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的步骤设计步骤和休憩区功能区选择,怎样更人性化?

办公区外部景观设计研究--CNKI机构馆在线
|学科馆|行业馆
[登录]&&[免费注册]
办公区外部景观设计研究
作&&&&者: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摘&&&&要:
办公区外部景观是城市景观构成的主体之一,它是兼具商业性与社会性的设计产品。随着时代飞速发展,办公活动不仅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其内涵与外延再次扩张,它从单一的,有形而单纯的行为活动转化为多样的,无形的精神参与。于是,办公环境开始与餐饮,健身,娱乐,游憩等功能相结合,呈现多功能复合化空间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文以办公区外部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办公区外部景观的定义、分类及其基本构成元素的相关分析,概括描述办公区外部景观设计的基本任务与特征。其次,办公区外部景观以“人”为服务对象,因此以上班族生理、心理及行为进行分析,其成果为之后的办公区景观设计方法探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指导意义。并围绕如何营造减压空间为中心论题,对园区流线分析,各功能区设计分析,人性化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康复花园减压设计的手法进行分析,总结其对办公区外部景观设计方法的启示,得到办公区景观设计基本原则,以使我们得到创造舒适且利于减压的空间环境方法论。
关&键&词:
学位级别:
所属学科馆:
数据库类型: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18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12-15
1.1.1 研究缘起12-15
1.1.2 研究意义15
1.2 研究对象15-16
1.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16-18
1.3.1 研究方法16-17
1.3.2 论文框架17-18
? 第二章 办公区外部景观设计概述18-29
2.1 办公区外部景观国内外背景综述18
2.2 办公区外部景观的含义18-20
2.3 办公区外部景观的分类20-22
2.3.1 按照企业性质分类20-21
2.3.2 按照办公区地理位置分类21-22
2.4 办公区外部景观元素的基本构成22-29
2.4.1 边界设计22-23
2.4.2 大门23-24
2.4.3 道路24-25
2.4.4 机动车停车场25
2.4.5 水景25-26
2.4.6 旱景26-27
2.4.7 植物27
2.4.8 雕塑及纪念性小品27-28
2.4.9 运动场和娱乐场所28
2.4.10 灯具及园区用具28-29
? 第三章 办公区员工的生理心理及行为分析29-42
3.1 人的基本需求29-30
3.2 生理需求30-31
3.2.1 清新空气30
3.2.2 声环境30-31
3.2.3 视觉环境31
3.3 心理需求分析31-35
3.3.1 自我实现与尊重31-32
3.3.2 沟通与交往32
3.3.3 释放心理压力,缓解疲劳,身心放松32-33
3.3.4 私密与公共33-34
3.3.5 品质追求34
3.3.6 向往自然34-35
3.4 行为分析35-42
3.4.1 动作与尺度35-37
3.4.2 习惯行为37-39
3.4.3 动机——范围39-42
? 第四章 办公区外部景观功能分析42-57
4.1 行为与功能42-43
4.2 交通流线设计分析43-45
4.3 功能区分析研究45-52
4.3.1 绿色停车区设计45-47
4.3.2 私密休憩区与开放交流区47-51
4.3.3 企业城市展示区51-52
4.4 被遗忘的区域——屋顶绿化与平台52-57
4.4.1 屋顶花园及平台的功能52-54
4.4.2 屋顶花园及平台的设计方法54-57
? 第五章 人性化设计57-69
5.1 多样性设计57-59
5.1.1 步行道形式设计表现多样性57-58
5.1.2 水景形式设计表现多样化58-59
5.2 趣味性设计59-60
5.3 文化性设计60-67
5.3.1 传统与现代61
5.3.2 直接演绎法——局部引入传统元素61-62
5.3.3 现代解释演绎法——传统元素再设计62-64
5.3.4 概念化演绎法64-67
5.4 生态性设计67-69
? 第六章 康复花园对办公区景观设计的启示69-77
6.1 将康复花园设计方法应用于办公区景观设计的可能性69-70
6.1.1 健康与环境69
6.1.2 康复花园对缓解压力的有效性69-70
