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压块机能种蘑菇么

平顶山新闻网
秸秆就这样成了宝日
昨天上午,在叶县昆阳镇西李庄居委会的麦田里,一名收秸秆的村民正在往拖拉机上装秸秆。据了解,当天昆阳镇政府共组织二十余辆拖拉机来本镇收集秸秆。在今年秸秆禁烧工作中,昆阳镇主动联系一些收、售秸秆的农户,给以一定的补贴,让他们到田里拉秸秆然后外出销售,从而为秸秆找到“出路”。今年麦季以来,全镇未发生一起焚烧秸秆事件。彭程摄
杨楼村:拾麦秸喂了1000多头牛
6月1日上午10时,骄阳似火,湛河区北渡镇胡杨楼村附近麦田里,一片丰收的景象,金黄色的麦子在收割机的轰鸣声中成片倒下。一辆拖拉机在躺满麦秸的地里停停走走,车后紧跟着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地上的麦秸不停地被她扔到车上。&&&
捡拾麦秸的蔡森林夫妇并不是本村人,他们是为了给自己饲养的奶牛收集饲料。由于他们的麦子还未成熟,二人便先到已收割的地方捡拾麦秸。&&&
今年60岁的蔡老汉是湛河区北渡镇任庄村村民,家里3亩地,养了4头奶牛。“家里这3亩地,所产的秸秆远远不够喂牛,4头牛一年要吃30亩地的麦秸。”蔡老汉说,“家里人手不够,一天也就出去跑一趟,有时候还要跑到叶县去拾。”临近中午,蔡森林夫妇开着装满了麦秸的拖拉机回家了。在通往该村的路上,不时见到有满载麦秸的拖拉机嘶叫着缓缓前行。&&&
该村奶牛饲养大户刘平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他说:“我家养了14头奶牛,年消耗秸秆4万公斤左右。光靠自己的地根本不行。这时候到处可以拾到麦秸,如果等到年底秸秆紧缺时,再到外地收购,每公斤要两角多,现在这样光饲料就能省下一大笔钱来。”&&&
村党支部委员李军告诉记者,全村85%的农户都养奶牛,已经发展到了1000多头,这千余头奶牛就是这样靠着秸秆生存的。目前,村上的小麦还不到收割期,农民纷纷外出拾麦秸,有的家庭人手不够就按每车80元的价格收购。粗略估算一下,全村千余头奶牛的饲料费40余万元都是捡来的。&&&
油坊头村:沼气炉既方便又省钱
“中午别走了,俺这沼气炉做饭很快,一会儿就好。”湛河区北渡镇油坊头村村民王相云热情地招呼到来的记者。利用秸秆、粪便制沼气让他们尝到了甜头,目前,已经有70多户村民家里用上了沼气。6月1日上午11时30分,正是开始做午饭的时候,往常在农村此时应该是炊烟四起的景象,而在这里却很少见到烟气。走进村民王相云家中,王的妻子正忙活着做饭,蓝蓝的火苗把整个锅底包围着。“现在用上了沼气,既方便又省钱,比液化气炉要好使得多。”王的妻子一边说一边端下锅来。&&&
在他家院子靠厕所的位置便是一个沼气池。王说:“修建这样一个沼气池需要投资1400元钱,但一年下来省下来的钱就扯平了。”该村村民王松朝说,该工艺十分简单,建成后只需投入秸秆和粪便就可以使用了。“以前烧柴火做饭,厨房内烟熏火燎,很长时间才能烧开一锅水,再后来用上了液化气,但是每年要花费近千元,建一个沼气池一下子投入千把块钱就可以了,而且种地产的秸秆和家里喂的猪、鸡子的粪便也有了地方用。以前秸秆没用都丢弃了,现在俺都储存了起来,自家产的秸秆足够一个沼气池用一年的。”&&&
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建中告诉记者,自从沼气池推广以来,村民尝到了甜头,一年多的时间全村已经有70户用上了沼气。往年,禁烧秸秆曾一度是村上的难题,现在村民们看到了利用沼气后的效果,纷纷把秸秆储存了起来,准备修建沼气池。&&&
东高皇村:收秸秆种蘑菇 一季收入过万元
“今年准备弄两个大棚,将来菜棚也打算种上蘑菇。”卫东区东高皇乡东高皇村村民赵保顺充满了希望。这几天他正忙着收麦秸,为将要种植的2亩蘑菇,他要收50吨麦秸。赵保顺的蘑菇棚一边的空地上,堆满了高高的麦秸垛,一辆拖拉机满载着麦秸缓缓驶入。&&&
6月4日上午10点50分,记者来到了赵保顺经营的蘑菇大棚地,并排4个大棚,西侧3个是蔬菜大棚,东边的便是蘑菇棚了。正是蔬菜成熟的季节,赵保顺夫妇更是繁忙,无人看管的拖拉机响着在自行抽水浇菜。妻子忙于菜棚内,赵保顺正在整理堆积的麦秸。“秋天就要开始种植新一季蘑菇,需要大量麦秸作为肥料,这些天一直忙着收购。”赵说。走进赵的蘑菇棚内,温度一下子高了很多。蘑菇棚有1亩地大,两边是整齐的菜畦。&&&
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亩蘑菇田一年能种两季蘑菇,秋季一茬春季一茬,共需要麦秸25吨左右。赵保顺说,麦秸是种蘑菇的好肥料,在种之前要在麦秸里添加饲料,然后在高温下进行发酵,铺在地上撒上菌种,然后封上一层土就可以了。“这玩意好经营,中间不用浇水、不用施肥、不用打药,就等蘑菇长大卖钱了。”赵笑着说,“去年俺就种了一季,收了9000斤蘑菇,卖了近2万元钱,除掉本钱也赚个万把块,比种蔬菜强得多,今年俺再多种一亩,将来蔬菜也不种了,全部改种蘑菇。”提起为啥种蘑菇,赵保顺乐着说:“去年区里引进的这种技术,而且还给了不少补贴,俺觉得可以,值得一试,就种了一亩,想不到比种蔬菜要好得多,一个大棚的蔬菜一年能赚5000元钱,去年俺就只种了一季蘑菇就赚了万把块钱。现在到处都在禁烧,如果大家都来用秸秆种蘑菇,咱自己的麦秸还不够用,谁还舍得烧呀。”
