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的天文望远镜 品牌什么品牌好一点?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高倍望远镜价格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户外运动用望远镜的选择【GRAYKNIGHT】
标题户外运动用望远镜的选择 作者 GRAYKNIGHT 时间
16:22 原贴发表于:绿野 个人认为:一只理想的户外运动用望远镜应该具有如下几个特征:充氮防水,外包橡胶,拥有合适的倍数和口径,便携性和易用性,当然优秀的光学素质是最起码的。这里所指的户外运动,一般指徒步背包野营,对望远镜的要求相对一般的旅游要复杂的多。为了防止雨水的渗入或寒冷天气中的镜片起雾甚至长时间恶劣使用导致的灰尘的进入,充氮防水可以根本的解决这个问题,甚至把它丢进水里也无所谓,还有一些不充氮的军用望远镜密封性实际也很好,只要不泡进水里,一般的雨雪风沙还是可以对付的。长期在野外使用,无意的磕磕碰碰是不可避免的,设计结构或做工用料不理想的望远镜,很容易导致轴偏重影等光学损坏,所以,在镜体外包上一层厚厚的橡胶是非常好的保护措施,除了减震外还可以改善手感和握持性。在户外,望远镜的用途大体是观察地形,欣赏风景,观鸟观兽,考虑到手震和光学要求,使用的倍数在6-8倍是很适宜的。至于口径,根据使用的侧重和要求不同,20-40mm是比较理想的。户外运动本身就需要个人携带大量的器材装备和补给,在每一克重量都影响到体力的情况下,片面的追求光学性能而忽视体积和重量是不现实的,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重量和光学性能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大口径高亮度的镜子,必然导致整体重量的急剧增加,所以,只能根据个人的要求和爱好,在重量和光学要求之间做出自己满意的妥协。屋脊棱镜的望远镜具有相对较小的体积和重量,便于携带,缺点是制造复杂带来的价格相对较高。 关于望远镜的一些基本光学指标,对户外运动来说有其单独的定义,分辨率:这是首要的指标,分辨率差的镜子可以帮助你把鳄鱼看成树干。出瞳:可以简单的用口径除以倍数来算,这个数字越大,越适合在暗光线下捕捉你的猎物。色彩还原:偏色存在于很多望远镜上,一般的观察可能要求不那么严格,但如果是用来野外观鸟,你就无法正确描述鸟类羽毛的颜色。镀膜:使用街头亮闪闪红膜的假俄罗斯望远镜真是对眼睛的强奸,它使光线急剧损失,色彩还原出问题,还容易招致难受的眩光,而最好的镀膜可以让你几乎看不见镜片的存在。 下面我就国内目前比较常见的适合户外的望远镜做一个简单的购买推荐,基本按照两个分类标准,重量:它直接说明了户外望远镜的一个最重要指标便携性,分500g以下,500-1000g,1000g以上。价格:它从侧面说明了望远镜的制造质量和性能优劣,更重要的是,价格是你选购望远镜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分500元以下,500-1000元,1000元以上。 1:500g以下,500元以下 它适合追求绝对轻便的驴友,对光学性能要求不是很高。 西安爱光公司的航海家X25值得推荐,作为500元以下唯一充氮防水的品种,小巧轻量是它的最大优势,金属壳体而且采用了多层镀膜,整体光学质量和制造质量也相当不错。缺点是这个规格无法避免的出瞳较小,长时间观察不大舒适,亮度也较低 2:500g以下,500-1000元之间 基本上这个级别的望远镜有着比较合理的光学性能和相对轻便的重量。 推荐退役的军用蔡司6X30和8X30,两者都拥有着很不错的光学质量和机械质量,轻便,色彩还原不错,握持感好,经久耐用,不愧军镜本色,尽管没有充氮但密封性足以对付野外的恶劣天气,没有外表包胶,但整体还是相当坚固的。8X30的出瞳略嫌小,6X30这点很不错,但唯一遗憾是目镜片较小。还有,由于是早期的单层镀膜,逆光效果不是很好 3:500g以下,1000元以上 这个级别有着一架户外望远镜所应该有的所有素质,当然代价是不扉的。 