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子产论政宽猛 阅读》的翻译

Service Unavailable
Service Unavailable文章分类: | 发布时间: | 来自微信:青史考研帮
本月最热门范文文章
【范文分享】酒香也怕巷子深
本栏目热门范文文章推荐翻译训练-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导读:翻译强化训练,翻译划线的句子,翻译画线的句子,3.翻译下面画线句子,4.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把下列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13.将下面的文言段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翻译强化训练答案,翻译强化训练1、阅读下列文言语段,翻译划线的句子。(6分)阳货欲见孔子,
翻译强化训练
1、阅读下列文言语段,翻译划线的句子。(6分)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
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论语?阳货第十七》)
(1) 而往拜之,遇诸涂(3分)
(2)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3分)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6分)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
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庄子?外篇?天运第十四》)
(1)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3分)
(2)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3分)
3.翻译下面画线句子。(6分)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夫犬、马上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3分)
(2)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3分)
4.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海遣耪韵遄佑谡盼洌簧笠玻使錾硭酪病
(《吕氏春秋?察传》)
(1)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3分)
(2)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3分)
5.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6分)
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对曰:“患善恶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
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
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
(《晏子春秋?第三卷内篇问上第三》)
(1)何以察之?(3分)
(2)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3分)
6.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6分)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竖将问晋鼎,既已狼嗜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维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
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人感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第七》)
(1)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3分)
(2)人感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3分)
7.将下面一段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
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 ,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又摇其首,遂溺死。
(柳宗元《哀溺文》)
① 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3分)
②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3分)
8.把下列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
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
吾衣,穿吾垣墉(垣墉两字都是墙的意思),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
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明?刘基《郁离子?捕鼠》)
(1)盍去诸(2分)
(2)是非若所知也(2分)
(3)不病于无鸡乎(2分)
9.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犹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
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
(清?刘开《问说》)
①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3分)
② 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3分)
10.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6分)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
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1)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3分)
(2)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3分)
11.把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6分)
郑子产有疾,谓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
郑国多盗,聚人于萑苻之盗。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左传?子产论政宽猛》)
【注】①萑苻(huán fú)芦苇丛生的水泽,代指强盗出没的地方。
(1)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3分)
(2)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3分)
1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
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①先王之制,大都(都城城墙)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庄)公曰:“②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
早为之(指庄公之弟共叔段。其不断请求封地以扩张势力)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1)先王之制,大都(都城城墙)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3分)
(2)姜氏欲之,焉辟害(3分)
13.将下面的文言段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项王军壁垓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于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
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史记?项羽本记》)
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3分)
(2)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3分)
14.将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6分) 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钮豪杰,维世之
安。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耳。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1) 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3分)
(2) 安在无土不王?(3分)
15.阅读下面―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6分)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
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后汉书?冯异传》)
(1)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3分)
(2) 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3分)
16.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6分)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
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
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
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
(1)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3分)
(2)微景濂,几误罪言者(3分)
17.阅读下面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6分)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
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
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1) 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3分)
(2) 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3分)
18、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第八章)
(1)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3分)
(2)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3分)
翻译强化训练答案
1、【译文】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
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 :“来,我有话要跟你说。”阳货接着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1)孔子往阳货家拜谢(1分),却在半路上遇见了他(2分)。
(2)时间一天天过去了(1分),年岁是不等人的(2分,意思1分,句式1分)。
2.【译文】
西施犯心(痛)病在她(生活)的村子里(行走时)皱着眉,那同村的(一个)丑(女)人见
到她那样子觉得很美,回家后也捧着胸口,皱着眉头(1分)在村里走来走去。那村子里的有钱人见了,紧闭门户而不出来;穷人见了,拉着妻儿跑开。她只知道轻蹙眉头的美丽却不知道那为什么美,可叹啊!
(1)那同村的丑女人看见了觉得西施那样子挺美(1分),回家后也捧着胸口,皱着眉头(1分)在村里走来走去(1分)。
(2)村里的那个丑女人只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美(1分),却(1分)不知西施皱眉为什么美(皱眉美的原因)(1分)。
3.【译文】
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 他说:“狗、马最难画。” 齐王又问:“画什么
最容易?” 他说:“画鬼怪最容易。” 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现在你面前,不可仅仅画得相似而已,所以难画;鬼怪是无形的,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
(1)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1分),它们早晚都在人们面前完全显现(1分),不容易画得像(1分)。
(2)鬼魅是无形的(1分),不显现于人们面前(1分),所以容易画(1分)。
4.【译文】
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
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这些传闻,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
包含总结汇报、计划方案、教学研究、外语学习、资格考试、行业论文、出国留学、自然科学、经管营销、旅游景点以及翻译训练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 │││││││
输入搜索内容:
 假如感觉还可以,不妨介绍给朋友!