后棠村:拾麦秸一年卖钱近200万
叶县龚店乡后棠村的麦子还未收割,然而在该村周围的田地里到处是像小山丘一样的麦秸垛。村民顶着烈日在场里忙活着,“麦秸山”在不断增多变大。谁会想到这一道道山岭似的麦秸垛竟是村民用拖拉机从外面捡来的。&&&
6月2日上午10时30分,后棠村显得十分安静,大部分家庭都是大门紧锁。村中央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向两端延伸,路两边几栋漂亮的二层小楼矗立着,让人感觉不像置身农村。村南头一棵大柳树下,坐着五六位老人在乘凉。“拾麦秸有啥采访的,年年都是这样子。”老人们这样说着,“村上的劳力都出去拾麦秸了,等中午的时候会回来。”&&&
11时40分,拖拉机的轰鸣声、人们的叫喊声使安静的村庄渐渐骚动起来。一排6辆满载着麦秸的拖拉机缓缓驶入村子,排头一辆拖拉机由于拉的麦秸太多向一边倾斜着,麦秸蹭着地面荡起一层尘土。“再向后倒一点。”“向右………向左。”迎面一辆麦秸车占去了一大半的路面使这里造成了交通堵塞,车上下来一位农民在指挥着疏散车队。&&&
记者跟着麦秸车队,进入了该村的东场。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麦秸垛,村民们忙着将麦秸向地上卸。该村村民陈庆河与妻儿正在卸车。妻子站在车上向下扔麦秸,他和儿子将麦秸铺在地上。陈今年48岁,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一个儿子正在天津读大学,小儿子趁着放假在家帮忙。“要不是拾麦秸咋能供养仨学生哩,家里5亩地,收入很有限,这个时候出去拾点,麦天过后到外地跑着收麦秸,一年赚的钱还勉强能供养孩子们上学。”陈庆河告诉记者,“拾麦秸也挺不容易,俺两口一天也就拉一车,下午还要碾碾打垛。一个麦季下来拾的麦秸也就能卖个4000多元钱。”&&&
村民孙长平、任苗洋、孙天奎仨人合伙出去拾麦秸,孙天奎在外地打工专程赶了回来。“同样都是干活,感觉拾麦秸比打工强,俺仨到最后每人能赚个2000元钱不成问题。”孙天奎说,“俺仨干的不算下劲,村上有的家庭人多,麦季下来能赚个1万多元哩。”&&&
后棠村委负责人孙春俊告诉记者,村上自1985年开始,家有拖拉机的农户就做起了麦秸买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上的拖拉机也多了。
秸秆用处多
农民受益得补贴
秸秆可以喂牛,可以还田做肥料,可以制沼气,可以种蘑菇……这么多好处,一把火烧了岂不可惜?政府为了引导农民利用秸秆,采取多项补贴措施,这对农民来说的确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市农机局有关负责人说,秸秆是很好的肥料,经过处理可以还田,使庄稼得到充足的能源。焚烧秸秆屡禁不止主要是农民对秸秆的利用意识薄弱,另外现有的农村利用条件还达不到。自2001年以来,政府财政对农民购买玉米灭茬播种机、秸秆粉碎机等农机具开始进行补贴,促使农民买农机以达到利用秸秆的效果。今年国家农业部、省市财政共给农机补贴了200多万元,我市购置的1300余台秸秆还田机已经到了农民手中,正在投入使用。&&&
秸秆是宝贵的有机肥资源,它不仅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物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培肥地力。农业专家刘东兴说,要从根本上结束焚烧秸秆的局面,努力提高秸秆还田率,是比较切实可行的途径。秸秆还田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利用农机直接将秸秆打碎翻入土中。二是可以将秸秆粉碎与适量的水、土混合后起堆,用泥封存,让秸秆自然腐熟后撒入田地。另外,发展饲养业、推广秸秆制沼气,也是利用秸秆的有效途径。&&&
为了引导农民利用秸秆,自2002年市畜牧局利用财政拨款给家畜饲养户进行铡草机补贴。每台铡草机补给元,每年补贴50~60台。市畜牧局饲草饲料站站长马桂变说,秸秆主要用来喂牛,虽然养分不是很充足,但牛需要吃一些纤维粗糙的食物。麦秸杆可以直接喂牛,这样比较省劲,但经过处理氨化后再喂牛效果会更好,可以让秸秆变松软,含氮量增加一倍,使牛的采食量和消化率提高20%。(丁进阳
李清阳)&&&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访问本网站
&&&版权所有&&
&平顶山市建设西段268号 || 电子信箱:电话:&&
邮编:467002&&乌米: 秸秆上的“蘑菇”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
这里所说的乌米,不是黑米或紫米,而是生长在高粱或玉米秸上的一种菌类,乡亲们称之为乌米。