德国视得乐的8X30系列充氮防水包胶,工程塑料镜体既轻便结构也相当坚固,光学素质也蛮不错,是一具理想的轻便型户外用望远镜,缺点是国内目前的视得乐代理可能是穷疯了,导致国内市场价格是国际市场的好几倍,而且很多哄骗外行的不实宣传颇让人反感 4:500-1000g,500元以下 这个级别的坚固性有所增强 推荐退役国产62军用望远镜,基本设计结构和蔡司8X30类似,但密封性和坚固性更胜一筹,尤其重要的是采用了多层镀膜,改善了逆光性能,遗憾的是没有包胶,而且色彩有少许偏黄 5:500-1000g,500-1000元 这个级别有点不上不下,鸡肋的感觉,推荐退役蔡司7X50军镜,大部分经过军工厂重新翻新过,重新镀膜,光学质量相当可观,密封性也不错,色彩还原良好,观察舒适,暗光线下极具优势,用这么少的钱获得这么一件大口径大威力武器还是很划算的,缺点是体积有点大,带起来不很方便6:500-1000g,1000元以上 个人认为最好的户外望远镜是这个级别里的,这之中经典的好镜子也相当多,个人推荐刚进入中国市场的leica Trinovid 7x42 BN,防水充氮包胶,最好的光学玻璃和最好的光学设计加上最严格的加工工艺造就了顶级的光学质量,屋脊棱镜设计使体积更小巧,大口径高亮度和合理的倍数,一流的工艺和手感,防刮伤超硬多层镀膜,一旦拥有,别无所求。缺点?就是贵 7:1000g以上,500元以下 这个级别的光学素质都是相当高的,都是大口径,毫无疑问大口径方便暗光线的观察,比如想在月光下观察在河边喝水的动物,大口径就成为必须的条件了,但500元以下的要求似乎只有民用的俄罗司望远镜可以达到,可是我个人认为它们的密封性都不足以满足苛刻的野外的要求,所以暂不推荐9:1000g以上,1000元以上 国产95军镜7X40,充氮防水,光学素质非常优秀,价格也不错,外观有点粗糙,最失败的是没有包胶 东德退役军镜7X40 DF和7X40EDF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光学一流,防水包胶充氮,后者是屋脊棱镜设计,体积更小,几乎无可挑剔,缺点是国内不好买到 总之,对不同的人来说,由于要求的侧重不同,对户外望远镜的选择也会迥异,并没有一个统一适用的法则,根据你的要求和喜好选择一具合适的户外用望远镜,将会对你的野外生活带来极大乐趣。 最后,对我个人来说,我希望不久的将来可以有这样一只望远镜存在,规格6X36,屋脊棱镜设计,充氮防水包胶,超硬多层镀膜,视场m,双目调焦,重量控制在500g以内。拼途网友回复:这个GRAYNIGHT在绿野发了一组关于军品的帖子《军临天下》,分为六篇: 军用帐篷 /bbs/showflat.php?Number=185947&page=&view=&sb= 军用水壶 /bbs/showflat.php?Number=185985&page=&view=&sb= 军用风衣 /bbs/showflat.php?Number=187769&page=&view=&sb= 军用背包 /bbs/showflat.php?Number=187795&page=&view=&sb= 军用鞋靴 /bbs/showflat.php?Number=190931&page=&view=&sb= 生活用品 /bbs/showflat.php?Number=190936&page=&view=&sb= 很不错。 就是不知怎么买到真的。拼途网友回复:你可以直接联系他了 好多东西他可以帮你买到的 就在绿野上给他留言就可以了, 试试看吧拼途网友回复:生命只有一次——螯山报告 (灰骑士) 18日杀到太白县红水河林场时感觉就有点不爽,林场的牌子上写成了“洪水河”,看看天气 不错,远处光秃秃的秦岭主梁一目可见,也就没有多想。标高3467的秦岭西巅螯山,看来也 不过如此嘛。为什么没听说有什么人上去过呢? 19日和20日都很顺利,尽管连采药人的小路都没有。山高水长,沿河道走,理论上走到源头 就到山梁了,河越走越窄,也越走越陡,徒手负重攀岩翻过了十几道瀑布之后,整个河床都 成45度,20日晚扎营的时候,离顶峰不过二三百米的高差了。当天下了一阵小雨,没在意。 21日凌晨的一场大雨使形势直转急下,在斜坡上扎营导致水倒灌进帐篷,搞湿了偶的睡袋和 衣服,登顶已经很不理智,匆忙收拾一下早晨六点向下逃窜,最终,中午12点,我悲哀的发 现已经被困在一个分水岭上,两条小溪之间,来时没脚的小溪已经浊浪滔滔,两条小溪汇合 在一起,在我们前方十几米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宽达50米左右,高约30米的多级瀑布,势如 壶口,水花溅起十数米高。唯一的选择是扎营等待水退。当天,雨声未停。 22日早晨,试图冲击过河,未遂,退回宿营地做长久打算,用绳子和绑腿再砍了一大片毛竹 搭了个简易窝棚,夏至,最长的白天,螯山?