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发展网的教育要怎样发展

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中国教育学会共同主办的2013中国基础教育发展高端论坛将于10月下旬举行。
旨在聚焦中国中小学教育现状,分享知名校长教学成果,探讨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的校长成长之路...
校长对于国际化视野下学校对外交流、管理、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改革和多元化教育创建的新思想...
中国基础教育发展高端论坛拟邀嘉宾
从基层岗位调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柳斌学长,积极地为基础教育奔走呼号。
素质教育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专门考试的机械,艺术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培养创新人。
中国好教育应该是有利于中国教育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教育的国际化。
好教育要是更加公平的教育、更加富有人性的教育、更加富有责任的教育。
2012年,有太多的数字见证了中国教育的改革,这些数字背后的力量推动着中国教育大步向前。
教育工作者要时刻牢记,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怎么想?怎么教?怎么办?
好教师可以教育一批孩子,好校长可以办很多学校,教育家可以影响和改变民族的未来。
好教育就是让不同层次、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有不同教育需求的人都满意的教育。
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系“三生教育”“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首创者。
中国基础教育发展高端论坛日程安排
邀请函及参会资料下载
     
  ● 中国基础教育发展高端论坛背景介绍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据2011年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我国有中小学40多万所,在校学生达1.7亿多人。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各种新旧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方法不断碰撞,如何应对新形势下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促进学校重在质量、提升内涵、办出特色,帮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摆在各位中小学校长面前的重要课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也对中小学均衡发展、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
  日,在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中更是对中小学学校校长的任职要求、能力提升及行为准则进行了系统且全面的规定。国家对中小学校长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是国家重大活动现场宣传的"三台四网"之一。中国网教育频道是中国网的核心频道,一直在关注关心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被业界誉为中国教育新闻源,力图通过媒体的角度和力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教育学会是全国群众性学术团体。通过开展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学术交流活动,为我国教育决策提供科学分析、信息反馈和咨询意见。《未来教育家》杂志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秉承"为中国教育家成长擂鼓放歌"的办刊理念,以"呼唤教育家成长,推进教育家办学,分享教育家智慧"为办刊宗旨,是中国第一份中央级教育家类期刊,成为教育部新闻宣传的一份新生力量。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懂教育,善管理,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校长队伍,不断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日-8月13日,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将联合中国教育学会共同推出主题为"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的校长成长之路-2013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高端论坛"的活动。届时将会同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专家、各地中小学校长、知名媒体一起聚焦中国中小学教育现状,分享知名校长教学成果,探讨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的校长成长之路。
日日程安排
参会人员报到(全天)
日议程安排
08:30-09:00
09:00-09:30
活动开幕式
主持人介绍嘉宾
主办方致欢迎词
中国教育学会、中国网领导
斌:基础教育改革要知行合一
顾明远:素质教育后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朱永新:教育强国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09:30-10:30
嘉宾1:王文湛
嘉宾2: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
