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Ksp值计算下列各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1)Mg(oH)2在纯水中;(2)Mg(oH)在0.1mol l盐酸/lMgcl2溶液中;CaF2...

当前位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时,MgCO3饱和溶液中c(Mg2+)=2.6×10-3m..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时,MgCO3饱和溶液中c(Mg2+)=2.6×10-3mol·L-1,CaCO3饱和溶液中c(Ca2+)=5.3×10-5mol·L-1,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Na2CO3溶液,首先生成 CaCO3沉淀B.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硫酸吼i铁溶液中存存Fe3+C.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可将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时,MgCO3饱和溶液中c(Mg2+)=2.6×10-3m..”主要考查你对&&物质的分离,离子的检验,粗盐的提纯&&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质的分离离子的检验粗盐的提纯
分离与提纯的原则和要求:(1)选择分离与提纯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①不增:指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减:指应尽可能减少被分离与提纯的物质的损失。 ③易分离:指如果使用试剂除去杂质时,要求反应后的产物跟被提纯的物质容易分离。 ④易复原:指分离物或被提纯的物质都要容易复原。 (2)分离与提纯操作过程应遵循“三必须” ①除杂质试剂必须过量;②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过量试剂会带人新的杂质);③除杂途径必须选最佳。常见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1)物质分离与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2)物质分离与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①加热法混合物中混有某些热稳定性差的物质时,可直接加热,使热稳定性差的物质分解而分离出来。例如:食盐中混有氯化铵、纯碱中混有小苏打等均可直接加热除去杂质。 ②沉淀法在混合物中加入某试剂,使其中一种以沉淀形式分离出去的方法。使用该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能引入新杂质,若使用多种试剂将溶液中不同粒子逐步沉淀时,应注意后加入试剂能将先加入的过量试剂除去,最后加入的试剂不引入新杂质。例如:加入适量BaCl2溶液可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SO4。 ③转化法利用化学反应将某种物质进行多次转化而分离。例如:分离Fe3+和Al3+时,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Fe(OH)3和NaAlO2,过滤后,分别再加盐酸重新生成Fe3+和Al3+。注意转化过程中尽量减少被分离物质的损失.而且转化后的物质要易恢复为原物质。 ④酸碱法被提纯物质不与酸或碱反应,而杂质可与酸或碱发生反应,可用酸或碱作除杂试剂。例如:用盐酸除去 SiO2中的石灰石,用氢氧化钠除去铁粉中的铝粉。 ⑤氧化还原法 a.对混合物中混有的还原性杂质,可加入适当的氧化剂将杂质氧化为被提纯物质。例如:将氯水滴入混有FeCl2的FeCl3溶液中,除去FeCl2杂质。 b.对混合物中混有的氧化性杂质,可加入适当还原剂将杂质还原为被提纯物质。例如:将过量铁粉加入混有FeCl3的FeCl2溶液中,振荡过滤,除去FeCl3 杂质。 ⑥调节pH法通过加入试剂来调节溶液的pH,使溶液中某组分沉淀而分离的方法。一般加入相应的难溶或微溶物来调节。例如:在CaCl2溶液中含有FeCl3杂质,由于 Fe3+水解,溶液呈酸性,可采用调节溶液pH的方法将 Fe3+沉淀除去,为此,可向溶液中加氧化钙或氢氧化钙或碳酸钙等。 ⑦电解法此法利用电解原理来分离、提纯物质。例如:电解精炼铜,将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电解液为含铜离子的溶液,通直流电,在阳极铜及比铜活泼的杂质金属失电子,在阴极只有铜离子得电子析出,从而提纯了铜。离子的检验:(1)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a2+:砖红色; (2)H+:H+酸性。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遇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NH4+:在试液中加强碱(NaOH)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4++OH-NH3↑+H2O;NH3+H2ONH3?H2ONH4++OH- (4)Fe3+:①通KSCN或NH4SCN溶液呈血红色:Fe3++SCN-==[Fe(SCN)]2+;②通NaOH溶液红褐色沉淀:Fe3++3OH-==Fe(OH)3↓ (5)Fe2+:①遇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迅速转化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Fe3++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②试液中加KSCN少量无明显变化再加氯水出现血红色: 2Fe2++Cl2==2Fe3++2Cl-;Fe3++SCN-==[Fe(SCN)]2+ (6)Mg2+:遇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过量沉淀不溶解:Mg2++2OH-==Mg(OH)2↓,但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7)Al3+:遇NaOH溶液(适量)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溶液过量沉淀溶解: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8)Cu2+:遇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加强热变黑色沉淀:Cu2++2OH-==Cu(OH)2↓;Cu(OH)2CuO+H2O (9)Ba2+:遇稀H2SO4或硫酸盐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Ba2++SO42-==BaSO4↓ (10)Ag+: ①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迅速转变为棕色沉淀溶于氨水Ag++OH-==AgOH↓;2AgOH==Ag2O+H2O;AgOH+2NH3?H2O==[Ag(NO3)2]OH+2H2O ②加稀HCl或可溶性氧化物溶液再加稀HNO3生成白色沉淀:Ag++Cl-==AgCl↓ (11)OH-:OH-碱性:①遇紫色石蕊试液变蓝;②遇酚酞试液变红;③遇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2)Cl-:遇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Cl-=AgCl↓ (13)Br-:加AgNO3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Br-=AgBr↓ (14)I-: ①加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I-=AgI↓;②加少量新制氯水后再加淀粉溶液显蓝色:2I-+Cl2=I2+2Cl-;I2遇淀粉变蓝 (15)S2-:①加强酸(非强氧化性)生成无色臭鸡蛋气味气体:S2-+2H+=H2S↑;②遇Pb(NO3)2或(CH3COO)2Pb试液生成黑色沉淀,遇CuSO4试液产生黑色沉淀:Pb2++S2-=PbS↓;Cu2++S2-=CuS↓ (16)SO42-:加可溶性钡盐[BaCl2或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再加稀HCl或稀HNO3沉淀不溶解:Ba2++SO42-=BaSO4↓ (17)SO32-:加强酸(H2SO4或HCl)把产生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SO32-+2H+=H2O+SO2↑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18)CO32-:加稀HCl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CO32-+2H+=H2O+CO2↑;CO2+Ca(OH)2=CaCO3↓+H2O (19)HCO3-: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或向HCO3-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MgCO3生成,同时放出CO2气体。 (20)NO3-:浓缩试液加稀硫酸和铜片加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成蓝色: Cu+4H++2NO3-=Cu2++2NO2↑+2H2O (21)PO43-:加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溶解:3Ag++PO43-=Ag3PO4↓;Ag3PO4溶于稀HNO3酸。 粗盐的提纯:(1)实验仪器和药品 药品:粗盐,水 器材: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纸片 (2)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3)实验操作 ①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粗盐(精确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加入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用玻璃棒搅拌,并观察发生的现象(玻璃棒的搅拌对粗盐的溶解起什么作用?)。接着再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溶液是否浑浊。 在天平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在10毫升水中大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②过滤:按照过滤的操作进行过滤,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滤液仍浑浊时,应该再过滤一次。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例如:滤纸破损,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找出原因后,要重新操作。 ③蒸发:把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④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的状态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时,MgCO3饱和溶液中c(Mg2+)=2.6×10-3m..”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31333529933119623737733716583332181:9(2)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在常温下,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以它们的系数为次方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溶度积(Ksp).如Cu(OH)2?Cu2++2OH-Ksp=c(Cu2+)?c2(OH-)=2×10-20.溶液里各离子浓度(包括其方次)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出现沉淀;反之则沉淀溶解.①某CuSO4溶液里c(Cu2+)=0.02mol/L,如果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5.②要使0.2mol/L&CuSO4溶液中的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溶液降低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pH为6.(3)25℃在等体积的①pH=0的H2SO4溶液,②0.05mol?L-1的Ba(OH)2溶液,③pH=10的Na2S溶液,④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0:1010:109(4)在100℃时,向V&mL&pH=a的盐酸中滴加pH=b的NaOH溶液10V&mL,所得混合溶液中c(Cl-)=c(Na+),则此时(a+b)的值为11.