熬山?所有衣服都是湿的,两个人带的四个火 机奇迹般全部挂掉,两包火柴也湿了,几斤米成了垃圾,干粮已经很少了,为了保存体力, 两个大男人挤在一条半湿的睡袋里取暖,大雨瓢泼不停,精神几近崩溃。 23日凌晨,猛烈敲打雨布的暴雨声几乎是在敲响丧钟,水退遥遥无期,等待救援更是黄梁美 梦,再困下去,即使体力可以支持,精神也已无法承受,每人吃了一个干饼和一点牛肉干, 趁还有体力,决定拼死突击下山。早晨5天,老天开眼,奇迹般发现右手小河水退少许(无法 理解),我扔掉已经湿了的睡袋和所有可以不要的东西(包括身上穿的内裤),轻装,冒着 摔下瀑布的危险强行过河,现在,等待我们的是十几个大瀑布。别无选择,必须在沿河的山 腰上杀出一条生路,所有悬崖陡坡都已不放在眼里,迫不得已,有时连割手的荆棘都必须死 抓不放。中午,在砍倒一棵大树搭桥过了条小岔河后,宽阔的主河道到了,河道上有很多小 沙洲,这才使我们有渡过去的可能,在沙洲之间的河面大约只有十数米宽,每次反复侦察数 次后,我再绑上绳子试探冲击,反复数次,总能成功,再把水性不好的同伙拉过来。如此十 数次,终于,两小时后,主河成功渡过。冰冷的河水使我体温严重丧失,只有不停走路。 求生的欲望如此强烈,使我们似乎永远感觉不到饥饿和疲乏。现在,沿河岸走30里就可以到 达林场。由于水面比来时急剧变宽,我们又一次被逼到一处十数米高的悬崖,借助一棵树干 翻上崖顶后,发现面前唯一的难题是怎样从另一面下去。似箭归心,何难?把背包踢下去, 把仅有的绳子绑在一棵松树上,垂直极限飞身而下,毫不犹豫,的确很刺激,但我平时真不 敢玩。晚十点,在强渡过最后一道小河岔后,林场到了,朴实的山民接待了我们。我吃到了 三天来的第一顿热饭。 24日,早晨在来时的桥头等回程的班车,天气如此之好,万里无云,好象前三天所发生的只 是大山开的小小玩笑。 25日,坐在电脑前,喝杯可乐,穿着干爽的衣服,我感觉很幸福!真的。 Kiss My Ass!拼途网友回复:灰骑士-17次秦岭之行 远山苍茫——秦岭中的17次旅行 对我而言旅行似乎是件随时可以发生的事情,将自己这点小小的爱好复杂化是不必要的 ,通常会是在西安某个太阳躲在灰尘背后的阴郁早晨,无所事事,于是开始摊开那本很 不专业的可怜的地图册,目光扫过二维的巍峨的群山,由东到西627公里,总面积74017 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767,秦岭!走吧! 1998年的一个无聊的国庆节,出于对“野外生存”这个新兴耍酷名词的向往和对一个MM 的心怀叵测,我高高兴兴踏上了由北坡骆驼树—平安寺—大爷海一线上太白山的行程, 既没有帐篷,也没有睡袋,一是没钱,二是走遍西安也没得卖,5个人带了两床3斤棉被 (后来还在大爷海20元卖给了开店的),就这样以无知者特有的大无畏精神,顺利完成 了旅程,当然苦头是吃了不少,现在回想起来这可能是我唯一一次算得上四级难度的旅 行了。 从那以后我开始对这样的活动大感兴趣,搜集资料,筹买装备,拉人下水,秦岭是我当 时唯一去的起的地方,包括所有费用在内平均每天只要消耗50大洋就可以在山野里过的 很滋润,于是我对秦岭的执着甚至超过了对漂亮女孩的兴趣,在我2002年1月底离开西安 之前,一共完成了17次秦岭里的旅行,绝大部分是在2001年下半年,除这之外,还有几 次是坐汽车和火车穿越。在山野里度过了总计47天的快乐时光。现在想想这可能是我大 学期间唯一比较有意义的事情了。 空有理想和激情无法弥补我对这做伟大山脉的无知和迷茫,我不知道如何才能安全顺利 的溶入群山的怀抱,所以在这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所敢或所能做的只有再沿着 第一次走过的路线再走两遍,活动的本身似乎没有过多的激情和刺激可以享用,但确实 锻炼了我的一些山野旅行者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丰富了经验,促使我完善了装备,另外 最大的好处是培养出了几个铁杆同伙,一个坚定和配合默契的同伙是任何一样先进装备 都比不了的,直接关系到计划的成败,我认为。 大四来了,我的春天也来了,充足的时间使我得以试探性的在山林中找寻自己的位置, 渐渐的我发现,从理论上来说,秦岭中流出的每一条小河都是穿越这条南北分界线的金 钥匙,简单的讲,沿着河谷走到源头,秦岭主梁就不远了,当然,说起来容易,付诸行 动就会有各种各样奇妙的困难摆在面前,挑战山野的乐趣也尽在其中。 