10:30-10:45
嘉宾合影留念
10:45-11:30
论坛1:中小学校长的困境与出路
11:30-13:30
13:30-14:30
嘉宾3: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校长王欢
嘉宾4:北京101中学校长郭涵/李希贵: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
14:30-15:15
论坛2:国际化视野下的基础教育发展方向
15:15-16:15
嘉宾5:北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浙江省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
嘉宾6:民办学校代表(中/小学)
16:15-16:30
茶歇自由交流
16:30-17:15
论坛3:基础教育多元化发展之路
18:30-20:30
日议程安排
模块一:校长领导艺术与领导力建设
管理思维与领导决策,如何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分析问题,做出决策
管理创新与领导激励,领导重在激励,激励中在制度
领导艺术妙在赢得认同,重在用人,人才选用预留的领导艺术和方法
模块二:校长的管理技巧与管理哲学
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
中西方管理哲学
管理的角色与作用,管理的五大职能与运用
模块三: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
危机分类和危机发生的诱因
如何应对媒体危机,媒体危机处理流程
如何与媒体和记者打交道,媒体关系管理流程
危机管理重点:危机预案制定
模块四:校长面对公众的讲话艺术
面对不同公众演讲不同内容:演讲内容的设计
面对社会公众如何进行演讲:演讲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模块五:为师之道的国学修养
传统文化中有关师道的智慧与启发
儒、释、道、法中关于师道的阐述与现代教学运用
模块六:中小学文化品牌建设及案例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如何帮助学校打造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
日议程安排
北京市重点中小学考察学习
往届高峰论坛精彩花絮回顾
中国网美女主持舒珺
到场嘉宾相互交流
现场参会嘉宾图集
参会嘉宾签到
现场机构嘉宾花絮图
论坛讨论环节
会议现场精彩图集
参会嘉宾集体合影
主办单位:
活动承办单位:
合作媒体:威久教育集团王伟:国际教育引领中国发展(二)
由网易教育独家出品的《大佬公开课》邀请到了威久教育集团总裁王伟先生畅谈他的领导之路,解读行业热点。
第一课:如何做一个教育企业的领导者摘要:作为在政府部门工作过15年时间的王伟来说,他深知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而对于一个国际教育企业的领导者,则需要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视野要更广一点,而且要更加先进一点,通过国际教育促进国内教育的发展。在政府部门工作15年后下海经营教育企业网易教育: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网易教育出品的高端访谈节目《大佬公开课》,今天我们请到了威久国际教育集团总裁王伟先生,您好。王伟:您好,大家好。网易教育:与往期不同,今天我们不仅要关注中国教育,还要把眼光放眼到世界,关注国际教育,今天按照惯例,每个大佬都为大家分享四节课,现在我们首先进入第一节课,如何成为教育企业的领导者。王总现在关注国际教育领域已经20多年了,但据我所知,您是工科出身,专业是船舶及海洋工程,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走进了国际教育领域呢?王伟:事实上国际教育在我大学毕业的时候还不是一个领域,我毕业比较早,1985年大学就毕业了,那个时候中国还是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事实上现在留学等事情在那时候都是闻所未闻,根本还谈不上国际教育,那时我大学毕业,因为比较特殊的原因,我们那时候分配是主流,自主择业还是比较次要的渠道,没有自主择业的概念,那时候我是被分配到教育部,到教育部工作,工作以后我一直在国际合作司,那时候叫外事局,事实上一直是在政府层面从事国际教育。应该说我这20多年基本上见证了中国教育改革开放发展的历史进程,应该说我还是比较幸运的,基本上我从最早……虽然1985年去,我也知道、1983年几年发生了什么事,最近一些朋友还在撺掇我写一本书,《中国自费留学30年》,基本上我是看了30年发展的历程,1985年中国基本没有有钱人,如果说自费留学基本都是国外亲戚资助,那是非常不同的时代,我也在这样一个非常不同的时代因为偶然的原因进入到了国际教育领域。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总两个身份都很享受网易教育:那又是什么样的动力促使您在国际教育坚持了20多年的时间?王伟:因为在政府工作了十几年,那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在教育部工作了15年,之后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政府的岗位,那时候叫“下海”,现在叫失业,下岗,失业下岗以后正好赶上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赶上中国教育逐渐开始走向国际化的历程,自费留学开始兴起,下岗以后也没有其它的技能和能力,对教育这行比较熟悉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逐渐在做这件事情,做了之后我觉得这件事情非常有意思,而且我觉得做国际教育特别好的一点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我们这代人还是有一定的历史使命感,这一点非常重要,要为国家做一点事情。第二点我们也是在做培养人的事情,我经常说,现在我做的工作,送我东西的人比我在教育部当个处长还要多,很多家长要请我吃饭,我都没时间去,那时候在教育部当处长,人家因为种种其它原因,学校来找你工作的原因,现在更多是家长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跟你探讨一些留学上的问题,这也是我感到很高兴的一点。