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图书馆选修课哪个好

交大实话|选课|学生_凤凰资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因此,务实的种子从南洋公学时期就已种下。执掌交通大学最久的校长唐文治,明确提出“尚实”的教育思想,与“学而优则仕”的虚功旧制彻底决裂,以造就学成致用、振兴中国实业之专才为目标。
原标题:交大实话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
中国青年报
版)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大学之林中,这都是一个罕见的时刻:2016年,分布在东西南北的5所声誉卓著的中国大学,庆祝它们同根同源的120岁生日。在民族危亡时刻诞生、萌发较迟的中国高等教育,始终缺乏美国加州大学那样的公立大学系统,然而交通大学是个例外:它几经分合,历经战火和政权更迭,终在上海、、成都、北京及台湾新竹发出新枝。5所交大各自独立办学,又分享同一个传统及理想。作为中国人最早举办的两所公立大学之一,交通大学的根系蔓延脉络,牵扯着整个国家的枯荣。这条根系扎得很“实”。从“求实学,务实业”,到“知新致远,崇实笃行”,实际上,“实”是今天谈论5所交通大学时无法绕开的特征。100多年前的上海,当亲手终结了清廷的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四处奔走,为铁路交通建设筹款时,他在这座学府的演说引起强烈的共鸣。他称实业乃救国唯一出路,而实业之母为交通,交通之母则为铁路,这与这所于甲午战败后“应图强需要而生”的学堂,其骨子里的实业报国抱负不谋而合。就像是一个历史的回声。在孙中山写出《实业计划》的1920年,上海这所学堂和另外3所学校,共同定名为“交通大学”。这是这个享誉已久的校名第一次出现,其血液里流淌的,是始建于1896年的上海南洋公学、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和1909年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等源头学校的救国基因。今年,两甲子华诞之际,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京交大和台湾新竹交大决定携手同庆,这是历史上的首次。做实在事——务实理工科出身的人,在一起庆生,也许不浪漫,却来得实在。5所交大同庆,为表重视,在每所学校校庆日当天,另外4校都将派出一位代表到校道贺。新竹交大已经作了这方面的准备。但在校庆日前的两周,该校校长张懋中又专程去了一趟上海交大,4天后,他又赶到西安交大。他说,作为校长,校庆当天只能顾得了一头,无法出席同庆,那就提前来看看。在“交通”面前,台湾海峡已不再是鸿沟。今天,上海交大闵行校区里种着两排香樟树,系交通大学111年校庆时台湾校友为纪念“同根同源”而赠。这条源流的重要一脉,即是清朝洋务派代表盛宣怀1896年创办于上海的南洋公学。盛宣怀被视为近代“中国实业之父”,办学堂寄托着他的实业报国志向。因此,务实的种子从南洋公学时期就已种下。执掌交通大学最久的校长唐文治,明确提出“尚实”的教育思想,与“学而优则仕”的虚功旧制彻底决裂,以造就学成致用、振兴中国实业之专才为目标。后来的交通大学校长,也是新竹交通大学创始人的凌鸿勋这样评价唐文治:“先生之于交大,有如北京大学之有蔡元培先生,和南开大学之有张伯苓先生。”唐文治时期交大校歌里的那句“实心实力求实学、实心实力务实业”,也成为后来者的座右铭。后来,这里培育出一批围绕实业的科学和技术大师:世界科学巨匠钱学森,创立中国航天科技;铁路英才凌鸿勋,主持陇海线巨筑;桥梁泰斗茅以升,建造神州首座现代大桥;水利俊杰张光斗,擘划华夏大型工程水利;电脑大王王安,驰骋世界电子信息领域……在高铁四通八达、列车驰骋于世界屋脊的今日中国,“交通”实业带来便捷被视为理所当然,然而在交通大学诞生的年月,中国铁路以及整个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却十分艰辛。中国出现铁路在1876年,较西方晚了半个世纪,彼时欧洲早已建成铁路网,铁路使世界经济连成一体,火车汽笛宣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以交通为名的这所大学,走在了中国搭桥建路的最前面。用作家余秋雨的话说,交通大学之“交通”,实乃中国通向现代化的一座桥梁。在这座桥梁的背后,不乏一代又一代交大人的务实努力。正如西南交大校长徐飞所说,中国和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的关系,经历了望尘莫及、望其项背、并肩而行、一马当先4个阶段,交通大学在其中,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会做人”——求实细究历史,无论是兴办实业教育,还是开设工科专业,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均并非国内最早,但不同之处在于,一旦办起来就一发不可收,且办出了当时中国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蔡元培就留下话说,交通大学为全国造就“建设人才”最高学府。上世纪30年代,交通大学一度被称为“东方MIT(麻省理工学院)”。钱学森1934年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次年到麻省理工学院读硕士,就有一个“惊人”发现:交大的课程安排与该校同出一辙,连实验课的内容也是一样的,“交大是把MIT搬到中国来了”。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除了交通大学从麻省理工学院引进教材和课程外,与交通大学近乎严苛的求实气质不无关系。还是发生在钱学森身上。1933年,机械工程学院“水力学”考试中,钱学森答题全部正确,只是在最后一题公式推导的最后一步,将“Ns”写成了“N”,被任课教师扣去4分,没得到100分。至今,这则故事一直在交大校园里流传,成为交大人用来传承“求实”精神的最佳注脚。