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二化学高二知识点总结 总结?

高二化学期末知识点归纳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高二化学期末知识点归纳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高二化学期末知识点归纳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
高二化学知识点比较杂乱,而高二阶段又是化学难度和广度都在增加的时候,这个时期化学科目一定要按照章节,掌握各个掌握的知识点,归纳整理出来,本文整理出高二化学前五章节的知识点,提供出来,方便同学们查看复习。
一、 元素化合物: 类别 序号 问题 答案 卤族元素 1 遇淀粉变蓝的物质 I2(碘水、碘酒) 2 使淀粉―KI溶液变蓝的物质 Cl2 3 最强的含氧酸 HClO4 4 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 HF 5 描述下列实验现象:(1)铜丝在氯气中燃烧(2)H2在Cl2中燃烧(3)CH4与Cl2混合光照 (1)产生棕黄色的烟(2)产生苍白色的火焰(3)黄绿色变浅,瓶内壁有油状液滴 6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Ca(ClO)2 7 检验Cl- 先加稀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氧族元素 1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O2 2 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 SO2(颜色可复现)、Cl2(颜色不可复现) 3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SO2 4 浓硫酸的特性 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难挥发 5 检查肠胃用作“钡餐”的 BaSO4 6 检验SO 先加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7 某溶液加入盐酸产生刺激气味气体,该溶液中定含有: SO32- 8 引发酸雨的污染物 SO2
氮族元素 1 常用作金属焊接保护气、代替稀有气体填充灯泡、保存粮食水果的气体 N2 2 在放电情况下才发生反应的两种气体 N2与O2 3 遇到空气立刻变红棕色的气体 NO 4 有颜色的气体 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5 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物 NO2 6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NH3、HCl 7 NH3喷泉实验的现象和原理 红色喷泉 8 NH3的空间结构 三角锥形 9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 NH3 10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NH3 11 两种气体相遇产生白烟 NH3遇HCl 12 某溶液加入NaOH溶液产生气体 气体一定是NH3;溶液一定含NH 13 检验某白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法 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刺激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固体为铵盐。 14 某溶液加入H2SO4的同时加入Cu.铜溶解溶液变蓝,该溶液中含有: NO3- 15 浓硝酸的特性 不稳定易分解、强氧化性、易挥发 16 王水的成分及特性 浓硝酸与浓盐酸1:3体积比混合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溶解金、铂) 17 能使蛋白质变黄的物质 浓硝酸 18 火柴盒侧面的涂料 红磷
碳族 1 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 SiO2 2 不能贮存在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的是 NaOH、KOH、(Na2SiO3)
碱金属 1 Na+的焰色K+的焰色 黄色紫色(隔蓝色钴玻璃观察) 2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钠漂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在水面到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声响,反应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3 能与Na2O2反应的两种物质 H2O、CO2 4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 NaHCO3 5 碱金属单质与盐溶液反应 (无法置换金属) 2Na + 2H2O + CuSO4 === Na2SO4 + Cu(OH)2↓+ H2↑ 6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比较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7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NaHCO3加热生成Na2CO3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NaHCO3
AlMgFe金属 1 常用作净水剂的物质 明矾、Al(OH)3 2 常用作耐火材料的物质 Al2O3、MgO 3 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的物质 Al、Al2O3、Al(OH)3、NaHCO3、(NH4)2S 4 红褐色的沉淀 Fe(OH)3 5 红棕色的固体 Fe2O3 6 能发生钝化现象的两种金属 两种酸 Fe、Al浓硫酸、浓硝酸
有色物质 1 有颜色的气体 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2 淡黄色的固体 Na2O2、S、AgBr、AgI(黄) 3 水溶液显蓝色的 含Cu2+的溶液(如CuSO4溶液) 4 水溶液显黄色的 含Fe3+的溶液(如FeCl3溶液)
气体小结 1 有毒的气体 H2S、Cl2、SO2、NO2、;CO、NO 2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HCl、Cl2、SO2、NO2、NH3、 3 在空气中产生白雾的气体 HCl 4 不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 H2、O2、N2、NO、CO、CH4、C2H4、C2H2 5 不能用排气法收集的气体 NO(氧化)、C2H4、CO(密度与空气近似) 6 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 HCl、SO2、NO2、H2S、CO2(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l2(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7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 NH3 8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 NH3(HI、HBr) 9 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 NH3酸性气体(HCl、SO2、NO2、H2S、CO2、Cl2)
与酸碱和水反应小结 1 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情况:(1) 与酸反应产生H2(2) 与酸反应产生SO2(3) 与酸反应产生NO2(4) 与酸反应产生NO (1) 活动性顺序H以前的金属与盐酸、稀硫酸(2) Cu以前(含Cu)的金属与浓硫酸(3) Ag以前(含Ag)的金属与浓硝酸(4) Ag以前(含Ag)的金属与稀硝酸 2 常温下与水反应产生H2的产生O2的产生C2H2的 K、NaNa2O2、F2CaC2 3 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的物质 Al、Al2O3、Al(OH)3、NaHCO3、(NH4)2S 4 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 AgCl、BaSO4 5 不能与水反应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的酸性氧化物 SiO2CO2、SO2、SO3等 6 能与水反应的碱性氧化物不能与水反应的碱性氧化物 K2O、Na2O、BaO、CaO(MgO)CuO、Fe2O3、Al2O3