第三是还有经济上的回报,这几点都是促使我在这个行业一直孜孜不倦做下去的非常重要的原因。网易教育:同样是从事国际教育事业,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总这两个身份您比较享受哪一个?王伟:我都很享受,在不同的历史时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一定的时代烙印,也有时代发展对你的要求,我刚才讲到,1985年的时候,你想去当个老总还当不了,你说想到企业里去做国际教育,也做不了,在那个历史时代没有。我觉得在政府的好处就是眼光比较宽,站得比较高,看得比较远,接触的面比较广,这是在政府机关工作给你带来的最大的好处。但在政府机关也有坏处,事实上你很难接触到具体的工作,很难接触到一线的工作,很难像现在一样给学生和家长咨询,包括出来讲话,今天我们在网易这个平台上向全国的网民讲话,要是教育部一个处长讲他还得琢磨半天能不能出来讲,他会受到很多限制,因为政府的角色。我觉得作为企业来讲,就比较贴近基层,在一线,非常实干,你也有很大的自由度去做一些符合企业发展的应该做的工作,最最重要的,给了你一个机会,你可以追求你的理想,在机关也不能说不追求理想,但如果在机关,不到一定平台,事实上你很多事情是做不了的。但在企业,我觉得不论这个企业多大,一个企业有它的使命,有它服务的对象,有它发展的轨迹,也有它很崇高的理想,我觉得你可以不断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做坏都是你自己说了算,机关这一点不很一样,由于它的特性。这两个角色我都很享受。国际教育领导者站在更前沿,挑战更大网易教育:相对于一般的教育企业来讲,咱们的国际教育企业有什么特殊性?您作为一个国际教育企业领导者来说,又面临着一些怎样独特的挑战呢?王伟:国际教育在中国这个社会,从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两字一冠到任何方面,可能都是比较先进和领先的概念,因为它是跟国际接轨的,我觉得我们做国际教育可能也是出于这么一种比较特殊的形态吧,我们在做的国内教育和国外教育,想办法拉近两者距离的工作,不论这个教育是对家长、对学生还是对学校来讲,我们都在帮助他们实现他们国际教育的理想。从这点来说,我们比之一般做国内教育的企业,比如民办院校也好,做培训的也好,我觉得我们要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视野要更广一点,而且要更加先进一点,国内有些企业做得也很成功的,比如做课外辅导培训,这就跟中国目前的现实需求结合得更加紧密一点,我们做留学不单要根据家长的现实需求,和学生的现实需求相结合,我们更要引领这个社会的发展,这也是这个历史时代对我们国际教育从业者提出的非常重要的课题,我们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中国教育的发展,国家搞的2020国家教育发展纲要里非常鲜明地提出来“要以教育促改革”,教育的改革开放一定程度上带动着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走在教育第一线,做国际教育,更加有这个历史使命。网易教育:我觉得国际教育从业者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瞭望者一样去了解国际上面先进的东西。王伟:是的,这就是我们在做的很多工作。把回报股东和回报社会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网易教育:刚才您谈到从事国际教育的动力时您毫不避讳地提到了经济因素,很多企业的第一要务其实就是盈利,从某种程度来说,相比其它行业,您觉得在国际教育企业是否有更多限制,或者是一些需要去注意、规避的地方,这方面有没有?王伟:我觉得你提的问题非常好,作为做企业的人,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企业的第一要务,第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是回报股东,股东给你投资企业,他是追求经济上的回报的,这点你必须非常清楚,如果你不把这个作为最重要的目标的话,你等于是一个背叛者,你没有按照股东投资的目标去经营你的企业,这是我们时刻牢记的,所以追求在经济上获得成功,并且能够很好地回报股东是我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目标。但同时不可避讳的,我们在做国际教育行业的,我们必须非常鲜明地看到我们做的是教育行业,是做人的事业,任何做人的事业,包括做教育,做医疗,可能也包括食品,跟人打交道的有个非常重要的特性,不能够……必须比一般的行业和企业具有更大的社会责任,因为毕竟它是在跟人打交道,人是不同于任何其它意义的商品,挖铁矿石、发电,或是做钢材、修房子,这里面发生一些问题,你还是可以原谅的,但要是没有很好地培养一个人,作为医生没有把病人医治成功,造成人残疾或致死,都是很难得到宽恕的,你都会谴责自己一辈子,所以对我们来说,很大程度上我们是一个良心活,所以我们必须凭着自己的良心很好地完成我们的社会使命,这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经济效益和社会使命这两者是合而为一不可缺的,某种意义上来说,你不能够很好地践行你的社会使命,你的企业也不能够获得经济上的成功,回报股东就更别提了,你也达不到,所以我觉得对我们这样的国际教育企业,必须把两者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看。网易教育:既然这样,您对自己,或者是对您的员工有没有一些原则方面的要求呢?王伟:当然有啊,我们首先要求我们的员工第一要高效地工作,要完成公司布置的任务,这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同样我们也要求他们要能够替学生考虑,为学生的发展考虑,为学生的家庭考虑,使得他们做的学习方案,帮助学生出国的过程,在提供我们国际教育产品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考虑学生的利益,使得学生能够实现他们出国学习的梦想,我觉得这个过程里我们最大限度地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是我们企业发展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深刻地印在每一个员工的心中,而且要贯彻到他们的行动当中,我想我们的大部分员工还是能够按照这个目标工作的,这也是我们对每个员工非常重要的要求。