典型的秦岭中的一天一般是这样度过的:早晨六点起床,生火做饭烧开水收拾行李,大 约八点开拔,如果是上山路每20分钟休息5分钟,平路或下坡则每小时休息10分钟。12点 到中午1点休息,吃简单的午饭。继续走,下午四点半之前选好宿营地,进行宿营的一些 准备工作。晚6点吃晚饭,通常边烤火边换花样吃东西消磨时间到8点晚餐结束,这之后 清理检查个人装备,经常要烤衣服和哄干鞋袜,大约九点半进睡袋,可能还要聊半个小 时天,整10点进入梦乡。 在周至县的田峪河,第一次尝试,信心不足,谁也不知道走下去会有什么等待着我们, 连老乡都说不行(经验证明很多时候老乡的话是不可信的,当然这和他们的思想品质无 关),山穷水复,就在我们准备打点行装回撤的时候,柳暗花明的一幕出现了,一个户 外俱乐部大队人马出现在寂寥的荒野中,于是,接下来的行程就什么都不用想了,只管 走路就可以了,准确的说是走水,因为峡谷里几乎没有路,接下来的一整天里,70%的行 程是泡在齐膝甚至齐腰的水里,这直接导致了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对洗澡的厌恶!后来 在秋色无边的11月,当我第二次企图穿越这个梦幻般的峡谷时,连绵的秋雨把我的计划 彻底粉碎,我亲眼看见平日温柔的小河已一发不可收拾。 当然这并不是我第一次被大自然的力量所折服,八月,石头河上游的一次避暑之行中, 我熟悉的小溪在烈日下部分地段断流,不能跳进溪里畅游使我感到非常郁闷,但是当天 晚上上苍就成全了我的心愿,一场倾盆大雨一下就是一天,结果,要想回到文明世界的 唯一办法就是游过咆哮奔腾的十数米宽的“溪”面,我想了想,没敢,只好耐心的等待 第二天水位的慢慢回落。 在山野中最愚蠢的决定莫过于自以为是的“开辟新路”,除非是开坦克行进,否则各种 荆棘或小树足以使行进速度不超过一只乌龟,还有不可预测的断崖和陡坡,它们被茂密 的植被和短促的目光所遮蔽。11月在户县甘峪河,一次不成功的登首阳山计划之中,在 彻底丧失行进目标之后,我们企图登上就近的一个制高点进行观察,结果在两个小时之 内,实际上升高度不超过50米,天也快黑了,只好悲惨的在大约40度的山坡上度过了一 个不眠之夜,我勉强可以清理出一点点空地支起单兵帐篷,但我的两个同伙只好被迫“ 浪漫”的看着星星睡觉了。 在倾斜40度的荒凉山坡上睡觉带来的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是使我离大自然更近了,整晚 都有好奇的动物们围绕帐篷转圈,近的你可以听见它们的喘息声,这是在路边庙前山顶 空地宿营所无法体会的,这个时候偶的感觉和动物园里有些相仿,只不过人和动物的角 色互换了一下,不过我倒不用担心这些不速之客会贸然闯入,这些家伙似乎对帐篷这样 奇怪形状的物体不敢轻举妄动,经验之谈。当然,这种情况下把装食品的背包忘在外面 是绝对不可饶恕的错误。 动物的友好只有一次例外,七月在户县涝峪河,一只聪明绝顶的小山鼠在一个伸手不见 五指的雨夜咬破偶的帐篷钻进偶的背包在偶的干饼上留下整齐的牙印搅坏偶的美梦然后 奇迹般的逃离了偶的魔掌! 另外一次与动物接触的不美好回忆是在初冬的长安县牛脊梁保护区,一场初雪使这个秦 岭中野生动物的天堂变的分外诡秘。出于觅食的需要,一些平时很难见一面的大家伙们 也纷纷登台亮相,雪地上布满从山鸡到羚牛的各种踪迹,我们甚至还在冰河上发现了一 只刚被豺掏空了内脏的不幸的羚羊。但当我们返回,疲惫不堪的走到前一天晚上的宿营 地准备宿营时才发现,一只懒散肥壮的野猪已经成了宿营地的主人,在山野混迹以来头 一次我感到有些害怕(我打赌那家伙也和我们一样害怕),没了宿营地,只好仓皇狼狈 的走了一晚夜路回到山下。 一猪二熊三老虎,秦岭中没有老虎,但有危险更大的羚牛的存在,每年3-5月的发情期是 它活动最频繁的时候,也最容易攻击人,好在我从来没领教过(也算是个遗憾),另外 还有种山民传说中的“史前怪兽”——“草飑”,据说几分钟内可以把头狗熊变成一滩 血,鬼知道是真是假,反正山那么大! 秦岭中基本不用担心蛇类的威胁,只见过一次,还是条无毒的水蛇。 最常见的鸟类一般是鹞子,高高的盘旋于山尖之上,甚至在我最后一次走过石头河的时 候,一只在岩石上打盹的它慌不择路的在我眼皮下钻进了一个死洞中,一阵狂喜过后发 现岩缝太窄了,我还不够苗条!放它一马吧。山鸡也很多,经常成群活动,七彩的羽毛 很是漂亮,手头有弹弓就可以轻易搞定它,不过冬天里更常见的是“一地鸡毛”,它的 天敌太多了。