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的意义怎么有意义?

大学怎样读才算是有意义的?_百度知道
大学怎样读才算是有意义的?
心态1、要自信,绝对自信,无条件自信,时刻自信,即使在做错的时候。2、寂寞空虚无聊的时候看点杂志,听听音乐,没事给自己找事干,可以无益,但不能有害。3、不要想太多,尤其是负面的想法,定时清除消极思想。4、学会忘记一些东西,那些痛苦的、尴尬的、懊悔的记忆,为阳光的记忆腾出空间。5、敢于尝试新事物,敢于丢脸,热爱丢脸,勇于挑战。年轻时多犯几次错误,有好处。但能一步到位的,一次就对的,就别出叉子。6、每天都是新的一天,烦恼痛苦不过夜。每天早晨以乐观热情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即使昨天被人扇了一个大嘴巴。7、承认自己的不聪明,不勇敢,这样在面对别人的优秀时,可以坦然,并给予发自内心赞美。8、做人的最高境界不是一味低调,也不是一味张扬,而是始终如一的不卑不亢。学习1、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能舍本逐末。2、重视预习和复习,学会自学。不错,考前突击可以使你取得高分,但速成的知识也是脆弱的。我不想我毕业后发现自己什么都没记住,大脑空空如也。3、上课跟上老师的思维,能坐第一排就做第一排。4、懂得配合,课堂上活跃一些,不是作给别人看,是做给自己看。5、一定要即时完成老师的作业,的确,大学作业是可以拖的,但那不是你懈怠的理由。6、永远不要忘记合作学习,相互学习,在大学,没有高考的压力,这种单纯的向学精神更是难能可贵的。7、要有自己的计划,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二级都要靠自己在平常默默努力,的确,这个也需要突击,但仅凭突击,风险也忒大了点。8、对自己要有高层次的要求,不要不挂就呼万岁。交往1、在没了解之前,假定一切人都是善的,真心对待身边的每个人。2、挖掘每个人身上的优点,真诚的赞美别人。3、朋友要全面撒网,重点培养(谈恋爱,男女朋友例外)。4、知己可遇不可求,有些人习惯把别人锁定在一定距离之外,亲近容易,要想更亲近就难了,对于这样的人,你投入再多热情也没用,只会让自己郁闷。不如保持距离,适可而止。5、真诚的主动帮助别人,不求回报。做每件事都想要别人感激,那是注定要失望的。6、学会说不,不要让友情成为一种负担。7、尝试让别人去读懂你,好过挖空心思去读懂别人。因为你读懂别人,你感到那人很熟悉,而那人却感到你很陌生。好比暖手碰尖刀,找伤。8、对于真正的朋友,不要吝啬关心的话语。一条短信,一个问候,主动一点,不要太斤斤计较谁对谁更好一点。友情的双方一定有一个付出多一点。那个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的感情在继续。9、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要丧失自我。关于爱情1、不要因为寂寞空虚而谈恋爱。2、不要跟偏执狂、做事极端的人谈恋爱。比如那些为表达对你的爱情的真挚去剁手指的人,或称可以为你死的人。不要觉的这种热烈的爱很令人感动。他对自己的手指尚且不自爱,说不定哪天就剁你的手指。他可以为你死,他自然认为你也必须可以为他死…啊呀,后果不堪设想。和这样的人分手也会有无尽的麻烦。3、在身边的兄弟姐妹有了好的归宿后退居二线。4、别跟好朋友的对象吃醋。5、情人眼里出西施,但也别把周围的人当成烂狗尾巴草。6、别错把友情当爱情。7、可以喜欢很多人,但别轻易爱上谁。8、顺其自然,缘分不可强求。生活1、把自己的东西收拾整洁,物归其位。2、赚钱不如省钱。适度节省比赚钱更能省钱。3、关注时尚信息,学会打理自己。4、穿衣服不必名牌,但一定要注意搭配。(努力喽)5、少吃零食,多吃水6、注意保暖,别满不在乎,得了老寒腿风湿没人管。7、应会的技能一定要会。8、做秀外慧中的自己。 关于大学四年的深度解析:
前言:个人的水平代表不了大学的水平,任何一所大学,上至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下至高职三本甚至民办高校,即使你能学到所在大学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你照样可以横行天下,所向披靡!同样,大学的档次也限制不了个人的发展,只要你是条龙,你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翻江倒海、吞云吐雾!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与大学无关,与专业无关,与老师无关,与周围的环境无关,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自己的心态、自己的努力!所以,请记住三点:
第一,即使你是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的学生,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它只代表你大学之前擅于考试,大学之大与你无关。
第二,即使你是二本大学、三本高职的学生,也不要气馁,在平凡的大学照样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你不能以学校为荣,但学校将来会因你而出名!有诗为证:骐骥焉能骈死于槽枥之间?!英雄岂可丧志于三流之地?!吾非骐骥,但仍愿驰骋于大江南北,纵横天下!自非英雄,但仍思遨游于九天之上,奋发图强!
第三,无论你是否喜欢你的专业,无论你的专业是热门还是冷门,都不要太在意,因为大学里学的专业课基本都用不到,专业与工作对口的很少!它需要更多的是你的综合素质以及不断学习的能力!
