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中国曲线发展的道路绿化设计说明说明了什么?

60年发展:中国创造震惊世界的奇迹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曲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60周年之际,回眸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总结其发展的基本经验,对中国和世界都十分重要。60年来,中国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人口预期寿命由50多岁增加到73岁;总量GDP增幅年均达到6%以上,人均GDP由100多美元增加到3000多美元,由占世界经济比重总量不足1%提升到5%。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背
景之下,中国经济2009年增幅可望达到8%以上,成为世界经济率先实现复苏的领头羊。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如此震惊世界的发展奇迹,概括起来,就是明确了一个基本路线,探索出十点基本经验。明确一个基本路线,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线。新中国建立60年,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发展的实践紧密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找到了符合国情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坚持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13.2亿)超级大国、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里发展经济,选择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为主体,还是计划经济为主体;是市场配置资源为主体,还是计划分配资源为主体?中国用了40多年时间,直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一锤定音,才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改革方向,建立了市场调节为基础、国家调节为主导这样一种双重调节模式,也就是国家宏观调控为主导、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国家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找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推动中国经济模式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新中国对外开放,实际上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引进苏联156个重点项目,5000多名苏联专家,资金智力的双重引进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可惜后来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一对外开放没有坚持和扩大。进入1978年,中国再次掀起对外开放的大幕,大规模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30年累计引进外资多达上万亿美元,使中国成为世界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最多的国家之一,外资经济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支撑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和贸易体。可以说,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之一,这是推动中国经济模式成功的强大外力。
三、坚持搞好国有企业的国家战略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30年,是国有经济从小到大的30年。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到1979年则提升90%以上。新中国成立的第二个30年,是国有经济比重逐步降低的30年。1979年到2009年,国有经济比重由90%以上降低到1/3左右。2009年公布的中国强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331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66%;实现营业收入18.2万亿元,占全部收入的83%;实现利润总额为1.2万亿元,占全部企业利润总额的86.6%。这是支撑中国经济模式一枝独秀的中流砥柱。
四、坚持发展非公经济的既定方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前30年是非公经济受到限制、比重不断下降的30年,大体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90%左右下降到10以下;而后30年则是非公经济受到鼓励、比重不断上升的30年,大体由10%左右提升到2/3左右。到2009年,中国的非公有经济用不到全国银行贷款的20%,创造GDP占全国的60%以上,组织商品进出口占70%左右,安排就业占80%左右。非公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取长补短,这是中国经济模式充满活力的根本举措。
五、坚持提升中央财政的调控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对各省市区、各省市区对市县财政体制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年先后实行了以“分灶吃饭”为主要内容的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结束了在计划经济中财政统收统支的“大锅饭”局面;第二阶段是以1994年以来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标志,进行以部门预算和收支两条线为主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总体上说,中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是成功的,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方向是一致的。这一改革缓解了中国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分配不公,有效增强了中央政府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和全球金融危机的能力。
六、坚持加强金融监管的工作力度中国政府把建立稳定的金融体制作为确保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杠杆,国有金融占居金融机构的主导方面,中国金融改革稳健推进,金融监管不断加强。中国金融机构严格控制、防止过度使用金融衍生品,也为中国金融机构在世界金融危机中避险避灾设置了“防火墙”。2008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7.8万亿元,增长19.3%;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2万亿元,增长17.9%。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中国出台经济刺激计划的背景之下,中国当年存款增长高于贷款增长1.4个百分点,存贷差高达32%,有效地维护了中国的金融安全。这是保持中国经济模式稳定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
七、坚持提升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新中国政府把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作为谋求发展的第一要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正在实现“两个飞跃”。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作为中国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飞跃”现已基本实现。目前正处在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的“第二个飞跃”转变过程中。在2006年出台免除全国农业税政策的基础上,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5955亿元,比2007年增长37.9%。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投入7161亿元,又将比2008年增加1206亿元。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投入,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等等,这是中国发展模式成功的基础条件。
八、坚持科学教育兴国的发展道路新中国60年的教育发展成就,从文盲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中国教育事业不断创造奇迹。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分别是1998年的4.5倍和1949年的172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用10年走过了其他国家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新中国科技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从落后挨打到引领未来:中国科技事业正在实现腾飞。2008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570亿元,比上年增长23.2%。这是中国模式取得成功的内生动力和关键所在。
