将大小便带走,因此使用这种马桶时,屁股一定要跟马桶的边缘贴紧,使马桶内完全密封。如果密封不严,里面的气流就无法将粪便带走。在“抽气马桶”内大小便是分开收集的。马桶的前端有一个漏斗状的适配器,可以将小便收集和输送到小便桶中。“抽气马桶”不分男女,但适配器则分男女。
航天员在太空行走过程中如何大小便&?
&航天员在太空飞行期间可以使用太空厕所,但是在航天飞机发射时、在太空行走期间、以及在航天飞机返回着陆时,航天员又是使用什么东西解决大小便问题?现在在美国,无论是男航天员或是女航天员,在航天飞机发射和着陆时,以及在太空行走期间,都穿着一种称为“强力吸尿裤”的短衬裤,以解决小便问题。当航天员需要小便时,直接将小便尿在强力吸尿裤上,等回到地面上或是回到气闸舱以后,将这种裤子扔掉即可。航天飞机发射前,宇航局发给每名航天员三条强力吸尿裤,一条在发射时穿用,一条在着陆时穿用,还有一条留作备用。航天员在太空行走前,也要穿上这种裤子,一般是贴身穿,穿在液冷通风服的里面。这种强力吸尿裤外形像普通的运动短裤,不过它有极强的吸水能力,一条裤子能吸附2升多的尿。
国际空间站上有几类食品?航天食品的标准是什么?航天员如何选择食品?&&&
&国际空间站的食品分为三大类:日常食品、应急食品和舱外活动食品。日常食品包括冷冻食品、冷藏食品和室温食品。冷冻食品又包括小菜、蔬菜和各种点心;冷藏食品包括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在冰箱中较长期保存的食品以及一些乳制品。室温食品包括热稳定食品、无菌包装的食品,自然形态的食品以及复水饮料。挑选食品的标准是适用性、营养价值和方便性。航天员在发射前6个月对食品进行选择。虽然每批航天员在站上一般要停留90天,但食品菜单的选择只要求选出头28天的来。在选择菜单时允许航天员对空间站标准菜单中的项目进行删改和更改。
什么是应急食品?什么情况下使用应急食品?&
&应急食品可以提供空间站上航天员45天的食品供应。所谓应急供应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空间站发生严重事故;另一种是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正常供应航天员食品。该系统对食品的体积和重量作了严格的限制。每人每天仅提供2000kcal的热量。应急食品在室温下保存,温度范围是16~30℃,因此必须是耐贮存的。这类食品包括热稳定食品、中湿度食品、脱水食品和饮料。食品的保存期必须在2年以上。
什么是舱外活动食品?
&舱外活动食品供航天员在舱外活动(即太空行走)期间食用,包括食物和水,其中食物可提供500kcal的热量,水有1.08kg,能保证8小时的身体需要。舱外活动食品与水的容器都是特制的,可以多次使用。每次用完后要带回站内进行清洗,然后重新装满食物和水,以备下次出舱时再用。&
20.国际空间站上的冷藏食品有乳制品(包括美国干酪、乳脂干酪、酸奶油);还有水果(包括苹果、葡萄柚、猕猴桃、橙和李子)。&&
国际空间站上的冷冻食品包括肉蛋类、主食类、蔬菜类、水果类、甜点心、汤类、乳制品、饮料和调味品等。其中肉蛋类包括牛肉、小羊肉、火鸡肉、猪肉、海产品和蛋类。&
空间站上有未经特殊加工处理的自然食品吗?&&
&有。主要是水果、谷类、甜点心、休闲零食和糖果之类。&
国际空间站上用水方便吗?
国际空间站的供水系统与航天飞机的供水系统有一些不同。由于航天飞机使用燃料电池发电,燃料电池在发电过程中同时产生大量水,因此航天飞机上有较充足的水供应;国际空间站则是靠太阳电池帆板发电,站上的水主要来自座舱空气中水蒸汽的回收和利用,因此可供饮用的水和卫生用水都不如航天飞机那样充足。
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的营养素摄取量是多少?他们的营养够不够?&&&
在整个飞行期间航天员的平均能量摄入量为
大卡/天,相当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的80%;总蛋白质摄入量为102±29克/天,钠摄入量为4 556±1 492毫克/天,钙摄入量为1
068±384毫克/天,铁摄入量为23±12毫克/天。飞行期间航天员每周还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和多种维生素补充剂。总而言之,在整个飞行任务期间,航天员的营养素摄入不足,其中主要是能量。
国际空间站上都有哪些家用电器?