比如,交大招生秉持公正,坚决杜绝后门:只要成绩合格,“虽家徒四壁,亦大加欢迎”,若是考分不够,“虽豪门巨绅,亦拒诸门外”。老校长孙科之子孙治平,曾经报考交大,因为国文一科成绩不及格,未能被录取。后传为佳话:孙中山的孙子,也只得作为一名选课生来交大旁听。这种公正的做法已经在师生中约定俗成,谁要违反,哪怕是校长,都会遭到全校一致的反对。1923年校长卢炳田私自免试收取数名学生,遭致师生一致抗议,最后发动“驱卢运动”,将他赶出校门。这所学校的可爱之处,恰在于此:她谋着高大上的事业,却从不自负。有时,甚至会自我调侃,这一心扑到实务上去,难免有所顾忌不到一些所谓的“人情世故”的地方。41岁的陈雪峰是西安交大目前最年轻的院长。谈及交大精神他说了一个词——“严谨”,很快他又补充了一句,“严谨,严谨到让人感到有些死板”。他所在的学院就有一位这样的老教授。老教授所带的博士中,5个人里有3人不能按时毕业,有的甚至要熬上六七年才能毕业,原因就是这位老先生的“严格”:做出来的实验不过关,产品性能太差……渐渐地,这位老教授被扣上了“不会做人”的帽子。再到后来,他所带的博士生数量越来越少——没人敢报,也不愿报他的博士。老教授的脾气却依旧如故。告状信写到了陈雪峰的邮箱。陈雪峰的态度是,要像珍惜大熊猫一样珍惜这样的老教授:“他们是交通大学的脊梁,他们身上这种所谓‘不会做人’的气质,正是交大‘求实’精神的延续。”不惧万难——人先说起交通大学的气质,上海交大校长想到一个词:“敢为人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自信和勇气。以改革为例,解放生产力,释放积极性,是中国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关键词,高校改革也不例外,上海交大早在1981年就实行定编定员,人员流动。此后,教职员工积极性空前高涨。日,上海交大原党委书记王宗光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当时正赶上正月十五,邓小平接见了上海交大主要领导干部和教授、学生代表,会面主题就是对交大的改革成效表示支持。那一年,上海交大的探索经验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在教育、科研战线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试验。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改革管理制度,层层扩大自主权,实行定编定员,人员流动,挖掘学校科研潜力,承担经济建设研究课题,制定教师工作规范,明确干部岗位责任,试发岗位津贴和职务工资,提高了教学质量,出现了科研新局面。”一所高等学校的工作经验写入中央政府的工作报告,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至今,这样的现象也十分罕见。“为什么是交大?”王宗光说,交大人理工科出身居多,想法没那么复杂,只要对国家有益,对教育有益的,就去尝试。“这说到底,还是因为骨子里流淌的那些滚烫的‘实干’血液,让我们事事想着为人先。”时隔30年,这样的故事在2014年的上海交大校园里继续上演着。这一年,国际学术刊物《自然》罕见邀约中国高校校长来撰写高校改革文章,这位校长即是张杰,他的想法也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即是推动以制度激励为核心的师资队伍改革。这听上去,和20年前释放教职员工积极性的做法并无太大区别——时过境迁,敢为人先背后,所秉承的“实干”理念,并未改变。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例子,当属“交通大学西迁”。那是交通大学上一个甲子故事的开头——1956年,老一辈交大人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坐上从上海开往大西北的列车,所到之地,则是与中国东部最发达城市完全迥异的景象——校园里到处是荒草,还有一处打靶场和一个豆腐房。次年秋季,学校在草棚大礼堂举行了开学典礼。这一迁,才有了后来的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77岁的老院士陶文铨赶上了这一变化。当年他报考交通大学时,尚无上海、西安之分,只听说那是一个“毕了业能去做火车站站长”的学校,家人里极力推荐,1957年考入时通知书写的是“交通大学”,1962年本科毕业时,领到的毕业证已是“西安交通大学”。“从迁校到分设两地到两地独立建校,不仅体现了交大人‘工业救国’的使命担当,也彰显了交大师生爱国爱校、顾全大局,明大理、识大体,一心为国,不计得失的家国情怀。”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说。如今,交大人已互称彼此的学校为上海母校、西安母校、成都母校、北京母校、新竹母校。后人为了纪念当时的西迁,特在西安交大的设立了“西迁馆”,西迁精神也成为这所百年老校,扎根西部、担纲新时期国家脊梁的一个象征。西安交大校史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档案馆馆长贾箭鸣说,60年来,西安交大累计培养逾23万名毕业生,每3个人中,就有1人选择在西部建功立业。饮水思源——报国在张杰专门接待张懋中的会客室,有一面照片墙,墙上挂满了这所百年老校成立至今39任校长的照片。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照片下面的数字,并非这些校长的生卒年月,而是他们担任校长的起止时间。这些印刻在墙上的时间,无意中透露了历史的秘密——一旦国事动荡,则校长更换频繁,学校发展也是举步维艰。比如,上世纪20年代,正值“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多事之秋,政坛地震频发,变化之速超乎预料。短短两年间,领校长印者竟有5人之多。而在老校长凌鸿勋离任,新校长蔡元培到职之前,曾有过3位任职很短,乃至任命后根本就没有出现的校长或代理校长。几乎每一次接待外宾,张杰都会选在这里,外宾看到这些,对这百年间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肃然起敬。