九、坚持严格控制人口的基本国策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连续40年实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人口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跨跃。这也是中国创新发展模式的重要经验之一。
十、坚持建设强势政府的发展理念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取得伟大成就的60年。中国政府为实现其体现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不遗余力地建设服务型、效率型的强势政府,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行政成本等等,不仅避免了世界上许多国家那样的动荡危险,同时在调控经济运行、抗御自然灾害等方面显示出巨大作用。这也是中国经济模式的比较优势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并非完美无缺,中国的发展现在仍然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例如,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过程中,需要更多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需要更大地缩小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和行业差别;需要更好地应对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和人口就业的巨大挑战。特别是中国在过去的发展中,因为无论60年还是30年,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都还是短暂的瞬间。中国经验、中国模式还需要与时俱进地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还需要不断学习借鉴一切人类文明成果。但是,只要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不动摇,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模式,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会副会长、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名誉博士。本文是作者日在莫斯科“中国、中国文明与世界”国际论坛上的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经管学部 易虹  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樊东光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首次以国家战略文件形式,全面、系统、凝练、深刻地阐述了信息时代中国的战略主张。  如果说《网安法》旨在通过系统、严密的顶层规范设计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那么《网安战略》则有更为宽广的视野。
光明网版权所有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回顾与思考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 >>
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回顾与思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然而,尽管彻底的民主革命为现代化扫除了中国大陆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大障碍,却不能扫除调中国的贫穷落后、人均资源短缺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不利因素。新中国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快速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制度变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探索的结果。经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四代领导人和全国人民60年的艰辛探索和奋发图强,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温故知新,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和展望明天,这是本文的出发点,也是本文欲达到的目的。
&&&&&&&&一、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
  新中国60年的经济发展和体制变革历程,大致可以1978年召开的&三中全会&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期。在第一个时期,我国是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社会变革目标,千方百计地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当1956年提前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才发现事与愿违,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优越性。在第二个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领导集体,遵循&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行了改革开放,我国又开始从第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向多种经济成分和市场经济过渡。可以说,60年来,我国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就经济体制的演变而言,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发展过程,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一)1949&1957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
&&&&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和制度变化最快的时期,在短短的七年间,一方面中国大陆结束了百年动乱,仅用三年的时间,就奇迹般地在战争废墟上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在此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为中国大陆的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缩短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距离。
  另一方面,这七年又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制度变化最剧烈的七年。1949到1952年,是完成民主革命的经济任务,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和政策在中国大陆全面贯彻实施的三年,党和政府仅用了3年时间,就彻底铲除了根深蒂固的封建土地制度;建立了强大的国营经济和覆盖面很广的供销合作经济,实现了&节制资本&和&统制贸易&,即国家通过对私营经济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使其符合国家的宏观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目标,通过海关自主、实行&贸易许可证&和&结汇制&,将对外贸易控制在政府手中。恢复时期的三年,虽然实行的仍然是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但是由于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控制了金融、市场和重工业,党和人民政府的行政力量空前强大,实际上为1953年以后迅速向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过渡奠定了基础。
&&&  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以后,走怎样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摆在了中国共产党面前。当时的中国不仅经济落后,人均GDP仅为119元,城乡人均银行储蓄仅为1&5元,工业化的资金极为匮乏;而且我国还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环境,朝鲜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进行了经济封锁,而且威胁到我们的国家安全,即使从国家安全和建立独立国防工业的角度,尽快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也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因此,当1953年我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后,为加快工业发展,就选择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这种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制度的变革,虽然在当时保证了&一五&计划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和重工业的迅速发展,但是也存在着消极后果,从长期来看,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