其它 1 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的溶液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少的溶液 浓硫酸(吸水)、碱溶液(吸CO2)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挥发) 2 常采用电解法冶炼的金属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金属常采用热分解法冶炼的金属 K、Ca、Na、Mg、AlZn、Fe、Sn、Pb、CuHg、Ag 3 合金的定义和性质 两种或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硬度比组分金属高,熔点比各组分低 4 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1)酸雨(2)温室效应(3)光化学烟雾(4)破坏臭氧层(5)白色污染(6)水体富氧化(藻类疯长)(7)能保护环境的最好燃料 (1) SO2(2) CO2(3) NO2(4)氟氯烃(5)塑料袋(6)含磷洗衣粉(7)H2 5 常见的漂白剂 (1)将有色物质氧化的:氯水(实为HClO)、Na2O2、H2O2、O3(2)SO2(与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无色物)
二、有机化学: 1 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 无水CuSO4,变蓝 2 能使溴水褪色的 烯、炔(苯、烷不能) 3 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 烯、炔(苯、烷不能) 4 能发生加聚反应的 含C=C双键的(如烯) 5 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乙醇(浓硫酸,170℃) 6 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醇和酸 7 燃烧产生大量黑烟的是 C2H2、C6H6 8 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油脂、麦芽糖、蔗糖不是) 9 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10 常用来造纸的原料 纤维素 11 常用来制葡萄糖的是 淀粉 12 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 油脂 13 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 蛋白质 14 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的是 淀粉、纤维素、麦芽糖 15 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乙酸 16 有毒的物质是 甲醇(含在工业酒精中);NaNO2(亚硝酸钠,工业用盐) 17 能与Na反应产生H2的是 含羟基的物质(如乙醇、苯酚) 18 能发生水解的是 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 19 能还原成醇的是 醛 20 能作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催熟剂的是 乙烯 21 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的是 乙烯的产量 22 通入过量的CO2溶液变浑浊的 C6H5ONa溶液 23 不能水解的糖 单糖(如葡萄糖) 24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或与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 醛、葡萄糖、麦芽糖 25 不溶于水的有机物 液态烃(苯、汽油等)、乙酸乙酯 26 易溶于水的有机物 甘油、乙醇、乙醛、乙酸 27 可用于环境消毒的 苯酚 28 皮肤上沾上苯酚用什么清洗 酒精 29 写出下列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结构简式:乙醇;(2)乙醛;(3)乙酸; (4)硝基苯 (1)羟基―OH (2)醛基―CHO(3) 羧基―COOH (4)硝基―NO2 30 写出下列有机反应类型:(1) 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2) 从乙烯制聚乙烯(3) 乙烯使溴水褪色(4) 从乙醇制乙烯(5) 从乙醛制乙醇(6) 从乙酸制乙酸乙酯(7) 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8) 油脂的硬化(9) 从乙烯制乙醇(10) 从乙醛制乙酸 (1) 取代(2) 加聚(3) 加成(4) 消去(5) 还原(6) 酯化(7) 水解(8) 加成(或还原)(9) 加成(10) 氧化 31 加入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苯酚 32 加入FeCl3溶液显紫色的 苯酚 33 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的两种盐 Na2SO4、(NH4)2SO4 34 写出下列通式:(1)烷;(2)烯;(3)炔 (1)CnH2n+2;(2)CnH2n;(3)CnH2n-2
三、化学实验: 1 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 2 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 烧杯、烧瓶、锥形瓶 3 用固―固加热装置制取的气体用固―液加热装置制取的气体用固―固不加热装置制取的气体 O2、NH3Cl2、C2H4H2、CO2、C2H2 4 制取以下气体需要加热的:制取以下气体不需要加热的: (1) 用MnO2与浓HCl制Cl2(2) 用乙醇和浓H2SO4制C2H4(3) 用KClO3和MnO2制O2(4) 用Cu和稀HNO3制NO(5) 用NH4Cl和Ca(OH)2制NH3(1) 用Zn和稀H2SO4制H2(2) 用CaCO3和稀HCl制CO2(3) 用CaC2和H2O制C2H2(4) 用Cu和浓HNO3制NO2 5 需要保存在棕色瓶中的物质 氯水、浓硝酸、AgNO3 6 一元强酸与一元一元强碱恰好中和的计算公式(求未知碱浓度) C(酸)V(酸)==C(碱)V(碱)
四、物质结构: 序号 问题 答案 1 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 氢( H) 2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碳 3 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 O、Si、Al 4 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N 5 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2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2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3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3的元素) CO 6 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4的元素 Li、Si、Mg 7 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 NF 8 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 PAl 9 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2的元素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的元素 CO 10 X、Y两元素可形成X2Y和X2Y2两种化合物(或形成原子个数比2:1与1:1的化合物 Na2O、Na2O2H2O、H2O2