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家用电器不少,如冰箱、微波炉、真空吸尘器、空气清洁器、电视机和电视摄像机等。早在美国的天空实验室上就已经有冰箱了。不过这种冰箱比较小,贮存温度为-23摄氏度,里面主要存放冰淇淋和在地面烹调好的速冻套餐。国际空间站上没有微波炉,因为这种设备会干扰航天器上的电子仪器,因此不能在太空使用。航天员在太空加热食品是使用电加热箱。箱内最高温度可达82摄氏度。里面分上下两层,上层可容纳14块方形复水食品,下层有一块电热板,可按传统方式加热食物。国际空间站上还有真空吸尘器,不过太空用的真空吸尘器比较轻便,而且装有消声器,防止噪音太大,影响其他航天员工作。国际空间站上还有一种特制的空气清洁器,这种空气清洁器是用氢氧化锂来对二氧化碳进行吸附。装氢氧化锂的罐必须定期更换:如果供4名航天员使用,需每24小时更换一次;如果供7名航天员使用,则每11小时就要更换一次。&&
目前在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还不能接收地面的电视信号。据说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新技术,可以让航天员接收到由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来的电视信号。这种双向视频技术,还可以让在太空的航天员同地面的亲人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航天员在太空如何刷牙?他们使用什么样的牙膏?
&因为在国际空间站上水非常宝贵,不能大量使用,为了节约用水,航天员使用的牙膏是可以吃的,当航天员刷完牙后,即将牙膏吃进去,这样就不需要再用水漱口了。
长期在空间站上生活对航天员的健康有何影响?
长期在空间站上生活,人体处于失重状态,对航天员的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如心血管功能减退、肌肉萎缩、骨质脱失矿物质、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和航天运动病等。
航天员发生肌肉萎缩会导致什么后果?&
严重的肌肉萎缩会导致工作能力下降,航天员返回地球时,自己甚至不能从返回舱内出来,有时需要工作人员用担架将他抬出来。
严重的骨质脱钙会引起什么并发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骨质疏松症,另外还可以引起肾结石。骨质疏松症还容易导致骨折,这种骨折还不容易愈合。
航天员在飞行中每天会丧失多少骨钙?&
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每天要丧失250毫克的骨钙。俄罗斯和平号上的航天员,每月的骨钙丧失量是全身的1%,其中主要是承重骨,如股骨头、骨盆、股骨颈和脊椎,而非承重的上肢,骨钙丧失不明显。
航天员在空间站上如何进行锻炼?&&&&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特殊的锻炼器材:跑步机、固定自行车、阻力运动装置和企鹅服等。航天中使用的锻炼器材有特殊的要求:轻巧、便于搬动、能在失重环境中使用。因此在地面上使用的器材要拿到太空中使用必须经过改装,不过许多是专门为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下设计的。
空间站上的跑步机和固定自行车与地面上使用的有何不同?
空间站上使用的跑步机有两根弹性绳索,用于将航天员固定在跑步机上,并产生一种向下的拉力,不仅可以防止航天员飘浮起来,而且还可模拟地面重力。两根弹性绳索的一端固定在航天员的肩部和腰部,另一端分别固定在跑步机的两边。弹性绳索向下施的拉力相当于航天员体重的66%~100%。另外跑步机上安装有电脑,不仅可以显示航天员跑步的速度和心率,还可以对航天员的运动效果进行监测。航天员如果长期坚持在跑步机上锻炼,可以有效防止下肢的肌肉萎缩、减轻骨矿物质丢失、缓解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退化。&&
空间站上的固定自行车跟地面上健身用的固定自行车相似,顾名思义这种自行车是固定的,不能行走。这种固定自行车有特殊的脚踏板、靠背和扶手,目的是将航天员固定在车上,不让他的身体因失重而飘浮起来。国际空间站上为了防震,跑步机和固定自行车都不安装在地板上,而是安装在特制的减震装置上。
空间站上有医生吗?航天员在太空生病怎么办?