&&&  1956年前后,中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鉴于苏联暴露的经济建设教训,曾对如何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和工业化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探索,可惜这种探索因体制弊端还未充分暴露以及&反右&运动的干扰而中断。
&&&  (二)1958-1978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
&&&  1956年苏共二十大揭露出来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给中国共产党敲响了警钟,结合自己建国以来的实践,我国开始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1958年是中国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也是毛泽东试图摆脱苏联经济建设模式、走中国自己经济发展道路的开始。这场探索可以说是历尽曲折艰辛。到1978年,即在中国进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20年后,所经历的曲折、挫折、灾难、困惑,又开始孕育着一场新的探索,这就是以党的十一届三只全会为标志的伟大历史转折。可以说,1958年至1978年三中全会前的20年,是中国共产党带着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和一五计划成功的喜悦开始,最后带着&文革&后的痛苦反思、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困惑而结束的。就经济建设来说,这20年我国取得了很大成就,在西方封锁、中苏交恶的国际环境中,基本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除了在国防工业、尖端科学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外,还在改善基础设施、缩小沿海与内地差距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从1957年底到1978年底,按可比价格计算,社会总产值增长3.25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3.64倍,国民收入增长1.96倍,工业总产值增长5.99倍,农业总产值增长0.84倍。但是这种增长,是靠牺牲消费和增加投入来维持的。
&&&  总得来说,这个时期尽管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不算慢,但是经济建设是付出大于所得,挫折的痛苦多于成功的欢乐,失败的教训多于成功的经验。鉴于同期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我国在此前后两个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这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人口增长过快,是这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另一个特点。到1978年底,全国总人口以由1957年底的64653万人增加到96259万人。20年里人口增加了近50%。
  (三)1978~1997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
  1978年至1997年,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为目标的经济快速发展时期。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从此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这个时期是从前28年奠定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制度上起步发展的,虽然前进的起点比较高,但继续受着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经济体制的束缚,又刚刚从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中走出来。因此,1984年以前,我国经济以1978年的&三中全会&为转折点,首先,纠正和清算了前20年&左&的错误,根据我国国情,重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二,在经济发展方面,着手调整整顿国民经济,理顺农轻重、积累与消费关系,制订以翻两番为目标的新的发展战略;第三,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以原有体制最薄弱、受压抑最重的农村经济为突破口,并取得巨大成效,产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改革示范效应;与此同时,还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率先实行对外开放。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基本方针,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在城市全面展开。但急于求成的思想和实际存在的新旧体制磨擦,使经济在繁荣中走向过热,与此同时,经济体制的变化、对外开放以及原有社会各阶层经济地位的变化、都使整个社会处于躁动和不安。在这种形势下,国民经济经历了1986-1987年的&软着陆&,1988年价格&闯关&和1989-1991年治理整顿的曲折。但是,这种曲折,对于80年代的发展来说,毕竟是瑕不掩瑜,只是前进中的问题,高速发展下的副作用。
  经过80年代的迅速发展,到90年代初,我国已进入由温饱向小康过渡阶段,从1992年到1997年的6年间,由于及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大力推进改革,积极平衡总量,切实调整结构,使&八五&计划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波动最小的五年计划。同时,这6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到1997年,我国国民经济已经提前实现了原订于2000年才实现的翻两番任务,基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存在的供给主导型的短缺经济。
  (四)1998~2009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
  1997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又一个转折年代。这一年,最重大的变化是我国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终于告别了短缺,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基础买方市场,从1998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发展也由过去的供给约束型转向了需求约束型。同时,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也给我国的改革开放敲响了警钟,国有企业改革从1998年起进入了攻坚阶段,金融改革加大了力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也加快了步伐。从国家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看,从1998年也开始转向扩大内需。
  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后,党和政府实施了&扩大内需&的方针,适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波动的不利影响,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然而,随着经济体的不断壮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到了&十六大&,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遇到了如下一些新问题:一是能源不足问题;二是人口就业和粮食安全问题;三是环境保护问题;四是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问题;五是深层次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六大&。在这次大会上,提出了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要以&五个统筹&全面协调中国社会经济发展。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这些都是促进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新思想。