那么刚升入大学的学生,如何才能赢在起跑线上,为自己精彩完美的大学创造一个好的序幕呢?个人认为:第一点、转变心态
从心理上、言行上要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高中生以学习成绩定终身,大学则不然,它培养的是全能型综合素质的人才。成绩很重要,但只是一方面,大学只顾在专业课中考高分的学生都是片面的。高中时,老师言传身教,大学则全凭自学,老师上课是他的义务,你听不听不在他讨论范围之内,所以自己一定要主动学习。高中时大家都闷头学习,很少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但大学则不然,它要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大学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是一个魅力展示的场所、是一个激情释放的空间、是一个才华彰溢的摇篮,所以大家要在大学阶段把自己百炼成钢!第二点、熟悉环境
我建议大一的时候,不但要好好学习,还要海阔天空的“玩”,我大一曾经创下每周出去逛街五次左右的记录,为何呢?一是熟悉地理环境,二是把握商机为自己将来拉赞助或者打工做铺垫。另外呢,校园里的各项事务也要去尝试一下,各个教学楼,各种设施,各种人群等等,总之,从宏观上争取对大学以及对大学所在的城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一切都为大二、大三的成长与腾飞相辅相成!第三点、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大一塑造的个性及养成的习惯可能会对你的一生都有影响,所以大一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兵法有云: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一无所得,如果大一的时候就自己放松,那么大三大四的时候人基本上也散了。具体来讲,首先、好好学习,不要逃课,还不是你逃课的时候,要不然大二、大三、大四你就没法过了,最好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取得好成绩并拿得奖学金;其次,多去图书馆看书,大一是你去图书馆看杂书最好的时机,因为大三大四的时候你要么忙着考研,要么忙着毕业,没有心情和时间来扩展知识面了。四、以“王道”涉足“官场”
大学的学生干部没有什么了不起,我小到班长,大至学生会主席都做过,不要看得那么神秘,请客送礼这都是不登台面的小把式,歪门邪道不免贻笑大方!我给大家说的是以王道制之,所谓王道也就是正道,一句话:靠请客送礼取得的职位是没有含金量的,如果你能成为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中流砥柱,让它离不开你的时候,你就成功了!怎么解释呢?说的直白点:你做的事对学生会及学生社团很重要,不可或缺,但只有你能办的更好,或者是办的好的少数人之一,那么学生会就对你有依赖作用,这样你就很容易的进入并成为栋梁了!当然说起来容易,具体操作起来还要靠自己的悟性!五、周末、假期多打工
大一学生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平时在学生会干活最多的是大一,打工参加人数最多的也是大一,为什么呢?因为大一的学生“好忽悠”呗!那么此时作为大一的你就不要抱怨,不要觉得自己吃亏了,因为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你不做,你的大学就缺少很多东西,所以只要自己喜欢,自己有时间,我建议你多去闯荡一下,不要害怕失败,大学犯的错误你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改,毕业后就不行了!六、多参加活动,把握自己的兴趣并找到自己的特长
大学的很多活动,都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参加的最多,尤其是大一,占参加人数的一半以上,这个时候,形形色色的学生社团在纳新,各种活动、比赛的海报贴爆了张贴栏,那么你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去参加,不要怕失败!一是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二是能通过比赛活动等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使自己的特长更长!另外,最好在迎新晚会上崭露头角,比如:出节目、参与组织玩会,做主持人等大一的学生刚来不懂事,大三的学生忙着考研,大四的学生忙着毕业、找工作,所以大二的学生才是大学的中流砥柱!
为什么大二的学生才是大学的中流砥柱呢?很简单啊,你看:在学生会高层管理者当中,大二的占65%以上,在社团活动中,协会会长60%左右是大二的,在勤工俭学中,60%的主力军是大二的,在各种社交活动,比如拉赞助、周末、假期打工促销的组织者仍然以大二的占绝对地位!
所以,大二就是大学的青少年时期,既没有大一学生的懵懂,也没有大三、大四学生毕业的压力,总之是无拘无束,是大学最潇洒的时候,那么怎么样才能玩转自己的大二,继而舞动大三,来个一鸣惊人的大四呢?景锋仅以一家之言,与众学弟学妹分享,以期大家有所小成!一、再回首
大一过去了,伴随新生入学,你也就是学长、学姐了,你做好做学长、学姐的准备了吗?你知道学长、学姐与新生的区别在哪儿吗?如果新生问你:师兄/师姐,请问我大一该注意什么,你能给我一些建议吗?我不喜欢我的专业,怎么办?请问大二的朋友,你能答上来吗?所以在新生军训完之前,甚至暑假,你就要细细反思你大一这一年都干了什么?你取得了什么成绩?有什么不足之处,有什么感悟,大二你该怎么办?你想在大二有什么进展?必须得做深层次思考,最好以日记总结的形式写出来,发表出来,不要怕别人的批评,所谓成长就是被批评并改正的过程。二、给自己的大二,设定若干目标。
所有的目标都能被量化,那些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我要比去年更好的目标都是含糊不清的,只有量化才能更直观。比如,你可以给自己的大二设定如下目标:1、我打算在大二阅读100本书。2、我打算多认识30个志同道合的朋友。3、我打算参加促销等工作10次。4、我打算自己挣5000块钱,辅助自己的学业。5、我打算通过英语四级,且分数在520分以上。6、我打算拿一等奖学金。7、我打算在学生会干到部长或副主席一职。8、我打算多记2000个英语单词,背诵10篇美文。9、我打算写30篇文章。10、我打算出去旅游5次。11、我打算找个男朋友/女朋友12、我打算给老爸买个手表,我打算给老妈买个MP3。13、我要组织两场活动、一场周末促销14、我要为学生会或学生社团拉三批赞助。······
只有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设定可以量化的目标,建议在20个左右,写下来,贴在自己睡觉的地方,或者干脆记在心里,然后利用一年的时间分批、分段完成,你才有可能使自己的大二获得大丰收,你觉着呢?三、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大二处于大学的一个高速成长期,各项素质、各项技能、各种能力虽较于大三的学生欠火候,但也随着时间的发展突飞猛进,所以,这个时候你处于一个临界点,进则可扶摇直上九万里,退则可坠入深渊八千丈。所以一定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你要把自己每周、每月打游戏的时间、谈恋爱的时间、逛街的时间、上课的时间、去图书馆的时间、参加社团学生会活动的时间,参加打工等商业性活动的时间给规划出来,不要不加控制的任意挥霍,大学其实特别的短暂,我都毕业那么长时间了,现在偶尔还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大一上大学的情景怎么离我这么近,我怎么毕业这么快呢?所以大二的朋友,为了自己的将来,为了自己的前途,大学,你必须得努力,要不然大四毕业对你来讲就是恶梦!四、万事俱备勤为先。
以上三点,我从宏观上把大二要做的最迫切的事说出来了,但是,能否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就看自己的悟性了,比如我说,大二要阅读100本书,可能在不同的人眼里看到的东西不一样。我第二点所提到的所有目标都是以勤为先的,你什么也不做,是不可能有收获的,不去实践,你甚至就没有资本去做或者去评论某些事情。
不管怎样,你都应该为自己踏入大三这个大学最辉煌、你能力发挥最高阶段的时期做准备,做铺垫。无论你的兴趣在哪里,你都要为你兴趣转化为特长而努力!估计到了大二,你已经明白了,老实人在大学是行不通的,只要把握在一个度的范围内,还是尽量活跃,锻炼自己的能力、增进胆识,以期有所小成。大三,是大学的青壮年时期,也是你在经商、学生会、学生社团、业余活动发展的黄金时期,更是你在大学取得除毕业之外最辉煌成绩的时期!如果大学四年,你到大三仍然不能“闻达于诸侯”的话,基本上你的大学也就定性了,也只能抓紧时间把握好大四准备毕业了!