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NaOH、NH3?H2O、CH3COOH、HCl、NH4HSO4中的一种.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①将1L&pH=3的A溶液分别与0.001mol/L&x&L&B溶液、0.001mol/L&y&L&D溶液充分反应至中性,x、y的大小关系式y<x;②浓度均为0.1mol/L&A和E溶液,pH:A<E③浓度均为0.1mol/L&C和D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回答下列问题:(1)C是NH4HSO4溶液,D是NaOH溶液.(2)用水稀释0.1mol/L&B溶液时,溶液中随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AB.A.-)B.-)c(H+)&C.c&(H+)?c&(OH-)&&&&&D.n&(OH-)(3)等pH、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E,分别与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粉,且放出的氢气的质量相同.则HCl(填化学式)溶液中锌粉有剩余.(4)常温下,向0.01mol/L&C溶液中滴加0.01mol/L&D溶液至中性,得到的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SO42-)>c(NH4+)>c(H+)=c(OH-).(5)已知常温下Mg(OH)2在pH=12的D溶液中Mg2+的浓度为1.8×10-7mol/L,则&Ksp[Mg(OH)2]=1.8×10-11(mol/L)3.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2010?扬州模拟)多晶硅(硅单质的一种)被称为“微电子大厦的基石”,制备中副产物以SiCl4为主,它对环境污染很大,能遇水强烈水解,放出大量的热.研究人员利用SiCl4水解生成的盐酸和钡矿粉(主要成份为BaCO3,且含有钙、铁、镁等离子)制备BaCl2?2H2O,工艺流程如下.已知常温下Fe3+、Mg2+完全沉淀的pH分别是:3.4、12.4.&&&(1)SiCl4水解控制在40℃以下的原因是防止HCl挥发污染环境或控制SiCl4的水解速率,防止反应过于剧烈.已知:SiCl4(s)+H2(g)=SiHCl3(s)+HCl(g)△H1=+47kJ/mol;SiHCl3(s)+H2(g)=Si(s)+3HCl(g)△H2=+189kJ/mol则由SiCl4制备硅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Cl4(s)+2H2(g)=Si(s)+4HCl(g)△H=+236kJ/mol.(2)加钡矿粉时生成BaCl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BaCO3+2H+=Ba2++CO2+H2O↑.(3)加20%&NaOH调节pH=12.5,得到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Mg(OH)2、Ca(OH)2,控制温度70℃的目的是确保钙离子完全除去(或温度越高,Ca(OH)2溶解度越小).(4)BaCl2滤液经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再经真空干燥后得到?2H2O.实验室中蒸发浓缩用到的含硅酸盐的仪器有3种.(5)为体现该工艺的绿色化学思想,该工艺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BaCl2溶液.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当前位置: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0.1molo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n(..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0.1&molo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n(H+)增大B.0.2&moloL-1盐酸与等体积0.05&moloL-1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pH为1C.向AgCl悬浊液中滴入KI溶液,生成AgI沉淀,说明AgCl的溶解度大于AgID.若NH4HCO3溶液、NH4HSO4溶液和NH4NO3溶液中c(NH4+)相等,则c(NH4HSO4)<c(NH4NO3)<c(NH4HCO3)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0.1&molo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醋酸的电离,离子浓度减少.n(H+)物质的量增加,故A正确;B、0.2&moloL-1盐酸中的氢离子浓度为0.2mol/L,0.05&moloL-1Ba(OH)2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等体积混合按照H++OH-=H2O反应后,剩余氢离子浓度=0.2-0.12=0.05mol/L,pH>1,故B错误;C、依据反应向更难的方向进行,向AgCl悬浊液中滴入KI溶液,生成AgI沉淀,说明AgCl的溶解度大于AgI,故C正确;D、NH4HCO3溶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水解促进铵根水解、NH4HSO4溶液中的氢离子抑制铵根离子的水解,NH4NO3溶液中只存在铵根离子的水解,若NH4HCO3溶液、NH4HSO4溶液和NH4NO3溶液中c(NH4+)相等,则需要溶质的浓度为c(NH4HSO4)<c(NH4NO3)<c(NH4HCO3),故D正确;故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0.1molo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n(..”主要考查你对&&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判断溶液酸碱性或比较溶液pH值的大小,沉淀溶解平衡,溶液pH的有关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判断溶液酸碱性或比较溶液pH值的大小沉淀溶解平衡溶液pH的有关计算