空间站上没有医生。不过在国际空间站上一般有太空兼职卫生员,他们是经过40小时培训、学过一点医学知识的航天员,在地面太空医生的指导下完成简单的太空保健工作,在航天飞机或国际空间站的机组成员中,每次飞行都指定一名正式的太空卫生员和一名候补的太空卫生员,不过都是兼职的,他们主要还是完成航天员的本职工作。如果航天员生病,他们在地面太空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检查、诊断和治疗。
为确保航天员的健康为确保航天员的健康,如何对航天员进行保健?
&航天员的保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飞行前、飞行中和飞行后。&&
在飞行前,太空医生要对航天员进行一遍又一遍的体格检查,包括各种各样的医学实验,保证航天员顺利通过严格的健康状况评估。在发射前的最后一周,对航天员要实施医学隔离,不能让他们接触外界无关人员,连他们的家属也不例外。一旦航天员上天,太空医生就坐在地面飞行控制中心的医监台旁,对航天员的身心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他们在医监台旁一坐就是6个月。航天员返回着陆后,太空医生要进行飞行后的保健工作,医学评估和健康恢复。
国际空间站作为一个建在太空的研究实验室可以进行哪些学科的研究些学科的研究些学科的研究?
&国际空间站的研究领域包括医学、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和大气科学等。&
国际空间站在医学领域进行哪些研究?
在医学方面主要研究长期航天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如骨矿物质丢失、肌肉萎缩和体液转移等。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用来确定人类未来进行长期航天飞行,特别是载人火星探测是否可行、会有何种风险。正是根据这些数据,科学家发现,如果未来的航天员乘坐火星飞船到达火星表面,他们有可能出现骨折和行走困难。
国际空间站上有哪些实验研究设备?
国际空间站上的实验设备可分为7大类:人体研究设备、生物学研究设备、物理学研究设备、地球观测研究设备、宇宙辐射测量设备、多用途研究设备和空间站外部设备。这7大类设备中数量最多的是人体研究设备,其次是生物学研究设备。
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科学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日首批航天员登上国际空间站,到2009年12月,已经有23批航天员访问国际空间站。在10年中共有14批航天员在站上完成了138项科研实验,并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这些实验涉及到技术科学、物理科学、生命科学、人体研究和地球观测等,这些科研实验不仅有重大的科学价值,而且给地球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益处。
什么是”人体研究计划”?
美国宇航局的“人体研究计划”是为美国未来的月球计划和火星任务服务的,是为降低航天员在月球上和飞往火星过程中所面临的健康风险。“人体研究计划”的目标就是要确保航天员的健康、安全和月球与火星任务的成功。“人体研究计划”有6大项研究内容:国际空间站的医学计划、宇宙辐射、保证航天员健康的对抗措施、月球和火星任务中的保健、行为健康和工作能力、航天飞行中人的因素和适居性。&
什么是“对抗措施”&
所谓对抗措施是指当航天员进行航天飞行时和返回地球后保障他们健康和工作能力的方法,策略,药物和运动等。对抗措施的目标是维持航天员在飞行前、中、后的生理和心理能力。飞行前的对抗措施主要是体能锻炼和生理适应性训练;飞行中的对抗措施包括生理适应、加强营养、体能锻炼和维持工作能力;飞行后的对抗措施要保证航天员尽快恢复到飞行前的水平。
什么是宇宙辐射?宇宙辐射对人体有何危害?
&航天飞行中的宇宙辐射不像其他环境因素,其他因素至多引起航天员生理系统的功能变化,宇宙辐射则可导致航天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
在地球大气层之外,宇宙辐射主要由高能量的γ射线,质子,电子,中子和高能带电粒子组成。这种宇宙辐射不能在地面模拟。而在低轨道上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正好暴露在这种宇宙辐射的作用之下。不过在国际空间站上遇到的宇宙辐射中高能带电粒子的比例低于月球和火星表面。对于未来的月球营地任务,辐射暴露的风险相对较低。航天员一般不会发生急性放射病,但将来可能会有后遗症。对于要在月面上停留6个月的月球前哨基地和需要3年才能完成的火星探测任务,航天员暴露于宇宙辐射的风险就大得多,特别是易患癌症和血液病。
国际空间站上进行过哪些生物学实验?