网易教育:您也肯定会非常关注您的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个人规划的问题?王伟:对呀,我们本身做教育嘛,非常重要,我们做教育部单是简单地给人办个留学、办个签证,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把人放在历史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轨道上,他是在这里面有这么一段历程,这段教育历程,我们是希望能够对他未来的发展,为他未来的职业,为他未来的人生,为他未来的幸福奠定基础,同样的,对于我们的员工也是一样,我希望我们每个员工在威久的个人发展能够获得进步,获得成功,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最大化他们在这里的效益,不管他们在这里待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十年,之后,他们回忆起在威久的这段历程,能够说“我得到了很好的学习机会”,“我得到了成长”,“我得到了很好的回报”,“我帮助了很多学生,帮助了很多家长,也帮助了这个企业,获得了成功”,我觉得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欣慰,所以我们也以此不断培养我们的员工,使他们能获得发展的机会。年轻人应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知道奋斗网易教育: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面临就业、择业方面的问题,时下的国考热可能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就您的个人经历来讲,您在政府工作了十几年,又下海取得了成功,您给面临这种问题的年轻人有怎样的建议,在他们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面?王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很多人讲就业和职业可以讲很长时间,甚至可以开门课,建议有很多,首先我觉得每个年轻人应该很好地认识自己,这件事情必须要很好地做到,很多人其实并不是能很好地认识自己,你要了解自己有什么样的特点,什么样的特长,有什么喜欢的,什么不喜欢的,自己未来想干什么,或者不想干什么,很多年轻人跑来,家长跑来,都问“我将来怎么发展?”他把自己放在一个特别次要的地位,“什么好啊?”“我们去找工作,找个什么样的好工作?”什么是好?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只是说更适合你或不适合你的,我跟很多家长都会说,我现在真正体会到行行出状元,原来没有这个观念,我们做留学,我们就知道,中国学生出国,大部分都学商科,学商科的里面还有大部分学金融、会计的,很多人是觉得那个好,并不是因为自己喜欢,好的标准是什么呢?跟人谈一谈基本就了解了,因为那个工作比较稳定,收入比较高,所以他认为好。我前一阶段还看报纸报道说环卫局事业单位招职工,估计你们也注意到了,好多硕士毕业生去考,有时候觉得很难理解,完全是个人观点,我不是特别赞赏这种做法,如果我是一个硕士生,我肯定不会这样去做。我猜测去考这些的人……当然也有人会为了环境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的想法,我认为也会有人看到这里面的商机,但可能还是有很多人是因为觉得事业单位比较稳定,求稳定的想法。我觉得其实年轻人应该有点奋斗的想法,现在的年轻人缺乏一点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朝着远大目标不懈努力的想法,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我觉得首先就是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第二是要正确地认识社会,我认为很多年轻人现在对社会其实是缺乏了解的,相当缺乏了解,包括我们的国家是怎么回事,国外是怎么回事,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什么样的企业、事业单位都有什么好处,比如我刚才举的例子,环卫事业单位的编制,我自己在机关里待过,我也了解有些事业单位和机关其实是相当人浮于事的,很多年轻人,礼拜天我见了一个年轻人,从国外回来,是我亲手送到国外读预科、本科,读硕士,读了六七年,回来以后在国内一个国企做人事工作,他就不是特别开心,因为觉得特别死气沉沉,他也发挥不出来,但家里有些办法,给他找了一个国企工作,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工作,他也不忍心放弃,但这样的工作他觉得有点消磨时光,基本上在国企就是按部就班,不到一定年龄是到不了一定职位的,到高一点的职位并不是因为你好,而是因为你到了这个年龄,自然会得到机会。我刚才讲了,首先你得认识自己,第二得认识社会,认识社会你就会看到这些,是好还是坏,你心中得自己去思考、去辨别。第三个,我通常会讲,你要认识职业是怎么回事,职业是对人有要求的,你要考虑哪些职业对你是最好的,你是不是愿意自己去创业,我看有的学校很鼓励学生去创业,我有时候唱点反调,我觉得中国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父母一手带大的,我们见的很多很多,我们去办很多学生读研究生,很大程度上做决定都是父母在帮着做,这些学生出来创业,到社会上去,他肯定碰得头破血流,中国这个社会非常复杂,不是很容易去做个事业,做个公司,现在你看到一些成功的,包括网易的创始人,也很年轻,好象跟我差不多大,但他创始(公司)的时候还是很成功的,但这样的机会不是很多很多,大部分的人还是很困难的,在艰苦中会碰到很大的困难,这是不是你的道路,所以你要去认识你的职业,你的职业发展道路是怎么样的。最后我刚才讲了,还是要有一些艰苦奋斗的想法,年轻人切勿好高骛远,现在很大的问题,我认为很多年轻人,经常我会碰到,现在我们企业比较大了,员工比较多,我不太具体管人事工作,十年前我们企业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很多员工都是我面试的,我也经常会碰到员工跑进来问我,“王总,我在你们企业有什么样的发展机会呀?”我经常会跟他这样讲,你看到我这个位子吗?你要能干你就坐我这个位子,我说我已经做得很烦了,我也觉得自己能力不一定很行,你要是能干的话,你就坐我的位子,但你一定得知道,你坐我这个位子不是那么好做的,有很多很多困难会来找你,很多很多问题会来找你,事实上我觉得年轻人一定得知道你有什么样的能力你才能做什么样的位子,做什么样的位子并不是因为人家给你这个位子,而是你自己有能力才能做到这个位子。