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CaCO3 CaO Ca(OH)2 分别cao是什么么

当前位置:
>>>将适量的①Ca②CaO③Ca(OH)2④CaCO3分别投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
将适量的 ①Ca ②CaO ③Ca(OH)2&④CaCO3&分别投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④&③&②&①D.④&①&②=③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B试题分析:根据题意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a+2HCl=CaCl2+H2↑;②CaO+2HCl=CaCl2+H2O;③Ca(OH)2+2HCl=CaCl2+2H2O;④CaCO3+2HCl=CaCl2+H2O+CO2↑;根据各反应中HCl与CaCl2的质量关系,结合题意“稀盐酸等质量,且恰好完全反应”,可知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相等;要比较所得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大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100%可知,只需判断反应后的溶液的质量的大小即可。由于盐酸是等质量的,故只需计算实际增加的量即可。①Ca+2HCl=CaCl2+H2↑&&&实际增加质量;&&②CaO+2HCl=CaCl2+H2O&&&&实际增加质量; 40&&&&&&&&&&& 2&&&&& 40-2=38&&&&&&&&&&& 56&&&&&&&&&&&&&&&&&&&&&&& 56③Ca(OH)2+2HCl=CaCl2+2H2O&实际增加质量; ④CaCO3+2HCl=CaCl2+H2O+CO2↑&实际增加质量; 74&&&&&&&&&&&&&&&&&&&&&& 74&&&&&&&&&&&&& 100&&&&&&&&&&&&&&& 44&&&&& 100-44=56由此可知,③的溶液质量最大,故质量分数最小;②④的溶液质量相等,故质量分数也相等;①的溶液质量最小,故质量分数最大,故选B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是解题的关键,如利用等质量的盐酸,可得到等质量的氯化钙;以及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后溶液的大小,故要求学生要能将质量守恒的思想和意识贯穿于解题中。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将适量的①Ca②CaO③Ca(OH)2④CaCO3分别投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主要考查你对&&盐的性质,化肥,碱的用途,盐的用途&&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盐的性质化肥碱的用途盐的用途
盐的定义:&& 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钱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盐在溶液里能解离成金属离子(或钱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根据阳离子不同,可将盐分为钠盐、钾盐、钙盐、钱盐等,根据阴离子不同,可将盆分为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等。生活中常见的盐有:氯化钠(NaCl),碳酸钠 (Na2CO3)、碳酸氧钠(NaHCO3)、碳酸钙和农业生产上应用的硫酸铜(CuSO4)。盐的物理性质: (1)盐的水溶液的颜色常见的盐大多数为白色固体,其水溶液一般为无色。但是有些盐有颜色,其水溶液也有颜色。例如:胆矾(CuSO4·5H2O)为蓝色,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含Cu2+的溶液一般为蓝色,含Fe2+的溶液一般为浅绿色,含Fe3+的溶液一般为黄色。 (2)盐的溶解性记忆如下钾钠硝钱溶水快(含K+,Na+,NH4+,NO3-的盐易溶于水);硫酸盐除钡银钙(含SO42-的盐中,Ag2SO4, CaSO4微溶,BaSO3难溶)都易溶;氯化物中银不溶(含 Cl-的盐中,AgCl不溶于水,其余一般易溶于水);碳酸盐溶钾钠钱[含CO32-的盐,Na2CO3、(NH4)2CO3、 K2CO3易溶,Na2CO3微溶,其余难溶〕。 盐的化学性质: (1)盐+金属一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置换反应),例如:Fe+CuSO4==FeSO4+Cu 规律:反应物中盐要可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可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 Ca,Na除外)。