6.2 康复花园对办公区外部景观设计的启示70-77
6.2.1 康复花园的设计手法对办公区景观设计的启示70-73
6.2.2 康复花园实际案例对办公区外部景观设计的启示73-77
? 第七章 办公区外部景观设计原则77-83
7.1 功能性原则77
7.2 人性化原则77-79
7.3 应用康复花园设计方法原则79-80
7.4 环境与建筑形式结合的原则80-82
7.5 路线引导原则82-83
? 第八章 办公区外部景观设计实践83-99
8.1 场地概况83
8.2 景观总平面布局83-84
8.3 办公区景观的功能性84-90
8.3.1 空间功能合理84-86
8.3.2 人车分流86-87
8.3.3 交往与休憩空间营造87-89
8.3.4 屋顶花园——乡野气息浓郁的空间营造89-90
8.3.5 企业城市展示面90
8.4 环境与建筑形式结合的原则90-91
8.5 人性化原则91-94
8.5.1 设计表现形式多样化91-93
8.5.2 曲直分析93-94
8.5.3 趣味空间94
8.6 园艺疗法的应用94-97
8.6.1 康健区94-95
8.6.2 园艺疗法的应用95-97
8.7 生态性原则97-98
8.8 路线引导原则98-99
? 结论99-100
? 致谢100-101
? 参考文献101-10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03-104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 谭砂砾,姜庆利,赵大传;;环境科学与技术;2002年04期[2] 康宁;李树华;李法红;;;中国园林;2008年07期[3] 魏钰;朱仁元;;;中国园林;2009年08期[4] 任光淳;金太京;;;中国园林;2009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 李士青;;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机构馆推荐 >>
相关学科馆&&
相关行业馆&&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主办:中国知网
数字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京ICP证040431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论校园景观植物的配置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页¥0.502页免费1页1下载券5页¥3.003页¥3.00 1页¥0.503页¥1.002页¥1.005页免费4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6页免费7页1下载券3页1下载券8页4下载券4页免费
论校园景观植物的配置|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某山体公园景观设计说明说明,设计,景观,景观设计,某山体公园,山体公园,说明书,公园..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某山体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惠州环境保护局
  当前位置: &->&&->&
《惠州市淡水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总体规划》
《惠州市淡水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总体规划》
ghjs./Dowloads/.doc 74K
惠州市规划建设局网上公布
一、研究范围及内容
淡水河、淡澳河在惠阳城区内的河段,共约29公里。
其中,淡水河范围南起规划外环路(惠阳与深圳交界处),北至惠阳三和开发区与永湖镇交界处,长约24公里;淡澳河范围北起淡澳河分洪口(与淡水河的交界处),南至西一大道,长约5公里。
项目研究规划内容包括河流水环境整治、城市防洪安全、滨水景观建设三方面的内容。
二、综合整治目标
(一)近期目标
保障城市防洪安全,城市防洪标准满足30年一遇,达到近期城市建设发展的防洪排涝要求。
流域水体开始变清,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V~IV类水质标准。
部分有条件的河段建设完成生态驳岸,迷人的滨河景观环境在沿河部分节点有所体现。
(二)远期目标
进一步加强保障城市防洪安全,城市防洪标准满足50年一遇,达到远期城市建设发展的防洪排涝要求。
流域水体水质彻底改善,逐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II类水质标准。