  在这个阶段,在&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党和政府出台了以下几项重大的影响深远的举措。一是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在&一国两制&基础上的回归和保持了这两个地区经济的繁荣稳定,并且加大了与台湾地区的经济交流,实现了&三通&。二是着手调节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制定和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战略和政策。三是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外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四是推行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统筹城乡发展政策,不仅取消了长达2600多年的农业税,而且加大了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力度,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达到5955亿元,2009年计划投入7161亿元。五是政府财政基本实现了由过去长期的建设型财政向公共型财政的转变。六是大力推行了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中央政府加大了财政投入,并将其作为指令性指标列入了第十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规划。七是在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推进社会保障覆盖面和医疗卫生改革,并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提高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本的需要。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提出: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节能环保水平,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 回顾新中国6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既有令人振奋的辉煌,也有叫人痛惜的失误。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经验教训。这里仅列举一些个人的肤浅总结。
  (一)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把握历史契机的关键
  纵观建国以来60年的历史,可以看到,就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来说,曾经失去过几次历史契机,也抓住了几次历史契机。其中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是很值得总结的。
  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曾经有过三次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契机。
  第一次是1956年中共&八大&以后。&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对苏联教训和自己的经验总结,提出了旨在弥补和完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建设和体制变革设想,使我国再次面临一次历史契机。但是由于受&反右&运动和&反&反冒进&&的影响,却走上&大跃进&歧途。
&&&&  第二次是1961年至1963年。经过三年&大跃进&的惨痛教训,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的改革方式,并得到刘少奇、邓小平陈云、邓子恢等许多领导人的赞同,使中国面临着一个经济改革的历史契机。但是由于毛泽东对&资本主义复辟&的担忧和批判&单干风&,直至发动打倒所谓&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文革&,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最容易为大多数人接受的历史契机。
  第三次是1974年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进行&整顿&。此时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城市就业困难、民主和法制破坏,党和人民群众的绝大多数对&文革&和极&左&的那套思想和体制已经失望,迫切希望结束&文革&和发展经济。邓小平的复出和&整顿&又给了中国改革和发展一次历史契机。但是由于毛泽东不能容忍邓小平否定&文革&,以批判&右倾翻案风&和罢免邓小平领导职务导致了这次历史契机的丧失。
  而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则及时抓住了每一次历史契机,使得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  第一次是1978年。当时党和人民对两个&凡是&不满,对&拨乱反正&和经济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不满,要求改革。邓小平和陈云等老一辈领导人抓住这次历史契机,终于将中国引进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第二次是1992年。由于受治理整顿、&北京风波&和苏联东欧剧变的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因计划与市场、姓&社&还是姓&资&的观念束缚而彷徨,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拨开迷雾,他说:&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第三代领导集体抓住了这个历史契机,顺势破竹般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快了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
  第三次是2002年。我们抓住改革开放25年所创造的坚实经济基础、市场经济体制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并针对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中遇到的问题,在中共&十六大&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随后又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新理念&科学发展观&,使得最近7年来,我国不仅继续保持了非常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缓解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提高了抵御国际经济危机的能力,初步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
& && 综上所述,前三次经济发展和改革历史契机的丧失,其主要原因都是受到姓&社&姓&资&问题的干扰,都是将实现和保护&社会主义&制度放在第一位,结果陷入生产关系处于第一位、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处于第二位的陷阱,甚至被&四人帮&所利用歪曲到&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耽误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完善。与此相反,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能够抓住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契机,则是将三个&有利于&放在第一位,并以此来判断改革和发展。如果以生产关系为第一标准,由于对于生产关系的理解总是受当时认识的局限,就很难准确评价是非。
&&& & (二)&实事求是&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
  回顾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和我国改革开放20年的巨大成就,可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功,避免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结局,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完全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即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总结经验、修正目标、充分考虑改革措施的阶段性和可行性。
  不少人通过将中国的改革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比较,认为我国的改革具有渐进的特点,是由体制外改革和增量改革逐渐向体制内改革和存量改革推进的特点,即通过传统体制外成长起来的经济发展和增量改革创造的巨大成效支撑原有经济运行、推动经济增长和起到改革示范作用。
  这种概括的确概括了反映了中国改革的特点。但是笔者认为上述概括尚不够全面,实际上,中国的改革从一开始就分为农村和城市两大空间。对于农村改革来说,一开始就是体制内改革和存量改革,表现出速度快、彻底的激进特点。同样,对于吸引外资,特别是直接投资,中国的改革也是起步较早,大胆、迅速推进,在80年代初期国内尚在探讨私营经济能否存在、怎样完善计划经济时,就建立了经济特区和鼓励&三资&企业发展。可以说,中国改革的特点,除了上述的改革起点不同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实事求是&,这里所讲的&实事求是&,不仅是说中国的改革理论、政策和措施来源于对实际和经验的总结,还包括在制订和推行改革措施时,充分考虑或及时注意到其可行性。具体表现就是当改革应该激进并且可以激进,就激进;没有弄清情况或阻力较大时,就通过试点或外围性的改革措施来逐步推进。就是邓小平所说的&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和&摸着石头过河&。