国际空间站上先后共有三项生物学实验:太空植物栽培实验;小麦生长实验和小松树种植实验。
什么是太空植物栽培实验?
&太空植物栽培实验的目的主要是研究植物在微重力环境下能否生长和发育;微重力对植物有何影响;在太空中结出的种子与在地面上结成的种子有何不同。在国际空间站上研究这些问题,不仅是为了解决未来在太空家园建立生物再生式生保系统的可行性,而且也是为了将来人类在月球和火星上定居时,解决这些人的吃饭问题。太空植物栽培是国际空间站上的第一个系统的生物学实验。在国际空间站上可以对植物进行一代又一代的长期栽培,研究植物在微重力环境下完整的生活史。为完成这项实验,科学家还专门设计出一种完全密闭的植物生长舱,舱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大气和营养成分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控制。
国际空间站上为什么要进行小麦生长实验?
&高等植物在太空的光合作用的效率,是设计未来生物再生式生保系统的关键问题,而小麦又是该系统的首选植物。因为小麦不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而且又是未来太空农场的主要粮食作物,因此这项实验实际上就是对未来太空农场的一次可行性检验。实验中主要测量微重力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为了能顺利完成实验,科学家还设计了一种专用的太空小麦生长实验设备。
国际空间站上的三项生物学实验是由什么人来完成的?
&国际空间站上的这三项生物学实验当然是由航天员来完成,不过除了站上的航天员外,美国中学的一些教师和学生也参加。当然不是让他们到国际空间站上去,而是在地面使用跟国际空间站上一样的植物生长实验设备,要求他们用同样的方法将植物种植在生长实验设备内,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什么是太空行走?
太空行走是航天员穿着舱外活动航天服在天上在载人航天器外完成工作和活动的一种情况。所谓“天上”包括在地球轨道上、在月面上或在小行星表面等。因此太空行走不是“走”,而是航天员在舱外工作或活动,所以确切的称呼应该是“舱外活动”。
舱外活动分为几种类型?&
舱外活动分为三类:计划内的舱外活动、计划外的舱外活动和应急舱外活动。所谓应急舱外活动一般是指在航天飞行中出现紧急情况,需要航天员马上出舱,对遇险的航天员进行营救。
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是谁?他在太空停留几分钟?&
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是前苏联的列昂渃夫,他于日完成人类首次太空行走,在舱外停留了大约12分钟。
迄今为止有多少航天员进行过太空行走?
&&共有196名航天员完成过671次太空行走。&
航天员在舱外总共停留多长时间?&
航天员在舱外总共停留小时。
中国哪位航天员什么时候首次完成太空行走?
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
和平号空间站共进行过多少太空行走?
在15年的运行中,和平号上共有36名航天员进行过78次太空行走,他们在太空的停留时间共计为717小时。&
国际空间站上至今共进行过多少次太空行走?到日为止,在国际空间站上共进行过150次太空行走,航天员在舱外停留时间总共为944小时零24分钟。
国际空间站上航天员太空行走时最重要的装备是什么?&
航天员太空行走时最重要的装备是气闸舱、舱外航天服和航天员机动装置。&
54.什么是航天员机动装置?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机动装置有何特点?
航天员机动装置是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的一种推进装置,当航天员远离航天飞机或空间站时,如果没有系着安全带,就需要使用这种装置来移动身体。该装置主要是航天飞机航天员在进行太空行走时使用。在国际空间站上,美国宇航局对机动装置做了改进和简化,使其更小巧和更方便,并取名为“太空行走简易救援背包”,这种救援背包不仅可用来推动航天员,帮他移动身体,而且还用于太空行走期间对航天员的应急救援。
国际空间站航天员太空行走时穿什么?
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太空行走时,美国航天员穿航天飞机舱外航天服,俄罗斯航天员穿海鹰-M型舱外航天服。
一套航天飞机舱外服有多重?体积多大?服装部分有多少层?价值多少美元?&&&
&一套航天飞机舱外航天服全套重127千克,体积为0.125至o
.153立方米,服装内为0.29个大气压。一套航天飞机舱外航天服价值1200万美元。服装部分由14层组成。
穿着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如何饮水和进食?