选自:《左传》
子产论政宽猛(昭公二十年)
作者:左丘明
Original Text
Translated Text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郑国的子产有病,对子大叔说:“我死了,你一定执政。只有有德行的人能以宽大使百姓服从,次一等的人就不如用严厉的办法。火性猛烈,百姓望见就畏惧它,所以死于火的人很少。水性柔弱,百姓轻视而玩弄它,所以死于水的人很多。因此宽大很难。”子产病了几个月就死了。大叔执政,不忍严厉而采取宽大。郑国盗贼增多,在芦苇荡里劫取他人财物。大叔很后悔,说:“我早点听从大夫的话,不会到这个地步。”于是发动步兵去攻打芦苇荡的盗贼,把他们全部杀掉,盗贼稍稍停止了活动。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孔子说:“好啊!施政宽大百姓就怠慢,怠慢就用严厉纠正他们。施政严厉百姓就受害,受害就对他们施行宽大。宽大用来补助严厉,严厉用来补助宽大,政治因此平和。《诗经?大雅?民劳》说:‘百姓多么疲劳,希望能稍事休养;施恩于这天子的国都,以安抚四方。’这是对百姓施行宽大。‘不要放纵诡诈和欺骗,以严防不良的人;遏止抢劫和残杀,这些人从不畏惧刑法。’这是用严厉来纠正他们。‘安抚远国,亲近近邻,使我们君王得到安宁。’这是用平和来对宽猛加以平衡。《诗经?商颂?长发》又说:‘不争不急,不刚不柔,施政宽和,百福聚集’。这是政治平和的顶点。”等到子产逝世,孔子听到这个消息,流出了眼泪说:“他身上有古人仁爱的遗风啊!”www. f
《子产论政宽猛(昭公二十年)》
更新时间:
 相关评论共2条 查看相关全部评论
2 仙客来<font color="#14-12-31 15:25:39
IP :119.179.134.*来自:山东省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
1 汉<font color="#09-12-04 09:47:12
IP :121.15.225.*来自:广东省惠州市“宽以济猛,猛以济宽”的“济”译“弥补......之不足”比“补助”似乎更恰当,请雅正。
(名字请少于8个字)(登陆>>,注册>>)
(评论请少于500个字)
用户须知: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和《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作品。
本站编辑有权保留,编辑或删除网友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本评论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现在北京时间: 17:52:38  
站长QQ:  -
- 版本v3.2《子产论政宽猛》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子产论政宽猛
&&& 【原文】
&&& 郑子产①有疾。谓子太叔②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③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太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④。太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⑤,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⑥,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选自《左传&召公二十年》)
&&& 【注释】
&&& ①子产:即公孙侨,春秋时郑国正卿。字子产,为郑执政,有政绩。②子太叔:即游吉,春秋时郑国正卿,继子产后执政。③狎:轻易,忽视。④取:同&聚&。萑苻之泽:春秋时郑国的沼泽名,密生芦苇。萑苻,芦苇。⑤夫子:老师,这里指子产。⑥慢:对上司无礼。
&&& 【文化常识】
&&& 《左传》&&& 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儒家经典之一。西汉初称《左氏春秋》,相传为左丘明所撰。该书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记录了诸侯、卿大夫的活动,并把笔触深入到商贾、卜者、刺客、乐师、百工皂隶等阶层,通过对各国王宫霸业盛衰的叙写,反应诸侯国之间复杂的角逐以及社会改革的趋向。书中贯穿民本思想,体现作者进步的思想倾向。
&&& 【译文】
郑国子产得了病。(他)对子太叔说:&我死(以后),您必定执政。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次(的政策)没有比严厉更有效的了。比如烈火,民众望见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其中)的。水柔弱,民众亲近它并和它嬉戏,就会有很多死(在其中)的,所以宽厚的政策很难实施。&子产病了几个月后就死去了。太叔执政,不忍心采用严厉的政策而用宽厚的政策。郑国于是出现很多盗寇,他们在萑苻湖畔招集人手。太叔后悔了,说:&我早听从夫子的话,不会到这种地步。&于是发步兵去攻击萑苻的盗寇,将他们全部杀灭,盗寇才稍微被遏止。孔子说:&好啊!政策宽厚民众就怠慢,民众怠慢就用严厉的政策来纠正。政策严厉民众就会受伤害,民众受伤害了就施与他们宽厚的政策。用宽厚的政策来调和严厉的政策,又用严厉的政策来补充宽厚的政策,政事因此而调和。
&&& 【阅读训练】
&&& 1.解释:
&&& (1)服& (2)鲜& (3)焉& (4)则& (5)此& (6)少
&&& 2.翻译:
&&& (1)太叔为政,不忍猛而宽。
&&& (2)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 3.文末孔子称赞太叔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 【参考答案】
&&& 1.(1)使&&服从&& (2)很少&& (3)于此,这里指&在火里&&& (4)所以
(5)这个地步&&&& (6)稍稍
&&& 3.说明为政者要宽严相辅而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相关阅读:
------分隔线----------------------------
古诗文图片鉴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子产论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