所以我对年轻人的建议就是一定不要好高骛远,扎扎实实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你要把一件事情做好,我经常对我的员工讲,首先你要把一件事情做好,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很了不起;第二,把几件事情做好;第三,把一方面的事情做好;第四,你才可以带个员工,这方面事情做得比较好了,带个助理,带好一个员工你才能带几个员工,才能做部门经理,部门经理做好了你才能上去做个总监或是怎么样,要有一条很长的发展道路,千万不要太高估自己的能力,有人跑来说,我能力很强,什么事情都能干,其实很多事情你都干不了,最基础的工作你都做不了。我经常给人举例子,我刚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是上海交大毕业的,也算是好学校吧,是学生干部,学习也很好,选调到教育部,我刚来第一年的时候工作,我们那时候比较落后的,基本的通讯工具要发电报,比如我明天上午要到上海出差,明天要坐火车,基本还不能坐飞机吧,坐火车去,现在是打个电话说我明天就去了,那时候电话是很不普及的,一般的情况是发个电报,现在是传真,那时候还没传真,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发电报,一个字几分钱我忘记了,你会写,“我明天上午九点钟抵达上海站请接”,这么简单的事儿,那个处长就会给你改,因为一个字一个字嘛,他就把上海改成沪,因为沪可以省一个字,省几分钱吧,“明乘九时抵沪,请接”,会给你写成这样。
你会想,哇,我一大学毕业生,好学校的,写的东西给我改成这样,领导给你改得很难看嘛,这字给你划这儿,那字给你划那儿,说你写得不好,这样的过程大概有两三年,给你改得面目全非,写一小段话,他给你改得面目全非。一开始我很不服气,很愤怒,有的时候觉得,觉得这不是为难我吗?这么简单的事儿,有什么难的,你还给我改来改去,有这个必要吗?到最后觉得,非常非常重要,到现在我们的公司我们现在也有五六百员工,写东西,我们公司还没有人能写过我,我能很快地写个文章,写出来基本挑不出语法、标点符号(的问题),现在我们的员工改文章,一开始我还改,现在我也不愿意改了,改得我头疼,基本标点符号点不对,词句什么的都不是很好,所以年轻人切勿好高骛远,首先一件事儿,你把文章写好,一小段话表达得很清楚,很准确,没有废话,这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我就觉得要从小事做起,不要好高骛远。可能我讲得有点多,但还有很多,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频道专稿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教育48小时评论排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您所在的位置:
教育发展历程
新中国义务教育发展历程及其评价
采编:张晶&&出处: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科所 发布日期:
新中国义务教育发展历程及其评价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朱永辉 周雅婷 周婷婷
&  内容提要:建国以来,中国的义务教育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中国的义务教育在坎坷与争论中步入了21世纪。新世纪义务教育发展是关键,但发展的前提是如何更清楚地认识我国义务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如何评价它。
  关 键 词:义务教育;发展;问题;评价
  义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它的质量等因素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人才的质量与素质状况。回顾与反思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对于推动义务教育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一、建国初十七年的义务教育状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就把基础教育作为一项大政来抓。日,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9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设立并且逐步扩大各种学校其他文化教育机关,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国家特别关怀青年体力和智力的发展。第9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公民进行科学研究、文化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从事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活动的公民的创造性活动,给予鼓励和帮助。&在这一教育宗旨和相应原则的指导下,建国初期我国的基础教育有明显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注重普及。1951年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明确指出,从1952年开始,争取十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1957年11月,中共中央文教小组召开了省、市文教听证会议,会议指出,采取办全日制、二部制、建议小学等各种学校的办法,力争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普及小学教育。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通过办全日制、二部制、农业中学、业余中学、广播学校等各种各样的途径,力争普及中学教育&&,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上要抓两头,一头是办重点学校,另一头是抓好普及教育,并要制定教育发展的长远计划。