  最能体现&实事求是&原则的,是改革开放20年来恰当处理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短缺、长期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国家,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在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的就业和分配政策由最初的保障人民最低生活水平的&低工资、多就业&政策,逐渐发展到国家&包下来&和&大锅饭&的就业分配体制。在80年代的改革中,政府一方面利用短缺造成的和外延性增长还有很大余地的条件,采取了&放权让利&,基本上没有触动国营企事业单位的就业分配体制,此时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改革虽然进展不大,但是对于保证社会稳定,减少改革阻力、支持体制外改革经济高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缺一不可
  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最主要的历史经验之一,就是经过正反两个方面的深刻教训,终于正确认识了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关系,也就是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经济发展中的关系。正如邓小平所说,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都是为达到经济和社会目标服务的。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这两只手,有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如何做到最有效地使用这两个手段,则取决于具体的历史条件和发展目标。改革开放以前所实施的5个五年计划,效果最好的是&一五&计划,而&一五&计划期间恰恰是同时运用了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两个手段。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也是有赖于同时运用这两种手段。特别是1997年以来的十多年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队国民经济的调控室维持经济高速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也是弥补&市场失灵&、建立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我国之所以能够有效地抵御这次世界金融危机,是与我们拥有强大的政府之手分不开的。同样地,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特别是战后以来,也一直坚持运用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来调控经济,两种手段的作用不是时有时无,而是根据需要此起彼伏,例如目前面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无不使用政府这只手来干预经济,制订和实施减少金融危机危害的政府计划。
  三、政府发展经济责任依然任重道远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建立以来,经过60年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经摘掉了贫穷落后农业国的帽子,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从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的50&5%下降至2008年的11&3%;人均GDP也从1952年的119元增加到2008年的22595元,我国不仅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2008年我国GDP总量在世界各国排名中已经位列第三,成为国际经济中一只不可忽视的力量,成为近90年代以来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拥有量低,在短期内仍然难以赶上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但是也正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再加上香港、澳门的回归和大陆与台湾经济关系的发展,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不仅是20世纪初所无法比拟的,而且也是1949年建国时所不能比的。中国正在成为迅速上升、机会最多的经济大国。曾有不少人预言:21世纪中期,中国将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但是,尽管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国的人均收入在世界上还排在很后的位置,正确认识中国今天的发展水平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是非常必要的。
  (一)& 中国与经济发达国家距离尚远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30年奠定基础、30年高速发展,才取得今天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按照2008年的统计,我国大陆的人均GDP尚不到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而且资源的制约使得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也是困难很多。
  首先,我国的工业化还处于中后期,城市化还未过半。而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对工业化的压力越来越突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还没有改观。中国虽然是一个工业大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但中国还不是一个工业强国。尽管不断强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还主要依赖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还较低。工业化的技术来源还主要依赖于国外,产业的组织化水平也还较低。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提高城市化水平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国城市化水平低、基础设施较差、城市平均规模偏小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都将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所需要面对的。
  其次,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但是政府职能转变和民主化进程还任重道远,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推动了中国市场化进程。1992年以来,中国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发展的制度取向。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各种市场不断完善,包括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企业和家庭成为市场经济体系中可以自主决策的主体。政府的职能也越来越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容。中国的市场化水平正在日益提升。然而,不能说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很成熟,不能说中国的制度转轨进程已经完成。各种影响市场体制建设的干扰因素还存在,政府的职能转变还没有完成,即政府经济职能由建设型向服务型转变、由全能型向效益型的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有效监督政府官员的机制也需要假以时日。