我以前说过这么一句话:只要我能在大学几万人里面可以脱颖而出,毕业后在社会上我仍然可以一鸣惊人,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成为校园众所周知、拥有无数粉丝的“校园明星”不是我们大学追求的目标,因为大学的名利是虚无缥缈的,会随着你毕业离校的一刹那轰然倒塌!不过,对于大四之前的大三学生来讲,这恰恰是衡量你优秀不优秀的标尺,你说你很牛,那么你可不可以通过实际行动让你们班级、院系、全校甚至一定范围内高校的学生及老师认可?如果不能,那你还不牛!
大三在经商、学生会、学生社团、业余活动取得成绩,是你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你大学能力爆发、潜力发掘的极高阶段,现在不是你谦虚的时候,反而是你逆流而上、建功立业的非常阶段!把握好大三,你则退可择业成家,进则可读研、考取公务员、出国留学,正所谓可“封侯拜相、前途无量”!那么如何把握好大三,才能玩转大学、不留遗憾,毕业之际一鸣惊人呢?景锋以亲身经历与你现身说法:一、修正并认定大学终极目标!
为什么是修正?因为大一你就应该确立大学目标,但那时候定的目标,会随着你视野的开阔,心理的成熟而被动摇、改变甚至完全否定,所以修正并认定大学终极目标则是当务之急,其他所有的事情都为这个服务,如果这个搞不好的话,其他的则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没有存在的意义!那大学的终极目标有几个呢?听我给你娓娓道来:(一)通过大学四年学习的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二)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压力,选择考研继续深造。(三)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压力,选择出国留学镀金。(四)考取国家公务员、省市公务员、选调生等国家机关单位。(五)有激情、有大毅力且具备各种条件的可以选择创业,风险大,收益高!这是我所知道的几个大学的终极目标,你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认真琢磨,并确定下来为之奋斗!二、通过自己必修的课程,学精自己喜欢且将来有用的知识。
简言之,如果喜欢你的专业课,且想在这方面有所发展,则学精;不喜欢你的专业课,则做到不挂科,然后选择你喜欢的且对将来生存有用的知识,学精、学透!此外,掌握几项技能并取得部分证书,如:四六级证书、计算机证书、导游证、人力资源师等资格证书。三、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在经商、文艺、文学等方面有所小建树。
举几个例子:(一)如果你毕业后想创业或者想做与商业有关的工作,那么大三时验证你能力天赋的绝好时机,如果你是这方面的材料,就尽最大努力在校园商业活动圈里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最好能成为行业老大,创造的利润则是对你能力的直观体现!(二)如果你喜欢文学,那么你可以通过朋友介绍或者社团活动,结识社会上的文学团体,然后到里面去学习、取经,最好能有所成绩。(三)如果你喜欢毕业后找个推销的工作,那你大学就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去做五一、十一及假期的推销或促销活动,最好是做成规模,同样,挣多少钱也是是对你这方面能力的直观体现。四、在学生会、学生社团里出类拔萃。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大三,你能做社团团长,院系学生会主席、校学生会主席、副主席等职位,为什么这么讲?原因有二:第一,他是你大三之前努力的结果及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你能做到,说明你确实有过人之处。第二,你做到之后,会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进一步提升你综合素质,让你完成质的飞跃的机会,比如:校企联合在学生群体里,最终拍板的是主席、团长,和社会人士接触最多的也是主席、团长,参加各种仪式及活动的更少不了主席、团长,当然,其中的一些潜规则,大家更是心知肚明,在此点到即止。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这点放在最后,不是最重要,但必不可少,上面写的四条,是对普遍意义上大三学生的建议,但个人的条件不同、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特长不同···不能搞一刀切,所以第五点就是玩转具有自己特色的大三生活,此“玩”非彼“玩”,你要玩的有意义、有档次、有水平、有花样,且玩的能出成果。至于把打游戏作为主线、把谈恋爱作为事业的花男少女不在我今天主题讨论范围之内!“被就业” 、“被加薪”是金融危机下的新词汇,很多人还没找到工作,就业办就有了咱们盖上单位公章的协议;很多人月薪不到1000元,就被统计部门给统计到了2000元以上。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片良好,事实到底如何?你观察一下你身边学长、学姐就知道了···
即将踏入大四马上就要闯荡社会的你,是不是很迷茫、彷徨?觉得什么都该做,又什么都没有心情做;即使有心情做,又觉得要做的事实在太多,时间不够用;什么都想抓住,又感觉什么都抓不住,就业及升学的压力压的自己喘不过气来!如果你在大学顺便担任社团团长、学生会主席或者取得一些令全校瞩目的成绩的话,那么你的压力是不是更大?对,你是大学里的牛人群体,一直很牛,所以你想牛到毕业,并且要持续不断的牛下去下去对不对?万一毕业时不牛咋整?别怕,景锋给你提点建议听不听?要看的话,就放下手头的事情,把里面链接的日志和后面附加的相关日志一并理解才有深刻的体会,要么,就到此为止吧。一、放心负担,奔向新生命!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狭路相逢智勇双全者胜!毕业生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把往届学长、学姐成功的例子作为自己的榜样和目标,给自己一个奔头和希望。同时,不要怨天尤人,既来之,则安之,面对世界性的就业难,须知:狭路相逢智勇双全者胜!金融危机受冲击的只是部分人,部分没有竞争力的人,对一些学习刻苦,综合素质强,有天赋异禀的人不但没有冲击,反而是个机遇,可以逆流而上!二、过去≠未来
我在大学演讲的时候,不知道说了多少遍:时光飞逝,唯有激情与实力永存!大四之前,你默默无闻,不代表你毕业时仍然毫无起色;大四之前,你辉煌无限,不代表你毕业时仍然光芒万丈!给大家两个建议:一是,如果你大四之前都没好好学,那么大四你一定要奋斗,下真功夫奋斗,我大四有段时间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学习···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例子,大一、大二、大三海阔天空的玩(有意义的玩),大四沉下心来学习,结果毕业时绝大部分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要么是考上研究生,要么公务员,要么找到一份好工作。二是,如果你在大学担任什么职务的话,那么景锋以亲身经历告诉你:果断的辞职!因为,对于学校来讲,无论你是主席还是团长,你都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工具!如果毕业后你一无所成,即使你是主席,也没人给你面子;如果你一鸣惊人,取得成绩,那么所有的领导和老师都会给你面子,甚至会为你庆贺!三、海阔凭鱼跃
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工作快一个月了,我不想再讲大道理了,现在这个社会能证明你能力的就是:薪水、地位,所谓精神财富等等都是上电视或者上报纸的事,这个社会就通过这两样来验证你,这两样行,你再出来说教,不行的话,免谈!博士生怎么了?一个月薪万余的博士,在一个小学没毕业年薪上千万的人面前还有多大的说服力?“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对这个现象最好的解释,精神财富、服务社会是在你有充分的资本才说的话,达,则才有能力兼济天下,穷,则须自保以独善其身!自身尚且难保,谈何济世安民?!