而在张杰心里,则更多地涌上一种“家国担当”,交通大学为图强救国而生,今天,也只有再行创举才能对得起祖先。国家主席视察上海,提出上海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后,张杰拿出了学校六成的师资力量,投入到这件事。一些国际知名大学的发家史,也多与所在国家,乃至全球命运起伏息息相关。包括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在内大学,正是借助于二战的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卡内基梅隆则借助于城市衰落急需新的科技增长点,而使其计算机学科异军突起。“回过头来看我们的高校,为何有一些社会地位逐渐弱化?原因很简单,有些时候我们总是在自娱自乐,孤芳自赏。”这是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去年年底在学校一次工作会议上所说的。当时,一个由该校主导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设想,已经由教育部和陕西省同意批复,王树国准备将其打造为丝绸之路的创新港湾。这种选择,在他看来是西安交大探索21世纪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模式。这是5所交大的共同取向。3年前,北京交大和西南交大以“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入选首批“2011计划”。北京交大校长宁滨认为,选准国家需求方向是其成功入选的主要原因。“如何保证这样一个现代化复杂系统的安全,是国家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尤其在7·23动车事故和9·28地铁事故后,于国于民至关重要。”宁滨说。在台湾,新竹交通大学的毕业生,也瞄准当地乃至亚洲电子产业的发展,撑起半壁江山,包括联电、台积电、联发科、宏碁、华硕、纬创等知名企业皆是其孕育的结晶。今天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带着数百亿英镑大单去英国访问,主打的高铁和核电两个项目,离不开几所交大的智慧,前者离不开西南交大、北京交大的贡献,而后者则有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参与攻关的身影。交通大学的实业报国在这双甲子的轮回中有了新的注脚——包括高铁技术在内的“中国制造”,卖到了昔日帝国的家门口,而当初,西方列强船坚炮利,让中国在鲜血和死亡中认清了交通的重要,交通大学也因此在那样的局面下诞生了。这是交通大学的进步,也是中国的进步。本报北京4月7日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1341980
播放数:69070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西南交通大学教师信息一览表
下载积分:680
内容提示:西南交通大学教师信息一览表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32|
上传日期: 03:46:1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西南交通大学教师信息一览表
官方公共微信西南交大通识课与选修课_百度知道
西南交大通识课与选修课
?书里面的通识课清单是不是只适用于第一学期?学校发的《通识教育 选修手册》是不是只是针对第一学期?我的意思是?求解,不选清单里面的课程是否也没关系????是不是所有的选修课都可以当作通识课来选!
提问者采纳
选修课不一定是通识课 通识课很多 但是你这学期能选择的只占很少一部分
通常学分为12分左右 通识课尽量都要选择
有的时候通识课不一定是课堂知识还有可能是学院 学校安排的特殊活动(讲座什么的)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
简单一点说,流行音乐与演唱
算不算通识课??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西南交大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西南交大什么时候能选课_百度知道
西南交大什么时候能选课
  开学第一周开始选课,根据校园网的压力,会进行阶梯性选择,第一周中星期几为哪个哪个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位于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是教育部直属,并由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 、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2011计划”和 “卓越计划”重点建设大学,也是“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中法4+4”项目、“中欧精英大学联盟”的主要成员;学校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是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swjtu:http.swjtu,网址:00-24;可上互联网的任何地点.edu.edu
提问者评价
西南交大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每天上次教务网看看呗
开学后一周,今年是9月8号到15号左右吧!
开学第二周 我也没选呢 等等吧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南交大图书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