  第三,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尚未实现,创新和科技水平还很低,国际竞争能力也很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很早就意识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也不止一次地号召和要求人民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赖于要素的量的投入转变到依靠科学技术使要素的投入有质的提高上,然而,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却导致中国难以逾越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阶段。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现有制度约束下,追求政绩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使得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难以落到实处。中共&十七大&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经济发展方式&,可见,需要从更高的角度来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也看出中央的新思路。从&十六大&到&十七大&,中国推出了许多新思想和新部署,其中包括要成为创新型国家。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目前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还相对较低,同时,也说明了不能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没有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就谈不上发展,而只能是简单的增长,没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就很难成为一个工业强国,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
  (二)中国经济发展将遇到的严重挑战
  我国经济发展不仅还处于上述阶段和水平,而且还面临着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挑战:
&&&  第一,国际政治环境的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一方面本身制度发育不完善,另一方面又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而在国际政治中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不断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引起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安并试图遏制中国。。
&&&  第二,国际经济环境的挑战。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大国,其外贸增长速度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出,1978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只有9.8%,时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出口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外贸依存度的稳步提高,2006、2007年攀升至将近70%,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贸易依存度大增大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摩擦。巨大的贸易顺差不仅给人民币升值带来更大的压力,而且会加剧中国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同时加大国际收支失衡程度,使外汇占款过多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造成国内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数额很大,但中国还不是一个贸易强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中国经济将面临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和更多的&新贸易壁垒&,外部制约因素会相应增多。
&&&  第三,国内资源和环境的挑战。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原材料等资源的基础上,而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恰恰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十七大报告列举十六大以来中国前进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时,&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被放在首位。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率为30%,而发达国家一般为40%-80%。中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为日本的6倍,美国的3倍、韩国的4.5倍。12种主要原材料的物耗比发达国家高5~10倍以上。2006年中国GDP总量占到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是中国为此消耗的标准煤、钢材和水泥,分别约占全世界消耗量的15%、30%和54%。在农业方面,水、肥利用效率低。发达国家已向喷灌和滴灌发展,而我国仍主要是大水漫灌,跑水、漏水严重。水、耕地、森林资源被加速消耗,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和沙化加剧,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近年来的松花江水污染,到治理淮河,再到太湖蓝藻事件,都说明能源消耗、环境保护问题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艰巨挑战,一些地方的污染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而我国人均GDP才刚三千美元。显然,靠大量消耗和占用资源换取经济较快增长的路子已经再也走不下去了。
&& & 第四,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过大的挑战。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但区域间发展不协调、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仍未根本改变。
  第五,创新能力提升的挑战。中国推行了科教兴国战略,并要建立一个创新型国家。但不可否认,目前中国的创新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经过制度教育改革,中国的受教育人数正在逐年扩大,但不可否认,目前中国的人力资本水平相对世界而言还不是很高,加上中国内在的创新体制的不健全,因此,不利于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挥和培养。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工业企业的利润增幅正逐年缩小。长期以来,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中四分之三为外国人所拥有;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10家电子信息企业,其5年申请之和仅相当于美国IBM公司1年申请的专利数量。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少行业存在技术&空心化&危险。而中国经济发展又要必须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实现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型的战略转变。
  总之,中国的未来不会是坦途,需要做的工作仍然较多,任务仍然繁重。但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是光明的。中国人正在从事着最艰巨和最伟大的事业。中国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能为中国人民的富裕、民主、文明做出贡献,而且也会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做出贡献。不仅如此,中国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还会为世界做出贡献。中国&和平崛起&的道路不会改变,中国的&和平崛起&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从&十六大&到&十七大&,已经再次证明中国有一个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化导向的政府;而2008年到2009年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举措,也再一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融合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优势的体制,中国经过60年的积累,已经具备了保持社会安定、经济稳步发展的智慧。
& 1958年按照1957年不变价格,1978年则按1970年不变价格。
袁永熙主编:《中国人口(总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第84页。
&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页。
据2009年8月8日中国国家保密局网站上刊登署名蒋汝勤的《力拓案件折射出什么?》所说,自从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以来的6年里,国外铁矿石供应商依靠提价就多从中国获取7000亿元人民币收入。该文随后被人民网等大量网站转载。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路绿化设计说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