五、俗名总结: 序号 物质 俗名 序号 物质 俗名 1 甲烷 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1 Na2CO3 纯碱、苏打 2 乙炔 电石气 12 NaHCO3 小苏打 3 乙醇 酒精 13 CuSO4?5H2O 胆矾、蓝矾 4 丙三醇 甘油 14 SiO2 石英、硅石 5 苯酚 石炭酸 15 CaO 生石灰 6 甲醛 蚁醛 16 Ca(OH)2 熟石灰、消石灰 7 乙酸 醋酸 17 CaCO3 石灰石、大理石 8 三氯甲烷 氯仿 18 Na2SiO3水溶液 水玻璃 9 NaCl 食盐 19 KAl(SO4)2?12H2O 明矾 10 NaOH 烧碱、火碱、苛性钠 20 CO2固体 干冰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没有相关教案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大总结
【学霸必备】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大总结!
月考前后,化学姐变着法的给大家总结的知识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哈!
一、物理性质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
① 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 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 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 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 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 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 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 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 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 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 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 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① 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② 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③ 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④ 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6、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定都是金属 ?不一定:石墨有此性质,但它却是非金属?
① 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② 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
③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① 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的阴离子。
② 非金属元素除O、F外均有最高正价。且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
③ 变价金属一般是铁,变价非金属一般是C、Cl、S、N、O。
④ 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分子结构表示方法
是否是8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对不对。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② 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间结构: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① 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② 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的关系。
③ 掌握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关系。
④ 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⑤ 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数非金属单质。
三、基本概念
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 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 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
、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 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 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 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10. 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 、
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
H3PO4&(弱): CH3COOH & H2CO3
& H2S & HClO & C6H5OH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 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6.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均为10-100nm
17.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
18.过氧化钠中存在Na 与O-为2: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不存在分子。
19. 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浓度就越大,数目不一定越多。
20. 单质如Cu、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1.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氯离子有6个
22.失电子多的金属元素,不一定比失电子少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如Na和Al。
23.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难溶。
24.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25.氧化性:MnO4- &Cl2 &Br2
&Fe3 &I2 &S
26.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 、NH3 、HF、CH3CH2OH 。
27.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28.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29.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
30.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31.氨水的密度小于1,硫酸的密度大于1,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浓度为18.4mol/L。
32.碳水化合物不一定是糖类,如甲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二知识点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