所以,我给大四朋友奋斗目标的建议就是:第一,能养活自己;第二,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创造财富,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就像企业里这么一句话:公司不盈利,就等于犯罪!那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挣钱,等于什么?所以,你的一切目标都要归结到“创造利润”这四个字上,什么叫爱国?不领国家的失业救济金就是爱国,如果你能创造点财富,让更多的人有钱可赚,则你就是大大的爱国了!
由于本人也未毕业,所以只能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毕业后有几个出路,至于这些出路怎么样,有什么发展前途,我是没有资格评价的,因为我还没毕业。 (一)工作;现在全世界面临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加上农民工、上年未就业的大学生,仅仅今年就有24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而且这个数字会越来与庞大!总之,现在是米少鸡多,狭路相逢智勇双全者胜!所以,能否找到理想工作,还真得看个人本事、各种资源及机遇! (二)考研;出于自己的理想,乃至为了躲避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多人选择考研,这也不失为一条门路,具体是否可行,本人已在其它日志写明,在此不做赘述,有兴趣的可以查阅我其它原创日志!不过,貌似有这么一个规律:如果一个职位要求专业性较强的话,用人单位一般选择博士,如果这个职位要求专业性不强的话,本科生做起来也绰绰有余,几乎不需要出更多的工资来雇佣硕士生。当然,总的来讲,研究生还是比本科生更有竞争力,咱不能因为不考研就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吧?
其他类似问题
28人觉得有用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第一,懂得了责任,懂得了家人的辛苦和希望,知道疼爱家人第二,找到了理想和目标,并且为之奋斗第三,多得奖状,团结同学,打下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第四,思维方式得到提高,不论情商还是智商都提高,心智更为成熟至于泡妞嘛……窃以为还是应该有一场认认真真轰轰烈烈的爱情
哈哈,差不多上面的说的有点意思但是也可以去创业哦,男女朋友也要处处
反正不泡妞的话,大学就白过了。。女的也一样!
少想多打算
大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大学生活应该怎样过的有意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大学生活应该怎样过的有意义
里​面​记​诉​了​千​千​万​万​的​大​学​毕​业​生​的​心​语​,​有​幸​福​的​也​有​悲​伤​的​,​时​时​刻​刻​告​诫​了​新​生​们​如​何​过​大​学​生​活​,​怎​样​活​得​有​意​义​。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查看: 3019|回复: 3
研究生生活怎样过才有意义?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在线时间5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各位前辈,请问在研究生特有的条件下,研究生生活怎么样过才有意义,才能有最大话的收获?给指点一下迷津吧。谢谢
新手上路, 积分 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 积分
也有同样的困惑
我也有同样的困惑啊
中级战友, 积分 6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50 积分
在线时间18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6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50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6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50 积分
要么好好学习,要么天天向上.回答完毕
那些预测国家线的人,你预测的有多“准”,就请你滚多远!!!
K币56743 元
在线时间2948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恐龙帮总秘书
K币56743 元
建议好好读一读这一篇文章。
如果讓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王汎森 院士&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 &这个题目我非常喜欢,因为这个题目,对大家多少都有实际的帮助。如果下次我必须再登台演讲,我觉得这个题目还可以再发挥一两次。我是台大历史研究所毕业的,所以我的硕士是在台大历史研究所,我的博士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的。我想在座的各位有硕士、有博士,因此我以这两个阶段为主,把我的经验呈现给各位。
&&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位有成就的学者,我也必须跟各位坦白,我为了要来做这场演讲,在所裡碰到刚从美国读完博士回来的同事,因为他们刚离开博士生的阶段,比较有一些自己较&&独特的想法,我就问他:「如果你讲这个问题,准备要贡献什麽?」结合了他们的意见,共同酝酿了今天的演讲内容,因此这裡面不全是我一个人的观点。虽然我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出版了,但不表示我就是一个成功的研究生,因为我也总还有其他方面仍是懵懵懂懂。我的硕士论文是二十年前时报出版公司出版的,我的博士论文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你说有特别好吗?我不敢乱说。我今天只是综合一些经验,提供大家参考。
& &一、研究生与大学生的区别& &
&&首先跟大家说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区别。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始製造新的知识,我&&们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时都会领到看不懂的毕业证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问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内容为何?他告诉我:「裡头写的是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新,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在中国原本并没有博硕士的学历,但是在西方他们原来的用意是,恭贺你已经对人类普遍的知识有所创新,这个创新或大或小,都是对于普遍的知识有所贡献。这个创新不会因为你做本土与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很用心、很深刻的思考,大学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