定义:在一定温度、浓度的条件下,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到了电离平衡状态,叫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离平衡的特征:(1)等:(2)动:的动态平衡(3)定:条件一定,分子与离子浓度一定。 (4)变:条件改变,平衡破坏,发生移动。 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1)盐水解的规律: ①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无弱不水解 ②多元弱酸根、正酸根离子比酸式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得多,故可只考虑第一步水解 (2)具体分析一下几种情况: ①强碱弱酸的正盐:弱酸的阴离子发生水解,水解显碱性;如:Na2CO3、NaAc等 ②强酸弱碱的正盐:弱碱的阳离子发生水解,水解显酸性;如:NH4Cl、FeCl3、CuCl2等; ③强酸强碱的正盐,不发生水解;如:Na2SO4、NaCl、KNO3等; ④弱酸弱碱的正盐: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都发生水解,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谁强显谁性; ⑤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显酸性,如:NaHSO4;而弱酸的酸式盐,既电离又水解,此时必须考虑其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溶液显酸性,如:NaHSO3、NaH2PO4;若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溶液显碱性,如:NaHCO3、NaHS、Na2HPO4等。 (3)几种盐溶液pH大小的比较强酸强碱盐pH=7、强碱弱酸盐pH&7、强酸弱碱盐pH&7根据其相应的酸的酸性大小来比较,盐溶液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强,其盐溶液的pH越小如:HClO酸性小于H2CO3,溶液pH NaClO&Na2CO3 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酸式盐的水溶液显什么性,要看该盐的组成微粒。 1.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一定显酸性。如溶液: 2.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1)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例如溶液中:溶液显碱性。NaHS溶液、Na2HPO4溶液亦显碱性 (2)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例如溶液中:溶液显酸性溶液亦显酸性。盐溶液蒸干后所得物质的判断:&1.考虑盐是否分解。如加热蒸干溶液,因分解,所得固体应是2.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如加热蒸干溶液,因易被氧化,所得固体应是3.盐水解生成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弱碱,如蒸干溶液,得盐水解生成不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仍为原物质,如蒸干溶液,得4.盐水解生成强碱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原物质,如蒸干溶液,得到等。 5.有时要多方面考虑,如加热蒸干溶液时,既要考虑水解,又要考虑的分解,所得固体为沉淀溶解平衡: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当难容电解质的溶解速率与溶液中的有关离子重新生成沉淀的速率相等,此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解和沉淀间的动态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例如:2、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 (1)逆:沉淀溶解平衡是可逆过程。 (2)等: (3)动:动态平衡,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的速率相等且不为零。 (4)定: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5)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溶解平衡将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3、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 a.浓度:加水稀释,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但不变。 b.温度:多数难溶电解质溶于水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同时变大。 c.同离子效应: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含原体系中某离子的物质,平衡向沉淀生成的方向移动,但不变。 d.其他: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巾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的物质或气体的物质,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不变。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 (1)意义: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方法 a.调节pH法: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使转变为沉淀而除去。 &b.加沉淀剂法:如以等作沉淀剂,使某些金属离子如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 等沉淀,也是分离、除杂常用的方法。说明: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时即沉淀完全。 2.