我在牛脊梁领教过的一只翼展三米多遮天蔽日般恐怖的金雕是我在秦岭里 见过的最可怕的鸟类了。 动物可以增添些乐趣,植物也一样,秦岭中米海拔经常可以看见漂亮的红桦树 ,尤其是漂亮的树皮,用来写字是最好不过了(强烈建议用它来写情书),因此每次见 到我都不会放过。不过不用担心会破坏生态,它的表皮是不断更新中的。和天使般的红 桦树相对应的恶魔就是一种至今我还不知名的草本植物,稍不注意碰到皮肤就会红肿起 泡的,半小时内自然康复,尽管不会威胁生命,但穿衣服少的夏天确实让人非常不爽。 “山上的山花开,我要到山上来”既是歌词,也是现实。一般在六月到十月,是秦岭里 看野花的好季节,六月,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上会盛开各种类型的菊科小花,五 颜六色,海拔3000米以上分布着一些高山杜鹃,很是壮观。七八月间,鹫尾科的野花山 间多有分布,生长在水边的黄色和白色水芹也是道风景,九十月间秦岭农家的房前物后 的大荔菊煞是漂亮。当然了,也是采集漂亮的“红豆”一样的五味子的好时候。 秦岭里的气候总体来说一年四季都是比较干燥的,可能是我运气好,从来没有遇见过倾 盆大雨,小雨又无所谓,所以每次我包里的分体雨衣都一直当风衣用。冬季在秦岭里下 了大雪似乎也不会过分影响行进速度和旅行的舒适程度,不过有时候某些路段就不得不 借助绳子和刺刀(当冰镐用)的帮助了。冬天里的第四次和第五次上太白就是如此。 作为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秦岭的南北风貌确实有着微妙的差异,站在秦岭主梁上,你 会看见真正的南边日出北边雨,有时候,北方过来的乌云飘到大梁附近,就再也停滞不 前,天,都是两个颜色。南侧的河流沿岸树木普遍比北侧繁茂,树种的分布,南北方也 各有特色。而且在山脊上常会有种奇妙的现象,本来云层似乎很高,但扯开嗓子喊几声 ,几分钟内云层就会直避下来,紧随其后的是风雪交加,不知道是巧合还是自然规律。 秦岭里的山民都是百分百淳朴的良民,永远不要怀疑他们待人的真诚和热情,有的山民 平日以土豆做主食,我们投宿后却非要拿出仅有的白面来招待,有时投宿的人家非要让 出温暖的火炕,自己却睡在冰冷的床上,大山给了他们无私的胸怀,也带给他们难以想 象的贫困和闭塞,我有时在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非要跑到大山里才能找到吗? 似乎没有迷过路就不算真正的旅行者,出于个人习惯,我非常不喜欢带上向导,有拘束 感,何况有时候也根本找不到向导,于是就不得不依赖前人的简单口述和山民的模糊供 词,典型的情报是:过三次河走右手路上山。但这样还是不可避免被各种大路,小路, 野路,采药路,拖木头路搞的晕头转向,这时候就只能靠自己加着眼镜的“鹰眼”和简 单的逻辑推理进行分析了,看小路两侧植物的茂密程度,路面积叶的疏密,根据现地地 形分析路的走向,寻找新鲜的足印,当然前提是必须能在一堆杂草从中发现路的痕迹, 有时候下了雪就更麻烦,小路就更不容易区分了,再笨点的办法是全队休息派一个同伙 轻装沿路走一会,结果一般会在半个小时内出来,实在不行,那就靠山野中的第六感觉 吧!这时候你就会哀叹市面上卖的各类所谓“生存手册”是多么没用了,再好的GPS和指 北针或各类高科技装备这时候也帮不上忙,经验是唯一能拯救自己的东西。当然,如果 手里有一份1/50000的军用地图的话,你就会发现眼前的世界多么简单了,当然,你还要 神通广大能搞到它。 我以前习惯带瓶自喷漆做路标,由于不大环保,还是改用山民的土办法实用些,在路边 的树枝上挂红毛线。 偶最命苦的两次迷路都是在该死的牛脊梁保护区,第一次是走到保护区门口被铁面无私 的工作人员以冬季森林防火为由轰了出来,想从附近的西康铁路走亚洲第一隧道穿秦岭 又未遂,百般郁闷中打听到一条穿插至丰裕口的小路,不幸的是按照老乡的话不知道走 错了哪个路口,结果漫天飞雪中用一天时间在地图上画了个O字,事后分析可能是我们和 老乡关于“河”和“溪”的理解不大一致。 第二次打通关节杀入牛脊梁时信心十足,由于有一份军用地图在手,“天下我有”的豪 情就出来了,一高兴地图也不仔细看就只管低头走,蹦蹦跳跳越走越不对,面前的路快 90度了,好在有点军事地形学的功底,撤下来当天晚上仔细一分析地图,,继续走就跑 到终南山后山了,一天的路又白走了。第二天吸取教训时时看图看地形,就一路顺风了 。 