&&(一)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
&&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只是要完全乐在其中,更要从而接受各种有趣的知识,进入製造知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应该有所创新。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仅如此,还要体认自己不再是个容器,等着老师把某些东西倒在茶杯裡,而是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做为研究生不再是对于各种新奇的课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硕士或博士的阶段裡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裡面都应该要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而不能像大学那般漫无目标。
大学生时代是因为你要尽量开创自己接受任何东西,但是到了硕士生和博士生,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论文,那篇论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总集合,所以这时候必须要有个问题取向的学习。
&&(二)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
&&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跨越一个重要的领域,将决定你未来的成败。我也在台大和清华教了十几年的课,我常常跟学生讲,选对一个领域和选对一个问题是成败的关键,而你自己&&本身必须是带着问题来探究无限的学问世界,因为你不再像大学时代一样氾滥无所归。所以这段时间内,必须选定一个有兴趣与关注的主题为出发点,来探究这些知识,产生有机的循环。由于你是自发性的对这个问题产生好奇和兴趣,所以你的态度和大学部的学生是截然不同的,你慢慢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并学会悠游在这学术的领域。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先生,得了诺贝尔奖。他曾经在中研院的週报写过几篇文章,在他的言论集裡面,或许各位也可以看到,他反覆提到他的故事。他是&&因为读了一个叫做马亨教授的教科书而去美国柏克莱大学唸书,去了以后才发现,这个老师只给他一张支票,跟他说你要花钱你尽量用,但是从来不教他任何东西。可是隔壁那个教授,老师教很多,而且每天学生都是跟着老师学习。他有一次就跟那个老师抱怨:「那你为什麽不教我点东西呢?」那个老师就说:「如果我知道结果,那我要你来这边唸书做什麽?我就是因为不知道,所以要我们共同探索一个问题、一个未知的领域。」他说其实这两种教法都有用处,但是他自己从这个什麽都不教他,永远碰到他只问他「有没有什麽 新发现」的老师身上,得到很大的成长。所以这两方面都各自蕴含深层的道理,没有所谓的好坏,但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这两个方式结合起来。我为什麽讲这个故事呢?就是强调在这个阶段,学习是一种「self-help」,并且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self-help」,而不能再像大学时代般,都是纯粹用听的,这个阶段的学习要基于对研究问题的好奇和兴趣,要带着一颗热忱的心来探索这个领域。然而研究生另外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 Learn how to learn,不只是学习而已,而是学习如何学习,不再是要去买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而是要学习拿起那一根针,学会绣出一件漂亮的衣服,慢慢学习把目标放在一个标准上,而这一个标准就是你将来要完成硕士或博士论文。如果你到西方一流的大学去读书,你会觉得我这一篇论文可能要和全世界做同一件问题的人相比较。我想即使在台湾也应该要有这样的心情,你的标准不能单单只是放在旁边几个人而已,而应该是要放在领域的普遍人裡面。
&&你这篇文章要有新的东西,才算达到的标准,也才符合到我们刚刚讲到那张拉丁文的博士证书上面所讲的,有所贡献与创新。& &
&&二、一个老师怎麽训练研究生& &
&&第二个,身为老师你要怎麽训练研究生。我认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训练,哪怕是自然科学的训练,到研究生阶段应该更像师徒制,所以来自个人和老师、个人和同侪间密切的&&互动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跟大学部坐在那边单纯听课,听完就走人是不一样的,相较之下你的生活应该要和你所追求的知识与解答相结合,并且你往后的生活应该或多或少都和这个探索有相关。
& &(一)善用与老师的伙伴关係,不断 Research
&&我常说英文research这个字非常有意义,search是寻找,而research是再寻找,所以每个人都要research,不断的一遍一遍再寻找,并进而使你的生活和学习成为一体。中国近代兵学大师蒋百里在他的兵学书中曾说:「生活条件要跟战斗条件一致,近代欧洲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一致者强,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不一致者弱。」我就是藉由这个来说明研究生的生活,你的生活条件与你的战斗条件要一致,你的生活是跟着老师与同学共同成长的,当中你所听到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带给你无限的启发。
&&回想当时我在美国唸书的研究生生活,只要随便在楼梯口碰到任何一个人,他都有办法帮忙解答你语言上的困难,不管是英文、拉丁文、德文、希腊文……等。所以能帮助解决问题的不单只是你的老师,还包括所有同学以及学习团体。你的学习是跟生活合在一起的。&&当我看到有学生呈现被动或是懈怠的时候,我就会用毛泽东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来跟他讲:「作研究生不是请客吃饭。」
(二)藉由大量阅读和老师提点,进入研究领域
&&怎样进入一个领域最好,我个人觉得只有两条路,其中一条就是让他不停的唸书、不停的报告,这是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最快,又最方便的方法,到最后不知不觉学生就会知道这个领域有些什麽,我们在不停唸书的时候常常可能会沉溺在细节裡不能自拔,进而失去全景,导致见树不见林,或是被那几句英文困住,而忘记全局在讲什麽。藉由学生的报告,老师可以讲述或是釐清其中的精华内容,经由老师几句提点,就会慢慢打通任督二脉,逐渐发展一种自发学习的能力,同时也知道碰到问题可以看哪些东西。就像是我在美国唸书的时候,我修过一些我完全没有背景知识的国家的历史,所以我就不停的唸书、不停的逼着自己吸收,而老师也只是不停的开书目,运用这样的方式慢慢训练,有一天我不再研究它时,我发现自己仍然有自我生产及蓄发的能力,因为我知道这个学问大概是什麽样的轮廓,碰到问题也有能力可以去查询相关的资料。所以努力让自己的学习产生自发的延展性很重要的。