航天服内装有饮水袋,专供太空行走的航天员饮用。饮水袋由聚胺脂橡胶制成,袋子上装有进水阀、饮水阀和饮水管,用尼龙搭链将饮水袋贴附在服装上身的里面。饮水管穿过服装颈部进入头盔,直到航天员嘴巴的右下角。饮水管顶端装有一个饮水阀,航天员只要用嘴一吸阀门,水就流进嘴中,非常方便。饮水袋内可装1.9千克的饮用水。另外,在饮水管的旁边还有一个放置食物棒的长孔,航天员需要进食时,只要一伸嘴即可吃到美味可口的棒状食品。&
什么是气闸舱?航天员太空行走为什么要用气闸舱?
气闸舱是指居于两个气压不同的环境之间的过渡舱,在载人航天器上就是居于加压座舱与宇宙真空之间的过渡舱,目的是在人员和物件通过时防止两个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流。这个词是直译,如果译成“气压过渡舱”,可能更确切,也更容易被理解。气闸舱有两个作用:其一是在打开载人航天器的舱门时防止加压座舱内的气体丧失;其二是在航天员出舱前,对大气压力的调节提供一个适应过程,预防减压病。目前空间站内都是地球海平面的大气压力,即1014豪巴,而舱外航天服内的压力是296豪巴,如果航天员在航天飞机或空间站的加压座舱内穿上航天服,从高压环境很快转为低压环境,就可能患减压病。如果在气闸舱内,高低压环境之间有一个过度,再加上预吸氧(即呼吸纯氧,排除体内氮气),就可以预防减压病的发生。
59.神舟号飞船是什么?
神舟号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新型太空载人工具,具有舱体大、起点高,一船多用、总体性能优越,不进行搭载动物实验、直接进行载人飞行的鲜明特色。神舟号飞船采用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两对太阳能电池阵构型和升力控制返回、圆顶降落伞回收的载人飞船三舱方案,额定乘员3人,可自主飞行7天,飞行任务结束后,其轨道舱可继续留轨运行约半年时间,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试验,同时还可以作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目标飞行器使用。神舟号飞船的任务,,即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完成以下四项基本任务:突破载人航天基本技术;进行空间对地观测、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提供初期的天地往返运输器;为载人空间站工程大系统积累经验。&&
迄今为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制6艘神舟号飞船,其中神舟一、二、三、四号为无人飞船,神舟五号、六号为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飞行和回收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60.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环境是什么?
&载人航天器中的乘员座舱内的压力,是由氧气和氮气为主的气体构成的,供氧和压力调节是一致的。座舱"舱压体制"或"舱压制度"是舱内采取多大的总压和氧分压的总称。我们知道人在地球表面生活,大气压力为一个大气压,即101.3千帕(760毫米汞柱),但人体在高山上或不到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下也能生存。在一个大气压呼,氧气含量为21%左右,在不到一个大气压环境中自然氧气也相对减少,虽然人体还能生存,但易患缺氧症。设计载人航天器内的舱压体制时,航天工程师、科学家与医学专家提出了几种设想。其中一种是把地面的一个大气压的环境全搬到载人航天器舱内,这就是全压式的舱内压力体制。&&
如何造成舱内的大气压呢?因为地面气压为一个大气压,如果舱内压力体制采用全压式时,航天器在没起飞之前其舱压在地面就形成了,但要对舱内气体进行配制,使舱内气体成份达到设计中要求的氧氮比例。如果采用1/2或1/3大气压力制度,就必须对舱内气体进行抽除,使气压到达所要设计的水平,并调好氧气与氮气的比例。由此看来,造成舱内压力不是太难,而一直保持舱压在所设计的水平才是难事,即供气、调压是重点。&&
在由氧、氮气源为主体组成的舱内供气调压系统中,包括有减压组件、供气开关组件和排气调压等组件、各组件中都有相应的开关、阀门和配套的传感器。座舱大气控制与测量的主要信息源是氧分压和舱压传感器。氧分压代表舱内气体中氧气的分压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航天飞机 宇宙飞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