有成功就有失败,好在我比较看重过程中的感觉,对登不登顶,翻越不翻越不是很看重 ,尽管这样,有时候被迫打道回府的感觉还是很不爽的,还是在田峪河,第二次去的时 候天气很不好,阴雨连绵,水位已经上涨了很多,我蛮不在乎非要穿越,很好偶两个比 较清醒的同伙死活懒着不走,现在想想也是对的,可心里当时就是迈不过那道坎。另一 次个人悲剧还是在该死的牛脊梁,眼看还有1KM就到秦岭主梁上了,上去就是阳光大道, 同伙在这个时候垮了下来死活不走一步了,当时真是眼睛都气红了,想揍他的感觉都有 ,但还是顾全大局回望一眼暮光中似乎冥冥召唤我的雄伟大山咬牙切齿下山了。 一般在小路上不会有偷埋的捕兽夹和陷阱,但只有一次例外,在冬天的涝峪河一条积雪 没膝的荒芜小路的中间偶清楚的看见了一个2米多深陷阱的存在,因为在我前面已经有一 头不幸的小野猪掉下去了,否则估计偶会摔的很难看。在某些地方有土制的“千斤锤” ,专用来砸倒霉的野兽,但我听说有一次一个科考队的前辈也成了它的牺牲品。还好偶 没碰到过。 山野里最受欢迎的本领就是砍柴和生火了,这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可偶这个彻头彻脑 的城里人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掌握它的要领,由于气候和海拔的缘故,在秦岭深处即使是 夏天都必须靠一堆火来驱赶晚上无处不在的寒意,在雨天雪天生火是最让人伤神的,带 上一小瓶酒精可以方便引火,我实在搞不清楚山民是怎么只靠几根火柴就在下雨天生起 一堆大火的。还有就是伐木,一般拣些干柴就可以,但为了让火彻夜燃烧的话就必须要 找粗大的树干当火底,有一次为了伐倒一棵多油耐烧的桦木三个人抡斧头轮流干了近半 小时才搞定,不知道是斧头太烂还是木头太好还是我们技术太差,总之后来连把木头劈 开的力气都没有了。所以碰见废弃的庙宇的情况下我一般不会放过庙里现成的木头床板 和破家具的。忏悔忏悔! 旅行中的装备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的原则是轻便实用,而且要根据不同计划和环境 灵活搭配,这直接导致偶成了不折不扣的装备狂,大小几十个各种背包挂包腰包专用包 两个帐篷三双靴子三个水壶三套冲锋衣三个睡袋四个灯具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小玩意把 偶武装到牙齿,还设计了N种挂载方式。不过时刻牢记的最重要的一条是绝对严格控制背 负的重量,一切不必要的奢侈品和备用品都必须坚决的从包里仍出去,重量是直接影响 到体力的消耗时刻关系到计划的成败的最重要因素。 做汽车翻越秦岭的感觉相比走路而言舒适了很多,不过感觉风景变化太快,而且感觉这 么伟大的山脉就这么坐着翻越过来也太不尊重它了,当然由东到西一字排开的穿秦岭的 四条公路每条风格都很不一样,比较一下还是蛮有意思的。 火车过秦岭有两条线,一条是秦岭西段由宝鸡沿嘉陵江至四川光元,沿路风景极棒,尤 其在白雪皑皑的冬季。另一条是新竣工的秦岭中段的西康线,有亚洲第一长的28KM隧道 ,我沿铁路走过一段,感受最深刻的莫过于工程的艰辛。 在秦岭山区旅行你体会不到攀爬雪山的艰难,也感受不到南方山区特有的灵秀,你所能 看到的只是一片浩瀚无边的山的海洋和秦岭主梁龙脊一般的巍峨壮丽,我深爱那春风吹 过寂静山林发出的沙沙声,我深爱夏日透过密林撒在溪中青苔上的点点阳光,我深爱秋 日里金黄的树叶飘落在我的脚下,我深爱严冬皑皑白雪下银装素裹的万千世界。大山让 我找到真正的自己,大山给了我彻底的自由,大山使我感受人间的真情,大山教会我微 笑着看待美好的明天,我从来没有试图征服过大山,在它面前这是多么渺小可笑,我所 能做的只是接近它,理解它,拥抱它,认识它。 在不同季节里,我五次登上过太白之颠,然而每次迎接我的都是漫天的飞雪和极低的能 见度,所以,我,始终在期待下一次的登高望远,其实仔细想想,站在大山的肩上,就 能比大山看的远吗?拼途网友回复:这篇17次秦岭行的图文并茂版见: /bbs 游狼之家 → = 绿野游狼休闲文化 = → 『 游记美文 』 → 灰骑士-17次秦岭之行拼途网友回复:我刚在易趣拍卖得到的,请问怎么样? 本品为正宗贴牌产品,(配有轻便皮套一个),此款是目前市面上性价比很高的双筒望远镜。 品牌:TASCO 倍率:30 X 25DCF 物镜直径:25mm 高度:112mm 视场:100m/米外看到的是一个直径为100米的圆的范围) 透镜镀膜:红色,极佳的增光作用 功能:调焦 转像形式:保罗棱镜 材质:专用工程塑料 视镜:超清晰内置广角视镜 /fu/product/single.php?product_id=拼途网友回复:现在看到万佳的削价专柜里还有一些质量较好的望远镜,感觉价钱不错但没拿出细看过。