应用:判断或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 (2)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复分解反应),例如;HCl+AgNO3==AgCl↓+HNO3。规律:反应物中的酸在初中阶段一般指盐酸、硫酸、硝酸。盐是碳酸盐时可不溶,若是其他盐,则要求可溶。应用:实验室制取CO2,CO32-、Cl-,SO42-的检验。 (3)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复分解反应) 规律:反应物都可溶,若反应物中盐不为按盐,生成物其中之一为沉淀或水。应用:制取某种碱,例如:Ca(OH)2+Na2CO3== CaCO3↓+2NaOH。 (4)盐+盐→另外两种盐规律:反应物都可溶,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于水。应用:检验某种离子或物质。例如:NaCl+AgNO3 =AgCl↓+NaNO3(可用于鉴定Cl-);Na2SO4+BaCl2==BaSO4↓+2NaCl(可用与鉴定SO42-) 几种常见盐的性质及用途比较如下表:
易错点:①“食盐是盐是对的,但“盐就是食盐”是错误的,化学中的“盐”指的是一类物质。②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们是混合物,而碳酸钙是纯净物。③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盐叫亚硝酸钠,工业用盐中常含有亚硝酸钠,是一种自色粉末,有咸味,对人体有害,常用作防腐保鲜剂。④CuSO4是一种白色固体,溶于水后形成蓝色的CuSO4溶液,从CuSO4溶液中结品析出的晶体不是硫酸铜,而是硫酸铜晶休,化学式为CuSO4·5H2O,俗称胆矾或蓝矾,是一种蓝色固体。硫酸铜与水结合也能形成胆矾,颜色由白色变为蓝色.利用这种特性常用硫酸铜固体在化学实验中作检验水的试剂。盐的命名: (1)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盐,读作“某化某”,如 NaCl读作氯化钠,AgI读作碘化银。 (2)构成中含有酸根的,读作“某酸某”。如Na2CO3、ZnSO4、AgNO3、KMnO4、KClO3分别读作:碳酸钠、硫酸锌、硝酸银、高锰酸钾、氯酸钾。 (3)含铵根的化合物,读作“某化铵”或“某酸铵”。如NH4Cl、(NH4)2SO4读作:氯化铵、硫酸铵。 (4)其他:Cu2(OH)2CO3读作“碱式碳酸铜”, NaHSO4读作“硫酸氢钠”, NaHCO3读作“碳酸氢钠”。风化:风化是指结晶水合物在室温和干燥的条件下失去结晶水的现象,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反应。如 Na2CO3·10H2O==Na2CO3+10H2O;CaSO4·2H2O ==CaSO4+2H2O。侯氏制碱法: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于年用了三年时间,成功研制出联合制碱法,后来命名为“侯氏联合制碱法”。其主要原理是: NH3+CO2+H2O== NH4HCO3 NH4HCO3+NaCl ==NaHCO3↓+NH4CI 2NaHCO3==Na2CO3+H2O+CO2↑ (1)NH3与H2O,CO2反应生成NH4HCO3。 (2)NH4HCO3与NaCl反应生成NaHCO3沉淀。主要原因是NaHCO3的溶解度较小。 (3)在第(2)点中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NaCl,由于 NH4CI在低温时溶解度非常低,使NH4Cl结晶析出,可做氮肥。 (4)加热NaHCO3得到Na2CO3. 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NH4Cl可做氮肥,同时无氨碱法副产物CaCl2毁占耕田的问题。化学肥料的概念:化学肥料是指以矿物、空气、水做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制成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的物质,简称化肥。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其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另外还有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比较少的微量元素肥料。常见化学肥料: 1、氮肥 ①作用:氮是合成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重要元素,氮肥充足会使植物枝繁叶茂、果实硕大。缺少氮元素,会使植物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光合作用减慢等。外观表现为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为棕色。