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初三物理题在线等 ,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A、B放置在水平面上,A的质量为10千克,

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B物体的质量是1千克.求:(1)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2)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3)小明、小华和小红设想沿水平方向把他们截去相等高度或质量,发表了如下看法:小明:……小华: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截去相等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小红……内个.小华的结论是对的.但是怎么求出截去的高度?
TD哥哥4023
1,G=mg=102,P=G/S=1000Pa3,质量相等,体积比为8:1,所以密度比是1:8又:正方体压强可以用P=pgh来求所以,当压强相等时p1gh1=p2gh2剩余高度为h1:h2=8:1即可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2015年金山区中考物理二模含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5年金山区中考物理二模含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知识点梳理
的计算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1、利用m=ρV求质量;利用V=m/ρ求体积2、对于公式,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其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2)具有同种物质的物体,在同一状态下,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体积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m1/m2=ρ1/ρ2(4)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v1/v2=ρ1/ρ2
的计算重力的计算公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frac{G}{m},G=mg。(g=9.8N/g)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大小与什么有关?其大小受面积和压力的影响,二者之积越大,其压强越大,反之越小。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相似的试题还有:
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3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13.5千克.求:(1)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物体B的密度.(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为了使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同学的方案是:在两个正方体上方均放置一个重力为G的物体,乙同学的方案是:在两个正方体上方沿水平方向截取相同高度△h.①你认为_____同学的方案是可行的.②确定方案后,请计算该方案下所放置的物体重力G或截取的相同高度△h.
如图甲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边长为0.2米,B的边长为0.3米,A的密度为3000千克/米3,B的密度为2000千克/米3.g=10N/kg①求正方体A的质量;②求正方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③若正方体A、B在底部中间挖去厚度为0.1米,底面积为S的相同柱形后,如图乙所示,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和pB′.则pA′、pB′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相等,请通过计算说明.
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3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13.5千克.求:(1)物体B的密度.(2)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若在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V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和p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V的取值范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正方体A的边长为0.1米,密度为0.8×103千克/米3,正方体B的边长为0.2米,密度为0.5×103千克/米3.求:①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②在保持正方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若沿竖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截取物体,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可行,计算所截取的长度(或厚度).
判断(选填“行”或“不行”)
从正方体A的侧壁竖直截取一部分
从正方体B的上方水平截取一部分
③计算截取的长度(或厚度).
①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784Pa.②不行;行.③截取的长度为0.04m
试题分析:(1)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压强、重力、密度、体积、面积公式得出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表达式,进一步求出正方体A和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根据正方体对地面压强的表达式进行判断两种方案是否可行;(3)截取后两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压强公式求出此时B需要的高度,再进一步求出截取的长度(或厚度).解:①∵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gh,∴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ρAghA=0.8×103kg/m3×9.8N/kg×0.1m=784Pa;PB=ρBghB=0.5×103kg/m3×9.8N/kg×0.2m=980Pa;②根据公式p=ρgh可知:方案一不行,因正方体A的密度和高度不变,压强不变,不可能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方案二行,从正方体B的上方水平截取一部分会使高度减小,可改变其对地面的压强,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③两者压强相等时,即PB′=PA=784Pa,所需B的高度:hB′===0.16m,截取的长度:h=hB﹣hB′=0.2m﹣0.16m=0.04m.点评:本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考查了m=ρV、G=mg、P=三个公式的应用情况.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第二问通过推导可得公式P=ρgh这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注意灵活运用
炎热的夏天,当你打着遮阳伞,走在晒的发烫的柏油路上,刚巧来了一辆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洒漫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地面上的水反射的阳光照射在你的身体上,使身体吸收更多热量
B.洒水车的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的总量不变
C.地面被曝晒,温度较高,水蒸发时放出了热量
D.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
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5℃,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5℃,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则A、B两种物理的比热容之比为(  )A.2:3
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
B.将装有酒的瓶子盖紧
C.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
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