小时候,每到田野蹿起青纱帐,玉米或高粱秀穗的时候,在本该秀穗的主干和叶柄处,有时会蹿出一些极像高粱穗或玉米穗的东西,但仔细看去,小小的穗苞下部膨大,捏一捏穗苞紧实,轻轻剥开外面一层皮,可见里面白色的棒棒,这就是乌米。
乌米嫩时可食,成熟后,乌米的白膜里面就变成了一包黑色的粉末,不小心弄破,弄得一手或一脸的黑灰,很是扫兴。
因为乌米嫩时可食,且味道不错,所以有机会时总要钻进青纱帐里找乌米。特别嫩的乌米甜丝丝的,脆生生的,可直接生吃,也可以烧着吃、烤着吃,最经常的则是带回家,交给母亲,与土豆、豆角、茄子等蔬菜一起炖,有一股鲜鲜的味道。熥咸菜时,放进乌米的咸菜也比普通的咸菜更有味道。现在我们知道那是食用菌在起作用,当时并不知道乌米就是一种真菌,且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尽管乌米好吃,但乡亲们还是不希望地里长太多的乌米,因为那是病害,会影响庄稼的收成。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家里的大人们希望我们弄些乌米,给单调的餐桌增添些味道,但是,又担心毁了庄稼,造成减产。乌米和正常的穗苞不太好区别,而一旦把正常的穗苞当作乌米掰下来,那这一穗玉米或高粱就绝产了,乡亲们称之为“瞎了”。大集体时代,地里蹿起青纱帐的时候,生产队有专门看山护坡的人员,此时掰乌米是不被允许的,若被看山护坡的人捉住,轻则遭训斥,重则罚工分,那是一件既丢面子又丢工分的事儿。因此,那时到玉米地或高粱地里掰乌米,多是“打枪的不要”,偷偷地进行。掰下来的乌米,则放在筐底用草盖住,或脱下衣服包住,偷偷带回家,不敢招摇,不敢声张。
小时候,知道乌米好吃,但不知为什么。现在知道了,乌米是一种真菌,是一种长在秸秆上的“蘑菇”,所以它有鲜鲜的味道,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高粱乌米,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尤其含维生素、真菌多糖等,是理想的天然黑色保健食品。
前些日子,与家乡的亲戚说起乌米,他们说如今乌米已经很少了。因为有了药力强劲的农药,有了威力强大的除草剂,一些杂草和病虫害销声匿迹,与之伴生的一些菌类和昆虫也不见了踪影。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中不免有些惆怅。最近有报道说,现在已经有专门种植生长真菌的高粱种子,并已进入大面积生产。美国已将乌米列入食用菌之列,墨西哥也将其视为美食佳品。这一切,是我等当年在青纱帐里掰乌米的顽童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粗粮种植—玉米秸秆栽培双胞蘑菇
栏目名称:
① 本站发布的相关视频,为中国食用菌商务网独家采集并享有著作所有权和刊载发布权。任何媒体及网站不得将视频或者视频局部进行处理、转载,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未经本站同意不得将视频或者视频局部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否则后果自负。
② 本站转载的视频,是为促进广大从业者间的学习和交流,传播行业资讯,推进和宣传产业发展,在知晓出处情况下均注明了转载出处和作者,并未对视频内容做任何处理,版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③ 如因视频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管理者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玉米秸秆春菇冬种栽培双孢菇技术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页¥0.502页免费6页免费1页¥2.002页¥3.00 1页¥0.502页¥1.002页免费2页免费2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1页1下载券46页免费4页1下载券17页免费2页免费
玉米秸秆春菇冬种栽培双孢菇技术|农​业​,​技​术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玉米秸秆和废棉栽培平菇技术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5页¥2.007页免费5页免费1页¥2.003页¥3.00 2页¥3.002页¥3.002页免费2页免费2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7页免费2页2下载券21页1下载券73页免费43页免费
玉米秸秆和废棉栽培平菇技术研究|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米秸秆压块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