&&(三)循序渐进地练习论文写作
&&到了硕士或博士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完成一篇学位论文,而不管是硕士或博士论文,其规模都远比你从小学以来所受的教育、所要写的东西都还要长得多,虽然我不知道教育方面&&的论文情况是如何,但是史学的论**要写二、三十万字,不然就是十几二十万字。写这麽大的一个篇幅,如何才能有条不紊、条理清楚,并把整体架构组织得通畅可读?首先,必须要从一千字、五千字、一万字循序渐进的训练,先从少的慢慢写成多的,而且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训练到可以从一万字写到十万字。这麽大规模的论文谁都写得出来,问题是写得好不好,因为这麽大规模的写作,有这麽许多的注脚,还要注意首尾相映,使论述一体成型,而不是散落一地的铜钱;是一间大礼堂,而不是一间小小分割的阁楼。为了完成一个大的、完整的、有机的架构模型,必须要从小规模的篇幅慢慢练习,这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
&&因为受电脑的影响,我发现很多学生写文章能力都大幅下降。写论文时很重要的一点是,文笔一定要清楚,不要花俏、不必漂亮,「清楚」是最高指导原则,经过慢慢练习会使你的文笔跟思考产生一致的连贯性。我常跟学生讲不必写的花俏,不必展现你散文的才能,因为这是学术论文,所以关键在于要写得非常清楚,如果有好的文笔当然更棒,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文彩像个人的生命一样,英文叫style,style本身就像个人一样带有一点点天生。因此最重要的还是把内容陈述清楚,从一万字到最后十万字的东西,都要架构井然、论述清楚、文笔清晰。我在唸书的时候,有一位欧洲史、英国史的大师Lawrence Stone,他目前已经过世了,曾经有一本书访问十位最了不起的史学家,我记得他在访问中说了一句非常吸引人注意的话,他说他英文文笔相当好,所以他一辈子没有被退过稿。因此文笔清楚或是文笔好,对于将来文章可被接受的程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内容非常重要,有好的表达工具更是具有加分的作用,但是这裡不是讲究漂亮的style,而是论述清楚。& &
&&三、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 &
&&(一)尝试接受挑战,勇于克服
&&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就是每天、每週或每个月给自己一个挑战,要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自己一个挑战,挑战一个你做不到的东西,你不一定要求自己每次都能顺利克服那个挑战, 但是要努力去尝试。我在我求学的生涯中,碰到太多聪明但却一无所成的人,因为他们很容易困在自己的障碍裡面,举例来说,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碰到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就是没办法克服他给自己的挑战,他就总是东看西看,虽然我也有这个毛病,可是我会定期给我自己一个挑战,例如:我会告诉自己,在某一个期限内,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这三行字改掉,或是这个礼拜一定要把这篇草稿写完,虽然我仍然常常写不完,但是有这个挑战跟没这个挑战是不一样的,因为我挑战三次总会完成一次,完成一次就够了,就足以表示克服了自己,如果觉得每一个礼拜的挑战,可行性太低,可以把时间延长为一个月的挑战,去挑战原来的你,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不过也要切记,硕士生是刚开始进入这一个领域的新手,如果一开始问题太小,或是问题大到不能控制,都会造成以后研究的困难。&&
&&(二)论文的写作是个训练过程,不能苛求完成精典之作
&&各位要记得我以前的老师所说的一句话:「硕士跟博士是一个训练的过程,硕士跟博士不是写经典之作的过程。」我看过很多人,包括我的亲戚朋友们,他之所以没有办法好好的完成硕士论文,或是博士论文,就是因为他把它当成在写经典之作的过程,虽然事实上,& &很多人一生最好的作品就是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因为之后的时间很难再有三年或六年的时间,沉浸在一个主题裡反覆的耕耘,当你做教授的时候,像我今天被行政缠身,你不再有充裕的时间好好探究一个问题,尤其做教授还要指导学生、上课,因此非常的忙碌,所以他一生最集中又精华的时间,当然就是他写博士、或是硕士论文的时候,而那一本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着作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但不一定要刻意强求,要有这是一个训练过程的信念,应该清楚知道从哪裡开始,也要知道从哪裡放手,不要无限的追下去。当然我不是否认这个过程的重要性,只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论文的完成当成一个目标,不要成为是一种的心理障碍或是心理负担。这方面有太多的例子了,我在普林斯顿大学唸书的时候,那边旧书摊有一位非常博学多文的旧书店老闆,我常常讚叹的对他说:「你为什麽不要在大学做教授。」他说:「因为那篇博士论文没有写完。」原因在于他把那个博士论文当成要写一本经典,那当然永远写不完。如果真能写成经典那是最好,就像美丽新境界那部电影的男主角ohnNash一样,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博士那二十几页的论文,不过切记不要把那个当作是目标,因为那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应该要坚定的告诉自己,所要完成的是一份结构严谨、论述清楚与言之有物的论文,不要一开始就期待它是经典之作。如果你期待它是经典之作,你可能会变成我所看到的那位旧书摊的老闆,至于我为什麽知道他有那麽多学问,是因为那时候我在找一本书,但它并没有在旧书店裡面,不过他告诉我:「 还有很多本都跟他不相上下。」后来我对那个领域稍稍懂了之后,证明确实如他所建议的那般。一个旧书店的老闆精熟每一本书,可是他就是永远无法完成,他梦幻般的学位论文,因为他不知道要在哪裡放手,这一切都只成为空谈。
&&(三)论文的正式写作
&&1. 学习有所取捨
&&到了写论文的时候,要能取也要能捨,因为现在资讯爆炸,可以看的书太多,所以一定要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树,首先,要有一棵自己的知识树,才能在那棵树挂相关的东西,但千万不要不断的挂不相关的东西,而且要慢慢的捨掉一些挂不上去的东西,再随着你的问题跟关心的领域,让这棵知识树有主干和枝叶。然而这棵知识树要如何形成?第一步你必须对所关心的领域中,有用的书籍或是资料非常熟悉。
&&2. 形成你的知识树
&&我昨天还请教林毓生院士,他今年已经七十几岁了,我告诉他我今天要来作演讲,就问他:「你如果讲这个题目你要怎麽讲?」他说:「只有一点,就是那重要的五、六本书要读&&好几遍。」因为林毓生先生是海耶克,还有几位近代思想大师在芝加哥大学的学生,他们受的训练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精读原典。这句话很有道理,虽然你不可能只读那几本重要的书,但是那五、六本书将逐渐形成你知识树的主干,此后的东西要挂在上面,都可以参照这一个架构,然后把不相干的东西暂放一边。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你不可能读遍天下所有的好书,所以要学习取捨,了解自己无法看遍所有有兴趣的书,而且一但看遍所有有兴趣的书,很可能就会落得普林斯顿街上的那位旧书店的老闆一般,因为阅读太多不是自己所关心的领域的知识,它对于你来说只是一地的散钱。