   2.发展速度快。据日《光明日报》报道:&我国教育事业以空前速度获得巨大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面貌正飞跃变化。全国入学率已达93.9%,87%的县市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本年新建中学26000余所,全国中学生已达924万,比1957年增长47%。&这一时期的报道尽管有虚报浮夸倾向,但教育的发展和普及方面的成绩是应该肯定的。
   3.从国情出发。1963年3月,中共中央颁发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指出根据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明确小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的是国民党留下的一穷二白的烂摊子,总人口中80%是文盲,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适龄儿童,这就是当时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基础教育方面,中国政府首先从数量上着手,使尽可能多的适龄儿童受到教育。
   以上三个特点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党中央抓教育的决心,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义务教育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可是,短暂的春天过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刚刚有所成绩的基础教育掉入了寒冷的冰窖,&停课闹革命&,否定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材学科体系,宣扬&读书无用论&等,将基础教育推向了毁灭的深渊。
  二、&文革&期间义务教育的状况
  文化大革命的10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与损失。教育战线也同样如此,各类学校停课闹革命,批判智育第一,提倡开门办学,以劳代教,使教育遭受毁灭性打击。从当时学制的情况,可以看出当时基础教育的状况。&文革&期间,据当时国务院教科组1973年9月在一个内部刊物上反映,中国存在至少三种学制;即,14个省、市、自治区把中小学合并为九年制(五.二.二制);7个省、市、自治区实行十年制(五.三.二制);9个省、市、自治区在农村学校采用九年制,而在城市学校采用十年制等。但是,当时教育界的广大人士仍然在为基础教育生存与延续尽心尽力,使基础教育有一定的保持与发展。
&  三、改革开放后义务教育的发展
&  1976年,中国开始了拨乱反正的改革工作,为中国教育开放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自此,中国教育发展日趋正常。日,邓小平谈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问题时指出了现代化与科技、教育之间的辨证关系,并进而指出,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1978年,在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繁荣社会主义教育文化事业&的部分时曾指出:&全国要齐心协力,重视、支持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到1985年在农村基本普及9年教育,在城市基本普及10年教育。&同时,当时的教育部以及其他机关也强调普及小学教育,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出台,使我国义务教育在&文化大革命&后蓬勃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当时的义务教育只是通过个别领导人的讲话和教育部等部门的政策、措施来规定,而没有法律的方式使义务教育规范化、正常化、严格化。直到1980年,这一局面才得到改变。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制定
  随着拨乱反正的深入进行,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定,特别是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们对祖国的未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特别是关于民族素质、民族发展方面的问题。如何才能在不长的时间内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民族发展呢?思考的落脚点在于发展教育。因此,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抓教育要从基础教育抓起,目的是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国家自1980年以来发布了《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若干问题的通知》,特别是1982年《宪法》公布了有关&义务教育&的条例等,都从法律法规的高度重视和规范了义务教育的尽快普及,同时使义务教育的进行获得了一定法律上的保障。但是,要使义务教育能够更规范的深入进行,仅有这些法律保障是远远不够的。