流域建设完成生态驳岸,风格各异的滨河景观环境在不同的区域提供给居民丰富的滨水休闲空间;河内有水生动植物生存,草地、树木上有禽类栖憩,岸边有人类散步活动,体现城市、人文、自然的高度和谐。
二、淡水河流域水污染治理规划
(一)水质规划目标
1、近期目标()
流域水体开始变清,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V类水质标准;
望-水面基本无漂浮物、垃圾、浮油等令感官不快的杂物,水面浊黄色消失;
嗅-恶臭和其它非自然的气味消失。
2、远期目标()
流域水体水质彻底改善,逐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II类水质标准;
望-水面变蓝,水体透明,可明显看到沿河景观建筑等在水中的倒影;
嗅-空气清新,有淡淡的自然花草植物的味道。
(二)水质治理
采取沿河敷设截污管道的工程措施,完善区域的分流制污水管网,为污水治理奠定基础。
主要以行政和经济手段为主进行控制,并通过综合利用等措施达到治理目标。
清淤疏浚;河道补水增加河流的径流量,改善河流水动力条件,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淡水河流域污水治理需由深圳和惠州两市协调行动,统一治理;突破地域观念和管理体制的限制,整治工作全流域统一协调进行。
(三) 恢复河流生态
生态治岸:对河岸进行生态化改造,逐步恢复河流的自然生态,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
蓄水补水:河流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
(四) 惠阳中心城区截污规划
1、排水区域划分
划分为四个排水区域:
排水区域一(淡水河北岸排水区):区域总面积约7.8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7.85万人。
排水区域二(淡水河南岸排水区):区域总面积约4.7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71万人。
排水区域三(淡澳河西岸排水区):区域总面积约16.3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6.37万人。
排水区域四(淡澳河东岸排水区):区域总面积约14.0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4.08万人。
2、污水管道定线和平面布置
截污干管主要沿淡水河、淡澳河两岸布置,充分利用惠阳城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在规划中共设置了四处跨河管道(淡水河、淡澳河各两处),全线总长度为16.6k米。
3、污水截流措施
截流方式根据排污口的不同情况选择永久性截流井和临时性截流措施。
4、政策措施及近期建设计划
严格建设项目审批,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污染物减排,实行流域限批;
加快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厂的建设;
强化重污染企业监管,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
大力整治非法禽畜养殖场,切实解决淡水河面源污染难题;
开展淡水河、淡澳河和丁山河疏浚清淤工程。
三、防洪减灾规划
(一)防洪、排涝标准
1、防洪标准
淡水河惠阳城区防洪标准近期30年一遇,远期50年一遇标准;
大亚湾防洪(潮)标准近期为30年一遇,远期50年一遇标准。
其它根据保护对象为50年一遇或20年一遇防洪标准。
2、排涝标准
惠阳中心城区及大亚湾地区堤防内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2小时暴雨产生的径流量一天排干标准;
其它各镇堤围内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2小时暴雨产生的径流量一天排干或三天排干标准,其中镇中心区采取一天排干标准,农作区采取三天排干标准。
(二)设计洪水位
淡水河干流部分部分断面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
大松山25.37米,坪山河口22.41米,横岭河口22.10米,人民路桥21.58米,淡水水位站21.33米,淡澳分洪河口21.28米,洋纳河口20.90米& ,周田河口20.63米,沙田河口20.38米,联想桥20.25米。
(三)防洪工程措施
对穿过惠阳城区的淡水河两岸堤坝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加高加固,堤坝两侧防洪控制带宽度为30-50米;
对淡澳分洪河两岸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设堤坝,堤坝两侧防洪控制带宽度为30米;