拼途网友回复:這句就有問題 據我所知,各種增透膜中,紅膜透光性最差拼途网友回复:關於望遠鏡我也說幾點,可能不對請各位指正: 出瞳直徑直接決定了采光的效果,出瞳大的望遠鏡夜間使用很好(絕不是什麼夜視,那個需要電源)。 但是出瞳直徑也不是越大越好,要根據各自的瞳孔直徑決定,如果某人瞳孔比較小,卻買了35以上的大出瞳,看久了眼睛很累的,一般28到35之間好了。 有個公式計算出瞳我忘記了,不過有個方法可以簡單的判斷出瞳的大小:將望遠鏡離開眼睛大約10公分左右物鏡對著光線,看目鏡上的小亮圓就是出瞳了。 關於放大倍數,不是越大越好,大倍數的往往視野小,捕捉東西也困難,在野外使用很不爽,所以我覺得7倍左右比較合適。一般雜牌的國產望遠鏡大多胡亂標什麼20倍,其實都是假的。 關於鍍膜,鍍膜一般是為了增加鏡片的透光性。按透光性來比較大概是藍膜好於綠膜,綠膜好於紅膜,多層鍍膜好於單層鍍膜,多鏡面鍍膜好於單鏡面鍍膜。當然,好的鍍膜都不大明顯,如同高級光學鏡頭一般,側光看泛著隱隱的藍光,正對著看要黑漆漆的好象一個黑洞(光被吸收)的都是很好的鍍膜,那種色彩明顯的一看就是假的鍍膜。拼途网友回复:谢谢楼上的,但是只是65元钱。买还是不买呢?拼途网友回复:你自己看著辦咯,這種東西一分錢一分貨,好一點的賊貴拼途网友回复:看看,打算买个62军用的,经典造型拼途网友回复:虽然帖子很老,仍然要顶起拼途网友回复:好东西,有用的很啊拼途网友回复:看完这篇文字介绍,再看下这个视频《制造原理》哈哈,受益良多!/programs/view/RoE6vZc7FDw/拼途网友回复:那位大用过这款没有,是否真货?所附评论天差地别,不知道听谁的。。。/gp/product/handle-buy-box/ref=dp_start-bbf_1_glance拼途网友回复:我用得Nikon Sportlite 8x25 DCF小巧好用 非常推荐拼途网友回复:LS这种好像用来看看演唱会,偷窥下对面窗户没有问题,山野看几公里好像有点不管用,上次买了一个熊猫的同规格的,1KM以外就模糊了。(熊猫的说明书有写1KM范围,但买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个)
请专业朋友介绍几款!!便宜实用效果好就OK了!!||同样关注……||便宜无好货!俺买了几个国产的,最后还是换成视得乐了。||带个长焦相机就行了||LS正点||最好是别带,太重了。累的时候一克多余的重量都是累赘。||我上回登山,发现单筒的最好!便于携带登顶。||立可达的防水镜子还可以,不过视得乐当然更好,只是太腐败~~~||LEICABR8*20||熊猫的不错,关键价格低廉
想去鄱阳湖拍鸟,前天在岁宝看到一架深圳产的阿波罗牌望远镜,20—88倍,带相机接口,1400多大洋,据说只能接凤凰手动相机,哪位DX用过这种望远镜拍照,效果如何,值不值得下注,请赐教一二。多谢。||用国产望远镜拍鸟,如要想拍出好画质还是劝你别买了。买个俄头1000mm或500mm的吧,六百到一千多一点。||岁宝的摄影器材价格最黑,F5要买24n00多,而铭可达19n00多,胜达16n00多,所以岁宝是最大的奸商!切切!||请教PAKU,那里有500或1000MM的俄头卖,能接尼康机吗。||不好意思,现在才看到楼主的回帖。在深圳基本是买不到便宜的俄头,唯一比较好的是宝安南路的一家俄材专卖店,但价钱还是比网上公布的贵一点。另外还有华强北也有两家,但那里的货少得可怜而且价也高。如xgong信得过网上交易倒可以买到便宜的俄头。以下是以前我查到的链接,希望对你有用。http:www.cameraunion.netforumshowthread.php?threadid=121446另外色影无忌的二手论坛可以淘到便宜好货,我的全新500mm5.6就是在那里淘的,比市面上便宜了三四百。后来还看到一个更低价的。但提醒的是小心网上诈骗哦。俄头大多是为罗口可以以pk转接环接到尼康上用,好点的转接环大概50元一个。俄材网站、俄材铺都有出售。祝买到合意的好头。