  随着义务教育的深入进行,一些没有估计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以前的一些关于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规定已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发展的要求,迫切要求出台新的关于义务教育的法律规范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出台一部什么样的法律呢?显然,世界潮流是不可逆的,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规范促进本国义务教育发展时,纷纷出台《义务教育法》,直接从中小学的角度出发,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同样,中国也应该有自己的《义务教育法》,中国政府也是这样做的。在1986年4月,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各级领导部门都把发展义务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并制定了发展规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制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地方法规,使义务教育的发展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春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教育的专门法律,不仅对于中国的义务教育,而且对于整个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为中国其他各级教育法律的制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义务教育法》制定后基础教育的发展情况
  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国度里,在特殊的社会转型期,《义务教育法》的制定无疑会极大地促进中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据1988年国家统计的公报表明,到1987年时,基础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国初中在校生达到14174万人,小学在校生达到12836万人,有1240个县通过普及初等教育检查验收。《义务教育法》制定后,中国的义务教育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规模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加。1999年,全国小学生的净入学率已达99.4%,升学率达94.35%,且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在遵守就近入学的前提下,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入学率。从《义务教育法》的制定到本世纪末,中国的义务教育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成绩是喜人的。但是,进入新世纪,中国更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问题仍然很多,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对人才的需求,具有高素质、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终身教育作为21世纪的一把钥匙,它必将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重视并在全世界推行,基础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中基础的一环,也必将更受到重视。在这方面,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制定或正在实行推进基础教育适应时代超越时代的行之有效的政策,使其在将来的人才竞争中占据优势。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中国政府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高瞻远瞩,用战略的眼光、新思维重新审视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重新认识义务教育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作用,从而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促进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  四、对我国义务教育的评价
&  新中国成立以来,义务教育从无到有,从入学人数不多到基本普及,从低水平到现在的总体上比较高的水平,从没有成文法到《义务教育法》的制定以及其他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等等,总之,在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下,在各时期的教育部和其他各级政府的重视下,义务教育在不长的时间内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且仍然有很强的市场开拓潜力。但是,由于新中国建立不久就经历了一场给教育事业以毁灭性打击的&文化大革命&,导致了各级教育受到严重的破坏,特别对义务教育的打击更甚,同时,在后来的发展中,也或多或少的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总体上说来,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成绩是喜人的,但问题仍然存在。
  第一,立法的疏漏性。
  首先是立法理论研究不够,截至目前,我国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义务教育规范性文件,但其中仍有不少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深入研究,义务教育立法领域上有一些空白点亟待填补。其次,立法不够规范,主要表现是立法形式繁杂、立法名称不统一、法律用语不规范,使得中央与地方义务教育法律法规难以区分,且具体规范弹性大,随意性强。另外,立法缺乏权威性,由于法制长期被忽视,也造成义务教育立法经常与政策性文件混同,有的规定脱离或超越现实,结果难以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立法的权威性。还有是立法缺乏完整性,就速度而言,近年义务教育立法发展较快,但中央和地方在义务教育立法工作方面缺乏必要的规划与协调,结果造成了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规范内容重复、交叉,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影响了全国性立法与区域性立法间的实施情况。