&&3. 掌握工具
&&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掌握语文与合适的工具。要有一个外语可以非常流畅的阅读,要有另外一个语文至少可以看得懂文章的标题,能学更多当然更好,但是至少要有一个语文,不管是英文、日文、法文……等,一定要有一个语文能够非常流畅的阅读相关书籍,这是起码的前提。一旦这个工具没有了,你的视野就会因此大受限制,因为语文就如同是一扇天窗,没有这个天窗你这房间就封闭住了。为什麽你要看得懂标题?因为这样才不会有重要的文章而你不知道,如果你连标题都看不懂,你就不知道如何找人来帮你或是自己查相关的资料。其他的工具,不管是统计或是其他的任何工具,你也一定要多掌握,因为你将来没有时间再把这样的工具学会。
& &4. 突破学科间的界线
&&应该要把跨学科的学习当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跨学科涉及到的东西必须要对你这棵知识树有助益,要学会到别的领域稍微偷打几枪,到别的领域去摄取一些概念,对于本身关心的问题产生另一种不同的启发,可是不要氾滥无所归。为什麽要去偷打那几枪?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不管是科学或人文,最有创新的部份是发生在学科交会的地方。为什麽会如此?因为我们现在的所有学科大部分都在西方十九世纪形成的,而中国再把它转借过来。十九世纪形成这些知识学科的划分的时候,很多都带有那个时代的思想跟学术背景,比如说,中研院的李院长的专长就是物理化学,他之所以得诺贝尔奖就是他在物理和化学的交界处做工作。像诺贝尔经济奖,这二十年来所颁的奖,如果在传统的经济学奖来看就是旁门走道,古典经济学岂会有这些东西,甚至心理学家也得诺贝尔经济奖,连John Nash这位数学家也得诺贝尔经济奖,为什麽?因为他们都在学科的交界上,学科跟学科、平台跟平台的交界之处有所突破。在平台本身、在学科原本最核心的地方已经search太多次了,因此不一定能有很大的创新,所以为什麽跨领域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常常一篇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最重要、最关键的,是那一个统摄性的重要概念,而通常你在本学科裡面抓不到,是因为你已经泡在这个学科裡面太久了,你已经拿着手电筒在这个小仓库裡面照来照去照太久了,而忘了还有别的东西可以更好解释你这些材料的现象,不过这些东西可遇而不可求。John Nash这一位数学家为什麽会得诺贝尔数学奖?为什麽他在&&赛局理论的博士论文,会在数十年之后得诺贝尔经济奖?因为他在大学时代上经济学导论的课,所以他认为数学可以用在经济方面来思考,而这个东西在一开始,他也没有想到会有这麽大的用处。他是在数学和经济学的知识交界之处做突破。有时候在经济学这一个部分没有大关係,在数学的这一个部分也没有大关係,不过两个加在一起,火花就会蹦出来。
&&5. 论文题目要有延展性
&&对一个硕士生或博士生来说,如果选错了题目,就是失败,题目选对了,还有百分之七十胜利的机会。这个问题值得研一、博一的学生好好思考。你的第一年其实就是要花在这上&&面,你要不断的跟老师商量寻找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的问题,而且不要太难。我在国科会当过人文处长,当我离开的时候,每次就有七千件申请桉,就有一万四千个袋子,就要送给一万四千个教授审查。我当然不可能看那麽多,可是我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看申诉。有些申诉者认为:「我的研究计画很好,我的着作很好,所以我来申诉。」申诉通过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十,那麽我的责任就是在百分之九十未通过的桉子正式判决前,再拿来看一看。有几个印象最深常常被拿出来讨论的,就是这个题目不必再做了、这个题目本身没有发展性,所以使我更加确认选对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可控制、可以经营的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学生常常选非常难的题目,我说你千万不要这样,因为没有人会仔细去看你研究的困难度,对于难的题目你要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史料,才能得到一点点东西;要挤很多东西,&&才能筛选出一点点内容,所以你最好选择一个难易适中的题目。
&&我写过好几本书,我认为我对每一本书的花的心力都是一样,虽然我写任何东西我都不满意,但是在过程中我都绞尽脑汁希望把他写好。目前为止很多人认为我最好的书,是我二&&十几岁刚到史语所那一年所写的那本书。我在那本书花的时间并不长,那本书的大部分的稿子,是我和许添明老师同时在当兵的军营裡面写的,而且还是用我以前旧的笔记写的。大陆这些年有许多出版社,反覆要求出版我以前的书,尤其是这一本,我说:「不行。」因为我用的是我以前的读书笔记,我怕引文有错字,因为在军队营区裡面随时都要出操、随时就要集合,手边又没有书,怎麽可能好好的去核对呢?而如果要我重新校正一遍,又因为引用太多书,实在没有力气校正。
&&为什麽举这个例子呢?我后来想一想,那本书之所以比较好,可能是因为那个题目可延展性大,那个题目波澜起伏的可能性大。很多人都认为,我最好的书应该是剑桥大学出的那一本,不过我认为我最好的书一定是用中文写的,因为这个语文我能掌握,英文我没办法掌握得出神入化。读、写任何语文一定要练习到你能带着三分随意,那时候你才可以说对于这一个语文完全理解与精熟,如果你还无法达到三分的随意,就表示你还在摸索。
回到我刚刚讲的,其实每一本书、每一篇论文我都很想把它写好。但是有些东西没办法写好,为什麽?因为一开始选择的题目不够好。因此唯有选定题目以后,你的所有训练跟努&&力才有价值。我在这裡建议大家,选题的工作要儘早做,所选的题目所要处理的材料最好要集中,不要太分散,因为硕士生可能只有三年、博士生可能只有五年,如果你的材料太不集中,读书或看资料可能就要花掉你大部分的时间,让你没有馀力思考。而且这个题目要适合你的性向,如果你不会统计学或讨厌数字,但却选了一个全都要靠统计的论文,那是不可能做得好。
& &6. 养成遵照学术格式的写作习惯
&&另一个最基本的训练,就是平时不管你写一万字、三万字、五万字都要养成遵照学术规范的习惯,要让他自然天成,就是说你论文的注脚、格式,在一开始进入研究生的阶段就要培养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部份,如果这个习惯没有养成,人家就会觉得这个论文不严谨,&&之后修改也要花很多时间,因为你的论文规模很大,可能几百页,如果一开始弄错了,后&&来再重头改到尾,一定很耗时费力,因此要在一开始就养成习惯,因为我们是在写论文而不是在写散文,哪一个逗点应该在哪裡、哪一个书名号该在哪裡、哪一个地方要用引号、哪一个要什麽标点符号,都有一定的规定,用中文写还好,用英文有一大堆简称。在1960年代台湾知识还很封闭的时候,有一个人从美国回来就说:「美国有个不得了的情形,因为有一个人非常不得了。」有人问他为什麽不得了,他说:「因为这个人的作品到处被引用。」他的名字就叫ibid。所谓ibid就是同前作者,这个字是从拉丁文发展出来的,拉丁文有一大堆简称,像et. al.就是两人共同编的。英文有一本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就是专门说明这一些写作规范。各位要儘早学会中英文的写作规范,慢慢练习,最后随性下笔,就能写出符合规范的文章。