沉淀的溶解 (1)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需要使难溶物质溶解的问题、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在水中难溶的电解质,如果能设法不断地移去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就会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使沉淀溶解。 (2)方法 a.生成弱电解质:加入适当的物质,使其与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的某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如向沉淀中加入溶液,结合生成使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b.生成配合物:加入适当的物质,使其与沉淀反应生成配合物。如:c.氧化还原法:加入适当的物质,使其与沉淀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沉淀溶解。d.沉淀转化溶解法:本法是将难溶物转化为能用上述三种方法之一溶解的沉淀,然后再溶解:如向中加入饱和溶液使转化为再将溶于盐酸。 3.沉淀的转化 (1)实质: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例如&(2)沉淀转化在工业上的应用在工业废水处理的过程中,用FeS等难溶物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任何难溶物质的溶解度都不为零。不同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可将物质进行如下分类:溶液pH的计算方法:
总体原则 (1)若溶液为酸性,先求C(H+),再求pH; (2)若溶液为碱性,先求C(OH-),再由,最后求pH。 1.单一溶液pH的计算 (1)强酸溶液,如溶液,设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强碱溶液,如溶液,设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两强酸混合后pH的计算 由先求出混△后的再根据公式求pH。若两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可采用速算方法:混合后溶液的pH等于混合前溶液pH小的加0.3。如pH=3和pH=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pH=3.3。 3.两强碱混合后pH的计算由先求出混台后的再通过求出混合后的c(H+),最后求pH。若两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可采用速算方法:混合后溶液的pH等于混合前溶液pH大的减0.3。如pH=9和pH=11的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pH=10.7。4.强酸与强碱混合后pH的计算强酸与强碱混合的实质是中和反应即中和后溶液的pH有以下几种情况: (1)若恰好中和,pH=7。 (2)若剩余酸,先求中和后的c(H+),再求pH。 (3)若剩余碱,先求中和后的c(OH-),再通过求出最后求pH.注意:强酸与强碱等体积混合后溶液酸碱性的判断规律: ①若二者pH之和为14,则混合后的溶液呈中性, pH=7②若二者pH之和大于14,则混合后的溶液呈碱性 ③若二者pH之和小于14,则混合后的溶液呈酸性, 5.溶液稀释后求pH(1)对于强酸溶液,每稀释10倍体积,pH增大1 个单位;对于弱酸溶液,每稀释10倍体积,pH增大不足一个单位。无论稀释多少倍,酸溶液的pH不能等于或大于7,只能趋近于7。 (2)对于强碱溶液,每稀释10倍体积,pH减小1 个单位;对于弱碱溶液,每稀释10倍体积,pH减小不足一个单位。无论稀释多少倍,碱溶液的pH不能等于或小于7,只能趋近于7。例如:pH=6的HCl溶液稀释100倍,溶液pH≈7 (不能大于7); pH=8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溶液pH≈7(不能小于7): pH=3的HCl溶液稀释100倍,溶液pH=5; pH=10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溶液pH=8。 注意:弱酸、弱碱的稀释:在稀释过程中有浓度的变化,又有电离平衡的移动,不能求得具体数值,只能确定其pH范同。例如:pH=3的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pH=10的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8&pH=3的酸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pH=10的碱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0.1molo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n(..”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14491202964246870109266131124211945下述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____
实验操作及现象
分别向2mL0.1moloL-1CH3COOH溶液和2mL0.1moloL-1H3BO3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HCO3溶液,前者有气泡产生,后者无明显现象
酸性:CH3COOH>H2CO3>H3BO3
向2mL0.1moloL-1NaOH溶液中滴加3滴0.1moloL-1Mg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后,再滴加3滴0.1moloL-1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溶解度:Mg(OH)2>Fe(OH)3
在少量无水乙醇中加入金属Na,生成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
CH3CH2OH是弱电解质
用3mL稀H2SO4溶液与足量Zn反应,当气泡稀少时,加入1mL浓H2SO4,又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H2SO4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乐乐题库
您正在使用低版本的IE浏览器,它太古老了,既不安全,也不能完美支持乐乐课堂的各项功能。请升级到最新的Chrome、Firefox或最新版IE浏览器,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问题!