  第二,教育的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实行的都是免费的义务教育,力图使不同民族、种族、地位、身份的所有适龄儿童能够公平地接受教育,这就使公平不仅体现在名义上,而且实质上也是公平的。然而,中国的义务教育是收费的,且费用一年比一年高。中国义务教育的不公平性,正是由于收费造成。很多仍然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居民,特别是大量的农村居民很难支付或根本不能支付这笔费用,压力可想而知。另外,义务教育属于强迫性教育,政府要求每个家庭的适龄儿童必须入校学习,否则就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不公平现象就不可避免。
  第三,中国义务教育的普及问题。
  当前,在各种教科书,各种关于义务教育论述的书籍和论文中,谈到义务教育的普及问题时,用的字眼都是&基本普及&。这是因为,进入21世纪后,中国农村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儿童不能像其他儿童一样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成了义务教育的弃儿。
  第四,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质量问题。
  对于任何一级教育的任何一所学校,教师在其中都起到一种支配的作用,教师的水平直接体现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这就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中小学教师的质量问题,也就是中小学教师的质量能否适应当前社会对学生发展提出的要求;二是教师的地位与其贡献不相称的问题,教师发挥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作用,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然而,他们所享受的待遇、社会对他们的认可以及人们对他们的评价都不尽然。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要求受教育的人口的绝对数是巨大的,中国义务教育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从一开始,中国的义务教育就抓住了一个&量&字,使尽可能多的儿童能够接受教育,长期以来,导致了义务教育&质&与&量&的矛盾突出,义务教育的质量一直是个问题。
  第五,由于资金短缺出现的市场化问题。
  中国的基础教育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的特点就是一切按最高级(中央)制定的计划办事,可以说政治决定一切,教育也不例外。义务教育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学校缺乏自主权,校长就是上级设在学校的附属,完全听命于上级、服从上级。可想而知,对于学校最重要的资金的下拨、管理是什么情况。上级通过财政给学校拨款,并要求学校如何去处理并利用,根本不需要校方担心资金的问题,包括其数量。当然,从某一角度来讲,这样做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能够防范腐败;但其不利因素是主要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使学校领导和管理者在资金的问题上缺乏认识,缺乏危机意识,一旦体制发生变化,其不适应性很容易体现出来。市场经济建立后出现的中小学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就是证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伟大的改革开放政策,市场经济体制也就自然成为中国的一种经济形态。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政府工作中心的转变,也因为义务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中国义务教育资金缺乏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呢?普遍的观点认为,首先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其次是校办工厂,鼓励多元投资等等。但是,从我国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这些办法似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资金短缺的问题。此时,在市场化、产业化不断冲击的情况下,有学者提出,要解决义务教育的资金问题,必须使义务教育产业化。在当前对教育是不是一项产业以及能否产业化的问题仍然是一个疑问的情况下,义务教育产业化的提法值得商榷。当然,义务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而且随着世界各国进一步重视基础教育的建设,中国的义务教育将何去何从,还有待于政府部门及社会其他力量献计献策。
&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梁忠义主编.《世界教育大系&&初等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2]苏士杰.《贯彻义务教育法,加快普九步伐》[J].《山西教育》,1996,2.
  [3]吴昌期.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的一些意见和建议[J].《安徽教育》,1999,12.
】&&【】&&【
】&&【】&&&&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cn 丹东教育网 丹东市教育信息门户网站
丹东市教育局主办 丹东市电教馆承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教育发展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