坪山河两岸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设堤坝,堤坝两侧防洪控制带宽度为20-30米;
其它小河流如横岭河、古屋河、沙田河均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设堤坝,堤坝两侧防洪控制带宽度为10-20米;
大亚湾经济开发区按50年一遇标准重新规划建设海堤;
对区内的中型、小一型水库按国家规范加高加固堤坝,对区内中小河涌及排渠应进行清淤拓宽改造。
四、景观规划
(一)规划范围
淡水河、淡澳河29公里河段两岸滨河绿带20-60米范围(局部扩大)的6.6平方公里滨水区域为本次景观规划的设计范围。
为保证对两河条件的充分把握与准确定位,研究范围在设计范围的基础上外拓一定区域,约为43.38平方公里。
(二)分期实施
范围:深汕高速以南,淡水河、淡澳河流经淡水新老城的部分,包括两河交汇的河口部分,以及河口以西的1.7公里淡水河段和河口以南的2.7公里淡澳河段。
内容:由于该区段建成环境复杂且密度较大,建筑离河道较近,改造难度大,驳岸断面需要分阶段设计、实施,逐步提升滨水空间的品质,满足新老城居民日常的休闲、娱乐、运动、游憩活动,打造亲水、人性化的生活岸线。
范围:主要包括三部分,2.6公里的淡澳河南段,7.7公里的淡水河南段以及惠大铁路以北至联想集团约6公里的淡水河段。
内容:配合分区规划的实施,在北部三和工业开发区打造符合现代工业新区气质和形象的滨水景观,体现城市新风貌;同时,随着规划新城区的开发建设,逐步加强与老城中心的联系,吸取近期实施的经验教训,将滨水绿带打造成标志性的城市景观窗口。
范围:主要包括淡水河流经的惠大铁路以南至深汕高速段以及设计范围最北端的河段。
内容:洋纳区段远离新老城区,自然生态良好,在远期建设中,应结合洋纳森林公园,着力将该区域打造成为城市氧吧以及生态休闲度假基地。
(三)景观规划目标及策略
1、改善河流水体质量――水明
要解决河流的污染问题,首先必须摸清造成河流水质污染的污染源在哪里。两河水质除了受到惠阳区内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影响,还受到上游龙岗河的影响。污水截流、河道清淤等仅是一个治标的手段,而补水、建设生态驳岸等才是恢复河流生态的有效措施。
2、加强堤岸防洪设计――堤固
稳定河床,护砌河岸,达到城市防洪标准50年一遇,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防洪排涝要求。
3、提升滨河景观效益――岸绿
建设生态驳岸,而且护岸的设计要与滨水绿地及广场、步行系统等相结合。分析河流周边的城市景观要求,对河流沿线进行特色景观营造,形成散发城市活力的绿色岸线。
4、强化与城区间的互动――亲城
通过环境整治与景观提升,促进周边用地的规划建设,尽快形成具有人文气息的城市环境。在不同的区域为居民提供不同风貌特色的滨水休闲空间,满足居民的各种要求,使居民回归并参与到滨水空间中,增强两岸活力与联结,进一步促进周边用地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四)特色区段划分及详细设计
规划区共划分为五个区段,分别为三和区段、洋纳区段、中心区段、淡澳河区段和淡水河南区段。
(五)景观区段特色定位及详细设计
1、三和区段:创业+活力
打造符合信息时代工业新区气质与形象的滨水景观。景观规划的目标是在降低工业对水体污染的前提下塑造以创业园区为主的综合功能区,同时结合滨水景观为创业者和居住者提供亲水活动场所。
2、洋纳区段:自然+生态
基于该区段优良的自然景观资源,景观设计以自然、生态为特色,以旅游、度假、休闲为主要活动,旨在打造成为城市的天然花园。
3、中心区段:重塑+提升
该特色段主要以老城居民进行日常的休闲、娱乐、运动、游憩活动为主,旨在将老城的点滴记忆融入滨水景观,在保有老城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环境品质提升,打造特色明确的人性化生活岸线
4、淡澳河区段:人文+生活
充分利用区段内的景观资源,把滨河绿带定位为服务于周边居民的滨河公园,提供各种休闲、娱乐、健身、亲水、休憩空间。
5、淡水河南区段:健康+运动
该特色段应以运动、健身、娱乐、观赏、休闲、游憩为主。
(六)防洪与景观一体化设计设计
防洪与景观一体化设计: 在符合城市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按照景观设计的要求,对两河四岸进行河道整治和景观改造,以提供更加丰富的城市景观,使滨水空间成为展现城市魅力的窗口。
滨水岸线可以分为自然式护岸和人工式护岸两种断面形式,其中人工式护队又可细分为直落式、缓坡式、分级式和组合式。
根据现状两河四岸的岸线条件及城市建成环境,合理选择岸线形式。
(七)重要节点景观设计
1、景观节点选择
在各区段中,选择位置重要、景观条件良好、局部空间放大或具有代表性的部位作为本次设计的重要节点进行详细景观设计。