&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知识点 & “下述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习题详情
152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8.8%
下述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
分别向2mL&0.1moloL-1&CH3COOH溶液和2mL&0.1moloL-1&H3BO3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HCO3溶液,前者有气泡产生,后者无明显现象
酸性:CH3COOH>H2CO3>H3BO3
向2mL&0.1moloL-1&NaOH溶液中滴加3滴0.1moloL-1&Mg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后,再滴加3滴0.1moloL-1&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溶解度:Mg(OH)2>Fe(OH)3
在少量无水乙醇中加入金属Na,生成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
CH3CH2OH是弱电解质
用3mL稀H2SO4溶液与足量Zn反应,当气泡稀少时,加入1mL浓H2SO4,又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H2SO4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ABCD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单选题&|&来源:2014-海淀区一模
分析与解答
习题“下述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____
实验操作及现象
分别向2mL0.1moloL-1CH3COOH溶液和2mL0.1moloL-1H3BO3溶液中滴加等浓...”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A.强酸反应制弱酸;B.发生沉淀的转化;C.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完全电离出离子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弱电解质;D.浓硫酸稀释放热.
解:A.强酸反应制弱酸,NaHCO3溶液只与CH3COOH反应,酸性:CH3COOH>H2CO3>H3BO3,故A正确; B.向2mL&0.1moloL-1&NaOH溶液中滴加3滴0.1moloL-1&MgCl2溶液,氢氧化钠过量,再滴加3滴0.1moloL-1&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不发生沉淀的转化,故B错误;C.钠能与乙醇中的羟基反应生成氢气,与电离无关,故C错误;D.浓硫酸稀释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故D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酸性比较,沉淀转化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难度大不,注意把握实验操作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下述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____
实验操作及现象
分别向2mL0.1moloL-1CH3COOH溶液和2mL0.1moloL-1H3BO3溶液...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下述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____
实验操作及现象
分别向2mL0.1moloL-1CH3COOH溶液和2mL0.1moloL-1H3BO3溶液中滴加等浓...”主要考察你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与“下述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____
实验操作及现象
分别向2mL0.1moloL-1CH3COOH溶液和2mL0.1moloL-1H3BO3溶液中滴加等浓...”相似的题目: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Ksp(AgI)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ABCD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通过测定沸水的温度,判断当地气压的高低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用测电笔区分零线和火线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装置可用于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装置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装置可用于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下述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下述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____
实验操作及现象
分别向2mL0.1moloL-1CH3COOH溶液和2mL0.1moloL-1H3BO3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HCO3溶液,前者有气泡产生,后者无明显现象
酸性:CH3COOH>H2CO3>H3BO3
向2mL0.1moloL-1NaOH溶液中滴加3滴0.1moloL-1Mg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后,再滴加3滴0.1moloL-1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溶解度:Mg(OH)2>Fe(OH)3
在少量无水乙醇中加入金属Na,生成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
CH3CH2OH是弱电解质
用3mL稀H2SO4溶液与足量Zn反应,当气泡稀少时,加入1mL浓H2SO4,又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H2SO4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下述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____
实验操作及现象
分别向2mL0.1moloL-1CH3COOH溶液和2mL0.1moloL-1H3BO3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HCO3溶液,前者有气泡产生,后者无明显现象
酸性:CH3COOH>H2CO3>H3BO3
向2mL0.1moloL-1NaOH溶液中滴加3滴0.1moloL-1Mg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后,再滴加3滴0.1moloL-1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溶解度:Mg(OH)2>Fe(OH)3
在少量无水乙醇中加入金属Na,生成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
CH3CH2OH是弱电解质
用3mL稀H2SO4溶液与足量Zn反应,当气泡稀少时,加入1mL浓H2SO4,又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H2SO4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g oh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