②氮肥的特性 a.氮盐与碱混合受热可产生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例如: NaOH+NH4NO3=NaNO3+H2O+NH3↑ 检验按根离子(NH4+)时,需有可溶性碱和红色石蕊试纸。 b.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溶于水的氨气大部分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在水中发生电离,生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由于氨水中存在的阴离子全部是OH-,所以氨水呈碱性,一水合氨属于碱类。请注意,通常情况下氨水指氨气溶于水后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切勿将氨水的化学式写成NH4OH,因为氨水中没有NH4OH存在。 c.碳酸氢按受热分解:NH4HCO3==NH3↑+ CO2↑+H2O↑。 ③氮的固定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如: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这类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使用氮肥。 2、磷肥 ①作用:磷能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寒、抗旱能力。若缺乏磷元素,常表现为生长迟缓、产量降低,但磷过量则会引起作物贪青晚熟,结实率下降。外观表现为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出现紫色。 ②常见磷肥有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Ca(H2PO4)2 和CaSO4的混合物]等。 3、钾肥 ①作用:钾肥能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民、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若缺乏钾元素,常表现为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②常见钾肥有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和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等。 (4)复合肥含两种或两种以土营养元素的化肥。 ①特点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互补作用,有效成分高。 ②种类磷酸按〔磷酸二氢铵NH4H2PO4和磷酸氢二按 (NH4)2HPO4的混合物」、硝酸钾(KNO3)。常见氮肥及性质:
化肥和农家肥的比较:
使用化肥、农药的利与弊: ①利:化肥、农药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②弊:a.不合理施用化肥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一方面化肥中含有一些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施人后会引起潜在的土壤污染;另一方面化肥在施用过程中,因某些成分的积累、流失或变化,引起土壤酸化,水域中氮和磷含量升高,氮化物和硫化物气体排放等,造成土壤退化和水、大气环境的污染。 b.农药本身有毒,在杀灭病虫害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使用化肥的注意事项: ①铰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碱、草木灰等)一起使用,因为铵态氮肥中的NH4+遇到OH-会生成易挥发的NH3,降低肥效。 ②使用氨水或磷酸氢铵时要防止挥发,立即灌溉或用土盖上,人要站在上风口,因氨气对人的眼、鼻等膜有刺激作用。 ③硝酸按受热易分解,在高温或猛烈撞击时易发生爆炸。所以当硝酸铵受潮结块时,不要用铁锤砸碎。 ④硫酸按不易长时间使用,以免造成土壤酸性增强或土壤板结。化肥鉴别的方法:①一看、二闻、三溶看外观,氮肥、钾肥为白色晶体,磷肥是灰白色粉末;闻气味,碳酸氢按有强烈的氨味,可直接将它与其他氮肥相区别;加水溶解,氮肥、钾肥全部溶于水,磷肥大多不溶于水。铵盐的鉴别:(NH4)2SO4、NH4NO3等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②氮肥的简易鉴别氮肥中的氨水呈液态,碳酸氧钱有强烈的氨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氮肥相区别。其他常见氮肥可按下列步骤鉴别: 注意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同时鉴别时,不能先加硝酸银溶液鉴别氯化铵,因为硝酸银与硫酸铵反应,可能生成微溶物硫酸银,也可能出现沉淀。