A节点:“三和绿脉”――三和创业公园
B节点:“洋纳湿地”――洋纳湿地公园
C节点:“河口绿岛”――河口中心公园
D节点:“淡澳绿肺”――淡澳滨河公园
E节点:“淡水绿心”――半岛湿地公园
2、节点服务范围
各重要节点的职能定位决定服务范围。其中,B节点和E节点属于区级公共绿地空间,A节点和C节点属于片区级公共绿地空间,D节点属于社区级公共绿地空间,因此其服务范围根据定位也存在差异。
3、各节点详细设计
A节点――“三和绿脉”
A节点主题――“新城活力、亲水休闲”。该节点主要为工业开发区滨水休闲功能,旨在为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共融塑造良好氛围。
景观总体布局以沿水河两岸的线形景观为主轴,以东西向的景观带为次轴,结合两岸的滨水广场,形成有序的景观视廊。西岸以中心区的亲水广场为核心,通过在不同的区段塑造主题鲜明的景观节点,将各主题区的景观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东岸以展示工业文化为主题,突出工业景观特色,在休闲之余为人们提供一个了解工业文化的机会。
B节点――“洋纳湿地”
B节点主题――“生态度假、大地景观”,该节点定位为城市湿地公园,营造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大地景观。
公园东侧沿河为生态湿地景观区,旨在创造一个适合各类水生动植物和亲水植物生存的环境,湿地内部道路较少,且禁止人群进入,以减少人为破坏;娱乐休闲景观区结合自然山体布置,力求创造出一个满足各类人群活动需求的开敞空间;考虑到公园自身的持续发展,公园入口处布置以商业和文化为主的文化娱乐景观区。
景观设计中重视对有自然山体资源的利用,通过景观互借,使得公园和山体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考虑到景观观赏便利性的要求,在生态景观带内部还设置了几个不同标高的观景点。
C节点――“河口绿岛”
C节点主题――“绿色门户、蓝色乐章”。该节点将开发为城市滨水公园,在满足防洪安全、景观设计与活动要求的基础上体现水、澳的形象标志性。
公园分为三个功能区:滨水景观区、休闲活动区和公共服务区。滨水景观区沿水河展开,视线开敞,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门户;休闲活动区是公园的主要功能区,功能综合,空间开敞,有利于开展大型活动;公共服务区主要为周边老城区提供休闲娱乐、健身、餐饮等服务。
结合功能分区设计,在滨水景观区以赏景、散步、水上项目为主;在休闲活动区,活动草坪以游玩娱乐(风筝、空竹等民俗活动)为主,休憩草坪以休憩、交谈为主,凤鸣湖周边以划船、戏水等水上项目为主;公共服务区靠近居住片区设置,以周边居民健身、餐饮、休闲娱乐等活动为主。
D节点――“淡澳绿肺”
D节点主题――“新老交汇、走向水滨”。该节点主要承担城市街头绿地的功能,要在充分考虑防洪要求的前提下为人们提供亲水的活动场所。
功能策划最主要是满足周边多样人群(如老人,小孩,上班族,情侣等)不同时段的多样使用需求,为其营造微环境舒适、设施完善的场所,以期形成全天候的活力。主要划分为五大功能分区:儿童玩乐区、观赏休憩区、运动健身区、红色文化参观区、亲水休闲区。
为了营造安静舒适的休闲环境,规划在临澳河一侧结合滨水绿带设计了滨河休闲步道;为了增强公园的可达性,规划在北、西、南三面分别设有入口,并于入口附近设计了机动车与自行车停车场(公园内不允许机动车通行,自行车准入)。公园内道路很好的将不同的景观节点串联起来,使人们在休闲活动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不同区段的特色与活力。
E节点――“淡水绿心”
E节点主题――“人与自然、健康生活”。该节点定位为城市健身公园,将运动项目、场地设计与滨水景观设计有机结合。
公园内部分为四个特色景观区:休闲活动景观区、城市农艺景观区、湿地动植物景观区和滩地景观区,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创造出多样的景观环境。休闲活动景观区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的需求和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设计了各类活动场所和休闲商业区;城市农艺景观区结合休闲活动景观区布置各种果园和鱼塘,提供采集、打渔等活动;动植物景观区以自然资源为主,尽量减少对场地的破坏,充分开发水资源和植被资源,以创造出一个可以和动植物进行交流的场所;滩地景观区保持原有自然地形,体现原生态的自然特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景观设计的步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