& &7. 善用图书馆
&&图书馆应该是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地方,不必读每一本书,可是要知道有哪些书。我记得我做学生时,新进的书都会放在图书馆的牆上,而身为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书名看一看。在某些程度上知道书皮就够了,但是这仍和打电脑是不一样的,你要实际上熟悉一下那本书,摸一下,看一眼目录。我知道现在从电脑就可以查到书名,可是我还是非常珍惜这种定期去browse新到的书的感觉,或去看看相关领域的书长成什麽样子。中研院有一位院士是哈佛大学资讯教授,他告诉我他在创造力最高峰的时候,每个礼拜都到他们资讯系图书室裡,翻阅重要的资讯期刊。所以图书馆应该是身为研究生的人们,最熟悉的地方。不过切记不重要的不要花时间去看,你们生活在资讯氾滥的时代,跟我生长在资讯贫乏的时代是不同的,所以生长在这一个时代的你,要能有所取捨。我常常看我的学生引用一些三流的论文,却引得津津有味,我都替他感到难过,因为我强调要读有用、有价值的东西。
& &8. 留下时间,精緻思考
&&还要记得给自己保留一些思考的时间。一篇论文能不能出神入化、能不能引人入胜,很重要的是在现象之上作概念性的思考,但我不是说一定要走理论的路线,而是提醒大家要在一般的层次再提升两三步,conceptualize你所看到的东西。真切去了解,你所看到的东西 是什麽?整体意义是什麽?整体的轮廓是什麽?千万不要被枝节淹没,虽然枝节是你最重要的开始,但是你一天总也要留一些时间好好思考、慢慢沉淀。conceptualize是一种非常难教的东西,我记得我唸书时,有位老师信誓旦旦说要开一门课,教学生如何conceptualize,可是从来都没开成,因为这非常难教。我要提醒的是,在被很多材料和枝节淹没的时候,要适时跳出来想一想,所看到的东西有哪些意义?这个意义有没有广泛连结到更大层面的知识价值。
&&傅斯年先生来到台湾以后,同时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所长及台大的校长。台大有个傅钟每小时钟声有二十一响、敲二十一次。以前有一个人,写了一本书叫《钟声二&&十一响》,当时很轰动。他当时对这二十一响解释是说:因为台大的学生都很好,所以二十一响是欢迎国家元首二十一响的礼炮。不久前我发现台大在每一个重要的古蹟下面竖一个铜牌,我仔细看看傅钟下的解释,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傅斯年当台大校长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一天只有二十一个小时,另外三小时是要思考的。」所以才叫二十一响。我觉得这句话大有道理,可是我觉得三小时可能太多,因为研究生是非常忙的,但至少每天要留个三十分钟、一小时思考,想一想你看到了什麽?学习跳到比你所看到的东西更高一点的层次去思考。
&&9. 找到学习的楷模
&&我刚到美国唸书的时候,每次写报告头皮就重的不得了,因为我们的英文报告三、四十页,一个学期有四门课的话就有一百六十页,可是你连注脚都要从头学习。后来我找到一个&&好法,就是我每次要写的时候,把一篇我最喜欢的论文放在旁边,虽然他写的题目跟我写的都没关係,不过我每次都看他如何写,看看他的注脚、读几行,然后我就开始写。就像最有名的男高音Pavarotti唱歌剧的时候都会捏着一条手帕,因为他说:「上舞台就像下地狱,太紧张了。」他为了克服紧张,他有习惯性的动作,就是捏着白手帕。我想当年那一篇论文抽印本就像是我的白手帕一样,能让我开始好好写这篇报告,我学习它裡面如何思考、如何构思、如何照顾全体、如何用英文作注脚。好好的把一位大师的作品读完,开始模彷和学习他,是入门最好的方法,逐步的,你也开始写出自己的东西。我也常常鼓励我的学生,出国半年或是一年到国外看看。像现在国科会有各式各样的机会,可以增长眼界,可以知道现在的餐馆正在卖些什麽菜,回来后自己要作菜也才知道要如何着手。
& &四、用两条腿走路,练习培养自己的兴趣
&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的人生是两隻脚,我们不是靠一隻脚走路。做研究生的时代,固然应该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业上,探索你所要探索的那些问题,可是那只是你的一隻脚,另外还有一隻脚是要学习培养一、两种兴趣。很多人后来会发现他的右脚特别肥重(包括我自己在内),也就是因为忘了培养左脚。很多很有名的大学者最后都陷入极度的精神困扰之中,就是因为他只是培养他的右脚,他忘了培养他的左脚,他忘了人生用两隻脚走路,他少了一个小小的兴趣或嗜好,用来好好的调解或是排遣自己。
&&去年夏天,香港《亚洲週刊》要访问我,我说:「我不想接受访问,我不是重要的人。」 可是后来他们还是把一个简单的对话刊出来了,裡面我只记得讲了一段话:做一个研究生或一个学者,有两个感觉最重要--责任感与罪恶感。你一定要有很大的责任感,去写出好的东西,如果责任感还不够强,还要有一个罪恶感,你会觉得如果今天没有好好做几个小时的工作的话,会有很大的罪恶感。除非是了不得的天才,不然即使爱因斯坦也是需要很努力的。很多很了不得的人,他只是把所有的努力集中在一百页裡面,他花了一千小时和另外一个人只花了十个小时,相对于来说,当然是那花一千个小时所写出来的文章较好。
&&所以为什麽说要赶快选定题目?因为如果太晚选定一个题目,只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好好耕耘那个题目,早点选定可以有二、三年耕耘那个题目,是三年做出的东西好,还是一年的东西好?如果我们的才智都一样的话,将三年的努力与思考都灌在上面,当然比一年还要好。
& &五、营造卓越的大学,分享学术的氛围
& &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何谓卓越的大学?我认为一个好的大学,学校生活的一大部份,以及校园的许多活动,直接或间接都与学问有关,同学在咖啡厅裡面谈论的,直接或间接也&&都会是学术相关的议题。教授们在餐厅裡面吃饭,谈的是「有没有新的发现」?或是哪个人那天演讲到底讲了什麽重要的想法?一定是沉浸在这种氛围中的大学,才有可能成为卓越大学。那种交换思想学识、那种互相教育的气氛不是花钱就有办法获得的。我知道钱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东西。一个卓越的大学、一个好的大学、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表示裡面有一个共同关心的焦点,如果没有的话,这个学校就不可能成为好的大学。
请注意本版置顶帖,欢迎直接发帖和搜索,注意学校研究生院通知
考研论坛2012年上半年优秀版主
考研论坛2012年上半年优秀版主
考研论坛2011年上半年优秀版主
考研论坛2011年上半年优秀版主
考研论坛2010年下半年优秀版主
考研论坛2010年下半年优秀版主
考研论坛2010年上半年优秀版主
考研论坛2010年上半年优秀版主
站长通知 /2
为方便研研们备考,针对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帮帮整理发布了一系列“考研必看备考手册”,陪伴大家直至考研成功!
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研学子成就梦想,考研帮特推出考研“一对一服务”,获得了广泛好评,所以,考研帮不惜重金,真诚邀请你的加入!
Powered by Discuz!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教育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