所以要区分含SO42-、Cl-和NO3-的三种物质时,一般是先加硝酸钡来鉴别出含有SO42-的物质,再加入硝酸银,鉴别出含有Cl-的物质,无现象的则是含有NO3-的物质。 ③化肥鉴别歌鉴别化肥简易行,无锈铁片火烧红;化肥分别铁上放,各自现象皆不同;遇铁冒烟化成水,定是尿素不可疑;若是只熔不冒烟,刺鼻气味是磷铵;一阵烟后冒火星,必是硝铵显神通;铁上发出紫火焰,吱吱微响是硫铵;要想测知氯化铵,触铁味如浓盐酸;磷肥多为灰白色,置于红铁味难闻;放于红铁爆噼啪,无氨味者硫酸钾,氨化磷肥与有别,无烟臭气呛煞人;上述现象若不符,其中有诈须谨慎;认真鉴别把握准,防止上当把钱费。盐的命名:(1)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盐,读作“某化某”,如 NaCl读作氯化钠,AgI读作碘化银。 (2)构成中含有酸根的,读作“某酸某”。如Na2CO3、ZnSO4、AgNO3、KMnO4、KClO3分别读作:碳酸钠、硫酸锌、硝酸银、高锰酸钾、氯酸钾。 (3)含铵根的化合物,读作“某化铵”或“某酸铵”。如NH4Cl、(NH4)2SO4读作:氯化铵、硫酸铵。 (4)其他:Cu2(OH)2CO3读作“碱式碳酸铜”, NaHSO4读作“硫酸氢钠”, NaHCO3读作“碳酸氢钠”。常见的碱的用途:1. 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实验室中可作干燥剂。2. 氢氧化钙:用于建筑业,制漂白粉,改良土壤。常用于实验室二氧化碳的检验。 &常见盐的用途:1. 氯化钠(NaCl):作调味品和防腐剂,医疗上配置生理盐水。重要的化工原料碳酸钠(Na2CO3):制烧碱,广泛用于玻璃、纺织、造纸等2. 碳酸氧钠(NaHCO3):工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3. 碳酸钙(CaCO3):实验室制取CO2,重要的建筑材料,制补钙剂4. 硫酸铜(CuSO4): 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实验室中用作水的检验试剂,精炼铜5. 高锰酸钾(KMnO4):常作消毒剂&
发现相似题
与“将适量的①Ca②CaO③Ca(OH)2④CaCO3分别投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32036268804260701236905258098272995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CaCO3 CaO Ca(OH)2 分别是什么
CaCO3 碳酸钙 石灰石CaO 氧化钙 生石灰Ca(OH)2 氢氧化钙 消石灰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CaCO3 碳酸钙、石灰石、大理石等CaO 生石灰、氧化钙Ca(OH)2 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
CaCO3:碳酸钙,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CaO:氧化钙,也叫生石灰 Ca(OH)2 :氢氧化钙,也叫熟石灰和消石灰
石头,生石灰,熟石灰
碳酸钙、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
示灰石,生石灰,熟石灰
CaCO3==(高温)CaO+CO2↑ CaO+H2O=Ca(OH)2 CaO+2HCL=CaCL2+H2O CaCO3+2HCL=CaCL2+CO2↑+H2O 2Ca+O2=2CaO Ca(OH)2+CO2=CaCO3↓+H2O CaCO
扫描下载二维码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CaO、Ca(OH)2、CaCO3之间互相是如何得到的?
落落为君17636
CaO+CO2=CaCO3/CaO+H2O=Ca(OH)2/Ca(OH)2(溶液状态下)+Na2CO3=CaCO3+2NaOH/CaCO3=(高温)CaO+CO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怎样将CaO,Ca(OH)2,CaCO3分开?
血刺暗袭83G
加水,CaO遇水会释放大量热,让部分水汽化,Ca(OH)2会溶解,CaCO3不溶于水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答案带解析】已知酸式盐可以和碱发生化学反应,如:Ca(OH)2+NaHCO3═CaCO3↓+...
已知酸式盐可以和碱发生化学反应,如:Ca(OH)2+NaHCO3═CaCO3↓+NaOH+H2O.有Na2CO3、NaHCO3、CaO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27.2g,把它们溶于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a2+、CO32-、HCO3-均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物质共29g,则原混合物中含Na2CO3的质量是______A.10.6g&B.5.3g&C.15.9g&D.无法确定.