1、目前市场上的水壶按材料主要分玻璃、塑料、铝和不锈钢水壶,玻璃水杯由于易碎、笨重,不易携带。塑料水壶又可分为PP、PC材质,常见水壶、太空杯、奶瓶多采用PC材质,在加热、阳光下直晒时很容易释放出有毒的双酚A(BPA),BPA对婴儿危险性尤其大,欧美多个国家已将BPA列入禁用化学品清单。只有PP材质(有BPAFRee标识)的水壶才能安全使用。2、铝制水壶由高纯铝冲压而成,在内壁涂有环氧树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铝在人体内积累过多,可引起智力下降、记忆力衰退和老年痴呆。因此,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应尽量减少使用铝制餐具和炊具。3、不锈钢水壶采用优质188医疗级不锈钢(即304不锈钢),瓶体厚度0.4mm至0.5mm,瓶体内壁无任何涂层,不含有害化学物质和毒素。是传统塑料和铝制饮水容器的优选替代产品。目前市场上有采用201不锈钢(含镍3.5-5.5%),抗腐蚀性比304不锈钢(含镍8-10%)差非常远,价格也只有一半。4、不锈钢水壶与铝制水壶重量相差不多,区别两者的的方法一是不锈钢水壶内有一条冲压线,二是铝制壶因为内涂层,有较强的刺激性味道,且不易洗掉。5、因此建议尽量选择不锈钢运动水壶,有单层冷水壶和真空保温两种,不在寒冷条件下使用的话单层的就足够了。||怎么选择啊?||哦,不锈钢现在是最好的产品了||顶顶顶顶顶顶||保温壶用的MG-V的,普通壶用的78式军壶还有个AUTEK的过滤净化壶||当然是不锈钢||不锈钢的不错,轻巧又健康。||真不锈钢的好啊。||个人认为是的||支持不锈钢的。
户外运动服装面料的选择:面对恶劣的大自然,户外运动服装的面料要经得起考验。夏季:1.良好的防水性,夏天雨水多,去攀山涉水,良好的防水性可抵御短暂性的骤雨;2.良好的透气性,天气酷热,既需要防护,又要良好的透气性才能舒缓汗流浃背的境况。冬季:1.良好的防水性,不容多说;2.绝佳的保暖性,面对雪山高原,气候变化大,保暖是重中之重;3.良好的透气性,“力气活”,还需要良好的透气,冬天出汗是弊端,尤其在雪山!dreamway||都是要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透气性能||支持原创~~||感触深啊。。。。||经验之谈....
1、目前市场上的水壶按材料主要分玻璃、塑料、铝和不锈钢水壶,玻璃水杯由于易碎、笨重,不易携带。塑料水壶又可分为PP、PC、PET材质,常见水壶、太空杯、奶瓶多采用PC材质,在加热、阳光下直晒时很容易释放出有毒的双酚A(BPA),BPA对婴儿危险性尤其大,欧美多个国家已将BPA列入禁用化学品清单。只有PP材质(有BPAFRee标识)的水壶才能安全使用。2、铝制水壶由高纯铝冲压而成,在内壁涂有环氧树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铝在人体内积累过多,可引起智力下降、记忆力衰退和老年痴呆。因此,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应尽量减少使用铝制餐具和炊具。3、不锈钢水壶采用优质188医疗级不锈钢(即304不锈钢),瓶体厚度0.4mm至0.5mm,瓶体内壁无任何涂层,不含有害化学物质和毒素。是传统塑料和铝制饮水容器的优选替代产品。目前市场上有采用201不锈钢(含镍3.5-5.5%),抗腐蚀性比304不锈钢(含镍8-10%)差非常远,价格也只有一半。4、不锈钢水壶与铝制水壶重量相差不多,区别两者的的方法一是不锈钢水壶内有一条冲压线,二是铝制壶因为内涂层,有较强的刺激性味道,且不易洗掉。5、因此建议尽量选择不锈钢运动水壶,有单层冷水壶和真空保温两种,不在寒冷条件下使用的话单层的就足够了。6、由于肉眼很难识别不锈钢水壶用的是201还是304的材料,建议不要购买低于30元以下(1000ml)的不锈钢水壶。||学习中,谢谢!||楼主的意思是尽量选择不锈钢水壶完毕||实际操作经验来说PP类胶质水壶最好,防摔防冻,还可以作为加压器用西格的水壶在高山很容易因结冰涨裂,偶就亲眼看就N个西格硬生生被涨裂掉,几百块就没啦。0度以下金属壶唯一的优势是可以用火直接加热,但是现代的装备条件,有几个人需要这样加热呢?国产军用水壶的饭盒外壳做饭应急是不错,可惜不耐用,也不好用,经常烫手。用上套锅后就放弃了。||食品级的不锈钢好像是316并非304||刚入手膳魔师FEK-800.很贵。很給力。100度开水24小时测试,水温烫手。现在在进行48小时测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文望远镜 品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