根据题干所给的信息可知白色固体物质的增加量是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再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的方程式算出生成的氢氧化钙的质量,再根据氢氧化钙的质量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
白色固体物质的增加量是29g-27.2g=1.8g,设1.8g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
CaO+H2O═Ca(OH)2
根据:解得X=7.4g;
考点分析:
考点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知识点的认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步骤一般分为六步:1.设未知量,即---的质量为x.2.书写用到的化学方程式(即写→配→标→注),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至关重要的.3.将用到的物质的质量关系标注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上行是相对质量关系(即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乘以相应的化学计量数得来的),下行是纯物质质量(即已知量和未知量x).4.列计算用到比例式,即上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行的实际质量比.5.求算结果,注意一定要有单位.6.写出简明的答案,一般是问什么就答什么.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格式,以“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为例,介绍如图所示:.【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书写化学方程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主要是以计算题为主.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审题是非常关键的,一般是抓住“三找”;即一找化学反应方程式,二找已知量和未知量x,三找用到的相对质量关系.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一般可以简记为:“六步七行”.其中的“六步”,又可以对应着简记为:“设、方、质(分为相对质量和实际质量两行)、比、算、答”.3.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1)设未知量x时,x的后面不要带单位;(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切记严格地按照“写→配→标→注”步骤细心书写;(3)找质量关系时,最好先找下一行的实际质量关系(即已知量和未知量),然后再对应着找上一行的相对质量关系.并且,切记将它们都写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分居上下两行.(4)列比例式时,要按照“上一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一行的实际质量比”的顺序来列;保证是对应比相等.(5)求算x时,可以参考着化学方程式下面的两行质量关系中的上下或左右的倍数关系来求算.当没有倍数关系时,再按照一般的方法来求算便是.(6)在写答案时,只需要简明扼要地答出关键语句即可.
相关试题推荐
今有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以及与其他物质都不反应、受热也不分解的杂质组成的固体混合物17.110g,放入密闭容器中加热至250℃,经充分反应后,将容器中的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2.500g,当容器中的残留固体冷却到室温后,全部溶于水制成50mL&溶液.从中取出10.00mL,恰好可与含HCl&1.825g&盐酸溶液25.00mL&中和至中性,求原混合物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室里临时要用NaOH溶液和CO2来制取纯Na2CO3溶液.已知CO2气体通入NaOH溶液过程中极易生成过量NaHCO3,且无明显现象.实验室有下列试剂:①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②37%的盐酸&③37%的硫酸&④14%盐酸&⑤大理石⑥K2CO3固体&⑦Cu2(OH)2CO3实验室有下列仪器:铁架台、启普发生器、量筒、烧杯、橡皮管、玻璃导管、分液漏斗.已知下表中各物质在常温时的溶解度(g/100g水)Na2CO3NaHCO3NaClNa2SO4NaHSO4NaOH15.98.43535.52040(1)本实验应选用的仪器除启普发生器、橡皮管、玻璃导管外,还需要______.(2)为保证制得的Na2CO3溶液尽量纯,应选用的药品(填编号)除①外,还需要______.(3)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直到制得纯Na2CO3溶液(仪器安装可省略)____________.(4)根据给出的溶解度表,求出当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多少时,在配制过程中会有晶体析出(写出计算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从某碳酸盐矿石(主要成分是BaCO3和CaCO3)中提炼BaCO3(尽可能除去Ca2+).现查得一些溶解度(g/100g水)数据.原料只有该矿石、水、燃料,要求Ca2+&含量越低越好.0℃50℃80℃Ca(OH)20.1730.1300.094Ba(OH)21.6413.1101.5(1)下图为分离步骤,把反应条件、方法或所需物质写在箭头上(或下)方,方框内写出每步产物的化学式(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______&CaO+CO2↑ BaCO3BaO+CO2↑;
只用氯化钡溶液和简单的仪器装置,鉴别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1)分别取两种溶液于试管,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两支试管中都产生白色沉淀.(2)下面还要进行怎能样的操作,才能把它们鉴别出来.请写出鉴别的步骤、现象和结论.
若H2SO4、Na2SO4、Na2CO3、NaCl、NaNO3、Cu(NO3)2、HNO3七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进行混合及有关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已记录在下表中.试据各步实验及其现象先进行分步推断(既实验进行到该步所作出的某物质肯定存在、否定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判断),再综合推断所取出的2种溶液的可能组合.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步推断(1)将取出的2种溶液进行混合混合溶液无色、澄清混合溶液中肯定不含Cu(NO3)2无其他明显现象混合溶液肯定不是下列组合______(2)用pH&试纸测定混合溶液的pH测定结果:pH=2______(3)向混合溶液中滴入足量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______(4)向上述溶液过滤所得的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______混合溶液的可能组合(写溶质的化学式,有几组要写几组)①______和______;②______和______;③______和______;④______和______.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ao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